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4332B -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4332B
CN103324332B CN201210093209.8A CN201210093209A CN103324332B CN 103324332 B CN103324332 B CN 103324332B CN 201210093209 A CN201210093209 A CN 201210093209A CN 103324332 B CN103324332 B CN 103324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put
input device
check poin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32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4332A (zh
Inventor
王国兴
秦北辰
苏炳贤
武文钦
高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4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4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3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一计算机分别与一第一输入装置及一第二输入装置电性相连,第一输入装置控制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其藉由计算机实现校正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一输入装置不同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输入装置定义至少校正点;分别接收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于各校正点的讯号输入时间;分别计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时间与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异值;计算所有时间差异值的平均值,以决定误差值;以及依据该误差值,延迟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传输。

Description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装置的急速发展,每项电子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触控系统在控制。这些电子装置各有各的反应时间及处理速度。而使用者在使用这些电子装置时,往往希望能有同步的结果。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同时使用一台触控装置与一支输入笔进行输入数据,且这些输入数据要被传送到一计算机时,由于触控装置有自己的一套触控系统且输入笔也有自己的一套触控系统,输入这两套触控系统的数据被传送到计算机就可能因为反应时间或处理时间的差异,而导致速度差异或执行速度不同步。
更进一步地举例,当输入笔具有感压装置时,其可输出不同于触控装置的XY座标的另一维度Z座标,例如使用输入笔给予不同压力时,会产生显示不同的粗细线条。
请参考图1A-1C,一般而言,若无感压装置,则触控装置的输入仅能在计算机的显示装置显示为如图1A所示的普通直线。若增加具有感压装置的输入笔作为输入装置时,如图1B所示,使用者从左到右施力愈来愈大地画线,触控装置可以提供线条位置(XY座标),而输入笔则可提供粗细形状(Z座标)。然而,若是触控装置与输入笔这两套触控系统不同步时,如图1C所示,使用者从左到右愈来愈大的施力画线,就会造成在计算机显示装置的显示不同步,也就是原本应该显示Z座标为粗线条的部分,因为输入笔的触控系统执行速度较慢,而导致粗线条在之后(右方)才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藉由一计算机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该计算机分别与一第一输入装置及一第二输入装置电性相连,且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该计算机包括一处理器及一储存器,一软件程序储存在储存器,该处理器执行该软件程序,以实现下列的步骤:
●在第一输入装置定义至少一校正点;
●接收一第一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一校正点进行输入时,第一时间是接收来自第一校正点的第一输入讯号的时间;
●接收一第二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一校正点进行输入时,第二时间是接收来自第二输入装置的第二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异值,以决定一误差值;以及
●依据该误差值,延迟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传输。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进一步包含:
●接收一第三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二校正点进行输入时,第三时间是接收来自第二校正点的第三输入讯号的时间;
●接收一第四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二校正点进行输入时,第四时间是接收来自第二输入装置的第四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第三时间与第四时间之间的第二时间差异值;以及
●依据第一时间差异值与第二时间差异值的一平均值,以修正该误差值为平均值。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误差值(平均值)的可靠度,也就是使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输入差异化减低,实际设计上还可增加其他校正点,以使误差值是多个差异值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此外,当某个差异值过大时,还可藉由预设值加以判断差异值是否合理,因此本发明更进一步包含:
●判断该第一时间差异值是否大于一预设值;以及
●若是,则进行在一第三校正点的校正步骤。
也就是当差异值过大时,则不计入平均值的计算,而是另取校正点做为平均值的计算。较佳者,该预设值为界于0.05~3秒。
除了计算平均值做为误差值,以延迟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传输之外,本发明还可藉由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累积点,进一步进行校正。本发明还包括:
●计算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判断是否达到一预设累积点;
●若是,则接收一第五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第五时间是接收来自预设累积点的第五输入讯号的时间;
●接收一第六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该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第六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输入装置的第六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第五时间与第六时间之间的第三时间差异值;以及
●判断该第三时间差异值是否大于平均值。
该预设累积点为界于100~1000点。较佳者,该预设累积点为500点。
●若第三时间差异值大于该平均值,则进行第四校正点的校正步骤。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第一输入装置的绘图结果示意。
图1B是显示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协同作用的绘图结果示意。
图1C为传统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协同作用的绘图结果示意。
图2A是本发明的计算机、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显示其使用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计算机、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显示其架构方块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的第一输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3及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计算机3
处理器31
储存器32
软件程序33
第一输入装置1
第二输入装置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考图2A与2B。本发明提供一种藉由一计算机3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其中计算机3分别与一第一输入装置1及一第二输入装置2电性相连。计算机3包括一处理器31及一储存器32,且一软件程序33储存在储存器32。第一输入装置1与第二输入装置2分别具有自己的独立触控系统,藉由计算机3的处理器31执行软件程序33,实现校正第一输入装置1与第二输入装置2不同步的方法。
第二输入装置2控制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例如第一输入装置1为一触控装置,第二输入装置2为具有感压器的输入笔,触控装置可同时显示其本身的输入亦可显示输入笔的压力输入(显示如图1B及1C所示)。本发明的处理器31执行软件程序33,藉以实现不同触控系统(例如触控装置与输入笔两个不同的触控系统)的校正,如以下的详述。
请参考图3的流程。首先是步骤S31:定义至少一校正点。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五个校正点为例,如图2C所示的A~E五个校正点。
于步骤S31中,在第一输入装置定义校正点。请同时参考图2C,第一输入装置1定义校正点A。接着是步骤S321与S322:当第二输入装置2控制第一输入装置1的校正点A进行输入时,也就是第二输入装置2位于校正点A上时,计算机1接收到来自第一输入装置1的第一输入讯号及其输入时间(第一时间),且计算机1也接收到来自第二输入装置2的第二输入讯号及其输入时间(第二时间)。
然后是步骤S33:计算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异值,以决定一误差值。
为了避免差异值过大(导致校正错误),还可藉由预设值加以判断差异值是否合理,因此本发明还进一步包含步骤S34:判断该第一时间差异值是否大于一预设值。较佳者,该预设值为界于0.05~3秒。
若差异值未超出预设值,则进行步骤S36:依据误差值,延迟第二输入装置2的讯号传输。在此例中,仅有一个校正点A且在A点上两个输入装置1、2的时间差异值未超过预设值,故差异值即误差值,以进行校正。
较佳情形为持续计算其他校正点,进行步骤S35:将所有校正点都进行时间差异值的计算,并计算出这些时间差异值的平均值。延迟第二输入装置2的讯号传输的误差值则是此平均值。举例来说,同时参考图2A~2C,第二输入装置2控制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时,计算机1接收到五个校正点A~E上的输入讯号包括有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与时间及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与时间。以下将举例详细说明。
单位为公分,t单位为秒。
举例来说,第一输入装置1为触控装置时,若以触控装置萤幕的左下方为原点,其输入数据为输入点所在位置的X,Y轴数据(单位为公分)及时间t数据(时区为UTC+08:00的台北时间),可记为(X,Y;t);第二输入装置2为具有感压器的输入笔时,压力值转换为输入点的直径,也就是不同压力所显示的点粗细不同,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为所在位置的Z轴数据(单位为公分)及时间t数据(时区为UTC+08:00的台北时间),因此输入数据可记为(Z;t)。以下将以五个校正点A~E上的输入讯号为例做说明。
例如,在第一校正点A,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例如XY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10,10;14:30:32.1900),且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例如Z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2.8;14:30:32.3600);则第一校正点A的时间差异值为0.17。第二校正点B,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例如XY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790,10;14:30:35.2000),且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例如Z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3.0;14:30:35.3600);则校正点B的时间差异值为0.16。第三校正点C,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例如XY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400,300;14:33:03.3100),且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例如Z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2.0;14:33:03.4900);则校正点C的时间差异值为0.18。第四校正点D,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例如XY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10,590;14:34:15.1100),且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例如Z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3.0;14:34:15.2200);则校正点D的时间差异值为0.11。第五校正点E,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数据(例如XY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10,590;14:34:15.1300),且第二输入装置2的输入数据(例如Z轴数据)与时间分别为(3.5;14:34:15.2200);则校正点E的时间差异值为0.09。
在上例中,五个(但并不以五个为限,亦可适度增加或减少)校正点的时间差分别为0.17、0.16、0.18、0.11及0.09,其平均值为:0.142。因此,误差值可设定为0.142,并藉此延迟第二输入装置2的讯号传输,使得第一输入装置1与第二输入装置2的显示更为同步,也就是如图1B所示。
在步骤S34的判断中,若时间差异值超出预设值(判断为「是」),则进行下一个校正点的校正步骤。也就是,当时间差异值过大时,则不计入平均值的计算,而是另取其他校正点的时间差异值做为平均值的计算基础。
除了计算平均值做为误差值,以延迟第二输入装置2的讯号传输之外,本发明还可藉由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累积点,进一步进行校正。请参考图4,本发明还包括:
步骤S41:计算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判断是否达到一预设累积点。该预设累积点为界于100~1000点。较佳者,该预设累积点为500点。
接着步骤S421:若是,则接收一第五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第五时间是接收来自预设累积点的第五输入讯号的时间。步骤S422:接收一第六时间,当第二输入装置控制第一输入装置的该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第六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输入装置的第六输入讯号的时间。步骤S43:计算第五时间与第六时间之间的第三时间差异值。
简单地说,步骤S421、S422与S43就是当第二输入装置2控制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达到预设累积点时,再次地计算第二输入装置2与第一输入装置1的输入讯号的时间差异值。
然后是步骤S44:判断该第三时间差异值是否大于误差值。若判断为否,则流程回到步骤S41,持续累计。若判断为是,则流程回到图3的F,再次进行重复所有校正步骤。
虽然上述实施例是以两个输入装置为例,但实际上本发明可应用在多组输入装置,只要其中一个输入装置(例如触控装置)的校正点为已知(例如设定第一输入装置的校正点),则其他纵使有多个未知的输入装置(例如输入笔),亦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校正。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图均只是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藉由一计算机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该计算机分别与一第一输入装置及一第二输入装置电性相连,且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该计算机包括一处理器及一储存器,一软件程序储存在该储存器,该处理器执行该软件程序,以实现下列的步骤:
在该第一输入装置定义至少一校正点;
接收一第一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一校正点进行输入时,该第一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一校正点的第一输入讯号的时间,其中该第一校正点为这些至少一校正点其中之一;
接收一第二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该第一校正点进行输入时,该第二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输入装置的第二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异值,以决定一误差值;以及
依据该误差值,延迟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判断该误差值是否大于一预设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接收一第三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第二校正点进行输入时,该第三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校正点的第三输入讯号的时间,其中该第二校正点为这些至少一校正点其中之一;
接收一第四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该第二校正点进行输入时,该第四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输入装置的第四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该第三时间与该第四时间之间的第二时间差异值;
依据该第一时间差异值与该第二时间差异值的一平均值,以修正该误差值为该平均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判断该平均值是否大于一预设值;以及
若是,则进行依一第三校正点的校正步骤,其中该第三校正点为这些至少一校正点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设值为界于0.05~3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计算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判断是否达到一预设累积点;
若是,则接收一第五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该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该第五时间是接收来自该预设累积点的第五输入讯号的时间;
接收一第六时间,当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该预设累积点进行输入时,该第六时间是接收来自该第二输入装置的第六输入讯号的时间;
计算该第五时间与该第六时间之间的第三时间差异值;以及
判断该第三时间差异值是否大于该误差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设累积点为界于100~1000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设累积点为500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若该第三时间差异值大于该误差值,则重复该至少一校正点的所有校正步骤。
10.一种藉由一计算机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该计算机分别与一第一输入装置及一第二输入装置电性相连,且该第二输入装置控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该计算机包括一处理器及一储存器,一软件程序储存在该储存器,该处理器执行该软件程序,以实现下列的步骤:
在该第一输入装置定义复数校正点;
分别接收该第一输入装置与该第二输入装置于各校正点的输入讯号的时间;
分别计算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讯号的时间与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讯号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异值;
计算所有时间差异值的平均值,以决定一误差值;以及
依据该误差值,延迟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讯号传输。
CN201210093209.8A 2012-03-19 2012-03-31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4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275 2012-03-19
TW101109275A TWI498778B (zh) 2012-03-19 2012-03-19 校正不同觸控系統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332A CN103324332A (zh) 2013-09-25
CN103324332B true CN103324332B (zh) 2015-12-16

Family

ID=4915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320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4332B (zh) 2012-03-19 2012-03-31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22327B2 (zh)
CN (1) CN103324332B (zh)
TW (1) TWI498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3952B1 (ko) * 2012-10-10 2020-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멀티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20150212647A1 (en) 2012-10-10 2015-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d 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content
US20140253462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Barnesandnoble.Com Llc Sync system for storing/restoring stylus customizations
TWI496052B (zh) * 2013-12-13 2015-08-11 Ind Tech Res Inst 自動校正系統與自動校正方法
CN106125978B (zh) * 2016-06-20 2019-05-0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时间获取方法和系统、触摸图形显示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1248A (en) * 2008-06-20 2010-01-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touch control input/output signals
KR20110057501A (ko) * 2009-11-24 2011-06-0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2243541A (zh) * 2011-07-08 2011-11-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169A (ja) * 1995-07-19 1997-02-04 Canon Inc 振動伝達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座標入力装置
GB9930404D0 (en) * 1999-12-23 2000-02-16 New Transducers Ltd Touch sensor
US7085400B1 (en) * 2000-06-14 2006-08-01 Surgical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based sensor calibration
JP3871524B2 (ja) * 2000-11-17 2007-0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3296015A (ja) * 2002-01-30 2003-10-17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
US7436535B2 (en) * 2003-10-24 2008-10-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al-time inking
KR100802656B1 (ko) * 2006-06-22 2008-02-14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 감지 센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4966636B2 (ja) * 2006-12-13 2012-07-04 株式会社ワコム 座標入力装置
CN101587396A (zh) 2008-05-21 2009-11-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触控输入输出同步系统及方法
TWI410843B (zh) * 2010-03-26 2013-10-01 Quanta Comp Inc 背景影像更新方法及觸控螢幕
US20110304577A1 (en) * 2010-06-11 2011-12-15 Sp Controls, Inc.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stylus
JP5510191B2 (ja) * 2010-08-26 2014-06-0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EP2619644A1 (en) * 2010-09-22 2013-07-3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pacitive stylus for a touch screen
EP2686755B1 (en) * 2011-03-17 2020-10-14 Laubach, Kevin Input device enhanced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1248A (en) * 2008-06-20 2010-01-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touch control input/output signals
KR20110057501A (ko) * 2009-11-24 2011-06-0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2243541A (zh) * 2011-07-08 2011-11-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332A (zh) 2013-09-25
TW201339910A (zh) 2013-10-01
TWI498778B (zh) 2015-09-01
US9122327B2 (en) 2015-09-01
US20130241846A1 (en)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4332B (zh) 校正不同触控系统的方法
CN102023797A (zh) 控制图片浏览的移动装置及方法
CN103679637B (zh) 基于拼接显示墙信号窗口的显示单元坐标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4020944A (zh) 基于滑块的数据输入方法
CN104679469A (zh) 车载终端及其获取手持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的方法
CN103927065A (zh) 一种检测触摸屏的方法及触摸屏
CN105094440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抖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102374A (zh) 触控装置及其边缘非线性补偿方法
CN103092412B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操作对象的显示方法
CN103984478A (zh) 一种动态图标的展示方法及系统
TWI507959B (zh) 配合自容式觸控面板之校正裝置及校正方法
CN105739776A (zh) 一种压力值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92421A (zh) 触控面板线性误差的修正方法
CN106155529A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99337A (zh) 触控手机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5094405A (zh) 自动调整有效触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76671B (zh) 触控电子装置及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
US20140267030A1 (en) Computer and mouse cursor control method
CN104951135A (zh)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105957A (zh)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214028A (zh) 触控板的手势识别方法与手势识别装置
US20140078058A1 (en) Graph display control device, graph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graph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CN106610748B (zh) 一种触摸屏的信息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81187A (zh) 信号处理方法
CN111356977A (zh) 一种书写笔划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