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42C -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 Google Patents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42C
CN1033942C CN92111326A CN92111326A CN1033942C CN 1033942 C CN1033942 C CN 1033942C CN 92111326 A CN92111326 A CN 92111326A CN 92111326 A CN92111326 A CN 92111326A CN 1033942 C CN1033942 C CN 10339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letter
envelope
machin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1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92A (zh
Inventor
夏燕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2111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42C/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在传真主机1上接有信件拆封部2、信件装封部3、信件销毁部4,所说的信件拆封部2将密封的信件拆封,传真主机将信件发出后,送入信件销毁部4内销毁,所说的信件封装部3将传真主机1收到的信件重新封装。本发明将拆信、发送、收信封装连为一体,不仅提高了邮政效率,而且更接近于私人通信方式。即可适用于以邮局为中心的电子邮政系统,又可适用于传真呼叫的服务店以及公司业务专用。

Description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本发明属于传真机。
由于电话普及率低,传真机的使用在有些地区还不普及。因此以电报方式为主的电子邮政系统,公用电话仍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电报方式只能传送代码,其传送的信息量小,效率较低,将有逐步为传真方式所取代的趋势。在有些国家中的电子邮政系统中,由于只是单纯地利用传真机的功能,拆信发送及收信封装都是由邮政人员完成,这样做不仅效率低,而且不符合私人通信对保密性的要求,所以现在大多用于贺喜、吊丧等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拆信、发送、封装连为一体,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真主机1上接有信件拆封部2、信件装封部3、信件销毁部4,所说的信件拆封部2的信件拆封机底板16与传真主机1的信件托板34相连,所说的信件销毁部4的闸板62与传真主机1的托信板61连接,所说的信件封装部3的压信板83与传真主机1的信封传送轮71和信纸传送轮73连接。
本发明将拆信、发送、收信封装连为一体,以机代人,不仅提高了邮政效率,而且更接近于私人通信方式。即可适用于以邮局为中心的电子邮政系统,又可适用于传真呼叫的服务店以及公司业务专用。
附图说明
图1: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整机机构成图;
图2:信件自动拆封装置原理图;
图3:信件自动展开、防止重页传送、及信封信纸识别原理图;
图4:发送专用信封、信纸式样;
图5:信件发送原理构成图;
图6:信件接收原理构成图;
图7:信件封装原理图;
图8:封信过程图;
图9:一路直流电机驱动原理构成图;
图10:机箱锁控制原理图;
图11:系统原理构成电子框图;
图12:发送机流程图;
图13:接收机流程图;
1、传真主机;2、信件拆封部;3、信件封装部;4信件销毁机;5、操作盘;6、信封供给箱;7、信纸供给箱;8、信件投递口;9、信件送出口;10、普通传真入口;11、普通传真原稿送出口;12、托信盘;13、机箱锁;14、支撑传动杆;15、信件封装主机板;16、信件拆封机底板;17、18、19直流电机;20、齿滚轮;21、橡胶滚筒;22、刀座;23、拆封刀;24、信件;25、拆封线;26、信件通孔;27、刀槽;28、29、突导轨;30、齿轨;31、控制电机;32、压信锤;33、托簧;34、信件托板;35、不粘胶带(盒);36、信件传送机构;37、电光源;38、光电转换器;39、40、聚集镜;41、44、47上胶界线;42、43、45、46切封线;48、信纸识别线;50、信件通孔(同26);51、发送专用信封;52、发送专用信纸;53、电光源;54、CCD电子耦合器件;55、56、聚集镜;57、信件传送带;58、信件传送带;59、信件;60、传动滚轮;61、托信板;62、闸板;63、传送轮组;64、65、碎1纸齿刀;66、粉碎机;67、信封传送轮组;68、信纸传送轮组′69、热感应记录头;70、托信板;71、信封传送轮;72、导向传送机构;73、信纸传送轮;74、支撑传动杆;75、上胶机;76、上胶长压锤;77、上胶短压锤;78、胶带盒;79、胶带;80、卷带直流电机;81、82、83、84压信板;85、辅助压信板;86信纸、信封、87a、87b、信封短封口;88、信封长封口上胶区;89、微动开关;90、磁棒;91、闸板;92、凹槽;93、钥匙;94、触发杆。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论述本发明。
系统如图1所示,由传真主机1,信件拆封部2,信件封装部3和信件销毁机4所组成。信件发送时,将信件从信件投递口8送入信件拆封部2,被密封的信件在机箱内被拆封、展开,然后送传真主机发出,发后的信件原稿再由传真主机送入信件销毁机4中销毁。在收信时,传真主机将接收的信件、信封送入信件封装部3,信件在机箱内被自动封装后,从信件送出口9送出。
机箱能被打开处配有机箱锁13,信件发送、接收及处理过程中,由电子控制,禁止钥匙插入锁内,机箱无法打开,在机箱打开时,系统不进入工作状态。
当信件没有保密性要求时,可将信件送入普通传真入口10,此时系统的状态,同于普通式传真机,11为普通传真原稿送出口。6、7分别为信封、信纸供给箱。5为操作盘、拨号、方式设定等均可通过操作盘上的按键进行。
传真主机可以是数字式传真机,也可以是模拟式传真机种。在通信控制方面,可基本遵守CCITT(国际电信电话咨询委员会)规则。如传真主机为数字式传真机种,可利用NSF(NON-STANDARDFACILITIES)非标准机识别信号;如传真主机为模拟式机种,可利用(GISGROUPIDENTIFICATION SIGNAL)机种识别信号。
图4为适用本发明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的发送专用信封、信纸式样。对于接收用信封信纸,应为能被电气方式记录的纸质,例热敏记录纸。
图2、图3示意了信件拆封展开的原理构成。当信件24被传送到信件拆封机底板16后,支撑传动杆14将信件拆封主机板15放下,橡胶滚筒21压住信件,直流电机19启动,带动齿滚轮20沿齿轨30行走,由此带动刀座22沿突轨28、29行走,同时拆封刀23沿拆封线25将信件24拆封。被拆封后的信件如图4(C)所示。支撑传动杆14最好为方柱型。由于支撑传动杆14的运动为简单的直线运动,其控制装置图中略示。
信件展开时,如图3所示,压信锤32沿图4(C)所示的半圆通孔49将信件的一面压住,之后橡胶滚筒21在直流电机17、18的驱动下,沿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边作摇动的同时也作自转,与此配合拆封机主机板15也向右作往反运动,这样便可将信件展开。
被展开的信件首先传送到信件托板34上,不粘胶带35和传送机构36构成了防止重页传送的传送机构。信件由此传送向传真主机发送。电光源37,聚焦镜39、40和光电转换器38构成了信纸、信封识别器,根据图4(a)的信纸,信封标识线48来分辨信纸,信封。
图5示意了信件发送及处理过程,电光源53、聚焦镜55、56、CCD电子耦合器件54构成了基本电子阅读装置(扫描驱动系统略),信件沿虚线箭头示意方向传送的同时,电子阅读装置沿垂直于信件传送方向做逐点扫描;CCD电子耦合器将逐点扫描的光信号依次转换成顺序对应的电信号送出,这些电信号在传真主机中处理后,被调制发向接收机。扫描后的信件暂先传送到托信板61,此时传真主机等待接收机的答复,如果,接收或信件封闭失败,信件将在传动滚筒60和信件传送带57的驱动下沿虚线箭头所示方向送回到托信板34做重发。如果接收,信件封装成功,闸板62提升,在传动滚筒60、传送轮组63和信件传送带58的驱动下,信件被送入粉碎机66中销毁,64、65为碎信齿刀。
信封地址发送时,需调换发送面,图中略面。
图6示意了信件接收原理。感应记录器69在信件传送的同时,和信件传送方向垂直行走,通过电流加热在热敏记录纸的信件上,按发送机CCD的逐点扫描信息,逐点记录。导向传送带72,用于分离信封、信纸。由于信封传送时,具有文字的一面与信纸相同,所以要将信封翻转,使其有字的一面与信纸相反。这时信封、信纸传送到封装机。
图7、图8示意了信件封装原理。当信封和信纸86全送入封装机后,防止信件移动,辅助压板85如图8所示将信件压好,此时,上胶机75的支撑传动杆将长压锤76,短压锤77下放,使胶带79粘入信封长边的上胶区88后再提升长、短压锤,使胶带脱离纸面,使得塑料胶带上附有的胶质转粘到信封长边的上胶区88内。之后压信板83,如图箭头示意,垂直提升将信件一边折成直角后,如图8所示再向对边平推,使得信件长边的一面压倒,压信板84以同样的方式将信件的另一长边压倒,由于上胶区带有胶,使得信封长边被粘封好,然后抽出辅助压信板85。上胶机75启动直流电机80,将用过的胶带卷过,并调整位置,使长压锤76对准短封口87a或87b,只提升下放长压锤给信封短封口上胶,之后压信板81、82以上述压信板83的运动方式将信封的短封口粘封好。封装好信件将从信件送出口9送出,如封装失败,信件被送入粉碎机66中销毁,并请求发送机重发。上述一些机械运动如闸板62、长短压锤76、77等的控制都是简单的直线运动,图中略画。
图4示意发送专用信封,信纸式样。48为信纸识别线,信封的识别线略示,但识别线的条数必须与信纸的识别线条数不同。信封和信纸有不同的尺寸,在信封和信纸的一侧有二个通孔50。并且信封的上部和下部的尺寸是不同的。以便于封装。
接收用信封,信纸应是能被传真机记录的纸质,如是热感应式传真机,应采用热敏纸。
图11示意了数字式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的系统框图。其中大部分为现行传真机的基本构成。但为了控制信件自动折封装置,需增设虚线内的部分,“ROM信件拆、封驱动程序驻留”是需增设的只读存贮区,用以存放控制信件自动拆封装置的驱动程序。“接口电路”为可编程序输入输出接口,例如8255A芯片。“信件拆封驱动”和“信件封装驱动”为受CPU控制的开关驱动电路,图9中示意了其中一路直流电机的开关驱动电路。PPI为上述的可编程序输入输出接口,CPU读取ROM信件拆、封驱动程序的指令,通过PPI来控制这个直流电机开关驱动电路。在驱动前,CPU先将计算好的角位移值作为目标值,设定计数电路的初始值;然后通过电子开关给出驱动命令,位置检测编码器SE和电机同轴转动,并同时输出电机角位移的脉冲信号,用这个数字信号使计数电路做反向计数,当电机角位移值达到CPU设定的目标值时,计数值为零,计数电路通过这个状态使电子开关复位停止驱动,并向CPU请求中断。电子开关可以为一般D型触发器,例如HC74;光电耦合管用于隔离电机驱动电源+V1,-V1和CPU及数字电路的电气联系,光电耦合管可为TLP-521-2;T1,T2为MOS开关管也可为其它类型开关管。
图11的电话号码贮存器为一增设的RAM存贮区,为连续发送多封信件时,可通过操作盘顺序记录发送方的电话号码,以便自动连续发送信件。
图10为前述机箱锁13的控制原理,90为磁棒,当所绕线圈L通过电流时,便对磁棒90产生磁力,以使和磁棒相联的闸91插入凹槽92,或抽出凹槽,当闸板插入凹槽时,钥匙无法插入锁内;当钥匙已在钥内时,闸板无法放下,因此机器可根据输出信号V0来判断锁的状态,在磁棒的另一端,联有触发杆94,用来触发微动开关89,这个微动开关决定输出信号V0机器是通过V2,触发信号来驱动闸板。
上述说明是基于同步方式传真机,因此接收机在接收、封信失败时,需请求发送机重发。作为其它实施例,例如异步方式传真机,接收机收信时,首先将接收的信息,存入预先设置的RAM存贮区内,因此在封信失败时,无需请求重发,于是可减少线路占用时间,同时图5的57,59,60,61,62构成重发装置可以省去,发送后的信件直送粉碎机中销毁。
附图12和附图13从原理上简单地描述了信件处理式传真机的工作过程。
发送机流程图12描述了机器在发送时的工作流程,首先过程100,101,102,103,104描述了拨号过程。105为发送机发向接收机的传真呼叫,之后等待接收机发回的机种识别信号106,过程107为发送机判别接收机的机种,若对方接收机不具有信件拆封功能,则不开封信件按过程108将未开封信件退出传真机,若对方接收机有信件拆封功能将进入过程109是发送机向接收机发出机种设置命令,然后按过程110启动信件拆封控制程序控制机器开封信件。过程111为发送试验信号,过程112为等待接收发回的准备状态信号,过程113为发送信封或信纸的识别信号,过程114为再次发送试验信号,过程115为发送传真信件内容或信封的地址内容,过程116为告知接收机一页的内容发送完毕,过程117为等待接收机发回的确认信号,过程118为告知接收机信件是否全部发送完毕,若还有待发送页则转向过程113继续发送,若全部发送完毕则转过程119告知接收机全部发送完毕,过程120为等待接收发回的收信和封信状态报告,过程121判断接收机收信和封信是否成功,若收信或封信不成功,则转向过程113再重新发送,若收信和封装成功则进入过程122启动信件拆封程序驱动碎信机销毁信件原稿,过程123为发送切断电话信号,过程124判断机器里是否还有继续发送的传真信件,若有信件则转过程101重新发送信件,若没有则结束发送机的发送过程,转为接收状态。
接收机流程图13描述了机器在接收信件时的工作流程、过程126为接收时等待传真传呼状态,过程127为向发送机发出接收机机种识别信号,过程128为等待发送机发出的机种设置命令信号,过程129为接收测试信号,过程130向发送机发出准备就绪的信号,过程131为接收信纸或信封的识别信号,过程132判断将接收的传真是否是信封,若不是信封则转过程133送信纸到位接收传真,若是信封则转过程134送信封纸到位接收传真,过程135为等待再次测试信号,过程136为接收传真,过程137为等待一页发送结束信号,过程138判断收信是成功,若收信不成功则转过程139请求重新发送,若收信成功则转过程140向发送机发确认信号,过程141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接收,若还需接收,则转过程131继续接收,若全部收信完毕则转过程142启动信件封装程序封装信件,过程143判断信件封装成功否,若封信失败则转过程144销毁封装失败的信件,然后转过程145请求发送机全部重新发送,若封装成功则转过程146通知发信方封装成功信号,过程147等待发来的切断电话线路的信号,过程148将封好的信件送出接收机,过程149关机,过程150为结束接收工作。

Claims (9)

1、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有传真主机(1)其特征为在传真主机(1)上接有信件拆封部(2),信件封装部(3),信件销毁部(4);所说的信件拆封部(2)的信件拆封机底板(16)与传真主机(1)的信件托板(34)相连,所说的信件销毁部(4)的闸板(62)与传真主机(1)的托信板(61)连接,所说的信件封装部(3)的压信板(83)与传真主机(1)的信封传送轮(71)和信纸传送轮(73)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所说的信件封装部(2)是在底板(16)上部的主机板(15)上有一支撑传动杆(14),以控制主机板(15)的上下运动,在主机板(15)上分别装有电机(17、18、19),以控制橡胶滚筒(21),齿滚轮(20)的运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电机(19)带动齿滚轮(20)沿齿轨(30)运动,同时带动拆封刀(23)沿突轨(28、29)运动,电机(17、18)带动橡胶滚筒(21)同时作摇动和自转运动,主机板(15)作向右运动,将信件展开并送到信件托板(34)上。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底板(16)上装有控制电机(31)和压信锤(32)。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所说的信件销毁部4是由闸板(62),传送轮组(63),传送带(58),碎信齿刀(64、65)构成,所说的闸板(62)的一端与传真主机(1)的托信板(61)连接,在闸板(62)的下部有一组传送轮(63)传送轮(63)的下部有传送带(58),碎信齿刀(64)和(65)放置在传送带(58)的下部。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所说的信件封装部(3)由压信板(81、82、83、84)和上胶机(75)构成,所说的压信板放置在上胶机(75)的下部。
7、按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所说的上胶机(75)是由支撑传动杆(74)的下部接有上胶长压锤(76)和上胶短压锤(77),在上胶长、短压锤的两侧分别有卷动胶带(79)的电机(80)和胶带盒(78),所说的压信板(81、82、83、84)可做180度运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所说的传真机用信封和信纸,该信封和信纸有不同的尺寸,在信封和信纸的一侧至少有一个通孔(50),在信封和信纸上有不同的识别标记(48)。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真机其特征为信封的上部和下部为不同的尺寸。
CN92111326A 1992-10-20 1992-10-20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2111326A CN1033942C (zh) 1992-10-20 1992-10-20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2111326A CN1033942C (zh) 1992-10-20 1992-10-20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92A CN1083992A (zh) 1994-03-16
CN1033942C true CN1033942C (zh) 1997-01-29

Family

ID=494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13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42C (zh) 1992-10-20 1992-10-20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00535B1 (ko) * 2010-07-05 2010-12-14 윤상준 경조금이 수납된 봉투와 지폐의 분리장치 및 그 분리장치를 포함하는 경조금 자동 접수 처리 시스템
CN111515003B (zh) * 2020-04-10 2021-07-16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 一种rfid适航证书销毁记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0279A (ja) * 1987-04-05 1988-10-18 Yoshiaki Kusumi 電送図書封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0279A (ja) * 1987-04-05 1988-10-18 Yoshiaki Kusumi 電送図書封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92A (zh) 1994-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42C (zh) 信件自动处理式传真机
CN1146221C (zh) 传真装置
JPS62188462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6022690Y2 (ja) フアクシミリ送信装置
KR100228863B1 (ko) 팩시밀리를 이용한 지능형 원 콜 학습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48769A (zh) 具有传送不到时回信通知功能的传真机
JPH0759033B2 (ja) 画像送信装置
JPS6196863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CN166149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H0444864B2 (zh)
JPH077612A (ja) ファクシミリの送信方法
JP2502603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413907B2 (zh)
JPH06276379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EP0917346A3 (en) Coinciding resolutions of facsimile devices
JP2599682B2 (ja) 通信記録装置
KR970056733A (ko) 문서 구분 마크 표시기능을 갖춘 팩시밀리장치 및 그 처리방법
JPS59157359U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63127652A (ja) 通信伝送用発信紙及び受信紙
JPS6340059U (zh)
JPH04185056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記録紙のスタック方式
CN1199294A (zh) 电子邮政系统
CN1201951A (zh) 电子邮政系统的管理方法
JPH04253468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265369A (ja) 自動送信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