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753A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Google Patents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48753A CN103348753A CN2012800079436A CN201280007943A CN103348753A CN 103348753 A CN103348753 A CN 103348753A CN 2012800079436 A CN2012800079436 A CN 2012800079436A CN 201280007943 A CN201280007943 A CN 201280007943A CN 103348753 A CN103348753 A CN 1033487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t
- bluetooth
- communication
- lte
- wl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41001062472 Stokellia anisodon Species 0.000 claims 2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13067 Rattus norvegicus Cfi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69 building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54 dama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06 recur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sisomycin Chemical compound O1C[C@@](O)(C)[C@H](NC)[C@@H](O)[C@H]1O[C@@H]1[C@@H](O)[C@H](O[C@@H]2[C@@H](CC=C(CN)O2)N)[C@@H](N)C[C@H]1N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使用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用户设备(UE)中,可以对参与连接建立的一个RAT的通信进行保护,以避免其受到其它RAT的通信的干扰。用于保护这些连接建立的技术包括:对潜在干扰性RAT执行功率回退,或者实现在某些RAT活动时进行交替的时分复用(TDM)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COEXISTEN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31,427;于2011年1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34,827以及于2011年2月14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TO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42,609的权益,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通常涉及多无线电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针对多无线电设备的共存技术。
背景技术
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针对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该通信链路。
一些传统的高级设备包括用于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进行发送/接收的多个无线电。RAT的示例包括:例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2000、WiMAX、WLAN(例如,WiFi)、蓝牙、LTE等。
示例性移动设备包括诸如第四代(4G)移动电话的LTE用户设备(UE)。这类4G电话可以包括用于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各种无线电。出于本示例的目的,4G电话包括用于语音和数据的LTE无线电、IEEE802.11(WiFi)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以及蓝牙无线电,其中上述无线电中的两个或全部四个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尽管不同的无线电为电话提供有用的功能,但将它们纳入单个设备中产生了共存问题。具体而言,一个无线电的操作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辐射性、导电性资源冲突和/或其它干扰机制对另一个无线电的操作造成干扰。
这对于LTE上行链路信道而言特别真实,LTE上行链路信道靠近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并且可能导致对那里的干扰。注意,蓝牙和一些无线LAN(WLAN)信道落在ISM频带内。在一些情况中,当对于某些蓝牙信道状况而言在频带7或者甚至频带40的一些信道中LTE为活动时,蓝牙差错率可能变得不可接受。即使对于LTE而言不存在明显的降低,与蓝牙的同时操作可能导致终止于蓝牙耳机的语音服务的中断。这样的中断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是不可接受的。当LTE传输对GPS造成干扰时,存在类似的问题。目前,因为LTE自身没有遇到任何恶化,所以没有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机制。
具体参照LTE,注意到:UE与演进型节点B(eNodeB;例如,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进行通信,以便向eNodeB通知UE在下行链路上所察觉到的干扰。此外,eNodeB可以能够使用下行链路差错率来估计UE处的干扰。在一些情况中,eNodeB和UE能够合作以找到用于降低UE处的干扰甚至UE自身内的无线电所引起的干扰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传统的LTE中,关于下行链路的干扰估计可能不足以全面解决干扰。
在一个示例中,LTE上行链路信号干扰了蓝牙信号或WLAN信号。然而,这类干扰没有反映在eNodeB处的下行链路测量报告中。结果,UE一方的单方面动作(例如,将上行链路信号移到不同的信道)可能遭到eNodeB阻扰,该eNodeB没有意识到上行链路共存问题并且试图取消该单方面动作。例如,即使UE在不同的频率信道上重新建立连接,网络仍然能够将UE切换回被设备内干扰破坏的初始频率信道。这是一种可能的情形,因为基于对于eNodeB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新信道的测量报告中所反映的信号强度相比,受破坏的信道上的所期望的信号强度可能有时更高。因此,如果eNodeB使用RSRP报告来作出切换决定,则在受破坏的信道与所期望的信道之间来回转换的乒乓效应(ping-pong effect)可能发生。
UE一方的其它单方面动作,比如,在没有协调eNodeB的情况下简单地停止上行链路通信,可能导致eNodeB处的功率回路故障。传统LTE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包括:UE一方通常缺乏将所期望的配置建议作为有共存问题的配置的替代的能力。因为至少这些原因,UE处的上行链路共存问题可能仍然长期没有得到解决,降低了UE的其它无线电的性能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所述方法还包括: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连接建立造成干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的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的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模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程序代码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潜在地对所述第一RAT的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程序代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潜在地对所述第一RAT的连接建立造成干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连接建立造成干扰。
下面将描述本申请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本申请可以容易地用作用于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与本申请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这些等同结构并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本申请的教导。根据下面考虑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被认为是本申请的特征的新颖性特点(就其结构和操作方法两个方面而言)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但是,应当明确理解的是,附图中的每一幅仅仅是为了描绘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范围的定义。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前后一致地标识。
图1描绘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根据一个方面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描绘了下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
图4是从概念上描述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
图5描绘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
图6是针对多重无线电无线设备的示例性设备的框图。
图7是描绘在给定的决定时段中的七个示例性无线电之间的各个潜在冲突的图。
图8是描绘在时间上的示例性共存管理器(CxM)的操作的图。
图9是描绘相邻频带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内为多无线电共存管理提供支持的系统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用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进行支持的时分复用(TDM)配置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蓝牙连接建立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用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进行支持的时分复用(TDM)配置的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用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进行支持的时分复用(TDM)配置的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WLAN连接建立的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进行支持的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用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进行支持的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减轻多无线电设备中的共存问题的技术,其中,明显的设备内共存问题可能存在于例如LTE与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例如,用于BT/WLAN)之间。如上面所解释的,因为eNodeB没有意识到其它无线电所遇到的、对UE侧的干扰,所以一些共存问题持续存在。根据一个方面,如果在当前的信道上有共存的问题,那么UE声明无线电链路失败(RLF)并且自主接入新的信道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出于以下原因来声明RLF:1)UE接收受到由于共存而导致的干扰的影响,以及2)UE发射机正在对另一个无线电造成破坏性干扰。随后,UE在以新的信道或RAT重新建立连接的同时,向eNodeB发送用于指示共存问题的消息。eNodeB由于接收到该消息从而意识到共存问题。
本文所述的技术能够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比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常可以互换使用。CDMA网络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了IS-2000、IS-95、以及IS-856标准。TDMA网络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OFDMA网络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演进的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等。UTRA、E-UTRA、以及GSM是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即将发布的版本。UTRA、E-UTRA、GSM、UMTS、以及LTE是在来自叫做“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的。CDMA2000是在叫做“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的。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下面描述的部分中使用LTE术语。
使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一种能够与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一起使用的技术。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总体复杂度。SC-FDMA信号由于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经引起极大关注,尤其是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较低的PAPR使移动终端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获益良多。这是目前对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型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方案的工作设想。
参见图1,该图描绘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型节点B100(eNodeB)包括计算机115,该计算机115具有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以便通过分配资源和参数、准予/拒绝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和/或诸如此类的方式来管理LTE通信。eNodeB100还具有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天线104和天线106,另一个天线组包括天线108和天线110,还有一个天线组包括天线112和天线114。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针对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用户设备(UE)116(也叫做接入终端(AT))与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同时天线112和114通过上行链路(UL)188向UE116发送信息。UE122与天线106和108进行通信,同时天线106和108通过下行链路(DL)126向UE122发送信息,并且通过上行链路124接收来自UE122的信息。在频分复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例如,下行链路120可以使用与上行链路118所使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一组天线和/或每一组天线被设计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叫做eNodeB的一个扇区。在该方面中,各天线组被设计为与eNodeB100所覆盖的区域的一个扇区中的UE进行通信。
在通过下行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eNodeB1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来改善针对不同UE116和122的上行链路的信噪比。此外,与UE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UE发射信号相比,当eNodeB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散布于其覆盖区域中的UE发射信号时,对相邻小区中的UE造成更少的干扰。
eNodeB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其还可以称为接入点、基站、或者某种其它术语。UE还可以叫做接入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或者某种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叫做eNodeB)和接收机系统250(也叫做UE)的一个方面的框图。在一些情况下,UE和eNodeB各自都具有包括发射机系统和接收机系统的收发机。在发射机系统210中,从数据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针对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其也可以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创建的其它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系统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处于相同的频率区域上,使得互易性(reciprocity)原则能够根据上行链路信道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这在eNodeB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能够使eNodeB在下行链路上获得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在一个方面中,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发射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所选定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便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是通过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可以基于针对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者M-QAM),对该数据流的复用后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与存储器232一起工作的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以及调制。
然后,可以向TX MIMO处理器220提供针对各个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所述TX MIMO处理器220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符号(例如,进行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220向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在某些方面中,TX MIMO处理器220把波束成形权重应用到数据流的符号和发射这些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和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便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发射。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已发送的调制信号是由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的,并且把来自每个天线252的接收信号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对各自接收的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以及下变频),对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便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便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NR个符号流,并对所述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提供NR个“已检测到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已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以便恢复针对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的处理与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处理器270(与存储器272一起工作)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在下面讨论)。处理器270形成具有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上行链路消息。
所述上行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已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所述上行链路消息被TX数据处理器238处理,被调制器280调制,被发射机254a到254r调节,并发送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所述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针对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进行接收,由接收机2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进行处理,以便获取接收机系统250发送的上行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对所获取的消息进行处理。
图3是从概念上描述下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可以将针对下行链路的传输时间线划分为无线帧的单元。每个无线帧可以具有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以划分为具有0到9的索引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这样,每个无线帧包括具有0至19的索引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针对常规循环前缀的7个符号周期(如图3所示)或者针对扩展循环前缀的6个符号周期。可以向每个子帧中的2L个符号周期分配0至2L-1的索引。可以将可用的时间频率资源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以覆盖一个时隙中的N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
在LTE中,eNodeB可以发送针对eNodeB中的每个小区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助同步信号(SSS)。可以在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和5中的每个子帧中的符号周期6和5中分别发送PSS和SSS,如图3所示。UE可以使用同步信号进行小区检测和捕获。eNodeB可以在子帧0的时隙1中的符号周期0到3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以携带某些系统信息。
eNodeB可以针对eNodeB中的每个小区发送小区专用的参考信号(CRS)。在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符号0、1、以及4中发送CRS,而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在每个时隙的符号0、1、以及3中发送CRS。UE可以使用CRS,用于物理信道的相干解调、时间和频率跟踪、无线链路监测(RLM)、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以及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测量等。
eNode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第一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如图3中所示。PCFICH可以传送用于控制信道的符号周期的数量(M),其中M可以等于1、2或3,并且可以随着子帧不同而变化。对于诸如具有少于10个资源块的小系统带宽,M还可以等于4。在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M=3。eNode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开头M个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所述PDCCH和PHICH还可以包括在开头三个符号周期中。PHICH可以携带信息以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PDCCH可以携带关于针对UE的资源分配的信息,以及针对下行链路信道的控制信息。eNode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剩余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可以携带为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而调度的针对UE的数据。LTE中的各种信号和信道是在公众可以获得的标题为“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Modulation”的3GPP TS36.211中描述的。
eNodeB可以在eNodeB所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发送PSS、SSS、以及PBCH。eNodeB可以在发送这些信道的每个符号周期中,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发送PCFICH和PHICH。eNode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向UE组发送PDCCH。eNode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向特定UE发送PDSCH。eNodeB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所有UE发送PSS、SSS、PBCH、PCFICH、以及PHICH,可以通过单播的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CCH,还可以通过单播的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SCH。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多个资源元素可以是可用的。每个资源元素可以覆盖一个符号周期中的一个子载波,并且可以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可以是实数值或者复数值。可以将每个符号周期中没有用于参考符号的资源元素布置到资源元素组(REG)中。每个REG可以包括一个符号周期中的四个资源元素。PCFICH可以占据符号周期0中的四个REG,所述四个REG可以在频率上大致均匀间隔。PHICH可以占据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的符号周期中的三个REG,所述三个REG可以在频率上分布。例如,针对PHICH的三个REG可以都属于符号周期0或者可以分布在符号周期0、1和2中。PDCCH可以占据开头M个符号周期中的9、18、32或64个REG,所述9、18、32或64个REG可以从可用REG中选择。对于PDCCH,可以只允许REG的某些组合。
UE可以知道用于PHICH和PCFICH的具体REG。UE可以搜索针对PDCCH的REG的不同组合。要搜索的组合数量通常少于所允许的针对PDCCH的组合的数量。eNodeB可以通过UE将搜索的组合中的任一组合向该UE发送PDCCH。
图4是从概念上描述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可以把针对上行链路的可用资源块(RB)划分成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可以形成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并且可以具有可配置的尺寸。可以把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没有包括在所述控制部分中的所有资源块。图4中的设计形成包括邻接子载波的数据部分,其可以允许向单个UE分配数据部分中的所有的邻接子载波。
可以向UE分配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以便向eNodeB发送控制信息。还可以向UE分配数据部分中的资源块,以便向eNodeB发送数据。UE可以在控制部分中的已分配的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发送控制信息。UE可以在数据部分中的已分配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仅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同时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上行链路传输可以持续一个子帧中的两个时隙,并且可以在频率上跳变,如图4所示。
LTE中的PSS、SSS、CRS、PBCH、PUCCH、以及PUSCH是在公众可以获得的标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的3GPP TS36.211中描述的。
在一个方面中,本文所描述的是用于在诸如3GPP LTE环境等无线通信环境中提供支持以有助于多重无线电共存解决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现在参照图5,该图描述了其中本文所述的各个方面能够起作用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500。无线通信环境500可以包括无线设备510,该无线设备510能够与多个通信系统进行通信。这些系统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蜂窝系统520和/或530、一个或多个WLAN系统540和/或550、一个或多个无线个域网(WPAN)系统560、一个或多个广播系统570、一个或多个卫星定位系统580、图5中未示出的其它系统、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应当理解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网络”和“系统”通常互换使用。
蜂窝系统520和530各自可以是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或者其它合适的系统。CDMA系统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体。此外,cdma2000涵盖了IS-2000(CDMA20001X)、IS-95、以及IS-856(HRPD)标准。TDMA系统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数字高级移动电话系统(D-AMPS)等。OFDMA系统能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6(WiMAX)、IEEE802.20、等。UTRA和E-UTRA是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增强型LTE(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是在来自叫做“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的。cdma2000和UMB是在叫做“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的。在一个方面中,蜂窝系统52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522,所述多个基站522可以支持它们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的双向通信。类似地,蜂窝系统53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532,所述多个基站532可以支持它们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的双向通信。
WLAN系统540和550可以分别实现诸如IEEE802.11(Wi-Fi)、Hiperlan等无线技术。WLAN系统540可以包括能够支持双向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542。类似地,WLAN系统550可以包括能够支持双向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552。WPAN系统560能够实现诸如蓝牙(BT)、IEEE802.15等无线技术。此外,WPAN系统560可以支持诸如无线设备510、耳机562、计算机564、鼠标566等各种设备的双向通信。
广播系统570可以是电视(TV)广播系统、频率调制(FM)广播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等。数字广播系统能够实现诸如MediaFLOTM、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针对地面电视广播的综合服务数字广播(ISDB-T)等无线技术。类似地,广播系统570可以包括能够支持单向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广播站572。
卫星定位系统580可以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伽利略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日本的准天顶(Quasi-Zenith)卫星系统、印度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中国的北斗系统、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系统。此外,卫星定位系统580可以包括用于发射信号进行位置确定的多颗卫星582。
在一个方面中,无线设备510可以是静止的或者移动的,并且还可以叫做用户设备(UE)、移动站、移动设备、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等。无线设备51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此外,无线设备510能够与蜂窝系统520和/或530、WLAN系统540和/或550、具有WPAN系统560的设备、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系统和/或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另外或者可选地,无线设备510能够接收来自广播系统570和/或卫星定位系统580的信号。一般地,能够理解的是,无线设备510能够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与任意数量的系统进行通信。此外,无线设备510可能遇到在相同时间工作的其成员(constituent)无线电设备中的各设备之间的共存问题。相应地,如下面进一步阐述的,设备510包括共存管理器(CxM,图中未示出),该共存管理器具有用于检测和减轻共存问题的功能模块。
接下来转到图6,该图提供了描绘针对多重无线电无线设备600的示例性设计并且可以用作图5的无线电510的实现方式的框图。如图6所示,无线设备600可以包括N个无线电620a至620n,它们可以分别耦合到N个天线610a至610n,其中N可以是任何整数值。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各个无线电620能够耦合到任意数量的天线610,并且所述多个无线电620可以共享给定的天线610。
一般而言,无线电620可以是在电磁频谱中辐射或发射能量、在电磁频谱中接收能量、或者产生通过传导手段传播的能量的单元。举例来说,无线电620可以是用于向系统或设备发送信号的单元,或者用于接收来自系统或设备的信号的单元。相应地,可以理解的是,能够使用无线电620支持无线通信。在另一个示例中,无线电620还可以是发出噪声的单元(例如,计算机上的屏幕、电路板等),所述噪声可能影响其它无线电的性能。相应地,可以进一步理解,无线电620还可以是发出噪声和干扰而不支持无线通信的单元。
在一个方面中,各个无线电620能够支持与一个或多个系统进行通信。另外地或者可选地,多重无线电620能够用于给定的系统,例如,在不同频带(例如,蜂窝和PCS频带)上进行发送或者接收。
在另一个方面中,数字处理器630能够耦合到无线电620a至620n,并且能够执行各种功能,比如,对通过无线电620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每个无线电620的处理可以取决于该无线电所支持的无线技术,并且,对于发射机而言,可以包括加密、编码、调制等;对于接收机而言,包括解调、解码、解密等,或者诸如此类。在一个示例中,数字处理器630可以包括CxM640,该CxM640能够对无线电620的操作进行控制,以便如本文总体描述的那样提高无线设备600的性能。CxM640可以访问数据库644,所述数据库644可以存储用于对无线电62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信息。如下面进一步阐述,可以针对多种技术对CxM640进行调整,以减小无线电之间的干扰。在一个示例中,CxM640请求测量间隙模式或DRX循环,其允许ISM无线电在LTE不活动的时段期间进行通信。
为了简单起见,数字处理器630在图6中示出为单个处理器。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数字处理器63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处理器650可以指导无线设备600内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另外地或者可选地,存储器652可以存储针对无线设备6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字处理器630、控制器/处理器650、以及存储器652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上实现。举个具体的、非限制性的例子,数字处理器630能够在移动站调制解调器(MSM)ASIC上实现。
在一个方面中,CxM640能够管理无线设备600所使用的各个无线电620的操作,以避免与各个无线电620之间的冲突相关联的干扰和/或其它性能下降。CxM640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处理,比如图11中所示的那些处理。通过进一步描绘的方式,图7中的图700表示在给定的决定时段中的7个示例性无线电之间的各个潜在冲突。在图700中所示的例子中,所述7个无线电包括WLAN发射机(Tw)、LTE发射机(Tl)、FM发射机(Tf)、GSM/WCDMA发射机(Tc/Tw)、LTE接收机(Rl)、蓝牙接收机(Rb)、GPS接收机(Rg)。所述四个发射机是由图700左侧的四个节点表示的。所述四个接收机是由图700右侧的三个节点表示的。
在图700上,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潜在冲突是通过将用于发射机的节点和用于接收机的节点相连的分支表示的。相应地,在图700中所示的例子中,冲突可能存在于:(1)WLAN发射机(Tw)和蓝牙接收机(Rb)之间;(2)LTE发射机(Tl)和蓝牙接收机(Rb)之间;(3)WLAN发射机(Tw)和LTE接收机(Rl)之间;(4)FM发射机(Tf)和GPS接收机(Rg)之间;(5)WLAN发射机(Tw)、GSM/WCDMA发射机(Tc/Tw)、以及GPS接收机(Rg)之间。
在一个方面中,示例性CxM640可以通过诸如图8中的图800所示的方式按时工作。如图800所示,可以将针对CxM操作的时间线划分为决定单元(DU),这些决定单元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统一或者不统一的长度(例如,100μs),其中对通知进行处理,以及响应阶段(例如,20μs),其中向各个无线电620提供命令并且/或者基于在评估阶段中所进行的动作来执行其它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图800中所示的时间线可以具有由该时间线的最坏情况的操作所定义的延迟参数,例如,在给定DU中通知阶段终止之后立即从给定的无线电获得通知的情况下的响应的时序。
如图9中所示,频带7(用于频分双工(FDD)上行链路)、频带40(用于时分双工(TDD)通信)和频带38(用于TDD下行链路)中的长期演进(LTE)是与蓝牙(BT)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使用的2.4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相邻的。针对这些频带的频率规划如下:只存在有限的保护频带或不存在保护频带,所述保护频带允许传统滤波解决方案来避免相邻频率处的干扰。例如,在ISM与频带7之间存在20MHz的保护频带,但是在ISM与频带40之间不存在保护频带。
为了与适当标准相兼容,在特定频带上进行操作的通信设备要在所指定的整个频率范围上可操作。例如,为了与LTE兼容,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定义的,移动站/用户设备应当能够在频带40(2300-2400MHz)和频带7(2500-2570MHz)二者的整个频带上进行通信。在没有足够的保护频带的情况下,设备使用与其它频带相重叠而导致频带干扰的滤波器。因为频带40滤波器是100MHz宽用于覆盖整个频带,所以来自那些滤波器的滚降跨到ISM频带中从而导致干扰。类似地,使用整个ISM频带(例如,从2401到大约2480MHz)的ISM设备将使用滚降到相邻频带40和频带7并且可能导致干扰的滤波器。
至于诸如LTE和ISM频段(例如,用于蓝牙/WLAN)等资源之间的UE,可能存在设备中的共存问题。在目前的LTE实施方案中,对于LTE的任何干扰问题反映在UE所报告的下行链路测量中(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度量等)和/或下行链路差错率中,其中eNodeB能够使用下行链路差错率来作出频率间或者RAT间的切换决定,以便例如将LTE移到不具有共存问题的信道或RAT。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例如LTE上行链路对蓝牙/WLAN造成干扰,但是LTE下行链路没有察觉到来自蓝牙/WLAN的任何干扰,则这些现有技术将不起作用。更具体地,即使UE自主地将其自身移到上行链路上的另一个信道,eNodeB可以在一些情况下,出于负载平衡的目的,将UE切换回有问题信道。在任何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不便于以最有效的方式来使用有问题信道的带宽。
现在转到图10,该图描绘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为多无线电共存管理提供支持的系统1000的框图。在一个方面中,系统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UE1010和/或eNodeB1040,所述一个或多个UE1010和/或eNodeB1040可以参与上行链路通信和/或下行链路通信,和/或与彼此和/或与系统1000中的任何其它实体进行任何其它合适的通信。在一个示例中,UE1010和/或eNodeB1040可以是可操作的以便使用包括频率信道和子频带的各种资源进行通信,这些资源中的一些资源有可能能够与其它无线电资源(例如,诸如LTE调制解调器之类的宽带无线电)发生冲突。因此,如本文中概括描述的,UE1010可以使用用于对UE1010所使用的多个无线电之间的共存进行管理的各种技术。
为了至少减轻以上缺点,UE1010可以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并且系统1000所描绘的各个特征来有助于对UE1010内的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各个模块包括信道监测模块1012、连接建立分析器1014以及时分复用(TDM)确定模块1016,所述信道监测模块1012对通信信道的潜在共存问题进行监测,所述连接建立分析器1014确定连接建立何时可能发生和/或受到来自其它无线电资源的干扰,所述时分复用(TDM)确定模块1016确定何时并且哪些TDM方案可以被实现以降低对连接建立的干扰。
上述无线电之间的共存干扰问题在连接建立期间可能是特别棘手的。提供了用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无线电之间的共存进行管理的许多解决方案。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很多任务和过程在蓝牙连接建立期间运行。这些任务和过程中的有些任务和过程是高占空比的(即,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有些任务和过程是低占空比的(即,花费较短的时间来完成)。在频带类别7中,针对高占空比过程,所提出的共存解决方案包括时分复用(TDM)和功率回退。TDM解决方案包括在LTE通信中创建间隙模式以确保适合的蓝牙操作。对于短事件来说,可以实现自主拒绝。在自主拒绝中,拒绝了LTE资源(发送或接收),或者使用功率回退来发送LTE(即,使用小于某个阈值的功率来进行发送)。
一个高占空比过程是蓝牙寻呼(其可以花费多达5.12秒)。寻呼可以是用户发起的并且一天可以发生数次。为了对与蓝牙寻呼事件有关的共存进行管理,可以采用LTE功率回退。功率回退可以伴随着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进行打孔(puncture),意谓着在ISM频带的接下来的半个时隙中不发送PUCCH。在于2011年12月9日,由姓名为Banister等人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584,168中对用于PUCCH打孔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引用方式将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明确并入本文。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使用寻呼事件的LTE功率回退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操作。在寻呼开始时,对LTE正在进行发送时所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b)进行估计。在16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对LTE正在进行发送时所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强度指示符进行估计,并且在特定时间Tb上进行平均,所述特定时间Tb以毫秒(ms)为单位。足够数量的采样被收集以获得精确估计。下一步,对LTE没有进行发送时所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g)进行估计。如果期望的话,可以将LTE清空(即,关闭)一段时间Tg,以便对RSSIg进行估计。下一步,对这些估计值之比的期望值进行计算,并且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Ek[RSSIb(k)/RSSIg(k)]>γ。如果该期望值大于该阈值,那么LTE可能导致对蓝牙的干扰,并且可以基于射频(RF)数据库对LTE应用功率回退。在一个方面中,最大回退受到PUCCH功率的限制,使得PUCCH功率可以降低至某个设定点。用于评估LTE功率回退的另一种配置对其中RSSIb(k)/RSSIg(k)超过阈值的许多蓝牙信道进行计算。如果那些信道的数量超过阈值,那么向LTE应用功率回退。
链路管理协议(LMP)事件跟在寻呼事件的后面。对于其中蓝牙正在作为主设备进行操作的LMP事件来说,可以应用在寻呼阶段期间作出的相同决定。例如,如果在寻呼阶段期间应用了某种功率回退,那么在LMP事件期间针对蓝牙主设备可以应用相同的功率回退。如果在寻呼阶段期间没有应用回退,那么在LMP阶段期间针对蓝牙主设备将不应用回退。对于其中蓝牙正在作为从设备进行操作的LMP事件来说,在寻呼扫描和寻呼响应期间(大约250ms),蓝牙不能够评估功率,因此,例如,不能对RSSIb或RSSIg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评估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功率回退和PUCCH打孔。
可以发生蓝牙询问事件以用于设备配对、检测等。对于询问事件(其可能花费10秒或更久)来说,可以应用上面针对寻呼所描述的相同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询问将周期性地发生而不是响应于用户发起而发生。当询问为周期性时,可以仅针对某些询问实例(例如,每N个询问中的一个询问)应用功率回退。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其它蓝牙事件,例如罕见事件或低占空比事件。一个这样的事件是询问/寻呼扫描(其花费每1.28秒或2.56秒中的11ms)。在蓝牙连接模式中,可能发生询问/寻呼扫描。在那种情况下,已经应用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功率回退或时分复用(TDM))。因此,在连接模式中,询问/寻呼扫描将应用与在蓝牙连接模式期间所应用的解决方案相同的解决方案。如果当蓝牙没有处于连接模式时发生询问/寻呼扫描,那么可以给予询问/寻呼扫描比任何潜在干扰性LTE活动更高的优先级。这可能对LTE造成0.5-1%的吞吐量损失。如果给予询问/寻呼扫描比LTE更高的优先级,那么可以直接拒绝LTE或者使用增加或最大的功率回退来发送LTE。UE可以自主地执行功率回退以保护蓝牙操作,这意味着UE可以不向eNB告知:该UE正在执行功率回退。在一个方面中,如果LTE有发送困难(例如,正在尝试第二次重传或稍后的重传),那么不应用功率回退并且对LTE进行保护并且允许LTE进行操作。
询问/寻呼响应是罕见的蓝牙事件。对于寻呼响应而言,可以自主地拒绝LTE事件。可以给予询问响应高优先级并且拒绝LTE。然而,在几个询问响应事件(例如,在2.56秒周期中的第三次询问响应)之后,可以降低询问响应事件的优先级,并且可以允许LTE进行操作。对于蓝牙嗅探事件来说,可以自主地拒绝LTE事件。
在频带类别40(BC40)中,可以对连接建立事件进行区别对待。对于询问/寻呼事件来说,可以实现帧对准和增加的超时。如果蓝牙发射功率在某个阈值之上,那么在LTE下行链路传输期间,也可以拒绝蓝牙传输。根据需要,可以见机行事地对待LMP序列事件,并且使该LMP序列事件的优先级高于LTE事件。LMP序列的特定分组(即,接近超时的那些分组,或者如果不允许则会导致较大的连接建立延迟的分组)可以优先于LTE并且导致对LTE的自主拒绝。对于询问/寻呼扫描来说,可以实现隔行扫描。对于询问/寻呼响应和蓝牙嗅探事件来说,可以实现对LTE的自主拒绝。至于频带类别7,针对询问响应,最初可以给予蓝牙高优先级并且拒绝LTE。然而,在数个询问响应事件(例如,在2.56秒周期中的第三次询问响应)之后,可以降低询问响应事件的优先级并且可以允许LTE进行操作。
在频带类别40中,当对LTE无线电与WLAN无线电之间的共存问题进行处理时,可以对连接建立事件进行区别对待。如果WLAN无线电参与被动扫描,那么可以实现对信标的见机行事的接收。如果WLAN无线电参与主动扫描(这是罕见事件),那么UE可以允许探测请求,即使探测请求可能导致LTE干扰。另外,也可以使用见机行事的接收。对于认证和关联来说,针对站,可以发送认证请求并且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使用自我清除发送(CTS-2-Self)分组以避免WLAN无线电的接收。针对移动WiFi(例如,MiFi)操作(其中,设备接收LTE信号并且作为用于其它设备的接入点来进行操作),可以见机行事地接收认证请求,随后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使用CTS-2-Self以避免被WLAN无线电接收。可以给予LTE优先级以保护LTE在空闲模式期间不受不经常发生的WLAN事件的干扰。例如,如果WLAN期望信标接收,那么根据需要,可以拒绝LTE以允许信标接收。或者,可以使用TDM间隙模式以便在某些时段期间停止LTE通信。
上面所描述的是用于保护蓝牙或WLAN在它们的敏感通信期间不受干扰的方法。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保护LTE连接建立和切换不受来自低优先级的蓝牙或WLAN事件的干扰。具体来说,可以给予某些蓝牙和WLAN事件优先等级(范围从针对最低优先级的等级0,到针对标称优先级的等级4,到针对最高优先级的等级7)。表1示出了在连接建立和切换期间所使用的LTE事件,以及可以分配的优先级以保护它们不受来自蓝牙/WLAN的较低等级和潜在干扰性事件的干扰的表格:
表1
如果在所列出的LTE事件与蓝牙/WLAN事件之间可能发生潜在冲突,那么可以拒绝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蓝牙/WLAN事件,或者允许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蓝牙/WLAN事件具有低于某个阈值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对LTE造成干扰)。
在频带40中,在LTE执行同步并且获得关于TDD配置的信息之后,如果蓝牙在主模式中操作,那么它可以开始帧对准过程。
尽管上面的示例描述了针对蓝牙的受保护的连接建立,但是受保护的连接建立可以用于对用户设备可用的任何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包括长期演进。潜在的受保护的LTE连接建立的示例包括频率间测量、切换事件、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在空闲模式中的寻呼时机的接收、对系统信息的接收(例如,在系统信息块(SIB)中)以及对系统信息的重新捕获。为了保护连接建立,可以给予连接建立比冲突RAT事件的优先级更高的优先级。例如,与蓝牙或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称事件相比,可以给予LTE连接建立事件更高的优先级。为了保护连接建立,可以拒绝其它RAT的事件(在本例中,是指蓝牙或WLAN事件),或者可以对其它RAT应用功率回退以降低对连接建立的干扰。
用于保护连接建立的TDM模式
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来创建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操作的间隙模式。在针对第一RAT的TDM模式中的间隙间隔期间,第二RAT可以尝试进行连接建立。这些技术可以与LTE和ISM无线电接入技术一起使用,或者与其它无线电接入技术一起使用。
可以在其中允许LTE在某个时段(T_On)期间进行发送并且不允许LTE在某个时段(T_Off)期间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提供TDM方案。T_On和T_Off的长度是可变的。
在T_On期间,ISM无线电(例如,蓝牙)由于潜在的LTE干扰可以见机行事地操作以进行询问/寻呼。在T_Off期间,LTE没有正在发送,BT无线电可以在没有共存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接收。
每个周期T在T_On和T_Off之间进行交替。图11示出了具有1.28秒周期的、在T_On和T_Off之间进行交替的方案。TDM配置可以是相移的,诸如图11中描绘的配置。对于前两个周期来说,周期T在T_On处开始并且在T_On与T_Off之间进行交替。对于接下来的两个周期(在周期三处开始)来说,T在T_Off处开始并且在T_Off与T_On之间进行交替。随后该模式进行重复。当重复每个蓝牙频率队列(即,间隔)时,间隙模式可以是相移的。示例性的蓝牙间隔包括用于寻呼的1.28秒和用于询问的2.56秒。TDM配置中的相移(其中,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在T_On处开始,但是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在T_Off处开始)允许蓝牙无线电在周期的开始处进行监听,以便在某些周期期间在没有LTE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监听。可以对T_On和T_Off的值进行调整以使得T_On和T_Off的值在单个周期期间是不相等的(例如,在特定的周期中,T_On可能比T_Off稍短),然而,T_On在第一间隔期间的累积时间加上T_On在第三间隔期间的累积时间应当与一个完整的周期(例如,1.28秒)相等。更长的T_On和T_Off周期可以降低来自丢失分组的泄漏。
图12描绘了在蓝牙主设备1202尝试连接到蓝牙从设备1204期间的呼叫流图。如图所示,这些连接尝试可能被LTE无线电打断,或者可能对LTE无线电造成干扰。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LMP_req)1206帮助发起连接过程。可以从蓝牙主设备向蓝牙从设备发送这些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如果从设备在LTE中进行发送(Tx)时,正在同时尝试接收(Rx)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那么可能没有正确地接收到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随后,主设备1202可以继续多次发送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直到从设备1204确认为止。如果没有接收到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那么从设备1204将向主设备1202发送空的基带确认(BB ack)消息1208。从设备1204发送空消息可能对从设备1204的另一个无线电的LTE接收造成干扰。随后,主设备1202可以继续向从设备1204发送轮询消息1210,直到从设备1204使用链路管理器协议响应(LMP_res)消息1212认出链路管理器协议请求为止。随后,主设备1202向从设备1204发送轮询基带确认1214。该轮询基带确认应该是优先的,以确保对该确认的接收。主设备和/或从设备可以实现上面的TDM方案以促进这些LMP连接尝试。
下表2描述了用于链路管理器协议交换的TDM模式配置。表2列出了事件、每个事件的通信方向(从主设备(M)到从设备(S),或者从从设备(S)到主设备(M))、以及与这些事件相关的TDM模式的优先级。
表2
如表2所示,LTE在某个时段(x1ms)期间开启,接下来LTE在下一时段(x2ms)期间关闭的TDM模式可以由主设备或从设备来实现。
也可以使用被动扫描在WLAN连接建立期间实现TDM配置。在图13中示出了长期TDM模式的一个示例。在图13中示出的是具有交替的LTE-开启(高)和LTE-关闭(低)时段的TDM模式。TDM模式可以被配置为允许WLAN无线电完成其连接建立。
在WLAN连接建立中,WLAN无线电监听来自接入点(AP)的信标。为了连接到WLAN接入点,UE应当在没有(例如,来自LTE或者另一个RAT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信标。信标按照间隔T进行重复,其中,T的下边界由Tmin(信标之间的最短时段)限定,并且T的上边界由Tmax(信标之间的最长时段)限定,以毫秒(ms)为单位对信标进行测量。TDM间隙模式可以与Tmax和Tmin协调以改善WLAN通信。如果在第一扫描时段T1期间没有接收到WLAN信标,那么WLAN信标可能落入LTE-开启时段,并且由于来自LTE传输活动的干扰,WLAN信标可能丢失。由于LTE干扰而可能丢失WLAN信标的最早时刻是在LTE-开启的边界处。最晚时刻(T')是T-T1。
可以构造TDM配置以使得T'+T完全落入下一个LTE-关闭时段,从而允许在没有LTE发送干扰的情况下接收WLAN信标。使用T的下边界(其为Tmin)来计算T2的起始。T2的结束假定T的上边界(其为Tmax)。因而,Ton=Tmin–Delta,其中,Delta是时间偏移,该时间偏移被选定为如果没有在T1中接收到WLAN信标,那么就确保在T2中接收WLAN信标。该时间值可以被选定为使得T2+Ton-T'=Tmax并且T2=Tmax+T'-Ton=2Tmax-T1-Ton,或者更简单地,T1+T2=2Tmax-Ton。尽管T1和T2不需要相等,但选择T1=T2使得对LTE的延迟影响降低。
在图14中示出了上面参照WLAN连接建立所描述的TDM配置的一个具体示例。图14示出了具有~200ms的周期(具有50%的概率在前50ms中发现WLAN信标)的扩展的TDM模式。共存管理器可以使用通信历史来将信道扫描设置为优先,或者可以在最不可能出现共存问题的情况下开始对信道进行扫描。如果支持动态频率选择(DFS),那么UE可以向接入点(AP)报告最有可能避免共存干扰的信道。
当使用主动扫描来协调WLAN连接建立时,可以使用其它技术。图15示出了示例呼叫流图,该示例呼叫流图描绘了在使用主动扫描和执行共享的秘钥认证的WLAN连接建立期间,在WLAN站(被标记为UE1502)与两个接入点(接入点11504和接入点21506)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如上所示的TDM方案,其中,对各种T时间进行调整。首先,UE1502可以在探测延迟定时器之后,在使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的无线扫描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向信道的接入权。UE1502可以发送探测请求1508以连接到接入点1504、1506。UE1502在某段时间(被示出为最小时间)中进行监听。如果没有接收到响应,那么UE1502可以移动到不同的信道。如果信道繁忙,那么UE1502等待一段设置时间(被示出为最大时间)。如果接收到探测响应1510或1512,那么探测响应1510或1512由UE1502进行处理,并且连接建立可以继续进行。如果介质繁忙,那么UE1502可以在最小时间处开始LTE间隙并且将该LTE间隙延伸到最大时间。CxM可以通知WLAN无线电在LTE关闭的间隙时段发送探测请求以降低干扰。当UE1502正在对使用LTE作为回程的接入点(例如,MiFi)进行操作时,在上行链路传输时间期间可以见机行事地发送探测请求以降低干扰。
对于WLAN认证/关联来说,在频带7中,可以使用LTE功率回退来使LTE变安静。也可以使用扩展的TDM方案(例如30ms开/关周期),以用于频带7或频带40通信。
如图16中所示,如框1602中所示,UE可以允许使用第一RAT进行通信。如框1604中所示,UE可以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第一RAT的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如框1606中所示,随后,UE可以改变第一RAT或第一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
图17示出了针对UE的装置1700的设计。装置1700包括用于允许使用第一RAT进行通信的模块1702。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第一RAT的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的模块1704。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改变第一RAT或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模块1706。图17中的模块可以是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软件代码、固件代码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UE可以包括用于允许通信的单元、用于确定通信何时潜在地对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单元以及用于改变潜在干扰性通信的单元。在一个方面中,前述单元可以是处理器270、存储器272、共存管理器640、信道监测模块1012、连接建立分析器1014、TDM确定模块1016、被配置为执行前述单元所述功能的模块1702、模块1704和/或模块1706。在另一个方面中,前述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前述单元所述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装置。
上面的示例描述了在LTE系统中实现的方面。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没有受到这样的限制。可以调整各个方面,用于与其它通信系统使用,比如采用如下各种通信协议中的任一种的那些,包括但不限于:CDMA系统、TDMA系统、FDMA系统、以及OFDMA系统。
应当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例子。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重新排列,而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展示了各种步骤的元素,但是并不意味着局限于所示的具体顺序或层次。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技巧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上面描述的全文中可以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以及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描绘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交换性,上面已经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以及步骤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向整个系统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示意性的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有DSP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组合来直接实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部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申请,提供了对所公开的方面的前述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本申请并不限于本文所示的方面,而是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48)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
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以及
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
构建第一时分复用(TDM)间隙模式,所述第一间隙模式包括:在首先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和随后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之间交替的时段;
构建第二TDM间隙模式,所述第二间隙模式包括:在首先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和随后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之间交替的时段;
在第一间隔期间应用所述第一间隙模式;
在后续间隔期间应用所述第二间隙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间隔或后续间隔期间,尝试在所述第二RAT上的活动通信被禁止的时段期间在所述第一RAT上进行连接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期间给予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的累积时间与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RAT包括蓝牙,并且所述第二RAT包括长期演进(LTE)。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期间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与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相比更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期间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与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相比更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寻呼事件,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执行LTE功率回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询问事件,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针对周期性蓝牙询问事件来执行LTE功率回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内的两个询问响应之后,拒绝后续的蓝牙询问响应并且允许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针对在从模式中操作的蓝牙的蓝牙链路管理协议通信,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执行LTE功率回退和PUCCH打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针对在主模式中操作的蓝牙的蓝牙链路管理协议通信,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以与针对先前的蓝牙寻呼事件相同的方式来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寻呼响应和蓝牙嗅探事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询问响应,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蓝牙询问响应设置为优先并且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电在空闲模式期间进行的被动扫描和对信标的接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见机行事地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以允许所述WLAN无线电接收信标。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WLAN无线电在站模式中的操作,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由WLAN无线电发送认证请求并且使用CTS-2-Self以避免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进行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WLAN无线电的MiFi操作,并且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由WLAN无线电接收认证请求并且使用CTS-2-Self以避免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进行接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向LTE连接建立事件分配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比蓝牙或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称事件的第二优先级更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LTE连接建立事件包括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频率间测量、切换事件、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空闲模式中的寻呼时机的接收、系统信息的接收以及系统信息的重新捕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拒绝蓝牙或WLAN事件,以及向蓝牙或WLAN RAT应用功率回退。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步骤包括:
允许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一RAT上进行连接尝试;
允许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之间进行交替,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或所述第三时间段期间接收所述第二RAT上的连接建立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具有相等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建立消息是周期性的无线局域网(WLAN)信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被配置为:具有位于WLAN信标之间的最短可能时段、和WLAN信标之间的最长可能时段之间的长度。
2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的模块;
用于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的模块;以及
用于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模块。
2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的程序代码;
用于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的程序代码;以及
用于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的程序代码。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允许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进行通信;
确定第二RAT的通信何时可能对所述第一RAT的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潜在地造成干扰;以及
改变所述第一RAT或所述第二RAT的潜在干扰性通信以避免对所述第一RAT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造成干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改变潜在干扰性通信的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的至少一个处理器:
构建第一时分复用(TDM)间隙模式,所述第一间隙模式包括:在首先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和随后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之间交替的时段;
构建第二TDM间隙模式,所述第二间隙模式包括:在首先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和随后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之间交替的时段;
在第一间隔期间应用所述第一间隙模式;
在后续间隔期间应用所述第二间隙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间隔或后续间隔期间,尝试在所述第二RAT上的活动通信被禁止的时段期间在所述第一RAT上进行连接建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期间给予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的累积时间与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相等。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RAT包括蓝牙,并且所述第二RAT包括长期演进(LTE)。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期间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与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相比更长。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隔期间禁止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与允许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的时段长度相比更长。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寻呼事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包括执行LTE功率回退。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询问事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包括针对周期性的蓝牙询问事件来执行LTE功率回退。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内的两个询问响应之后,拒绝后续的蓝牙询问响应并且允许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针对在从模式中操作的蓝牙的蓝牙链路管理协议通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LTE功率回退和PUCCH打孔。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针对在主模式中操作的蓝牙的蓝牙链路管理协议通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以与针对先前的蓝牙寻呼事件相同的方式来改变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3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寻呼响应和蓝牙嗅探事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蓝牙询问响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蓝牙询问响应设置为优先并且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
3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电在空闲模式期间的被动扫描和对信标的接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见机行事地拒绝所述潜在干扰性通信以允许所述WLAN无线电接收信标。
4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WLAN无线电在站模式中的操作,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由所述WLAN无线电发送认证请求并且使用CTS-2-Self以避免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进行接收。
4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建立是WLAN无线电的MiFi操作,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由所述WLAN无线电接收认证请求并且使用CTS-2-Self以避免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进行接收。
4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向LTE连接建立事件分配第一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比蓝牙或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称事件的第二优先级更高。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LTE连接建立事件包括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频率间测量、切换事件、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空闲模式中的寻呼时机的接收、系统信息的接收以及系统信息的重新捕获。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潜在干扰性通信:拒绝蓝牙或WLAN事件,以及向蓝牙或WLAN RAT应用功率回退。
4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下列操作来改变潜在干扰性通信:
允许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一RAT上进行连接尝试;
允许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二RAT上进行活动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之间进行交替,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或所述第三时间段期间接收所述第二RAT上的连接建立消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具有相等的长度。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建立消息是周期性的无线局域网(WLAN)信标。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被配置为:具有位于WLAN信标之间的最短可能时段、和WLAN信标之间的最长可能时段之间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6893.6A CN107257577B (zh) | 2011-01-10 | 2012-01-10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31427P | 2011-01-10 | 2011-01-10 | |
US61/431,427 | 2011-01-10 | ||
US201161434827P | 2011-01-20 | 2011-01-20 | |
US61/434,827 | 2011-01-20 | ||
US201161442609P | 2011-02-14 | 2011-02-14 | |
US61/442,609 | 2011-02-14 | ||
US13/346,490 US8908656B2 (en) | 2011-01-10 | 2012-01-09 |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US13/346,490 | 2012-01-09 | ||
PCT/US2012/020762 WO2012096949A1 (en) | 2011-01-10 | 2012-01-10 |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6893.6A Division CN107257577B (zh) | 2011-01-10 | 2012-01-10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48753A true CN103348753A (zh) | 2013-10-09 |
CN103348753B CN103348753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4555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7943.6A Active CN103348753B (zh) | 2011-01-10 | 2012-01-10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CN201710306893.6A Active CN107257577B (zh) | 2011-01-10 | 2012-01-10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6893.6A Active CN107257577B (zh) | 2011-01-10 | 2012-01-10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08656B2 (zh) |
EP (2) | EP3439411B1 (zh) |
JP (1) | JP5698383B2 (zh) |
KR (1) | KR101567381B1 (zh) |
CN (2) | CN103348753B (zh) |
WO (1) | WO2012096949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3186A (zh) * | 2014-07-17 | 2016-01-2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
CN106358254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6797550A (zh) * | 2014-10-29 | 2017-05-31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CN107466486A (zh) * | 2017-07-07 | 2017-12-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8702750A (zh) * | 2016-02-02 | 2018-10-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具有可变传输时间间隔的网络的干扰管理 |
WO2019100339A1 (zh) * | 2017-11-24 | 2019-05-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注册终端设备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1132296A (zh) * | 2018-11-01 | 2020-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714470A (zh) * | 2017-01-04 | 2021-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78649B2 (en) | 2011-01-20 | 2017-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WO2012106844A1 (zh) * | 2011-02-11 | 2012-08-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降低终端设备中通信模块间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US9026162B2 (en) * | 2011-04-29 | 2015-05-05 |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 Multi-technology coexistence for IBSS networks |
US9826524B2 (en) * | 2011-12-15 | 2017-11-21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Dynamic space,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coexistence |
CN104247488B (zh) * | 2012-01-26 | 2018-10-30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lte共存的动态参数调整 |
US9516588B2 (en) * | 2012-05-11 | 2016-1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selecting a cel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4003308A1 (ko) * | 2012-06-28 | 2014-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단말의 무선 자원 결정 방법 |
EP2712255B1 (en) * | 2012-09-24 | 2016-11-3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dress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ing radios of differ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US9219563B2 (en) | 2012-09-24 | 2015-12-22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ing radios of differ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JP6057353B2 (ja) * | 2012-09-26 | 2017-01-11 |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無線通信技術間の機器内共存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送信電力変調 |
US9197166B2 (en) | 2012-09-26 | 2015-11-24 | Apple Inc. | Increasing power amplifier linearity to facilitate in-device coexistence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GB2506390B (en) * | 2012-09-27 | 2015-04-08 | Broadcom Corp | Network resource usage |
EP2757850B1 (en) * | 2013-01-16 | 2018-08-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
WO2014114273A1 (en) * | 2013-01-28 | 2014-07-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 transmitter sharing |
US9883516B2 (en) | 2013-02-06 | 2018-01-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icting frequ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049747B2 (en) | 2013-02-25 | 2015-06-02 | Apple Inc. | Facilita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CN105075375B (zh) * | 2013-04-01 | 2019-12-31 |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上行链路周期的终止以便促进其他无线通信的接收 |
US9232566B2 (en) | 2013-06-14 | 2016-01-05 | Netgear, Inc. | Wireless sensor base station with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homogeneous radios |
US20160135213A1 (en) * | 2013-07-04 | 2016-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equipment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CN105359611A (zh) * | 2013-07-04 | 2016-02-2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与能够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相关联的通信 |
US9749878B2 (en) | 2013-07-31 | 2017-08-29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for two network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775048B2 (en) | 2013-09-24 | 2017-09-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rformance of a user equipment (U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0356623B2 (en) | 2013-09-24 | 2019-07-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US9491632B2 (en) | 2013-09-24 | 2016-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US20150195849A1 (en) * | 2014-01-06 | 2015-07-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 signal co-existence in multiple-use frequency spectrum |
US9608678B1 (en) | 2013-12-19 | 2017-03-28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ommunications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
US9167588B1 (en) * | 2014-04-15 | 2015-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mobile standby performance during simultaneous dual-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by avoiding interference scenarios |
WO2015173929A1 (ja) * | 2014-05-15 | 2015-11-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US9445276B2 (en) * | 2014-05-16 | 2016-09-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venting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through smart band selection in MSMA devices |
US9609579B2 (en) * | 2014-05-29 | 2017-03-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scanning information |
US10187887B2 (en) * | 2014-06-26 | 2019-01-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
US11381954B2 (en) | 2014-08-07 | 2022-07-05 | Ntt Docomo, Inc. |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different frequency D2D monitoring method |
US9596659B2 (en) * | 2014-09-24 | 2017-03-14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of a multi-radio device |
WO2016047279A1 (ja) * | 2014-09-25 | 2016-03-3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装置 |
US20160095039A1 (en) * | 2014-09-26 | 2016-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puncturing for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EP3254485A4 (en) * | 2015-02-04 | 2018-06-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vertisement and connection set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160262169A1 (en) * | 2015-03-06 | 2016-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lan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on a shared wlan transceiver chain |
KR102305115B1 (ko) * | 2015-04-02 | 2021-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60353482A1 (en) * | 2015-05-27 | 2016-12-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ervation coordination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WO2017024435A1 (en) * | 2015-08-07 | 2017-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ion management |
US12068793B2 (en) * | 2015-12-30 | 2024-08-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Handl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
KR102394947B1 (ko) | 2016-02-04 | 2022-05-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신호 검출을 위한 스캔 주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 |
JP6750029B2 (ja) | 2016-03-30 | 2020-09-02 |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支援nrフレキシブル無線アクセス |
CN107453794B (zh) * | 2016-05-31 | 202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117288B1 (en) | 2016-10-11 | 2018-10-3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acket arbitration in overlapping frequencies |
JP6868425B2 (ja) * | 2017-03-17 | 2021-05-12 |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0834575B2 (en) | 2017-06-16 | 2020-11-1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nitial access configuration fo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0098136B1 (en) | 2017-06-29 | 2018-10-09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Transmit power and receive gain adjustments in multi-radio devices |
US10945288B2 (en) * | 2017-10-23 | 2021-03-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ervation and challenge schemes for listen-before-talk |
EP3567867A1 (en) | 2018-05-07 | 2019-11-13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sensor |
US10372190B1 (en) * | 2018-06-26 | 2019-08-06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rbitrating communications by collocated communication circuitry |
CN110831043B (zh) * | 2018-08-10 | 2022-09-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456811B2 (en) * | 2019-05-07 | 2022-09-27 | Mediatek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KR20220142054A (ko) * | 2021-04-14 | 2022-10-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통신 시의 통신 파라미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8919A (zh) * | 2002-10-24 | 2005-12-14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跳频无线设备的信标信道 |
US20090257379A1 (en) * | 2008-04-11 | 2009-10-15 | Robinson Michael A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apacity enhanc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 coexistence |
US20100172254A1 (en) * | 2007-05-22 | 2010-07-08 | Joachim Sach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interference based radio control |
US20100197235A1 (en) * | 2009-02-05 | 2010-08-05 | Leif Wilhelmsson |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
US20100246463A1 (en) * | 2009-03-17 | 2010-09-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45082A2 (en) | 2002-11-13 | 2004-05-27 | Agere Systems Inc. | Interoperability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two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649869B2 (en) | 2005-08-12 | 2010-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cell measurements during transmission gaps in a compressed mode |
US7701913B2 (en) * | 2005-10-31 | 2010-04-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latform coexistence system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KR20090122272A (ko) * | 2007-01-08 | 2009-11-26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측정 갭 패턴 스케쥴링 |
US8204036B2 (en) | 2007-02-28 | 2012-06-19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
US7925297B2 (en) | 2007-03-13 | 2011-04-12 | Intel Corporation | TXOP duration adaptation for dual radio devices |
US8189710B2 (en) * | 2007-04-06 | 2012-05-29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radios having differing protocols |
JP5317971B2 (ja) * | 2007-06-19 | 2013-10-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
US8121144B2 (en) | 2007-11-20 | 2012-02-21 |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
US8417187B2 (en) * | 2008-01-07 | 2013-04-09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vice coexistence |
US8346171B1 (en) * | 2008-02-15 | 2013-01-01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
GB0806792D0 (en) * | 2008-04-15 | 2008-05-14 |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 Co-Existence method |
US8085737B2 (en) | 2008-05-06 | 2011-12-27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transcei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negative scheduling |
US8730853B2 (en) | 2008-09-05 | 2014-05-20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responding to co-located coexistence (CLC) request from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611933B2 (en) | 2009-02-11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le operation in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s |
US8787468B2 (en) | 2009-06-19 | 2014-07-22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351456B2 (en) | 2009-06-29 | 2013-0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filtering in a multi-radio device |
US8886126B2 (en) | 2009-07-09 | 2014-1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lution algorithm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848607B2 (en) | 2010-03-30 | 2014-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451776B2 (en) | 2010-03-31 | 2013-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483156B2 (en) | 2010-05-03 | 2013-07-0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Feedback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246603B2 (en) * | 2010-08-12 | 2016-01-26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in-devi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ellular, bluetooth, WiFi, and satellite systems coexistence |
US10123345B2 (en) | 2010-12-22 | 2018-11-06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ng in overlapping time periods |
US9578649B2 (en) | 2011-01-20 | 2017-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8830935B2 (en) | 2011-01-25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feedback to manage rate loop at a base station |
US8547867B2 (en) | 2011-02-18 | 2013-10-0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on configuration of LTE and BT |
US20130242780A1 (en) | 2012-03-16 | 2013-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Virtual gap patterns with multi-radio coexistence for protected measurements |
-
2012
- 2012-01-09 US US13/346,490 patent/US89086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1-10 KR KR1020137020990A patent/KR10156738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1-10 CN CN201280007943.6A patent/CN10334875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1-10 CN CN201710306893.6A patent/CN107257577B/zh active Active
- 2012-01-10 JP JP2013549491A patent/JP56983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1-10 WO PCT/US2012/020762 patent/WO201209694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1-10 EP EP18189804.0A patent/EP34394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1-10 EP EP12701569.1A patent/EP266420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8919A (zh) * | 2002-10-24 | 2005-12-14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跳频无线设备的信标信道 |
US20100172254A1 (en) * | 2007-05-22 | 2010-07-08 | Joachim Sach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interference based radio control |
US20090257379A1 (en) * | 2008-04-11 | 2009-10-15 | Robinson Michael A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apacity enhanc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 coexistence |
US20100197235A1 (en) * | 2009-02-05 | 2010-08-05 | Leif Wilhelmsson |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
US20100246463A1 (en) * | 2009-03-17 | 2010-09-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MEDIATEK: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1bis》", 15 October 2010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3186B (zh) * | 2014-07-17 | 2019-02-2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
CN105263186A (zh) * | 2014-07-17 | 2016-01-2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
CN106797550A (zh) * | 2014-10-29 | 2017-05-31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CN106797550B (zh) * | 2014-10-29 | 2020-04-28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CN108702750B (zh) * | 2016-02-02 | 2022-05-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具有可变传输时间间隔的网络的干扰管理 |
CN108702750A (zh) * | 2016-02-02 | 2018-10-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具有可变传输时间间隔的网络的干扰管理 |
CN106358254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2714470A (zh) * | 2017-01-04 | 2021-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CN112714470B (zh) * | 2017-01-04 | 2022-09-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US11864239B2 (en) | 2017-01-04 | 2024-01-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07466486A (zh) * | 2017-07-07 | 2017-12-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7466486B (zh) * | 2017-07-07 | 2021-10-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2010715B2 (en) | 2017-07-07 | 2024-06-11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WO2019100339A1 (zh) * | 2017-11-24 | 2019-05-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注册终端设备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1690039B2 (en) | 2017-11-24 | 2023-06-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dual-registered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11132296A (zh) * | 2018-11-01 | 2020-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
CN111132296B (zh) * | 2018-11-01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96949A1 (en) | 2012-07-19 |
KR101567381B1 (ko) | 2015-11-09 |
US8908656B2 (en) | 2014-12-09 |
JP5698383B2 (ja) | 2015-04-08 |
EP2664209A1 (en) | 2013-11-20 |
EP3439411B1 (en) | 2021-11-03 |
EP3439411A1 (en) | 2019-02-06 |
KR20130118946A (ko) | 2013-10-30 |
US20130010766A1 (en) | 2013-01-10 |
JP2014506077A (ja) | 2014-03-06 |
CN103348753B (zh) | 2017-05-03 |
CN107257577A (zh) | 2017-10-17 |
EP2664209B1 (en) | 2018-09-05 |
CN107257577B (zh)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8753A (zh) | 在连接建立期间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 | |
CN103119992B (zh) | 针对无线电共存的降低的发射功率 | |
CN103053213B (zh) | 用于促进对多无线电共存的支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109577B (zh) | 多无线电共存 | |
CN103004246B (zh) | 用于多重无线电技术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457627B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 |
CN102835173B (zh) | 用于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392370B (zh) | 用于有助于支持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80840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网络元件和用户设备 | |
CN104782213B (zh) | 针对多无线电共存性的自主式拒绝配置 | |
CN103120012A (zh) | 多重无线电共存 | |
CN102893648A (zh) | 用于多重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733544A (zh) | 多无线电共存 | |
CN103329599B (zh) | 促进用户设备反馈以管理基站处的速率环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503552A (zh) | 用于促进对多无线单元共存的支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186007A (zh) | 经由频率选择性实现多无线单元干扰减轻 | |
CN103368598A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 |
CN102845120A (zh) | 有助于支持多无线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703853A (zh) | 多无线电设备中的共存 | |
CN103999535A (zh) | 多无线电共存 | |
CN102835153A (zh) | 便于支持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16912A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 |
CN103369588A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 |
CN102934471A (zh) | 用于多无线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458514A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用于操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