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655A -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655A
CN103313655A CN2013800001830A CN201380000183A CN103313655A CN 103313655 A CN103313655 A CN 103313655A CN 2013800001830 A CN2013800001830 A CN 2013800001830A CN 201380000183 A CN201380000183 A CN 201380000183A CN 103313655 A CN103313655 A CN 103313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ing apparatus
hole
light source
re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01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655B (zh
Inventor
渡边广太
高森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13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33Features or image-related aspects of imaging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00, e.g. for MRI, optical tomography or imped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imaging apparatus in a room
    • A61B5/0035Features or image-related aspects of imaging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00, e.g. for MRI, optical tomography or imped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imaging apparatus in a room adapted for acquisition of images from more than one imaging mode, e.g. combining MRI and optical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1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combined acquisition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modal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架台装置(10)、正面光源(101)、以及作为架台装置(10)的外部装置的盖(16)。架台装置(10)具有作为磁共振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11),在被载置在顶板(21)上的被检体通过使顶板(21)移动的床装置(20)向孔(11)内移动的状态,从被检体收集磁共振信号。正面光源(101)被设置在孔(11)的开口部且是位于床装置(20)的正面的开口部即正面开口部的周边。作为架台装置(10)的外部装置的盖(16)被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来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MRI图像的摄像中,被检体以载置在顶板上的状态,向架台装置所具有的孔(bore)内移动。架台装置根据与摄像条件对应的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产生高频磁场、倾斜磁场,由此收集从被检体产生的磁共振信号。
架台装置具有使孔内产生均匀的静磁场的静磁场磁铁、或配置在静磁场磁铁的内侧使孔内产生倾斜磁场的倾斜磁场线圈等。静磁场磁铁或倾斜磁场线圈等被配置在用于确保孔空间的孔筒(bore tube)的外侧。另外,在架台装置的孔内,配置有用于顶板走行的轨道等。
在架台装置中,由于数据收集时的机械动作或电磁力等,主要从倾斜磁场线圈产生噪音。因此,为了改善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性,正在开发能够抑制在架台装置中产生的噪音的MRI装置。作为该MRI装置,例如,存在通过将主动屏蔽型倾斜磁场线圈(ASGC:ActivelyShielded Gradient Coil)的端面由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构成的盖(隔音盖)覆盖,来对来自ASGC端面的辐射声进行隔音的装置。另外,作为该MRI装置,存在将倾斜磁场线圈内置在真空容器中的装置。
另外,近年来,为了改善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性,正在开发一种尽可能物理性地扩大孔空间的大口径的MRI装置。但是,从RF线圈的性能、或MRI图像的画质的观点来看,扩大孔的口径存在界限。
另外,近年来,为了改善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性,正在开发一种尽可能物理性地扩大孔空间的大口径的MRI装置。但是,从RF线圈的性能、或MRI图像的画质的观点来看,扩大孔的口径存在界限。
由于确保孔的物理空间存在界限,因此,以改善舒适性为目的,能够进行使孔内壁面的颜色为白色等明亮的颜色,或者使照明朝向孔内壁面照亮。但是,即使通过该方法,也不一定能消除被检体进入孔内时的不安感,被检体进入孔内部时所感觉到的舒适感不一定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8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感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架台装置、正面光源、以及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架台装置具有作为磁共振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在被载置在顶板上的被检体通过使上述顶板移动的床装置向上述孔内移动的状态,从上述被检体收集磁共振信号。正面光源被设置在上述孔的开口部、且是位于上述床装置的正面的开口部即正面开口部的周边。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的由从上述正面光源照射光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架台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面光源以及正面反射部的图(1)。
图4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面光源以及正面反射部的图(2)。
图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面光源以及正面反射部的图(3)。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部光源以及后部反射部的图(1)。
图6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部光源以及后部反射部的图(2)。
图6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部光源以及后部反射部的图(3)。
图7是用于说明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为半透明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设置正面反射部以及后部反射部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设置在孔的内部的多个照明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中执行的调光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1)。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中执行的调光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将磁共振成像装置记作“MRI装置”。
(实施方式)
首先,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1具有架台装置10、床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30。
架台装置10具有作为磁共振图像(MRI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11。并且,虽然在图1中没有图示,但架台装置10具有使孔11的内部产生静磁场的静磁场磁铁、产生倾斜磁场的倾斜磁场线圈、以及对于载置在由静磁场磁铁产生的磁场内的被检体照射RF脉冲的发送RF线圈等。另外,根据架台装置10的不同,有时还具有接收由于照射RF脉冲的RF脉冲而从被检体发出的磁共振信号的接收RF线圈。另外,还存在将兼做发送RF线圈和接收RF线圈的RF线圈设置在架台装置10内的情况。
床装置20是具有向孔11与被检体一起插入的顶板21的装置,具有将顶板21向孔11内可移动地支承的顶板支承部22、和将顶板支承部22向上下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的上下动机构23。
控制装置30是进行MRI装置1整体的控制的装置,根据由操作者指定的摄像条件,驱动架台装置10的倾斜磁场线圈或发送RF线圈等,或者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控制床装置20的顶板支承部22或上下动机构23、顶板21等的动作。
针对MRI图像摄像时的MRI装置1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首先,在摄像前,床装置20的顶板支承部22在架台装置10的外部停止在比孔11低的初始位置。开始摄像时,首先,在顶板21上载置被检体,之后,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顶板支承部22向上方向移动到与架台装置10的孔11的大致中心相同的高度,接着,顶板21与被检体一起向孔11内移动。
当顶板21向孔11内移动时进行摄像。具体而言,首先,在架台装置10的孔11内,发送RF线圈对被检体照射RF脉冲。在该RF脉冲的作用下,从被检体产生核磁共振信号。该核磁共振信号被被检体所佩戴的接收RF线圈等收集,并发送至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且,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发送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重建被检体的MRI图像。
当顶板21向孔11内移动时进行摄像。具体而言,首先,在架台装置10的孔11内,发送RF线圈对被检体照射RF脉冲。在该RF脉冲的作用下,从被检体产生核磁共振信号。该核磁共振信号被被检体所佩戴的接收RF线圈等收集,并发送至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且,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发送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重建被检体的MRI图像。
摄像结束后,顶板21与被检体一起向孔11外移动,接着,顶板支承部22向下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这样,架台装置10在被载置在顶板21上的被检体通过使顶板21移动的床装置20向孔11内移动的状态,从被检体P收集磁共振信号。
以上,针对MRI装置1的整体结构以及摄像时的动作进行了说明。在该架台装置10中,摄像时,主要从倾斜磁场线圈产生噪音。因此,例如,通过将主动屏蔽型倾斜磁场线圈(ASGC:Actively ShieldedGradient Coil)的端面由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构成的盖(隔音盖)覆盖,来对来自ASGC端面的辐射声进行隔音。另外,为了改善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性,进行尽可能物理性地将孔11的空间扩大的处理。但是,从RF线圈的性能、或MRI图像的画质的观点来看,使孔11的口径扩大存在界限。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感,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构成架台装置10。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架台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图2是沿着顶板21的插入方向切断图1所示的架台装置10的剖面图。
首先,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架台装置10具有静磁场磁铁12、倾斜磁场线圈13、以及发送RF线圈14。
静磁场磁铁12是在孔11内部的空间使均匀的静磁场产生用的磁铁,例如,当使用超导磁铁等时,主要形成中空的圆筒形,此外,还使用永久磁铁等。
倾斜磁场线圈13被配置在静磁场磁铁12的内侧。当是静磁场磁铁12一般所使用的中空圆筒状时,倾斜磁场线圈13同样成型为中空圆筒状。倾斜磁场线圈13与和相互正交的X、Y、Z的各轴对应的3个线圈组合而形成,这3个线圈从倾斜磁场电源来单独地接受电流供给,产生沿着X、Y、Z的各轴磁场强度发生变化的倾斜磁场。另外,Z轴方向与静磁场方向相同。
例如,倾斜磁场线圈13是ASGC。倾斜磁场线圈13的端面如图2所示,被隔音盖18覆盖。
发送RF线圈14是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13的内侧的线圈,通过从未图示的发送部供给的高频脉冲来产生高频磁场。
在此,如图2所示,静磁场磁铁12或倾斜磁场线圈13等为了确保孔11空间而被配置在中空圆筒状的孔筒15的外侧。另外,在图2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发送RF线圈14被配置在孔筒15的内侧。
盖16是架台装置10的外部封装,在图2所示的一个例子中,静磁场磁铁12、倾斜磁场线圈13或发送RF线圈14等被收容在盖16内。另外,在架台装置10的孔11内,配置用于使顶板21走行的轨道17等。另外,发送RF线圈14也可以被配置在孔11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孔11的开口部、且是位于床装置20的正面的开口部即正面开口部的周边设置正面光源101。另外,正面开口部在图2中是左侧的开口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孔11的开口部、且是正面开口部的相反侧的开口部即后部开口部的周边设置后部光源103。另外,正面开口部在图2中是左侧的开口部。
首先,针对正面光源101进行说明。通过设置正面光源101,从而能够使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比周围明亮。由于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发光,因此,移动到孔11内的被检体P能够感觉正面开口部变大。
首先,针对正面光源101进行说明。通过设置正面光源101,从而能够使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比周围明亮。由于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发光,因此,移动到孔11内的被检体P能够感觉正面开口部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架台装置10内,为了有效地使正面开口部变亮,还设置正面反射部102,上述正面反射部102通过使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由反射件反射,来向床装置20侧导入。图3、图4A以及图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面光源以及正面反射部的图。另外,图3是图2所示的架台装置10中的正面开口部周边的放大图,图4A以及图4B是将图2所示的架台装置10中的正面开口部周边沿着与顶板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断面切断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正面反射部102通过将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用反射件反射而向床装置20侧导入。即,图3所示的正面反射部102是反射器,表面或者全部由反射件构成。另外,正面反射部102的表面例如如图3所示,以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朝向架台装置10的前面的盖16的方式,成型为锯齿状。另外,正面反射部102的表面形状并不限定于锯齿状,如果能够将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导向床装置20侧,则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在此,正面反射部102如图3所示,被安装在倾斜磁场线圈13的端部上安装的隔音盖18上。另外,正面反射部102也可以与隔音盖18一体成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光源101在架台装置10的盖16的内侧沿着孔11的口径而设置多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反射部102在架台装置10的盖16的内侧沿着孔11的口径来设置。例如,正面光源101如图4A或图4B所示,在将孔筒15的中心作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设置8个。
另外,正面反射部102如图4A所示,以分别与8个正面光源101对应的方式,在正面开口部侧的隔音盖18上等间隔地安装8个。另外,隔音盖18被安装于在以孔筒15的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配置的倾斜磁场线圈13上。从而,8个正面反射部102也在以孔筒15的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设置8个。
或者,如图4B所示,正面反射部102以网罗分别从8个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来反射的方式,成型为沿着孔筒15的内径的环状,被安装在正面开口部侧的隔音盖18上。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地使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变亮,如以下那样构成架台装置10。即,架台装置10的盖16被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来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在此,在盖16上,所谓由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来照明的部分是指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原样地照射盖16的部分、或从正面光源101来照射,被正面反射部102反射的光照射盖16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的部分可以是这2个部分,也可以只是这2个部分中的一部分。
接着,针对后部光源103进行说明。通过设置后部光源103,从而能够使位于后部开口部附近的盖16比周围明亮。由于在孔11内后部的盖16明亮,因此,在孔11内移动的被检体P将从暗的位置向明亮的位置移动。因此,所谓通过草原(savanna)效应,被检体P能够具有安心感在孔11内移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架台装置10内,为了在孔11内使后部的盖16有效地变亮,还设置有通过将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在相对的2个反射件之间进行反射而向孔11内导入的后部反射部104。图5、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部光源以及后部反射部的图。另外,图5是图2所示的架台装置10中的后部开口部周边的放大图,图6A以及图6B是将图2所示的架台装置10中的后部开口部周边沿着与顶板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剖面切断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后部反射部104通过将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在相对的2个反射件之间进行反射来向孔11内导入。即,图5所示的后部反射部104是反射器,表面或者全部由反射件构成。如图5所示,后部反射部104具有两个反射件,以使得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朝向孔筒15后方的盖16的方式,夹持来自后部光源103的光的光路。
在此,如图5所示,后部反射部104被安装于在倾斜磁场线圈13的端部上安装的隔音盖18上。另外,后部反射部104也可以与隔音盖18一体成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部光源103在架台装置10的盖16的内侧沿着孔11的口径设置多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部反射部104在架台装置10的盖16的内侧沿着孔11的口径设置。例如,后部光源103与正面光源101相同,在将孔筒15的中心作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设置8个。
另外,具有1对反射件的后部反射部104如图6A所示,以分别与8个后部光源103对应的方式设置多个。即,具有1对反射件的后部反射部104在将孔筒15的中心作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在后部开口部侧的隔音盖18上等间隔地安装8个。
或者,1对后部反射部104如图6B所示,为了网罗分别来自8个后部光源103的光来反射,成型为沿着孔筒15的内径的环状,被安装在后部开口部侧的隔音盖18上。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地使后部开口部附近的盖16内变亮,如以下那样构成架台装置10。即,架台装置10的盖16被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照亮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在此,在盖16中,所谓被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是指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原样地照射盖16的部分、或从后部光源104照射,被后部反射部104反射的光照射盖16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的部分可以是这2个部分,也可以只是这2个部分中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正面光源101使孔11的入口变亮,从而能够感觉正面开口部变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正面反射部102,有效地使孔11的入口正面变亮,从而能够感觉正面开口部进一步扩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影时能够给进入孔11内时的被检体P带来安心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后部光源103,以被检体P朝向明亮的位置移动的方式,使孔11的出口变亮,从而,能够通过草原效应对被检体P赋予安心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通过由后部反射部104,有效地使出口附近的孔11内明亮,从而,能够通过进一步的草原效应,给被检体P带来安心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影时能够给在孔11内移动时的被检体P带来安心感。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确保摄像时被检体P的舒适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正面光源101以及正面反射部102、或后部光源103以及后部反射部104沿着孔的口径配置,从而,不管载置在顶板21上的被检体P的体位是哪一种状态,被检体P都能够识别光。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各种体位进行的摄像相对应,能够确保被检体P的舒适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正面反射部102或后部反射部104安装在隔音盖18上,或者将正面反射部102或后部反射部104与隔音盖18一体成型,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盖16内的空间。
另外,正面反射部102以及后部反射部104希望由非磁性体的材料形成,以使得不会由于架台装置10内的磁场而产生振动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台装置10的盖16被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通过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台装置10的盖16被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使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或后部开口部附近的盖16内变亮。
或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地使位于正面开口部附近的盖16或后部开口部附近的盖16内变亮,在架台装置10的盖16中,也可以将形成孔11的部分、即将孔筒15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将设置在孔11内,用于使顶板21走行的轨道17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另外,盖16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处理变为半透明。即,将盖16用透明的材料成型后,通过涂覆或者印刷使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一部分或者全部变为半透明。另外,所谓为半透明的一部分如上所述,是被从正面光源101照射的光照亮的部分、或被从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照亮的部分。图7是用于说明用于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为半透明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盖16也可以在由透明的材料成型后,另外变更被印刷的点的密度,从而一部分或者全部变为半透明。此时,盖16如图7所示,通过变更印刷的点的密度来调整透过率,从而变为半透明。另外,孔筒15也可以通过由透明的材料成型后,另外由涂覆或者印刷使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变为半透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正面反射部102以及后部反射部104被安装在隔音盖18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正面反射部102以及后部反射部104在远离隔音盖18的位置分体设置。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正面反射部102以及后部反射部104安装在架台装置10所具有的其他的构成要素上,或者与该构成要素一体成型。图8是用于说明设置正面反射部以及后部反射部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例如,图8所示的倾斜磁场线圈13将隔音盖18安装在端面上,并且内置在真空容器19内。此时,正面反射部102如图8所示被安装在真空容器19上。另外,后部反射部104如图8所示被安装在真空容器19上。另外,正面反射部102或后部反射部104也可以与真空容器19一体成型。由此,还能够有效地利用盖16内的空间。
另外,向正面光源101或后部光源103的电源供给可以由MRI装置1的操作者来开始,也可以从顶板21开始移动的时刻自动地开始。该自动控制例如由控制顶板21等的动作的控制装置30来进行。
在此,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作为开口部用的照明,在正面开口部的周边与后部开口部的周边的两处,设置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除了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之外,还可以在孔11的内部设置至少1个照明。即,本实施方式除了开口部用照明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孔11的内部用照明。图9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在孔的内部设置的多个照明的一个例子的图。
例如,在本变形例中,作为孔11的内部用照明,如图9所示,设置第1照明105和第2照明106。第1照明105与第2照明106如图9所示,在孔11的长度方向沿着用于使顶板11走行的轨道17设置。如图9所示,第1照明105在孔11内,被设置在正面开口部侧,第2照明106在孔11内中,被设置在后部开口部侧。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第1照明105在不妨害顶板11走行的位置,被设置在轨道17的两端的两处。另外,第2照明106在顶板11能够走行的位置上,被设置在轨道17的两端的两处。
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通过从孔11的下面朝向上面照射光,从而照射孔11内、孔11内的盖16的上面以及侧面。第1照明105在孔11内中,主要照亮将磁场中心作为中心的范围。被检体P的摄像部位通常被配置在磁场中心。另外,第2照明106在孔11内,主要照射第1照明105的照明范围与后部光源103的照明范围之间的范围。
在此,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例如分别由多个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构成。另外,构成第1照明105的多个LED灯被半透明的盖覆盖。另外,构成第2照明106的多个LED灯同样被半透明的盖覆盖。通过使用半透明的盖,从而,从LED灯照射的清晰的光通过半透明的盖,变为模糊的光。即,通过使用半透明的盖,从而,孔11内、或孔11内的盖16的上面以及侧面通过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由给被检体P带来舒适感的柔和的光来照射。另外,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也可以分别由LED面板构成。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也可以通过将传导分体设置的光源产生的光的导光部件沿着轨道17直线地配置来构成。导光部件例如是光纤。通过使用导光部件,从而,孔11内的盖16的上面以及侧面通过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照射给被检体P带来舒适感的柔和的光。由于不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因此,导光部件作为被设置在孔11的内部的照明是有用的。
从LED照射的光量能够调整。另外,从导光部件照射的光量能够通过调整对导光部件供给光的光源所产生的光量来间接地进行调整。另外,例如,通过由LED灯构成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从而也能够调整分别从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照射的光量。
在此,图2示例出被检体P朝向孔11的内部以头先进入的方式来移动并摄像的情况。例如,头颈部的摄像以头先进入的方式进行。另外,在图9中,示例出被检体P朝向孔11的内部以脚先进入的方式来移动并摄像的情况。例如,腹部或下肢部的摄像以脚先进入的方式来进行。腹部或下肢部的摄像也能够以头先进入的方式来执行,但被检体P的头部会插入孔11的内部。为了不给被检体P带来不快感,最好尽可能将被检体P的头部放置于孔11的外部。因此,通常,根据摄像部位,由操作者选择由头先进入的方式进行摄像,还是以脚先进入的方式进行摄像。是头先进入的方式的摄像,还是脚先进入的方式的摄像,由操作者作为摄像条件向控制装置30输入。
根据头先进入或者脚先进入,被载置在顶板11上的被检体P识别的范围不同。因此,在对孔11内设置照明的本变形例中,为了确保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感,还进行以下的控制。即,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控制装置30根据被检体P以头先进入的方式来移动还是以脚先进入的方式移动,对分别从正面光源101、后部光源103、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照射的光进行调光。图10以及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中执行的调光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中执行的调光控制根据被检体P以头先进入的方式移动还是以脚先进入的方式移动的摄像条件一起,根据摄像过程来进行。摄像过程例如被大致分为以下的4个过程。第1过程是从被检体P进入设置架台装置10的检查室到载置在顶板11上的过程。在第1过程中,以被检体P能够容易地在顶板11上移动的方式,床装置20的顶板支承部22移动到较低的位置。第2过程是从第1过程结束后到顶板11的上升结束的过程。在第2过程中,顶板支承部22向上方向移动到与孔11的大致中心相同的高度。另外,第3过程是顶板11插入到摄像位置的过程。另外,第4过程是从被检体P的摄像部位中的摄像开始到摄像结束的过程。进行床装置20的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30能够取得现时刻是哪一过程。
首先,在第1过程中,控制装置30在以头先进入以及脚先进入两种情况下双方,使正面光源101、后部光源103、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全部点亮。在第1过程中,由于被检体P能够识别架台装置10整体,因此,控制装置30不管是头先进入还是脚先进入,控制装置30都进行将孔11的开口部以及孔11的内部全部照点亮的调光控制。
接着,在第2过程中,控制装置30与第1过程相同,在头先进入以及脚先进入两种情况下,使正面光源101、后部光源103、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全部原样点亮。当脚先进入时,被检体P能够识别正面开口部以及孔内。另外,当头先进入时,被检体P能够识别检查室的天花板,根据将颈部反转的情况,有时能够识别正面开口部以及孔11内。因此,控制装置30即使在第2过程中,也进行使孔11的开口部以及孔11的内部全部照亮的调光控制。其中,当头先进入时,被检体P难以识别孔11内的后部。因此,控制装置30例如也可以使后部光源103熄灭。
接着,在被检体P在孔11内移动过程中的第3过程中,控制装置30以头先进入和脚先进入的方式,进行不同的调光控制。图10示出了在第3过程中,当脚先进入时控制装置30进行的调光控制的一个例子。另外,图11示出了在第3过程中,头先进入时控制装置30进行的调光控制的一个例子。在图10以及图11中,“101”表示正面光源101,“105”表示第1照明105,“106”表示第2照明106,“103”表示后部光源103。
另外,在图10以及图11,“ON”表示点亮,“OFF”表示熄灭。另外,在图10以及图11中,“ON(L)”表示通过调光控制,相符合的照明以低光量点亮的情况,“ON(H)”表示通过调光控制,相符合的照明以高光量点亮的情况。另外,在图10以及图11中,“ON(M)”表示通过调光控制,相符合的照明以“ON(L)”和“ON(H)”之间的光量、中程度的光量点亮的情况。
在以脚先进入的方式被检体P在孔11内移动过程中的第3过程中,如图10所示例的那样,正面光源101以低光量点亮,第1照明105以中程度的光量点亮,第2照明106以及后部光源103以高光量点亮。当脚先进入时,从脚部开始首先插入孔11内的被检体P能够从正面开口部识别孔11内。因此,控制装置30进行从正面开口部朝向后部开口部增大光量的调光控制,以便得到草原效果。
另一方面,以头先进入的方式被检体P在孔11内移动过程中的第3过程中,如图11所示例的那样,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熄灭,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以中程度的光量点亮。当脚先进入时,从头部开始首先插入孔11内的被检体P在移动中,在孔11内中主要识别盖16的上面。因此,不需要开口部周边的照明,而孔11的内部必须以给被检体P带来舒适感的程度的光量照射。另外,即使是头先进入,考虑存在被检体P识别孔11的后部的可能性,控制装置30例如也可以以第光量使第1照明105点亮,以中程度的光量使第2照明106点亮,以便得到草原效应。
最后,在被检体P静止的状态的第4过程中,控制装置30在头先进入以及脚先进入两种情况下,熄灭正面光源101,使后部光源103、第1照明105以及第2照明106全部点亮。脚先进入时,由于被检体P能够从正面开口部识别孔11内,因此,控制装置30熄灭正面光源101,使第1照明105、第2照明106以及后部光源103全部点亮,以便即使在摄像中也能够得到草原效应。另外,当头先进入时,被检体P的头部位于孔11内,因此,控制装置30熄灭照射被检体P的视野外的正面光源101。并且,控制装置30使后部光源103、第1照明105、第2照明106以及后部光源103的全部点亮,以使得孔11内整体变亮。其中,当头先进入时,被检体P在孔11内主要识别盖16的上面,因此,控制装置30例如也可以熄灭后部光源103。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与正面光源101以及后部光源103一起,将多个照明设置在孔11内。并且,在本变形例中,根据是头先进入,还是脚先进入,进行这些多个照明的调光控制,以便确保被检体P的舒适感。另外,上述的变形例能够适用于被设置在孔11内的照明是1个的情况,还能够适用于是3个以上的情况。另外,在上述的变形例中说明的调光控制也可以由调光控制用而分体设置的控制装置来执行。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内容还能够适用于MRI装置1以外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能够适用上述的内容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是具有架台装置的装置。该架台装置具有作为医用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以载置在顶板上的被检体P通过移动顶板的床装置而向孔内被移动的状态,从被检体P收集医用图像的生成所使用的数据。
该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是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另外,该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是SPEC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SPECT-CT装置、PE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PET-CT装置、PET装置与MRI装置一体化的PET-MRI装置。
另外,图示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是功能概念性的,不一定物理性地如图示那样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和综合的具体的方式并不限定于图示,也可以根据各种负荷或使用状况等,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地或者物理性地分散或综合其全部或者一部分来构成。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摄像时被检体的舒适感。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一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架台装置,其具有作为磁共振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在被载置在顶板上的被检体通过使上述顶板移动的床装置向上述孔内移动的状态,从上述被检体收集磁共振信号;
正面光源,其被设置在上述孔的开口部且是位于上述床装置的正面的开口部即正面开口部的周边;以及
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其被从上述正面光源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正面反射部,上述正面反射部通过将从上述正面光源照射的光由反射件来反射,从而向上述床装置侧导入上述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隔音盖,上述隔音盖被安装在上述架台装置所具有的倾斜磁场线圈的端部,
上述正面反射部被安装在上述隔音盖上、或者与上述隔音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真空容器,上述真空容器内置上述架台装置所具有的倾斜磁场线圈,
上述正面反射部被安装在上述真空容器上、或者与上述真空容器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面光源在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的内侧沿着上述孔的口径设置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正面反射部,上述正面反射部通过将从上述正面光源照射的光由反射件来反射,从而向上述床装置侧导入上述光,
上述正面反射部在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的内侧沿着上述孔的口径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面反射部由非磁性体的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后部光源,上述后部光源被设置在上述孔的开口部且是上述正面开口部的相反侧的开口部即后部开口部的周边,
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被从上述后部光源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后部反射部,上述后部反射部通过将从上述后部光源照射的光在相对的2个反射件之间进行反射,从而向上述孔内导入上述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隔音盖,上述隔音盖被安装在上述架台装置所具有的倾斜磁场线圈的端部,
上述后部反射部被安装在上述隔音盖上,或者与上述隔音盖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真空容器,上述真空容器内置上述架台装置所具有的倾斜磁场线圈,
上述后部反射部被安装在上述真空容器上,或者与上述真空容器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光源在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的内侧沿着上述孔的口径设置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后部反射部,上述后部反射部通过使从上述后部光源照射的光在相对的2个反射件之间进行反射,来向上述孔内导入上述光,
上述后部反射部在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的内侧沿着上述孔的口径来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反射部由非磁性体的材料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在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中形成上述孔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被设置在上述孔内的、用于使上述顶板走行的轨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由透明的材料成型,然后,通过涂覆或者印刷使透过率发生变化,来使一部分或者全部变为半透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通过变更被印刷的点的密度,来使一部分或者全部变为半透明。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至少一个被设置在上述孔的内部的照明;和
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被检体朝向上述孔的内部以头先进入的方式进行移动还以脚先进入的方式进行移动,来对分别从上述正面光源、上述后部光源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的照明照射的光进行调光。
20.一种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架台装置,其具有作为医用图像的摄像空间的孔,在被载置在顶板上的被检体通过使上述顶板移动的床装置向上述孔内移动的状态,从上述被检体收集医用图像的生成所使用的数据;
正面光源,其被设置在上述孔的开口部且是位于上述床装置的正面的开口部即正面开口部的周边;以及
上述架台装置的外部封装,其被从上述正面光源照射的光照射的部分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CN201380000183.0A 2012-01-13 2013-01-15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Active CN103313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5501 2012-01-13
JP2012-005501 2012-01-13
PCT/JP2013/050567 WO2013105668A1 (ja) 2012-01-13 2013-01-15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655A true CN103313655A (zh) 2013-09-18
CN103313655B CN103313655B (zh) 2017-04-12

Family

ID=4878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183.0A Active CN103313655B (zh) 2012-01-13 2013-01-15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31051B2 (zh)
JP (1) JP6071567B2 (zh)
CN (1) CN103313655B (zh)
WO (1) WO20131056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047A (zh) * 2016-05-31 2016-09-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及其孔径内壁
CN106461744A (zh) * 2014-06-26 2017-02-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扫描器的膛区域照明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8083B2 (ja) * 2011-11-22 2017-01-25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画像診断装置
JP6153835B2 (ja) * 2013-09-27 2017-06-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医用撮像装置
WO2015160400A2 (en) * 2014-02-11 2015-10-22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ictionary matching in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US10422845B2 (en) 2014-10-24 2019-09-24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eady-state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JP6791908B2 (ja) * 2018-07-04 2020-11-25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7183059B2 (ja) * 2019-01-30 2022-12-05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11684327B2 (en) * 2019-09-02 2023-06-27 Cefla Societá Cooperativa Patient table with lock and unlock device and improved safety arrangements
IT201900015339A1 (it) * 2019-09-02 2021-03-02 Cefla Soc Cooperativa Apparato per l’acquisizione di radiografie volumetriche cbc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811U (ja) * 1992-09-22 1994-04-12 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治療計画機
JP2004089621A (ja) * 2002-09-04 2004-03-25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診断装置、被検体搬送装置、およびrfコイル
CN1550207A (zh) * 2003-05-16 2004-12-01 医学成像的检查装置
CN101185572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637B2 (ja) * 1987-11-02 1996-10-16 工業技術院長 改変ヒト・リゾチ―ム、それをコ―ドする遺伝子及び改変ヒト・リゾチ―ムの製造方法
JPH0884726A (ja) * 1994-09-20 1996-04-02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 Ltd 放射線ct装置
JP5620653B2 (ja) 2009-07-27 2014-11-05 株式会社東芝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EP2543689B1 (en) * 2011-07-04 2016-08-10 Repsol, S.A. Continuous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o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811U (ja) * 1992-09-22 1994-04-12 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治療計画機
JP2004089621A (ja) * 2002-09-04 2004-03-25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診断装置、被検体搬送装置、およびrfコイル
CN1550207A (zh) * 2003-05-16 2004-12-01 医学成像的检查装置
CN101185572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1744A (zh) * 2014-06-26 2017-02-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扫描器的膛区域照明单元
CN105943047A (zh) * 2016-05-31 2016-09-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及其孔径内壁
CN105943047B (zh) * 2016-05-31 2019-07-1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及其孔径内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31051B2 (en) 2018-04-03
JP2013163018A (ja) 2013-08-22
JP6071567B2 (ja) 2017-02-01
US20140266204A1 (en) 2014-09-18
WO2013105668A1 (ja) 2013-07-18
CN103313655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655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1474063B (zh) 医学检查装置
CN101185572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US7702375B2 (en)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lluminated to reduce patient anxiety
CN102046084B (zh) 用于照亮医疗成像装置的内部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143040A1 (en) 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s
US20100056902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couch and medical device with a patient positioning couch
CN104797195A (zh) 具有集成照明装置的层析摄影仪
US10261142B2 (en) Bore region lighting unit for magnetic resonance scanner
US9952295B2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JP6153835B2 (ja) 医用撮像装置
JP3938735B2 (ja) 被検体搬送装置および診断装置
CN203059692U (zh) 图像诊断装置
US20150048830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Bed Board Assembly
CN205849547U (zh) 一种舒压照明装置
CN113557441A (zh) 对接收线圈位置的自动化检测
JPH0810238A (ja) 磁気共鳴断層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3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