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9730A -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9730A
CN103329730A CN2013103129880A CN201310312988A CN103329730A CN 103329730 A CN103329730 A CN 103329730A CN 2013103129880 A CN2013103129880 A CN 2013103129880A CN 201310312988 A CN201310312988 A CN 201310312988A CN 103329730 A CN103329730 A CN 103329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angelicae
angelicae sinensis
cultivation method
density
bo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29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9730B (zh
Inventor
纪瑛
李应东
邱黛玉
蔺海明
晋玲
邓济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129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9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9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7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在栽种区深耕土地、施肥;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6~8℃时进行播种,行距20~25cm,开深度2~3cm的浅沟,撒种后,覆盖湿土,再覆盖麦草;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株距5~10cm;苗高3~4cm时,间苗定苗,保持株距和留苗密度;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晾晒,得到当归。该栽培方法能在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当归早期抽薹,不仅省去了当归育苗移栽环节,缩短当归生产周期,而且节省育苗储苗用地25%,缩短当归生产周期120~130天。

Description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当归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肃省是全国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岷县、漳县、宕昌、渭源等地,其中岷县为当归传统道地产区。当归全生育期越两冬跨三年,栽培上可分为育苗阶段、成药阶段和种子生产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夏至前后(6月中下旬)到寒露(10月中下旬)的育苗阶段,10月下旬起苗贮藏;第二阶段是在第二年清明前后(4月上旬左右)移栽,至霜降(10月下旬)采挖的成药阶段;第三阶段是在收获成药时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不挖根,留在田间做母根即种子田,待第三年开春植株返青后,抽墓、开花、结子,10月份种子成熟后采收种子。如果是以收当归药材为目的,则完成前两个阶段即可,然而生产中普遍存在当归第二年提早抽薹现象,当归一旦抽薹地下根就会木质化,形如柴根而丧失药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当归“早期抽薹”。早期抽薹后拔出抽薹植株会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为了保苗,移栽时往往以成倍的苗栽于田间,但拔去抽薹后田间植株疏密不匀,当归个体也大小不匀,致使种植成本增加,产量和品质降低。甘肃当归主产区正常年份一般抽薹率在10%~30%,严重时可达80%以上,有时还会出现全部抽薹现象。当归早期抽薹严重制约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生产上通过控制当归育苗环境,诸如海拔高度、生荒地、阴坡地等,控制育苗时间及苗子的大小,选择适当种子等措施来降低“早期抽薹”率,但是这些措施都带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当归抽薹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是困扰当归优质高效栽培的突出问题,尚无杜绝当归“早期抽薹”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当归早期抽薹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在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当归早期抽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在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当归早期抽薹,该栽培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栽种区深耕土地;
步骤2: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
步骤3: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6~8℃时进行播种,播种时,按照行距20~25cm,开深度2~3cm的浅沟,撒种后,覆盖湿土;然后,均匀覆盖厚度3~5cm的麦草;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株距5~10 cm;
步骤4:当归苗高3~4cm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株距5~10cm,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 
步骤5: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晾晒,得到当归。
本发明栽培方法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在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配合增施当归长效缓释肥料、覆盖麦草、密植技术措施,10月下旬收获,当归生产周期是180~200天。不仅省去了当归育苗移栽环节,缩短当归生产周期,避免了当归抽薹,保证当归的品质和产量;而且节省育苗储苗用地25%、省工8~10个,缩短当归生产周期120~13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当归早期抽薹的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选取海拔1500~2500m、年降雨量≥500mm的地区作为直播栽培区,在该地区种植当归时,不宜连作,要求轮作周期至少为3年,前茬作物以小麦、胡麻、油菜或玉米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耕深度25~30cm;
当归属于高山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产区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3000m的高寒山区。甘肃产区采用高海拔育苗,育苗地海拔范围2500~2800m,以达到降低早期抽薹的目的。但该高海拔地区不利于提高当归的根产量,本发明方法适当降低海拔高度有利于提高根产量。种植前的深耕利于熟化土壤和蓄积雨水,进入秋季及时耙耱平整,利于保墒。
步骤2: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兰州欣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有机肥含:坡缕石30%、有机质6.4%、氮素4.8%、五氧化二磷2.2%、氧化钾1.2%。按照每公顷土壤施氮素150~300kg、五氧化二磷60~120kg、氧化钾30~60kg、有机质量180~360kg、坡缕石900~1800kg的量进行施肥,折合该有机肥的施肥量为3000~6000kg/hm2;播前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浅耕充分翻埋肥料,耙耱平整; 
步骤3: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6~8℃时进行播种,即甘肃产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此时土壤刚刚化冻,墒情较好有利于出苗,同时早播有利于早出苗,延长直播当归生长期,有利于提高产量;
播种时,按照行距20~25cm开深度2~3cm的浅沟,沟底整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由于当归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为了便于出苗,在种子上覆盖厚度0.5~1cm的湿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均匀覆盖厚度3~5cm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株距5~10 cm;
步骤4:当归出苗后生长极为缓慢,而此时杂草长势旺盛,因此,出苗后及时拔出杂草;当归苗高3~4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5~10cm,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7月初,根据当归生长状况,可趁雨追施含氮素46%的肥料,按照每公顷追施氮素量35~69kg,折合施肥量75~150kg/hm2,施肥量不易过少或过多,过少效果不明显,过多容易引起烧苗; 
步骤5: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采挖后抖净泥土,运回到晾场进行晾晒,得到当归。
《中国药典》规定的当归是伞形科当归属的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当归两年生至多年生植物,其自然特性是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不抽薹开花结果,进入冬季完成春化阶段后,第二年则抽薹开花结果,但是当归一旦抽薹开花则地下根部就发生木质化,形如柴根而丧失药用价值。目前生产上为了获得个体较大,商品性较好的当归根产品,则利用提前育苗的方法延长其营养生长的的时间,使得当归全生育期越两冬跨三年,即前一年6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起苗储苗,第二年4月上旬~4月下旬移栽,配合覆盖地膜、稀植技术,10月下旬收获,当归生产周期310~330天,而在收获成药时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不挖根,留在田间做母根即种子田,待第三年开春植株返青后,抽墓、开花、结子,10月份种子成熟后采收种子。栽培上分为三个阶段:育苗阶段、成药阶段和种子生产阶段。这种三段式栽培的问题是第二年成药阶段早期抽薹率高。本发明方法采用春季用种子播种,当年秋季收获,在当归生长的第一年营养生长阶段完成成药阶段,从而达到控制早期抽薹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当归生长的自然规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当归,第一年生长比较缓慢,当年收获的当归单根较小,而生产中为使栽培当归商品性提高,长期以来以个头大为当归的栽培目标,并受商业标准的影响,将“十支归”,即十支当归的重量达1斤作为衡量优质当归的标准。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栽培当归形成了“三段式”栽培模式,即第一年6月上旬育苗,形成秧苗后采挖假植过冬;第二年为成药期,将秧苗按一定的密度移栽生产药材,人为的延长当归营养生长阶段,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抽薹率较高。目前研究主要通过控制当归育苗环境,诸如海拔高度、生荒地、阴坡地等,控制育苗时间及苗子的大小,通过温室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温室基质育苗移栽技术,选择适当种子等措施来降低“早期抽薹”率,但是这些措施都带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当归抽薹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发明方法在一年内播种收获的当归在个头上虽然达不到传统育苗移栽栽培当归那么大,但本发明方法通过施用长效缓释肥和增大种植密度,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总的产量并不低。以1年生当归根为药材采收目标,每公顷可产当归鲜根6690kg。传统方法栽植密度较稀,每公顷栽植密度7~10万株,每公顷可产当归鲜根6000kg。本发明方法获得当归根有效成分检测结果是挥发油含量达0.9%(药典标准≥0.4%,传统方法栽培当归0.6%),阿魏酸含量达0.099%(药典标准≥0.050%,传统方法当归0.12%),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其中挥发油含量高出药典标准0.5个百分点,阿魏酸含量高出药典标准0.04个百分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归早期抽薹问题,省略育苗环节,缩短当归生长周期,是节约耕地和防止当归抽薹的有效思路和措施之一。 
本发明栽培方法中采用了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该肥中含有天然生态材料—坡缕石。坡缕石是一种稀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含水镁质硅酸盐,富含碘、硒、锌等12种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其具有层、链、纤维状晶体结构和纳米级孔穴通道的微观构造,除有良好的吸附性、悬浮性、缓释性、分散性和离子交换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坡缕石作为生态基质肥料的辅助剂,既可直接作为肥料,也可以作肥料的缓释剂,坡缕石不仅具有节水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还具有使肥料缓释的作用,可以用来配制缓释肥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解决作物生长后期的缺肥问题,提高化肥利用率。本发明采用的长效缓释肥是坡缕石和有机肥的配合,在当归上应用具有提高产量和品种的效果。 
当归的单位面积产量构成因素由单位面积的株数和单根重量组成。传统方法采用适当稀植和获得较高单根重量以增加产量,而本发明方法因为缩短了当归生长周期,这样单根重量比传统方法获得的单根重量小,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增加单位面积株数,以高密度提高产量,这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实施例1
选择海拔2500m、降雨量530~680mm的漳县大草滩乡,高寒阴湿气候明显,属温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1~6.2℃,无霜期95~135d,日照时数2300h左右。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18.7 g/kg,全氮1.7 g/kg,全磷0.8 g/kg,全钾26.7g/kg,碱解氮93.8 mg/kg,速效磷30.3 mg/kg,速效钾95.8 mg/kg。由岷县当归研究所提供当归种子。
2012年在漳县大草滩乡开展当归春季直播栽培和密度试验,采用覆盖方式和密度双因素试验,覆盖方式设覆盖柴胡秆、覆盖麦草、覆盖地膜3个水平,密度设5.3万株/666.7m2(行距×株距为25cm×5cm)、3.8万株/666.7m2(25cm×7cm)、3.0万株/666.7m2(25cm×9cm)3个水平,裂区设计,以覆盖方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小区面积4m×7.5m=30m2,重复3次,小区周围设40cm走道,1m保护行。播前施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200kg/666.7m2。4月17日播种,按照行距25cm开浅沟播种,播种量4kg/666.7m2,播后主区分别覆盖柴胡秆、麦草、和地膜,出苗后3片真叶时按密度设计株距间苗定苗。 
当归植株地上部在9月29日采样,地下部在10月29日采样,在每小区定点挖取20株,分开地上部叶和地下部根系,测定株高及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干重,干重为自然风干后称重。 
采用SPSS软件对各试验处理指标进行分析: 
1)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植株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当归用种子直播出苗后第一年植株不抽薹只进行根和叶的生长,地上部只有基生叶,植株的高度则以植株基部至叶顶部为准,各处理于5月上旬出苗。测验结果显示覆盖方式对株高的效应达极显著(P≤0.01),密度对株高的效应不显著(P≥0.05),覆盖方式和密度对株高的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因此,进一步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株高的效应和覆盖方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见表1),覆盖麦草处理显著高于其它两种覆盖方式(P≤0.05),覆盖柴胡秆与覆盖地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处理比较,以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万株/666.7m2处理植株高度最高,达30 cm,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8万株/666.7m2处理和密度5.3万株/666.7m2处理次之,与覆盖地膜的不同密度差异显著(P≤0.05)。
测验结果显示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单株叶数、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的效应均达显著(P≤0.05),二因素对上述农艺性状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P≤0.01)。进一步分析二因素对上述农艺性状的效应和二者的互作效应(见表1)。覆盖麦草的单株叶数、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最高,覆盖地膜的次之,覆盖柴胡秆的最低;直播当归单株叶数、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随密度降低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密度单株叶数、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大小顺序依次为密度3万株/666.7m2>3.8万株/666.7m2>5.3万株/666.7m2。所有处理比较,以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0万株/666.7m2处理单株叶数最多、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最大,平均单株叶数达2.7,地上部鲜重达7.9g,地上部干重达1.68g,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8万株/666.7m2处理次之,以上两个处理差异不显著;其单株叶数与叶数最少的覆盖地膜方式下密度3.8万株/666.7m2和5.3万株/666.7m2处理差异显著(P≤0.05),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以上两个处理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P≤0.05),覆盖地膜方式下的三个密度处理最低,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P≤0.05);覆盖地膜方式下密度5.3万株/666.7m2处理和覆盖柴胡秆方式下密度5.3万株/666.7m2处理最低。由此可见密度达到5.3万株/666.7m2时对直播当归地上部生长量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表1 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植株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Figure 2013103129880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注: 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异显著(P≤0.05),下表同。
2)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根部性状的影响 
测验结果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根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的效应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二者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根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的效应(见表2),均表现覆盖麦草>覆盖柴胡秆>覆盖地膜,前者与后两者差异均达显著(P≤0.05),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根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增加效应依次密度3万株/666.7m2>3.8万株/666.7m2>5.3万株/666.7m2,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显著(P≤0.05)。所有处理之间比较,以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万株/666.7m2处理根最粗、最长、根鲜重、根干重最大,其中根粗达1.3cm、根长达20.3cm、单根鲜重达14.7g、单根干重达4.7g,和其它处理差异显著(P≤0.05)。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8万株/666.7m2处理次之,覆盖地膜方式下的三个密度处理和覆盖柴胡秆方式下密度5.3万株/666.7m2处理根鲜、干重均较低。
不同处理的根干鲜比变化规律性不强,覆盖柴胡秆方式的干鲜比最高平均达0.36;覆盖麦草的次之,达0.34;覆盖地膜的最低,达0.32;三种覆盖方式干鲜比均达0.3以上,而根干鲜比随密度降低有增加趋势,但是密度低于3.8万株/666.7m2时呈降低趋势,三种密度根干鲜比进行比较,依次3.8万株/666.7m2>3.0万株/666.7m2>5.3万株/666.7m2,中密度3.8万株/666.7m2根干鲜比最高,达0.4,低密度次之,达0.33,高密度下根干鲜比最低,达0.29。总之根干鲜比并没有随根鲜重和根干重增加而增加。 
表2 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根部性状的影响(cm) 
Figure 674954DEST_PATH_IMAGE002
3)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根产量的影响
覆盖麦草方式下三个密度直播当归根鲜产量均较高(见表3),亩产量超过370kg,其中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万株的产量最高,达446kg/666.7m2,较最低的沟播覆膜密度3.0万株/666.7m2处理高148%。和生产中移栽当归一般产量(400kg/666.7m2)比较,其产量较移栽当归产量增加46kg/666.7m2,增幅达11.5%。对覆盖麦草方式下密度3万株/666.7m2处理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其挥发油含量达0.9%(药典标准≥0.4%,移栽当归0.6%),阿魏酸含量达0.099%(药典标准≥0.050%,移栽当归0.12%),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其中挥发油含量高出药典标准0.5个百分点,阿魏酸含量高出药典标准0.04个百分点,和移栽当归比较挥发油含量高0.3个百分点,阿魏酸含量低0.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归直播栽培采用覆盖麦草方式、密度3万株/666.7m2是即能防止当归早期抽薹又能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
表3   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根鲜产量的影响 
Figure 592094DEST_PATH_IMAGE003
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与根产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株高、单株叶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粗、根长、根鲜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根粗对单根鲜重影响最大,其次是株高和根长,而株高又和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相关极显著。而以上农业性状与单位面积根鲜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单株叶数与根鲜产量相关性不显著以外,其余农艺性状均与其相关性达极显著。
表4 直播当归农艺性状与根鲜产量相关关系分析 
Figure 371831DEST_PATH_IMAGE004
相关关系在0.05水平显著。
※※相关关系在0.01水平显著。 
当归用种子直播栽培播种时采用麦草覆盖对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促进效应显著大于覆盖柴胡秆和覆盖地膜的效应。用麦草覆盖后保墒效果明显,利于当归出苗,当归幼苗怕阳光直射,麦草又给当归幼苗起到很好的遮阴效果,幼苗可以利用麦草下面的散射光生长,当幼苗透出草后地上部叶数量增加,株高增高,叶鲜干重快速增加。当归播种时覆盖麦草能使当归出苗后在7、8月份地上部迅速增长期达到较高的植株高度、地上部鲜干重和足够的叶数。直播当归第一年没有抽薹,其株高也是基生叶的长度,植株较高意味着叶面积也较大,同时其鲜干重较大,叶数较多,从而形成足够的光合器官,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光合产物向地下根部运输。相关分析也表明直播当归株高及地上部鲜干重与根鲜重和产量呈正相关。直播当归采用柴胡秆覆盖虽然也有一定的保墒和遮阴作用,但是由于柴胡秆过硬过密遮光度过高,使当归幼苗在柴胡秆下长势很弱,湿度过大容易霉烂。直播当归用地膜覆盖虽然有保墒作用,但是不遮光、透光强,出苗后容易死苗,再加上出苗后为了避免烧苗揭膜较早,其保墒作用丧失,致使株高、地上部鲜、干重以及植株叶数较低,可能是导致其根粗、根长、根鲜干重均较低的直接原因。 
麦草覆盖与低密度3万株/666.7m2密度配合产量最高,主要是其单株根鲜重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密度,根鲜重与株数的乘积也达最大。而其余两种覆盖方式下则以高密度5.3万株/666.7m2密度的产量较高,这两种覆盖方式下中密度和低密度的单根鲜重增加较少,其增加量弥补不了因株数降低造成的产量降低。因此,直播栽培当归播种时用麦草覆盖,采用3万株/666.7m2密度,能获得较高的当归单株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根产量,同时根中的挥发油和阿魏酸含量均高于药典的标准。 
综上所述,直播当归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根粗、根长、单根鲜重等农艺性状均与其产量相关关系极显著,当归直播栽培采用覆盖麦草方式、密度3万株/666.7m2产量最高是由于使直播当归达到足够的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最高的单根重量。因此,当归直播栽培采用覆盖麦草方式、密度3万株/666.7m2是即能防止当归早期抽薹又能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的当归与采用传统方法栽培的当归的主要性能对比,如表5所示。 
表5  实施例1栽培的当归与传统方法栽培的当归的主要性能比较 
Figure 704724DEST_PATH_IMAGE005
表5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的当归不发生早期抽薹,完全避免的当归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早期抽薹现象,保证了当归的品质。而且本发明方法栽培的当归中的主要成分含量与传统方法栽培的当归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基本相同。说明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当归不仅能有效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现象,而且不影响当归的品质。
实施例2
选取海拔2500m、年降雨量≥500mm的地区作为直播栽培区,在该地区种植当归时,不宜连作,要求轮作周期至少为3年,前茬作物以小麦、胡麻、油菜或玉米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耕深度25cm;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兰州欣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施肥量为6000kg/hm2;播前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浅耕充分翻埋肥料,耙耱平整;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6℃时进行播种;播种时,按照行距25cm,开深度2cm的浅沟,沟底整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厚度0.5cm的湿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均匀覆盖厚度5cm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株距10 cm;当归苗高3~4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10cm,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月初,根据当归生长状况,可趁雨追施含氮素46%的肥料,施肥量75kg/hm2;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采挖后抖净泥土,运回到晾场进行晾晒,得到当归。每公顷产量6060kg。
实施例3
选取海拔1500m、年降雨量≥500mm的地区作为直播栽培区,在该地区种植当归时,不宜连作,要求轮作周期至少为3年,前茬作物以小麦、胡麻、油菜或玉米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耕深度30cm;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请给出商品名)施肥量3000kg/hm2;播前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浅耕充分翻埋肥料,耙耱平整;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8℃时进行播种;播种时,按照行距20cm开深度3cm的浅沟,沟底整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在种子上覆盖厚度1cm的湿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均匀覆盖厚度3cm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株距5cm;当归苗高3~4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5cm,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7月初,根据当归生长状况,可趁雨追施含氮素46%的肥料,施肥量150kg/hm2;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采挖后抖净泥土,运回到晾场进行晾晒,得到当归。每公顷产量达5640kg。
实施例4
选取海拔2000m、年降雨量≥500mm的地区作为直播栽培区,在该地区种植当归时,不宜连作,要求轮作周期至少为3年,前茬作物以小麦、胡麻、油菜或玉米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耕深度28cm;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施肥量为4500kg/hm2;播前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浅耕充分翻埋肥料,耙耱平整;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7℃时进行播种;播种时,按照行距22cm,开深度2.5cm的浅沟,沟底整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在种子上覆盖厚度0.75cm的湿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均匀覆盖厚度4cm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每公顷留苗密度60万株、株距7.5 cm;当归苗高3~4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去弱留强,保持株距7.5cm,每公顷留苗密度60万株;7月初,根据当归生长状况,可趁雨追施含氮素46%的肥料,施肥量112.5kg/hm2;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采挖后抖净泥土,运回到晾场进行晾晒,得到当归。 

Claims (5)

1.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在保证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当归早期抽薹,其特征在于,该栽培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栽种区深耕土地;
步骤2:在深耕后的土壤中施用市售的欣庆新型矿物有机肥;
步骤3:春季当地表以下5cm土层温度达到6~8℃时进行播种,播种时,按照行距20~25cm,开深度2~3cm的浅沟,撒种后,覆盖湿土;然后,均匀覆盖厚度3~5cm的麦草;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株距5~10 cm;
步骤4:当归苗高3~4cm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株距5~10cm,每公顷留苗密度45万株~75万株; 
步骤5:在播种当年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进行采挖,晾晒,得到当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栽培区的海拔1500~2500m、年降雨量≥500mm,在该地区种植当归时,要求轮作周期至少为3年,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耕深度25~30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茬作物为小麦、胡麻、油菜或玉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施肥量为3000~6000kg/hm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间苗定苗后,于7月初,根据当归生长状况,可趁雨追施含氮素46%的肥料,施肥量75~150kg/hm2
CN201310312988.0A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9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2988.0A CN103329730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2988.0A CN103329730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9730A true CN103329730A (zh) 2013-10-02
CN103329730B CN103329730B (zh) 2015-06-24

Family

ID=4923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298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9730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973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393A (zh) * 2014-03-10 2014-06-25 宣威市辉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年生当归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70503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祁晓玲 一种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3843575B (zh) * 2014-03-25 2015-10-21 王艳国 一种当归育苗方法
CN105359792A (zh) * 2015-11-14 2016-03-02 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当归栽培方法
CN105359793A (zh) * 2015-11-14 2016-03-02 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当归丰产栽培方法
CN106305091A (zh) * 2016-08-24 2017-01-11 漆琚涛 一种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方法
CN108821835A (zh) * 2018-07-20 2018-11-16 贵州珍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当归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9548609A (zh) * 2019-01-11 2019-04-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种直播当归种植的方法
CN112868349A (zh) * 2021-02-02 2021-06-01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改善当归生产效应的方法
CN113099997A (zh) * 2021-04-21 2021-07-13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基质双层结构的当归育苗方法
CN113383687A (zh) * 2021-07-15 2021-09-14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457A (zh) * 2008-07-02 2008-12-1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一种抗早抽薹的当归育苗方法
CN101891538A (zh) * 2010-07-08 2010-11-2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长效缓释当归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457A (zh) * 2008-07-02 2008-12-1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一种抗早抽薹的当归育苗方法
CN101891538A (zh) * 2010-07-08 2010-11-2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长效缓释当归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志新等: "云当归丰产栽培及调制技术研究", 《种子》 *
杨海军: "防止当归抽薹育苗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王春明: "当归提早抽薹综合防治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王苏林: "当归独苗密植稀定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
邱黛玉等: "种子类型和密度对直播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5030B (zh) * 2013-12-13 2017-05-17 祁晓玲 一种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470503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祁晓玲 一种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3875393B (zh) * 2014-03-10 2016-08-31 宣威市辉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年生当归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875393A (zh) * 2014-03-10 2014-06-25 宣威市辉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年生当归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843575B (zh) * 2014-03-25 2015-10-21 王艳国 一种当归育苗方法
CN105359792A (zh) * 2015-11-14 2016-03-02 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当归栽培方法
CN105359793A (zh) * 2015-11-14 2016-03-02 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当归丰产栽培方法
CN106305091A (zh) * 2016-08-24 2017-01-11 漆琚涛 一种阴坡耕地当归育苗方法
CN108821835A (zh) * 2018-07-20 2018-11-16 贵州珍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当归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9548609A (zh) * 2019-01-11 2019-04-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种直播当归种植的方法
CN112868349A (zh) * 2021-02-02 2021-06-01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改善当归生产效应的方法
CN113099997A (zh) * 2021-04-21 2021-07-13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基质双层结构的当归育苗方法
CN113383687A (zh) * 2021-07-15 2021-09-14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9730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730B (zh) 一种能避免当归早期抽薹的栽培方法
CN103782762B (zh) 一种中药材三叶青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3262724B (zh) 油茶林生态保育复合栽培模式
CN105660239B (zh) 紫山药育苗栽培基质及其育苗方法
CN104145688A (zh) 一种青花菜的栽培方法
CN103477870A (zh) 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
CN103563627B (zh) 一种丹参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方法
CN104145795A (zh) 一种提高设施利用率的石斛栽培方法
CN108157115A (zh) 一种干旱沙区油用紫斑牡丹复合种植方法
CN103430744A (zh) 一种利用川贝母鳞片快速繁殖川贝母的方法
CN104838955A (zh) 一种茶园套种种植方法
CN103444420B (zh) 一种盆栽金鸡菊五月前开花的栽培方法
CN110278822A (zh) 一种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桃树的方法
CN105900654A (zh) 适合湖南地区种植紫玉淮山的方法
CN105993262B (zh) 紫色土丘岗缓坡蜂窝状坡面林草复合种植高效利用方法
CN109452104B (zh) 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
CN106171788A (zh) 一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CN107396716A (zh) 一种白术的栽培方法
CN109845571A (zh) 一种利用北方茶叶棚间作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5766301B (zh) 一种耐寒延绿型景天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Liu et al. The effect of planting mode on the growth of pepper in a sunlight greenhouse
CN104186147B (zh) 一种提高黄芪出苗率的种植方法
CN110235723A (zh) 一种高品质淮山的种植方法
LU503406B1 (en) Cutting propagation method of guiding yunwu tea suitable for karst area
Dai et al. Strawberry cultivation in Chinese solar greenhouse with three thermal walls in norther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