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5746A -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5746A
CN103305746A CN2012100670841A CN201210067084A CN103305746A CN 103305746 A CN103305746 A CN 103305746A CN 2012100670841 A CN2012100670841 A CN 2012100670841A CN 201210067084 A CN201210067084 A CN 201210067084A CN 103305746 A CN103305746 A CN 103305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nd
continuous casting
hot
age hardening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70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5746B (zh
Inventor
于艳
王秀芳
方园
王成全
周建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670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5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5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薄带连铸,铸带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25%,Si≤0.4%,Mn 0.6-2.0%,P≤0.015%,S≤0.01%,N≤0.006%,O≤0.008%,B0.0005-0.004%,Nb 0.005-0.1%,V 0.005-0.1%,Ti 0.005-0.1%,Mo 0.05-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在双辊连铸机中铸造厚度为1-5mm的铸带;2)铸带冷却,冷却速率大于20℃/s;3)热轧,热轧温度为1050-1250℃,压下率20-50%,形变速率>20s-1;4)冷却、卷取;5)时效硬化处理,时效温度为500-800℃,加热时间为0.1-30分钟。本发明实现铸带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获得的钢带具有分布均匀的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且组织中包含铌碳氮化物等纳米级析出物,从而使产品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

Description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带连铸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获得的高强钢带的屈服强度≥380MPa,抗拉强度≥480MPa,延伸率≥15%,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匹配。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含有Nb、V、Ti、Mo等微合金元素的低碳高强薄规格钢带产品,主要是通过传统热轧和冷轧工艺实现。但利用传统热轧或冷轧工艺进行生产,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机组设备多、基建成本高,导致生产成本高。
其次,利用传统热轧工艺生产含有Nb、V、Ti、Mo等微合金元素的微合金高强薄规格产品时,由于微合金元素在热轧过程中不能保持为固溶体,发生部分析出,导致钢材强度提高,因此会显著增加轧制载荷,增加能耗和辊耗,对装备的损伤较大,从而就限制了可经济地和实际地生产热轧产品的厚度范围,通常是≥2mm。对传统热轧产品继续进行冷轧,可进一步降低钢带厚度,然而热轧钢带的高强度导致冷轧也存在困难。一是高的冷轧载荷对装备的要求较高,损伤较大;二是热轧产品中由合金元素析出的第二相,使冷轧后钢带的再结晶退火温度显著增加。
再次,利用传统热轧工艺生产含有Nb、V、Ti、Mo等微合金元素的微合金高强产品时,通常是利用形变细化奥氏体晶粒原理,因此精轧的开轧温度通常低于950℃,终轧温度在850℃左右,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轧制,再加上随轧制过程进行形变量的增加,会导致钢带强度显著增加,这也会显著增加热轧难度和消耗。
总之,虽然利用传统热轧和冷轧工艺可以实现低碳微合金高强薄规格钢带产品的生产,成本都相对较高,在商业上并不经济。
薄带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为钢铁工业带来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传统治金工业中钢带的生产过程,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整合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经过一道次在线热轧就一次性形成薄钢带,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其工艺线长度仅50m左右。设备投资也相应减少,产品成本显著降低。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是薄带连铸工艺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实现产业化的一种薄带连铸工艺。在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中,熔融钢水从钢包经过长水口、中间包和浸入式水口,被引入到一对相对旋转且内部水冷的结晶辊和侧封板形成的熔池之内,在移动的辊面上形成凝固壳,凝固壳在结晶辊之间的辊隙处聚集在一起,形成从辊隙向下拉出的铸带。之后通过摆动导板、夹送辊将铸带输送至辊道,再经过在线热轧机,喷淋冷却,飞剪直至卷取机,完成薄带连铸产品的生产。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低碳微合金高强薄规格钢带,主要的优点如下:
(1)薄带连铸省去了板坯加热、多道次反复热轧等复杂过程,对薄铸带直接进行一道次在线热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薄带连铸的铸带厚度通常在1-5mm,通过在线热轧至期望产品厚度,通常在1-3mm,薄规格产品的生产不需要经过冷轧。
(3)薄带连铸工艺生产低碳微合金钢,所添加的Nb、V、Ti、Mo等合金元素,在热轧过程中主要以固溶态存在,因此钢带强度相对较低,从而使单机架热轧压下率可高达30-50%,钢带减薄效率高。
(4)薄带连铸工艺生产低碳微合金钢,高温铸带直接热轧,所添加的Nb、V、Ti、Mo等合金元素主要以固溶态存在,可提高合金利用率。从而克服传统工艺板坯冷却过程中发生合金元素析出,板坯再加热时合金元素回溶不充分而降低合金元素利用率的问题。
中国专利200880023157.9、200880023167.2、200880023586.6中公开了一种利用薄带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厚度在0.3-3mm的微合金钢薄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C<0.25%,Mn 0.20-2.0%,Si 0.05-0.50%,Al<0.01%,Nb 0.01-0.20%,V 0.01-0.20%,Mo 0.05-0.50%(Nb、V、Mo至少包含一种)成分体系,在热轧压下率为20-40%,卷取温度≤700℃工艺条件下,热轧带的显微组织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该专利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抑制奥氏体热轧后发生再结晶,保持薄带连铸奥氏体晶粒粗大特征以提高淬透性,从而获得了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的室温组织。在专利中没有给出热轧所采用的温度范围。
利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钢产品,强度较高,在以上成分体系范围内,屈服强度可达到650MPa,抗拉强度可达到750MPa,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的延伸率不高。导致延伸率不高主要原因是:通过薄带连铸工艺获得的铸带,奥氏体晶粒尺寸粗大,且非常不均匀,小到几十微米,大到七八百微米甚至毫米量级。而薄带连铸工艺热轧压下率通常不超过50%,通过形变细化晶粒的效果非常小,如果不通过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粗大的不均匀奥氏体不会在热轧后得到有效改善,由尺寸粗大的不均匀奥氏体相变后产生的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也很不均匀,因此延伸率不高。由此导致产品在一些要求较高延伸率的领域应用受到限制,例如冲压用钢,汽车用钢等。
中国专利02825466.X也公开,由于薄带连铸产品具有粗大奥氏体晶粒特征、铸带中添加了Si、Cr、Ni、V、Nb等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元素、轧制速率低等因素,在小于1050℃下的低速率轧制,热轧后奥氏体再结晶只不过是局部的。最终产品的组织为具有粗大晶粒的非均匀组织,对产品的性能不利。该专利为了改善薄带连铸微合金钢的强塑性匹配,提出了另外一种利用薄带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厚度在1-6mm的微合金钢薄带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微合金钢成分体系为C 0.02-0.20%,Mn 0.1-1.6%,Si0.02-2.0%,Al<0.05%,S<0.03%,P<0.1%,Cr 0.01-1.5%,Ni 0.01-0.5%,Mo<0.5%,N 0.003-0.012%,Ti<0.03%,V<0.10%,Nb<0.035%,B<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带的热轧温度在1150-(Ar1-100)℃范围内,对应奥氏体区,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或者铁素体区进行热轧,热轧压下率为15-80%。该方法在薄带连铸连轧机组后,设计了在线加热系统,加热温度范围是670-1150℃,目的是使得铸带在不同相区热轧后,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生完全再结晶,从而使钢带获得较好的强塑性匹配。
利用这种方法来生产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钢产品,可以使钢带获得良好的强塑性匹配,例如成分为C 0.048%,Mn 0.73%,Si 0.28%,Cr 0.07%,Ni 0.07%,Cu 0.18%,Ti 0.01%,Mo 0.02%,S 0.002%,P 0.008%,Al 0.005%,N 0.0065%的钢带屈服强度为260MPa,抗拉强度365MPa,延伸率为28%。但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需要在产线设计时增加在线加热系统,而且由于加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带速和加热炉长度,加热炉必须有足够长度,才能保证加热均匀性。这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也会显著增加薄带连铸连轧产线的占地面积,降低了该产线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通过合理的成分和工艺设计,在不增加生产装备情况下,实现铸带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并改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匀性,同时提高再结晶后奥氏体的淬透性,获得分布更加均匀的贝氏体加针状铁素体组织,通过时效处理使处于固溶态微合金元素以纳米级碳氮化物形式析出,充分发挥其沉淀强化效果。从而使产品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薄带连铸
高强钢带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25%,Si≤0.4%,Mn:0.6-2.0%,P≤0.015%,S≤0.01%,N≤0.006%,O≤0.008%,B:0.0005-0.004%;还包含Nb、V、Ti、Mo中一种以上,Nb 0.005-0.1%,V 0.005-0.1%,Ti 0.005-0.1%,Mo 0.05-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在双辊连铸机中铸造厚度为1-5mm的铸带;
2)对铸带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率大于20℃/s;
3)热轧
对铸带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1050-1250℃,热轧压下率为20-50%,热轧形变速率>20s-1;热轧后钢带的厚度为0.5-3.0mm;钢带热轧后发生奥氏体在线再结晶;
4)冷却、卷取
对热轧后钢带冷却、卷取,冷却速率为10-80℃/s,卷取温度为500-650℃;
5)时效硬化处理,
对钢带进行时效硬化处理,时效温度500-800℃,加热时间为0.1-30分钟;
最终获得钢带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均匀的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构成,且组织中包含铌碳氮化物等纳米级析出物。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C的含量范围为0.01-0.1%,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步骤1)中,B的含量范围为0.0005-0.003%,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步骤1)中,Nb、V、Ti的含量范围为0.005-0.05%,或,Nb、V、Ti的含量范围为0.005-0.01%,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步骤1)中,Mo的含量范围为0.05-0.25%,以重量百分比计。
又,所述步骤3)中,热轧温度为1100-1250℃,或热轧温度为1150-1250℃。热轧压下率为30-50%;热轧形变速率>30s-1
另外,所述步骤4)中,热轧带冷却速率为30-80℃/s;卷取温度为500-600℃。
所述步骤5)中,时效温度为550-750℃。
本发明与前述现有工艺的最根本不同在于,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路线,控制实现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生产出具有均匀的贝氏体加针状铁素体组织,且组织中包含铌碳氮化物等纳米级析出物的钢带,从而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匹配。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如下:
(1)在低碳钢中适量添加微合金元素,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
其一是发挥其沉淀析出作用,提高钢带强度;
其二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奥氏体晶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奥氏体晶粒,促进奥氏体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尺寸越细小,形变时产生的位错密度越高,形变储存能将越大,从而增大再结晶驱动力而促进再结晶过程的进行;而且再结晶核心主要在原大角晶界处或其附近形核的,因此晶粒尺寸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再结晶形核越容易,从而促进再结晶过程的进行;
其三是提高再结晶后奥氏体的淬透性,以获得贝氏体加针状铁素体组织。
(2)适当提高在奥氏体区的热轧温度(形变再结晶温度),促进奥氏体再结晶。再结晶形核率和长大速率均随形变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型关系的增长(雍岐龙著,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再结晶。
(3)控制热轧压下率(形变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促进奥氏体再结晶。形变是发生再结晶的基础,是再结晶的驱动力——形变储存能的来源,由于必须超过一定的驱动力之后才会发生再结晶,故只有超过一定的形变量之后才会发生再结晶。形变量越大,形变储存能越大,而形变储存能越大,再结晶形核和长大速率均越大,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也能足够迅速地开始和完成再结晶。而且,形变量增大,还会减小奥氏体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这是因为再结晶形核率随形变储存能的升高而呈指数型关系的增长(雍岐龙著,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因此有利于获得更加细小的γ→α相变的产物,对提高钢带的强塑性都是有利的。
(4)控制形变速率在合适的范围内,促进奥氏体再结晶。增大形变速率,将增大形变储存能,从而增大再结晶驱动力,促进再结晶过程的进行。
在本发明的化学成分设计中:
C:C是钢中最经济、最基本的强化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C是奥氏体转变过程中析出渗碳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C含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钢的强度级别,即较高的C含量对应较高的强度级别。但是,由于C的间隙固溶和析出对钢的塑性和韧性有较大危害,因此C含量不能过高,钢的强度通过适当添加合金元素来弥补。本发明采用的C含量范围是0.01-0.25%。
Si:Si在钢中起固溶强化作用,且钢中加Si能提高钢质纯净度和脱氧,但Si含量过高会损害钢的焊接性能。本发明采用的Si含量≤0.4%。
Mn:Mn是价格最便宜的合金元素之一,它在钢中具有相当大的固溶度,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同时对钢的塑性和韧性基本无损害,是在降低C含量情况下提高钢的强度最主要的强化元素。但Mn含量过高会损害钢的焊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本发明采用的Mn含量范围是0.6-2.0%。
P:在通常情况下P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在本发明中,P是作为杂质元素来控制,其含量≤0.015%。
S:在通常情况下S也是钢中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轧制时造成裂纹。S还会降低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在本发明中,S是作为杂质元素来控制,其含量≤0.01%。
Nb:在常用的Nb、V、Ti、Mo四种微合金元素中,Nb是最强的抑制热轧后奥氏体再结晶的合金元素。在传统控制轧制用的钢中,一般都添加Nb,一是起到强化的作用,二是抑制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实现形变细化奥氏体晶粒的目的。Nb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机制,以及所析出的碳氮化铌第二相质点钉扎机制而有效地阻止大角晶界及亚晶界的迁移,从而显著地阻止再结晶过程,其中第二相质点阻止再结晶的作用更为显著。
在薄带连铸工艺中,由于其独特的钢带快速凝固和快速冷却特性,可以使添加的合金元素Nb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于钢带中,即使钢带冷却到室温,也几乎观察不到Nb的析出。因此,尽管Nb元素可有效地抑制奥氏体再结晶,但仅靠溶质原子而不发挥第二相质点的作用来阻止再结晶,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在形变温度较高、形变量较大的情况下,即使添加Nb元素,奥氏体也会发生再结晶。
另一方面,固溶于钢中的Nb元素,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奥氏体晶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这一点上讲,Nb对于促进奥氏体热轧后再结晶是有利的。
本发明既要发挥Nb的析出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又要尽量降低Nb对再结晶的抑制作用,设计其含量范围是0.005-0.1%。
优选的,Nb的含量范围是0.005-0.05%,或者是0.005-0.01%,钢带可具有更优的强度和塑性配比。
V:在常用的Nb、V、Ti、Mo四种微合金元素中,V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最弱。在再结晶控轧钢中,通常是添加V,既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同时对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相对来说又比较小,实现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的目的。
在薄带连铸工艺中,V也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于钢带中,即使钢带冷却到室温,也几乎观察不到V的析出。因此,V元素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在既要发挥合金元素的析出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又要降低合金元素对再结晶抑制作用的情况下,V是比较理想的合金元素,最为符合本发明的构思。
另一方面,固溶于钢中的V元素,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奥氏体晶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这一点上讲,V对于促进奥氏体热轧后再结晶是有利的。
本发明采用V的含量范围是0.005-0.1%。
优选的,V的含量范围是0.005-0.05%,或者是0.005-0.01%,钢带可具有更优的强度和塑性配比。
Ti:在常用的Nb、V、Ti、Mo四种微合金元素中,Ti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次于Nb,但高于Mo、V。从这一点上讲,Ti对促进奥氏体再结晶是不利的。但Ti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它的固溶度很低,它可以在高温下形成相当稳定的尺寸约为10nm左右的第二相质点TiN,可阻止均热时奥氏体晶粒粗化,因此,在再结晶控轧钢中,通常添加微量Ti,细化奥氏体晶粒。
在薄带连铸工艺中,Ti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于热态钢带中,如果钢带冷却到室温,可能观察到少许Ti的析出。因此,Ti元素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在本发明中,还要添加B提高钢的淬透性,通过Ti的析出来固定N,对于发挥B的淬透性作用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固溶于钢中的Ti元素,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奥氏体晶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这一点上讲,对于促进奥氏体热轧后再结晶是有利的。
本发明既要发挥Ti的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固N作用,又要尽量降低Ti对再结晶的抑制作用,设计其含量范围是0.005-0.1%。
优选的,Ti的含量范围是0.005-0.05%,或者是0.005-0.01%,钢带可具有更优的强度和塑性配比。
Mo:在常用的Nb、V、Ti、Mo四种微合金元素中,Mo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相对来说也是较弱的,仅高于V。
在薄带连铸工艺中,Mo也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于钢带中,即使钢带冷却到室温,也几乎观察不到Mo的析出。因此,Mo元素对奥氏体再结晶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固溶于钢中的Mo元素,可通过溶质原子拖曳奥氏体晶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这一点上讲,对于促进奥氏体再结晶是有利的。
本发明采用Mo的含量范围是0.05-0.5%。
优选的,Mo的含量范围是0.05-0.25%,钢带可具有更优的强度和塑性配比。
B:B提高钢淬透性的能力极强,极少量的B就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其提高淬透性的效果是锰、钼、铬、镍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B之所以会提高钢的淬透性,其原因是B原子偏聚于奥氏体晶界,抑制了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B的淬透性效果会随着钢中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固B非常适宜用来提高低碳微合金钢的淬透性。只有固溶态的B才能发挥淬透性作用,而B与钢中的C、O、N,特别是N的亲和力很强。若B与C、O、N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尤其是与N发生反应生成BN,就对提高淬透性不起作用了,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能优先成为铁素体转变的形核位置。为此,必须控制B含量在最佳范围,同时添加与N亲和力更强的Ti来固N,此外控制N、O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薄带连铸工艺具有独特的钢带快速凝固和快速冷却特性,不利于B的析出,而有利于B保持固溶状态,从而有效地发挥其提高淬透性的作用。
如前所述,本发明旨在通过铸带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并改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匀性,这有助于钢带最终获得均匀的显微组织,改善钢带的塑性。但是与未经过再结晶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相比,再结晶的细化奥氏体晶粒淬透性会降低,在后续冷却过程中较容易转变为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对应钢带的强度会有所降低。添加微合金元素B,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即使奥氏体经过再结晶细化,其在随后冷却过程中,仍然比较容易转变为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较通过未再结晶的粗大奥氏体转变而来的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更加均匀,从而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B的含量范围是0.0005-0.004%。
优选的,B的含量范围是0.0005-0.003%。
N:与C元素类似,N元素可通过间隙固溶提高钢的强度,但是,N的间隙固溶对钢的塑性和韧性有较大危害,因此N含量不能过高。而且,降低N含量,有利于B保持固溶状态。本发明采用的N含量≤0.006%。
O:钢中O含量直接决定夹杂物含量,为了控制钢中夹杂物的量,以及减少O和B的反应,本发明采用的O含量≤0.008%。
在本发明制造工艺中:
薄带连铸,即钢水被引入到一对相对旋转且内部水冷的结晶辊和侧封板形成的熔池之内,经过快速凝固后直接浇铸出厚度为1-5mm的铸带。
铸带冷却,铸带从结晶辊连铸出来后,经过密闭室,在密闭室内进行冷却。为了快速降低铸带温度,以防止奥氏体晶粒在高温下长大过快,控制铸带的冷却速率大于20℃/s。铸带冷却采用气冷方式,冷却气体的压力、流量和气喷嘴位置可以调节和控制。冷却气体可以是氩气、氮气、氦气等惰性气体,或者是几种气体的混和气体。通过控制冷却气体的类型、压力、流量,以及喷嘴到铸带之间的距离等,实现对铸带冷却速率的控制。
铸带在线热轧,控制轧制温度为1050-1250℃,目的是实现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完全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在本发明的化学成分设计中,添加了Nb、V、Ti、Mo、B合金元素,如前所述,合金元素的添加对奥氏体再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尽管在薄带连铸工艺下这种抑制作用会降低,但在低于1050℃下进行热轧,很难发生奥氏体完全再结晶。而在高于1250℃下进行热轧,由于带钢强度低,使得热轧过程很难控制。因此本发明选择1050-1250℃轧制温度范围。优选的,热轧温度范围是1100-1250℃,或者是1150-1250℃。控制热轧压下率为20-50%,热轧压下量增加会促进奥氏体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优选的热轧压下率范围是30-50%。控制热轧形变速率>20s-1,形变速率增加会促进奥氏体再结晶,优选的,形变速率范围是>30s-1。热轧后钢带的厚度范围是0.5-3.0mm。
热轧带冷却,采用气雾冷却、层流冷却或者喷淋冷却等方式对热轧带进行冷却。冷却水的流量、流速,以及出水口位置等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热轧带冷却速率的控制。控制热轧带的冷却速率为10-80℃/s,冷却热轧带到所需要的卷取温度。冷却速率是影响奥氏体相变实际开始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冷却速率越大,奥氏体相变实际开始温度越低,这样相变后所获得的组织晶粒尺寸也就越细小,对提高钢带的强韧性都是有利的,优选的冷却速率范围是30-80℃/s。
热轧带卷取,控制热轧带的卷取温度为500-650℃,以使热轧带具有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特征。优选的,卷取温度范围是500-600℃。
热轧带时效处理,通过薄带连铸工艺获得的热轧带,微合金元素主要处于固溶状态,这是由于薄带连铸工艺中钢带的冷却速率极快,微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处于固溶状态的微合金元素,强化效果是有限的,以一定尺寸的颗粒形式沉淀析出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沉淀强化效果,固对热轧带进行时效处理。由于沉淀强化的效果随第二相质点的尺寸减小而显著增大,因此,需严格控制时效析出温度条件,以获得最佳的沉淀强化效果。控制热轧带的时效处理温度范围是500-800℃,加热时间范围是0.1-30分钟,目的是控制热轧带中固溶的合金元素以纳米级碳氮化物的形式析出。优选的,时效温度范围是550-700℃。
与现有中国专利200880023157.9、200880023167.2、200880023586.6相比,本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利200880023157.9、200880023167.2、200880023586.6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抑制奥氏体热轧后的再结晶,保留粗大奥氏体晶粒的高淬透性,使钢带获得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强度较高,延伸率较低。本发明通过控制微合金元素Nb、V、Ti、Mo添加量、热轧温度、热轧压下率、热轧形变速率,实现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通过添加合金元素B,提高再结晶的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淬透性,使钢带获得分布更加均匀的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与现有专利02825466.X相比,本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利02825466.X控制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是通过增加在线加热系统实现的。本发明控制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是通过控制微合金元素添加量、热轧温度、热轧压下率、热轧形变速率实现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薄带连铸生产过程中合理的成分设计,合理的热轧温度、热轧压下率、热轧形变速率设计,在不增加生产装备情况下,控制实现铸带热轧后奥氏体在线再结晶,同时提高再结晶的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淬透性,生产出具有分布均匀的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织,且组织中包含铌的碳氮化物等纳米级析出物的钢带,从而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薄带连铸工艺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薄带连铸工艺过程为:大包1中的钢水经过长水口2、中间包3和浸入式水口4,浇入到由两个相对旋转的水冷结晶辊5a、5b和侧封板6a、6b形成的熔池7内,经过水冷结晶辊的冷却形成1-5mm铸带11,铸带经过在密闭室10内的二次冷却装置8控制其冷却速率,通过摆动导板9、夹送辊12将铸带送至热轧机13,热轧后形成0.5-3mm的热轧带,再经三次冷却装置14,之后热轧带进入卷取机15。将钢卷从卷取机上取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实施例1-10的钢水均采用电炉冶炼得到,具体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薄带连铸后得到的铸带厚度,铸带冷却速率,热轧温度,热轧压下率,热轧形变速率,热轧带厚度,热轧带冷却速率,卷取温度,时效处理温度等工艺参数,以及钢带的拉伸性能见表2。
钢带的屈服强度≥380MPa,抗拉强度≥480MPa,延伸率≥15%,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匹配。
Figure BDA0000143414150000131
Figure BDA0000143414150000141

Claims (15)

1.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薄带连铸
冶炼,在双辊连铸机中铸造厚度为1-5mm的铸带,铸带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25%,Si≤0.4%,Mn:0.6-2.0%,P≤0.015%,S≤0.01%,N≤0.006%,O≤0.008%,B:0.0005-0.004%,此外,还包含Nb、V、Ti、Mo中一种以上的微合金元素,Nb:0.005-0.1%,V:0.005-0.1%,Ti:0.005-0.1%,Mo:0.05-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在双辊连铸机中铸造厚度为1-5mm的铸带;
2)对铸带进行冷却,冷却速率大于20℃/s;
3)热轧
对铸带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1050-1250℃,热轧压下率为20-50%,热轧形变速率>20s-1;热轧后钢带的厚度为0.5-3.0mm;钢带热轧后发生奥氏体在线再结晶;
4)冷却、卷取
对热轧钢带进行冷却、卷取,冷却速率为10-80℃/s,卷取温度为500-650℃;
5)时效硬化处理
对钢带进行时效硬化处理,时效温度500-800℃,加热时间为0.1-30分钟;
最终获得钢带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均匀的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构成,且组织中包含铌碳氮化物等纳米级析出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的含量范围为0.01-0.1%,以重量百分比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B的含量范围为0.0005-0.003%,以重量百分比计。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Nb、V、Ti的含量范围为0.005-0.05%,或,Nb、V、Ti的含量范围为0.005-0.01%,以重量百分比计。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Mo的含量范围为0.05-0.25%,以重量百分比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轧温度为1100-1250℃,或热轧温度为1150-1250℃。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轧压下率为30-50%。
8.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轧形变速率>30s-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轧带冷却速率为30-80℃/s。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卷取温度为500-60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时效温度为550-75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厚度小于3mm、或小于2mm、或小于1mm。
13.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屈服强度至少为380MPa、或至少为450MPa、或至少为520MPa、或至少为580MPa、或至少为650MPa、或至少为700MPa。
14.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抗拉强度至少为480MPa、或至少为550MPa、或至少为600MPa、或至少为650MPa、或至少为700MPa、或至少为780MPa。
15.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延伸率为15%以上、或至少为18%、或至少为22%。
CN201210067084.1A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05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7084.1A CN103305746B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7084.1A CN103305746B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5746A true CN103305746A (zh) 2013-09-18
CN103305746B CN103305746B (zh) 2015-09-23

Family

ID=4913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7084.1A Active CN103305746B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574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561A (zh) * 2015-07-09 2015-10-07 东北大学 一种提高双辊连铸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含量的方法
CN108359909A (zh) * 2018-05-25 2018-08-03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薄带铸轧和时效工艺制备高强韧马氏体钢方法
CN109136756A (zh) * 2018-09-04 2019-01-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NbC纳米颗粒强化X90塑性管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75941A (zh) * 2018-12-29 2019-04-26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热轧微合金化钢筋的冷床控制冷却装置
CN10997205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用冷轧低合金高强度空冷强化钢及制备方法
CN110846564A (zh) * 2019-09-30 2020-02-28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低成本高强大梁钢750l及其生产方法
CN112522580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84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带连铸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9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规格30CrMo热轧钢板/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1252257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b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2276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低硅低碳当量吉帕级复相钢板/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01610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增强新型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
CN115478203A (zh) * 2022-09-27 2022-12-16 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薄带铸轧生产热轧薄带钢的方法及超高强零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792A (zh) * 2007-05-06 2010-08-04 纽科尔公司 含有微合金添加剂的薄铸钢带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792A (zh) * 2007-05-06 2010-08-04 纽科尔公司 含有微合金添加剂的薄铸钢带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忠圻 等: "《金属学与热处理》", 30 June 2011, article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pages: 201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561A (zh) * 2015-07-09 2015-10-07 东北大学 一种提高双辊连铸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含量的方法
CN108359909A (zh) * 2018-05-25 2018-08-03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薄带铸轧和时效工艺制备高强韧马氏体钢方法
CN109136756A (zh) * 2018-09-04 2019-01-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NbC纳米颗粒强化X90塑性管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75941A (zh) * 2018-12-29 2019-04-26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热轧微合金化钢筋的冷床控制冷却装置
CN109675941B (zh) * 2018-12-29 2023-10-31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热轧微合金化钢筋的冷床控制冷却装置
CN10997205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用冷轧低合金高强度空冷强化钢及制备方法
CN11252259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规格30CrMo热轧钢板/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12522584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带连铸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80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7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b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73B (zh) * 2019-09-19 2022-06-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b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93B (zh) * 2019-09-19 2022-06-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规格30CrMo热轧钢板/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12522584B (zh) * 2019-09-19 2022-10-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带连铸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46564A (zh) * 2019-09-30 2020-02-28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低成本高强大梁钢750l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2276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低硅低碳当量吉帕级复相钢板/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22769B (zh) * 2019-12-31 2022-06-2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低硅低碳当量吉帕级复相钢板/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01610A (zh) * 2020-08-26 2022-03-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增强新型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
CN114101610B (zh) * 2020-08-26 2023-01-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增强6xxx铝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
CN115478203A (zh) * 2022-09-27 2022-12-16 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薄带铸轧生产热轧薄带钢的方法及超高强零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5746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5759B (zh) 一种薄带连铸700MPa级高强耐候钢制造方法
CN103302255B (zh) 一种薄带连铸700MPa级高强耐大气腐蚀钢制造方法
CN103305770B (zh) 一种薄带连铸550MPa级高强耐大气腐蚀钢带的制造方法
CN103305746B (zh)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CN103305753B (zh) 一种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钢带制造方法
CN103305755B (zh) 一种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带制造方法
CN103305760B (zh) 一种薄带连铸550MPa级高强耐候钢制造方法
CN102199720B (zh) 屈服强度400MPa以上级别低碳钢薄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02628B (zh) 一种低碳钢薄板的制造方法
CN102787279B (zh) 一种含硼微合金耐大气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82919B (zh) 一种多相组织高韧性船板钢eh47的生产方法
CN102787280B (zh) 一种含硼耐候薄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36738B (zh) 一种高强度耐低温船体结构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969B (zh) 一种含硼微合金耐大气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58701B (zh) 一种细晶高强微合金马氏体钢薄带的制造方法
CN103667969B (zh) 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
CN105463329A (zh) 一种980MPa级全铁素体基热轧超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74041A (zh) 抗拉强度≥1100MPa的薄带连铸经济性高强捆带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52426A1 (zh) 一种薄规格高耐蚀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05754B (zh) 一种时效硬化薄带连铸低碳微合金钢带制造方法
CN113751679B (zh) 一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冷轧薄带的制造方法
EP4033000A1 (en) Martensitic steel stri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757536A (zh) 抗拉强度≥1100MPa的薄带连铸经济性高强捆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2573B (zh) 一种含b马氏体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57533A (zh) 抗拉强度≥1000MPa的薄带连铸经济性高强捆带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