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2970B -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 Google Patents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2970B
CN103372970B CN201310134390.7A CN201310134390A CN103372970B CN 103372970 B CN103372970 B CN 103372970B CN 201310134390 A CN201310134390 A CN 201310134390A CN 103372970 B CN103372970 B CN 103372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eneration
generation equipment
forming station
plastic containers
gaseous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43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2970A (zh
Inventor
彼得·克纳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372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2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2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2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18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everal blow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49/36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rotatable about one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6Cooling by refrigerant introduced into the blown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9/783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blow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29C2049/5841Plural independent blowing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604Thermal conditioning of the blown article
    • B29C2049/6606Cooling the article
    • B29C2049/6676Cooling the article the medium being oriented towards special areas of the blown article
    • B29C2049/6692Bottom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9/783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blowing pressure
    • B29C2049/7832Blowing with two or more pressure le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29C49/121Stretching rod configuration, e.g. geometry; Stretching rod material
    • B29C49/1212Stretching rod configuration, e.g. geometry; Stretching rod material the stretching ro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pening on the surface, e.g. through which compressed air is blown into the preform to expand the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容器(10)的吹塑机,其中,在吹塑过程中,一方面,从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向待膨胀容器提供吹塑空气,另一方面,或从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向待膨胀容器提供吹塑空气。在这个过程期间,附加地进行容器底座的冷却。

Description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塑料容器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用于将塑料预制件成形为塑料容器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装置和方法早已从现有技术中获知。通常塑料预制件首先通过熔炉加热,并且以这种方式加热的这些塑料预制件随后在吹塑机(特别是拉伸吹塑机)中通过作用在其上的吹塑空气而成形为容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成形过程是相对复杂的过程,且通常可以分成多个部分步骤。这样,通过初步吹塑压力使容器膨胀,然后通常施加最后吹塑压力,最后以这种方式膨胀的容器在该压力下保持预先设定的一段时间,从而可以稳定变形状态。
现有技术中还已知了这样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容器,特别是底座区域,在成形过程中进行冷却或部分地在成形之后进行冷却,从而用这种方式稳定底座区域。另外,也已知其它的方法用于实现这种底座稳定性。这样,已知的是通过将空气或水的变体布置在这种类型吹塑机的出口处对底座进行后冷却。然而,这种方式的后冷却,会造成各种缺陷。在使用鼓风机冷却的情况下,只在极少情况下才能实现理想条件。这样,例如在涡流喷嘴的情况下,就存在着不必要的空气消耗。即使在吹塑变体的情况下,也很少发生理想的安装条件。通过水对底座进行后冷却的缺点是容器随后被水润湿或浸湿,这进而对随后的贴标构成了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节能地生产容器的装置和方法。特别地,应该使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在吹塑期间允许对容器的特定区域特别是底座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获得的。有利的实施例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塑料容器的膨胀的装置具有传送设备,该传送设备沿着预先设定的传送路径传送塑料容器。此外,所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该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布置在传送设备上并通过传送设备进行传送,且该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通过使用气态介质作用于塑料容器上而使塑料容器膨胀(或者说是塑料容器在成形站中膨胀)。除此之外或者此外,塑料容器也可能通过穿过气态介质而进行冷却。此外,还提供了第二成形站,该第二成形站布置在传送设备上并通过传送设备进行传送,且该第二成形站通过使用气态介质作用于塑料容器上而使塑料容器膨胀。此外,第一成形站和第二成形站都具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用于使将在所述拉伸杆的纵向方向上膨胀的塑料容器旋转,且这些拉伸杆都具有一通道,通过该通道,气态介质能够通过拉伸杆被供应到待膨胀的塑料容器。
此外,所述装置具有第一气体制备设备,该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使在压力下的气态介质至少有一段时间可用于第一成形站,在这种情况下,该气态介质能够至少有一段时间通过拉伸杆被供应到第一成形站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中。在这里,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可以使压力下的气态介质可用于第一成形站,以用于第二成形站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的膨胀和/或用于这种塑料容器的膨胀状态的维持和/或用于塑料容器的冷却。表述“容器的膨胀”在下文也可理解为包括任何稳定和冷却阶段的整个过程。
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具有第二气体制备设备,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能够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一成形站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的内部空间,使得在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与塑料容器的内部空间之间流动的气体在拉伸杆和塑料容器的壁之间流动,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通过布置在第一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的内部空间在流动方面连接至少一段时间,并且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也在流动方面在至少一段时间内连接到存在于第二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以及这样选择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的压力比:以使从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的气体流动——尤其通过存在于第一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进行至少一段时间。
在单个装置中也可以不使用拉伸容器的拉伸杆,但是,可选地,可以使用引入到容器内部以冷却容器内部(特别是其底座或侧壁)的冲洗杆,而冲洗杆则不必进行容器的拉伸过程。特别优选的是,拉伸杆用作冲洗杆,这就可以通过供应介质来冲洗或冷却容器。
优选的是,使用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将气体作用在容器上,以使其内部容积增加。因此,塑料容器(尤其是存在于吹塑模具内的)容积的增加优选地是通过第二气体制备设备而引起。因此,优选的是,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使压力可用于执行最后吹塑过程。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置,其中有至少两个气体制备设备,在这里,然而,这两个气体制备设备特别地通过至少一个待膨胀容器的内部空间进行连通。在这种情形下,例如用于冷却待膨胀容器或已膨胀容器的气体进而可用于另一个成形站。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个时刻,流过拉伸杆的空气用于进行冷却,并且同时至少间接地用于另一个吹塑站或成形站。在气体制备设备之间的现有流动连接应当指的是,特别地,在流动连接区域中的阀门至少部分地打开。
在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提供了压缩机设备,该压缩机设备向至少一个气体制备设备供应压缩空气,并且优选地,该压缩机设备在至少一段时间内也向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供应压缩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在吹塑机启动过程期间,第二气体制备设备由压缩机供给。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个气体制备设备,还可以提供另一个气体制备设备用于供应成形站。这样,例如,可以提供呈初步吹塑通道形式和/或呈最后吹塑通道形式和/或呈PI通道形式和/或呈(空气)制备通道形式的气体制备设备。
有利的是,传送设备是可旋转的传送设备且特别是其上布置有至少两个成形站的吹塑轮。有利的是,多个成形站,例如八个成形站、十二个成形站等布置在传送设备上。
有利的是,在每种情况下,上面提到的成形站都具有吹塑模具,可以将塑料预制件引入到该吹塑模具中以用于其膨胀,并且随后生产的容器可以再次从该吹塑模具移除。这里,有利的是,这些吹塑站能够被折叠,尤其是能够被折叠以便随后能够引入塑料预制件。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吹塑站分别都具有吹塑喷嘴,所述吹塑喷嘴能够抵靠着待膨胀容器的孔放置。如上所述,膨胀介质特别是吹塑空气的流动路径至少局部地通过拉伸杆延伸。另一流动路径有利地在拉伸杆和塑料容器的壁之间延伸,特别是在拉伸杆的外周和待膨胀容器的孔之间延伸。
有利的是,提供了一种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允许在两个流动路径的至少一个上(有利的是,在两个流动路径上,即,进入容器路径和流出容器路径)沿两个方向引导吹塑空气。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至少一段时间内这样选择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的压力比:以使由这些气体制备设备获得的压力至少一段时间内彼此的不同小于30%,优选地小于20%,而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小于10%。这样,容器的区域(尤其是底座)的冷却能够同时在膨胀过程阶段(尤其是在稳定阶段期间)进行。有利的是,在该阶段期间的至少一段时间内,在特定的成形站中由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得到的压力略高于由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得到的压力。在这里,可以将至少一个气体制备设备,优选两个气体制备设备,设计成压力通道的形式,该压力通道向多个成形站供应压缩空气,并且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向装置的所有成形站供应压缩空气。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第二成形站相对于塑料预制件或塑料容器的传送移动布置在第一成形站的下游。这意味着在第一成形站中已经冷却的容器已经比布置在第二成形站上的容器更快一步进入到精加工过程的框架中。这意味着吹塑空气流从第一在前的成形站流向第二随后的成形站。换句话说,用于第一个塑料容器的膨胀和/或冷却的流动优选地也用于第二个塑料容器的膨胀和/或稳定。
这种类型的流动可以通过带有阀的合适的路线来实现。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使得压力下的气态介质(特别是可用于第二成形站的介质)在一段时间内可用于布置在第二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的膨胀和/或稳定。有利的是,优选地在每种情况下的不同时间段内,两个气体制备设备在流动方面连接到不同的成形站或连接到存在于这些成形站中的塑料预制件。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也可以分别地(和/或直接地)通过第一成形站或者通过存在于第一成形站中的容器使气体可用于第二成形站。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所述装置具有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具有这样的效果: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使气态介质可用于第一成形站的时间段和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使气态介质可用于第二成形站的时间段至少部分地错开。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所述装置具有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具有这样的效果: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使气态介质可用于第一成形站的时间段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使气态介质可用于第二成形站的时间段是同时的和/或至少部分地错开。
这意味着,塑料容器在不同的时间膨胀。例如,所述控制设备可以是控制吹塑过程的阀的阀控制装置。有利的是,每个单独的成形站具有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地具有多个分配给它的阀。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上述阀的适当致动来控制各个成形站中的吹塑过程。在这里,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设备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设计:以使空气也通过各个拉伸杆或冲洗杆传送到塑料容器中一段时间。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所述装置具有多个成形站,并且所有的成形站在至少一段时间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有利的是,所有的成形站在至少一段时间也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该流动连接可以通过吹塑喷嘴来形成,在每种情况下,这些吹塑喷嘴都是各个成形站的组成部分。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如上所述,至少一个气体制备设备是通道且优选地是环形通道。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的情况中,至少一个拉伸杆在其端部具有气体输出开口。通过该开口,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容器底座的冷却。有利的是,拉伸杆的端部是在成形过程期间被带到容器底座的端部。有利的是,该端部通过沿着纵向方向拉伸来用于使容器延伸。优选的是,该开口是拉伸杆的单个开口,该拉伸杆也可以称为冲洗杆。然而,还可能的是提供多个开口,例如斜开口,通过这些斜开口,气态介质可以沿着倾斜于纵向方向的方向流出,并且特别地朝向容器的底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塑料容器膨胀的方法,其中塑料容器通过使用气态介质作用其上并通过多个成形站来膨胀,并且其中,气态介质能通过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得到,并且至少一段时间通过拉伸杆被供应到存在于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
依据本发明,在将气态介质供应到存在于该第一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期间,至少一段时间内第一成形站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并且至少一段时间内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二成形站。在这种情况下,流动连接在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和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之间延伸,且在拉伸杆和容器的孔之间至少局部地延伸。
因此,关于所述方法还提出了:气态介质的压力也应该用于使容器膨胀的另一个成形站,其中气态介质用于冷却容器的底座或用于冷却容器的区域。
有利的是,在容器膨胀的过程中传送容器。特别优选的是,第二成形站沿着容器的传送路径布置在第一成形站的下游。
在另一个有利方法的情况中,气态介质的供应通过拉伸杆被引导至容器的一部分,从而对容器的该部分进行稳定。特别地,容器的所述部分是容器的底座。
有利的是,第一气体制备设备在至少一段时间的压力比第二气体制备设备的压力至多高30%,优选地至多高20%,且优选地至多高10%。
特别地,由于这些相对低的压力差,可以实现对一个容器进行有目的的冷却并将压力分配给另一容器,尤其是同时实现。
有利的是,甚至在气态介质作用在其上且通过拉伸杆来供应气态介质之前,容器就已经膨胀了。这意味着,在这里所描述的线路(即利用压力来冷却容器)以有目的的方式仅用于容器的实际成形时或实际成形之后。
有利的是,首先,利用初步吹塑压力作用在容器上,然后,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利用用于使容器成形的最后吹塑压力作用在容器上,最后,利用旨在对成形的容器进行稳定化的压力作用在容器上。
在另一个有利方法的情况中,容器在其膨胀之后从压力中释放出来,并且优选地,在该压力释放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在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穿过拉伸杆。这意味着,压力释放的该时间段也可以分别用于进一步冷却容器或容器的底座。
有利的是,第一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的膨胀和第二成形站中的塑料容器的膨胀以时间上彼此错开的方式进行。
在另一个有利方法的情况中,在塑料容器的生产中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压力水平。
在另一个有利方法的情况下,在第一气体制备设备中、在容器中以及在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中,至少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基本上(或实际上)相同的压力水平,并且优选地,在容器的最终吹塑期间和/或在容器的冲洗期间持续地存在。
这意味着,在上述的最后吹塑阶段和/或冲洗阶段(优选地在这两个阶段),这些压力比或彼此之间的压力差小于30%,优选地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以及优选地小于5%。鉴于这种小的压力差,可以以有目的的方式来保持容器的内部压力以及低的介质流量,以便冷却底座区域。在这里,压力可以以渐进的方式从第二气体制备设备向第一气体制备设备降低(或者,如果需要,也可以沿相反方向)。
附图说明
从附图中,其它优点和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成形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形过程的示意图;
图3a、3b是根据本发明在连续操作中的吹塑过程的图示;
图4a、4b是在刚开始时或已形成间隙之后的吹塑过程的图示;
图5a、5b分别是在过程结束时或在间隙之前的最后一个容器的情况下的吹塑过程的图示;
图6a、6b示出了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连续操作;
图7a、7b示出了图6a、6b中描述的过程在刚开始时或间隙形成之后的吹塑过程;以及
图8a、8b是在图6a、6b示出的吹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容器的两种图示。
附图标记列表
1吹塑机
4第一成形站
6第二成形站
10容器
10a容器底座
12拉伸/冲洗杆
12a拉伸/冲洗杆的底座
12b拉伸/冲洗杆的外周
14吹塑轮
22第一气体制备设备
24第二气体制备设备
26第三气体制备设备
30压缩机
32初步吹塑通道
36、38出口通道
40PI通道
42阀
44、46、48阀
120储存器
A-H方法序列的站
V1-V6供给期间的气流
R1-R4释放过程期间的气流
K曲线
P1用于初步吹塑压力的阀
P2用于最后吹塑压力的阀
BK用于第一制备设备的阀
Exh1,Exh2出口阀
I-V方法阶段,部分
IIa、IIb部分II的细划分
IVa、IVb部分IV的细划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序列的大致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大致示意性地示出了带有八个站A-H的吹塑机。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在图2中),字母表示所述方法的下述状态:
A:打开吹塑模具;
B:将塑料预制件转移到吹塑模具中;
C:形成容器——特别是通过将压力作用在其上;
D:容器完成并保持在压力下;
E:容器完成并保持在压力下;
F:容器完成并保持在压力下;
G:容器放下(从压力中释放);
H:将完成的容器转移出吹塑模具。
附图标记120大致示意性地表示了用于获得初步和最后吹塑空气的储存器或单元。优选地以相同的方式来设计各个成形站,且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优选地以逆时针移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这里同样地,吹塑机1再次和参照图1已经描述过的站一起示出。这里的附图标记4表示第一成形站,以及附图标记6表示第二成形站。所有的成形站分别布置在共同的载体或共同的传送设备上。
然而,图1中给出的图示示出了初步和最后吹塑、和受压和冷却阶段以及随后的释放的已知原理,第二个图示示出了吹塑过程中带有八个站的吹塑轮14。然而在这里,提供了附加的制备通道22,即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
在图2所示的情形下,冲洗空气通过拉伸杆12被引入到容器10中,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拉伸杆12的底座12a。在该阶段,可积极地从内部来冷却容器的底座10a。这里,所述气体制备设备22直接由压缩机(未示出)供给。另外,在现在提出的方法中,容器按如上所述通过初步和最后吹塑来生产,但是现在吹塑空气不再直接源于压缩机,而是被重新引导。更准确地说,吹塑空气被从压缩机传送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中。在受压和冷却阶段中,吹塑空气从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通过冲洗或拉伸杆12穿过已经完全成形的容器被传送到最后吹塑通道24中,即,传送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中,其中所述冲洗或拉伸杆12优选地仅在底座区域12a具有开口。在这里,空气在拉伸杆12的外周12b和容器10的孔10b的内壁之间传送。
对于这种方式的供给,该第一制备设备22通过容器本身供给用字母D、E、F表示的三个成形站。另一方面,所述容器10处于最后吹塑压力(开始于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下,即,在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中、在容器(在受压和冷却阶段)中、以及在最后吹塑通道即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中,分别存在着基本上相同的压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当空气流动时存在着一种开放系统。另一方面,仅有这么多的空气可以流经所述容器,这些空气随着通过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即,最后吹塑通道)生产容器而被消耗。
此过程由实线箭头V1-V5表示。
在释放过程期间,即,在用字母G表示的成形站中,一方面,空气可以首先例如再次通过拉伸或冲洗杆12(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存在于拉伸杆内的通道14)流出容器,并因此优选地可以循环进入中间吹塑通道内。在这里,该流动由箭头R1至R3表示。这样,冷却作用可以再一次在容器的底座区域10a中产生。以这种方式排出的空气通过另一个气体制备设备26(所谓的空气向导)收集,并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另一方面,空气也可以从容器释放出来并进入出口通道。随后,空气可以通过容器的孔进行传送。此后,空气从最后吹塑通道流出并进入用字母C表示的成形站6中,并且也共同用于该区域中以形成容器。
通常,为了保证吹塑空气的效率尽可能得高,可以通过空气向导系统或循环系统分别收集各自的释放空气(成形站G)。因此空气消耗量不会增加,而只是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因为通道延伸穿过已经完成的容器10以生产新的容器。另外,由于多个冲洗或拉伸路径12可以同时操作,所以可以实现空气路径的并行化。以这种方式,空气消耗量也不增加。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不额外地消耗空气就可以产生塑料容器的底座的后冷却。
由于站的持续较高的输出,所以在吹塑过程期间,站内的冷却时间也自动变得越来越短。因为更好地保持了底座的实际几何形状,所以本发明允许底座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由于该双重效果,即,从内侧和外侧进行的冷却(由于空气沿着两个方向流过拉伸杆),冷却作用明显地更加有效,因而基本上不再出现底座的几何变形。
另外,可以省去用水对容器的外表皮进行的浸湿,这尤其在机器成组布置或彼此同步布置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贴标机上游的容器的底座10a也应该进行冷却(尤其在所谓的CSD容器中),迄今为止这是通过用水对底座进行后冷却而完成的。但对这些被水浸湿的瓶子进行贴标是很困难的。
优选地,图2中所示的拉伸或冲洗杆设计成多个部分并且优选地至少是两个部分。在这里,拉伸杆12可以具有一个主体段,该主体段始终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设计。对应的成形段或预制段可以通过适当的封闭件(例如插入式封闭件)进行互换。冲洗或拉伸杆的该部分是如图2所示的区域,并且该区域也浸入到塑料预制件内。
原则上,也可以使用通常具有标准直径(例如14mm)的单件式冲洗或拉伸杆。然而,由于这些直径,拉伸杆或冲洗杆不能被引入到所有的塑料预制件内,因此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组装的可分割冲洗杆或拉伸杆。在这种情况下,图2所示的拉伸或冲洗杆的预制段可以设有可变的直径,例如8、10、12和14mm。以这种方式,还可以生产出分别具有不同的横截面或直径的塑料预制件。
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法的表示。在这里,曲线K涉及在吹塑过程中塑料预制件内的压力图案。在这里的吹塑过程具有从I-V的多个阶段或部分。标号P1、P2、BK、Exh1和Exh2表示多个阀,即用于初步吹塑压力的阀(P1)、用于最后吹塑压力(即,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的阀(P2)、用于制备通道的阀(BK)以及两个出口阀Exh1和Exh2。在吹塑过程期间,首先在处理阶段I中进行容器的初步吹塑。在此区域中,压力升高至大约3至7bar。此后,在相对短的部分II中进行容器的完整成形,这对应于在图2中示出且同样具有符号C的成形站6。在更长的阶段III中,在容器中保持特定的压力以便使其稳定。这对应于图2中的成形站D、E以及F。像所示的阀或通道一样,还可以提供向压力缓冲器(优选地存在于成形站中)供应压缩空气的另一个通道。使用这种类型的压力缓冲器,以在膨胀过程中更有力地压缩两个吹塑部分。
在此之后,释放容器(阶段4),并且最终,在最后阶段5中仍然剩余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阀排出。在图3a、4a、5a、6a、7a和8a中的矩形分别指示相应的阀是打开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差异是明显的,特别是在部分3中,其中通过最后吹塑通道(经过拉伸杆)——即通过第二气体制备设备——以及通过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通过拉伸杆),向容器供应压缩空气,在这里,两种供应之间存在近似平衡。
通常,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气体制备设备应理解为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能够制备气体,尤其是空气,特别是作为工作气体的气体。优选地,该气体制备设备能够产生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气体。有利的是,这里描述的气体制备设备也因此被设计成气体储存器的形式,该气体储存器可以储存气体——特别地该气体也处在上述的压力下。
在附图的下部,分别示出了压缩机30以及各种储存器或通道。详细地说,附图标记32表示初步吹塑通道,附图标记24分别表示最后吹塑通道或第二气体制备设备,附图标记22表示第一气体制备通道,以及附图标记36和38分别表示出口通道。在这里,压缩机向气体制备通道22供应吹塑空气。
附图标记44表示一种阀,通过该阀可以控制供应给第一气体制备设备的吹塑空气。
以这种方式,图3a涉及所述设施的连续的加工操作。很显然,首先打开用于初步吹塑通道的阀P1,之后,在第II部分开始时,也打开用于最后吹塑通道的阀。一旦达到最大压力,就同样立刻打开用于制备通道的阀BK。在每种情况下,在容器的稳定化期间,这两个阀保持打开,并且如上所述,这两个阀具有相似的压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制备通道中的压力要稍高些,从而气流可以分别流向最后吹塑通道或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
在第III部分结束后,阀P2和阀BK都被关闭,并且,另一方面,再次打开阀P1,以使得空气能再次返回到初步吹塑通道32内。这样,可以实现空气压力的循环。从部分V开始,阀P1也被关闭,并且此外,打开两个出口阀Exh1和Exh2。残余空气能够从系统中排到外面。初步吹塑通道中的压力低于在第一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2、24中的压力。
图4a、4b示出了一种特殊情况,在该情况下,只开始加工操作或塑造出第一个容器。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的通道32、24和22都由压缩机30供应压缩空气,以便达到特定的压力水平。然而,图4a中所示的实际加工过程对应于同样参照图3a所描述的加工过程。在这里,在压缩机30与第一和/或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22和初步吹塑通道32之间可以附加地提供阀44、46、48,以便控制通道的压缩气体供应。
像阀44一样,在此示出了阀46和48,所述阀46和48用来控制供应给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和通道32的空气。
图5a和图5b示出了最后一个容器膨胀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压缩机30仅向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即,制备通道)供应压缩空气。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修改了阀P1、P2、BK、Exh1和Exh2的线路。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吹塑过程开始时,也只有阀P1打开,在最后一个容器的情况下,仅在第II区间II打开阀P2,并随后又关闭,在区间III期间打开用于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的阀。在这里同样地,为了达到通过容器的一定流量,在区间III内也打开第一出口阀Exh1。在容器成形后,也附加地打开出口阀Exh2。
图6a和图6b示出了另外的改动后的方法模式。具体而言,在这里,区间II被细分成两部分区间IIa和IIb,并且另外,区间IV被细分成区间IVa和IVb。在这种情况下,在部分IVa中,优选地,在此通过冲洗或拉伸杆使吹塑空气发生反向移动。就该装置来说,像前面已经提到的通道一样,所述装置还具有附加的通道40。在下文中该通道称为PI通道。该通道也具有分配给它的单独的阀PI。不仅如此,在这还设置有附加的阀42。该阀可被设置成朝向第一气体制备设备方向的止回阀。另外,该阀42也可以允许进行两种不同的切换设置,其中,在切换设置1中,气流可以从容器流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且在切换设置2中,气流可以从容器流入PI通道40。容器中剩余的残余压力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进行处理。特别地,该残余压力可被传送到初步吹塑通道32内或进行循环。存在于容器中的残余压力可以随后通过出口通道36、38进行传送,优选地同时打开两个出口通道36、38。
在图6a中再现的图中,以下情况也变得明显可见:在部分IIa中只有阀PI是打开的,且在部分III中阀42被切换成使得空气一方面可以流出容器进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中,另一方面进入PI通道中。在区域IVa中,阀42被切换,且空气现在可以到达PI通道40中。在该阶段,通过拉伸杆12可以进行反向移动,以这种方式,也可以进行对底座的进一步冷却。
图7a和7b依次再现一个图示,类似于在图4a中示出的情况,即,机器的操作驱动刚刚启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此也提供了附加的PI通道40。因此,参考相对于图4a的方法模式的描述。首先,初步吹塑通道32由压缩机30直接供给,且然后所述容器首先被预吹塑。此后,压缩机30供给PI通道40,该PI通道40进一步使容器膨胀。为了使容器完全膨胀,所述压缩机30供给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此后,所述压缩机30供给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在阀Vneu的第一切换设置中空气通过容器从该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被传送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结果,在容器的底座上发生了连续且稳定的冷却效果。在阀Vneu的随后的第二切换设置中,剩余在容器中的另一部分残余压力优选地循环进入PI通道40中。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流出容器且通过冲洗杆进入PI通道40中。此后,仍然剩余在容器中的残余压力以已知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将空气再循环进入初步吹塑通道32中。最后剩余在容器中的残余压力现在可以通过容器孔供给到出口通道36、38。
图8a和图8b再次示出了与图5a和5b所示出的情形类似的情形,即,在生产序列中待膨胀的最后一个容器,但是在这里,再次针对带有附加的PI通道的装置。因此,同样参考附图(图5a、5b)的上述描述。如在图5a和5b中一样,首先通过初步吹塑通道32、PI通道40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使容器膨胀。此后,所述阀Vneu切换到第一切换设置,从而使得直接从压缩机30中供给的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的空气通过容器被传送到已经打开的出口通道36中。结果,一方面实现了对底座的必要的冷却效果,且另一方面实现了去往出口通道36的重新引导。在这里,所述出口通道36优选地设计成能够实现连续且稳定的空气流,从而实现对容器的冷却。在所述阀Vneu的第二切换设置中,存在于容器内的空气首先再循环进入PI通道40中。这种流动优选地通过冲洗杆以相反的方式进行。此后,能够进行再循环,尤其是能够再循环进入初步吹塑通道32中。此后,两个出口通道36、38优选地同时被打开,从而完全释放所述容器。因此,两个出口通道可以优选地设计成使得它们允许所排出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流量和/或流速。有利的是,所述出口通道38比出口通道36允许有更快地排出气态介质的出口(或分别具有一个较大的流动横截面)。
申请人保留了对本申请文件中公开的作为本发明的必要特征的所有特征的索赔权,到目前为止,这些特征无论是单独的还是组合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都具有新颖性。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塑料容器(10)的膨胀的装置(1),该装置(1)带有传送设备(14)、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4)、至少一个第二成形站(6)、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所述传送设备(14)沿着预先设定的传送路径来传送塑料容器(1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4)布置在传送设备(14)上并通过传送设备(14)进行传送,且该至少一个第一成形站通过将气态介质作用于塑料容器(10)上而使其膨胀,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成形站(6)布置在传送设备(14)上并通过传送设备(14)进行传送,且该至少一个第二成形站通过将气态介质作用于塑料容器上而使其膨胀,其中,第一成形站(4)和第二成形站(6)具有拉伸杆(12),在每种情况下,所述拉伸杆(12)用于使将在所述拉伸杆(12)的纵向方向上膨胀的塑料容器(10)旋转,且这些拉伸杆在每种情况下具有一个通道,通过该通道,气态介质能够通过拉伸杆(12)被供应到待膨胀的塑料容器(1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使压力下的气态介质至少一段时间能被第一成形站(4)利用,其中这种气态介质能够至少一段时间通过拉伸杆(12)被供应到第一成形站(4)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1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具有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一成形站(4)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10)的内部空间,这样,在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和塑料容器(10)的内部空间之间流动的气体在拉伸杆(12)和塑料容器(10)的壁之间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通过布置在第一成形站(4)中的塑料容器(10)的内部空间在流动方面连接至少一段时间,且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也在流动方面连接到存在于第二成形站(6)中的塑料容器(10),并且其中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和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的压力比这样选择:以使从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的气体流动进行至少一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和所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的压力比这样选择:以使通过这些气体制备设备获得的压力彼此的不同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形站(6)相对于所述塑料容器(10)的传送移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成形站(4)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在一段时间内使得压力下的气态介质能用于第二成形站(6)中的待膨胀的塑料容器(10)的膨胀和/或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具有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具有这样的效果: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使气态介质能用于第一成形站(4)的时间段和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使气态介质能用于第二成形站(6)的时间段至少部分地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具有多个成形站,并且所有的成形站在至少一段时间内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气体制备设备(22,24)是环形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伸杆(12)在该拉伸杆(12)的端部具有气体出口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和所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的压力比这样选择:以使通过这些气体制备设备获得的压力彼此的不同小于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和所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的压力比这样选择:以使通过这些气体制备设备获得的压力彼此的不同小于10%。
11.一种使塑料容器膨胀的方法,其中,所述塑料容器通过气态介质作用于其上并通过多个成形站(4、6)来膨胀,并且其中,所述气态介质能通过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得到,并在至少一段时间内通过拉伸杆(12)被供应到第一成形站(4)中的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气态介质供应到存在于该第一成形站(4)中的塑料容器期间,第一成形站(4)在至少一段时间内在流动方面被连接到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并且该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在至少一段时间内在流动方面连接到第二成形站(6),其中,这种流动连接在拉伸杆(12)和塑料容器(10)的孔之间至少局部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介质的供应通过拉伸杆(12)被引导至所述塑料容器的一部分,从而稳定所述塑料容器的该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容器(10)甚至在通过气态介质作用于其上并通过所述拉伸杆(12)来供应所述气态介质之前,就已膨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容器(10)在其膨胀之后从压力中释放出来,其中,该压力释放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拉伸杆(12)来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形站(4)中的塑料容器(10)的膨胀与第二成形站(6)中的塑料容器(10)的膨胀以时间上错开的方式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塑料容器(10)的最后吹塑期间和/或在所述塑料容器(10)的冲洗期间,在第一气体制备设备(22)、在塑料容器(10)中以及在第二气体制备设备(24)中存在着基本上相同的压力水平。
CN201310134390.7A 2012-04-17 2013-04-17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Active CN103372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103349A DE102012103349A1 (de) 2012-04-17 2012-04-17 Blasformmaschine mit Bodenkühlung in Stabilisierungsphase
DE102012103349.8 2012-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2970A CN103372970A (zh) 2013-10-30
CN103372970B true CN103372970B (zh) 2015-12-23

Family

ID=4809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4390.7A Active CN103372970B (zh) 2012-04-17 2013-04-17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86358B2 (zh)
EP (1) EP2653290B1 (zh)
CN (1) CN103372970B (zh)
DE (1) DE102012103349A1 (zh)
IN (1) IN2013MU013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9907A1 (de) 2013-09-10 2015-03-1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r Bodennachkühlung
DE102014100705A1 (de) * 2014-01-22 2015-07-23 Krones Ag Spülstange für Blasmaschinen mit anpassbarem Strömungsquerschnitt und Blasmaschine mit einer solchen Spülstange
EP2987608B1 (de) * 2014-08-20 2018-09-19 Krones AG Formfüllmaschine
FR3035348B1 (fr) * 2015-04-23 2017-04-14 Sidel Participations Procede de refroidissement de moules chauffes d'une machine de moulage de recipients
CA3088197C (en) 2018-01-11 2023-06-20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final-shaped containers using liquid to be contained therein
DE102021134030A1 (de) 2021-12-21 2023-06-2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zentralem Entlastungsventi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145A (zh) * 2004-03-25 2007-03-28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在减少空气消耗的情况下用于制造空心体的方法和装置
DE202008005393U1 (de) * 2008-04-18 2008-07-03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xpandieren vo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CN101905526A (zh) * 2009-05-29 2010-12-08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塑料瓶特别是pet瓶的具有cip系统的吹塑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6259A (ja) * 1993-12-03 1995-06-20 Denki Kagaku Kogyo Kk 樹脂製中空容器の製造方法
US6485669B1 (en) * 1999-09-14 2002-11-26 Schmalbach-Lubeca Ag Blow mold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pasteurizable containers
ITBO20060499A1 (it) * 2006-06-29 2007-12-30 Techne Technipack Engineering Procedimento ed apparato per diminuire i tempi di ciclo nelle macchine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in materia termoplastica col processo della termoformatura per soffiaggio
DE102007015105B4 (de) * 2007-03-29 2022-03-10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145A (zh) * 2004-03-25 2007-03-28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在减少空气消耗的情况下用于制造空心体的方法和装置
DE202008005393U1 (de) * 2008-04-18 2008-07-03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xpandieren vo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CN101905526A (zh) * 2009-05-29 2010-12-08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塑料瓶特别是pet瓶的具有cip系统的吹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3290B1 (de) 2015-07-22
US20140145377A1 (en) 2014-05-29
IN2013MU01351A (zh) 2015-07-10
CN103372970A (zh) 2013-10-30
US9586358B2 (en) 2017-03-07
DE102012103349A1 (de) 2013-10-17
EP2653290A1 (de)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2970B (zh) 在稳定化阶段冷却底座的吹塑机
US7857613B2 (en) Mold cooling by recovery of energy from spent compressed air in blow-molding process
JP4550109B2 (ja) 空気消費量を低減させる中空本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585066A (en)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working air
JP5696235B2 (ja) 殺菌方法および容器をブロー成形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1934582B (zh) 一种用于对吹塑机进行转换的方法以及一种吹塑机
CN101885235B (zh) 一种死容积减少的吹塑塑料型胚的设备
US88711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molding containers
US83540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molding containers
US926627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low moulding containers
CN102343664B (zh) 具有内置压缩机的拉伸吹塑机
JP2004534680A5 (zh)
CN102107524A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吹塑机
EP3666498B1 (en) Stretch blow molding device and blow molding method
US20160053777A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vacuum recycling in a container treatment unit
US20120098166A1 (en) Mould Carrier and Stretching Carriage Valve
CN116783055A (zh) 注射吹塑模具和方法
US935872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molding containers
JP6377949B2 (ja) 別個の圧力パッド制御を有するブロー成形マシン
CN102166816A (zh) 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容器的装置、设备及方法
TW201538300A (zh) 中空成型之水霧冷卻裝置及其冷卻方法
JP2013522064A (ja) 容器をブロー成形するため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