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152A -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152A
CN103391152A CN2012101436273A CN201210143627A CN103391152A CN 103391152 A CN103391152 A CN 103391152A CN 2012101436273 A CN2012101436273 A CN 2012101436273A CN 201210143627 A CN201210143627 A CN 201210143627A CN 103391152 A CN103391152 A CN 103391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verlapping
overlapping subframe
carri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36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152B (zh
Inventor
高雪娟
林亚男
沈祖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1436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实现了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确定。

Description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增强(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版本11(Rel-11,Release-11)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系统中,支持使用不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上/下行配置的载波聚合,以避免不同频带(Inter-band)内的载波(或小区)与相邻频点上的TDD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LTE-A系统中,系统峰值速率比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有较大的提高,要求达到下行1Gbps,上行500Mbps。因此,LTE-A系统需要扩展终端可用带宽,即将同一个eNB(基站)下的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同时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称终端设备)服务,如图1所示。这些聚合在一起的载波称为成员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每个小区都可以是一个成员载波,为了保证与LTE系统的后向兼容性,每个载波最大不超过20MHz。
根据聚合载波所处频带,可分为同频带(Intra-band)CA和Inter-band CA,在Rel-11及其后续版本中,CA UE可以和其它系统共享或者使用相邻的频带,如图2所示,UE聚合了3个载波:载波1和载波2位于Band A,载波3位于Band B,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分别是载波1、载波2和载波3上的小区。为了避免TDD系统上下行交叉干扰,载波1和载波2应与3G/LTE TDD Band A使用可以共存的TDD上/下行配置,载波3应与3G/LTE TDD Band B使用可以共存的TDD上/下行配置,所谓可以共存,即没有上/下行交叉干扰的配置,对于LTE系统,即指相同的TDD上/下行配置。当Band A和Band B的LTE系统使用了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时,载波1、2与载波3的TDD上/下行配置也就不相同,即UE聚合了不同TDD上/下行配置的载波。
在LTE系统中,一个无线帧定义为10毫秒(ms,millisecond),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1ms。对于每个TDD无线帧,定义了7种上/下行配置,如下表1所示,其中D代表下行子帧,U代表上行子帧,S代表TDD系统的特殊子帧,由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保护时间(GP,Guard Period)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3部分组成。
表1: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
Figure BDA00001620555700021
LTE-A UE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反馈多个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的ACK/NACK反馈信息。需要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数定义为M,M对不同的上行子帧和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取值不同,如表2所示,在上行子帧n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集合为子帧编号为n-k的下行子帧,其中k为表2中编号为n的上行子帧对应的集合{k0,k1,…kM-1}中的一个元素。特别的,对于常规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特殊子帧配置0和5及扩展CP特殊子帧配置0和4,特殊子帧无ACK/NACK反馈,即UE不对特殊子帧反馈ACK/NACK。
表2:TDD系统中,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索引集合K:{k0,k1,…kM-1}
Figure BDA00001620555700031
*注:以一个无线帧为例给出了每个上行子帧所对应的K的情况,其中n-k<0表示前一无线帧中的下行子帧。
当UE聚合的多个载波具有不同TDD上/下行配置,会产生重叠子帧,即编号相同但在不同载波上的传输方向不同的子帧,其中不同载波上的子帧方向为根据该载波的系统信息(一般为SIB1,即系统信息块1,SIB,System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如图3所示,根据重叠子帧的传输结构,又可分为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第一类重叠子帧即在至少一个载波上为特殊子帧、其余载波上为普通子帧的重叠子帧,例如图3中的子帧#6,第二类重叠子帧即在任意一个载波上都为普通子帧的重叠子帧,例如图3中的子帧#4、#7、#8和#9。
对于半双工(Half-duplex)UE,在一个子帧中只能进行下行传输或者只能进行上行传输,因此需要定义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目前,定义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的方法包括:按照主成员载波(PCC,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的传输方向传输,或者根据基站的调度信令和/或配置信息,动态确定重叠子帧的方向。
例如,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如果在调度子帧#4的下行子帧中收到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或在子帧#4存在ACK/NACK反馈信息或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或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传输,或在子帧#4存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传输,或在子帧#4配置了半持续调度(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传输等情况中,子帧#4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否则,为下行。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出现在采用10ms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的TDD上/下行配置和采用5ms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的TDD上/下行配置的载波聚合情况,由于采用10ms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的TDD上/下行配置中,子帧#6中不存在下行到上行的切换点,因此重叠子帧#6的具体传输方向,还会影响后续重叠子帧方向,需进一步考虑。
此外,由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仅在PCC上传输,为了保证辅成员载波(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正常发送,需重新定义SCC的下行子帧与传输ACK/NACK的上行子帧对应关系,即SCC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定时关系(简称DL HARQ timing),该DLHARQ timing根据一个参考的上/下行配置确定,该参考的上/下行配置可能是SIB-1中指示给SCC或PCC自身的上/下行配置,或者也可能是SIB-1指示的PCC和SCC的上/下行配置以外的一种现有的上/下行配置。PCC的DL HARQtiming还是根据SIB-1指示给PCC的上/下行配置确定。此时,在同一个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PCC和SCC的下行子帧集合可能不同,与该载波的DL HARQ timing对应的上/下行配置有关。
因此,目前采用10ms和5ms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的TDD上/下行配置进行载波聚合时,如何确定重叠子帧方向还没有明确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以实现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确定。
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按照所述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传输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实现了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时,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载波聚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不同频带载波聚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时重叠子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a-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一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确定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四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确定示意图;
图7a-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确定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实现了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时,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确定。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401、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步骤S402、按照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传输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该方法可以由UE执行,也可以由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执行。
当该方法由UE或者由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执行时,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较优的,对于A1,预先约定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选择特殊子帧中DwPTS符号数最大或最小的载波,或选择PCC,或根据载波编号选择,例如选择编号最小或最大的载波,或采用A2使用的预先约定条件,即A1对应的选择载波为A2根据A2对应的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载波;对于A2,预先约定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选择特殊子帧中UpPTS符号数最大或最小的载波,或选择PCC,或根据载波编号选择,例如选择编号最小或最大的载波,或采用A1使用的预先约定条件,即A2对应的选择载波为A1根据A1对应的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载波;较优的,A1和A2所对应的预先约定的条件应一致,或者A1和A2分别根据预先约定条件确定的值进一步满足A2个SC-FDMA符号在进行上行传输时不与A1个OFDM符号的下行传输重叠。
在步骤S401中,预先设定的方式具体包括: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即,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PCC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确定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方式作为预先设定的方式。
在步骤S401中,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传输;
当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第二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即,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根据主成员载波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PCC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仅在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B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为下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前一个相邻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或者,
对于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或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则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在根据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之前,还包括,确定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相邻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按照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不进行下行传输,或者仅在前A个OFDM符号上进行下行传输,其中,A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和/或相邻后一子帧的上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或者为不超过当前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为不超过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如果存在多个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且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A为不超过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其中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
较优的,A为上述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上述预先约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选择特殊子帧中DwPTS符号数最大或最小的载波,或选择PCC,或根据载波编号选择,例如选择编号最小或最大的载波。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UpPTS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DwPTS无下行传输;
和/或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当该方法由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执行时,该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或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且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或该特殊子帧中的UpPTS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传输;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方法由UE执行时,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是UE在各载波上收到的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当该方法由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执行时,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是网络侧设备在各载波上发送的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具体对步骤S401中提供的确定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DwPT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为下行传输方向,UpPTS对应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符号为上行传输方向。
对于该子帧中,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在该子帧中不进行下行传输,或者仅在前A个OFDM符号上进行下行传输,其中,A为不与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中的UpPTS和/或下一子帧中的上行传输重叠的OFDM符号数,或者为不超过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且A为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较佳,其中,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为:本载波的特殊子帧配置中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或者为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特殊子帧配置中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其中如果存在多个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可预先约定选择其中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配置中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例如选择PCC或载波编号最小/最大的载波,或者确定为所述多个载波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最大值。
当预先约定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在该第一类重叠子帧中不进行下行传输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根据其DL HARQtiming对应的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一个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集合中,可不包括该第一类重叠子帧,即可不对该第一类重叠子帧产生ACK/NACK反馈信息。
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采用预设的方式即可,该预设的方式可以与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相关,也可以与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无关,例如,可以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如图5a所示,为PCC上采用上/下行配置0、SCC上采用配置3或4或5时的重叠子帧结构,在确定图5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时,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先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再根据PCC上子帧7、8、9的传输方向分别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8、9的传输方向,此时,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所确定的图5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如图5b所示,用叉号示意的载波即表示在该重叠子帧中不使用该载波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
如图5c所示,为PCC上采用上/下行配置1、SCC上采用配置3或4或5时的重叠子帧结构,在确定图5c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时,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先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可以根据各载波上在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以及与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8、9的传输方向,即:UE在对应第二类重叠子帧7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收到PDSCH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并且存在动态调度的PUSCH(即在调度该上行子帧的下行子帧中收到UL grant),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为上行;UE在对应第二类重叠子帧8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没有收到PDSCH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也不存在PRACH、SR、周期CSI、SRS中的一种或多种信号传输,和/或,在下行子帧8中存在SPS PDSCH或动态调度的PDSCH传输和/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传输,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8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所确定的图5c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如图5d所示,用叉号示意的载波即表示在该重叠子帧中不使用该载波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
实施例二、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具体的确定方式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进行确定,具体的,当第一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按照实施例一中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方式,在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基础上,基于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来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具体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实施例三、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具体的确定方式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当前重叠子帧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中无下行传输,或者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B为不与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上前一个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当前重叠子帧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除下行外的其它传输方向时:
可以按照实施例一中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方向为除下行外的其它传输方向具体包括: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较佳地,此实施例中的方法较适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具体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实施例四、
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采用预设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个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进行确定,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如果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则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
如果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则按照实施例一中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方式,在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基础上,基于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来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较佳地,当第一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6,第二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7~#9时,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基于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6<k≤9,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子帧#7~9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都为下行;
如果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则子帧#7~9中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可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该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
较佳地,此实施例中的方法较适根据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
如图6a所示,为PCC上采用上/下行配置3或4或5、SCC上采用配置1或6时的重叠子帧结构,在确定图6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时,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先根据PCC上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第一类重叠子帧6中配置的传输信息、以及与第一类重叠子帧6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例如,UE在UpPTS无PRACH或SRS传输,和/或UE在下行子帧6接收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再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8、9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所确定的图6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如图6b所示,用叉号示意的载波即表示在该重叠子帧中不使用该载波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
实施例五、
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采用预设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个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当前重叠子帧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中无下行传输,或者
确定当前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B为不与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上前一个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当前重叠子帧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除下行外的其它传输方向时:
可以按照实施例一中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方向为除下行外的其它传输方向具体包括: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较佳地,当第一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6,第二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7~#9时,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基于前一个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6<k≤9,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重叠子帧#k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
方法A: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
方法B: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k中无下行传输;
方法C: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k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B为不与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上前一个子帧#k-1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k中无下行传输;
如果重叠子帧#k的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确定为上行,且仅在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k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即当前重叠子帧为#7,前一个重叠子帧为#6),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可根据PCC上的对应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该子帧#k中配置的传输信息、以及UE收到的(或基站发送的)与该子帧#k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
较佳地,此实施例中的方法较适根据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
如图6a所示,为PCC上采用上/下行配置3或4或5、SCC上采用配置1或6时的重叠子帧结构,在确定图6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时,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先根据PCC上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第一类重叠子帧6中配置的传输信息、以及与第一类重叠子帧6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例如,UE在UpPTS无PRACH或SRS传输,和/或UE在下行子帧6接收到下行数据,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再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为下行,进而根据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8的传输方向为下行,进而根据第二类重叠子帧8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9的传输方向也为下行,即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后连续的重叠子帧均为下行,可以避免增加下行到上行的切换点。
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所确定的图6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如图6b所示,用叉号示意的载波即表示在该重叠子帧中不使用该载波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
实施例六、
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先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采用预设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个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再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第一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且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第一类重叠子帧中仅DwPTS部分有效,可以传输下行数据,UpPTS无效,无上行传输。
较佳地,当第一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6,第二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7~#9时,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基于前一个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k=6,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k=6,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k=6时);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特殊子帧#6中仅DwPTS部分有效,可以传输下行数据,UpPTS无效,无上行传输。
较佳地,此实施例中的方法较适根据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确定重叠子帧6的传输方向;对于子帧#7~9中的重叠子帧,其传输方向可:根据PCC上的对应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该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UE收到的(或基站发送的)与该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
如图7a所示,为PCC上采用上/下行配置2、SCC上采用配置3或4或5时的重叠子帧结构,在确定图7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时,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先根据PCC上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第二类重叠子帧7中配置的传输信息、以及与第二类重叠子帧7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传输方向,例如,UE在对应第二类重叠子帧7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收到PDSCH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和/或第二类重叠子帧7中存在PRACH、SR、周期CSI、SRS中的一种或多种信号传输,和/或第二类重叠子帧7中存在动态调度的PUSCH(即在调度该上行子帧的下行子帧中收到ULgrant)或SPS PUSCH传输,则可以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再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6的后一个重叠子帧,即第二类重叠子帧7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6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此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6完全不可用,或者仅可以在按照特殊子帧中的DwPTS符号数进行下行传输。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所确定的图7a中的重叠子帧传输方向如图7b所示,用叉号示意的载波即表示在该重叠子帧中不使用该载波的传输方向进行传输。
实施例七、
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即,先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
确定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
确定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若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后不存在相邻的重叠子帧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当前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例如,可以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个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再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的确定方式与实施例六中相同,在此不重复叙述。
较佳地,该实施例七中,当第一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6,第二类重叠子帧为重叠子帧#7~#9时,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基于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6<k<9,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
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
对于k=9的第二类重叠子帧,没有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方法确定传输方向,例如,可以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也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在各个载波上收到的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实施例八、
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基于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6≤k<9,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k=6时);或者,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k>6时);
如果重叠子帧#k的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k+1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k=6时);或者,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k>=6时);当k=6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特殊子帧#6中仅DwPTS部分有效,可以传输下行数据,UpPTS无效,无上行传输。
较优的,该实施例八较适用于子帧编号为6(即k=6)的重叠子帧确定方向;对于子帧#7~9中的重叠子帧,其传输方向可:根据PCC上的对应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或者根据各载波上在该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UE收到的(或基站发送的)与该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动态确定。
较佳地,上述各方法和实施例中,如果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则各载波在该子帧#k的具体传输方法同实施例一的内容;如果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则当k=6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特殊子帧#6中的UpPTS无效,即无上行传输,当k>6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k无效,即无上行传输;如果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则当k=6时,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特殊子帧#6中的DwPTS无效,即无下行传输,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k无效,即无下行传输。
较优的,上述各方法和实施例中,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在对应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k(k>6)或UpPTS(k=6)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数据传输,且该载波的上行子帧#k(k>6)或UpPTS(k=6)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上行数据传输,即:eNB不应在对应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5ms的载波的上行子帧#k(k>6)或UpPTS(k=6)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也不应配置SPS PUSCH或者PRACH或者周期CSI或者SR或者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在该上行子帧#k(k>6)或UpPTS(k=6)中传输,也不应发送对应该上行子帧#k(k>6)或UpPTS(k=6)的UL grant;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k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在对应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k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数据传输,即:eNB不应在对应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载波的下行子帧#k中传输PDSCH或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
较佳地,上述各方法和实施例中,对于连续的重叠子帧,当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则该重叠子帧后续的连续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都确定为下行。
较佳地,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TDD载波和FDD载波聚合时,以TDD载波为PCC,且FDD载波的DL HARQ timing对应一个TDD上/下行配置的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
确定单元801,用于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单元802,用于按照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传输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其中,当该装置具体为终端或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时:
确定单元801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预先设定的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确定单元801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传输;
当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第二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确定单元801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仅在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B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为下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前一个相邻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
对于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或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确定单元801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确定单元801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则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确定单元801还用于:在根据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之前,确定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相邻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单元802具体用于: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不进行下行传输,或者仅在前A个OFDM符号上进行下行传输,其中,A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和/或相邻后一子帧的上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或者为不超过当前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为不超过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如果存在多个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且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A为不超过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其中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UpPTS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DwPTS无下行传输;
和/或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当该装置具体为基站等网络侧设备时,传输单元802还用于: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或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且在该载波的上的该上行子帧或该特殊子帧中的UpPTS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传输;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实现了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时,重叠子帧传输方向的确定。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按照所述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传输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所述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所述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所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传输;
当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仅在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B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为下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前一个相邻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或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所述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所述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所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则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相邻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不进行下行传输,或者仅在前A个OFDM符号上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A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和/或相邻后一子帧的上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或者为不超过当前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为不超过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且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所述A为不超过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其中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UpPTS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DwPTS无下行传输;
和/或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或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且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或该特殊子帧中的UpPTS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传输;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
11.一种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并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传输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确定的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在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和第二类重叠子帧中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特殊子帧,且根据至少另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的编号相同的子帧,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是指根据至少1个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上行子帧,且根据其余载波的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为下行子帧,且在第一类重叠子帧之后的编号相同的子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特殊子帧结构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所述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所述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所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主成员载波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相应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均为下行传输;
当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至少前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不进行上行传输,或者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且仅在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后B个SC-FDMA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B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为下行子帧的载波上的前一个相邻子帧中的下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前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或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或者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传输时,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所述特殊子帧结构具体为:
所述第一类重叠子帧中前A1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下行,后A2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其中,所述A1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下行导频时隙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所述A2为根据载波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上,特殊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1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当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不同时,所述A2为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对应的SC-FDMA符号数。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至少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则确定该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根据后一个相邻的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第二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之前,确定所述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具体包括:
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当该相邻重叠子帧的后一个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或者,
根据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PCC上对应的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的子帧方向为根据PCC的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子帧方向;或者,
根据各个载波上在该相邻重叠子帧中配置的传输信息和/或与该相邻重叠子帧对应的调度信息,确定该相邻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
1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按照特殊子帧结构进行传输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不进行下行传输,或者仅在前A个OFDM符号上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A为不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UpPTS和/或相邻后一子帧的上行传输重叠的符号数,或者为不超过当前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为不超过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或者如果存在多个所述在该重叠子帧为特殊子帧的载波,且所述多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不同,所述A为不超过根据预先约定条件选择的其中一个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对应的OFDM符号数的值;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UpPTS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一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的DwPTS无下行传输;
和/或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上行传输;
对于第二类重叠子帧,当其传输方向确定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重叠子帧中无下行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上行子帧或特殊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上行子帧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且在该载波的上的该上行子帧或该特殊子帧中的UpPTS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传输;
当确定一个重叠子帧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时,对于根据系统信息中配置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的在该重叠子帧中为下行子帧的载波,在该载波上的该下行子帧中无配置或调度的下行传输。
CN201210143627.3A 2012-05-09 2012-05-09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391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3627.3A CN103391152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3627.3A CN103391152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152A true CN103391152A (zh) 2013-11-13
CN103391152B CN103391152B (zh) 2017-05-03

Family

ID=49535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3627.3A Active CN103391152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115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214A (zh) * 2013-11-15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176293A1 (zh) * 2014-05-23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辅载波传输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90766A (zh) * 2015-07-17 2018-02-13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蜂窝物联网的nb‑prach发送和接收技术
WO2018081916A1 (zh) * 2016-11-01 2018-05-11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资源调配方法、调配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及通信设备
WO2019029367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460414A (zh) * 2014-03-28 2019-11-1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处理子帧的方法及hd-so-wtru
CN110999451A (zh) * 2017-07-28 2020-04-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488537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88767A1 (zh) * 2021-03-12 2022-09-15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4059985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556A (zh) * 2009-11-17 2011-05-1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spa的上下行联合调度方法
CN102164029A (zh) * 2011-04-29 2011-08-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10268045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Youn Hyoung Heo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556A (zh) * 2009-11-17 2011-05-1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spa的上下行联合调度方法
US20110268045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Youn Hyoung Heo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164029A (zh) * 2011-04-29 2011-08-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214A (zh) * 2013-11-15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640214B (zh) * 2013-11-15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460414A (zh) * 2014-03-28 2019-11-1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处理子帧的方法及hd-so-wtru
US10263659B2 (en) 2014-05-23 2019-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secondary carrier
WO2015176293A1 (zh) * 2014-05-23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辅载波传输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5308891A (zh) * 2014-05-23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辅载波传输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5308891B (zh) * 2014-05-23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辅载波传输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90766A (zh) * 2015-07-17 2018-02-13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蜂窝物联网的nb‑prach发送和接收技术
WO2018081916A1 (zh) * 2016-11-01 2018-05-11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资源调配方法、调配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及通信设备
US10880751B2 (en) 2016-11-01 2020-12-29 Cloudminds (Beijing)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99451A (zh) * 2017-07-28 2020-04-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999451B (zh) * 2017-07-28 2023-09-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029367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252747B2 (en) 2017-08-11 2022-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188767A1 (zh) * 2021-03-12 2022-09-15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488537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76B (zh) * 2022-05-30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59985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152B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5064B2 (ja) 非免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上りリンク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AU2017263316B2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03391152A (zh) 不同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的重叠子帧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526207B2 (ja) 上りリンク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使用者器機、並びに上りリンク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JP6456471B2 (ja) 非兔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伝送機会区間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57168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ュプレックス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3111569B1 (en) Scheduling for an unlicensed carrier type
CN1040818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118801B (zh) 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KR10206508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342226B1 (en) Radio frame configuration
CN103222223B (zh) 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111290B (zh)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384188A (zh) 不同tdd上/下行配置载波聚合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2967B (zh) 一种传输和接收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31643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437237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pusch transmission
CN102594533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1782758B1 (ko) 물리적 업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및 이용
EP316395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nd send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580307A (zh)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EP2604081A1 (en) Configuring an 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ting patter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a cellular network
CN108476525A (zh) 用于非授权带中的信道访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521669A (zh) 使用多个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81159A (zh) 以减少的延迟调度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