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6661A -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6661A
CN103366661A CN2012100898650A CN201210089865A CN103366661A CN 103366661 A CN103366661 A CN 103366661A CN 2012100898650 A CN2012100898650 A CN 2012100898650A CN 201210089865 A CN201210089865 A CN 201210089865A CN 103366661 A CN103366661 A CN 103366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register
signal
output terminal
order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98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98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移位寄存器,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其中移位寄存器的至少一者包括一传输门以及一锁存器。传输门用以根据一起始信号的一起始脉冲或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导通或关闭,以输出一第一时脉信号或一第二时脉信号作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锁存器耦接至一输出端,用以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其中输出端更耦接至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

Description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移位寄存器,特别关于一种可以不同的扫描顺序操作的双向移位寄存器。
背景技术
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用以分别控制各数据线取样数据信号的时序,以及为各栅极线产生扫描信号。在数据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用以输出一选取信号至各数据线,使得影像数据可依序被写入各数据线。另一方面,在栅极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用以产生一扫描信号至各栅极线,用以依序将供应至各数据线的影像信号写入一像素矩阵的像素。
传统移位寄存器仅能以单一扫描顺序产生取样信号或扫描信号。然而,单一扫描顺序已无法满足现今影像显示系统产品的需求了。例如,一些数字相机的显示屏幕可根据相机的摆放角度而被旋转。此外,一些影像显示系统可包括旋转屏幕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架构,其可以不同扫描顺序产生输出信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包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分别用以产生栅极驱动信号之一者,其中移位寄存器的至少一者包括一输出端、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三输入端、一传输门与一锁存器。输出端用以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以自第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第二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以自第二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三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与一第二时脉信号的其中一者。传输门耦接至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与输出端。锁存器耦接至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双向移位寄存器,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其中移位寄存器的至少一者包括一传输门以及一锁存器。传输门用以根据一起始信号的一起始脉冲或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导通或关闭,以输出一第一时脉信号或一第二时脉信号作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锁存器耦接至一输出端,用以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其中输出端更耦接至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的多种实施方式。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架构图。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两重置信号的波形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反相器的电路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于正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于反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于正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于反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01~显示器面板;
102~输入单元;
110~栅极驱动电路;
120~数据驱动电路;
130~像素矩阵;
140~控制芯片;
200~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310~传输门;
311、312、601、602~晶体管;
320~锁存器;
321、322、600~反相器;
CK1、CK2、DATA、RESET(H)、RESET(L)、SPB、SPF、Q(1)、Q(2)、Q(3)、Q(4)~信号;
CK、IN、IN1、IN2、RESET、VH、VL~输入端;
DATA(1)、DATA(2)、DATA(3)、DATA(4)~数据;
SR[1]、SR[2]、SR[3]、SR[4]、SR[n]~移位寄存器;
OUT、Q、QB~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制造、操作方法、目标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的多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影像显示系统可包括一显示器面板101,其中显示器面板101包括一栅极驱动电路110、一数据驱动电路120、一像素矩阵130以及一控制芯片140。栅极驱动电路110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像素矩阵130的多个像素。数据驱动电路120用以产生多个数据驱动信号以提供数据至像素矩阵130的多个像素。控制芯片140用以产生多个时序信号,包括时脉信号、重置信号与起始信号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影像显示系统可能包括于一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可包括上述显示器面板101与一输入单元102。输入单元102用于接收影像信号,以控制显示器面板101显示影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子装置100有多种实施方式,包括:一移动电话、一数字相机、一个人数字助理、一移动电脑、一台式电脑、一电视机、一汽车用显示器、一可携式光盘播放器、或任何包括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栅极驱动电路110可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可以不同的扫描顺序(例如,正向扫描顺序与反向扫描顺序)依序产生一栅极驱动信号至各栅极线,用以将供应至各数据线的影像信号依序写入像素矩阵130的像素中。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架构图。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200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SR[1]、SR[2]、SR[3]、SR[4]...SR[n],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CK1与CK2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各移位寄存器分别包括输入端IN1、IN2、CK与RESET以及输出端Q与QB(图2未示),其中输出端Q以及/或QB用以输出各移位寄存器所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并且输出端QB与输出端Q所输出的信号互为反相。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更耦接至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用以将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传送至相邻的移位寄存器。
如图所示,第一级移位寄存器SR[1]透过输入端IN1接收起始信号SPF,而其它级移位寄存器SR[2]~SR[n]的输入端IN1耦接至相邻的一移位寄存器(例如,前一级的移位寄存器SR[1]~SR[n-1])输出端Q,用以自该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移位寄存器SR[1]~SR[n-1]的另一输入端IN2耦接至相邻的另一移位寄存器(例如,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SR[2]~SR[n])输出端Q,用以自该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SR[n]透过输入端IN2接收另一起始信号SPB。
此外,各移位寄存器更透过输入端CK接收时脉信号CK1与CK2的其中一者。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一移位寄存器接收时脉信号CK1时,与该移位寄存器相邻的至少一移位寄存器接收时脉信号CK2。换言之,时脉信号CK1与CK2轮流被供应至移位寄存器SR[1]~SR[n]。以下将针对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作更详细的介绍。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移位寄存器可包括一传输门310与一锁存器(latch)320。传输门310耦接至输入端IN1、IN2与CK,以及输出端Q。锁存器320耦接至输入端RESET,以及输出端Q与QB,其中输出端QB与输出端Q所输出的信号互为反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传输门310可根据起始信号的一起始脉冲或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导通或关闭,用以于输出端Q输出时脉信号CK1或CK2作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锁存器320同样耦接至输出端Q,用以闩锁并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
传输门310包括两晶体管311与312,其中晶体管311与312分别根据输入端IN1与IN2所接收的信号导通或关闭。当晶体管311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被设定至第一状态,当晶体管312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被设定至第二状态。锁存器320包括两反相器321与322,并透过反相器321与322的其中一者接收重置信号,用以重置(或初始)输出端Q或QB的一电压电位。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图4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与图3相同,差别仅在于在第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锁存器320系透过反相器322接收重置信号。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计者可根据重置(或初始)的需求弹性地选择透过反相器321或322接收重置信号。举例而言,当设计者欲将输出端Q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一高电压电位时,可设计透过反相器321接收如第5所示的重置信号RESET(H)。重置信号RESET(H)包含一个具有高电压电位的脉冲,用以将输出端Q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高电压电位。
除此之外,设计者亦可将电路设计为透过反相器322接收如第5示的另一重置信号RESET(L)。重置信号RESET(L)包含一个具有低电压电位的脉冲,用以将输出端QB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低电压电位。借由将输出端QB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低电压电位,同样可达到将输出端Q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高电压电位的效果。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反相器电路图。反相器600包括两晶体管601与602,其中当反相器600实施为反相器322时,反相器600的输入端IN耦接至输出端Q,输出端OUT耦接至输出端QB。当反相器600实施为反相器321时,反相器600的输入端IN耦接至输出端QB,输出端OUT耦接至输出端Q。
除了输入端IN之外,反相器600更包括两输入端VH与VL,用以接收两不同的工作电压。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要重置或初始反相器输出端OUT的电压电位时,可将包含一个低电压电位的脉冲的重置信号RESET(L)输入至反相器600的输入端VH,用以将输出端OUT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低电压电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包含一个高电压电位的脉冲的重置信号RESET(H)输入至反相器600的输入端VL,用以将输出端OUT的电压电位重置(或初始)成高电压电位。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路图。为了简化说明,图7显示出包括四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亦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多于四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一种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于正向扫描时,由第一级移位寄存器SR[1]接收起始信号SPF,并且移位寄存器SR[1]~SR[4]依序于输出端Q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Q(1)~Q(4)。另一方面,于反向扫描时,由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SR[4]接收起始信号SPB,并且移位寄存器SR[4]~SR[1]依序于输出端Q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Q(4)~Q(1)。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仅需要控制起始信号SPF与SPB的起始脉冲的时序,即可切换扫描方向。换言之,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开关切换扫描方向,可大幅节省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所需的电路面积。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于正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于反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结合图7、8与9,以下将针对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操作作更详细的介绍。
如图7所示,除了第一级与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之外,其余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均分别耦接至前一级与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用以根据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导通或关闭其传输门。当传输门被导通时,时脉信号CK1或CK2会被传递至输出端Q,并且进一步被传送至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的输入端,用以导通或关闭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仅需接收两个时脉信号,便可以产生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如图8与图9所示,时脉信号CK1包括多个时脉脉冲,时脉信号与CK2包括也多个时脉脉冲。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时脉信号CK1的时脉脉冲的边缘与时脉信号CK2的时脉脉冲的边缘会互相交错(interleaved)。换言之,时脉信号CK1的时脉脉冲的边缘(包含上升缘与下降缘)不会与时脉信号CK2的时脉脉冲的边缘(包含上升缘与下降缘)对齐,而是会发生于时脉信号CK2的时脉脉冲被拉高或拉低的时间区间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所采用的晶体管的类型系根据该移位寄存器所接收的时脉信号CK1/CK2的时脉脉冲的波形而决定。假设各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分别包含晶体管T1与T2,晶体管T1耦接至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或者,对于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其晶体管T1耦接至起始信号SPF),晶体管T2耦接至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或者,对于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其晶体管T2耦接至起始信号SPB)。
当晶体管T1所接收的起始脉冲或栅极脉冲为低态动作(active low)的信号(换言之,在有作用的时间区间具有低电压电位)时,晶体管T1可被选择为P型金属氧化半导体(简称为PMOS)晶体管。此时,传输门的另一晶体管T2可被选择为N型金属氧化半导体(简称为NMOS)晶体管。另一方面,当晶体管T1所接收的起始脉冲或栅极脉冲为高态动作(active high)的信号(换言之,在有作用的时间区间具有高电压电位)时,晶体管T1可被选择为NMOS晶体管。此时,传输门的另一晶体管T2可被选择为PMOS晶体管。
举例而言,如图7与图8所示,由于起始信号SPF为低态动作的信号,其包括具有低电压电位的一起始脉冲,因此移位寄存器SR[1]内接收起始信号SPF的晶体管采用PMOS晶体管。举另一例,由于栅极驱动信号Q(2)为高态动作的信号,其包括具有高电压电位的一栅极脉冲,因此移位寄存器SR[1]与SR[3]内接收栅极驱动信号Q(2)的晶体管采用NMOS晶体管,以此类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图8与图9所示,各栅极驱动信号Q(1)~Q(4)分别包括一栅极脉冲,并且该栅极脉冲的一前缘(leading edge)与一后缘(trailingedge)分别与该级移位寄存器所接收的时脉信号CK1/CK2所包含的多个时脉脉冲的其中一者的一前缘与一后缘对齐。举例而言,栅极驱动信号Q(2)的栅极脉冲的前缘与后缘与时脉信号CK2的第一个时脉脉冲之前缘与后缘对齐,栅极驱动信号Q(4)的栅极脉冲的前缘与后缘与时脉信号CK2的第二个时脉脉冲之前缘与后缘对齐,依此类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各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的初始电压系依据被对齐的时脉脉冲之前缘为上升缘或下降缘而决定。举例而言,如图8所示,由于时脉信号CK2的第一个时脉脉冲之前缘为上升缘,因此移位寄存器SR[2]的输出端Q的初始电压电位会被重置为一低电压电位。举另一例,由于时脉信号CK2的第二个时脉脉冲之前缘为下降缘,因此移位寄存器SR[4]的输出端Q的初始电压电位会被重置为一高电压电位。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8与图9所示,虽然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栅极脉冲的波形两两互相重叠,使得栅极脉冲有作用的时间区间会涵盖到数据驱动信号DATA内的两笔数据。然而,由于各栅极脉冲系结束于对应的数据DATA(1)~DATA(4)抵达的时间,因此各像素依旧会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如图8与图9中,栅极驱动信号Q(1)~Q(4)上所标出的数据DATA(1)~DATA(4)所示。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路图。于此实施例中,各级移位寄存器的传输门内的晶体管类型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反。此外,于此实施例中,各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Q的初始电压电位系根据重置信号RESET(L)被重置。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于正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于反向扫描时起始信号、时脉信号与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图11与图12中所示的信号波形系为图10中所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所对应的信号波形。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以上所介绍的概念,设计出不同于图7与图10所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并不限于图7与图10的架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可至少包括四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移位寄存器的数量以为四的倍数为较佳。
如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仅需接收两个时脉信号,便可以产生出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所使用的时脉信号数量比传统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来得少。此外,如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开关切换扫描方向,仅需要控制起始信号SPF与SPB的起始脉冲的时序,即可切换扫描方向。如此一来,可大幅节省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所需的电路面积。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包括:
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其中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该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分别用以产生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一者,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至少一者包括:
一输出端,用以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
一第一输入端,耦接至一第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用以自该第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
一第二输入端,耦接至一第二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用以自该第二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接收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
一第三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与一第二时脉信号的其中一者;
一传输门,耦接至该第一输入端、该第二输入端、该第三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以及
一锁存器,耦接至该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器面板,其中该显示器面板包括:
该栅极驱动电路;
该像素矩阵,包括所述像素;
一数据驱动电路,用以产生多个数据驱动信号以提供数据至该像素矩阵的所述像素;以及
一控制芯片,用以产生该第一时脉信号、该第二时脉信号以及一起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正向扫描时,一第一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起始信号,并且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一顺序依序于该输出端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一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起始信号,并且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二顺序依序于该输出端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脉信号包括多个第一时脉脉冲,该第二时脉信号包括多个第二时脉脉冲,并且所述第一时脉脉冲的多个边缘与所述第二时脉脉冲的多个边缘互相交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输门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耦接至该第一输入端、该第三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耦接至该第二输入端、该第三输入端与该输出端,
其中当该第一输入端所接收的该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具有低电压电位时,该第一晶体管为一P型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为一N型晶体管,并且当该第一输入端所接收的该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具有高电压电位时,该第一晶体管为一N型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为一P型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存器还接收一重置信号,用以重置该输出端的一电压电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分别包括至少一栅极脉冲,该栅极脉冲的一前缘与一后缘分别与该第一时脉信号或该第二时脉信号所包含的多个时脉脉冲之一者的一前缘与一后缘对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移位寄存器之一者所输出的该栅极脉冲对齐的该时脉脉冲的该前缘为一上升缘时,该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的该电压电位被重置为一低电压电位,以及当该时脉脉冲的该前缘为一下降缘时,该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的该电压电位被重置为一高电压电位,其中该高电压电位高于低电压电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存器包括:
一第一反相器;以及
一第二反相器,
其中该第一反相器与该第二反相器之的其中一者接收该重置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至少包括四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数量为四的倍数。
12.一种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用以根据两时脉信号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至少一者包括:
一传输门,用以根据一起始信号的一起始脉冲或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该栅极驱动信号的一栅极脉冲导通或关闭,以输出一第一时脉信号或一第二时脉信号作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一锁存器,耦接至一输出端,用以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其中该输出端更耦接至至少一相邻的移位寄存器的该传输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位寄存器之一者接收该第一时脉信号时,与该移位寄存器相邻的至少一移位寄存器接收该第二时脉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于正向扫描时,一第一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起始脉冲,并且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一顺序依序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一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起始脉冲,并且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二顺序依序输出对应的该栅极驱动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脉信号包括多个第一时脉脉冲,该第二时脉信号包括多个第二时脉脉冲,并且所述第一时脉脉冲的多个边缘与所述第二时脉脉冲的多个边缘互相交错。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传输门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
其中当该第一晶体管为一P型晶体管时,该第二晶体管为一N型晶体管,并且当该第一晶体管为一N型晶体管时,该第二晶体管为一P型晶体管。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锁存器还接收一重置信号,用以重置该输出端的一电压电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分别包括至少一栅极脉冲,该栅极脉冲的一前缘与一后缘分别与该第一时脉信号或该第二时脉信号所包含的多个时脉脉冲之一者的一前缘与一后缘对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移位寄存器之一者所输出的该栅极脉冲对齐的该时脉脉冲的该前缘为一上升缘时,该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的该电压电位被重置为一低电压电位,以及当该时脉脉冲的该前缘为一下降缘时,该移位寄存器的该输出端的该电压电位被重置为一高电压电位。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锁存器包括:
一第一反相器;以及
一第二反相器,
其中该第一反相器与该第二反相器之一者接收该重置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数量为四的倍数。
CN2012100898650A 2012-03-30 2012-03-30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Pending CN103366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8650A CN103366661A (zh) 2012-03-30 2012-03-30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8650A CN103366661A (zh) 2012-03-30 2012-03-30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661A true CN103366661A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6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98650A Pending CN103366661A (zh) 2012-03-30 2012-03-30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66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9132A (zh) * 2014-10-2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48746A (zh) * 2017-01-20 2017-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617B2 (en) * 2000-03-16 2004-02-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ata driver
EP1445775A1 (en) * 2003-01-25 2004-08-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ift register
CN1697088A (zh) * 2004-05-10 2005-11-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移位寄存器
TW200603043A (en) * 2004-07-13 2006-01-16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A shift register and a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6338723A (ja) * 2005-05-31 2006-12-14 Toshiba Corp データ転送回路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969341A (zh) * 2004-06-14 2007-05-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移位寄存器及半导体显示装置
CN101336447A (zh) * 2006-03-23 2008-12-3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87827A (zh) * 2010-05-11 2011-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WO2011105229A1 (ja) * 2010-02-23 2011-09-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信号線駆動回路、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617B2 (en) * 2000-03-16 2004-02-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ata driver
EP1445775A1 (en) * 2003-01-25 2004-08-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ift register
CN1697088A (zh) * 2004-05-10 2005-11-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移位寄存器
CN1969341A (zh) * 2004-06-14 2007-05-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移位寄存器及半导体显示装置
TW200603043A (en) * 2004-07-13 2006-01-16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A shift register and a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6338723A (ja) * 2005-05-31 2006-12-14 Toshiba Corp データ転送回路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1336447A (zh) * 2006-03-23 2008-12-3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1105229A1 (ja) * 2010-02-23 2011-09-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信号線駆動回路、液晶表示装置
CN102087827A (zh) * 2010-05-11 2011-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9132A (zh) * 2014-10-2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48746A (zh) * 2017-01-20 2017-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843B1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03823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US8902212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s and 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 circuits
TWI453718B (zh) 影像顯示系統與雙向移位暫存器電路
EP3333842A1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TWI556250B (zh) 顯示器面板與雙向移位暫存器電路
US8884681B2 (en) Gate driving devices capable of providing bi-directional scan functionality
EP3779944B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11081031B2 (en) Gate control un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r on array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489189A (zh)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150170592A1 (en) Display devices with enhanced driving capability and reduced circuit area of driving circuit
US20160275849A1 (en) Display devices
CN108877721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US11024399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WI529731B (zh) 顯示器面板與雙向移位暫存器電路
CN105575306B (zh) 显示器面板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US8994637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s, shift register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hift register
CN102760495B (zh) 影像显示系统、移位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控制方法
CN113554970B (zh) Goa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366661A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CN103366662B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EP3882901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e method,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137057B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栅极驱动电路
CN103137058A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栅极驱动电路
CN104240628A (zh) 显示器面板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