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414B -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4414B
CN103384414B CN201310269236.0A CN201310269236A CN103384414B CN 103384414 B CN103384414 B CN 103384414B CN 201310269236 A CN201310269236 A CN 201310269236A CN 103384414 B CN103384414 B CN 103384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fluxion amount
maximum
serv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92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4414A (zh
Inventor
王浩娟
马明礼
王涓涓
钱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692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4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4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4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服务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携带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服务基站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服务基站利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减少静态配置X2链路时的配置工作量,并避免静态配置X2链路时出现的配置错误等情况。此外,可以避免由于参数不一致造成的X2链路建立失败情况,保证X2链路成功建立。

Description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基站设备之间有互通的需求,为此,在两个基站设备之间需要建立链路,该链路即为X2链路,该X2链路用于小区切换时的信令以及业务报文交换,且该X2链路上信令面传输协议为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如图1所示,为在两个基站设备之间建立X2链路的示意图,在图1中,基站设备为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节点B,即基站设备)。
现有技术中,X2链路的建立方式可以为静态建立X2链路;在静态建立X2链路时,需要人为在两端的基站设备上配置相关参数,如配置公用流的流ID(标识)和专用流的流ID,并由两端基站设备按照配置参数建立X2链路。
在静态建立X2链路时,静态配置工作量很大,如每个基站设备与几十个基站设备有邻区关系时,该基站设备上需要配置几十条X2链路,人工配置工作量非常大。此外,静态配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配置错误等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采用动态建立方式建立X2链路;在动态建立X2链路时,需要在代码中将公用流和专用流的数目及用途固定。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在代码中将公用流和专用流的数目及用途进行固定,因此在异厂商的X2链路建立过程中,会出现参数不匹配情况,并导致X2链路建立失败。例如,一个厂商对应有1个专用流,另一个厂商对应有9个专用流,此时两个厂商的专用流数目不一致,从而会导致X2链路建立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以减少人员配置的工作量,并避免X2链路建立失败的情况发生,保证X2链路成功建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包括:
服务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通过协商接收流数量和发送流数量,可以减少静态配置X2链路时的配置工作量,并避免静态配置X2链路时出现的配置错误等情况。此外,由于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参数不一致造成的X2链路建立失败情况,保证X2链路成功建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在两个基站设备之间建立X2链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服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目标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当前协议规定在X2链路的SCTP偶联的Server(服务器)侧和client(客户端)侧的端口号均为36422,因此SCTP偶联可以正确创建。但是,当前协议并没有规定在SCTP偶联内创建几个流,只要求在SCTP偶联内建立一个公共流,并至少建立一个专用流,因此会导致X2链路建立失败。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X2链路自建立流程以及X2链路静态配置建立流程;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以X2链路自建立流程的处理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X2链路静态配置建立流程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发现静态配置参数配置不一致的情况,并保证X2链路的成功建立。
如图2所示,该X2链路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服务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基站设备(如服务基站)上可以只配置邻区关系表,该邻区关系表中记录邻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不需要人工协商X2链路的参数,做数据文件,下发配置等操作。基于此,服务基站在确定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或者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从本服务基站配置的邻区关系表中获得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并利用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向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的第一消息。其中,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时,目标基站为更新后的邻区所对应的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目标基站为增加邻区所对应的基站设备。
步骤202,目标基站在收到第一消息后,利用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其中,该目标基站可以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之中的最小值;此外,该目标基站可以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之中的最小值。
步骤203,目标基站向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步骤204,服务基站在收到第二消息后,利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其中,该服务基站可以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之中的最小值;此外,该服务基站可以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之中的最小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且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为了保证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并保证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在确定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或者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通过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消息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基于此,由于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需要交互INIT(初始化)消息和INIT_ACK(初始化确认)消息;因此,第一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消息,该INIT消息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_ACK消息,该INIT_ACK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进一步的,INIT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发送流数量)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INIT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接收流数量)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考虑到当前协议规定最少流数目为2(协议规定在SCTP偶联内建一个公共流,至少一个专用流),即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服务基站直接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服务基站直接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目标基站直接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目标基站直接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进一步的,服务基站在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之后;服务基站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即服务基站在X2链路建立后,指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指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高层消息流程保证通过发送流0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
服务基站在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之后;服务基站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即服务基站在X2链路建立后,指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指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高层消息流程保证通过发送流1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目标基站在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之后;目标基站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即目标基站在X2链路建立后,指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指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高层消息流程保证通过发送流0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
目标基站在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之后;目标基站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即目标基站在X2链路建立后,指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指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高层消息流程保证通过发送流1向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通过协商接收流数量和发送流数量,并将流数目及用途确定下来,从而可以减少静态配置X2链路时的配置工作量,并避免静态配置X2链路时出现的配置错误等情况。此外,由于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参数不一致造成的X2链路建立失败情况,保证X2链路成功建立。
实施例二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基站,如图3所示,该服务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1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13,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所述确定模块13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13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所述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在确定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或者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从服务基站配置的邻区关系表中获得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并利用所述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所述确定模块13,还用于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实施例三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基站,如图4所示,该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22,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发送模块23,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22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22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所述确定模块22,还用于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服务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在确定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或者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从本服务基站配置的邻区关系表中获得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并利用所述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发送流数量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接收流数量Number of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确认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
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
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所述服务基站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6.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
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具体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
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具体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所述目标基站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10.一种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由所述目标基站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邻区关系发生更新或者终端设备切换触发增加邻区时,从服务基站配置的邻区关系表中获得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并利用所述目标基站的基站ID和IP地址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发送流数量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接收流数量Number of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确认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15.一种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和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和最大接收流数量;由所述服务基站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发送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并利用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接收流数量以及本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接收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发送流数量相同,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发送流数量与所述服务基站确定的接收流数量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INIT消息,且所述INIT消息的发送流数量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消息的接收流数量Number of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CTP偶联建立过程中的初始化确认INIT_ACK消息,且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Out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所述INIT_ACK消息的Number of Inbound Streams字段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服务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发送流数量大于等于2,目标基站的最大接收流数量大于等于2;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X2链路的接收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接收流的流ID分别为接收流0和接收流1;确定X2链路的发送流数量为2,并确定X2链路的2个发送流的流ID分别为发送流0和发送流1。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发送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1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0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确定发送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发送流0作为专用流时,通过发送流1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首个信息,由所述服务基站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在监测到从接收流0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0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1作为专用流;或者,在监测到从接收流1上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首个信息时,确定接收流1作为公用流,并确定接收流0作为专用流。
CN201310269236.0A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384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9236.0A CN10338441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9236.0A CN10338441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414A CN103384414A (zh) 2013-11-06
CN103384414B true CN103384414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49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9236.0A Active CN10338441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4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1015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2637B2 (en) * 2011-12-04 2014-09-2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wireless devices
JP5928480B2 (ja) * 2011-12-14 2016-06-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サーバ、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CN102711281A (zh) * 2012-05-22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建立x2链路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414A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8068B1 (en) Network redundancy and failure detection
US100515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olved packet core cluster and session handling
CN109246846B (zh) 双连接的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US11452154B2 (en)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785475B1 (en) Rrc version handling in a split base station
CN107666727B (zh) 能力协商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EP2309788B1 (en) Methods and device for network resource configuration
CN103634852A (zh) D2d通信的资源协商方法、设备及系统
CA2864279C (en) A network node and a method therein enabling a first unit to connect or to be connected ad-hoc to a second unit
JP6024437B2 (ja) 基地局装置
CN107852759A (zh)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21531678A (ja) gNB−CU−UPにおける完全性保護のハンドリング
CN109392056A (zh)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2022020179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9548038B (zh) 一种连接方法、配置更新方法、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
CN102118877A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384414B (zh) 一种x2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CN110769428B (zh) 一种虚拟基站构建的方法、装置、基站及无线网络系统
WO201411251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10595301B2 (en) Managing signaling resources using hidde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signals
CN110710306B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网络设备
KR20170137144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RU264636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ммутации резерв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паке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EP2707976B1 (en)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30199524A1 (en) CU-CP High Avail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