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9702B -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9702B
CN103299702B CN201180064403.7A CN201180064403A CN103299702B CN 103299702 B CN103299702 B CN 103299702B CN 201180064403 A CN201180064403 A CN 201180064403A CN 103299702 B CN103299702 B CN 103299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44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9702A (zh
Inventor
岩井孝法
秋好平
秋好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20)中的控制设备(100)和被布置在核心网络(10)中的策略供应系统(200)。策略供应系统(200)被配置成给控制设备(100)供应在与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移动终端(300)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使用的第一控制策略。控制设备(100)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控制策略执行对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例如,这能够基于通过核心网络的确定减少由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连接‑空闲转变)的重复引起并且要通过核心网络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 和策略供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2、WiMAX论坛等中已经研究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31是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31中,与背景技术部分无关的节点以及对于解释所不必要的节点被省略。在图31中,核心网络10由主要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运营商来管理。核心网络10是,例如,EPS(演进的分组系统)的分组交换网络(EPC(演进的分组核心))或者3GPP的UMTS(通用模式通信系统)的分组交换核心网络、3GGP2的CDMA2000的分组交换核心网络、或者WiMAX论坛的CSN(连接性服务网络)的分组交换核心网络。
无线电接入网络20包括无线电基站910和移动终端930。无线电基站910具有通过无线电接入技术连接到移动终端930的功能。核心网络10包括移动管理节点200。该移动管理节点920在无线电接入期间执行终端930的移动管理和认证(安全控制),并且管理用于在核心网络10和无线电基站910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设定处理和控制信号。移动终端930具有无线电接口,并且通过无线电接入技术连接到无线电基站910并且还连接到核心网络10。
在3GPP的EPS中,无线电基站910对应于eNB(增强型节点B);移动管理节点920对应于MME(移动管理实体);并且移动终端930对应于UE(用户设备)。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采用LTE(长期演进)。
在3GPP的UMTS中,无线电基站910与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NB(节点B)的功能的相对应。移动管理节点200对应于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并且移动终端300对应于UE(用户设备)。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采用W-CDMA(宽带码分多址)。
在3GGP2的CDMA2000系统中,无线电基站100对应于BS(基站);移动管理节点200对应于PDNS(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并且移动终端300对应于MS(移动站)。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采用EV-DO(演进数据优化)。
在WiMAX论坛的通信系统中,无线电基站100与ASN-GW(接入服务网络网关)和BS(基站)的功能相对应。移动管理节点200对应于HA(家庭代理),并且移动终端300对应于MS(移动站)。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采用WiMAX。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各方面和实施例不取决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和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在3GPP、3GPP2和WiMAX论坛中标准化的移动通信系统。然而,将参考3GPP中的EPS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下面的描述,以便于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和实施例的配置和操作。
在图31中,在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层中执行包括在移动终端930和无线电基站910之间的无线电区间中的资源的分配的无线电控制,并且例如,在作为RRC的上层的NAS(非接入层)中执行在移动终端300和核心网络10之间的控制消息的交换和分组通信。
在RRC层中,存在RRC_空闲(RRC_IDLE)和RRC_连接(RRC_CONNECTED)两种状态。在RRC_连接的状态下,无线电基站910保持关于在移动终端930和无线电基站910之间的RRC连接的信息(即,RRC上下文),并且从而使得能够进行在移动终端930和无线电基站910之间的无线电区间中的用户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另一方面,在RRC_空闲状态下,无线电基站100释放关于移动终端300的RRC连接的信息(RRC上下文),向移动终端300指示通过NAS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并且因此,移动终端300能够接收寻呼信号。
在非连续接收期间,激活包括在移动终端930中的无线电通信单元,以根据要由移动终端930接收的时隙来执行接收操作。在其他时段期间,无线电通信单元进入待机状态(电源关闭)。因此,非连续接收提供了在移动终端930中的节电的显著效果。
在NAS层中,存在ECM(EPS连接管理)_空闲和ECM_连接两种状态。在ECM_连接的状态下,在移动终端930和移动管理节点920之间建立NAS连接。移动管理节点920通过使用NAS连接来准确地识别移动终端930的位置(即,识别移动终端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并且当移动终端930在基站之间移动时执行移交(handover)处理。另一方面,ECM_空闲状态是其中在移动终端930和移动管理节点920之间没有建立NAS连接的状态。在ECM_空闲状态下,移动管理节点920以跟踪区域为单位来执行移动终端930的移动管理,跟踪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因此,即使处于ECM_空闲状态下的移动终端930在无线电基站之间移动,也不会发生移交处理。当移动终端930从ECM_空闲状态返回到ECM_连接状态时,移动终端930需要与核心网络10同步(即,需要执行位置登记)。
当移动终端930处于ECM_空闲状态中并且移动管理节点920以跟踪区域为单位执行移动终端930的移动管理时,即使移动终端930在无线电基站之间移动,也不需要执行移交处理。这提供了减少核心网络(包括移动管理节点200)上的负载的优点。
可以说,与RRC层和NAS层的连接有关的状态(连接或者空闲)被同步。这是因为,有必要在RRC层中建立连接(进入RRC_连接状态),以便于在NAS层中建立连接(进入ECM_连接状态),并且与在RRC层中建立连接同时地在NAS层中建立连接。这也是因为当RRC层和NAS层中的一个中的连接被释放(转变为空闲状态)时,另一层中的连接也被释放(转变为空闲状态)。
当NAS层从ECM_连接状态转变为ECM_空闲状态时,执行S1释放程序。用于执行S1释放程序的触发的示例是RRC-连接的释放(转变为RRC_空闲状态)。当在建立了RRC层中的连接的状态(RRC_连接状态)下执行S1释放程序时,RRC层的连接也被释放(转变为RRC_空闲)。即,当RRC层和NAS层转变为空闲状态时,执行S1释放程序。
另一方面,当RRC层和NAS层从空闲状态转变为连接状态时,执行服务请求程序。当执行服务请求程序时,建立NAS连接和RRC连接。
在此,描述了在本说明书中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的定义。术语“空闲状态”指下述状态:移动终端不执行与核心网络的用于会话管理和移动管理的信令,并且诸如E-UTRAN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无线电资源被释放,如上述3GPP的ECM_空闲状态和RRC_空闲状态的情况。另一方面,术语“连接状态指”下述状态: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确保了在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之间的用于发送和接收用于至少会话管理和移动管理的控制信号(控制消息)的无线电资源,并且可以在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控制消息),如在上述3GPP的ECM_连接状态和RRC_连接状态的情况。即,“连接状态”仅有必要是其中移动终端连接到核心网络以便于使得能够进行用于至少会话管理和移动管理的控制信号(控制消息)的发射和接收的状态。换言之,“连接状态”不需要其中建立了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DN)之间传送用户数据的承载的状态。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23.401V10.0.0(2010-06),“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access(Release 10)(用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接入的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版本10))”,章节4.6.3、章节5.3.4和章节5.3.5,2010年6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V9.1.0(2009-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 9)(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N)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规格(版本9))”,章节4.2.1、章节5.3.8和章节5.3.9,2010年6月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24.301V9.1.0(2009-12),“Non-Access-Stratum(NAS)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EPS);Stage 3(用于演进分组系统(EPS)的非接入层(NAS)协议;阶段3)”,章节5.3.1.2,2009年12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当在移动终端930和无线电基站910之间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层中释放了移动终端930的无线电连接(转变为RRC_空闲)时,也执行用于释放上层(NAS层)的连接的S1释放程序。而且,当RRC层从RRC_空闲状态转变为RRC_连接状态时,也执行用于建立上层(NAS层)的连接的服务请求程序。在执行S1释放程序或者服务请求程序时,在移动终端930和核心网络10之间交换多个信令。
重视节电的包括智能电话的很多最近的移动终端操作为当不存在通信时立即释放无线电连接,并且使得无线电资源管理层和上层中的每一个的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同时,随着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倾向,定期地连接服务器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应用程序的数目在增加。结果,最近的移动终端操作为在通信完成之后立即转变为空闲状态,并且然后针对定期地执行通信的应用而立即转变为连接状态。即,移动终端在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反复转变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发生。这造成了要通过核心网络10处理的信令的数目增加而导致对核心网络10的负载的增加的问题。
作为用于减少由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转变的反复所造成的信令数目的方法,能够执行用于调整移动终端930中的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变的时刻的控制。如果移动终端930的状态转变可以被优化,则可以期望由于状态转变的反复所造成的信令数目的减少。然而,在用于诸如3GPP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规范中,核心网络10(例如,移动管理节点920)不能控制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移动终端930的状态转变(在下文中,被称为“连接-空闲转变”)的时刻。另一方面,当来自移动终端930的状态转变请求到达时,核心网络10接受状态转变请求。即,存在下述问题:例如,核心网络10不能主动地(即,基于通过核心网络10的确定)执行与移动终端930的连接-空闲转变有关的控制,诸如用于改变使移动终端93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间隔的控制,或者用于阻止来自于移动终端930的状态转变请求的控制。换言之,存在核心网络10无法控制移动终端93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时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策略供应方法和程序,该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策略供应方法和程序有助于基于由核心网络10进行的确定来减少由于移动终端930的状态转变的反复而造成的并且要由核心网络10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包括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电基站,该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与移动终端的无线电通信;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以及策略供应系统,该策略供应系统被布置在核心网络中。策略供应系统被配置成向控制设备供应第一控制策略,该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移动终端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使用。控制设备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包括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被布置在包括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能够与布置在核心网络中的策略供应系统进行通信。控制设备包括接口单元和控制单元。接口单元被配置成,从策略供应系统获取第一控制策略,该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终端的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使用。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策略供应系统,该策略供应系统被布置在核心网络中并且能够与布置在包括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控制设备进行通信。策略供应系统包括确定单元和通知单元。确定单元被配置成,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控制对象终端,该控制对象终端进行与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并且确定要应用于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第一控制策略。通知单元被配置成向控制设备通知用于请求与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执行的第一控制请求,该第一控制请求包括第一控制策略。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包括一种用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由通过布置在包括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控制设备来执行。该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从布置在核心网络中的策略供应系统获取第一控制策略,该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使用;以及
(b)基于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包括一种策略供应方法,该策略供应方法由布置在核心网络中并且能够与布置在包括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控制设备进行通信的策略供应系统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控制对象终端,该控制对象终端进行与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b)确定要应用于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
(c)向控制设备通知用于请求与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执行的第一控制请求,该第一控制请求包括第一控制策略。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方法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法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能够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策略供应方法和程序,该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策略供应方法以及程序有助于基于核心网络进行的确定来减少由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即,连接-空闲转变)的反复所造成的并且要由核心网络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请求无线电基站执行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6是示出当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发送状态控制请求时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当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执行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时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当无线电基站从移动管理节点接收状态控制请求时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当无线电基站从移动管理节点接收状态控制请求时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当移动终端开始对无线电基站的连接并且移交到无线电基站时开始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当移动管理节点从无线电基站接收移动终端的连接通知时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1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
图22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当移动管理节点确定特定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23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当移动管理节点开始特定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5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由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管理的检测项目的示例的表;
图26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
图27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在从移动管理节点开始监视移动终端的通信时的时间到移动管理节点开始对于特定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时的时间的时段期间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第七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9是示出第七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30是示出第七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的表;以及
图31是示出根据背景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应的元件,并且为了解释的清楚而在适当时省略其冗余解释。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1中所示的系统包括布置在核心网络10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无线电基站100以及移动终端300。移动管理节点200、无线电基站100以及移动终端300的布置以及基本功能和操作与在图31中示出的移动管理节点920、无线电基站910和移动终端9300的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被配置成能够获取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有关的策略。在下文中包括对于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的对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的控制被称为“状态控制”。与对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控制”有关的策略被称为“状态控制策略”。针对每个移动终端300来独立地确定状态控制策略。状态控制策略可以由移动管理节点200本身来管理,或者可以由移动管理节点200可接入的其他节点来管理。状态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移动终端300的状态转变的时刻的调整。状态控制策略包括,例如,其中移动终端30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间隔(在下文中被称为“空闲转变间隔”)的指定和关于是否阻止来自移动终端300或者O&M服务器的状态转变请求的指定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移动管理节点200被配置成能够在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管理下,从连接到多个无线电基站100的多个移动终端300中确定作为状态控制对象的终端。能够作出用于确定控制对象终端的方法和确定的时刻的很多变体。在稍后描述的第二和后续实施例中将具体描述用于确定控制对象终端的方法和确定的时刻的具体示例。例如,移动管理节点200可以根据核心网络10的信令的负载状态来确定控制对象终端。
移动管理节点200向终端300所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100通知应用于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终端300的状态控制策略。对基站100的状态控制策略的通知可以例如通过下述过程来执行:从移动管理节点200向基站100发送状态控制请求消息,该状态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终端300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
无线电基站100被配置成能够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允许标识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终端300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基于接收到的状态控制策略,无线电基站100执行对于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终端300的状态控制(即,对于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作为具体示例,基站100可以改变应用于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此外,基站100可以开始阻止来自确定为控制对象的移动终端300的已经到达的状态转变请求。
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节点200和无线电基站100,核心网络10可以基于核心网络10(即,移动管理节点200)进行的确定来主动地控制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时刻。因此,可以基于由核心网络10进行的确定来减少由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反复所造成的并且要由核心网络10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和无线电基站100的配置和操作。图2是示出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2中示出的移动管理节点200包括接口201、控制确定单元202、终端管理单元203、策略管理单元204和策略通知单元205。注意,图2示出了解释本实施例所需要的主要部分中的组件,并且将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
接口201是可用于与无线电基站100的通信的接口。接口201用于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控制有关的控制信号(消息)的发射和接收。
控制确定单元202从连接到多个无线电基站100的多个移动终端300中确定作为状态控制对象的移动终端。此外,控制确定单元202从策略管理单元204获取与控制对象终端相对应的控制策略,并且向连接控制对象终端的无线电基站100通知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对其应用的控制策略。在此描述的终端ID是允许对移动通信系统上的移动终端300的唯一标识的ID。ID的具体示例包括IMSI(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和GUTI(全局独特临时ID)。在确定控制对象终端的情况下,控制确定单元202可以获取终端的终端ID。
可以作出用于由控制确定单元202来指定控制对象终端的方法的很对变体。此外,可以如下作出确定控制对象终端的时刻的很对变体。即,例如,控制在移动终端刚刚连接的时刻开始,或者监视移动终端的通信特征并且对于满足确定条件的移动终端开始控制。将在第二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描述用于指定控制对象终端的特定方法。
终端管理单元203是执行移动终端300的移动管理的功能单元,并且识别已经连接(附连)到多个无线电基站100的移动终端300。在使用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而从控制确定单元202接收到关于控制对象终端当前连接到的基站10的询问时,终端管理单元203向控制确定单元202通知当前与该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当前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基站ID。
策略管理单元204存储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转变有关的状态控制策略。本实施例中的状态转变针对每个移动终端来进行记录,并且包括对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的描述。图3示出了由策略管理单元204管理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在图3的示例中,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被配置成主关键字(key),并且管理与主关键字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在图3的示例中,空闲转变间隔被登记为状态控制策略。
在从控制确定单元202获取了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要应用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控制策略以及控制对象终端当前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基站ID时,策略通知单元205将状态控制请求发送到与基站ID相对应的无线电基站100。状态控制请求包括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4中所示的无线电基站100包括核心侧接口101、无线电接口102、状态控制单元103、监视单元104、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和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注意,图4示出了用于解释本实施例所需要的主要部分中的组件,并且将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
核心侧接口101是可用于与布置在核心网络10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进行通信的接口。接口101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状态控制请求,并且发射对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响应。
无线电接口102是用于执行在无线电基站100和移动终端300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的接口。
状态控制单元103经由核心侧接口101来接收从移动管理节点200发送的状态控制请求。此外,状态控制单元103具有下述功能:基于包括在状态控制请求中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通过激活监视单元104、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和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来执行对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控制(对于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稍后将详细描述包括状态控制单元103的操作的由基站100执行的状态控制操作。
监视单元104具有监视对象终端的通信状态(即,监视是否发射或者接收数据)的功能。监视单元104从状态控制单元103接收作为监视对象的移动终端300的终端ID,并且监视与接收到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通信状态。在确认了监视对象终端没有执行数据通信的状态之后,监视单元104向状态控制单元103通知终端ID以及指示没有执行数据通信的状态的信息。此外,在确认了从监视对象终端没有执行数据通信的状态重新开始数据通信之后,监视单元104向状态控制单元103通知终端ID和指示数据通信重新开始的信息。
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具有测量每个移动终端的空闲转变间隔的功能。在从状态控制单元103接收到要被测量的移动终端300的终端ID和空闲转变间隔时,计时器功能单元105确保用于与存储器中的所获取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计时器。该终端ID是从移动管理节点200通知的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该空闲转变间隔是包括在从移动管理节点200通知的状态控制策略中的空闲转变间隔。此外,在从状态控制单元103接收到包括终端ID的计时器开始请求时,计时器功能单元105使用用于与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计时器来开始测量。然后,当用于移动终端的计时器达到配置的空闲转变间隔时,在该间隔期满之后,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向状态控制单元103发送包括移动终端的终端ID的期满通知。
在从状态控制单元103接收到包括终端ID的空闲转变开始请求时,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开始用于使得与接收到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处理。用于使得移动终端30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处理的具体示例是S1释放程序。
随后,参考图5的序列图来描述移动管理节点200请求无线电基站100执行移动终端300的状态控制的处理流程。
首先,在步骤S100中,移动管理节点200将移动终端确定为状态控制对象,获取要应用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控制策略,并且指定控制对象终端当前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200。
在步骤S101中,移动管理节点200向控制对象终端已经附连到的无线电基站100发送包括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要应用于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状态控制请求。
在步骤S102中,无线电基站100基于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来开始状态控制。
在步骤S103中,无线电基站100向移动管理节点200通知指示开始执行控制的状态控制响应。
接下来参考图6的流程图,将描述当移动管理节点200将状态控制请求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00时的操作示例。首先,在步骤S200中,控制确定单元200确定对于特定移动终端(即,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开始。控制确定单元202根据控制对象终端的确定来获取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在步骤S201中,控制确定单元202从策略管理单元204获取与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
在步骤S202中,控制确定单元202通过使用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来向终端管理单元203发送询问,从而接收控制对象终端当前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基站ID。在步骤S203中,控制确定单元202向策略通知单元205通知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状态控制策略和控制对象终端已经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的基站ID。策略通知单元205向与基站ID相对应的无线电基站100发送从控制确定单元202接收到的包括终端ID和控制策略的状态控制请求。
接下来参考图7的流程图,将描述当无线电基站300执行对于移动终端100的状态控制时的操作示例。首先,在步骤S300中,状态控制单元103经由核心侧接口101来接收状态控制请求。在步骤S301中,状态控制单元103从状态控制请求中获取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作为状态控制策略内的参数的空闲转变间隔,并且对计时器功能单元105设定将终端ID和空闲转变间隔设定。
在步骤S302中,状态控制单元103向监视单元104通知从状态控制请求获得的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监视单元104开始监视与通知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数据通信。在步骤S303中,在确认了监视对象终端没有执行数据通信的状态之后,监视单元104向状态控制单元103通知该移动终端的终端ID。
在步骤S304中,状态控制单元103向计时器功能单元105通知包括在步骤S303中从监视单元104接收到的通知中的终端ID和计时器开始请求。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开始对与由计时器开始请求指定的终端ID有关的在步骤S301中配置的空闲转变间隔进行计数。
在步骤S305中,状态控制单元103监视是否从监视单元104接收到了通知,该通知指示确定为计数对象的移动终端的数据通信在步骤S304中开始的计时器功能单元105的计数达到空闲转变间隔之前重新开始。当数据通信没有在计时器功能单元105的计数达到空闲转变间隔之前重新开始时,该处理前进到S306。当数据通信重新开始时,该处理前进到S307。
在步骤S306中,当在步骤S304中开始的计数达到空闲转变间隔时,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停止计时器,并且向状态控制单元103发送指示配置的时间间隔期满的通知以及计数对象的移动终端的终端ID。
在步骤S307中,在确认了计数对象的移动终端的数据通信重新开始时,监视单元104向状态控制单元103通知指示数据通信的重新开始的通知和移动终端的终端ID。在从监视单元104接收到该通知时,状态控制单元103向计时器功能单元105通知指示计时器的计数时间被重置的通知和对象终端ID。计时器功能单元105重置与接收到的终端ID相对应的计时器的计数时间。
在步骤S308中,在从计时器功能单元105接收到指示在步骤S307中配置的时间间隔期满的通知时,状态控制单元103将从计时器功能单元105通知的终端ID发送到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开始用于使得与从状态控制单元103接收到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处理(即,空闲转变处理)。
在步骤S308中开始空闲转变控制之后,当已经使其转变为空闲状态的终端300再次转变为连接状态时,本实施例的基站100可以反复执行图3中示出的步骤S302和后续步骤。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特定示例,可以从布置在核心网络10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来针对每个移动终端300配置移动终端300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间隔(即,空闲转变间隔)。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了由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状态控制策略指定的参数的特定示例(即,空闲转变间隔)的修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除了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之外,添加用于阻止触发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300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作为状态控制策略的参数中的一个。
图8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8的示例中,包括在策略管理单元204B中所保持的状态控制策略中的参数与在图2中示出的策略管理单元204中所保持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参数部分地不同。图8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2中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图9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与图4中示出的配置示例相比,图9中的示例中添加了阻止单元107。图9中示出的状态控制单元103B的功能与图4中示出的状态控制单元103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图9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4中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策略管理单元204B存储状态控制策略,该状态控制策略包括用于阻止触发移动终端300转变为空闲状态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称为阻止策略)以及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图10示出了由策略管理单元204B管理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特定示例。阻止策略的示例包括从移动终端300接收到的空闲转变请求(例如,对于转变为RRC_空闲的请求)以及从O&M(操作和维护)服务器接收到的空闲转变请求。
无线电基站100的状态控制单元103B具有以上参考图4描述的状态控制单元103的功能。此外,在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状态控制请求时,状态控制单元103B向阻止单元107通知包含在接收到的请求中的状态控制策略内的阻止策略和终端ID。
无线电基站100的阻止单元107基于从状态控制单元103B通知的终端ID和阻止策略来阻止触发与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转变为空闲状态的请求或者事件。“阻止”包括“忽略”触发转变为空闲状态的请求或事件,并且还包括禁止根据请求或者事件执行的空闲转变处理的执行。阻止单元107能够基于用于每个移动终端300的阻止策略来进行阻止。在从状态控制单元103B接收到阻止开始请求时,阻止单元107开始阻止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11的流程图,将会描述本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100的操作。图11示出了当无线电基站100经由核心侧接口101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状态控制请求时的处理示例。在此,将集中并且描述与上述图7中示出的不同的步骤,并且省略与图7中示出的相同的步骤的描述。
在步骤S400中,状态控制单元103B从接收到的状态控制请求中获取状态控制策略内的阻止策略和终端ID,并且对阻止单元107设定终端ID和阻止策略。
在步骤S401中,状态控制单元103B向阻止单元107通知包括在在步骤S303中从监视单元104中接收到的通知中的终端ID和阻止开始请求。阻止单元107基于在步骤S400中设定的阻止策略来开始对于与通知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阻止操作。
在步骤S402中,在步骤S306中从计时器功能单元105接收到指示配置的时间被期满并且包括终端ID的通知时,状态控制单元103B将包括该终端ID的阻止停止请求发送到阻止单元107。阻止单元107接收该阻止停止请求,并且然后停止对于与包括在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阻止操作。
在步骤S403中,在从监视单元104接收到指示在步骤S305中重新开始监视对象的移动终端300的数据通信的通知和终端ID时,状态控制单元103B将包括该终端ID的阻止停止请求发送到阻止单元107。阻止单元107接收该阻止停止请求,并且然后停止对于与包括在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阻止操作。
根据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示例,能够获得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示例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基于来自核心网络100(具体地,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指令来使得无线电基站100执行用于阻止触发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300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操作。例如,可以阻止从移动终端300到达无线电基站100的对于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变的请求达特定时间段。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了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状态控制策略以及当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300没有在执行数据通信时核心网络10向无线电基站100通知与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有关的策略(在下文中称为“无线电控制策略”)的示例。
图12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12的示例中,保持在策略管理单元204C中的状态控制策略中所包括的参数与图2中示出的保持在策略管理单元204中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参数部分地不同。在图12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2的相应元件相似。
图1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与在图4中示出的配置示例相比,在图13的示例中添加了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在图13中示出的状态控制单元103C的功能与在图4中示出的状态控制单元103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在图13中示出的其他组件与图4的相应元件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策略管理单元204C存储用于执行对于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的策略(例如,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和阻止策略)以及上述“无线电控制策略”,即,与当处于连接状态中的移动终端没有执行数据通信时的无线电资源的控制有关的策略。图14示出了由策略管理单元204C管理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具体示例。在图14的示例中,添加了无线电控制策略作为状态控制策略中的一个。无线电控制策略的示例是处于连接状态中的移动终端300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间隔。
无线电基站100的状态控制单元130C具有以上参考图4描述的状态控制单元103的功能。此外,状态控制单元103具有下述功能:在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状态控制请求时,向无线电控制单元108通知包括在请求中的终端ID和状态控制策略内的无线电控制策略。
根据从状态控制单元103C通知的终端ID和无线电控制策略,无线电基站100的无线电控制单元108执行与通知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具体地,DRX的设定)。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基于用于每个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控制策略来控制无线电资源。能够控制在移动终端300处于连接状态(即,RRC_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的非连续接收(DRX)。例如,提出了基站100在观察移动终端300的活动的同时配置非连续接收(DRX)(参考: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全面描述)”)。
接下来,将参考图15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100的操作。图15示出了当无线电基站100经由核心侧接口101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状态控制请求时要执行的处理。在此,集中和描述与在上面描述的图7中示出的不同的步骤,并且省略与在图7中示出的相同的步骤的描述。
在步骤S500中,状态控制单元103C从接收到的状态控制请求中获取状态控制策略内的无线电控制策略和终端ID,并且对无线电控制单元108设定无线电控制策略和终端ID。
在步骤S501中,状态控制单元103C向无线电控制单元108通知在步骤S303中从监视单元104接收到的通知中所包括的终端ID和无线电控制开始请求。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基于在步骤S500中配置的无线电控制策略(DRX值)来开始对于与通知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控制(DRX值的设定)。
接下来,在步骤S502中,在步骤S306中从计时器功能单元105接收到指示配置的时间期满并且包括终端ID的通知时,状态控制单元103C向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发送包括终端ID的无线电控制停止请求。无线电控制单元108接收无线电控制停止请求,并且然后停止对于与包括在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控制。
接下来,在步骤S503中,在从监视单元104获取了指示在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305中重新开始监视对象的移动终端300的数据通信的通知和终端ID之后,状态控制单元103C将包括该终端ID的无线电控制停止请求发送到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已经接收到无线电控制停止请求的无线电控制单元108停止对于与包括在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控制。如果在步骤S503时刻去激活DRX,则忽略该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示例,能够获得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示例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基于来自核心网络10(具体地,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指令来针对无线电基站100执行用于处理与保持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300有关的无线电资源的设定。例如,能够针对每个移动终端300来从核心网络10对无线电基站100配置移动终端300进行的在连接状态下不存在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的DRX的间隔。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终端要进行状态控制(即,控制对象终端)的时刻的特定示例。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管理下,在移动终端300连接(即,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到无线电基站100或者执行对无线电基站100的移交的时刻确定控制对象终端。
图16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16的示例中,控制确定单元202D和终端管理单元203D的功能与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控制确定单元202和终端管理单元203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在图16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2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终端管理单元203D具有参考图2在上面描述的终端管理单元203的功能。此外,当移动终端300连接(即,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到无线电基站100或者执行对无线电基站100的移交时,终端管理单元203D向控制确定单元202D发送包括移动终端300的终端ID和移动终端300连接到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基站ID的“连接通知”。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控制确定单元202D具有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控制确定单元202的功能。此外,在从终端管理单元203D接收到指示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的连接通知时,控制确定单元202D确认新的终端300是否是控制对象终端。然而,当新的终端300被判定为控制对象终端时,控制确定单元202D请求无线电基站100执行终端的状态控制。
接下来参考图17的序列图,将描述用于在通过对移动终端300的无线电基站100的连接或者移交触发时开始对于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600中,移动终端300开始对于无线电基站100的连接处理或者移交处理。在开始该处理时,移动终端300向无线电基站100通知终端ID。接下来,在步骤S601中,无线电基站100将在步骤S600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或者移交请求传送到移动管理节点200。在步骤S602中,基于包含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或者移交请求中的终端ID,移动管理节点200检查与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是否是控制对象终端。即,从无线电基站100发送到移动管理节点200的连接请求或者移交请求对应于“连接通知”。在步骤S603中,当作为在步骤S602中的检查结果,受到检查的移动终端被判定为控制对象时,移动管理节点200确定开始对于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后续程序可以与在图5中示出的步骤S101和后续步骤相似。
接下来参考图18的流程图,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操作。图18示出了当移动管理节点200从无线电基站100接收移动终端的连接通知时要执行的处理。在此,集中和描述与在上面描述的图6中示出的不同的步骤,并且省略与图6中示出的相同的步骤的描述。
在步骤S700中,终端管理单元203D从无线电基站100接收包括正在试图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00或执行对无线电基站100的移交的终端300的终端ID的连接通知,并且向控制确定单元202D通知该终端ID。连接通知的特定示例包括移动终端100的连接请求和移交请求。
在步骤S701中,控制确定单元202确认与在步骤S700中获取的终端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是否存在于策略管理单元204中。当状态控制策略不存在时,判定与该终端ID相对应的移动终端300不是控制对象,并且控制处理完成。另一方面,当状态控制策略存在(在步骤S701中是)时,该处理前进到以上参考图6描述的步骤S201。
根据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示例,在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管理下在移动终端300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00或执行对无线电基站100的移交的时刻,能够检查移动终端300是否要进行包括对于连接-空闲转变控制的状态控制的终端,从而使得在该终端是控制对象终端时能够开始状态控制。
<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布置的特定示例的修改。具体地,虽然图2图示了移动管理节点200包括策略管理单元204的配置,但是本实施例图示了其中策略管理单元被布置在移动管理节点200外的示例。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与图1的示例相比较,在图19的示例中新添加了订户服务器400。订户服务器400管理订户信息并且与3GPP中的HSS(家庭订户服务器)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订户服务器400的特征在于针对每个用户来管理状态控制策略。图21示出了由订户服务器400管理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在图21的示例中,通过使用用于标识每个订户的订户ID作为主关键字来将状态控制策略作为针对每个订户管理的信息段来进行管理。
图20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20的示例中,从在图2中示出的配置示例中省略了策略管理单元204并且添加了订户服务器接口206。控制确定单元202E的功能与在图2中示出的控制确定单元202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在图20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2中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订户服务器接口206是使得能够在移动管理节点200和订户服务器400之间交换包括状态控制策略的订户信息的接口。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控制确定单元202E具有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控制确定单元202的功能。此外,当确定了对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控制时,控制确定单元202E通过使用控制对象终端的订户ID来向订户服务器400发送询问,从而获取与控制对象终端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
接下来参考图22的序列图,将描述当移动管理节点200确定了要进行状态控制的控制对象终端时在图19中示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于从订户服务器400获取与控制对象终端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处理流程。首先,在步骤S800中,移动管理节点200确定对于特定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并且识别控制对象终端的订户ID。在步骤S801中,移动管理节点200向订户服务器400发送包括控制对象终端的订户ID的控制策略请求。在步骤S802中,订户服务器400从由订户服务器400管理的订户信息中获取与包含在步骤S801中获取的控制策略请求中的订户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然后,订户服务器400向移动管理节点200返回包括与获取的状态控制策略相对应的订户ID的控制策略响应。在步骤S803中,移动管理节点200向无线电基站100发送包括在步骤S802中获取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状态控制请求,从而请求无线电基站100针对控制对象终端执行包括对于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的状态控制。步骤S802和后续步骤的程序可能与图5中示出的步骤S101和后续步骤相似。
接下来参考图23的流程图,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操作。图23示出了当移动管理节点200开始对于移动终端300的状态控制时要执行的处理。在此,集中和描述与在上面描述的图6的不同的步骤900,并且省略与图6的相同的步骤S200、S202和S203的描述。在步骤S900中,控制确定单元202E通过使用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在这样的情况下订户ID)来将对于状态控制策略的请求发送到订户服务器400,并且从订户服务器400获取与终端ID(订户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
根据在本实施例中的特定示例,与对于移动终端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有关的状态控制策略针对每个订户被登记为订户服务器400中的订户信息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对于每个订户进行状态控制。
<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用于确定要进行状态控制的终端(即,控制对象终端)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图2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与图2的示例相比,在图24的示例中添加了通信监视单元207和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在图24的示例中,控制确定单元202F和策略管理单元204F的功能与在图2中示出的控制确定单元202和策略管理单元204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在图24中示出的其它元件与图2中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注意,通信监视单元207和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被实现为图24中的示例中的移动管理单元200的功能,但是可以被布置在与移动管理节点200不同的另一节点中。
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管理要由通信监视单元206监视的检查项目,并且检查分别与检查项目相对应的ID。图25示出了由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管理的检查项目的示例。在图25的示例中,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的发生频率是检查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地,检查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移动终端300的状态转变是否在10分钟内执行了10次或者更多次是检查项目(检查ID:0001)。此外,在图25的示例中,移动终端300的停滞程度是检查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地,检查移动终端300是否在3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没有从相同的基站移动是检查项目(检查ID:0002)。
通信监视单元207在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管理下,针对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00的所有移动终端300,基于由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所管理的检查项目来监视通信。当找到执行与检查项目相对应的操作的移动终端300时,通知监视单元207向控制确定单元202F通知找到的移动终端的终端ID以及与检测的检查项目相对应的检查ID。
策略管理单元204F存储分别与由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管理的检查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图26示出了由策略管理单元204F管理的状态控制策略的示例。在图26的示例中,使用对于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共同的检查ID作为主关键字来管理状态控制策略。
控制确定单元202F具有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控制确定单元202的功能。此外,在从通信监视单元207获取到终端ID和检查ID时,控制确定单元202F通过使用检查ID来从策略管理单元204F获取与检查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并且通过使用所获取的状态控制策略和终端ID来开始状态控制。
接下来参考图27的流程图,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操作。图27示出了在从通信监视单元207开始监视移动终端300的通信时的时间到通信监视单元207开始对于特定移动终端的状态控制的时间的时段期间的处理。在此,集中和描述与在图6的流程图中示出的不同的步骤,并且省略与在图6中示出的相同步骤的描述。
在步骤S1000中,通信监视单元207基于记录在检查项目管理单元208中的检查项目来开始监视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00的移动终端300的通信操作。在步骤S1001中,当找到执行与检查项目相对应的操作的移动终端300时,通信监视单元207向控制确定单元202F通知找到的移动终端的终端ID和与检测的检查项目相对应的检查ID。在步骤S1002中,在从通信通知单元207接收到终端ID和检查ID时,控制确定单元202F通过使用检查ID来从策略管理单元204F获取与检查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并且通过使用与接收到的终端ID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策略来开始状态控制。
根据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示例,准备用于每个移动终端300的相应通信特性的状态控制策略,并且监视每个移动终端300的通信特性,从而使得能够根据用于每个移动终端的通信特性来控制连接-空闲转变。
<第七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由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状态控制策略指定的参数的具体示例(即,空闲转变间隔)的修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替代移动终端300的空闲转变间隔,用于阻止触发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300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用作状态控制策略的参数。
图28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28的示例中,控制确定单元202H的功能与在图2中示出的策略管理单元204的功能部分地不同。记录在策略管理单元204H中的策略的类型与在图2中示出的策略管理单元204的策略部分地不同。在图28的示例中,添加了阻止开始通知单元209来替代策略通知单元205,并且还添加了阻止停止通知单元210。在图28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2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图29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与图4的示例相比,省略了监视单元104、计时器功能单元105和空闲转变开始单元106,并且在图29的示例中添加了阻止单元107H。状态控制单元103H的功能与以上参考图4描述的状态控制单元103的功能部分地不同。在图29中示出的其他元件与图4的相对应的元件相似。
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策略管理单元204H针对每个移动终端300来管理阻止策略。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阻止策略是用于阻止触发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300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图30示出了由策略管理单元204B管理的本实施例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具体示例。在图30的示例中,控制对象终端的终端ID被配置为主关键字,并且管理与主关键字相对应的阻止策略。
控制确定单元202H在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管理下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00的移动终端300中确定对其强加阻止控制的移动终端300,从策略管理单元204H获取与控制对象终端相对应的控制策略,并且向阻止开始通知单元209通知阻止开始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要应用的控制策略。此外,控制确定单元202确定停止阻止控制的移动终端300,并且向阻止停止通知单元210通知停止阻止控制的移动终端300的终端ID。
在从控制确定单元202H获取了阻止开始对象终端的终端ID和要应用的状态控制策略时,阻止开始通知单元209将包括终端ID的阻止开始请求和状态控制策略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00。
在从控制确定单元202H获取了阻止停止对象终端的终端ID时,阻止停止通知单元210将包括终端ID的阻止停止请求发送到无线电基站100。
在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阻止开始请求时,无线电基站100的状态控制单元103H向阻止单元107H通知包含在开始请求中的状态控制策略内的阻止策略和终端ID作为阻止开始请求。此外,在从移动管理节点200接收到阻止停止请求时,状态控制单元103H向阻止单元107H通知包含在接收到的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作为阻止停止请求。
无线电基站100的阻止单元107H具有与参考图9在上面描述的阻止单元107相类似的功能。具体地,当从状态控制单元103H接收阻止开始请求时,阻止单元107H基于包含在开始请求中的终端ID和阻止策略来开始阻止。此外,在从状态控制单元103H获取了阻止停止请求时,阻止单元107H停止与包含在停止请求中的终端ID有关的阻止。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能够使得无线电基站100基于来自核心网络(具体地,移动管理节点200)的指令来执行用于阻止触发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300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操作。换言之,根据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示例,能够使得核心网络10基于由核心网络100(即,移动管理节点200)进行的确定来主动地控制移动终端300中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时刻。因此,可以基于由核心网络10进行的确定来减少由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反复而导致并且要由核心网络10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其他实施例>
可以实现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示例的任何组合。
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作“策略供应系统”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功能,即,“用于向无线电接入网络20供应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有关的状态控制策略的功能”可以被布置在另一节点中,该另一节点被布置在核心网络10中并且与移动管理节点不同。此外,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作“策略供应系统”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功能可以以分布到核心网络10中的多个节点的方式进行布置。换言之,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作“策略供应系统”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功能的布置是基于网络构架的设计原理来适当确定的。作为具体示例,在将第一至第七实施例应用于3GPP中的UMTS的情况下,用作“策略供应系统”的上述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功能可以被布置在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中。此外,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移动管理节点200的功能可以被布置在O&M(操作和维护)服务器中。
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作“执行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有关的状态控制的控制设备”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功能可以被布置与无线电基站100不同的另一节点中。具体地,功能可以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20中所布置的并且具有无线电资源管理功能的节点中。作为具体示例,在将第一至第七实施例应用于3GPP中的UMTS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基站100的功能可以不通过NB(节点B)而是通过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调度功能和无线电承载管理功能的修改来实现。在将本实施例应用于WiMAX论坛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基站100的操作可以不通过BS(基站)而是通过ASN-GW(接入服务网络网关)的功能的修改来实现。
第一至第七实施例说明了下述示例:将状态控制策略从核心网络10(通常,移动管理节点200)供应到无线基站100,并且无线电基站100基于状态控制策略来执行对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的控制。然而,由核心网络10确定的状态控制策略可以从核心网络10供应到移动终端300。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终端300可以根据从核心网络10接收到的状态控制策略来自主地控制本身的连接-空闲转变。即,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作“执行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有关的状态控制的控制设备”的无线电基站100的功能可以被布置在移动终端300本身中。而且这样的修改使得能够基于由核心网络进行的确定来减少由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连接-空闲转变)的反复所造成的并且要由核心网络处理的信令的数目。
使用诸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或者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半导体处理器件可以实现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通过移动管理节点200请求对无线电基站100进行状态控制的处理和用于通过无线电基站100基于来自于移动管理节点200的状态控制策略控制移动终端300的连接-空闲转变。也可以通过使诸如微处理器的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这些处理。具体地,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图6、图7、图11、图15、图18、图23和图27中的至少一个中示出的算法的指令的程序可以被准备并且被供应到计算机。
使用任何类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此程序能够被存储并且被提供给计算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的存储介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等等)、光学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只读存储器)、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型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写PROM)、闪存ROM、RAM(随机接入存储器)等等)。使用任何类型的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气信号、光学信号、以及电磁波。临时性计算机可读机制能够经由诸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电通信线的有线通信线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没有脱离上述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于2011年7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0099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在此。
附图标记列表
10 核心网络
20 无线电接入网络(无线电接入网络:RAN)
100 无线电基站
101 核心侧接口
102 无线电接口
103 状态控制单元
104 监视单元
105 计时器功能
106 空闲转变开始单元
103B 第二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单元
107 第二实施例中的阻止单元
113C 第三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单元
108 第三实施例中的无线电控制单元
103H 第七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单元
107H 第七实施例中的阻止单元
200 移动管理节点
201 接口
202 控制确定单元
203 终端管理单元
204 策略管理单元
205 策略通知单元
204B 第二实施例中的策略管理单元
204C 第三实施例中的策略管理单元
202D 第四实施例中的控制确定单元
203D 第四实施例中的终端管理单元
204C 第五实施例中的控制确定单元
206 第五实施例中的订户服务器
202F 第六实施例中的控制确定单元
204F 第六实施例中的策略管理单元
207 第六实施例中的通信监视单元
208 第六实施例中的检查项目管理单元
209 第七实施例中的阻止开始通知单元
210 第七实施例中的阻止停止通知单元
300 移动终端
400 订户服务器

Claims (28)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电基站,所述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与移动终端的无线电通信;
策略供应系统,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被布置在核心网络中,其中,
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电基站供应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所述移动终端在ECM_连接状态和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进行使用,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并且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时刻的策略,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的时刻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转变的时间间隔的策略,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阻止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阻止所述请求或者所述事件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去激活所述阻止的策略,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去激活所述阻止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被配置成,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ECM_连接状态并且没有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向所述无线电基站供应用于控制非连续接收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控制策略,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非连续接收的时间间隔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策略供应系统发送控制请求,所述控制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以及能够标识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所应用于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并且
所述无线电基站被配置成接收所述控制请求。
8.一种无线电基站,所述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能够与布置在核心网络中的策略供应系统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
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被配置成从所述策略供应系统接收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移动终端在ECM_连接状态和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进行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无线电基站;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时刻的策略,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的时刻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转变的时间间隔的策略,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阻止触发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对于阻止所述请求或者所述事件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去激活所述阻止的策略,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去激活所述阻止的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ECM_连接状态并且没有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从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获取用于控制非连续接收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控制策略,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基于所述第二控制策略来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非连续接收的时间间隔的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所述接口单元被配置成从所述策略供应系统接收控制请求,所述控制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以及能够标识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所应用于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
15.一种策略供应系统,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被布置在核心网络中并且能够与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所述策略供应系统包括: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成从连接到所述无线电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控制对象终端并且用于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经历与在ECM_连接状态和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要应用于与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以及
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被配置成用于向所述无线电基站通知用于请求与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执行的第一控制请求,所述第一控制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时刻的策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转变的时间间隔的策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阻止触发在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转变的请求或者事件的策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用于去激活所述阻止的策略。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ECM_连接状态并且没有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确定用于控制非连续接收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控制策略,并且
所述通知单元进一步向所述无线电基站通知包括所述第二控制策略的第二控制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在通过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无线电基站或者移交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电基站的移交而进行触发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是所述控制对象终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当确定了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时,所述确定单元从管理所述第一控制策略的订户服务器获取与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作为订户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通信特性确定的多个控制策略中确定与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的通信特性相对应的控制策略作为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24.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具有与预定条件相对应的通信特性的终端作为所述控制对象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ECM_连接状态和所述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的发生的频率超过确定标准的条件、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没有从所述无线电基站移动达预定时间段或者更长的时间的条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策略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请求包括能够标识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的标识符。
27.一种用于连接到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终端的状态转变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由无线电基站来执行,所述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布置在核心网络中的策略供应系统接收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用于在与移动终端在ECM_连接状态和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中进行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无线电基站;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来执行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28.一种策略供应方法,所述策略供应方法由策略供应系统来执行,所述策略供应系统被布置在核心网络中并且能够与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电基站被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所述策略供应方法包括:
从连接到所述无线电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控制对象终端,所述控制对象终端经历与ECM_连接状态和ECM_空闲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
确定要应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的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
向所述无线电基站通知用于请求与所述状态转变有关的控制的执行的第一控制请求,所述第一控制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CN201180064403.7A 2011-01-06 2011-11-21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Active CN103299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0992 2011-01-06
JP2011000992 2011-01-06
PCT/JP2011/006475 WO2012093434A1 (ja) 2011-01-06 2011-11-21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ポリシ供給システム、状態遷移の制御方法、及びポリシ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702A CN103299702A (zh) 2013-09-11
CN103299702B true CN103299702B (zh) 2017-07-07

Family

ID=4645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4403.7A Active CN103299702B (zh) 2011-01-06 2011-11-21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8176B2 (zh)
EP (1) EP2663155A4 (zh)
JP (2) JPWO2012093434A1 (zh)
KR (1) KR101518152B1 (zh)
CN (1) CN103299702B (zh)
BR (1) BR112013017458B1 (zh)
RU (2) RU2579965C2 (zh)
WO (1) WO2012093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36525B1 (ko) * 2010-11-02 2012-04-17 플러스기술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장치의 보안 방법
JP5678194B2 (ja) * 2011-09-16 2015-02-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7613571B (zh) 2012-07-18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连接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993663B2 (ja) * 2012-08-31 2016-09-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遷移制御方法
EP2905981B1 (en) 2012-10-04 2019-05-15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core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these
EP2725852B1 (en) * 2012-10-29 2016-07-20 Alcatel Lucent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signaling load and/or of user equipment power consumption in a packet mobile system
CN104936207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小数据传输连接的方法
JP2018528641A (ja) * 2015-06-29 2018-09-2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マシンツーマシ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ポリシ制御
EP3316277A4 (en) 2015-07-07 2019-03-20 Value Engineering Ltd. DEVICE FOR ION IMPLANTER, CATHODE, CHAMBER WALL, SLOT ELEMENT AND ION GENERATING DEVICE THEREWITH
US10264611B2 (en) * 2016-03-29 2019-04-16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sume procedure
JP6712560B2 (ja) * 2017-03-17 2020-06-24 Kddi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13808A (ja) * 2017-05-09 2020-07-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amf、smf、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630C (zh) * 2002-02-08 2008-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局侧装置、局侧装置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3370A (ja) * 1998-04-28 1999-11-09 Toshiba Corp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US6601195B1 (en) * 1999-09-09 2003-07-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witch adapter testing
JP2004080584A (ja) 2002-08-21 2004-03-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携帯情報端末
US7636331B2 (en) * 2004-04-19 2009-12-22 Lg Electronic Inc.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94713A (ko) 2006-01-31 2008-10-23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무선 송수신 유닛이 유휴 상태인 동안에 셀 갱신 절차 및 라우팅 영역 갱신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022653B (zh) * 2006-02-15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状态转换的控制方法
JP4744377B2 (ja) * 2006-06-30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743825B2 (en) * 2006-08-17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24323B1 (en) * 2007-11-13 2018-12-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JP5020154B2 (ja) 2008-01-11 2012-09-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Csgセル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611860B2 (en) 2008-04-08 2013-12-17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operating between closed state and semi-open states for providing access
JP5132455B2 (ja) 2008-07-15 2013-01-3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5163582B2 (ja) * 2009-03-31 2013-03-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100291939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Yu-Chih Jen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51358B2 (en) 2009-05-27 2013-01-08 Venturi Wireless, Inc. Channel state transition optimization
JP5638774B2 (ja) 2009-06-19 2014-12-1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EP2482567B1 (en) 2009-09-27 2016-05-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us transition
KR20110048468A (ko) * 2009-11-02 2011-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g 셀을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A2824011C (en) * 2011-01-06 2019-04-30 Nec Corporation Policy determination system, polic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937880B2 (en) * 2012-05-09 2015-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ate transi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630C (zh) * 2002-02-08 2008-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局侧装置、局侧装置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01574A (ko) 2013-09-13
KR101518152B1 (ko) 2015-05-06
BR112013017458A2 (pt) 2020-10-13
JP6399114B2 (ja) 2018-10-03
JP2017060203A (ja) 2017-03-23
JPWO2012093434A1 (ja) 2014-06-09
CN103299702A (zh) 2013-09-11
RU2627241C1 (ru) 2017-08-04
EP2663155A4 (en) 2016-09-07
US10098176B2 (en) 2018-10-09
EP2663155A1 (en) 2013-11-13
WO2012093434A1 (ja) 2012-07-12
RU2579965C2 (ru) 2016-04-10
RU2013136566A (ru) 2015-02-20
US20130273900A1 (en) 2013-10-17
BR112013017458B1 (pt)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9702B (zh)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CN103283297B (zh) 策略确定系统、策略确定方法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JP5184586B2 (ja) 異無線アクセス技術間ハンドオーバー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2500898A (ja) リリースおよびリダイレクトが続く再開の要求
CN103841545B (zh) 一种mme池场景能力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94495A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 configuring for ue
CN105636049B (zh) 控制用户信令的方法、装置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7005937A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增强型节能模式的方法
EP2999293B1 (en) Representative for mtc-group
WO2011113207A1 (zh) 用于业务交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WO2009146595A1 (zh) 一种灵活振铃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JP612167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WO2014029292A1 (zh) 控制网络与终端信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98489B (zh) 一种网络切换过程中eps承载切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Lai et al. Reducing Costs of LIPA Handover Through Bearer Reservation With Preemption
KR20220040282A (ko) 5g nr 추가설정을 차단하는 방법
WO2018098788A1 (zh) 一种无线接入承载释放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