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9093A -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9093A
CN103389093A CN201210138496XA CN201210138496A CN103389093A CN 103389093 A CN103389093 A CN 103389093A CN 201210138496X A CN201210138496X A CN 201210138496XA CN 201210138496 A CN201210138496 A CN 201210138496A CN 103389093 A CN103389093 A CN 10338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p circuit
key area
sampling location
uploading
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84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9093B (zh
Inventor
杨志峰
陈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84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9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9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9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9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包括: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所述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根据所述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所述重点区域为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将所述重点区域根据所述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出行线路生成系统。上述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可以提高用户操作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景区内通常或层峦叠嶂,或曲径通幽。各个景点之间的路线分布通常呈网状,具有多条出行线路。游客若旅游之前没有制定出行线路计划,往往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漏掉某些景点,造成遗憾。
传统技术中,为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提供了电子地图服务,游客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查看一些推荐的出行线路,然后根据该出行线路游玩风景区。
然而,传统技术中,用户在电子地图上制作出行线路时,通常需要用户根据其游玩经验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使得出行线路的生成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操作,当标注点较多时,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手动输入,从而便利性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供操作上的便利性的出行线路生成方法。
一种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所述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根据所述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所述重点区域为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将所述重点区域根据所述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传的与所述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
建立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所述图片的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
下发距离所述上传的位置信息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线路检索请求;
下发与所述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供操作上的便利性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
一种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所述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重点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所述重点区域为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出行线路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重点区域根据所述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出行线路整合模块,用于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图片映射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与所述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建立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所述图片的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出行线路推荐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下发距离所述上传的位置信息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出行线路检索模块,用于获取线路检索请求,下发与所述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上述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先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其当前的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然后将较密集的采样位置聚合成重点区域,最终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根据重点区域生成出行线路。由于发送位置通报请求可绑定在移动终端的其他功能接口中,移动终端在调用其他功能接口时可自动上传位置通报请求,且重点区域可根据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自动划定,因此出行线路的生成过程全部自动化,不需要用户手动地在电子地图上标定,不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手动输入,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出行线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采样位置在电子地图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重点区域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重点区域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将重点区域连接生成出行线路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出行线路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出行线路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S102,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当用户在游玩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记录下当前的景点,通常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拍照后,移动终端根据其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即采样位置)生成位置通报请求并上传。采样位置可以是经纬度信息,可由移动终端通过其内设置的GPS装置获取。采样时间即获取采样位置时的时间,也可由移动终端获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通过微博自动上传位置通报请求。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发布微博时获取移动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采样位置)和当前时间(采样时间),并生成位置通报请求并上传。
步骤S104,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重点区域为包含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如图2所示,获取到的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有多个,在电子地图上按照其经纬度标注后呈星云分布状。
重点区域为包含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即采样位置较密集的区域。采样位置较密集的区域通常因游客驻足游玩而形成,为景区中的较吸引游客的地理位置区域,通常为景区中的景点。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可用该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表示,也可用重点区域中某一中心位置的经纬度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时,如图3所示,预先在电子地图上建立坐标系,将景区按照经纬度划分为棋盘状,棋盘中的每个格子即为一个子区域,如图3中的虚线方框所示。可建立二维数组,该数组的每一个元素映射该棋盘的每一个子区域,其值为该子区域内包含的采样位置的数目。当该二维数组中的某个元素的值大于预设的个数时,即判定该元素映射的子区域为重点区域。例如,当预设的个数为3时,图3中,E(经度)属于区间4、N(纬度)属于区间3的虚线框,E(经度)属于区间4、N(纬度)属于区间3的虚线框均为重点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时,可先预设距离阈值,然后遍历各个采样位置。对于每一个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获取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的坐标以及其他采样位置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计算其他采样位置与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与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其他采样位置的数目。如图4所示,当前定位到采样位置A,获取与采样位置A距离小于该距离阈值的其他采样位置(例如采样位置B和C)的数目,若数目大于预设的个数,则以采样位置A为圆心划定重点区域,其半径即为预设的距离阈值,如图4中的虚线圆圈。对于该重点区域内的其他采样位置,遍历时可以跳过,从而节省统计时间。
步骤S106,将重点区域根据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出行线路可以是为重点区域按照平均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重点区域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计算重点区域中的所有采样位置对应的采样时间的平均时间,并将该平均时间作为该重点区域的平均采样时间。然后比较多个重点区域的平均采样时间,并按平均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将重点区域排列成重点区域序列,从而生成出行线路。
例如,表1为根据步骤S104获取到的重点区域的列表:
表1
  序号   地理位置信息   采样时间
  1   23°27′30"E、23°26′22"N   09:26:23
  2   23°27′31"E、23°26′22"N   10:05:15
  3   23°27′31"E、23°26′21"N   10:38:36
  4   23°27′31"E、23°26′20"N   11:58:02
其中,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由该重点区域中的某一中心点的经纬度。则出行线路可以数组[(23°27′30"E,23°26′22"N,09:26:23),(23°27′31"E,23°26′22"N,10:05:15),(23°27′31"E,23°26′21"N,10:38:36),(23°27′31"E,23°26′20"N,11:58:02)]存储。
在将该出行线路在电子地图上展示时,如图5所示,可根据该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并将重点区域按平均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连接,从而形成出行线路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如图6所示,L1、L2和L3为已生成的3条出行线路。其中,L1和L2的出行线路相似,因此相互匹配;而L3和L1、L3和L2差距较大,因此均不匹配。可将L1和L2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出行线路上的重点区域按采样时间的顺序编号。判断任意两条出行线路是否相互匹配满足的条件包括:
(1)两条出行线路包含的重点区域的数量相同。
(2)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小于预设
(3)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之间的距离的方差小于预设值。
将两条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时,先计算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的经纬度的平均值,然后以平均值作为整合后的出行线路中具有相同编号的重点区域的经纬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将两条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时,可舍弃掉生成的时间较晚的出行线路,将生成的时间较早的出行线路作为整合后的出行线路。
由于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生成的多条出行线路中,某些出行线路之间的差距可能较小(用户结伴而行,游玩过程相似),因此,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可以避免出行线路对某一游玩过程的重复描述,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获取线路检索请求,并下发与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出行线路可对应线路标识,线路标识可由上传采样位置的用户设定。例如,线路标识可以是上传者姓名、上传者的手机号等。
线路检索请求中可包括关键字,可根据线路检索请求中的关键字查询与关键字对应的出行线路,并下发给移动终端。
通过获取线路检索请求,并下发与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可以使用户方便地选择其感兴趣的出行线路。例如,当使用上传者的姓名作为出行线路的线路标识时,用户可方便地检索到其亲朋好友游玩时的出行线路,从而方便用户选择相同的出行线路进行游玩。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并下发距离上传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上传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地理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查询与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较近的重点区域时,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请求,移动终端通过GPS装置或基站定位系统获取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上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还可通过各种终端针对某一个位置信息进行查询,则可获取用户在电子地图上点选的经纬度信息并上传。当获取到移动终端输入并上传的位置信息后,根据该位置信息在已生成的出行线路中查询是否有与该上传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若有,则将该重点区域的经纬度下发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再根据该经纬度将该重点区域显示在本地的电子地图上。
根据移动终端上传的位置信息自动将该移动终端附近的重点区域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再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可以自动将上传的位置信息附近的好玩的景点推荐给用户,使用户不用在网上搜索其周围的景点,提高了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获取上传的与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建立包含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图片的对应关系。
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时,还可同时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与该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该图片可以是用户在该采样位置拍摄的照片。当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拍照快门时,移动终端自动将采样位置和照片上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点区域以对象存储,为重点区域对象。出行线路即重点区域对象的序列,可以链表、数组、队列等数据结构存储。重点区域对象中包含图片属性。
在建立包含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图片的对应关系时,可先获取地理位置区域包含了该采样位置的地理位置的重点区域对象,然后将图片添加到该重点区域对象的图片属性中。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获取上传的出行线路查看请求,然后将与出行线路查看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下发。移动终端接收到出行线路后,将出行线路中的重点区域对象根据其地理位置信息在本地的电子地图上以出行线路图的形式展示。在展示时,还可从重点区域对象中的图片属性中提取出图片,展示在电子地图上靠近重点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可以获取上传的景点评论信息,并建立景点评论信息与重点区域的对应关系。下发出行线路时,下发与出行线路中的重点区域对应的景点评论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景点评论信息之后,可将景点评论信息展示在电子地图上与其对应的重点区域附近。
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景点评论信息。当用户希望对电子地图上的某个重点区域或该重点区域对应的图片进行评论时,移动终端先获取该重点区域的选取操作,并获取输入的景点评论信息,然后将景点评论信息上传。
建立重点区域与上传的图片的对应关系,以及下发获取到的景点评论信息,可以使展示的出行线路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便于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出行线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一种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包括请求获取模块102、重点区域获取模块104和出行线路生成模块106,其中:
请求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当用户在游玩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记录下当前的景点,通常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拍照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即采样位置)生成位置通报请求并上传。采样位置可以是经纬度信息,可由移动终端通过其内设置的GPS装置获取。采样时间即获取采样位置时的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通过微博自动上传位置通报请求。可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发布微博时获取移动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当前时间,并生成位置通报请求并上传。
重点区域获取模块104,用于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重点区域为包含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如图2所示,获取到的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有多个,在电子地图上按照其经纬度标注后呈星云分布状。
重点区域为包含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即采样位置较密集的区域。采样位置较密集的区域通常因游客驻足游玩而形成,为景区中的较吸引游客的地理位置区域,通常为景区中的景点。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可用该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表示,也可用重点区域中某一中心位置的经纬度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时,如图3所示,预先在电子地图上建立坐标系,将景区按照经纬度划分为棋盘状,棋盘中的每个格子即为一个子区域,如图3中的虚线方框所示。可建立二维数组,该数组的每一个元素映射该棋盘的每一个子区域,其值为该子区域内包含的采样位置的数目。当该二维数组中的某个元素的值大于预设的个数时,即判定该元素映射的子区域为重点区域。例如,当预设的个数为3时,图3中,E(经度)属于区间4、N(纬度)属于区间3的子区域,E(经度)属于区间4、N(纬度)属于区间3的子区域均为重点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时,可先预设距离阈值,然后遍历各个采样位置。对于每一个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获取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的坐标以及其他采样位置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计算其他采样位置与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与当前定位到的采样位置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其他采样位置的数目。如图4所示,当前定位到采样位置A,获取与采样位置A距离小于该距离阈值的其他采样位置(例如采样位置B和C)的数目,若数目大于预设的个数,则以该采样位置A为圆心划定重点区域,其半径即为预设的距离阈值,如图4中的虚线圆圈。对于该重点区域内的其他采样位置,遍历时可以跳过,从而节省统计时间。
出行线路生成模块106,用于将重点区域根据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出行线路可以是为重点区域按照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重点区域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行线路生成模块106可用于计算重点区域中的所有采样位置对应的采样时间的平均时间,并将该平均时间作为该重点区域的平均采样时间。然后比较多个重点区域的平均采样时间,并按平均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将重点区域排列成重点区域序列,从而生成出行线路。
在将该出行线路在电子地图上展示时,如图5所示,出行线路生成模块106还可用于根据该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并将重点区域按平均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连接,从而形成出行线路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可用于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如图6所示,L1、L2和L3为已生成的3条出行线路。其中,L1和L2的出行线路相似,因此相互匹配;而L3和L1、L3和L2差距较大,因此均不匹配。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可用于将L1和L2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可用于将出行线路上的重点区域按采样时间的顺序编号。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在判断任意两条出行线路是否相互匹配时设定的匹配条件包括:
(1)两条出行线路包含的重点区域的数量相同。
(2)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小于预设值。
(3)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之间的距离的方差小于预设值。
将两条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时,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可用于先计算两条出行线路上的编号相同的重点区域的经纬度的平均值,然后以平均值作为整合后的出行线路中具有相同编号的重点区域的经纬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将两条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时,出行线路整合模块108可用于舍弃掉生成的时间较晚的出行线路,将生成的时间较早的出行线路作为整合后的出行线路。
由于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生成的多条出行线路中,某些出行线路之间的差距可能较小(用户结伴而行,游玩过程相似),因此,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成一条出行线路可以避免出行线路对某一游玩过程的重复描述,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出行线路检索模块110,可用于获取线路检索请求,下发与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出行线路可对应线路标识,线路标识可由上传采样位置的用户设定。例如,线路标识可以是上传者姓名,上传者的手机号。
线路检索请求中可包括关键字,出行线路检索模块110可用于根据线路检索请求中的关键字查询与关键字对应的出行线路,并下发给移动终端。
通过获取线路检索请求,并下发与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可以使用户方便地选择其感兴趣的出行线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出行线路推荐模块112,可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并下发距离上传的位置信息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上传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地理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查询与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较近的重点区域时,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请求,移动终端通过GPS装置或基站定位系统获取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上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还可通过各种终端针对某一个位置信息进行查询,则移动终端可获取用户在电子地图上点选的经纬度信息并上传。出行线路推荐模块112可用于在获取到移动终端上传的位置信息后,在已生成的出行线路中查询与该上传的位置信息较近的重点区域,若有,则将该重点区域的经纬度下发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再根据该经纬度将该重点区域显示在本地的电子地图上。
根据移动终端上传的位置信息自动将该移动终端附近的重点区域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再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可以自动将上传的位置信息附近的好玩的景点推荐给用户,使用户不用在网上搜索其周围的景点,提高了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图片映射模块114,可用于获取上传的与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建立包含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图片的对应关系。
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采样位置时,还可同时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与该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该图片可以是用户在该采样位置拍摄的照片。当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拍照快门时,移动终端自动将采样位置和照片上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点区域以对象存储,为重点区域对象。出行线路即重点区域对象的序列,可以链表、数组、队列等数据结构存储。重点区域对象中包含图片属性。
在建立包含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图片的对应关系时,图片映射模块114可用于先获取地理位置区域包含了该采样位置的地理位置的重点区域对象,然后将图片添加到该重点区域对象的图片属性中。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获取上传的出行线路查看请求,然后将与出行线路查看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下发。移动终端接收到出行线路后,将出行线路中的重点区域对象根据其地理位置信息在本地的电子地图上以出行线路图的形式展示。在展示时,还可从重点区域对象中的图片属性中提取出图片,展示在电子地图上靠近重点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100还包括景点评论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获取上传的景点评论信息,并建立景点评论信息与重点区域的对应关系。下发出行线路时,景点评论模块可用于下发与出行线路中的重点区域对应的景点评论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景点评论信息之后,可将景点评论信息展示在电子地图上与其对应的重点区域附近。
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景点评论信息。当用户希望对电子地图上的某个重点区域或该重点区域对应的图片进行评论时,移动终端先获取该重点区域的选取操作,并获取输入的景点评论信息,然后将景点评论信息上传。
建立重点区域与上传的图片的对应关系,以及下发获取到的景点评论信息,可以使展示的出行线路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便于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出行线路。
上述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先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其当前的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然后将较密集的采样位置聚合成重点区域,最终采样时间的先后顺序根据重点区域生成出行线路。由于发送位置通报请求可绑定在移动终端的其他功能接口中,移动终端在调用其他功能接口时可自动上传位置通报请求,且重点区域可根据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自动划定,因此出行线路的生成过程全部自动化,不需要用户手动地在电子地图上标定,不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手动输入,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所述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根据所述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所述重点区域为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将所述重点区域根据所述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传的与所述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
建立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所述图片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
下发距离所述上传的位置信息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线路检索请求;
下发与所述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6.一种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通报请求,所述位置通报请求包括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
重点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位置获取重点区域,所述重点区域为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数目大于预设个数的地理位置区域,每一重点区域对应一平均采样时间;
出行线路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重点区域根据所述平均采样时间的顺序生成出行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行线路整合模块,用于将相互匹配的出行线路整合为一条出行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片映射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与所述采样位置对应的图片,建立包含所述采样位置的重点区域与所述图片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行线路推荐模块,用于获取上传的位置信息,下发距离所述上传的位置信息的位置小于阈值的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行线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行线路检索模块,用于获取线路检索请求,下发与所述线路检索请求对应的出行线路。
CN201210138496.XA 2012-05-07 2012-05-07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389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8496.XA CN1033890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8496.XA CN1033890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9093A true CN103389093A (zh) 2013-11-13
CN103389093B CN103389093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53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8496.XA Active CN1033890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90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488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众包模式的智慧旅游系统及方法
CN106920387A (zh) * 2015-12-24 2017-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交通道路中路线热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70907A (zh) * 2017-05-22 2017-10-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旅游景区信息分享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信息分享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215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地理坐标的信息聚合与查询方法
US20100088017A1 (en) * 2004-05-20 2010-04-08 Koji Ujino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and apapratus for correlating position data with image data
CN101867730A (zh) * 2010-06-09 2010-10-20 马明 一种基于用户轨迹的多媒体合成方法
CN101887440A (zh) * 2009-05-13 2010-11-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热点分析系统及方法
JP2011170453A (ja) * 2010-02-16 2011-09-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場所存在確率算出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トラベルルート推薦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8017A1 (en) * 2004-05-20 2010-04-08 Koji Ujino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and apapratus for correlating position data with image data
CN101192215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地理坐标的信息聚合与查询方法
CN101887440A (zh) * 2009-05-13 2010-11-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热点分析系统及方法
JP2011170453A (ja) * 2010-02-16 2011-09-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場所存在確率算出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トラベルルート推薦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67730A (zh) * 2010-06-09 2010-10-20 马明 一种基于用户轨迹的多媒体合成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0387A (zh) * 2015-12-24 2017-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交通道路中路线热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20387B (zh) * 2015-12-24 2020-06-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交通道路中路线热度的方法及装置
US10775185B2 (en) 2015-12-24 2020-09-1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route popularity in road networks
CN106296488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众包模式的智慧旅游系统及方法
CN107270907A (zh) * 2017-05-22 2017-10-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旅游景区信息分享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信息分享系统
CN107270907B (zh) * 2017-05-22 2020-11-06 南京广电猫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旅游景区信息分享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信息分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9093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0586B2 (en) Composited posting interface for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CN103635953B (zh) 使用用户特定内容增强可视数据流的系统
DE202012013463U1 (de) Das Erzeugen und Beobachten von Benachrichtigungen für einen geographischen Bereich
CN103902788B (zh) 电子地图图层绘制方法和装置
CN108648104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共建共享系统
US20130132477A1 (en) Location Aware Shared Spaces
US20100205242A1 (en) Friend-finding system
CN104680440A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景区自助旅游系统及方法
WO2012149336A2 (en) Automated event tagging
US20160004723A1 (en) Providing Geographic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Users
CN105320689A (zh) 一种照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37393A (zh) 自助导游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6272A (zh) 兴趣点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TW201616428A (zh) 公車資訊查詢、回饋方法、行動終端以及伺服器
CN103389093B (zh) 出行线路生成方法和系统
US201902890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ntent Subscription by Geographical Area
CN112241485A (zh) 旅游数据的管理方法、推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4851062A (zh) 一种基于实时信息的智能导游系统和方法
CN108351973A (zh) 控制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09542999A (zh) 一种记录轨迹和多媒体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15563A (zh)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发布系统及其信息发布方法
CN111076738A (zh) 导航路径规划方法、规划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6186165B2 (ja) 情報システム、第二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1332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Gaonkar et al. Micro-Blog: map-casting from mobile phones to virtual sensor ma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