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1802A -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1802A
CN103311802A CN2013102112859A CN201310211285A CN103311802A CN 103311802 A CN103311802 A CN 103311802A CN 2013102112859 A CN2013102112859 A CN 2013102112859A CN 201310211285 A CN201310211285 A CN 201310211285A CN 103311802 A CN103311802 A CN 10331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temperature
light signal
frequency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12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溪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12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1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1802A/zh
Priority to EP13876085.5A priority patent/EP283588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376 priority patent/WO2014190646A1/zh
Priority to US14/485,983 priority patent/US2015002367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72Wavelength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5/02407Active cooling, e.g. the laser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by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or water cooling
    • H01S5/02415Active cooling, e.g. the laser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by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or water cooling by using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TEC], e.g. Peltier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5/02438Characterized by cooling of elements other than the laser chip, e.g. an optical element being part of an external cavity or a collimating l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4External cavity lasers
    • H01S5/141External cavity lasers using a wavelength selective device, e.g. a grating or etal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6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 H01S3/106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using a controlled passive interferometer, e.g. a Fabry-Perot etal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 H01S5/02251Out-coupling of light using optical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8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 H01S5/06804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by monitoring an external parameter, e.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8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 H01S5/068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by monitoring the optical outpu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039Details on the cavity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滤波器将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反射镜将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温度改变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并处理为与之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锁定激光器的工作频率,实现了简单、低成本的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

Description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以及其他一些光通信领域,需要用到对波长可以进行调节的激光光源,以便实现网络节点的灵活配置以及波长的重新调度。目前常用的可调激光器主要有:取样光栅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激光器(SG-DBR laser)、外腔激光器(External Cavity Tunable Laser-TunableECL)以及分布反馈式激光器阵列可调激光器(DFB Laser Array)等。但这些可调激光器的设计大都比较复杂,价格较高,阻碍了该技术在网络设备中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短距城域的波分复用网络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可以实现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通过改变可调激光装置的工作温度,即可以可控制方式改变多纵模光信号的中心波长,从而实现了简单、低成本的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滤波器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反射镜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
所述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具体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一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一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二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二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均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当所述第一温度不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相同。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背光检测器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稳定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产生峰值波长恒定的多纵模光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温度探测器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生成相应的温度反馈信号,用以所述激光器根据所述温度反馈信号生成相应的调温信号,调整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激光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激光器、滤波器、反射镜;
热电制冷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激光器,用于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滤波器,用于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
所述激光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电制冷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一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一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二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二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均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当所述第一温度不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相同。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背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稳定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产生峰值波长恒定的多纵模光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生成相应的调温信号;所述调温信号用以调整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光隔离器,用于阻止光信号通过所述光隔离器进入所述激光器。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滤波器和反射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热电制冷器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通过控制温度改变激光器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并处理为与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用以锁定激光器的工作频率,使激光器产生相应频率的锁频光信号输出,实现了简单、低成本的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的光谱特性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L-FP激光器的锁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的光谱特性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激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L-FP激光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波器的示意图。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具体的,外部控制电路向可调激光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流电信号,被可调激光装置的热电制冷器所接收,可调激光装置的热电制冷器根据控制信号对其自身温度进行控制调整,使其在与可调激光装置的激光器一端的温度信号发生相应变化,根据控制信号调整升高或降低温度。激光器在当前的工作温度下,接收外部发送的电流信号,并由电流信号激发,发射出多纵模光信号,并且控制信号控制调节的温度能够使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该多纵模光信号的光谱特性如图2中B图所示,滤波器的透射峰值-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中A图所示。可以看到,在这个具体的例子中,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位置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是相对应的。其中,激光器优选为IL-FP激光器。
在激光器发射出多纵模光信号之后,对该多纵模光信号进行准直和聚焦,以维持该多纵模光信号在可调激光装置的激光器和滤波器之间传播的光束的准直性,使多纵模光信号能够准确的传输至滤波器。
步骤120,滤波器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具体的,滤波器接收到多纵模光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处理,将多纵模光信号滤波处理为单频光信号。在上述的具体例子中,如图2中B图中所示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经过该滤波处理后得到图2中C图中所示的光谱特性的单频光信号。
步骤130,反射镜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
具体的,滤波后的单频光信号经过反射镜的部分反射,通过原光路返回到激光器,形成激光器的注入光。
步骤140,所述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具体的,IL-FP激光器具有注入锁定的特性,由此工作在注入锁定模式,并发射出与部分反射后的单频光信号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其光谱特性如图3所示。其中,中心波长是指在波长范围内光谱发光强度或者辐射功率能量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
在生成锁频光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锁频光信号准直聚焦,使锁频光信号能够准确传输至可调激光装置的输出光纤内,并通过输出光纤对该锁频光信号进行传输,从而可调激光装置向外部提供一定中心波长的单频率的激光信号。该锁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与前述步骤130中的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是相同的,而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是由当前工作温度下的激光器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经过滤波得到的。因此,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根据激光器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经过滤波处理获得与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相应频率的单一频率的锁频光信号输出。
上述实施例对可调激光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下面结合图4,对可调激光装置的波长调节原理进行说明。
当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一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一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多纵模光信号的光谱特性如图4中B图实线部分所示,滤波器的透射峰值-频率特性曲线如图4中A图所示。可以看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的第一峰值波长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是相对应的。
滤波器将第一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第一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第一单频光信号;反射镜将第一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激光器,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其工作频率,生成与第一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第一锁频光信号并输出。其中,第一锁频光信号如图4中C图实线部分所示。
当控制信号发生改变时,由第一控制信号改变为第二控制信号,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二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二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其中,第二温度也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并且,当第一温度不等于第二温度时,第一峰值波长与第二峰值波长不相同。在这个例子中,第二多纵模光信号的光谱特性如图4中B图虚线部分所示,滤波器的透射峰值-频率特性曲线还如图4中A图所示。可以看到,第二多纵模光信号的第二峰值波长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是相对应的。并且,第二峰值波长与第一峰值波长不同,第一峰值波长与第二峰值波长对应的滤波器的透射峰值也不同。由此可知,控制信号控制的温度的变化导致了激光器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即频率)上发生了变化。
滤波器将第二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第二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第二单频光信号;反射镜将第二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激光器,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其工作频率,生成与第二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第二锁频光信号并输出。其中,第二锁频光信号如图4中C图虚线部分所示。
因为激光器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即上述第一峰值波长与第二峰值波长)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第一峰值波长产生的第一单频光信号与基于第二峰值波长产生的第二单频光信号的频率也是不同的,由第二单频光信号注入锁定的激光器产生的第二锁频光信号的波长(即频率)与第一锁频光信号的波长(即频率)也是不同的。由此可以通过控制改变激光器的工作温度,实现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
优选的,可调激光装置的背光检测器还可以对激光器的发光功率进行检测,可以实时的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以便外部控制电路根据功率反馈信号对激光器的发光功率进行控制调整,保证光信号生成模块的发光功率稳定性。
优选的,可调激光装置的温度探测器还可以对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可以实时的生成相应的温度反馈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以便外部控制电路根据温度反馈信号对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调整,使其能够准确的工作在所要求的温度下,从而精确地获得需要波长的激光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通过控制可调激光装置的工作温度,通过温度改变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并处理为与之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锁定激光器的工作频率,,实现了简单、低成本的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其波长范围可以满足覆盖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建议的C波段以及L波段,或其他任意所需要的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调激光装置,用以实现上述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如图5所示,可调激光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509、IL-FP激光器501、滤波器503、反射镜504和输出光纤508;
热电制冷器509,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具体的,该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流电信号,通过在热电制冷器509的两端加载一定的电流,热量就会从热电制冷器的一端流到另一端,相反地,如果给热电制冷器509加相反方向的电流,热量就会从相反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加热或制冷。热电制冷器509可以精确控制使一端的温度降低,另一端的温度升高,或反之。IL-FP激光器501安装固定在热电制冷器509上,因此可以通过加载不同方向及大小的电信号来控制改变热电制冷器509的温度是加热或者是制冷,从而改变与之相固定安装的IL-FP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IL-FP激光器501,用于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具体的,IL-FP激光器501接收外部电路发送的驱动信号,并由驱动信号激发,发射出多纵模光信号。
IL-FP激光器501具有会根据工作温度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多纵模光信号的光谱的特性,即在IL-FP激光器501接收到热电制冷器509提供的工作温度不相同的情况下,IL-FP激光器501由相同电流信号激发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是不同的。在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的情况下,IL-FP激光器501产生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的情况下,IL-FP激光器501产生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当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不相同时,上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与第二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不相同。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IL-FP激光器501由后端面镀膜601,谐振腔602和前端面反射膜603构成。其中后端面镀膜601为高反射膜,前端面反射膜603为部分反射膜,以方便大部份光能够输出,同时又能构成谐振腔602形成IL-FP激光器501的自由振荡;
谐振腔602的长度根据需要的频率间隔来决定,比如需要100G的频率间隔,可根据公式Δf=C/2nL计算出。其中,f为光信号的频率,C为光速,Δf为不同谐振模式的频率间隔。
谐振腔长度L=C/2nΔf=2.99792458×108/(2×n×50×109)=1.49896229/n(mm);其中,n为构成谐振腔的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
IL-FP激光器501可以通过上述实现方法进行定制。
滤波器503,用于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具体的,滤波器503固定安装于热电制冷器509之上,接收IL-FP激光器501发送的多纵模光信号,对该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为单频光信号。该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与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具有对应关系,当热电制冷器509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改变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时,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此外,通过改变滤波器503的器件参数,也可以改变多纵模光信号滤波后生成的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
优选的,滤波器503采用法布里珀罗标准具滤波器,其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固体腔和空气腔两种。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7所示,滤波器503为固体腔布里珀罗标准具滤波器,包括:反射面701和703、谐振腔702、热敏电阻704和加热电阻705。
两个反射面701和703均为高反射膜;
谐振腔702由固体透光的材料制作,比如二氧化硅(石英玻璃)、硅等材料;
谐振腔702的长度根据需要的滤波器自由程(FSR)决定,比如需要100GFSR间隔,可根据公式Δf=C/2nL计算出。其中f为光信号的频率,C为光速,Δf为不同谐振模式的频率间隔。谐振腔长度L=C/2nΔf=2.99792458×108/(2×n×50×109)=1.49896229/n(mm);式中n为构成谐振腔的材料的折射率。
热敏电阻704用于检测滤波器503的工作温度并反馈给外部的控制电路进行温度控制;
加热电阻705用来对滤波器503的腔体材料进行加热,以维持其温度的稳定,它可以使用普通的功率电阻粘接在滤波器503的适当位置,也可以通过薄膜蒸镀工艺直接在腔体材料上制作电阻膜。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8所示,滤波器503为空气腔布里珀罗标准具滤波器,包括:反射面810和820以及安装反射面810和820的衬底材料830。
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面810和820由两个相同的发射镀膜片构成。通过在二氧化硅(石英玻璃)或硅等材料上进行镀膜处理来获得,其中膜层811和821为防反射膜;膜层812和822为高反射膜;
830为安装这两个反射面810和820的衬底材料,可以使用陶磁或者石英玻璃制成。
按照前述的计算公式L=C/2nΔf,由于空气的折射率n=1,因此,例如当需要的自由程FSR=100GHz时,腔长L=2.99792458×108/(2×50×109)=1.49896229(mm)。
滤波器503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上述的实现方法进行定制。
为保证IL-FP激光器501发送的多纵模光信号能够准确的传输至滤波器503,可调激光装置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502,设置于IL-FP激光器501与滤波器503之间,用于对多纵模光信号进行准直和聚焦,以维持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所述IL-FP激光器和所述滤波器之间传播的光束的准直性。
反射镜504,用于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401;;
具体的,反射镜504为部分反射镜,垂直于单频光信号射入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热电制冷器509之上,将来自于IL-FP激光器501并经由滤波器503滤波后的单频光信号部分反射注入到IL-FP激光器501中。
IL-FP激光器501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具体的,IL-FP激光器501根据接收到注入的部分单频光信号进入注入锁定工作模式,将其工作频率锁定在与注入光相同的频率上。即IL-FP激光器501发射出与反射后的部分单频光信号中心波长相同的锁频光信号。
锁频光信号经过第一准直透镜502、滤波器503、部分反射镜504和第二准直透镜506后进入输出光纤508。其中,第二准直透镜506固定在热电制冷器509之上,设置于部分反射镜504与输出光纤508之间,用于将锁频光信号准直聚焦传输到输出光纤508内。
输出光纤508,用于接收所述IL-FP激光器501生成的所述锁频光信号,将所述锁频光信号进行光纤传输。
具体的,输出光纤508通过固定夹507固定在热电制冷器509之上,与第二准直透镜506的输出光路对准,从而将锁频光信号通过输出光纤508向外传输。
当热电制冷器509控制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在第一温度时,IL-FP激光器501产生第一多纵模光信号。经过第一准直透镜502准直聚焦传输至滤波器503,滤波器503对第一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为中心波长为第一波长的单频光信号,经部分反射镜504反射回IL-FP激光器501,将其工作频率锁定在与第一波长相对应的第一频率上。经注入锁定后的IL-FP激光器501发射出中心波长为第一波长的锁频光信号。锁频光信号经过第一准直透镜502、滤波器503、部分反射镜504和第二准直透镜506后进入输出光纤508向外传输。
当需要改变可调激光装置的工作波长时,将热电制冷器509的工作温度由当第一温度改变为第二温度,IL-FP激光器501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由第一多纵模光信号改变为中心波长与第一多纵模光信号不相同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第二多纵模光信号经过第一准直透镜502准直聚焦传输至滤波器503,滤波器503对第二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为中心波长为第二波长的第二单频光信号,经部分反射镜504反射回IL-FP激光器501,将其工作频率锁定在与第二波长相对应的第二频率上。经注入锁定后的IL-FP激光器501发射出中心波长为第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锁频光信号经过第一准直透镜502、滤波器503、部分反射镜504和第二准直透镜506后进入输出光纤508向外传输。由此实现了可调激光装置的输出波长由第一波长改变为第二波长,实现了可调波长的激光信号输出。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激光装置还包括背光检测器511,固定安装于热电制冷器509之上,设置于IL-FP激光器501发光方向的反方向一侧,用于检测所述IL-FP激光器501的发光功率,可以实时的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以便外部控制电路根据功率反馈信号对IL-FP激光器501的发光功率进行控制调整,保证IL-FP激光器501的发光功率稳定性。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激光装置还包括温度探测器510,固定安装于热电制冷器509之上,紧邻IL-FP激光器501设置,用于检测所述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可以实时的生成相应的温度反馈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以便外部控制电路根据温度反馈信号对IL-FP激光器501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调整,使其能够准确的工作在所要求的温度下,从而精确地获得需要波长的激光信号。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激光装置还包括光隔离器505,固定安装于热电制冷器509之上,设置于部分反射镜504与第二准直透镜506之间,用于阻止外部其他光信号通过光隔离器504进入IL-FP激光器501,影响IL-FP激光器501的锁定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激光装置,通过控制IL-FP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改变激光器产生的多纵模光信号的峰值波长,并处理为与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用以锁定激光器的工作频率,使激光器产生相应频率的锁频光信号输出,实现了一种简单、低成本、具有可调波长的光信号输出的可调激光装置,其输出波长范围可以满足覆盖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建议的C波段以及L波段,或其他任意所需要的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滤波器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反射镜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
所述激光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具体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一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一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二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二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均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当所述第一温度不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背光检测器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稳定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产生峰值波长恒定的多纵模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温度探测器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生成相应的温度反馈信号,用以所述激光器根据所述温度反馈信号生成相应的调温信号,调整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5.一种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激光器、滤波器、反射镜;
热电制冷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激光器,用于激发出当前工作温度所对应的多纵模光信号,并且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在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透射峰值相对应;
滤波器,用于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所述峰值波长频率相应的单频光信号;
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单频光信号的部分反射回所述激光器;
所述激光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锁定工作频率,生成与所述单频光信号的中心波长相同波长的锁频光信号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一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一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一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一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热电制冷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第二温度,从而使激光器激发出第二工作温度所对应的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并且使所述第二多纵模光信号在第二峰值波长处与滤波器的另一个透射峰值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均在所述激光器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当所述第一温度不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所述第一峰值波长与所述第二峰值波长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背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生成相应的功率反馈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稳定所述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产生峰值波长恒定的多纵模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生成相应的调温信号;所述调温信号用以调整所述激光器的工作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光隔离器,用于阻止光信号通过所述光隔离器进入所述激光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滤波器和反射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热电制冷器上。
CN2013102112859A 2013-05-31 2013-05-31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Pending CN103311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12859A CN103311802A (zh) 2013-05-31 2013-05-31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EP13876085.5A EP2835883A4 (en) 2013-05-31 2013-09-27 WAVELENGTH ADJUSTABLE LASER OUTPUT METHOD AND ADJUSTABLE LASER DEVICE
PCT/CN2013/084376 WO2014190646A1 (zh) 2013-05-31 2013-09-27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US14/485,983 US20150023672A1 (en) 2013-05-31 2014-09-15 Wavelength-Tunable Laser Output Method and Tunable Laser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12859A CN103311802A (zh) 2013-05-31 2013-05-31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1802A true CN103311802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3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12859A Pending CN103311802A (zh) 2013-05-31 2013-05-31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23672A1 (zh)
EP (1) EP2835883A4 (zh)
CN (1) CN103311802A (zh)
WO (1) WO201419064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646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CN10493635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复旦大学 一种通过改变led峰值波长以实现不同光谱输出的方法
CN105723633A (zh) * 2014-07-30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调谐光器件、光网络单元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8469851A (zh) * 2018-05-22 2018-08-3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04932A (zh) * 2016-01-28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谐的光发射装置
CN109193339B (zh) * 2018-10-10 2019-08-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激光器输出波长的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1385020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测量装置
CN111865426A (zh) * 2020-07-20 2020-10-30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谱对准方法、装置、发射机及光网络系统
CN112038879A (zh) * 2020-08-04 2020-12-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锁定的波长可调高速激光器及方法
CN113395128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假光信号的装置以及级联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7784B1 (ko) * 2013-06-10 2021-04-08 주식회사 포벨 파장 안정화 장치가 구비된 레이저 장치
CN106664139B (zh) * 2014-07-11 2020-05-15 阿卡西亚通信有限公司 多通道相干收发器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US9535626B1 (en) 2015-12-10 2017-0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of selecting a new redundancy scheme for data relocation
CN112082586B (zh) * 2020-06-05 2022-09-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分布式反馈激光器阵列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73125B (zh) * 2020-08-13 2022-04-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节波长的器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695A (zh) * 2002-06-18 2003-01-22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宽范围外腔可调谐方法
CN1472852A (zh) * 2003-07-11 2004-02-04 清华大学 复合外腔电流步进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其调谐方法
US20050226284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Fujitsu Limited Wavelength tunable laser of small size
US20100246618A1 (en) * 2007-06-13 2010-09-30 Shinya Sudo External resonator-type wavelength tunable laser device
CN102738702A (zh) * 2012-01-19 2012-10-17 四川马尔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fp激光器为增益光源的外腔式单波长可调谐激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131A (en) * 1997-11-17 2000-05-02 E-Tek Dynamics, Inc. Wavelength stabilization of laser source using fiber Bragg grating feedback
US6198757B1 (en) * 1998-08-26 2001-03-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wavelength stabilization of a laser source
US6816518B2 (en) * 2001-03-20 2004-11-09 Cyoptics (Israel) Ltd. Wavelength tunable high repetition rate optical pulse generator
US6763047B2 (en) * 2002-06-15 2004-07-13 Intel Corporation External cavity las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6667998B1 (en) * 2003-03-24 2003-12-23 Intel Corporation Thermoelectric cooler linearization in a tunable laser
KR100547897B1 (ko) * 2003-06-30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파장 가변형 레이저 장치
WO2006008873A1 (ja) * 2004-07-15 2006-01-26 Nec Corporation 外部共振器型波長可変レーザ
CA2619307C (en) * 2007-02-14 2013-04-30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method used therefor
CN101369713B (zh) * 2008-09-16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模块波长锁定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US8559821B2 (en) * 2009-12-02 2013-10-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avelength stabilization and locking for colorless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tters
CN102035129A (zh) * 2010-10-27 2011-04-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波长可调谐激光源
US8670470B2 (en) * 2011-02-25 2014-03-11 Photop Aegis, Inc. Tunable Laser
WO2012119391A1 (zh) * 2011-08-16 2012-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调激光器、光模块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311802A (zh) * 2013-05-31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695A (zh) * 2002-06-18 2003-01-22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宽范围外腔可调谐方法
CN1472852A (zh) * 2003-07-11 2004-02-04 清华大学 复合外腔电流步进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其调谐方法
US20050226284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Fujitsu Limited Wavelength tunable laser of small size
US20100246618A1 (en) * 2007-06-13 2010-09-30 Shinya Sudo External resonator-type wavelength tunable laser device
CN102738702A (zh) * 2012-01-19 2012-10-17 四川马尔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fp激光器为增益光源的外腔式单波长可调谐激光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646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CN105723633A (zh) * 2014-07-30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调谐光器件、光网络单元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5723633B (zh) * 2014-07-30 2019-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调谐光器件、光网络单元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493635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复旦大学 一种通过改变led峰值波长以实现不同光谱输出的方法
CN104936353B (zh) * 2015-06-26 2017-06-06 复旦大学 一种通过改变led峰值波长以实现不同光谱输出的方法
US10567085B2 (en) 2016-01-28 2020-0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avelength tunable optical transmitter apparatus
CN108604932A (zh) * 2016-01-28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谐的光发射装置
CN108604932B (zh) * 2016-01-28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可调谐的光发射装置
CN108469851A (zh) * 2018-05-22 2018-08-3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93339B (zh) * 2018-10-10 2019-08-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激光器输出波长的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1385020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测量装置
CN113395128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假光信号的装置以及级联系统
CN113395128B (zh) * 2020-03-12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假光信号的装置以及级联系统
CN111865426A (zh) * 2020-07-20 2020-10-30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谱对准方法、装置、发射机及光网络系统
CN112038879A (zh) * 2020-08-04 2020-12-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锁定的波长可调高速激光器及方法
CN112038879B (zh) * 2020-08-04 2022-04-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锁定的波长可调高速激光器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5883A1 (en) 2015-02-11
EP2835883A4 (en) 2015-08-19
WO2014190646A1 (zh) 2014-12-04
US20150023672A1 (en) 2015-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1802A (zh) 波长可调的激光输出方法和可调激光装置
CA272003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optical signals in external cavity lasers
CN113557643A (zh) 硅光子外腔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控制方法
US676304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employing multiple reflectivity band reflector for laser wavelength monitoring
WO2017000511A1 (zh) 波长可调谐外腔激光器及可调光发射模块
WO2002047218A1 (en) Pulsed non-linear resonant cavity
JP2007505496A (ja) チューナブルレーザのための透過ピークにロックするための探索及び追従制御
JP2016181688A (ja) 線幅を狭くした光を放射する光送信器
KR102193981B1 (ko) 외부 공진기형 레이저의 제어 방법 및 제어 장치
US20130322472A1 (en) Wavelength selective and tunable laser device
CN104253655B (zh) 用于twdm‑pon的波长可调的发射器和光网络单元
US9042415B2 (en) Method to tune emission wavelength of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
CA2863983C (en) Laser device with frequency stabilising control module
US6724799B2 (en) Wavelength tunable laser light source
US20100254416A1 (en) Tunable laser source and linewidth narrowing method
JP2003529224A (ja) 安定化放射ソース
JP6735666B2 (ja) 光学ソース
KR101781411B1 (ko) 파장 가변 광원 구현 방법 및 장치
Yulianto et al. Temperature effect towards DFB laser wavelength on microwave generation based on two optical wave mixing
KR20060064466A (ko) 파장 가변 레이저 다이오드의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4754675U (zh) 一种波长调谐激光器
JP2018190874A (ja) 半導体レーザ光源
WO2023084673A1 (ja) 波長可変光源装置および波長制御方法
JP2011176070A (ja) 波長可変レーザ装置
He et al. A stable tunable and switchable dual-wavelength single-longitudinal-mode erbium-doped fiber linear-cavity la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