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8387A -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8387A
CN103298387A CN2012800051159A CN201280005115A CN103298387A CN 103298387 A CN103298387 A CN 103298387A CN 2012800051159 A CN2012800051159 A CN 2012800051159A CN 201280005115 A CN201280005115 A CN 201280005115A CN 103298387 A CN103298387 A CN 103298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air
mentioned
injection
injec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51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8387B (zh
Inventor
小立彻
伊藤健二
黑木义贵
吉川达夫
恩田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98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8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8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8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72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8Nozzles with means adapted for blow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2Mountings for motor fan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装置具备:主体部(111),其具有前端开口部、后端开口部(111b)以及主流路;以及喷射流路部(112),其具有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和喷出口。并且具备动力风扇、动力风扇收容部、内部抽吸口、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旋转调整孔(111f)以及设置在喷射流路部(112)的内部的喷射风扇。并且,具备喷射切换部、杆构件(113)以及对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的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使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与杆构件(113)连动。

Description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电动吸尘器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由电动吸尘器进行的空气的抽吸来喷射空气并且能够对空气的抽吸和喷射进行切换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首先,对以往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一般情况下,电动吸尘器具有通过抽吸空气将尘埃与空气一起抽吸的功能(以下称为“真空吸尘功能”)。近年来还提出了一种具备通过喷射空气来吹起尘埃的功能(以下称为“吹风功能”)的结构。电动吸尘器通过具备吹风功能,能够清扫对于使用者来说难以看到的位置(所安放的家具等的背侧、顶面等)处的尘埃。并且,电动吸尘器通过具备吹风功能,还能够清扫在使用者看来高的位置(上述家具的顶面、照明伞、屋顶等)处的尘埃。
以往,作为具体的吹风功能,已知一种利用电动吸尘器的排气的技术。该排气是通过了电动吸尘器的集尘室的气流。在实际的吹风功能中,该气流被去除了尘埃,是清洁的。另外,在利用排气这一点上,有可能令使用者抱有不卫生的印象。另外,关于吹风功能,如果是利用抽吸软管或者延长管等的结构,则有可能被怀疑附着在它们的内部的微量的尘埃会喷出。导致使用者仍然对气流抱有不卫生的印象。因此,最近提出了各种具有不利用排气的吹风功能的电动吸尘器。
以往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具备抽吸风扇、喷射风扇以及动力传递单元。
抽吸风扇通过产生的抽吸力进行旋转动作。喷射风扇通过抽吸风扇的旋转力进行旋转。通过喷射风扇的旋转产生喷射力。动力传递单元将抽吸风扇的动力传递给喷射风扇。
以往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通过将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与抽吸软管相连接,能够通过电动吸尘器的抽吸力使喷射风扇进行旋转。因此,能够不限电动吸尘器的种类地附加使用不利用排气的吹风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通过抽吸风扇抽吸空气的流路与通过喷射风扇喷射空气的流路不同,因此不能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空气的喷射量的调节。
另外,作为以往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还存在一种具备将空气送入设置于吸入口的喷出喷嘴的压力产生部的抽吸件。该抽吸件从喷出喷嘴喷射由气泵等压力产生部生成的压缩空气。由此,将附着在被清扫面或者堆积在凹凸部里面的尘埃吹起后进行抽吸。由此,能够实现不利用排气的吹风功能,并且能够迅速抽吸通过吹风功能而吹起的尘埃,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集尘(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在这种现有的技术中,不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对空气的喷射和抽吸的时刻进行切换。因此,在电动吸尘器的清扫中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吹风功能。
具体地说,作为能够优选使用吹风功能的状况的例子,能够列举以下三种状况。(1)对于使用者来说难以看到的位置或者高位置的清扫、(2)附着在被清扫面或者堆积在凹凸部里面的尘埃的清扫以及(3)当抽吸口靠近时有可能产生破损、不期望的移动、误操作、误抽吸的对象物的清扫。
例如,作为上述(3)的对象物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由于抽吸而可能会破损的假花等摆设物品,当为了清扫而直接触碰时会倾斜的壁挂的匾额或者钟表,由于抽吸口接近而可能会误操作的电话机、传真机、个人计算机的键盘或者有可能被误抽吸的装有小物件的抽屉中等。当清扫这些对象物时,仅通过通常的抽吸有可能会发生上述破损、移动或者误吸入。
在此,如果使用以往的吹风功能,通过喷射空气能够从对象物吹起尘埃。但是在仅单纯地吹起的情况下,尘埃有可能会四处飞散。特别是在密闭性高的室内,使用单纯的吹风功能仅会使尘埃扩散而使要抽吸去除尘埃的范围扩大。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关于对通常的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进行切换的结构没有特别地公开。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技术中,难以与上述(1)~(3)等各种状况相应地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切换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77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213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切换电动吸尘器的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在各种状况下都能够有效地使用吹风功能的技术。
本发明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具有:管状的主体部,其具有前端开口部、后端开口部以及被设置为从前端开口部至后端开口部的主流路;喷射空气导入口,其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以及喷出口,其用于将所导入的空气向外部喷射。并且,具有:喷射流路部,其是从喷射空气导入口至喷出口的副流路;动力风扇,其通过主流路的抽吸气流进行旋转;以及动力风扇收容部,其内部装设有动力风扇。并且,具有:内部抽吸口,其设置于动力风扇收容部,面向主流路;以及抽吸空气导入口,其设置于动力风扇收容部,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还具有:旋转调整孔,其设置于主流路,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以及喷射风扇,其设置于喷射流路部的内部,与动力风扇连动地进行旋转,使得在副流路中产生喷出口喷射气流。并且,具备:喷射切换部,其对从喷出口向外部的喷射气流的喷射进行控制;杆构件,其用于使喷射切换部进行动作;以及空气导入盖构件,其对抽吸空气导入口和旋转调整孔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空气导入盖构件被设置为与杆构件连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备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和设置有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抽吸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中安装了抽吸喷嘴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真空吸尘时(形成抽吸气流时)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5是从侧面表示图4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真空吸尘时(形成抽吸气流时)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安装于电动吸尘器所具备的近身操作部(抽吸软管)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8是从侧面表示图7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从下方(图8的向视H方向)表示图8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抽吸室的状态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中使抽吸喷嘴所具备的前端刷突出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中安装了其它结构的抽吸喷嘴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下面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电动吸尘器的结构例]
首先,参照图1对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一例进行具体地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被设置在典型的罐式电动吸尘器20中。
罐式电动吸尘器20(以下简称为电动吸尘器20)具备:吸尘器主体21、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抽吸延长管24、吸入口体25、抽吸喷嘴26以及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
吸尘器主体21具备电动鼓风机31、集尘室32、轮33以及电源线34。
吸尘器主体21经由连接管35装卸自如地连接于抽吸软管22的一端。在抽吸软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近身操作部23。抽吸延长管24的一端装卸自如地与该近身操作部23的前端相连接。在抽吸延长管24的另一端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吸入口体25。另外,在近身操作部23的下方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抽吸喷嘴26和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抽吸喷嘴26和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还能够取代抽吸延长管24而安装于近身操作部23的前端。
吸尘器主体21的内部具有电动鼓风机31和集尘室32。通过电动鼓风机31的动作在吸尘器主体21中产生抽吸力。通过该抽吸力,经由抽吸软管22、抽吸延长管24在吸入口体25的吸入口(未图示)处产生抽吸力。另外,在吸尘器主体21的内部可拉出地收纳有电源线34。
所抽吸的尘埃经由抽吸延长管24、抽吸软管22以及连接管35被收集到集尘室32中。
在吸尘器主体2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轮33。吸尘器主体21构成为通过一对轮33在地面上自如移动。
电源线34设置在吸尘器主体21的内部。当使用电动吸尘器20时,首先,使用者从吸尘器主体21拉出电源线34,将前端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口,操作近身操作部23来接通吸尘器主体21的电源。由此,通过电动鼓风机31的动作在吸入口体25的吸入口处产生抽吸力。
使用者把持近身操作部23来在地面上移动吸入口体25的位置。由此改变要清扫的地面的区域。另外,在改变清扫场所时,通过拉拽抽吸软管22使轮33旋转来使吸尘器主体21在地面上移动。此外,在吸尘器主体21上设置有把手(未图示)。能够通过把手提起吸尘器主体21来使其移动。
在使用者不清扫地面而是想要清扫房间的角落、家具等的缝隙等狭窄区域的情况下,卸下抽吸延长管24或者吸入口体25,取而代之地安装抽吸喷嘴26来进行清扫。
在想要进行(1)对于使用者来说难以看到的位置或者高位置的清扫、(2)附着在被清扫面或者堆积在凹凸部里面的尘埃的清扫或者(3)当抽吸口靠近时有可能会产生破损、不期望的移动、误操作、误抽吸的对象物的清扫等的情况等时,能够使用吹风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使用普通的抽吸力进行清扫(利用真空吸尘功能进行的清扫),还能够适当地使用吹风功能。因此,卸下抽吸延长管24或者吸入口体25,取而代之地安装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并且在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前端安装抽吸喷嘴26来进行清扫。
在图1中,使用吸尘器主体21、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抽吸延长管24、吸入口体25以及抽吸喷嘴26等对电动吸尘器2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作为电动吸尘器20,能够适当地使用电动吸尘器领域中公知的各种结构。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3、图4以及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一例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中安装了抽吸喷嘴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真空吸尘时(形成抽吸气流时)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图5是从侧面表示图4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真空吸尘时(形成抽吸气流时)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具备:主体部111、喷射流路部112、杆构件113、风扇部(未图示)、抽吸室115(图5)以及流路切换部(未图示)。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能够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上安装前端具备刷的抽吸喷嘴26A。
主体部111实质上为管状,其内部为空气的主流路101。主体部111的两端分别具备前端开口部111a和后端开口部111b。
主体部111具有前端开口部111a、后端开口部111b以及被设置为从前端开口部111a至后端开口部111b的主流路101(图5)。
抽吸喷嘴26A(或者其它抽吸喷嘴26)可装卸地设置在前端开口部111a。后端开口部111b被设置为相对于抽吸软管22(更为具体地说是近身操作部23(图6))能够装卸。
前端开口部111a和后端开口部111b形成为锥状。锥状例如是形成为从端部趋向中心部而开口部的内径变小的形状。由此,易于将抽吸喷嘴26A或者抽吸软管22安装于前端开口部111a或者后端开口部111b的外周、或使其从前端开口部111a或者后端开口部111b的外周脱离。
如图2或图4所示,喷射流路部112被设置为与主体部111形成为一体。喷射流路部112具有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的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和将所导入的空气喷射到外部的喷出口117(图5)。副流路102被设置为从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至喷出口117(图5)。喷射流路部112被设置为相对于主体部111的管轴方向倾斜。
喷射流路部112的内部为空气的副流路102。构成为通过喷射流路部112的内部的气流穿过喷出口117(图5)与前端开口部111a相连通。另外,在喷射流路部112上设置有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被安装于抽吸软管22的前端的近身操作部23。当进行清扫时,通常以使喷射流路部112位于上方的状态来使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将喷射流路部112所处的一侧称为“上”。关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将切换杆113a所处的一侧称为“下”。另外,关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将前端开口部111a所处的一侧称为“前端”。关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将后端开口部111b所处的一侧称为“后端”。
如图2或图4所示,在喷射流路部112中从主体部111向上侧露出的部位以相对于主体部111的管轴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如图3所示,在该部位的上表面形成有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该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是用于使空气流入喷射流路部112的内部、即副流路102的开口。
另外,在主体部111的下侧、即隔着主体部111而位于喷射流路部112的相反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抽吸力调整孔111c。沿着主体部111的外周与主流路101相连通地设置多个抽吸力调整孔111c。在与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后述)邻接的位置处,以与主流路101相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旋转调整孔111f(图7)。旋转调整孔111f(图7)被设置于主流路101,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为了在前端开口部111a以外将大气取入主流路101而设置抽吸力调整孔111c(图4)。由此,不容易因前端开口部111a抽吸或者吸附尘土等而堵塞主体部111的主流路。由此,空气的流入变为规定量以下,能够防止对电动吸尘器的负担过大。
杆构件113具有切换杆113a、杆支承部113b以及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如图2和图4所示,杆支承部113b位于切换杆113a与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之间。该杆支承部113b为转轴,以贯穿主体部111的状态保持为能够进行旋转。另外,如后所述,在杆支承部113b上安装有流路切换部116(图5)。在杆支承部113b上设置有用于使喷射切换部进行动作的杆构件113。通过操作切换杆113a能够进行流路切换部的切换。
如图3所示,切换杆113a是以覆盖主体部111的下侧的方式位于主体部111的下侧的框状的形状。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为板状构件。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被设置为能够将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后述)和旋转调整孔111f(后述)打开和关闭。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对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
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设置于动力风扇收容部115,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设置在主体部111的侧面。如图3所示,通过弹簧等弹性构件对切换杆113a施加向前端侧的力。因此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基本上位于后端侧。
而且,如后所述,杆构件113以杆支承部113b为中心进行旋转。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是被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封闭的状态。如果使切换杆113a向后端侧移动,则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向前端侧移动。通过使切换杆113a向后端侧移动,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被打开。另外,当使切换杆113a充分地向后端侧移动时,切换杆113a与主体部111的下侧面的一部分相抵接而停止。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不会超过需要地向前端侧移动。
这样,与杆构件113连动地设置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
根据该结构,不仅能够以不需要特定的电源的结构在副流路102中形成喷射气流,还能够通过杆构件113的操作允许或者切断从喷出口117喷射该喷射气流。另外,除了能够与杆构件113的操作量相应地任意调整喷射气流的量之外,不使用复杂的结构就能够容易地使喷射气流从抽吸喷嘴26A等的前端喷射出,不仅如此,通过喷射切换部的动作,能够从实质上简单地切换空气的抽吸(真空吸尘功能)和喷射(吹风功能)。其结果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切换电动吸尘器的吹风功能和真空吸尘功能,并且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有效地使用吹风功能。
并且,喷射切换部对从喷出口117向外部的喷射气流的喷射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喷射切换部是将副流路102切换为与主流路101连接或者断开的流路切换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连接或者切断与喷出口117相连通的副流路102,来允许或者切断从副流路102向前端开口部111a的喷射气流的流动。由此,能够简单地切换空气的抽吸(真空吸尘功能)和喷射(吹风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并且,喷射切换部也可以被设置在与动力风扇114b和喷射风扇114a中的任一个相比靠近抽吸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处。并且,喷射切换部也可以是将主流路101或者副流路102打开或者切断的流路开闭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主流路101或者副流路102进行打开或关闭来允许或者切断从副流路102向喷出口117的喷射气流的流动。由此,能够简单地切换空气的抽吸(真空吸尘功能)和喷射(吹风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能够利用动力风扇收容部115保护动力风扇114b,并且将空气从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取入动力风扇收容部115,因此主流路的减压发挥作用,从而动力风扇收容部115的内部也直接减压,从抽吸空气导入口朝向内部抽吸口形成大量抽吸气流。由此能够使动力风扇强劲地旋转。因此,能够使由喷射风扇形成的喷射气流的流速大。并且,仅在形成喷射气流时打开旋转调整孔,在不形成喷射气流时利用空气导入盖构件封闭旋转调整孔,从而能够避免抽吸气流的流速降低的可能性。
并且,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前端开口部还可以具备可装卸地设置的抽吸喷嘴26A。
具体地说,抽吸喷嘴26A被安装在主体部111的前端开口部111a。如图3或图4所示,抽吸喷嘴26A具有喷嘴主体261和前端刷262。如图3所示,在喷嘴主体26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抽吸尘埃等的抽吸口261a。另外,在图3或图4所示的结构中,前端刷262被折叠到喷嘴主体261的下侧。但是前端刷262也可以如后述那样突出而位于抽吸口261a的前端侧。
根据该结构,抽吸喷嘴26A装卸自如,因此能够与清扫条件、清扫对象物或者清扫场所等相应地选择使用恰当结构的抽吸喷嘴。
如图5所示,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内部设置有主流路101、副流路102以及抽吸室115。
主流路101由主体部111的内表面构成。副流路102由喷射流路部112的内表面构成。抽吸室115被设置为在喷射流路部112的下侧面向主流路101。
喷射流路部112和抽吸室115彼此邻接地设置。喷射流路部112和抽吸室115与动力风扇形成为一体,在其内部设置有风扇部114。换句话说,喷射流路部112和抽吸室115是风扇部114的收容部。抽吸室(动力风扇收容部)115收容动力风扇114b。
内部抽吸口115a被设置于动力风扇收容部115,且面向主流路101。内部抽吸口115a被设置在抽吸室115中的面向主流路101的部位。并且,如后所述,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图7)在抽吸室115中的面向主流路101的部位被设置为与主体部111的外侧相连通。
图5所示的风扇部114具有喷射风扇114a、动力风扇114b以及风扇转轴114c。
喷射风扇114a被设置在喷射流路部112内。喷射风扇114a与动力风扇114b连动地进行旋转,使副流路102中产生喷射气流。动力风扇114b被设置在抽吸室115内。风扇转轴114c被设置为可旋转地支承喷射风扇114a和动力风扇114b。
图5所示的具有真空吸尘功能的喷射风扇114a在副流路102中形成朝向前端开口部111a流动的喷射气流。动力风扇114b被设置为与喷射风扇114a一起共用风扇转轴114c。因此,动力风扇114b构成为与喷射风扇114a连动地进行旋转。此外,关于风扇部114的具体动作,与后述的喷射气流的形成一起进行说明。
在图5所示的主流路101与副流路102合流的部位设置有流路切换部116。流路切换部116进行切换使得从副流路102向主流路101的流路连接或者断开。即,流路切换部116构成为至少对副流路102与前端开口部111a的连接或者断开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如下的结构:进行选取其一的切换,使得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中的一方与前端开口部111a相连接。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流路切换部116实质上为板状的阀构件。流路切换部116的一端被固定支承在杆支承部113b上。因而,通过操作切换杆113a,流路切换部116以杆支承部113b为支点在合流部位的区域内进行转动。因此,通过操作切换杆113a能够自如地改变流路切换部116的转动角度。
在此,将主流路101中的合流部位定义为“主体合流口111d”。在用图5的虚线围出的区域示出主体合流口111d。并且,将副流路102中的合流部位定义为“喷射合流口112b”。通过操作切换杆113a,作为阀构件的流路切换部116改变角度地转动以封闭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中的一方。此外,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流路切换部116处于封闭了喷射合流口112b的状态。
另外,在主体合流口111d和喷射合流口112b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流路切换部116的移动在规定位置处停止的止动件111e和112c。这是为了避免流路切换部116转动到超过封闭状态的位置处。
此外,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和抽吸喷嘴26A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主体部111、喷射流路部112、杆构件113、风扇部114、抽吸室115以及流路切换部116等只要是使用电动吸尘器领域或者更大的家电产品领域中公知的构件、材料、形状等能够制造出的结构即可。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动作]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动作。特别是除了参照图5之外还参照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对从抽吸口261a喷射出喷射气流的功能(吹风功能)的详细情况以及吹风功能与进行普通的抽吸的功能(真空吸尘功能)之间的切换进行具体说明。
图6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安装于电动吸尘器所具备的近身操作部(抽吸软管)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8是从侧面表示图7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图9是从下方(图8的向视H方向)表示图8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吹风时(形成喷射气流时)的抽吸室的状态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中使抽吸喷嘴所具备的前端刷突出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安装有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电动吸尘器也可以具备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和设置有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抽吸软管22(图1)。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切换空气的抽吸(真空吸尘功能)和喷射(吹风功能),因此提高了电动吸尘器的可用性。
也就是说,例如图6所示,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能够直接安装于设置在抽吸软管22前端的近身操作部23来进行使用。首先,使用者在抽吸延长管24和吸入口体25安装于近身操作部23的状态(参照图1)下卸下抽吸延长管24。然后,使用者以将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安装于近身操作部23的状态使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此外,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中安装有抽吸喷嘴26A(参照图3~图5)。在以下说明中,基于该状态说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动作。
首先,说明普通的真空吸尘功能。如图5所示,在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中,切换杆113a处于位于前端侧的恒常状态。因此在主流路101与副流路102的合流部位,流路切换部116封闭喷射合流口112b而打开主体合流口111d。而且,通过吸尘器主体21(在图5中未图示)的动作而产生抽吸力。该抽吸力经由抽吸软管22(在图5中未图示)到达主流路101和抽吸喷嘴26A。因此,如图中的粗线箭头所示,从抽吸口261a抽吸大气。然后,在主流路101中形成从前端开口部111a朝向后端开口部111b的抽吸气流。
接着,说明向吹风功能的切换。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进行使切换杆113a向后端侧移动的操作时,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向前端侧移动。因此,被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封闭的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被打开。
并且,如图8所示,在主流路101与副流路102的合流部位,流路切换部116从封闭喷射合流口112b的位置移动到封闭主体合流口111d的位置。由此,喷射合流口112b被打开。因此副流路102与前端开口部111a相连通。另一方面,主流路101与前端开口部111a断开。
图9示出了从图8中的双点划线的箭头H看此时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周边的状态。如图9所示,被打开的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与抽吸室115相连通。因此,抽吸室115的内部被设置为与大气相连通。因此,经由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抽吸室115朝向内部抽吸口115a形成抽吸气流。该抽吸气流经由主流路101,从后端开口部111b流向抽吸软管22(在图8、图9中未图示)。动力风扇114b通过抽吸气流的作用进行旋转。这是由于在抽吸室115的内部设置有动力风扇114b。
由于主流路101中产生的抽吸气流使该主流路101减压。由此抽吸室115的内部也直接减压。从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朝向内部抽吸口115a形成大量的抽吸气流。由此,动力风扇114b在抽吸室115的内部进行旋转。
并且,由于动力风扇114b与喷射风扇114a共用风扇转轴114c。因此随着动力风扇114b的旋转,喷射风扇114a也进行旋转。喷射风扇114a设置在喷射流路部112内,因此如从图8的副流路102流出的粗线箭头所示,在副流路102中形成喷射气流。喷射气流从前端开口部111a流到抽吸喷嘴26A的内部,并从抽吸口261a喷射出。
此外,设置有动力风扇114b的抽吸室115和设置有喷射风扇114a的空间以保持气密性的状态被设置为不同的空间。由此,气流被分到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由此,能够提供稳定的抽吸力和喷出力。
在此,旋转调整孔111f(图7)被打开,因此也从旋转调整孔111f抽吸空气。旋转调整孔111f对抽吸力进行调整。为了避免在吸尘器主体21的抽吸力大时动力风扇114b和喷射风扇114a产生过大的旋转力(转速)而发生破损。在普通的真空吸尘时,旋转调整孔111f被堵塞,因此抽吸喷嘴26A所产生的抽吸力不易降低。
此外,如果使用者解除使切换杆113a移动到后端侧的状态,则切换杆113a从后端侧向前端侧移动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伴随该返回,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封闭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和旋转调整孔111f。流路切换部116从打开喷射合流口112b的位置移动到打开主体合流口111d的位置。因此,副流路102与前端开口部111a断开,主流路101与前端开口部111a相连通。因此动力风扇114b和喷射风扇114a停止旋转。由此从抽吸口261a喷射的喷射气流也停止。另外,在抽吸口261a处再次产生抽吸力。这是由于在主流路101中形成抽吸气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操作切换杆113a来切换流路切换部116,就能够从前端开口部111a喷射出喷射气流。因此,在使用电动吸尘器20时,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从抽吸喷嘴26A前端喷射出喷射气流。
另外,仅使切换杆113a复原就能够停止吹风功能而返回至真空吸尘功能。因此电动吸尘器20的操作性提高。并且能够根据电动吸尘器20的使用状况来适当地切换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吸尘器20能够容易地切换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由此,例如能够在通过吹风功能将堆积在清扫对象物上的尘埃吹起后立即返回至真空吸尘功能,在被吹起而飞扬的尘埃在室内扩散之前迅速地对其进行抽吸。例如在(1)对于使用者来说难以看到的位置或者高位置的清扫、(2)附着在被清扫面或者堆积在凹凸部里面的尘埃的清扫以及(3)当抽吸口靠近时有可能会产生破损、不期望的移动、误操作、误抽吸的对象物的清扫等的至少一种状态下,能够适当地利用这种清扫方法。
另外,在进行上述(3)的清扫中,如果喷射气流的气势固定,则根据对象物或者尘埃的种类等不同,吹出喷射气流有可能使尘埃超过需要地飞散。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阀构件的流路切换部116是如下的结构:通过对切换杆113a的操作而改变角度,以打开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中的一方而封闭另一方。例如不使切换杆113a完全移动到后端侧而保持在中间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同时形成喷射气流和抽吸气流。
因而,通过调整对切换杆113a的操作状态,能够自如地变更喷射气流与抽吸气流的比率。由此能够对对象物施加流量恰当的喷射气流。另外,通过调整对切换杆113a的操作状态,能够对喷射气流的流量进行微调,因此能够对吹风功能进行微调。
并且,形成喷射气流的喷射风扇114a随着动力风扇114b进行旋转。该动力风扇114b由于形成在主流路101中的抽吸气流而进行旋转。因此通过流经主流路101的气流使喷射风扇114a进行旋转。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使该喷射风扇114a进行旋转的使用电源的驱动源。因此,能够简化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结构,能够避免成本的增加。
此外,如图10所示,即使在使抽吸喷嘴26A的前端刷262突出而位于抽吸口261a的前端侧的状态下,也能够如上述那样适当地切换真空吸尘功能和吹风功能。即,如图10所示,如果使切换杆113a向后端侧移动,则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被打开。因此从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向抽吸室115取入空气。由此从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朝向内部抽吸口115a形成流量大的抽吸气流。由此,能够使抽吸室115内部的动力风扇114b强劲地进行旋转。因此能够通过喷射风扇114a形成流速大的喷射气流。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喷射流路部112设置为与主体部111形成为一体来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喷射流路部112设置为与主体部111明确区分的其它构件或者其它结构。即,只要针对管状的主体部设置具有空气导入口和喷出口117、且内部为副流路102的喷射流路部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与喷射流路部112相邻接的抽吸室115,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抽吸室115。抽吸室115能够在主流路101中保护动力风扇114b,并且通过该抽吸室115能够朝向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抽吸室115的内部(动力风扇114b)以及内部抽吸口115a良好地形成抽吸气流,因此优选设置该抽吸室115,但抽吸室115例如只要是“动力风扇收容部”即可,因此可以构成为保护动力风扇114b优选的形状等。另外也可以为了良好地形成抽吸气流而构成为例如管状。
另外,在不设置抽吸室115的情况下,只要动力风扇114b能够通过经由抽吸软管抽吸空气而形成在主流路中的抽吸气流进行旋转即可,因此只要至少在主体部111的内部设置动力风扇114b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风扇114a和动力风扇114b构成为通过共用的风扇转轴114c进行连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射风扇114a与动力风扇114b之间具备公知形状的加减速机构。特别是通过具备能够进行加速的机构,能够使喷射风扇114a的每单位时间的转数增加,因此能够形成更强有力的喷射气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于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的抽吸喷嘴26,使用了具备前端刷262的抽吸喷嘴26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抽吸喷嘴。
图11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中安装了其它结构的抽吸喷嘴的状态的一例的侧视图。
例如图11所示,能够使用具备相对较长的喷嘴主体263的抽吸喷嘴26B。该抽吸喷嘴26B能够适当地使用于例如高位置或者家具缝隙等的清扫。能够根据需要来适当地分开使用这些抽吸喷嘴26A和26B。并且,在对不希望因普通的清扫而变得不干净的抽吸喷嘴接触的对象物例如桌子上、电话、传真机、个人计算机等进行清扫的情况下,还能够预先准备专用的抽吸喷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构件113不仅具备切换杆113a还具备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没有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还可以附加其它结构。对于杆构件113,如果设置在主体部111的外部且与流路切换部116(阀构件)的位置变化连动,则能够采用公知的任意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封闭将空气取入抽吸室115的抽吸空气导入口115b,在杆构件113中设置了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代替空气导入盖构件113c而设置用于封闭使空气流入喷射流路部112的喷射空气导入口112a的构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作为阀构件的流路切换部116用作喷射切换部来切换主流路101和副流路10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至少允许或者限制喷射气流从喷出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开口部111a)向外部喷射的结构(喷射切换部)即可。如上述那样,通过抽吸气流使风扇部114进行旋转来形成喷射气流。即使不完全切断主流路101与前端开口部111a的连接,在形成喷射气流时在前端开口部111a实质上也仅喷射喷射气流。因此,通过取代流路切换部116而在喷射合流口112b的附近设置能够允许或者切断喷射气流的公知的构件等,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吸尘器,例示了罐式的电动吸尘器20(图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虽然是罐式但结构与电动吸尘器20不同的吸尘器。另外,关于电动吸尘器20,能够使用立式的电动吸尘器或者便携式的电动吸尘器等。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为相对于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装卸自如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也可以是与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等抽吸装置主体的一部分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由此,能够在任意时刻将空气抽吸喷射装置10A安装于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或从抽吸软管22(近身操作部23)拆下,因此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电动吸尘器的可用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记载,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多个变形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空气抽吸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装置的电动吸尘器能够容易地切换空气的喷射和抽吸的时刻,因此对同时使用吹风功能和真空吸尘功能的各种电动吸尘器领域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A:空气抽吸喷射装置;21:吸尘器主体;22:抽吸软管;23:近身操作部;24:抽吸延长管;25:吸入口体;26、26A、26B:抽吸喷嘴;31:电动鼓风机;32:集尘室;33:轮;34:电源线;35:连接管;101:主流路;102:副流路;111:主体部;111a:前端开口部;111b:后端开口部;111c:抽吸力调整孔;111d:主体合流口;111e:止动件;111f:旋转调整孔;112:喷射流路部;112a:喷射空气导入口;112b:喷射合流口;113:杆构件;113a:切换杆;113b:杆支持部;113c:空气导入盖构件;114:风扇部;114a:喷射风扇;114b:动力风扇;114c:风扇转轴;115:抽吸室(动力风扇收容部);115a:内部抽吸口;115b:抽吸空气导入口;116:流路切换部(阀构件);117:喷出口;261:喷嘴主体;261a:抽吸口;262:前端刷;263:喷嘴主体。

Claims (6)

1.一种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状的主体部,其具有前端开口部、后端开口部以及被设置为从上述前端开口部至上述后端开口部的主流路;
喷射流路部,其具有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的喷射空气导入口和用于将所导入的空气向外部喷射的喷出口,该喷射流路部是从上述喷射空气导入口至上述喷出口的副流路;
动力风扇,其通过上述主流路的抽吸气流进行旋转;
动力风扇收容部,其内部装设有上述动力风扇;
内部抽吸口,其设置于上述动力风扇收容部,面向上述主流路;
抽吸空气导入口,其设置于上述动力风扇收容部,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
旋转调整孔,其设置于上述主流路,用于从外部导入空气;
喷射风扇,其设置于上述喷射流路部的内部,与上述动力风扇连动地进行旋转,使得在上述副流路中产生喷出口喷射气流;
喷射切换部,其对从上述喷出口向外部的上述喷射气流的喷射进行控制;
杆构件,其用于使上述喷射切换部进行动作;以及
空气导入盖构件,其对上述抽吸空气导入口和上述旋转调整孔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
其中,上述空气导入盖构件被设置为与上述杆构件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切换部是流路切换部,该流路切换部将上述副流路切换为与上述主流路连接或者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切换部是流路开闭部,该流路开闭部被设置在与上述动力风扇和上述喷射风扇中的任一个相比靠近抽吸气流的流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处,用于将上述主流路或者上述副流路打开或者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装卸地设置于上述前端开口部的抽吸喷嘴。
5.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
设置有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抽吸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抽吸喷射装置装卸自如地连接于上述抽吸软管。
CN201280005115.9A 2011-01-11 2012-01-11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Active CN103298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2678A JP5786122B2 (ja) 2011-01-11 2011-01-11 空気吸引噴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掃除機
JP2011-002678 2011-01-11
PCT/JP2012/000104 WO2012096161A1 (ja) 2011-01-11 2012-01-11 空気吸引噴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8387A true CN103298387A (zh) 2013-09-11
CN103298387B CN103298387B (zh) 2016-04-27

Family

ID=4650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5115.9A Active CN103298387B (zh) 2011-01-11 2012-01-11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86122B2 (zh)
CN (1) CN103298387B (zh)
MY (1) MY159887A (zh)
WO (1) WO20120961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3081A (zh) * 2017-05-16 2017-07-14 苏州市海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毛刷吸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1562B1 (ko) 2012-08-31 2014-07-02 조규호 진공 청소기
CN209941581U (zh) * 2017-12-12 2020-01-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4A (zh) * 1991-01-16 1992-08-05 夏元峰 射吸式除尘风机
JPH07136087A (ja) * 1993-11-10 1995-05-30 Jun Yamazaki 空気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JP2003275150A (ja) * 2002-03-26 2003-09-30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CN201244003Y (zh) * 2008-05-15 2009-05-27 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可分离吹机的吸尘器的锁紧结构
CN102753072A (zh) * 2010-01-22 2012-10-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855Y2 (zh) * 1986-07-18 1990-08-02
JPH07246177A (ja) * 1994-03-08 1995-09-26 Les-Ben:Kk 掃除機の吸引管
JP3507740B2 (ja) * 1999-12-09 2004-03-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一本の両用ノズルを有する吸引・吐出装置
JP2005261878A (ja) * 2004-03-16 2005-09-29 Haruo Ichinose 掃除機用ブロワー・アダプ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4A (zh) * 1991-01-16 1992-08-05 夏元峰 射吸式除尘风机
JPH07136087A (ja) * 1993-11-10 1995-05-30 Jun Yamazaki 空気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JP2003275150A (ja) * 2002-03-26 2003-09-30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CN201244003Y (zh) * 2008-05-15 2009-05-27 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可分离吹机的吸尘器的锁紧结构
CN102753072A (zh) * 2010-01-22 2012-10-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3081A (zh) * 2017-05-16 2017-07-14 苏州市海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毛刷吸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86122B2 (ja) 2015-09-30
MY159887A (en) 2017-02-15
JP2012143328A (ja) 2012-08-02
WO2012096161A1 (ja) 2012-07-19
CN103298387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195B (zh) 具有吸塵器及基座之系統、吸塵器、基座及清空吸塵器之集塵室之方法
EP3387975B1 (en) Upright vacuum cleaner
CN1085519C (zh) 吹吸装置
CN102753072B (zh)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CN103298387A (zh) 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CN100536742C (zh) 直立式吸尘器
JP2008086550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00996139Y (zh) 吹吸机
CN109528074A (zh) 表面清洁基座
CN105040615A (zh) 吹吸同道的吹吸机
WO2012140825A1 (ja) 空気吸引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01119846Y (zh) 电动吸尘器用吸尘头及使用该吸尘头的电动吸尘器
CN204728250U (zh) 一种单管吹吸机
JP2013094213A (ja) 空気吸引噴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掃除機
CN100515301C (zh) 一种多用途清洁装置
CA2465582A1 (en) Reverse-flow baghouse
CN207532802U (zh) 可调整风向的烟雾机
KR200416720Y1 (ko) 에어 분사기능을 갖는 진공 청소기
CN216619948U (zh) 油烟机
CN110238089A (zh) 一种全密闭插板阀的除尘装置
US2187654A (en) Vacuum cleaner
CN201048904Y (zh) 直立式吸尘器
WO2012137417A1 (ja) 空気吸引噴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掃除機
JP2013052008A (ja) 空気噴射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4406177U (zh) 一种旋吸式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