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2575A -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2575A
CN103352575A CN201310267985XA CN201310267985A CN103352575A CN 103352575 A CN103352575 A CN 103352575A CN 201310267985X A CN201310267985X A CN 201310267985XA CN 201310267985 A CN201310267985 A CN 201310267985A CN 103352575 A CN103352575 A CN 103352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etal
masonry
deformable
she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79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2575B (zh
Inventor
吴璇
郑平
张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679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2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2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2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2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金属墙体外侧与砌体墙体外侧呈直线排列,金属墙体与砌体墙体留有一缝;在金属墙体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一金属板材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在金属墙体和砌体墙体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利用第二金属板材固定砌体墙体和金属墙体外侧,第二金属板材在缝宽处具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二金属板材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本发明提供的衔接方法及衔接结构安装规范,施工简便,节省材料,且满足大型工程中对变形缝的需求。

Description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衔接方法及衔接结构,具体为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经常可以碰到墙体需要衔接的状况。特别是不同材质的多个墙体,需要进行相互连接,并满足一定的强度、防水、防燃等要求。例如,门窗与墙体连接方法主要有钢附框连接、燕尾铁脚焊接连接、燕尾铁脚与预埋件连接、固定钢片射钉连接、固定钢片金属膨胀螺栓连接等几种。门窗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连接可用固定钢片(或燕尾铁脚)射钉或金属膨胀螺栓连接等。当采用固定钢片连接固定门窗时,门窗四周边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水泥砂浆塞缝。水泥砂浆塞缝能使门窗外框与墙体牢固可靠地连接,并对门窗的框料起着重要的加固作用。当缝隙采用聚胺脂泡沫填缝剂或其它柔性材料填塞时,固定钢片应采用燕尾铁脚代替,以保证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固定可靠度。
在一些大型工程中,如发电工程中,输煤栈桥、通廊处,建筑物的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衔接,此处设计对于两种不同规格材质墙体的连接其关键性作用,且同时起到变形缝的作用,与常规的建筑墙体连接的需求完全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封堵材料,针对不同的衔接缝宽进行填充连接。而目前,针对发电工程中,输煤栈桥、通廊处,建筑物的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衔接处,并未有明确的构造做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出一种全新的,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衔接方法及衔接结构,以解决发电工程中,输煤栈桥、通廊处,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衔接需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提供一种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在施工时,可包括以下步骤由内至外实施:
(1)金属墙体外侧与砌体墙体外侧呈直线排列;
(2)清理墙体基层及缝内的表面浮土、砂浆块、施工过程中砂浆留下的沉积块,留出金属墙体与砌体墙间的缝;
(3)利用测量放线工具打出控制线;
(4)在金属墙体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该第一金属板材与砌体墙体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该第一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用铆钉铆固,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一金属板材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5)在金属墙体和砌体墙体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填充材料填嵌缝隙;
(6)利用第二金属板材固定砌体墙体和金属墙体外侧,固定砌体墙体时使用膨胀螺栓,该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第二金属板材在缝宽处具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二金属板材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其中缝宽X大小为50mm≤x≤200mm。
其中还可以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增加在该第一金属板材与填充材料之间设置阻火带,阻火带向内弯曲。
其中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与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搭接部分≥100mm。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上的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与钢柱搭接部分≥100mm。
其中填充材料可以是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或泡沫塑料。
其中金属墙板为波形板,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板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
一种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结构,金属墙体外侧与砌体墙体外侧呈直线排列,金属墙体与砌体墙体留有一缝;在金属墙体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该第一金属板材与砌体墙体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该第一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一金属板材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在金属墙体和砌体墙体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利用第二金属板材固定砌体墙体和金属墙体外侧,固定砌体墙体时使用膨胀螺栓,该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第二金属板材在缝宽处具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二金属板材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本发明衔接方法及衔接结构的采用,相对常规做法及结构有如下技术优点:
(1)安装规范,施工简便,节省材料。
(2)外形美观,不同材质墙体衔接紧密。
(3)适应较大尺度范围内的缝宽。
(4)解决之前没有明确规范,施工随意造成的材料浪费,构造马虎,使用不便,二次设计不合理问题。
(5)满足大型工程中对变形缝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衔接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中:1为砌体墙体;2为填充材料;3为金属墙体;4为第一金属板材;5为第二金属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施工时,可包括以下步骤由内至外实施:
(1)金属墙体3外侧与砌体墙体1外侧呈直线排列。
(2)将墙体基层及缝内的表面浮土、砂浆块等杂物清理干净,施工过程中砂浆留下的沉积块,用剁斧清理干净,留出金属墙体3与砌体墙体1间的缝,缝宽x为50mm≤x≤200mm,为下道工序做准备。
(3)利用测量放线工具打出控制线,保证控制线的准确。
(4)在金属墙体3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1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4,该第一金属板材与砌体墙体1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1与第一金属板材4搭接部分≥100mm。该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外侧用拉铆钉铆固,拉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平面板)搭接部分≥100mm,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波形板)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金属墙体3、砌体墙体1、第一金属板材4经过螺钉的固定,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5)如有防火需要时,在内墙固定第一金属板材4与填充材料2之间设置阻火带,阻火带向内弯曲,保证与缝固定牢固、整齐,阻火带选用市场各类型成品即可。
(6)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在金属墙体3和砌体墙体1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填充材料2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
(7)利用第二金属板材5固定砌体墙体1和金属墙体3外侧,固定砌体墙体1时使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1与第二金属板材5搭接部分≥100mm。该第二金属板材5与金属墙体3外侧用拉铆钉铆固,拉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3(平面板)搭接部分≥100mm,第二金属板材5与金属墙体3(波形板)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第二金属板材5在缝宽处需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3、砌体墙体1、第二金属板材5经过螺钉的固定,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一个可变形的砌块内墙面与金属墙板内墙面的衔接结构,并具备以下特征。
金属墙体3外侧与砌体墙体1外侧呈直线排列。金属墙体3与砌体墙体1间的缝,缝宽x为50mm≤x≤200mm,在金属墙体3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1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4,该第一金属板材4与砌体墙体1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1与第一金属板材4搭接部分≥100mm。该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外侧用拉铆钉铆固,拉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平面板)搭接部分≥100mm,第一金属板材4与金属墙体3(波形板)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金属墙体3、砌体墙体1、第一金属板材4经过螺钉的固定,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利用第二金属板材5固定砌体墙体1和金属墙体3外侧,固定砌体墙体1时使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1与第二金属板材5搭接部分≥100mm。该第二金属板材5与金属墙体3外侧用拉铆钉铆固,拉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二金属板材5与金属墙体3(平面板)搭接部分≥100mm,第二金属板材5与金属墙体3(波形板)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第二金属板材5在缝宽处需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3、砌体墙体1、第二金属板材5经过螺钉的固定,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如有防火需要时,在内墙固定第一金属板材4与填充材料2之间设置阻火带,阻火带向内弯曲,保证与缝固定牢固、整齐,阻火带选用市场各类型成品即可。
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在金属墙体3和砌体墙体1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填充材料2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

Claims (7)

1.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在施工时,可包括以下步骤由内至外实施:
(1)金属墙体外侧与砌体墙体外侧呈直线排列;
(2)清理墙体基层及缝内的表面浮土、砂浆块、施工过程中砂浆留下的沉积块,留出金属墙体与砌体墙间的缝;
(3)利用测量放线工具打出控制线;
(4)在金属墙体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该第一金属板材与砌体墙体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该第一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用铆钉铆固,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一金属板材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5)在金属墙体和砌体墙体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填充材料填嵌缝隙;
(6)利用第二金属板材固定砌体墙体和金属墙体外侧,固定砌体墙体时使用膨胀螺栓,该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第二金属板材在缝宽处具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二金属板材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其中缝宽X大小为50mm≤x≤2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其中还可以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增加在该第一金属板材与填充材料之间设置阻火带,阻火带向内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其中膨胀螺栓纵向间距为300mm,砌体墙体与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搭接部分≥100mm,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上的铆钉纵向间距为250mm,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搭接部分≥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其中填充材料可以是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或泡沫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其中金属墙体为波形板,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搭接部分至少为波形板一个波高宽度。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得到的衔接结构,金属墙体外侧与砌体墙体外侧呈直线排列,金属墙体与砌体墙体留有一缝;在金属墙体内侧,以及临近砌体墙体内侧固定第一金属板材,该第一金属板材与砌体墙体内侧用膨胀螺栓固定,该第一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一金属板材构成一个不可变形的结构体系;在金属墙体和砌体墙体之间预留的缝内,填充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利用第二金属板材固定砌体墙体和金属墙体外侧,固定砌体墙体时使用膨胀螺栓,该第二金属板材与金属墙体外侧用拉铆钉铆固,第二金属板材在缝宽处具有可变形、伸缩的折叠部分,金属墙体、砌体墙体、第二金属板材构成一个可变形的结构体系。
CN201310267985.XA 2013-06-29 2013-06-29 砌体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Active CN103352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985.XA CN103352575B (zh) 2013-06-29 2013-06-29 砌体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985.XA CN103352575B (zh) 2013-06-29 2013-06-29 砌体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2575A true CN103352575A (zh) 2013-10-16
CN103352575B CN103352575B (zh) 2016-05-25

Family

ID=4930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7985.XA Active CN103352575B (zh) 2013-06-29 2013-06-29 砌体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25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6496A (ja) * 2005-07-08 2007-01-25 Akira Matsuda 壁体の目地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金属製屈曲板
CN201367651Y (zh) * 2009-02-26 2009-12-2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砖墙变形缝的防火结构
CN201933622U (zh) * 2010-10-18 2011-08-17 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内墙变形缝装置
CN202706229U (zh) * 2012-06-12 2013-01-30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变形缝节点构造
CN202730979U (zh) * 2012-05-12 2013-02-13 叶小钗 一种砖砌体沉降缝
CN203022136U (zh) * 2013-01-05 2013-06-26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楼面的变形缝构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6496A (ja) * 2005-07-08 2007-01-25 Akira Matsuda 壁体の目地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金属製屈曲板
CN201367651Y (zh) * 2009-02-26 2009-12-2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砖墙变形缝的防火结构
CN201933622U (zh) * 2010-10-18 2011-08-17 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内墙变形缝装置
CN202730979U (zh) * 2012-05-12 2013-02-13 叶小钗 一种砖砌体沉降缝
CN202706229U (zh) * 2012-06-12 2013-01-30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变形缝节点构造
CN203022136U (zh) * 2013-01-05 2013-06-26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楼面的变形缝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2575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9086B1 (ko) 커튼월 시스템
CN106193748A (zh) 采用钢结构人字梁的防风抗震、可整体移动的活动房屋
CN206737130U (zh) 一种三明治墙体纵向安装结构
CN203361359U (zh)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03343574A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
CN203361358U (zh)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11042392A (zh) 一种sdhh型免拆模板发泡混凝土隔墙施工方法
KR20160125107A (ko) 이중결합형 마감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 구조
CN204163191U (zh) 钢质混凝土集成建筑
CN113463796A (zh) 具有异形截面构造的轻钢龙骨的复合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06121102B (zh) 预制混凝土外围护夹心墙板挂装连接施工方法
CN103352575B (zh) 砌体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03352522B (zh)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03352516B (zh)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03352515A (zh) 砌墙与金属墙之间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CN213115186U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205224404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环保型复合隔墙板
CN110748076B (zh) 预应力钢管桁架外挂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安装的墙体
CN103352517B (zh) 混凝土屋面与金属板屋面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03352543B (zh) 混凝土屋面与金属板屋面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KR200421529Y1 (ko) 육상건축물 및 해양구조물의 건축용 조립식 객실의 일체형구조
CN212866576U (zh) 一种复合型墙板结构
CN103352422B (zh) 混凝土栈桥楼面的可变形衔接结构
EP2816186A1 (de) Dämmelement zur Anordnung zwischen einem Fensterrahmen und einem Mauerwerk
KR200454069Y1 (ko) 패널 보강부재를 구비한 패널식 이중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10010 Hohho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in Road, No. 209

Applicant after: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10010 Hohho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in Road, No. 209

Applicant before: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INNER MONGOLIA ELECTRICAL POWER INVESTIGATE AND DESIGN INSTITUTE TO: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