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770B -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770B
CN102111770B CN200910261174.2A CN200910261174A CN102111770B CN 102111770 B CN102111770 B CN 102111770B CN 200910261174 A CN200910261174 A CN 200910261174A CN 102111770 B CN102111770 B CN 102111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acent area
community
signal strength
existing network
driv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11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1770A (zh
Inventor
徐坤
张海
施晓斌
范国田
吴庆召
李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611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获取所述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本发明用于规划设计时为扩容小区规划配置提供指导,同时确定适用扩容小区的邻区关系,排除人为因素对规划设计质量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网络规划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现网测试数据处理的扩容网络的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模式下,路测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出真实的传播模型,无线网络的扩容规划设计也是依据该传播模型进行仿真。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需要选择部分典型站点组织传播模型校正测试,再将这些典型站点测试校正得到的传播模型,应用于相关站点进行规划仿真,最后基于规划仿真的效果,评估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然而通过覆盖仿真的效果来调整基站参数配置,配置好后再进行仿真,规划设计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仿真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基于现实网络中的路测数据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传播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进而进行基于地貌条件下的网络规划仿真,而后续的规划扩容只是根据网络的规划仿真来查看邻区的效果。依据人为因素判断网络的覆盖情况,在精确度上很难与现实中的网络覆盖效果相匹配。即使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各种因素考虑得十分充分。
造成终端接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邻区关系配置。当网络优化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邻区优化,在网络建设初期,网络还处于空白状态,邻区关系的结果是通过网络规划软件仿真得到,而当网络建设成熟后,新加基站时再配置邻区是人为根据距离等因素添加,或是网络规划仿真软件得到。因此,如何利用网络的路测数据进行分析,配置当前网络的邻区关系,已成为网络建设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传统模式下人为规划扩容小区邻区关系的方式,无法确保规划设计质量,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现网测试数据的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用于规划设计时为扩容小区规划配置提供指导,同时确定适用扩容小区的邻区关系,排除人为因素对规划设计质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包括: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
获取所述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数据具体为:
采集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
分别对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均值处理以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具体为:
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
比较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
若所述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有两个以上时,则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相关系数为:
χ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N [ Σ n = 1 n = N α n 2 - ( Σ n = 1 n = N α n 2 ) N ] [ Σ n = 1 n = N β n 2 - ( Σ n = 1 n = N β n 2 ) N ] ,
其中,χ为相关系数;αn为新加小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βn为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N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点格的总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在所述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之后,还包括:
计算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的权重等级因子,以权重等级因子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权重等级因子为: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032
其中,η为权重等级因子;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033
为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μ为权重因子为,且0<μ<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具体为:
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现网待选邻区具体为基于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现网中的小区的天线的方向角进行划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为2G网络或3G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规划系统,包括:
规划模块,用于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将采集到的信号强度数据发送给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用接收到所述采集单元发来的信号强度数据后,分别对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均值处理以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然后将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将计算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比较接收到的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发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有两个以上,则向所述计算单元返回一信号;用于接收到所述计算单元发来的相关系数后,比较所述相关系数的大小,以相关系数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发来的信号后,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相关系数为:
χ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N [ Σ n = 1 n = N α n 2 - ( Σ n = 1 n = N α n 2 ) N ] [ Σ n = 1 n = N β n 2 - ( Σ n = 1 n = N β n 2 ) N ] ,
其中,χ为相关系数;αn为新加小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βn为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N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点格的总数。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的权重等级因子,将计算等到的权重等级因子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比较接收到权重等级因子的大小,以权重等级因子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所述权重等级因子为:
其中,η为权重等级因子;为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μ为权重因子为,且0<μ<1。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所述规划模块,具体用于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规划系统具有下面特点:所述规划模块,还用于基于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现网中的小区的天线的方向角来划分所述现网待选邻区。
综上,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利用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已有网络的测试数据,对规划区域进行扩容规划设计,基于扩容设计规划结果组织网络覆盖及容量仿真,确保网络工程参数更加合理,从而确保扩容网络的邻区规划方案更加准确,避免传统模式下依赖规划工程师经验对新加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带来的不确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规划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邻区规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现网测试数据的点格均值化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邻区规划的核心思想是,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为第一邻区,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次弱的小区为第二邻区的排定原则,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相同的,再比较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以该相应小区作为待选邻区。再进一步,若是在这些通过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和相关系数的方式得到的邻区中还要减小乒乓效应,则以该权重等级因子值大的原则为邻区优先级排定次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规划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网络规划系统包括:规划模块和处理模块。
其中,规划模块,用于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具体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并且可以基于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现网中的小区的天线的方向角来划分所述现网待选邻区。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可以是2G网络或3G网络。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具体地,处理模块包括: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将采集到的信号强度数据发送给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用接收到所述采集单元发来的信号强度数据后,分别对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均值处理以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然后将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将计算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比较接收到的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邻区。
进一步地,若所述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有两个以上,则处理单元则向所述计算单元返回一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发来的信号后,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计算单元发来的相关系数后,比较所述相关系数的高低,以相关系数较高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邻区。
所述相关系数为:
χ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N [ Σ n = 1 n = N α n 2 - ( Σ n = 1 n = N α n 2 ) N ] [ Σ n = 1 n = N β n 2 - ( Σ n = 1 n = N β n 2 ) N ] ,
其中,χ为相关系数;αn为新加小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βn为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N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点格的总数。
进一步在,若存在两个以上较小的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的权重等级因子,将计算等到的权重等级因子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比较接收到权重等级因子的大小,以权重等级因子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邻区。
所述权重等级因子为:
其中,η为权重等级因子;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083
为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μ为权重因子为,且0<μ<1。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规划系统,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利用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已有网络的测试数据,对规划区域进行扩容规划设计,基于扩容设计规划结果组织网络覆盖及容量仿真,确保网络工程参数更加合理,从而确保扩容网络的邻区规划方案更加准确,避免传统模式下依赖规划工程师经验对新加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带来的不确定性。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邻区规划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邻区规划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S101、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简称现网)已初具规模,例如2G网络、3G网络等,在现网中新加入一个小区,在不影响原有网络邻区关系配置情况下,需要自动规划出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现网待选邻区根据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小区的天线方向角综合因素进行划分。例如,首先以现网待选邻区的朝向确定新加小区的相邻小区范围,若某小区的天线朝向对着新加小区的来波方向,则该小区就处于相邻小区的范围内。定义该小区为方向邻区集合,再比较新加小区和方向邻区之间距离,确定距离近者为现网待选邻区
S102、规划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该路测线路规划标准是尽量规划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
该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路线尽量多的覆盖大部分区域,以求统计和模拟真实的信道传播模型。由于邻区覆盖主要在各个小区的边缘地带,因此,路测线路的选择应该是符合各个小区的边缘路线标准。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扩容网络的邻区规划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路测时不同小区的路测线路相同。不管是扩容阶段的新加小区还是现网的待选邻区,其规划的路测线路必须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集的数据具有同一性。
S103、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数据;
具体是获取路测线路上相同点格(例如,BIN格,所谓BIN格就是地图文件分辨率)位置下各小区(即,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点的信号强度数据,例如,公共信道信号接收功率。
进一步地,由于在每个BIN格上采集到的路测数据是多个不同小区的信号强度数据,为了保证每个BIN格采得的各个小区的路测数据的公平性,需要对该各个BIN格上的路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的原则是将各小区在各个BIN格上的信号强度均值化,即BIN格数据均值化处理,这样即避免了路测当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信号畸变,又能利用较多的路测采样值作为分析,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假定路测线路上某BIN格的采样数目为N,该BIN格接收功率采样值分别为σ1,σ2,σ3…σN,那么该BIN格上的接收功率均值σ如公式一所示:
E ( Q ) = E ( Σ n = 1 n = N σ n N ) = 1 N E ( Σ n = 1 n = N σ n ) ; (公式一)
BIN格均值化处理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下面步骤:
S21、采集测试数据;
根据新加小区及现网相邻小区的地理位置,确定路测线路,路测线路的划定是新加小区和现网相邻小区之间边界地带,采用路测设备进行信号强度数据的采集,例如采集新加小区及现网相邻小区的信号接收功率。
S22、可以将各个BIN格经纬度坐标转换成大地坐标;
可以将各个BIN格离散的经纬度坐标转换成大地坐标,统一构造成一个多边形范围内的坐标,便于处理和实现。这样处理BIN格数据时只需在该多边形范围内处理,不在该多边形范围的BIN格点将不做处理。排除了在道路周围离散点的影响,根据规划区域来定义多边形的范围,测试路线可以说是一个闭合的曲线路径。
S23、根据BIN格精度确定范围;
例如,已知BIN格起始位置左下角坐标(X,Y),精度Z已知,那么BIN格的范围:左下角(X,Y)、左上角(X,Y-Z)、右上角(X+Z,Y-Z)、右下角(X+Z,Y)。
确定BIN格的起始和终止,一个BIN格可能会有多个路测数据点,这样就需要判断哪些点是属于BIN格A,哪些点属于BIN格B,因此需要确定各个BIN格有多少路测数据,再进行均值化处理,获得一个BIN格一个均值数据。
S24、可以将路测点经纬度坐标转换成大地坐标;
S25、判断路测点是否属于特定BIN格,即判断路测点的经纬度坐标或者大地坐标是否落在BIN格的经纬度坐标或者大地坐标的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26,否则转回步骤S24;
S26、统计特定BIN格内的路测点数,然后判断测试数据是否统计完,若是,则执行步骤S27;否则返回步骤S22。
S27、计算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特定BIN格内的信号强度的均值,如公式一所表示。
可以利用步骤S21至S27的方法计算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BIN格内的信号强度(例如,信号接收功率)的均值。
S104:分析该新加小区的邻区,计算路测线路上新加小区与各个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比较新加小区与各个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确定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均值次弱的小区为第二邻区,依此类推。
具体方法如下:
假定该新加小区的在规划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经BIN格均值化处理后的数据为α1,α2,α3…αN,待选邻区A的信号强度经BIN格均值化处理后数据是β1,β2,β3…βN,待选邻区B的信号强度经BIN格均值化处理后数据是γ1,γ2,γ3…γN
定义: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111
(公式二)
δ=α-γ        (公式三)
(公式四)
E ( δ ) = E ( Σ n = 1 n = N ( α n - γ n ) ) (公式五)
其中,公式二和公式三表示新加小区与两个不同待选邻区在某个BIN格处的信号强度差(例如,接收信号功率差);
其中,公式四表示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A的BIN格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
其中,公式五表示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B的BIN格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
依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比较其大小,根据公式四和五,假若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114
可以看出待选邻区A成为邻区的可能性更大些,这是因为信号强度差的均值越小,相应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就越大,则新加小区受到的该待选邻区的信号也就越强,信号较强的待选邻区成为邻区的重要性也就越大。由于这里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指的是新加小区的信号强度减去其他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的差的均值,因此信号强度差的均值越大,就说明相应的待选邻区接收信号强度就越小,新加小区受到的干扰就越小。
S105:若新加小区与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有两个以上,则计算在路测线路上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个小区之间信号强度相近,具有邻区的可能性较大,相关系数越小,说明两个小区信号强度差异较大,具有备选邻区的可能性较小。
若新加小区和两个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相同,还需要比较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相关性。这是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待选邻区A在某一BIN格或几个BIN格上相对于新加小区的信号强度很大,或者是信号在某一个瞬间有一个很强烈的冲击;待选邻区B基本上在路测线路的BIN上相对于新加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差异不大,考虑到信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某一段时间内接收信号的强度应是平稳的,因此,选择待选邻区B作为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假定该新加小区在规划路测线路上的BIN格均值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分别为α1,α2,α3…αN,其它某待选邻区的BIN格均值化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强度是β1,β2,β3…βN,该新加小区和某待选邻区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公式六:
χ = Σ n = 1 n = N ( α n - α ‾ ) ( β n - β ‾ ) Σ n = 1 n = N ( α n - α ‾ ) 2 × Σ n = 1 n = N ( β n - β ‾ ) 2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N [ Σ n = 1 n = N α n 2 - ( Σ n = 1 n = n α n 2 ) N ] [ Σ n = 1 n = N β n 2 - ( Σ n = 1 n = N β n 2 ) N ]
计算新加小区和待选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较大的待选邻区作为其备选邻区的必要条件。若新加小区和两个待选邻区的信号场强均值差不同,就以均值差较小的待选邻区作为其第一邻区。
S106、在两个以上待选邻区之间信号强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为了减小邻区之间带来的乒乓效应,需计算乒乓效应的权重等级因子η。
当两个待选邻区之间信号强度差异不大,在终端进行切换时,信号强度会来回变化,导致不停地搜索邻区。由于考虑了不同小区的信号相关性带来的影响,该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终端切换所引起的乒乓效应。
首先确定新加小区和某个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131
和相关系数χ,权重因子为μ,且0<μ<1。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权重等级因子η,
Figure G2009102611742D00132
(公式七)
根据η大小排定邻区的优先级,η值越大,相应的待选邻区成为新加小区的邻区的可能性就越大;η值越小,相应的待选邻区成为新加小区的邻区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其中,权重因子μ的取值大于0,是因为需要考虑各个小区接收信号强度的相关性的影响。
其中,μ的取值也应小于1,这是因为首先接收信号强度差的权重大于相关系数的权重,在考虑减小乒乓效应时,需要计算权重。若不考虑乒乓效应带来的影响,计算权重不是必须的。
这里推荐μ的默认值为0.7,μ的优选范围为:0.5≤μ≤1。
S107;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更新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邻区关系。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邻区规划的方法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利用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已有网络的测试数据,对规划区域进行扩容规划设计,基于扩容设计规划结果组织网络覆盖及容量仿真,确保网络工程参数更加合理,从而确保扩容网络的邻区规划方案更加准确,避免传统模式下依赖规划工程师经验对新加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带来的不确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包括: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
获取所述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
所述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数据具体为:采集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分别对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均值处理以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
所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具体为: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比较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若所述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有两个以上时,则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所述相关系数为:
X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 Σ n = 1 n = N α n β n N [ Σ n = 1 n = N α n 2 - ( Σ n = 1 n = N α n 2 ) N ] [ Σ n = 1 n = N β n 2 - ( Σ n = 1 n = N β n 2 ) N ] ,
其中,χ为相关系数;αn为新加小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βn为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N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点格的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之后,还包括:
计算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的权重等级因子,以权重等级因子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等级因子为:
Figure FDA0000467489680000021
其中,η为权重等级因子;
Figure FDA0000467489680000022
为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μ为权重因子为,且0<μ<1。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具体为:
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网待选邻区具体为基于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现网中的小区的天线的方向角进行划分。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为2G网络或3G网络。
7.一种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规划模块,用于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加入新加小区,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路测线路;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将采集到的信号强度数据发送给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用接收到所述采集单元发来的信号强度数据后,分别对新加小区和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各个点格下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均值处理以得到相应的信号强度,然后将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处理单元;还用于计算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将计算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发来的信号后,计算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出所述新加小区的邻区关系,具体用于比较接收到的新加小区与各个现网待选邻区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的大小,以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还用于若发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均值最小的现网待选邻区有两个以上,则向所述计算单元返回一信号;用于接收到所述计算单元发来的相关系数后,比较所述相关系数的大小,以相关系数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所述相关系数为:
X = &Sigma; n = 1 n = N &alpha; n &beta; n - &Sigma; n = 1 n = N &alpha; n &beta; n N [ &Sigma; n = 1 n = N &alpha; n 2 - ( &Sigma; n = 1 n = N &alpha; n 2 ) N ] [ &Sigma; n = 1 n = N &beta; n 2 - ( &Sigma; n = 1 n = N &beta; n 2 ) N ] ,
其中,χ为相关系数;αn为新加小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βn为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第n个点格下均值处理后的信号强度;N为在所述路测线路上点格的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的权重等级因子,将计算等到的权重等级因子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比较接收到权重等级因子的大小,以权重等级因子较大的现网待选邻区为该新加小区的第一邻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等级因子为:
Figure FDA0000467489680000032
其中,η为权重等级因子;
Figure FDA0000467489680000041
为新加小区和相应的现网待选邻区在路测线路上的信号强度差的均值;μ为权重因子为,且0<μ<1。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划模块,具体用于规划新加小区和现网待选邻区的边缘路线。
11.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划模块,还用于基于新加小区的地理距离和现网中的小区的天线的方向角来划分所述现网待选邻区。
CN200910261174.2A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Active CN102111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174.2A CN102111770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174.2A CN102111770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770A CN102111770A (zh) 2011-06-29
CN102111770B true CN102111770B (zh) 2014-07-02

Family

ID=4417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1174.2A Active CN102111770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357A (zh) * 2011-08-25 2012-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3888955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容量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设备
CN104813705B (zh) * 2013-11-28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基站
CN104703204B (zh) * 2013-12-05 2018-08-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分时长期演进系统的干扰获取方法与装置
CN105021915B (zh) * 2014-04-30 2018-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天线信号测试采集路线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993388B (zh) * 2017-12-30 2021-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劣化小区主因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540990B (zh) * 2018-07-18 2022-02-22 合肥天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本邻小区邻区网络信号质量的邻区规划方法与系统
CN113691991B (zh) * 2021-08-26 2022-09-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设备、移动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406A (zh) * 2006-04-17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中漏配邻区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409920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邻区列表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5319B2 (en) * 2006-03-21 2009-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power efficient radio environment measurements
CN101052195B (zh) * 2006-04-03 2010-05-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和优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406A (zh) * 2006-04-17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中漏配邻区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409920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邻区列表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770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1770B (zh)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网络规划系统
US202203861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propagation modelling for planning of a radio network
CN111901750B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1150836B (zh) 无线精确规划模测系统及方法
WO2020113845A1 (zh) 小区经纬度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6455058A (zh) 一种确定人口分布情况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79582B (zh) 一种室分系统选址方法和系统
CN103929751B (zh) 一种确定不同网络中覆盖共同区域的小区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88323A (zh) 用于确定在多小区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无线电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04801B (zh) 获取干扰矩阵的方法
CN102647725B (zh) 一种邻区规划中确定邻小区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75981B (zh) 邻区配置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4641015B (zh) 网络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56147A (zh) 一种室分小区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118761A (zh)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3491544A (zh) 共享站点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2083076A (zh)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3458434A (zh) 一种确定天馈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04595B (zh) 获取频率规划的方法、装置
JP2018032939A (ja) 品質推定装置及び品質推定方法
CN102883332A (zh) 一种确定基站站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8114A (zh)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33902C (zh) 基于通讯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03796218A (zh) 无线接入点的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3313281A (zh) 利用扫频数据修正gsm小区覆盖关联度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0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ZTE building, A3-01, A3-0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