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2297A -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2297A
CN103362297A CN2013101037475A CN201310103747A CN103362297A CN 103362297 A CN103362297 A CN 103362297A CN 2013101037475 A CN2013101037475 A CN 2013101037475A CN 201310103747 A CN201310103747 A CN 201310103747A CN 103362297 A CN103362297 A CN 103362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scaffold
bar
plan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3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2297B (zh
Inventor
江林
蔡雪松
陶友根
周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GZH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Z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ZH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Z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37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2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所述施工方案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埋设预埋管、安装桁架结构、架体构架搭设、安装操作室、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架体防护安装、检查验收、脚手架升降、脚手架拆除数个阶段,并包括各阶段的操作要求。整个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并对各阶段的质量要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可靠的完成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案,特别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外脚手架用量大,使用时间长、费用高,要求安全、适用、经济,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促使脚手架朝装拆简单,移动方便,承载性能好,适用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近十多年来,落地式外脚手架、吊篮和外挂脚手架因其耗时、耗工、耗材和安全保障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原因逐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淘汰,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取而代之的是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升降脚手架,但是悬挑脚手架存在反复搭拆的缺点,而附着升降脚手架却较好的克服了这一缺点,它用料少,只安拆一次,爬升快捷方便,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高层建筑外脚手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其具体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目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施工方案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埋设预埋管、安装桁架结构、架体构架搭设、安装操作室、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架体防护安装、检查验收、脚手架升降、脚手架拆除数个阶段;具体为: 
埋设预埋管阶段:
用PVC塑料管,按外圈边梁宽度下好料,两端用胶带封牢,严防砂浆进入;将塑料管用铁丝扎牢于建筑物边梁结构的钢筋上,根据各机位附着点预埋,浇捣混凝土时以防浇捣时碰坏或碰歪塑料管;
    安装桁架结构阶段:
搭设支撑平台,标准层以下搭设双排落地架式脚手架,在落地架上根据机位平面图搭设底盘放置平台;平台应牢固,能承受脚手架竖向和横向的荷载,各平台面高度误差<20mm; 
安装底盘,底盘按机位布置平面图置于落地架平台上,底盘离墙距离误差不超过20mm,纵向误差不超过20mm,任意两个高度差不大于10mm,校准位置后固定;
安装水平桁架,组装水平桁架,各杆件根据平面图上杆件尺寸安装,桁架安装完工后,校直各立杆,垂直误差不大于5‰,然后紧固各连接螺栓;
安装竖向主框架,每个机位处安装竖向框架垂直于建筑物外表面,严禁偏移或扭转;
架体构架搭设阶段:
立杆搭设,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水平杆搭设,纵向水平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等距离设置且间距不大于300mm,横向水平杆应作为纵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剪刀撑搭设,剪刀撑采用搭接,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
安装操作室阶段:
操作室设置在架体构架的架体上,利用钢管外挑搭设1.5m×2.2m平台,下设斜撑杆,平台上铺设木方及脚手架板,四周及顶部用胶合板作安全可靠的围护,操作台设置152主电缆线独立的供电系统,供电功率为15KW,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3*1.5+1*1四芯线分两方向将每台电动葫芦与操作台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
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阶段:
将下拉杆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调整花篮螺栓使两根拉杆同时受力,将提升钢梁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安装上拉杆,调节花蓝螺栓,使提升钢梁呈水平状态,用手拉葫芦吊起电动升降葫芦,把电动葫芦上钩挂在提升钢梁吊环上;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安装防倾覆装置,在竖向主框架的一侧立杆上安装防倾覆导轨,把导向架分别套在每根导轨上,间距一个楼层高度。导向架后座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边梁上;
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器安装在底盘底部位置上。在电动葫芦预紧拉开锁夹时,将防坠吊杆穿入锁块间隙内,旋转调节转杆上的牵引拉杆,使夹紧机构与制动杆松脱,间隙大于5 mm;
安装同步限载装置,同步限载装置安装在电动葫芦下钩头与承力架底盘拉杆之间,通过信号导线与中央控制柜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中央控制台接通电源试机,逐台收紧葫芦链条;
架体防护安装阶段:
底部脚手板铺设,架体搭设2步后,应尽快铺设底板,铺设方法:首先在底部每隔800mm用12号铅丝绑扎一木方,木方截面尺寸50×100,长度根据机位离墙距离确定使木方端头距外墙100,同时在底部内外弦杆上用扣件扎好同样长钢管,钢管端头扎一个纵向水平杆,木方端头应搁在水平杆上,并用铅丝扎牢,然后在木方上钉木脚手板,木脚手板缝隙应严密;
底部安全网铺设,架体首次提升时,在外立面底步挡杆上绑扎兜底网,经架体底部后绑扎在内纵向杆上,要求先扎密目安全网,后绑扎小眼尼龙网,兜底网要求绷紧、拉平、扎牢;
架体内防护搭设,内防护即架体内侧与外墙间防护,具体为脚手架底部除距外墙面10mm间隙外,全用木板钉牢密封,并设置翻板,翻板一端利用铰链或其它构件与底板固定,一端搭至楼面,脚手架内侧与建筑外墙之间空隙用小眼尼龙网隔离,防止施工层物料坠落;
架体其它防护搭设,脚手架每步搭设0.6m和1.2m高的防护栏杆,铺设1.5m×0.9m竹笆片,架体外侧挂1.8m宽的密目安全网,架体断口截面处设置栏杆及扶手并挂安全网,施工层外侧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200mm,涂刷黑黄间隔警戒色,与立杆绑扎牢,架体离建筑物外墙面间隙大于400mm处,应搭设内挑作业面,保证架体内侧距离建筑物400mm,内挑作业面搭设应与整体脚手架搭设同步,内挑作业面宽度>500mm时应在底部设置斜拉杆;
检查验收阶段:
主要对架体搭设、提升装置、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安装要求进行检查;
脚手架升降阶段:
第一阶段:拆除下拉杆及连墙杆,翻起底部翻板,准备提升;
第二阶段:提升到位后,安装下拉杆及连墙杆固定架体,盖好底部翻板;
第三阶段:把提升装置及导座上移一层并固定,准备下一次提升,下降反之进行;
脚手架拆除
拆除应自上而下按顺序逐步拆除脚手架架体,每步架体应按下列次序拆除架体材料:第一步、拆除挡脚板;第二步、解开安全网和竹笆片上的绑扎铁丝,拆除安全网和竹笆片;第三步、拆除剪刀撑;第四步、拆除扶手栏杆及挡脚杆;第五步、拆除平面竹笆片;第六步、施工人员站到下步脚手架架体上拆除上步大横杆、小横杆及立杆等钢管、扣件;
脚手架体拆除至步骤s中的第四步时,可拆除各电动葫芦,并拆除上拉杆、悬挂梁、安全装置及各电缆线;
拆除至步骤s中的第三步时,每机位再安装一根连墙固定拉结杆;
将底部水平桁架分段解体,两机位一组由塔机吊至地面拆除;
拆下的竹笆片、安全网、钢管、扣件、架体定型桁架结构件等材料应按区域集中,并分类堆放待转运出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整个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经过埋设预埋管、安装桁架结构、架体构架搭设、安装操作室、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架体防护安装、检查验收、脚手架升降、脚手架拆除数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质量要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可靠的完成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的结构图。 
图1a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六~十一层西立面平面剖视图。 
图1b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十二~十六层西立面平面剖视图。 
图1c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十七~二十层西立面平面剖视图。 
图1d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二十一~二十三层西立面平面剖视图。 
图1e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二十四~三十层西立面平面剖视图。 
图2(1)~2(25)为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6层至30层附着升降脚手架机位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中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工程为例进一步说明: 
金茂创业大厦位于张家港市市区,本建筑为框架结构写字楼,见图1,建筑物总高度为148.2m,地面以上33层,6-33层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除25层为4.4m,33层为8.05m外,其余均为4.0 m。该建筑标准层在东、西、南立面有下列规则变化:根据图1a~1e所示,南立面6-10每层向外扩大0.48m,11-32层每层向内收缩0.225m;由于东西面呈中心对称,故以西立面为例,图1b中所示的尺寸D、E、H的数值变化反映了该面的变化规律,Ⅰ面和Ⅱ面结构在17层以下每层分别向南扩大0.48m和向北收缩1.325m;当施工到17层时,Ⅰ面和Ⅱ面结构重合后每层继续向南扩大0.48m,东立面的结构变化与此相同。因建筑物标准层东、西、南立面立面有规则变化,其余均无局部悬挑或退层结构变化宜使用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
因建筑物标准层东、西、南立面立面有规则变化,其余均无局部悬挑或退层结构变化宜使用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 
本工程采用的FSJ50型附着升降脚手架经建设部科技司技术鉴定,并取得建设部颁发的附着升降脚手架一级施工资质,本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张家港金茂创业大厦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表
脚手架附着点平面设计
根据本建筑外围的特点及结构主框架梁柱的分布情况,确定张家港市金茂创业大厦标准层结构外围共在6层设置35个提升机位,见图2(1)。南面落地脚手架搭设至10层后在该面布置9个机位,见图2(4)。根据楼层变化不同,架体的机位变化每层也随之不同,图2(1)~图2(25)反映了架体从第6层提升到第30层时各机位间的变化情况。
该方案设计的难点在于东西对称面的架体设计,可将这两面的架体设计成三段独立的架体分别提升。根据楼层变化情况,以西面为例论述。A段架体与B段架体,随着Ⅱ面不断向北延伸,A段架体必须随楼层变化提升后搭设延伸,B段架体由14#、15#、16#、17#四机位组成,由于B边随着楼层而逐渐缩小,直至Ⅰ面和Ⅱ面重合,所以该段架体不断收缩直至完全拆除。 
下面就几个关键节点阐述架体的主要变化: 
当架体底部从6层爬升至7层时,16#、17#机位间距为4.72m,14#与11#机位间增加一机位12#,东面与之对称部位相应增加46#机位,如图2(1),2(2)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7层爬升至8层时,16#、17#机位间距为4.24m,14#与12#机位间增加一机位13#,东面与之对称部位相应增加45#机位,如图2(3)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8层爬升至9层时,16#、17#机位间距为3.76m,而14#机位处架体处于悬空无附着状态,遂将其拆除。,由于Ⅱ面向北延伸1.325m,故将与12#与11#机位间距通过手拉葫芦拉伸至2.65m东面与之对称部位的46#、47#机位也伸长相同距离,如图2(4)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9层爬升至10层时,16#、17#机位间距为3.25m, 12#与11#机位间距通过手拉葫芦拉伸至3.975m,东面与之对称部位的46#、47#机位也伸长相同距离,如图2(5)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10层爬升至11层时,16#、17#机位间距为2.8m, 12#与11#机位间距通过手拉葫芦拉伸至5.3m,东面与之对称部位的46#、47#机位也伸长相同距离,如图2(6)所示; 
随着楼层不断变化,当架体底部提升至13层时拆除15#机位,同时13#与12#机位之间的距离变化与上述11#和10#机位间变化相同,直至间距变成5.3m。当架体底部提升至17层时,Ⅰ面和Ⅱ面重合而将B段架体完全拆除,增加搭设49#机位架体,与之对称的东面架体也作相同的变化,同时增加搭设50#机位架体,如图2(12)所示。
再论述C段架体,随着C边从6层至29层逐层有规律伸长,18#、19#、20#、21#、22#机位间距也将随之有规律的变化。 当架体底部升至11层时,21#与22#机位间距逐层变化至3.9m,18#与19#、19#与20#、20#与21#机位之间相对固定,如图2(6)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12层升至18层时,20#与21#机位间距逐层变化至4.86m,18#与19#、19#与20#、21#与22#机位之间相对固定,如图2(13)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19层升至24层时,19#与20#机位间距逐层变化至4.38m,18#与19#、20#与21#、21#与22#机位之间相对固定,如图2(19)所示。 
当架体底部从25层升至30层时,18#与19#机位间距逐层变化至3.948m,19#与20#、20#与21#、21#与22#机位之间相对固定,如图2(25)所示。与之相对称的东面架体的36#、37#、38#、39#、40#的间距也随上述楼层变化作相同的调整。 
    如图3所示,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包括搭设准备、埋设预埋管、安装桁架结构、架体构架搭设、安装操作室、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架体防护安装、检查验收、脚手架升降、脚手架拆除。 
首先进行搭设准备: 
    脚手架搭设人员一般为6~8人,其中1人负责指挥,1人兼管安全、质量;
    进场前,由脚手架安装负责人对全体搭设人员介绍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搭设前,由脚手架现场施工负责人对设备及材料进行质量检查。
埋设预埋管阶段: 
a.用PVC塑料管,按外圈边梁宽度下好料,两端用胶带封牢,严防砂浆进入;将塑料管用铁丝扎牢于建筑物边梁结构的钢筋上,根据各机位附着点预埋,浇捣混凝土时以防浇捣时碰坏或碰歪塑料管;
安装桁架结构阶段:
b.搭设支撑平台,标准层以下搭设双排落地架式脚手架,在落地架上根据机位平面图搭设底盘放置平台;平台应牢固,能承受脚手架竖向和横向的荷载,各平台面高度误差<20mm; 
c.安装底盘,底盘按机位布置平面图置于落地架平台上,底盘离墙距离误差不超过20mm,纵向误差不超过20mm,任意两个高度差不大于10mm,校准位置后固定;
d.安装水平桁架,组装水平桁架,各杆件根据平面图上杆件尺寸安装,桁架安装完工后,校直各立杆,垂直误差不大于5‰,然后紧固各连接螺栓;
e.安装竖向主框架,每个机位处安装竖向框架垂直于建筑物外表面,严禁偏移或扭转;
 架体构架搭设阶段:
f.立杆搭设,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g.水平杆搭设,纵向水平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等距离设置且间距不大于300mm,横向水平杆应作为纵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h.剪刀撑搭设,剪刀撑采用搭接,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 
架体构架搭设阶段要求:
(1)架体桁架采用φ48×3.0钢管,无裂纹、无硬弯、无严重锈蚀;
(2)扣件要求无裂纹、无滑丝、无变形;
(3)脚手架相邻机位高度差≤20mm,任意两机位高度差≤30mm;
(4)架体整体垂直偏差<5‰;
(5)扣件螺栓紧固力矩40~60N·m;
(6)横杆外伸长度100mm~150mm;
(7)架体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接长,相邻两立杆接头错开在不同网格内;
(8)剪刀撑接长采用三扣件搭接,搭接长度≮1 m。 
安装操作室阶段:
i.操作室设置在架体构架的架体上,利用钢管外挑搭设1.5m×2.2m平台,下设斜撑杆,平台上铺设木方及脚手架板,四周及顶部用胶合板作安全可靠的围护,操作台设置152主电缆线独立的供电系统,供电功率为15KW,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3*1.5+1*1四芯线分两方向将每台电动葫芦与操作台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 
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阶段:
j.将下拉杆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调整花篮螺栓使两根拉杆同时受力,将提升钢梁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安装上拉杆,调节花蓝螺栓,使提升钢梁呈水平状态,用手拉葫芦吊起电动升降葫芦,把电动葫芦上钩挂在提升钢梁吊环上。 
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阶段的安装要求为:
(1)电动葫芦运转平稳,润滑良好;
(2)链条无损伤、无绞链现象;
(3)电动葫芦应包扎防雨、防污染;
(4)电动葫芦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5)控制室有防雨、防晒、有门并上锁;
(6)控制台有群控和点控功能,有漏电、缺相、短路保护,并有声光指示;有电源电压指示。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k.安装防倾覆装置,在竖向主框架的一侧立杆上安装防倾覆导轨,把导向架分别套在每根导轨上,间距一个楼层高度。导向架后座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边梁上;
l.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器安装在底盘底部位置上。在电动葫芦预紧拉开锁夹时,将防坠吊杆穿入锁块间隙内,旋转调节转杆上的牵引拉杆,使夹紧机构与制动杆松脱,间隙大于5 mm;
m.安装同步限载装置,同步限载装置安装在电动葫芦下钩头与承力架底盘拉杆之间,通过信号导线与中央控制柜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中央控制台接通电源试机,逐台收紧葫芦链条。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阶段中防坠落装置安装要求为:
(1)防坠制动杆垂直安装,偏角小于3°;
(2)防坠器制动灵敏,当葫芦链条或支承结构断裂时架体能即时锁在制动吊杆上;
(3)防坠制动杆在防坠器孔中自由畅通,无阻卡现象;
(4)防坠器有防雨布包扎。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阶段中防倾覆装置安装要求为:
(1)防倾覆导轨垂直偏差<2‰;
(2)导向架与导轨相对滑动通畅无阻;
(3)导轨应与架体结构连接牢固  
架体防护安装阶段:
n.底部脚手板铺设,架体搭设2步后,应尽快铺设底板,铺设方法:首先在底部每隔800mm用12号铅丝绑扎一木方,木方截面尺寸50×100,长度根据机位离墙距离确定使木方端头距外墙100,同时在底部内外弦杆上用扣件扎好同样长钢管,钢管端头扎一个纵向水平杆,木方端头应搁在水平杆上,并用铅丝扎牢,然后在木方上钉木脚手板,木脚手板缝隙应严密;
o.底部安全网铺设,架体首次提升时,在外立面底步挡杆上绑扎兜底网,经架体底部后绑扎在内纵向杆上,要求先扎密目安全网,后绑扎小眼尼龙网,兜底网要求绷紧、拉平、扎牢;
p.架体内防护搭设,内防护即架体内侧与外墙间防护,具体为脚手架底部除距外墙面10mm间隙外,全用木板钉牢密封,并设置翻板,翻板一端利用铰链或其它构件与底板固定,一端搭至楼面,脚手架内侧与建筑外墙之间空隙用小眼尼龙网隔离,防止施工层物料坠落;
q.架体其它防护搭设,脚手架每步搭设0.6m和1.2m高的防护栏杆,铺设1.5m×0.9m竹笆片,架体外侧挂1.8m宽的密目安全网,架体断口截面处设置栏杆及扶手并挂安全网,施工层外侧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200mm,涂刷黑黄间隔警戒色,与立杆绑扎牢,架体离建筑物外墙面间隙大于400mm处,应搭设内挑作业面,保证架体内侧距离建筑物400mm,内挑作业面搭设应与整体脚手架搭设同步,内挑作业面宽度>500mm时应在底部设置斜拉杆。 
检查验收阶段:
r.主要对架体搭设、提升装置、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安装要求进行检查。
 脚手架升降阶段:包括准备工作、人员分工、升降过程和升降施工安全操作要求四部分: 
准备工作
第一步、根据施工进度,由现场项目部确认附墙点砼强度达到C10强度以上,检查支模模板、建筑物临边堆物不影响架体正常升降,符合安全升降条件后,下达升降作业令。
第二步、架体提升作业前,由脚手架项目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名留存。脚手架班组长划分升降责任监护区域,严格按照《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前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落实人员监护,特殊部位需派专人看护。 
第三步、在架体下方投影区域5m范围内圈示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人员进入警戒区。 
第四步、作业人员必须对通信设备(对讲机)进行复查调试,统一调到无干扰的同一频率。 
第五步、由班组长协助操作工对每台电动葫芦检查预紧过程,确保所有电动葫芦工作正常。 
第六步、电动葫芦全部收紧后,拆除下拉杆及连墙件,使整个架体悬挂于电动葫芦上。 
第七部、再次检查所有连墙机构拆除完毕,建筑物临边无障碍后,翻起底部翻板及隔离网。 
第八步、脚手架班组长复查各岗位检查情况,确认无误后,通知全体作业人员正式开始升降。 
第九步、提升前撤离脚手架的所有施工人员,清理掉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和机械设备。 
人员分工 
本工程升降作业:机位监护人员 6 人,指挥员 1 人,电控操作人员 1 人。
  
 升降过程包括
s.第一阶段:拆除下拉杆及连墙杆,翻起底部翻板,准备提升;
t.第二阶段:提升到位后,安装下拉杆及连墙杆固定架体,盖好底部翻板;
u.第三阶段:把提升装置及导座上移一层并固定,准备下一次提升,下降反之进行。
升降施工安全操作要求 
提升过程中,塔机和施工升降机暂时停止使用。提升时禁止人员在脚手架上停留,特殊情况必须上人时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脚手架提升100mm停止动作,检查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防外倾装置、防坠落装置,以及架体与外墙面有无障碍物。确定安全无误后,指挥人员下令继续升降。 
提升过程中,机位监护人员、巡视人员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停机检查。 
提升过程中如发现超载、失载等报警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加以调整。 
提升过程中发现有与架体相碰撞的障碍物,应停机排除,确认无障碍物再继续升降。 
提升到位后调整架体水平度,拉结连墙件、安装下拉杆,使两根下拉杆受力均衡。 
提升到位后及时切断电源。 
提升到位恢复安装所有的防护措施,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前,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下班。 
对提升状况进行自检,再由现场项目部安全员和脚手架负责人、班组长共同检查验收,严格按照《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后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填写表格,办理使用移交手续,未办理文件使用手续,脚手架不得投入使用。 
脚手架拆除阶段:包括拆除前准备和拆除程序两部分 
 除前准备工作
架体拆除应严格根据施工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拆除施工。
由架体拆除工作负责人和安全员根据施工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要求,对架体拆除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强调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和拆除程序。 
全面检查架体状况及安全防护应完好,检查各机位上的附墙拉结杆,要求每个机位在每层楼面处均有一根附墙拉结杆。 
检查下拉杆的拉结状况,必须使两根下拉杆受力均匀。 
在距建筑物外墙5m以外设置警戒区,悬挂警示牌,拆除时严禁人员在警戒区内施工或行走。 
由项目部安排施工人员逐层检查并清理架体上的施工材料及建筑垃圾,严禁抛掷各类清除物体。 
由双方拆除工作负责人及现场安全负责人共同对拆除前的准备工作逐项进行检查,待符合拆除工作的安全技术要求后才能开始拆除工作。 
拆除程序: 
v.拆除应自上而下按顺序逐步拆除脚手架架体,每步架体应按下列次序拆除架体材料:第一步、拆除挡脚板;第二步、解开安全网和竹笆片上的绑扎铁丝,拆除安全网和竹笆片;第三步、拆除剪刀撑;第四步、拆除扶手栏杆及挡脚杆;第五步、拆除平面竹笆片;第六步、施工人员站到下步脚手架架体上拆除上步大横杆、小横杆及立杆等钢管、扣件;
w.脚手架体拆除至步骤w中的第四步时,可拆除各电动葫芦,并拆除上拉杆、悬挂梁、安全装置及各电缆线;
x.拆除至步骤w中的第三步时,每机位再安装一根连墙固定拉结杆;
y.将底部水平桁架分段解体,两机位一组由塔机吊至地面拆除;拆下的竹笆片、安全网、钢管、扣件、架体定型桁架结构件等材料应按区域集中,并分类堆放待转运出场。

Claims (5)

1.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案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埋设预埋管、安装桁架结构、架体构架搭设、安装操作室、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架体防护安装、检查验收、脚手架升降、脚手架拆除数个阶段;具体为:
埋设预埋管阶段:
a.用PVC塑料管,按外圈边梁宽度下好料,两端用胶带封牢,严防砂浆进入;将塑料管用铁丝扎牢于建筑物边梁结构的钢筋上,根据各机位附着点预埋,浇捣混凝土时以防浇捣时碰坏或碰歪塑料管;
安装桁架结构阶段:
b.搭设支撑平台,标准层以下搭设双排落地架式脚手架,在落地架上根据机位平面图搭设底盘放置平台;平台应牢固,能承受脚手架竖向和横向的荷载,各平台面高度误差<20mm; 
c.安装底盘,底盘按机位布置平面图置于落地架平台上,底盘离墙距离误差不超过20mm,纵向误差不超过20mm,任意两个高度差不大于10mm,校准位置后固定;
d.安装水平桁架,组装水平桁架,各杆件根据平面图上杆件尺寸安装,桁架安装完工后,校直各立杆,垂直误差不大于5‰,然后紧固各连接螺栓;
e.安装竖向主框架,每个机位处安装竖向框架垂直于建筑物外表面,严禁偏移或扭转;
架体构架搭设阶段:
f.立杆搭设,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g.水平杆搭设,纵向水平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等距离设置且间距不大于300mm,横向水平杆应作为纵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h.剪刀撑搭设,剪刀撑采用搭接,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布置,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
安装操作室阶段:
i.操作室设置在架体构架的架体上,利用钢管外挑搭设1.5m×2.2m平台,下设斜撑杆,平台上铺设木方及脚手架板,四周及顶部用胶合板作安全可靠的围护,操作台设置152主电缆线独立的供电系统,供电功率为15KW,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3*1.5+1*1四芯线分两方向将每台电动葫芦与操作台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
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阶段:
j.将下拉杆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调整花篮螺栓使两根拉杆同时受力,将提升钢梁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外边梁上,安装上拉杆,调节花蓝螺栓,使提升钢梁呈水平状态,用手拉葫芦吊起电动升降葫芦,把电动葫芦上钩挂在提升钢梁吊环上;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k.安装防倾覆装置,在竖向主框架的一侧立杆上安装防倾覆导轨,把导向架分别套在每根导轨上,间距一个楼层高度;
导向架后座用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边梁上;
l.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器安装在底盘底部位置上;
在电动葫芦预紧拉开锁夹时,将防坠吊杆穿入锁块间隙内,旋转调节转杆上的牵引拉杆,使夹紧机构与制动杆松脱,间隙大于5 mm;
m.安装同步限载装置,同步限载装置安装在电动葫芦下钩头与承力架底盘拉杆之间,通过信号导线与中央控制柜连接,导线要求布线整齐,用塑料扎带捆扎好,导线禁止与钢管接触;
中央控制台接通电源试机,逐台收紧葫芦链条;
架体防护安装阶段:
n.底部脚手板铺设,架体搭设2步后,应尽快铺设底板,铺设方法:首先在底部每隔800mm用12号铅丝绑扎一木方,木方截面尺寸50×100,长度根据机位离墙距离确定使木方端头距外墙100,同时在底部内外弦杆上用扣件扎好同样长钢管,钢管端头扎一个纵向水平杆,木方端头应搁在水平杆上,并用铅丝扎牢,然后在木方上钉木脚手板,木脚手板缝隙应严密;
o.底部安全网铺设,架体首次提升时,在外立面底步挡杆上绑扎兜底网,经架体底部后绑扎在内纵向杆上,要求先扎密目安全网,后绑扎小眼尼龙网,兜底网要求绷紧、拉平、扎牢;
p.架体内防护搭设,内防护即架体内侧与外墙间防护,具体为脚手架底部除距外墙面10mm间隙外,全用木板钉牢密封,并设置翻板,翻板一端利用铰链或其它构件与底板固定,一端搭至楼面,脚手架内侧与建筑外墙之间空隙用小眼尼龙网隔离,防止施工层物料坠落;
q.架体其它防护搭设,脚手架每步搭设0.6m和1.2m高的防护栏杆,铺设1.5m×0.9m竹笆片,架体外侧挂1.8m宽的密目安全网,架体断口截面处设置栏杆及扶手并挂安全网,施工层外侧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200mm,涂刷黑黄间隔警戒色,与立杆绑扎牢,架体离建筑物外墙面间隙大于400mm处,应搭设内挑作业面,保证架体内侧距离建筑物400mm,内挑作业面搭设应与整体脚手架搭设同步,内挑作业面宽度>500mm时应在底部设置斜拉杆;
检查验收阶段:
r.主要对架体搭设、提升装置、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安装要求进行检查;
脚手架升降阶段:
s.第一阶段:拆除下拉杆及连墙杆,翻起底部翻板,准备提升;
t.第二阶段:提升到位后,安装下拉杆及连墙杆固定架体,盖好底部翻板;
u.第三阶段:把提升装置及导座上移一层并固定,准备下一次提升,下降反之进行;
脚手架拆除阶段:
v.拆除应自上而下按顺序逐步拆除脚手架架体,每步架体应按下列次序拆除架体材料:第一步、拆除挡脚板;第二步、解开安全网和竹笆片上的绑扎铁丝,拆除安全网和竹笆片;第三步、拆除剪刀撑;第四步、拆除扶手栏杆及挡脚杆;第五步、拆除平面竹笆片;第六步、施工人员站到下步脚手架架体上拆除上步大横杆、小横杆及立杆等钢管、扣件;
w.脚手架体拆除至步骤w中的第四步时,可拆除各电动葫芦,并拆除上拉杆、悬挂梁、安全装置及各电缆线;
x.拆除至步骤w中的第三步时,每机位再安装一根连墙固定拉结杆;
y.将底部水平桁架分段解体,两机位一组由塔机吊至地面拆除;拆下的竹笆片、安全网、钢管、扣件、架体定型桁架结构件等材料应按区域集中,并分类堆放待转运出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构架搭设阶段要求:
(1)架体桁架采用φ48×3.0钢管,无裂纹、无硬弯、无严重锈蚀;
(2)扣件要求无裂纹、无滑丝、无变形;
(3)脚手架相邻机位高度差≤20mm,任意两机位高度差≤30mm;
(4)架体整体垂直偏差<5‰;
(5)扣件螺栓紧固力矩40~60N·m;
(6)横杆外伸长度100mm~150mm;
(7)架体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接长,相邻两立杆接头错开在不同网格内;
(8)剪刀撑接长采用三扣件搭接,搭接长度≮1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安装附着支承结构及提升装置阶段的安装要求为:
(1)电动葫芦运转平稳,润滑良好;
(2)链条无损伤、无绞链现象;
(3)电动葫芦应包扎防雨、防污染;
(4)电动葫芦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5)控制室有防雨、防晒、有门并上锁;
(6)控制台有群控和点控功能,有漏电、缺相、短路保护,并有声光指示;有电源电压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阶段中防坠落装置安装要求为:
(1)防坠制动杆垂直安装,偏角小于3°;
(2)防坠器制动灵敏,当葫芦链条或支承结构断裂时架体能即时锁在制动吊杆上;
(3)防坠制动杆在防坠器孔中自由畅通,无阻卡现象;
(4)防坠器有防雨布包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其特征在于: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阶段中防倾覆装置安装要求为:
(1)防倾覆导轨垂直偏差<2‰;
(2)导向架与导轨相对滑动通畅无阻;
(3)导轨应与架体结构连接牢固。
CN201310103747.5A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2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3747.5A CN103362297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3747.5A CN103362297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297A true CN103362297A (zh) 2013-10-23
CN103362297B CN103362297B (zh) 2015-09-30

Family

ID=4936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374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2297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229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852A (zh) * 2020-06-05 2020-11-20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07178A (zh) * 2021-04-26 2021-07-13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厂房外墙围护墙施工用外架
CN115095118A (zh) * 2022-08-26 2022-09-23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悬空整装型支架施工熄焦塔的方法
CN115434502A (zh) * 2022-09-28 2022-12-06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26007A (zh) * 2022-11-23 2022-12-27 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附着升降脚手架Robot力学建模方法、装置、终端
CN115906335A (zh) * 2023-01-06 2023-04-04 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Dynamo附着升降作业防护平台力学建模方法
CN116575688A (zh) * 2023-06-14 2023-08-11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3317A (ja) * 2007-03-12 2008-09-25 Shimizu Corp ゴンドラ装置及びゴンドラ装置を用いた建物の外装の施工方法
JP2009180074A (ja) * 2008-01-31 2009-08-13 Astech Co Ltd 足場シート昇降システム
CN201546439U (zh) * 2009-11-11 2010-08-11 贺昌义 附着升降脚手架
CN201714053U (zh) * 2010-06-18 2011-01-19 崔玉平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3317A (ja) * 2007-03-12 2008-09-25 Shimizu Corp ゴンドラ装置及びゴンドラ装置を用いた建物の外装の施工方法
JP2009180074A (ja) * 2008-01-31 2009-08-13 Astech Co Ltd 足場シート昇降システム
CN201546439U (zh) * 2009-11-11 2010-08-11 贺昌义 附着升降脚手架
CN201714053U (zh) * 2010-06-18 2011-01-19 崔玉平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852A (zh) * 2020-06-05 2020-11-20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07178A (zh) * 2021-04-26 2021-07-13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厂房外墙围护墙施工用外架
CN115095118A (zh) * 2022-08-26 2022-09-23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悬空整装型支架施工熄焦塔的方法
CN115434502A (zh) * 2022-09-28 2022-12-06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26007A (zh) * 2022-11-23 2022-12-27 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附着升降脚手架Robot力学建模方法、装置、终端
CN115526007B (zh) * 2022-11-23 2023-03-10 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附着升降脚手架Robot力学建模方法、装置、终端
CN115906335A (zh) * 2023-01-06 2023-04-04 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Dynamo附着升降作业防护平台力学建模方法
CN116575688A (zh) * 2023-06-14 2023-08-11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297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297B (zh)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CN103635643B (zh) 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筋砼筒体的施工方法
CN103291076B (zh) 弧形框架内多层次钢桁架分片逆向吊装施工方法
CN202227476U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连廊型钢混凝土结构
CN104074349B (zh) 一种新式防护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8708536A (zh) 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CN102444203A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连廊型钢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781089A (zh) 一种外墙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工法
CN101775907A (zh) 一种网架结构高空组队整体滑移安装方法
CN109898819A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的悬挑工具式脚手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2337782B (zh) 一种高大空间顶部施工桁架平台提升系统
CN104261232A (zh) 附着于异形断面的升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5908960A (zh) 用于高大空间施工的施工架
CN105189889B (zh) 用于气象防护屋顶的桁架梁以及具有若干桁架梁的气象防护屋顶
CN105350760B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法
CN104234447B (zh) 深基坑用工具式吊挂楼梯
CN103114754A (zh) 联体煤仓顶桁架梁预就位替代吊装方法
CN104847102A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建筑外墙内收段的附墙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76209A (zh)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安全防火系统装置
CN104831928B (zh) 高空大跨度混凝土连体结构模板支撑钢平台施工方法
CN203795842U (zh) 轮扣直插式钢管支架
CN106013755A (zh) 一种用于已有建筑的悬挑架及施工方法
CN203475801U (zh) 用于电梯井的伸缩式钢平台
CN105909280A (zh) 一种用于超大断面隧道拱墙衬砌钢筋定位加固的安装结构
CN104652803A (zh) 附着式电动升降导轨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en Shixiang

Inventor after: Cai Xuesong

Inventor after: Shen Yonglong

Inventor after: Tian Jun

Inventor after: Fan Haihui

Inventor after: Hong Hui

Inventor before: Jiang Lin

Inventor before: Cai Xuesong

Inventor before: Tao Yougen

Inventor before: Zhou Rongji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JIANG LIN CAI XUESONG TAO YOUGEN ZHOU RONGJIE TO: SHEN SHIXIANG CAI XUESONG SHEN YONGLONG TIAN JUN FAN HAIHUI HONG HU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