CN103402391A - 烫发器 - Google Patents

烫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2391A
CN103402391A CN2012800117616A CN201280011761A CN103402391A CN 103402391 A CN103402391 A CN 103402391A CN 2012800117616 A CN2012800117616 A CN 2012800117616A CN 201280011761 A CN201280011761 A CN 201280011761A CN 103402391 A CN103402391 A CN 103402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mentioned
clamping face
ai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1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宗根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2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1/00Curling-tongs, i.e. tongs for use when hot; Curling-irons, i.e. irons for use when hot;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1/02Curling-tongs, i.e. tongs for use when hot; Curling-irons, i.e. irons for use when hot;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internal heating, e.g. by liquid fuel
    • A45D1/04Curling-tongs, i.e. tongs for use when hot; Curling-irons, i.e. irons for use when hot;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internal heating, e.g. by liquid fuel by electric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1/00Curling-tongs, i.e. tongs for use when hot; Curling-irons, i.e. irons for use when hot;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1/20External heating means for curling-tongs or curling-i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一种烫发器,该烫发器(1)包括:第1夹持部(2b),其具有第1毛发夹持面(22a);第2夹持部(3b),其具有第2毛发夹持面(32a);该烫发器(1)利用该第1毛发夹持面(22a)和第2毛发夹持面(32a)夹持毛发。在第1夹持部(2b)的位于第1毛发夹持面(22a)的背面侧的部分设置有鼓风部(50),在第1夹持部(2b)外表面上的第1毛发夹持面(22a)以外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进气口(52d)。

Description

烫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烫发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一种烫发器,具有:一对把持部,它们以它们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将它们基端连结起来,而以它们可自由开闭的方式设置;一对夹持部,其以相对的方式设置在各把持部的顶端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一侧的把持部与一侧的夹持部之间设置有伸出部,并且在另一侧的把持部和另一侧的把持部之间的与伸出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凹部,在伸出部内配置有鼓风扇。
而且,通过驱动设置于伸出部内的鼓风扇而使该鼓风扇旋转来向夹持部供给规定量的空气,并且将由配置于夹持部的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自形成在夹持部的出风部供向毛发。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851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把持部与夹持部之间设有鼓风扇,在把持部的根部设有进气口。因此,存在有自进气口到达送出部的气流的通风阻力变大,送风效率不良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获得一种可使鼓风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烫发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烫发器,包括:第1夹持部,其具有第1毛发夹持面;第2夹持部,其具有第2毛发夹持面;该烫发器利用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和第2毛发夹持面夹持毛发,在上述第1夹持部的位于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设置有鼓风部,在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上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以外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进气口。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在上述第1夹持部的位于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卷曲毛发的毛发卷曲部,在该毛发卷曲部上形成有上述进气口。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上述鼓风部具有通过旋转来进行鼓风的鼓风机构,上述进气口形成为长孔状,上述长孔状的进气口以其两端位于形成有朝阳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的边界线上或者该区域的外侧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上述鼓风机构具有风扇,该风扇具有轴部和叶片部,形成有朝向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是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上的由圆锥面与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所成的交线包围成的区域,该圆锥面是在使上述风扇的轴部的根侧中心与上述风扇的叶片部的顶端连接起来的直线相对于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轴旋转时在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上的形成的面。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第1夹持部的位于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设置有鼓风部,在第1夹持部外侧表面上第1毛发夹持面以外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进气口。这样,通过在第1夹持部的背面侧设置鼓风部、进气口,而能够使气流的通风阻力下降,并能够抑制在自鼓风部向毛发供给空气时气流的通风阻力增加,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烫发器的鼓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烫发器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烫发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烫发器的横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烫发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烫发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与图5相对应的部位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鼓风口的图,自上侧毛发夹持面侧看到的上侧臂部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鼓风口的图,自上侧毛发夹持面侧看到的上侧臂部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流翼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整流翼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烫发器的横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烫发器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内容中,以使第1毛发夹持面与第2毛发夹持面相抵接、并且第2毛发夹持面朝上的状态下的烫发器为基准而规定上下方向。而且,以烫发器的夹持部侧为前方,以把持部侧为后方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烫发器1具有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它们借助转动连结部4以能够呈大致字母V形张开的方式连结起来。而且,通过使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借助转动连结部4相对转动,能够使上侧臂部2的顶端和下侧臂部3的顶端彼此接近和分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上侧臂部2与下侧臂部3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够使后述的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接近和分离。
而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臂部2的位于转动连结部4附近的部分设有向下开口的筒部2c,并且,在下侧臂部3的位于转动连结部4附近的部分设有向上开口且能够插入筒部2c内的筒部3c。而且,在由该筒部2c和筒部3c形成的空间部收容有螺旋弹簧5,利用该螺旋弹簧5施力,以使上侧臂部2与下侧臂部3彼此张开。而且,通过将筒部3c插入到筒部2c内,而抑制在将烫发器1合上时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向宽度方向错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未图示的止挡件来限制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向张开方向的转动。
此外,在上侧臂部2的靠转动连结部4侧(烫发器1的后侧)的部分设有上侧把持部(第1把持部)2a,在下侧臂部3的靠转动连结部4侧(烫发器1的后侧)的部分设有下侧把持部(第2把持部)3a。而且,在上侧臂部2的顶端侧设有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在下侧臂部3的顶端侧设有下侧夹持部(第2夹持部)3b。
而且,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分别具有在能够使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转动而合上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时抵接的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第2毛发夹持面)32a。
此外,如图3所示,在夹持部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的各自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使毛发卷曲的卷曲部2d、卷曲部3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夹持部2b的外侧表面是指上侧夹持部2b外表面中的、位于上侧毛发夹持面22a的背面侧的面,下侧夹持部3b的外侧表面是指下侧夹持部3b的外表面中的、位于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背面侧的面。即,在图3中,在上侧夹持部2b的外侧面上的下表面之外的面和在下侧夹持部3b的外表面上的上表面之外的面,分别相当于上侧夹持部2b的外侧表面、下侧夹持部3b的外侧表面。
而且,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上设有作为发热部的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
而且,利用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毛发,将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所产生的热量经由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作用于毛发,从而将毛发烫成卷曲状、直发状。
例如,以如下方式将毛发烫成卷曲状。首先,使被加热的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彼此相对。然后,以沿着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在上侧夹持部2b与下侧夹持部3b之间配置了毛发的状态,用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毛发。接着,以夹住毛发的状态旋转烫发器1,将未被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的发根侧的毛发贴在卷曲部2d或卷曲部3d上。然后,以将毛发贴在卷曲部2d或卷曲部3d的状态,将烫发器1顺着毛发滑动而被向发尖方向往下拉,从而将毛发烫成卷曲状。另外,将毛发烫成直发状是通过不旋转用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了毛发的烫发器1,而是顺着毛发滑动并朝向发尖方向往下拉烫发器1来进行的。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烫发器1是通过对毛发实施由热量进行的烫发而进行美发。
上述的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主要包括构成外壁的外壳20和外壳30,在外壳20和外壳3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在该空腔内容纳有各种电气部件。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设置在向上开口的下部外壳20b的上端的突部20d卡合于设置在向下开口的上部外壳20a的下端的凹部20c,利用焊接、粘接、或螺钉等使上部外壳20a和下部外壳20b一体化。这样来形成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外壳20。
另外,如图3所示,使设置在向下开口的上部外壳30a的下端侧部的突部30d嵌合于设置在向上开口的下部外壳30b的上端侧部的槽部30c,利用焊接、粘接、或螺钉等使上部外壳30a和下部外壳30b一体化。这样来形成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外壳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具有上侧毛发夹持面22a的毛发夹持构件21支承在外壳(夹持部主体)20,使具有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毛发夹持构件31支承在外壳(夹持部主体)30。如此,通过使毛发夹持构件21和毛发夹持构件31支承在外壳20和外壳30,从而形成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第2夹持部)3b。
具体来说,毛发夹持构件21和毛发夹持构件31包括呈大致板状的平板部22和平板部32,在该平板部22的表面和平板部32的表面上形成有呈大致平坦状的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从俯视的角度看,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形成为沿外壳20的长度方向细长的大致长方形。
而且,平板部22和平板部32的宽度方向(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两端部向外壳20的内侧和外壳30的内侧弯曲。而且,如图3所示,从宽度方向剖视图来看,在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宽度方向两端上,分别形成有呈向斜外侧凸出状的弯曲面22d和弯曲面32d。
而且,在平板部22的位于上侧毛发夹持面22a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容纳加热器23的容纳部24,在平板部32的位于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容纳加热器33的容纳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平板部22由毛发夹持面侧平板22b和背面侧平板22c构成,由毛发夹持面侧平板22b和背面侧平板22c形成的空间构成容纳部24,平板部32由毛发夹持面侧平板32b和背面侧平板32c构成,由毛发夹持面侧平板32b和背面侧平板32c形成的空间构成容纳部34。而且,容纳在容纳部24的加热器23和容纳在容纳部34的加热器33分别抵接在平板部22的内侧表面和平板部32的内侧表面。
优选该平板部22和平板部32例如由铜、铝等导热性好的材料形成,易于向毛发导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PTC加热器(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作为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由此能够进行连续的温度控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采用PTC加热器作为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镍铬合金线加热器或其它的加热部件。另外,加热器(发热部)也可以只设置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第2夹持部)3b的任意一者上。
另外,在外壳30的靠夹持部(第2夹持部3b)侧的内部设有多个离子产生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夹持部3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有4个离子产生装置10。作为该离子产生装置10能够采用生成雾气的雾气产生装置、生成金属粒子的金属粒子产生装置。而且,该离子产生装置(雾气产生装置、金属粒子产生装置)10所生成的离子(雾气、金属粒子)从放出口30e放出,该放出口30e在下部外壳30b的上端部向外且向斜上方开口。这样,通过从放出口30e放出离子(雾气、金属粒子),从而能够向被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的毛发有效地供给离子(雾气、金属粒子)。
另外,作为雾气产生装置能够采用以地电极12为基准从高电压产生电路向放电电极11施加高电压来产生放电(电晕放电等),利用放电作用使冷凝水粒子化的装置。通过采用该装置,利用放电作用使冷凝水粒子化,从而能够生成纳米级大小的非常细小的雾气(含有负离子的带负电的雾气)。
而且,作为产生冷凝水的装置公知有如下装置:具有冷却板和散热扇,冷却板是由帕尔贴元件和具有导热性的构件(例如金属构件等)构成的,散热扇用于释放对冷却板进行冷却时产生的热量。
另外,作为金属粒子产生装置能够采用以地电极12为基准从高电压产生电路向放电电极11施加高电压来产生放电(电晕放电等)的装置。通过采用该装置产生放电(电晕放电等),从而能够从放电电极、地电极等放出金属粒子(金属的分子、离子等)。
作为这样的金属粒子产生装置也能够采用公知的装置。例如,能够由过渡金属(例如,金、银、铜、铂、锌、钛、铑、钯、铱、钌、锇等)的单体、合金、或对过渡金属进行镀金处理而得到的构件等构成金属粒子产生装置的放电电极11。
在此,在放电部所生成并放出的金属的粒子中含有金、银、铜、锌等情况下,能够利用该金属的粒子产生抗菌作用。另外,在金属的粒子中含有铂、锌、钛等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该金属的粒子产生抗氧化作用。另外,发现了铂的粒子具有极高的抗氧化作用。另外,不放出金属粒子的部分(例如地电极等)能够采用不锈钢、钨等构成。
另外,也可以是放电部利用放电作用产生离子(例如负离子,例如NO2 -,NO3-等),使该离子与放电电极、地电极、含有其它金属材料或金属成分的构件等碰撞,从而产生金属粒子。即,也可以由含有上述过渡金属的材料构成地电极、上述其它构件,并从这些构件放出金属粒子。
而且,在外壳30的内部容纳有用于控制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等的控制电路6a,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借助引线8与该控制电路6a相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分级设定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温度。另外,从烫发器1的后端部1a引出未图示的电源线。
而且,在外壳30的靠下侧把持部3a侧的部分设有操作开关7,通过操作该操作开关7,能够切换对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通电的开启或者对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通电的切断。若通过操作开关7的操作使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通电,则该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会发热。而且,从该发热的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向平板部22和平板部32传递热量,从而平板部22和平板部32被加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平板部22的背面22e和平板部32的背面32e上安装有热敏电阻73,利用热敏电阻73的伴随着加热器23、33的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电阻值来控制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另外,附图标记74为熔丝,通过设置该熔丝74,当因控制电路6a的故障等而引起上侧毛发夹持面22a、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时,切断向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通电。
另外,在外壳30的靠下侧把持部3a侧的部分设有温度调节开关7a,通过操作该温度调节开关7a,能够切换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设定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以能够将设定温度切换为5级的例子。而且,在外壳30上设有5个通过未图示的LED灯进行点亮的点亮部71,例如,通过使点亮与各等级相对应的点亮部71,能够辨识当前的设定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烫发器1具有用于限制上侧夹持部2b向下侧夹持部3b侧相对移动的限制构件。
具体来说,在外壳30的下侧把持部3a侧下部设置向上突出的止挡件突起40,并且在外壳20的下部外壳20b上设置止挡件槽部41,以使止挡件突起40的顶端抵接在止挡件槽部41的底面。这样,通过使止挡件突起40的顶端抵接在止挡件槽部41的底面,从而限制上侧臂部2和下侧臂部3的向闭合的方向的转动。
另外,优选将毛发夹持构件21、31之中的至少任意一者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毛发夹持面的法线方向)相对于外壳(夹持部主体)20、30相对地往返移动。
例如,优选将毛发夹持构件21、31之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4个角被配置在外壳20或外壳30内的4个浮动弹簧支承,从而能够使毛发夹持构件21、31相对于外壳20、30上下移动。
这样就能抑制在夹在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与下侧毛发夹持面(第2毛发夹持面)32a之间的毛发作用有过大的载荷,从而能够抑制对毛发的损伤。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位于上侧毛发夹持面22a的上方(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设有鼓风部50。
具体来说,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包括具有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的毛发夹持单元25。而且,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上部(在毛发夹持单元的与第1毛发夹持面相反一侧的部分)设有具有鼓风部50的鼓风单元5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绝热部介于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与鼓风部50之间。
具体来说,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硫醚(PPS)等耐热性树脂形成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即,形成上部外壳20a的靠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侧部分。另外,也可以将毛毡等绝热材料介于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与鼓风部50之间来形成绝热部。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部外壳20a中,在上侧把持部2a的后部形成有大致水平的平坦部20e,在该平坦部20e的顶端形成有向前且向上倾斜的倾斜部20f。而且,通过从倾斜部20f的顶端向下呈曲柄状弯曲,从而在上部外壳20a的顶端部形成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
此时,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形成在比平坦部20e靠下方的位置。即,毛发夹持单元25以上下方向的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如此,通过以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毛发夹持单元25,从而不仅能够抑制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整体的厚度增加,并且能够尽可能地确保鼓风空间。
鼓风单元51包括鼓风部50和覆盖该鼓风部50的上方并构成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外壳的外壳壳体52。
鼓风部50具有鼓风机构(利用旋转来进行鼓风的鼓风机构)53和覆盖该鼓风机构53的外周的隔壁54。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风扇55连接在未图示的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上来形成鼓风机构53,该鼓风机构53安装于隔壁54。另外,风扇55由与电动机轴连接的轴部55a和形成在轴部55a的侧面的多个叶片部55b构成。
作为该鼓风机构53能够采用轴流风扇、多叶片风扇、涡轮风扇、横流风扇等。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沿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2个鼓风机构53,从俯视角度看呈大致矩形的隔壁54覆盖风扇55各自的外周。而且,在设置于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的肋26上安装隔壁54,从而使鼓风机构53被毛发夹持单元25支承。
从主视的角度来看,外壳壳体52在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向下且向外延伸的侧壁部52a,外壳壳体52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卷曲毛发的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该外壳壳体52为向上凸出状的弯曲面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上的位于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的背面侧(图3的上侧)的部分形成有卷曲部52b,该卷曲部52b相当于上侧夹持部2b的卷曲部2d。
而且,通过利用设置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的4个角的支柱28支承外壳壳体52,从而形成具有毛发夹持单元25和鼓风单元51的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外壳壳体52形成得比毛发夹持单元25略宽。具体来说,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两端52c比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向下且向外突出。
如此,通过使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两端52c比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向下且向外突出,从而在外壳壳体52与毛发夹持单元25之间形成间隙,将该间隙作为鼓风口60。从鼓风机构53送出到鼓风口的风从该鼓风口60向外部释放。此时,从鼓风机构53送出的风将向下且向外释放,能够向被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的毛发更有效地供给风(冷却风)。当然,在该外壳壳体52为规定的形状的情况下,有时也会为了维持外壳壳体52的外表面形状,将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两端52c延伸到比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靠下的位置而内置在毛发夹持单元25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鼓风口60形成为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两端侧沿长度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两端侧形成鼓风口60,并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和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第2鼓风口61。
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外表面上的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之外的部位、即、在上侧夹持部2b的外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52d。该进气口52d用于提高鼓风单元51的鼓风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到鼓风单元51内的进气口52d。如此,通过在形成在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卷曲部52b上形成进气口52d,从而沿上下方向(上侧夹持部的厚度方向)依次配置进气口52d、鼓风机构53以及鼓风口60。而且,当驱动鼓风机构53(也包括后述的暖机运转)时,会形成将进气口52d附近的外部空气从进气口52d导入到上侧夹持部2b内,再利用鼓风机构53将该气体送至鼓风口60,最后将该气体从鼓风口60向外部释放这样的一连串的风的流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口52d由沿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长孔状的进气口)形成。而且,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以其两端位于能形成朝向鼓风机构53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R1的边界线上或者该区域R1的外侧。
具体而言,将由圆锥面D与上侧夹持部2b的外表面之间的交线C1包围成的区域作为区域R1,该圆锥面D是使将风扇55的轴部55a的根侧中心(鼓风机构的轴中心、鼓风机构的旋转中心)与风扇55的叶片部55b的顶端连接起来的直线L相对于旋转轴(鼓风机构53的旋转轴)A旋转时所形成的。
而且,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以其中央部(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区域R1内,其两端位于交线C1上或者区域R1外的方式形成。
这样就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没有了对导入外部空气造成阻碍的部位,能够更有效地导入外部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的两端的内侧面沿上下方向延伸,但也可以是以使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的两端的内侧面与直线L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形成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这样就能够抑制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的内侧面成为导入外部空气时的通风阻力,能更有效地导入外部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卷曲部52b的曲率设置得比较小,形成为流畅的弯曲面,因此,圆锥面D与上侧夹持部2b的外表面所成的交线C1呈大致圆形。因而,圆锥面D与上侧夹持部2b的外表面所成的交线C1成为与使风扇55旋转时叶片部55b的顶端55c所描绘的轨迹(圆周C2)呈大致同心圆状(参照图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与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相反一侧的部分设置有整流翼27。
优选该整流翼27的形状以不妨碍由任意选定的风扇所形成的鼓风的风(气流)的流动的方式设置。
例如,优选像轴流风扇那样鼓风沿旋转轴方向流动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整流翼27在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上表面以自风扇55的旋转轴A呈放射状(径向)延伸的方式与该上表面形成为一体。另外,也可以是单独地设置整流翼27和毛发夹持单元25的顶壁部25a。
另外,为了使鼓风更有效地自鼓风口60喷出,优选整流翼27形成为如图10所示的形状。
具体而言,整流翼27形成为以向使风扇55旋转时形成的风的流动方向的前方(下风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此时,以使在自切点向风的流动的前方(下风侧)绘出的接线比该切点靠向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区域(图10的右上和左下的区域)中的风,向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图10的右上的风向右侧,左下的区域的风向左侧)流动的方式设置弯曲的整流翼27a。即,在图10中,从俯视角度看,以自右上到左下形成缓缓弯曲的字母S形的方式设置整流翼27a。另外,以自宽度方向一端到另一端形成弯曲更平缓的字母S形的方式设置整流翼27b。沿该宽度方向延伸的整流翼27b是为了使在自切点向风的流动的前方(下风侧)绘出的接线比该切点靠向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一端部的区域(图10的右下和左上的区域)中的风更有效地向宽度方向一端侧流动而设置的。另外,在各自的鼓风机构53的、自切点向风的流动的前方(下风侧)绘出的接线比该切点靠向毛发夹持单元25的宽度方向一端部的区域(图10的右下和左上区域)中的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用于抑制该区域内的风沿长度方向流动的整流翼27c。
这样,通过将整流翼27的形状设置成图10所示的形状,从而能够使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鼓风口60的各部位流出来的冷却风的风量更均匀且高效地进行鼓风。
另外,优选使整流翼27的高度设置得尽可能高。另外,优选整流翼27在鼓风机构53的下表面接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20的内部容纳有用于控制风扇(鼓风机构53)55的旋转等的控制电路6b,鼓风机构53借助引线8与该控制电路6b相连接。
而且,在外壳20的倾斜部20f上设有冷却按钮75,能够通过操作该冷却按钮75,来切换风扇(鼓风机构53)55的转速。即,通过操作冷却按钮75,能够将鼓风机构53切换为通常运转状态和其它状态(鼓风机构53停止的状态或者后述的暖机运转的状态)。
可是,当对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进行加热时,会产生热量,使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的外壳20、30和/或其内部因对流导热、辐射导热、传导导热等而温度上升。
如此,若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的周围、内部的温度上升,则会发生因皮肤接触等而烫伤使用者、或者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烫的情况。另外,由于从鼓风口60送出的风的温度上升,因此不能够在毛发上形成温度差,而出现毛发自身的冷却效果乃至于美发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热敏电阻73用作检测件,当热敏电阻73检测到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上时,控制电路6b使风扇55旋转来进行暖机(aging)运转。
即,烫发器1具有用于检测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发热部)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检测件)73和根据检测到的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来使鼓风部50进行暖机运转的控制电路(控制部)6b。
另外,规定温度的检测也可以不是以热敏电阻形式检测温度本身的装置。例如,也可以通过检测设置为热源的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负载电流值、或求出规定温度与时间的关联性并检测从该关联性求出的时间,来检测规定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超过了100℃时,使鼓风部50进行暖机运转。在本实施方式的烫发器1中,在不使鼓风部50进行暖机运转的情况下,若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超过了100℃,则鼓风部50内的温度将会超过40℃。因此,当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超过了100℃时,使鼓风部50进行暖机运转来确保规定的鼓风量,而使鼓风部50内的温度保持在40℃以下的状态(接近外部空气温度的温度状态)。
在此,对使用了上述结构的烫发器1时的作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操作操作开关7,开启对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通电,将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加热到规定温度(例如,170℃)。
然后,当伴随着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的温度的上升,热敏电阻73检测到的加热器23和加热器33的温度超过100℃时,控制电路6b将使风扇55旋转来进行暖机运转。
然后,当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达到规定温度(例如,170℃)时,操作冷却按钮75来提高风扇55的转速而使鼓风机构53处于通常运转状态。此时,由于通过使风扇55旋转来进行暖机运转,进而抑制鼓风部50内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从鼓风口60向外部送出的冷却风的温度上升,能够使冷却风的温度更近于外部空气温度。
然后,以在被加热了的上侧夹持部2b与下侧夹持部3b之间以使毛发沿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状态,利用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毛发。如此,通过利用被加热了的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毛发,从而切断毛发纤维彼此之间的氢键。
然后,以夹住毛发的状态使烫发器1旋转半圈,将未被上侧毛发夹持面22a和下侧毛发夹持面32a夹住的发根侧的毛发卷在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
然后,以使毛发贴在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的状态,使烫发器1顺着毛发滑动并被向发尖方向下拉,从而将毛发烫成卷曲状。
在进行上述一连串的动作时,使毛发纤维彼此之间的氢键被利用热量切断的状态的毛发卷在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因此,能够容易将毛发烫成卷曲状。而且,在毛发纤维彼此之间的氢键被利用热量切断的状态下做成期望形状的毛发,被从加热部附近送出的冷却风冷却,因此能够在做成期望形状的状态下使毛发纤维彼此之间更迅速地形成氢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毛发的卷曲保持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位于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的背面侧的部分设置有鼓风部50,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外表面上的的上侧毛发夹持面(第1毛发夹持面)22a以外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进气口52d。
这样,通过在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背面侧设置鼓风部50、进气口52d,能够使气流的通风阻力下降,并且能够抑制在自鼓风部50向毛发供给空气时气流的通风阻力增加,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烫发器1的鼓风效率。
这样,如果能像这样进一步提高烫发器1的鼓风效率,在设置了与以往同等大小的鼓风部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增加鼓风量,在送出与以往同等的风量的情况下,能实现鼓风部50的小型化。另外,因为即使以低输出的动作也能进行鼓风,所以能够减少鼓风部50在驱动时的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形成有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鼓风单元51内的进气口52d。这样,将进气口52d设置在卷曲部52b上,能够利用自进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使外壳壳体52的温度下降。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烫的情况。
另外,在烫卷时,因为能够使进气风吹到卷在卷曲部52b的毛发,能够进一步提高毛发的冷却效果。即,能够利用自设置于卷曲部52b的进气口52d导入的外部空气,使在烫卷时被上侧夹持部2b和下侧夹持部3b(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加热而高温化的毛发更迅速地冷却。这样,不仅能使对毛发的损伤降低,而且能够使毛发的湿润感、清爽感、触摸感、柔软度等的感官效果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形成于外壳壳体5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卷曲部(毛发卷曲部)52b上形成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鼓风单元51内的进气口52d,而沿上下方向(上侧夹持部的厚度方向)依次配置进气口52d、鼓风机构53以及鼓风口60。即,当驱动鼓风机构53时,会形成自进气口52d将位于上方的进气口52d附近的外部气体导入到上侧夹持部2b内,利用位于其下方的鼓风机构53将气体送到鼓风口60,再自位于最下方的鼓风口60将气体向外部喷出这样一连串的风(气流)的流动。因而,能够缩短风的流动并使风的流动直线化,能够进一步降低冷却风的压损,还能进一步提高冷却风的鼓风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口52d由沿上侧夹持部(第1夹持部)2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长孔状的进气口)形成。而且,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以其两端位于形成有朝向鼓风机构53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R1的边界线上或者区域R1的外侧。因此,在各进气口(长孔状的进气口)52d不存在阻碍导入外部空气的部位,能够更高效地导入外部空气。这样,由于使鼓风机构53的进气排气效率提高,不仅能够更高效地使外壳壳体52的温度下降,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毛发的冷却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就上述实施方式而言,本发明也能适用于未设有雾气产生部、金属粒子产生部等的离子产生部的烫发器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上侧毛发夹持面与鼓风部之间存在有绝热部并设有整流翼的情况,但烫发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1所示,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使绝热部介于上侧毛发夹持面与鼓风部之间,但未设有整流翼的烫发器。
另外,如图12所示,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上侧毛发夹持面与鼓风部之间没有绝热部的烫发器。还有,也能在图12的结构中设置整流翼。
另外,也能够适当地对毛发夹持面、把持部、鼓风口的其它细节的式样(形状、大小、布局等)进行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使鼓风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烫发器。

Claims (4)

1.一种烫发器,包括:第1夹持部,其具有第1毛发夹持面;第2夹持部,其具有第2毛发夹持面;该烫发器利用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和第2毛发夹持面夹持毛发,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夹持部的位于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设置有鼓风部,在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上的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以外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发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夹持部的位于上述第1毛发夹持面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卷曲毛发的毛发卷曲部,在该毛发卷曲部上形成有上述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烫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鼓风部具有通过旋转进行鼓风的鼓风机构,上述进气口形成为长孔状,上述长孔状的进气口以其两端位于形成有朝向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的边界线上或者该区域的外侧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鼓风机构具有风扇,该风扇具有轴部和叶片部,
形成有朝向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气流的区域是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上的、由如下圆锥面与上述第1夹持部外表面所成的交线包围成的区域,该圆锥面是使上述风扇的轴部的根侧中心与上述风扇的叶片部的顶端连接起来的直线相对于上述鼓风机构的旋转轴旋转时在上述第1夹持部外侧面上形成的面。
CN2012800117616A 2011-03-23 2012-02-17 烫发器 Pending CN103402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3545 2011-03-23
JP2011063545A JP2012196359A (ja) 2011-03-23 2011-03-23 ヘアーアイロン
PCT/JP2012/053769 WO2012127948A1 (ja) 2011-03-23 2012-02-17 ヘアーアイロ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2391A true CN103402391A (zh) 2013-11-20

Family

ID=4687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17616A Pending CN103402391A (zh) 2011-03-23 2012-02-17 烫发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96359A (zh)
CN (1) CN103402391A (zh)
WO (1) WO20121279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619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烫发器
WO2020124684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东莞市卓芝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卷、直发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3279A (ja) * 2004-04-19 2004-08-12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髪処理装置
CN1768640A (zh) * 2004-11-01 2006-05-10 K.I.C.A股份有限公司 烫发器
JP2009050681A (ja) * 2007-08-02 2009-03-12 Futek Inc ヘアーアイロン
KR20100010088A (ko) * 2008-07-22 2010-02-01 신진전자주식회사 냉온 모발 성형용 가열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601Y2 (zh) * 1986-01-28 1992-03-23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3279A (ja) * 2004-04-19 2004-08-12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髪処理装置
CN1768640A (zh) * 2004-11-01 2006-05-10 K.I.C.A股份有限公司 烫发器
JP2009050681A (ja) * 2007-08-02 2009-03-12 Futek Inc ヘアーアイロン
KR20100010088A (ko) * 2008-07-22 2010-02-01 신진전자주식회사 냉온 모발 성형용 가열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619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烫发器
CN108236190B (zh) * 2016-12-26 2022-05-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烫发器
WO2020124684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东莞市卓芝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卷、直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96359A (ja) 2012-10-18
WO2012127948A1 (ja)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63682U (zh) 一种具备碳加热器的吹风机
JP5504227B2 (ja) 加熱送風装置
CN101335427B (zh) 离子产生装置
CN106255438A (zh) 一种具有改进的热防护的制备食物的装置
CN103402391A (zh) 烫发器
CN108236190A (zh) 烫发器
CN104378852A (zh) Ptc加热器支架及配备该ptc加热器支架的ptc加热器
CN112425821A (zh) 一种加热器及烟具
KR102329856B1 (ko) 모발 건조장치
JPS6057326B2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207461648U (zh) 吹风机
CN103720179A (zh) 烫发器
CN102987702A (zh) 烫发器
JP2012196362A (ja) ヘアーアイロン
CN217446681U (zh) 加热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9171528U (zh) 毛发干燥装置
JP2012196360A (ja) ヘアーアイロン
CN109210784A (zh) 暖风机
CN212814939U (zh) 一种电吹风
CN109090797A (zh) 毛发干燥装置
KR101175920B1 (ko) 크로스 플로우 타입의 임펠러를 구비한 원적외선 발생 헤어드라이어
KR20170030684A (ko) 헤어드라이어
CN213344666U (zh) 一种负离子热风梳
CN211186174U (zh) 具有新型发热体的直流电吹风
CN205456826U (zh) 电热直发烫发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