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2209B -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2209B
CN103402209B CN201310328411.9A CN201310328411A CN103402209B CN 103402209 B CN103402209 B CN 103402209B CN 201310328411 A CN201310328411 A CN 201310328411A CN 103402209 B CN103402209 B CN 10340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age rate
current area
coverage
peripheral cell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8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2209A (zh
Inventor
庄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84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2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2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根据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的不同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精确参考依据,实现对网络覆盖的精准规划和优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网络建设及优化力度加大,对宏基站小区的覆盖分析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传统的宏基站小区覆盖分析在精确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现有的覆盖分析方案是,运营商在规划和分析宏基站小区覆盖时,基本上是利用泰森多边形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泰森多边形算法的来源是:荷兰气候学家A·H·Thiessen提出了一种根据离散分布的气象站的降雨量来计算平均降雨量的方法,即将所有相邻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这些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于是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唯一气象站的降雨强度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并称这个多边形为泰森多边形。
具体参见图1所示,是利用泰森多边形算法生成的宏基站小区覆盖图。其中向外辐射的三角形表示该基站处信号覆盖方向,图中各个多边形对应宏基站的覆盖区域。
但是,实际上,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除了主覆盖小区外,还重叠覆盖了多个其它小区,每个小区在该区域内的覆盖信号强度不同。
采用泰森多边形算法生成小区覆盖时,只能体现出这个区域内主覆盖的小区,并不能体现出其它信号强度较弱的小区,容易造成分析结果存在偏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精确量化宏基站小区的覆盖情况,并以此作为网络覆盖规划及优化的精确参考依据,达到更精准的实现网络规划及优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精确计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精确参考依据,实现对网络覆盖的精准规划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当前小区核心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当前小区主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当前小区旁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
当前小区背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所述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包括:
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所述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具体为:
利用面积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各维度覆盖面对应的扇形面积,测量结果确定为对应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所述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具体为:
利用面积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相交叠的各维度覆盖面对应的面积,测量结果确定为对应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核心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主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旁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所述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交叠占比+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所述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相邻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包括:
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作为相邻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进行优化处理;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和/或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覆盖面划分模块,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优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所述覆盖面划分模块包括:
核心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主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旁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和
背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所述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包括:
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交叠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覆盖交叠占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和
覆盖相关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所述优化处理模块包括:
相邻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作为相邻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进行优化处理;
备用服务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和/或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根据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的不同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精确参考依据,实现对网络覆盖的精准规划和优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泰森多边形算法生成小区覆盖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方法中宏基站小区覆盖面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方法中两个相邻宏基站小区覆盖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
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网络覆盖规划和优化的精确参考依据。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具体的,当前小区核心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当前小区主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当前小区旁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
当前小区背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举例说明,具体参见图3,将一个宏基站小区A与距离该小区S公里(建议S取10公里)内的某个小区B之间的距离做半径:
核心覆盖面: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夹角为水平半功率角N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N取0.5倍为例说明)的扇形面积,粗虚线填充扇形区域。
主瓣覆盖面:除核心覆盖面外,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夹角为水平半功率角M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取1倍为例说明)的扇形面积,中等虚线填充扇形区域。
旁瓣覆盖面:除核心覆盖面和主瓣覆盖面外,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夹角为水平半功率角R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R取1.5倍为例说明)的扇形面积,细虚线填充扇形区域。
背瓣覆盖面:除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其它扇形面积,未填充扇形区域。
S202: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具体的,所述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1: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子步骤2: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子步骤3: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子步骤4: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沿用上面例子详细说明,参见图4所示。将小区A作为小区B的周边小区,利用步骤S201中所述覆盖面划分方法,同理,能够得到小区A相对周边小区B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
可以从图4中明确看到,小区A相对小区B和小区B相对小区A各自的4中维度的覆盖面,及相互交叠的情况。
利用面积测量工具(比如MAPINFO软件的测量面积功能)直接测量得到各维度覆盖面对应的扇形面积,如表1所示:
表1当前小区和周边小区的4种维度的覆盖面积值
以及,依据小区A和小区B的交叠情况,利用面积测量工具(比如MAPINFO软件的测量面积功能)直接测量得到小区A和小区B之间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具体参见表2:
表2当前小区和周边小区之间4种维度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将4种维度的覆盖交叠面积,分别除以对应维度的覆盖面积,得出对应维度的覆盖交叠占比,具体参见表3所示:
表3当前小区相对该周边小区的4种维度覆盖交叠占比
为4种维度的覆盖面设置不同的预置权重因子:
核心覆盖面权重因子:A(本发明实施例中以0.5为例说明)
主瓣覆盖面权重因子:B(本发明实施例中以0.3为例说明)
旁瓣覆盖面权重因子:C(本发明实施例中以0.15为例说明)
背瓣覆盖面权重因子:D(本发明实施例中以0.05为例说明)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当前小区相对该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L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交叠占比+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最终得出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参见表4:
表4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覆盖相关度值越大的,说明两个小区的覆盖重叠越明显;覆盖相关度值越小的,说明两个小区的覆盖重叠越不明显。
S203: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具体的,根据每个宏基站小区与每个相邻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可以用于开展以下分析,即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相邻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包括:
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能够准确的确定哪些周边小区能够作为相邻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等进行计算,以便实施对应的优化处理。比如可应用于分析新开通的小区与哪些周边小区应该作为邻区关系。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例如可以分析出某个重要区域内,当主服务小区中断时,有哪些小区可以覆盖到此区域,以及电平次高的小区能否保障该区域的通信。
和/或,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即可以分析出小区平面间的覆盖重叠关系。而在实际环境中,是存在建筑物等阻挡物,可以结合小区间的切换比例与覆盖相关度,分析出覆盖区域内阻挡程度。
通过对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天线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网络覆盖规划、优化的精确参考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置倍数、第二预置倍数、第三预置倍数、各维度预置权重因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不同而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上述内容的门限值进行修改。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根据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的不同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精确参考依据,实现对网络覆盖的精准规划和优化的目的。
另外,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
覆盖面划分模块501,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502,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优化处理模块503,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其中,所述覆盖面划分模块包括:
核心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主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旁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
和,背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具体的,所述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包括:
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交叠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覆盖交叠占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和,覆盖相关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优化处理模块包括:
相邻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作为相邻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进行优化处理。
备用服务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
和/或,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或者子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处理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2至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系统,根据宏基站小区天线的经纬度、方位角、水平半功率角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距离做半径,将小区的覆盖面分为四种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背瓣覆盖面。对周边其它小区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覆盖分析,取得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各种维度的覆盖交叠比例,并根据对各种维度的覆盖赋予的不同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得出每个宏基站小区与周边小区覆盖相关度值,并以此作为精确参考依据,实现对网络覆盖的精准规划和优化的目的。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方法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小区核心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当前小区主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当前小区旁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
当前小区背瓣覆盖面的划分方法具体为:
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包括:
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具体为:
利用面积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各维度覆盖面对应的扇形面积,测量结果确定为对应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所述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具体为:
利用面积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相交叠的各维度覆盖面对应的面积,测量结果确定为对应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核心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主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主瓣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旁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旁瓣覆盖交叠占比;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覆盖交叠占比的方法具体为:
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除以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交叠占比+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背瓣覆盖交叠占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包括:
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作为相邻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进行优化处理;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和/或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
8.一种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覆盖面划分模块,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根据天线方位角及水平半功率角将当前小区及周边小区的覆盖面分别划分为如下四个维度: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
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覆盖面的预置权重因子,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
优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划分模块包括:
核心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一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核心覆盖面;所述第一预置倍数小于1;
主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二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主瓣覆盖面;所述第二预置倍数大于第一预置倍数且小于第三预置倍数;
旁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以天线方位角为中心,水平半功率角的第三预置倍数为夹角形成的扇形区域,划分为旁瓣覆盖面;所述第三预置倍数大于1;和
背瓣覆盖面划分单元,用于以当前小区与周边小区间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域内,除去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和旁瓣覆盖面外的扇形区域,划分为背瓣覆盖面;
所述覆盖相关度值计算模块包括:
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小区的核心覆盖面、主瓣覆盖面、旁瓣覆盖面及背瓣覆盖面的覆盖面积值;
交叠覆盖面积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及所述周边小区的交叠关系,确定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交叠覆盖面、主瓣交叠覆盖面、旁瓣交叠覆盖面及背瓣交叠覆盖面的交叠覆盖面积值;
覆盖交叠占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覆盖面积值及对应的交叠覆盖面积值,计算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和
覆盖相关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置权重因子对核心覆盖交叠占比、主瓣覆盖交叠占比、旁瓣覆盖交叠占比和背瓣覆盖交叠占比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当前小区相对所述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其中,核心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主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旁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大于背瓣覆盖面预置权重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处理模块包括:
相邻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当有新的宏基站小区加入网络,根据该新的宏基站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作为相邻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新加入宏基站小区的邻区干扰进行优化处理;
备用服务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能够作为该当前小区备用服务小区的周边小区,以对网络信号接收质量进行优化处理;和/或
根据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及实测当前小区相对周边小区的覆盖相关度值,确定当前小区与该周边小区之间覆盖区域的阻挡程度,以对基站设置进行优化。
CN201310328411.9A 2013-07-31 2013-07-31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402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8411.9A CN103402209B (zh) 2013-07-31 2013-07-31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8411.9A CN103402209B (zh) 2013-07-31 2013-07-31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2209A CN103402209A (zh) 2013-11-20
CN103402209B true CN103402209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56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8411.9A Active CN103402209B (zh) 2013-07-31 2013-07-31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2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249B (zh) * 2014-09-0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演进的方法和数据中心
CN106470427B (zh) * 2015-08-20 2019-11-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场景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44B (zh) * 2017-12-31 2022-06-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基站共覆盖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85632B (zh) * 2020-06-30 2023-05-12 陈捷 网络覆盖检测方法、网络覆盖检测装置
CN114363942B (zh) * 2020-09-30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小区覆盖距离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101A (zh) * 1996-10-11 1999-12-29 艾利森公司 填隙扇区系统
CN1604393A (zh) * 2003-07-03 2005-04-06 安德鲁公司 天线系统
CN101115273A (zh) * 2007-08-16 2008-01-3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用于移动蜂窝网络的邻小区规划方法
US8478280B1 (en) * 2009-06-25 2013-07-02 Google Inc. Minimum coverage area of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ter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101A (zh) * 1996-10-11 1999-12-29 艾利森公司 填隙扇区系统
CN1604393A (zh) * 2003-07-03 2005-04-06 安德鲁公司 天线系统
CN101115273A (zh) * 2007-08-16 2008-01-3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用于移动蜂窝网络的邻小区规划方法
US8478280B1 (en) * 2009-06-25 2013-07-02 Google Inc. Minimum coverage area of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termin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2209A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2209B (zh) 基于宏基站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25045B (zh) 一种基于Wi-Fi的自适应混合室内定位方法
CN106912018A (zh) 基于信令轨迹的地图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3929751B (zh) 一种确定不同网络中覆盖共同区域的小区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79019B (zh) 一种道路交通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899985A (zh) 一种网络覆盖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782519B (zh) 用于估计蜂窝塔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54603A (zh) 一种特殊人群运动轨迹的预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57726A (zh) 一种pci规划基站选址方法
CN102111770B (zh)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CN106304135A (zh) 纠正基站地理位置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8690B (zh) 一种用于广播电视系统覆盖场强估算的修正方法
CN107404566A (zh) 一种终端场景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8259097B (zh) 基于mr数据的修正无线传播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79659B (zh) 多基站混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602249B (zh) 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80948A (zh) 一种电磁辐射统计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7484133A (zh) 一种基站覆盖范围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US92511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exing of geospatial data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artesian space
CN102869021A (zh)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搜索覆盖区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20091A (zh) 基于数字化地理信息的弱覆盖处理方法及装置
Tennekes et al. A Bayesian approach to location estimation of mobile devices from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data
CN106941685A (zh) 一种确定天线接反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63327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仿真的方法
CN103167528A (zh) 一种频率配置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818, 8 / F, 34 Haidi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ULTRAPOWER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wanquanzhuang Road No. 28 Wanliu new building 6 storey block A Room 6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LTRAPOWER SOFTWAR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