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6975A -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6975A
CN103336975A CN2013100716854A CN201310071685A CN103336975A CN 103336975 A CN103336975 A CN 103336975A CN 2013100716854 A CN2013100716854 A CN 2013100716854A CN 201310071685 A CN201310071685 A CN 201310071685A CN 103336975 A CN103336975 A CN 103336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information
label
view data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16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6975B (zh
Inventor
黑松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36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6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6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6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5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methods and means used by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for reliably power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rogation fie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本发明的便携终端具备:存储部,将识别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与表示该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存储;摄像部,拍摄物品;通知部,通知信息;以及控制部,从所述存储的物品识别信息检索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使所述通知部通知与该检索到的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扫描仪(RFID读写器)通过近距离的经由电波或电磁场的无线通信从RFID标签读取信息的RFID技术。
RFID标签存储能够识别该RFID标签的个体识别信息。当RFID标签安装在商品、各种器材等物品的外侧时,用户通过使用RFID扫描仪读取该RFID标签的个体识别信息能够识别该物品。例如,存在以下作业:在业务中使用的器材上安装RFID标签,在业务的使用前和使用后读取安装在器材上的RFID标签来确认器材是否全部齐备。
另外,RFID扫描仪能够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的个体识别信息。因此,已知面向安装有作为RFID标签的无线标签的多个物品,启动作为RFID扫描仪的无线标签通信装置来读取信息,根据其读取的轨迹以及应答时间推定期望的无线标签的位置,并将所推定的无线标签位置与该多个物品的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无线标签位置推定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60456号公报)。
另外,已知将存储了位置ID的多个无线标签分散在对象区域中,读取该多个无线标签的位置ID,检测不能读取位置ID的位置来作为放置物品的位置的物品位置检测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5-22829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业务的器材的确认中,当RFID标签安装在器材的外侧时,可以从外观判断标签的位置,但当RFID标签安装在器材内部或者内藏于器材时,用户无法通过目视来确认RFID标签的位置。另外,即使在RFID标签被安装在器材的外侧时,也还存在RFID标签的安装位置为难以确认的位置或安装的RFID标签为难以视觉辨认的颜色、形状的情况。
RFID扫描仪安装有用于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的天线,通过针对RFID标签靠近其天线来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但是,当不知道RFID标签的位置时,无法知道靠近天线的位置,所以也就不能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
此外,上述现有的推定无线标签的位置的无线标签位置推定系统以及物品位置检测装置推定物品自身的位置,对于内藏有RFID标签的物品,无法将该物品中的RFID标签的位置通知给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通知表示在物品上安装的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
本发明的便携终端具备:存储部,用于将识别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与表示该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存储;摄像部,用于拍摄物品;通知部,用于通知信息;以及控制部,用于从所述存储的物品识别信息检索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使所述通知部通知与该检索到的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
本发明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识别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与表示该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存储的步骤;拍摄物品的步骤;以及从所述存储的物品识别信息中检索与所述拍摄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并通知与该检索到的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知表示在物品上安装的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标签位置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图2B是表示图像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表示数字相机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5B是表示显示图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2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标签位置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第3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3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按顺序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第3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B,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为进行表示在作为物品的器材上安装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的显示和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的手持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RFID标签30内藏于在业务中使用的作为物品的器材,在该器材的使用前和使用后,利用便携终端10读取器材内的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个体识别信息来进行器材是否全部齐备的确认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另外,RFID标签30不限于内藏于物品的结构,也可以是安装在物品的外侧等的结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RFID标签30是电波方式或电磁感应方式的RFID标签。RFID标签31具备包含天线或线圈天线的通信部、控制部以及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在RFID标签30中,控制部通过通信部经由电波或电磁场与便携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根据从便携终端10接收到的读取请求,读出在EEPROM中存储的信息并发送给便携终端10。另外,RFID标签30的控制部将从便携终端10接收到的信息写入或改写入EEPROM。
假定在RFID标签30的EEPROM中存储有RFID标签30的个体识别信息。另外,假定RFID标签30是通过来自便携终端10的电波或电磁场获得电力的无源型的RFID标签(无源标签)。
或者,RFID标签30也可以是具有电源部,通过电源部的电力来输出电波或电磁场的有源型的RFID标签(有源标签)。
便携终端10具备:作为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操作部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作为通知部的显示部14、ROM15、无线通信部16、存储部17、作为读取部的RFID读写器部18、摄像部19和电源部20。除电源部20以外的便携终端10的各部经由总线21相互连接。
CPU11控制便携终端10的各部。CPU11将各种程序中被指定的程序从ROM15中读出并在RAM13中展开,通过与所展开的程序的协作来执行各种处理。
CPU11按照第1信息登录程序151,通过摄像部19拍摄被拍摄体的物品来获取图像数据。然后,CPU11将通过操作部12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该图像数据对应起来作为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存储在存储部17中。
另外,CPU11按照第1信息读取程序152,通过摄像部19拍摄被拍摄体的物品来获取图像数据。然后,CPU11从存储部17的图像数据库5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51中检索与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对应的物品的图像数据51。
当检索到物品的图像数据51时,在显示部14中显示与该检索到的图像数据51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43,并通过RFID读写器部18读取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
操作部12具有由文字输入键等各种键组成的键群,将与来自用户的各键的按下输入对应的操作信息输出到CPU11。
RAM13是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的工作区域。
显示部14为具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EL(Electro Luminescent)显示器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部,根据从CPU11输入的显示信息,在显示面板中进行各种显示。
ROM15为存储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的只读半导体存储器。在ROM15中存储有第1信息登录程序151以及第1信息读取程序152。
无线通信部16是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无线通信部16具有天线、调制部、解调部、信号处理部等,与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部16通过信号处理部对要发送的信息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通过调制部调制后,从天线作为无线电波发送给接入点。
该接入点经由例如有线LAN与通信目的地的设备连接。另外,无线通信部16利用解调部对通过天线从接入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通过信号处理部进行信号处理后得到接收信息。
这样,无线通信部16经由接入点与通信目的地的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部16也可以是进行其它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结构。
存储部17是以能够读出以及写入的方式存储信息的闪速存储器或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在存储部17中存储了后述的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
RFID读写器部18是读取在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以及对其写入信息的电波方式或电磁感应方式的读写器部。RFID读写器部18对从CPU11输入的发送数据的电信号进行调制等,从天线或线圈天线作为电波或电磁场来发送。
RFID标签30接收从RFID读写器部18输出的电波或者电磁场,或者将要向RFID读写器部18发送的数据作为电波或电磁场来发送。
RFID读写器部18通过天线或线圈天线接收从RFID标签30发送的电波或电磁场,对获得的电信号进行解调等来接收数据。
摄像部19是拍摄被拍摄体的数字图像的摄像部。摄像部19具有光学系统、摄像元件等。摄像部19通过CPU11的控制,使用摄像元件对经由光学系统入射的被拍摄体的像的光进行光电变换,作为被拍摄体的图像数据而输出。
电源部20是锂电池等二次电池,对便携终端10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此外,电源部20也可以是碱性电池等一次电池。
下面,参照图2A、图2B说明便携终端10中存储的信息。图2A是表示标签位置信息表40的结构的图。图2B是表示图像数据库50的结构的图。
在便携终端10中,将图2A所示的标签位置信息表40和图2B所示的图像数据库50存储在存储部17中。标签位置信息表40具有编号41、图像数据名称42和标签位置信息43。
编号41是标签位置信息表40的记录的识别编号。图像数据名称42是识别图像数据库50的图像数据51的数据名称。
标签位置信息43是表示内藏于作为物品的器材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物品是与图像数据名称42对应的图像数据51的物品。标签位置信息43例如是表示物品的图像上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坐标信息或说明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文字信息。
图像数据库50具有图像数据51。图像数据51是作为摄像部19摄像的物品的器材的实际图像数据。假定图像数据51中分别附加有与图像数据名称42对应的图像数据名称(文件名)。
下面,参照图3~图5B,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0的动作。
图3是表示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表示数字相机200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5B是表示显示图像141的图。
首先,参照图3说明第1信息登录处理。
第1信息登录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拍摄内藏有RFID标签30的物品(器材),将其图像数据、其图像数据名称以及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登录到图像数据库50、标签位置信息表40。
假定该物品是用于在业务中使用的标签位置信息的登录对象的器材。
在便携终端10中,例如以用户将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1信息登录程序151的协作,来执行第1信息登录处理。
首先,CPU11启动RFID读写器部18以及摄像部19(步骤S11)。
通过步骤S11,RFID读写器部18处于能够读取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状态,摄像部19处于能够拍摄的状态。
在显示部14中显示例如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预览图像。
这里,用户为了掌握在器材的何处是否存在RFID标签30,启动便携终端10来使其读取RFID标签30的信息。
然后,CPU11根据是否通过RFID读写器部18与RFID标签30确立了通信,来判别是否检测出了RFID标签30(步骤S12)。未检测出RFID标签30时(步骤S12:否),转移到步骤S12。
当检测出RFID标签30时(步骤S12:是),CPU11将表示检测出RFID标签30的意思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14(步骤S13)。
也可以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发光或蜂鸣声的输出等,来通知表示检测出RFID标签30的意思的信息。
用户能够根据检测出RFID标签30时的RFID读写器部18的位置,识别物品中的RFID标签30的位置。
然后,用户将物品作为被拍摄体,启动便携终端10并将摄像部19的摄像方向面向被拍摄体的物品,作为物品的外观通过摄像部19开始拍摄例如正面。
然后,CPU11判别用户是否对操作部12的拍摄按钮进行了按下输入(步骤S14)。当拍摄按钮未被按下输入时(步骤S14:否),转移到步骤S14。
当拍摄按钮被按下输入时(步骤S14:是),CPU11通过摄像部19拍摄物品获取图像数据(步骤S15)。然后,CPU11将在步骤S14中拍摄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步骤S16)。
然后,CPU11经由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的输入(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例如指定在步骤S15中所显示的图像上的RFID标签30的位置,或者通过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描述语的文字输入来输入标签位置信息。
然后,CPU11将图像数据名称赋予在步骤S15中拍摄的图像数据,并追加到图像数据库50的图像数据51,将该赋予的图像数据名称和在步骤S17中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作为图像数据名称42、标签位置信息43,赋予编号41追加到标签位置信息表40,并在存储部17中存储(步骤S18)。
然后,CPU11根据是否有经由操作部12的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结束指示的输入,来判别第1信息登录处理是否结束(步骤S19)。第1信息登录处理未结束时(步骤S19:否),转移到步骤S12。
第1信息登录处理结束时(步骤S19:是),CPU11关闭RFID读写器部18以及摄像部19(步骤S20),结束第1信息登录处理。
接着,参照图4说明第1信息读取处理。
第1信息读取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拍摄作为在业务中使用后的器材的物品,使用该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将内藏于物品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读取该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
在便携终端10中,例如以用户将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1信息读取程序152协作,来执行第1信息读取处理。
首先,CPU11经由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是否进行标签位置信息的通知设定的输入并进行设定(步骤S31)。
然后,CPU11判别步骤S31中是否进行了标签位置信息的通知设定(步骤S32)。进行了通知设定时(步骤S32:是),CPU11启动摄像部19(步骤S33)。
然后,CPU11启动RFID读写器部18(步骤S34)。未进行通知设定时(步骤S32:否),转移到步骤S34。
这里,用户启动便携终端10开始读取内藏于物品的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个体识别信息)。假定该物品是在业务中使用后确认是否存在的确认对象的器材。
然后,CPU11判别RFID读写器部18是否完成了内藏于物品的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步骤S35)。
未完成RFID标签30的信息读取时(步骤S35:否),CPU11判别在步骤S31中是否进行了标签位置信息的通知设定(步骤S36)。
进行了通知设定时(步骤S36:是),CPU11通过摄像部19拍摄物品(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用户将物品作为被拍摄体,启动便携终端10并将摄像部19的摄像方向面向被拍摄体的物品,对操作部12的拍摄按钮进行按下输入,CPU11根据拍摄按钮的按下输入,通过摄像部19拍摄物品获取图像数据。
然后,CPU11将在步骤S37中获取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与存储部17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库50的图像数据51的图像进行比较,检索与被拍摄体的物品一致的图像数据51(步骤S38)。例如通过判别图像的特征点的一致来进行步骤S38的图像比较。
然后,CPU11判别在步骤S38中是否检索到了物品的图像数据51(步骤S39)。
检索到了图像数据51时(步骤S39:是),CPU11从存储部17中存储的标签位置信息表40读取与所检索到的物品的图像数据51的图像数据名称42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43,并将该标签位置信息显示在显示部14中以通知用户(步骤S40)。
具体地,如图5B所示,在显示部14中显示数字相机200的图像200a,并且在图像200a中显示与标签位置信息对应的显示标记31a。
即,通过数字相机200的图像200a中的显示标记31a的位置,将表示RFID标签31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
用户根据所通知的标签位置信息,以将RFID读写器部18面向RFID标签30的方式启动便携终端10。
然后,CPU11根据是否通过RFID读写器部18与RFID标签30确立了通信,来判别是否检测出了RFID标签30(步骤S41)。
未检测出RFID标签30时(步骤S41:否),转移到步骤S36。未进行通知设定(步骤S36:否)或未检索到图像数据51时(步骤S39:否),转移到步骤S41。
检测出RFID标签30时(步骤S41:是),CPU11利用RFID读写器部18与RFID标签30进行通信,读出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步骤S42)。
然后,CPU11判别步骤S42中的与RFID标签30的通信是否结束(步骤S43)。
继续与RFID标签30的通信时(步骤S43:否),转移到步骤S42。结束与RFID标签30的通信时(步骤S43:是),转移到步骤S35。
完成了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时(步骤S35:是),CPU11将在步骤S42中读取的信息(个体识别信息)存储在RAM13或存储部17中并显示在显示部14中(步骤S44)。
此外,也可以预先将个体识别信息和物品名称对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17中,在步骤S44中从存储部17读出与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对应的物品名称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14中。
然后,CPU11关闭RFID读写器部18以及摄像部19(步骤S45),结束第1信息读取处理。
这里,参照图5A,图5B,说明第1信息登录处理中的标签位置信息的具体例子。
说明通过第1信息登录处理,如图5A所示,进行数字相机200的标签位置信息的登录的情况,其中所述数字相机200是作为信息读取对象的物品的器材之一。
数字相机200具有快门按钮201,在快门按钮201附近内藏有作为RFID标签30的RFID标签31。
首先,执行第1信息登录处理,在步骤S15中拍摄数字相机200的正面,获取数字相机200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16中,将数字相机200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4中。然后,在步骤S17中,输入数字相机200的图像中的RFID标签31的位置的坐标信息。
在步骤S18中,将数字相机200的图像数据、其图像数据名称以及标签位置信息存储在图像数据库50和标签位置信息表40中。
然后,执行第1信息读取处理,在步骤S37中拍摄数字相机200的正面,在步骤S38中假定检索到与数字相机200一致的图像数据51。
于是,在步骤S40中,将图5B所示的数字相机200的显示图像141显示在显示部14中。
显示图像141包含数字相机200的图像200a和与标签位置信息对应的显示标记31a。用户能够根据显示标记31a的位置通过目视来识别RFID标签31的标签位置。
当在步骤S17中输入表示数字相机200的图像中的RFID标签31的位置的文字时,在步骤S38中,作为标签位置信息,例如输入“数字相机的前面的快门按钮之下”这样的语句。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便携终端10中,存储部17存储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CPU11从图像数据库50中存储的作为物品识别信息的图像数据51检索与摄像部19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对应的物品的图像数据51,当检索到时,通过显示部14的显示来通知与该检索到的图像数据51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43。因此,能够将表示物品上安装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
另外,CPU11在显示了标签位置信息后,使RFID读写器部18开始读取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因此,在将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后,能够有效地进行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
另外,CPU11获取摄像部19拍摄的物品的图像数据,将该图像数据与通过操作部12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并作为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存储在存储部17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标签位置信息与物品的图像数据对应起来存储。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6~图8,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检索拍摄物品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读出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能够相互识别的标记粘贴在该物品上,检索拍摄该标记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读出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A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A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相同的构成部赋予同样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便携终端10A具备CPU11、操作部12、RAM13、显示部14、ROM15、无线通信部16、存储部17、RFID读写器部18、摄像部19、电源部20以及打印部22。除电源部20以外的便携终端10A的各部经由总线21相互连接。
在ROM15中存储有第2信息登录程序153和第2信息读取程序154。
在存储部17中存储有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假定在图像数据库50中作为图像数据51预先存储能够相互识别的多个标记的图像数据。
图像数据51的标记具有能够相互识别的图案、形状即可,优选进行图像比较时图像容易一致的图案、形状。图像数据51的标记也可以包含文字。
打印部22是热转印打印机等打印部,是根据CPU11的指示在用纸上打印输出信息的打印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打印部22为在作为用纸的带衬纸的贴纸上打印各种标记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A的动作。
图7是表示第2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7说明第2信息登录处理。
第2信息登录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打印用于识别内藏有RFID标签30的物品(器材)的标记,将该标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名称以及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登录到标签位置信息表40。
在便携终端10A中,例如以用户将第2信息登录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2信息登录程序153协作,来执行第2信息登录处理。
步骤S51~S53与图3的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步骤S11~S13相同。
然后,CPU11参照在存储部17中存储的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从图像数据库50读出具有在图像数据名称42中没有的图像数据名称的图像数据51。
然后,CPU11将所读出的图像数据51的标记图像作为用于与物品对应的选择候补显示在显示部14中,经由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标记图像的选择输入,并将其设定为物品的标记图像(步骤S54)。
然后,CPU11使用在步骤S54中所选择的标记图像的图像数据51,通过打印部22将该标记图像打印在贴纸上(步骤S55)。
这里,用户将在步骤S55中打印了标记图像的贴纸,揭去衬纸并贴在物品上。
然后,CPU11经由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的输入(步骤S56)。在步骤S56中,例如通过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描述语的文字输入,来输入标签位置信息。
然后,CPU11将图像数据名称赋予在步骤S54中选择的标记图像的图像数据51,将所赋予的图像数据名称和在步骤S56中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作为图像数据名称42、标签位置信息43,赋予编号41追加到标签位置信息表40中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步骤S57)。
步骤S58、S59与图3的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步骤S19、S20相同。
接着,参照图8说明第2信息读取处理。第2信息读取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拍摄贴于物品上的标记,使用该拍摄的图像数据将内藏于该物品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读取该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
在便携终端10A中,例如以用户将第2信息读取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2信息读取程序154协作来执行第2信息读取处理。
步骤S61~S66与图4的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步骤S31~S36相同。进行了通知设定时(步骤S66:是),CPU11通过摄像部19拍摄贴于物品上的标记(步骤S67)。
在步骤S67中,用户将贴于物品上的标记作为被拍摄体,启动便携终端10A并将摄像部19的摄像方向面向被拍摄体的标记,对操作部12的拍摄按钮进行按下输入,CPU11根据拍摄按钮的按下输入通过摄像部19拍摄标记获取图像数据。
步骤S68~S75与图4的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步骤S38~S45相同。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便携终端10中,存储部17存储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CPU11从图像数据库50中存储的作为物品识别信息的标记的图像数据51中,检索与摄像部19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对应的标记的图像数据51,当检索到时,通过显示部14的显示,通知与该检索到的图像数据51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43。因此,能够将表示在物品上安装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
另外,CPU11在显示了标签位置信息后,使RFID读写器部18开始读取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因此,在将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后,能够有效地进行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
另外,CPU11设定与物品对应的标记的图像数据51,使打印部22根据该设定的图像数据51来打印标记,将通过操作部12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所述设定的图像数据51的图像数据名称对应起来,作为标签位置信息表40存储在存储部17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标签位置信息与标记的图像数据对应起来存储。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9~图11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能够相互识别的符号的二维码粘贴于该物品上,拍摄该二维码对其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检索获得的代码信息,读出与该代码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
另外,贴于物品上的符号不限于二维码,也可以是一维条形码。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使用便携终端10A。但是,在ROM15中代替第2信息登录程序153以及第2信息读取程序154而存储第3信息登录程序以及第3信息读取程序。另外,在存储部17中代替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而存储标签位置信息表60。
下面,参照图9说明存储部17中存储的信息。
图9是表示标签位置信息表60的结构的图。
在便携终端10A中,将图9所示的标签位置信息表60存储在存储部17中。标签位置信息表60具有编号61、代码信息62以及标签位置信息63。
编号61是标签位置信息表60的记录的识别编号。代码信息62为使用便携终端10A打印的二维码中包含的代码信息。
标签位置信息63是表示内藏于作为物品的器材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信息,其中,该作为物品的器材上贴有与代码信息62对应的二维码。标签位置信息43例如是说明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文字信息。
接着,参照图10以及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A的动作。图10是表示第3信息登录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第3信息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0说明第3信息登录处理。第3信息登录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打印用于识别内藏有RFID标签30的物品(器材)的二维码,将该二维码的代码信息和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登录到标签位置信息表60中。
在便携终端10A中,例如以用户将第3信息登录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3信息登录程序协作,来执行第3信息登录处理。
步骤S81~S83与图3的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步骤S11~S13相同。然后,CPU11生成用于识别物品的唯一的代码信息,生成包含该代码信息的二维码图像的二维码图像数据(步骤S83)。
然后,CPU11使用步骤S83中生成的二维码图像数据,通过打印部22在贴纸上打印二维码图像(步骤S85)。这里,用户将步骤S85中打印了标记图像的贴纸,揭去衬纸并贴在物品上。
然后,CPU11经由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的输入(步骤S86)。在步骤S86中,例如通过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描述语的文字输入,来输入标签位置信息。
然后,CPU11将步骤S84中生成的代码信息和步骤S86中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作为代码信息62、标签位置信息63,赋予编号61追加到标签位置信息表60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步骤S87)。
步骤S88、S89与图3的第1信息登录处理的步骤S19、S20相同。
接着,参照图11说明第3信息读取处理。第3信息读取处理是这样的处理:拍摄贴于物品上的二维码,对该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使用获得的代码信息将内藏于该物品的RFID标签30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用户,读取该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
在便携终端10A中,例如以用户将第3信息读取处理的执行开始输入操作部12作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适当地在RAM13中展开的第3信息读取程序协作,来执行第3信息读取处理。
步骤S91~S96与图4的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步骤S31~S36相同。进行了通知设定时(步骤S96:是),CPU11通过摄像部19拍摄贴于物品上的二维码来获取图像数据,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来获取代码信息(步骤S97)。
在步骤S97中,用户将贴于物品上的二维码作为被拍摄体,启动便携终端10A并将摄像部19的摄像方向面向二维码,对操作部12的拍摄按钮进行按下输入,CPU11根据拍摄按钮的按下输入通过摄像部19拍摄二维码,获取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
然后,CPU11检索与步骤S97中获取的代码信息一致的、存储部17中存储的标签位置信息表60的代码信息62(步骤S98)。步骤S99~S105与图4的第1信息读取处理的步骤S39~S45相同。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便携终端10中,存储部17存储标签位置信息表60,CPU11对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二维码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来获取代码信息,并从标签位置信息表60中存储的作为物品识别信息的代码信息62检索所述获取的代码信息,当检索到时,通过显示部的显示通知与该检索到的代码信息62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63。因此,能够将表示在物品上安装的RFID标签30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
另外,CPU11在显示了标签位置信息后,使RFID读写器部18开始读取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因此,在将标签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后,能够有效地进行RFID标签30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
另外,CPU11生成与物品对应的代码信息和包含该代码信息的二维码的图像数据,使打印部22根据该生成的图像数据打印二维码,将通过操作部12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所述生成的代码信息对应起来,作为标签位置信息表60存储在存储部17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标签位置信息与二维码的代码信息对应起来存储。
在以上的说明中公开了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而使用ROM15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
作为其他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能够应用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
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也可以在本发明中应用载波(carrier wave)。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终端以及程序的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假定便携终端10、10A是手持终端,但是不限于此。作为便携终端,也可以使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其他便携终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RFID标签30中包含RFID卡(非接触式IC卡)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部14的显示来进行标签位置信息的通知,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便携终端10、10A具有声音输出部,也可以通过声音输出部的声音输出来进行标签位置信息的通知。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入作成标签位置信息以及图像数据,并作为标签位置信息表40和图像数据库50、或标签位置信息表60存储在存储部17中,但是不仅限于此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安装有RFID标签30的物品的制造商、管理者等作成标签位置信息表40和图像数据库50、或标签位置信息表60并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结构。
便携终端10、10A经由无线通信部16从制造商等的计算机下载标签位置信息表40以及图像数据库50、或标签位置信息表60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
另外,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0、10A的各结构要素的细部结构以及细部动作,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Claims (11)

1.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部,用于将识别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与表示该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存储;
摄像部,用于拍摄物品;
通知部,用于通知信息;以及
控制部,用于从所述存储的物品识别信息中检索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使所述通知部通知与该检索到的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将与所述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显示在显示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将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并且在所显示的所述图像数据中与所述标签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显示表示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的显示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读取在RFID标签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标签位置信息后,使所述读取部开始读取RFID标签中存储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识别信息为物品的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中检索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一致的物品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部,
所述控制部,获取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物品的图像数据,将通过所述操作部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该图像数据对应起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识别信息为识别物品的标记的图像数据,
所述摄像部拍摄在物品上附加的标记,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中检索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一致的标记的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
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部;以及
打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打印部,
所述控制部,设定与物品对应的标记的图像数据,并使所述打印部根据该设定的图像数据打印标记,将通过所述操作部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所述设定的图像数据对应起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识别信息为识别物品的符号的代码信息,
所述摄像部拍摄在物品上附加的符号,
所述控制部,对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来获取代码信息,并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代码信息中检索所述获取的代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
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部:以及
打印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打印部,
所述控制部,生成与物品对应的代码信息和包含该代码信息的符号的图像数据,并使所述打印部根据该生成的图像数据打印符号,将通过所述操作部输入的标签位置信息与所述生成的代码信息对应起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11.一种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识别安装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与表示该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存储的步骤;
拍摄物品的步骤;以及
从所述存储的物品识别信息中检索与所述拍摄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物品的物品识别信息,并通知与该检索到的物品识别信息对应的标签位置信息的步骤。
CN201310071685.4A 2012-03-06 2013-03-06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Active CN103336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8924A JP5548962B2 (ja) 2012-03-06 2012-03-06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48924 2012-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6975A true CN103336975A (zh) 2013-10-02
CN103336975B CN103336975B (zh) 2016-03-23

Family

ID=4809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1685.4A Active CN103336975B (zh) 2012-03-06 2013-03-06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71783B2 (zh)
EP (1) EP2637125B1 (zh)
JP (1) JP5548962B2 (zh)
CN (1) CN1033369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5488A (zh) * 2014-08-21 2017-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图信息处理系统及地图信息处理方法
CN110390217A (zh) * 2018-04-23 2019-10-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7962A (zh) * 2017-11-28 2020-07-14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948A (zh) * 2011-07-28 2013-01-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计算机、确定计算机位置的方法以及制造标签的系统
CN106156062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确定用户的个性化标签、及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2814A1 (en) * 2004-07-28 2006-02-02 Atsushi Nogami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pparatus
US7161470B2 (en) * 2000-01-14 2007-0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User interface for portable RFID reader
JP2009049567A (ja) * 2007-08-15 2009-03-05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090121828A1 (en) * 2007-11-13 2009-05-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Article Management Device
CN201508413U (zh) * 2009-08-31 2010-06-16 上海金铱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商场或超市利用rfid技术实现采购导航的装置
CN102025954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撷取、编目并播放档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2870B1 (en) * 1998-08-14 2001-05-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lication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JP3822592B2 (ja) * 2003-10-24 2006-09-20 東芝テリー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所有物体の特定装置及び方法
JP4606089B2 (ja) 2004-01-16 2011-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物品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無線タグ位置校正システム
US7963448B2 (en) * 2004-12-22 2011-06-21 Cognex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Hand held machine vi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605384B2 (ja) * 2005-11-07 2011-01-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可搬型情報処理端末装置
JP2008160456A (ja) 2006-12-22 2008-07-1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タグ位置推定装置、無線タグ通信装置、無線タグ位置推定システム、無線タグ位置推定方法、及び、無線タグ位置推定プログラム
TW200849102A (en) * 2007-06-01 2008-12-16 Murata Machinery Ltd Inspection system and inspection method
US20090002165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determining a lo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 rfid tag
KR101485458B1 (ko) * 2007-07-02 2015-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체 정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파일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8355961B1 (en) * 2007-08-03 2013-01-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istribution center head-up display
US8055296B1 (en) * 2007-11-06 2011-11-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Head-up disp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126195B2 (en) * 2008-07-01 2012-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ical retail item identification with point-of-sale terminals
US8816855B2 (en) * 2008-10-21 2014-08-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utomated video tracking vi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S20100258618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Mark Philbri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t Identification, for Tracking Individual Items on Display or in a Warehouse to Enable Inventory Control and Product Replenishment
US8146799B2 (en) * 2009-05-06 2012-04-03 General Mills, Inc. Produc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1070516A (ja) * 2009-09-28 2011-04-07 Kddi Corp 無線タグシステム
US8350675B2 (en) * 2010-04-30 2013-01-0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can using image recognition
KR101002030B1 (ko) * 2010-04-30 2010-12-16 (주)올라웍스 단말 장치로 입력되는 입력 영상 및 상기 입력 영상에 관련된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증강 현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DE102010034356A1 (de) * 2010-08-16 2012-02-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nachweisbaren Auslieferung eines Gegenstands
US8791795B2 (en) * 2010-09-28 2014-07-2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Terminal for line-of-sight RFID tag reading
JP5581190B2 (ja) * 2010-11-30 2014-08-2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Rfidタグ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rfidタグの位置検出方法
US8332424B2 (en) * 2011-05-13 2012-12-11 Goog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virtual tags
US20130049925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orientation rfid tag read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heir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1470B2 (en) * 2000-01-14 2007-0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User interface for portable RFID reader
US20060022814A1 (en) * 2004-07-28 2006-02-02 Atsushi Nogami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pparatus
JP2009049567A (ja) * 2007-08-15 2009-03-05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090121828A1 (en) * 2007-11-13 2009-05-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Article Management Device
CN201508413U (zh) * 2009-08-31 2010-06-16 上海金铱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商场或超市利用rfid技术实现采购导航的装置
CN102025954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撷取、编目并播放档案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5488A (zh) * 2014-08-21 2017-04-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图信息处理系统及地图信息处理方法
CN106575488B (zh) * 2014-08-21 2019-05-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图信息处理系统及地图信息处理方法
CN111417962A (zh) * 2017-11-28 2020-07-14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
CN110390217A (zh) * 2018-04-23 2019-10-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90217B (zh) * 2018-04-23 2023-04-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7125A2 (en) 2013-09-11
EP2637125B1 (en) 2021-02-24
JP2013186522A (ja) 2013-09-19
CN103336975B (zh) 2016-03-23
EP2637125A3 (en) 2017-01-11
US9571783B2 (en) 2017-02-14
JP5548962B2 (ja) 2014-07-16
US20130235219A1 (en)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6975B (zh) 便携终端以及标签位置信息通知方法
CN102750500B (zh) 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信息读取方法
US8615415B2 (en) Work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05293414A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物品管理装置及びサーバ
JP2006227863A (ja) 名札表示装置、監視装置、名札表示方法、名札表示用プログラム
CN10640831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伪样品转运储存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JP2007193566A (ja) Rfidシステム
US10063715B2 (en)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aintenance method
JP6681636B1 (ja) 識別体、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暗証番号管理システム
CN109658638B (zh) 酒水消费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TWI411966B (zh) 嵌入式系統與其資訊處理方法
JP4200951B2 (ja) 非接触型データキャリア、その端末機器および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2010058974A (ja) 物品管理装置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US2017027748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WO2012147029A1 (en) Anti-counterfeit labeling system
TWI642004B (zh) 包裹領取驗證系統及方法
CN115136176A (zh) 使用一便携式计算机装置进行快速结账的系统及方法
JP4766070B2 (ja) 非接触型データキャリアの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6288166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TWM446939U (zh) 應用rfid之學生上課刷卡點名裝置
Ghodekar et al. Automated Attendance system with RFID through SMART CARD
JP2005280851A (ja) 持ち物確認システム及び持ち物確認方法
JP2008186119A (ja) 無線タグ及び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装置
JP5953812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73208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