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6302A -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6302A
CN103296302A CN2012101472119A CN201210147211A CN103296302A CN 103296302 A CN103296302 A CN 103296302A CN 2012101472119 A CN2012101472119 A CN 2012101472119A CN 201210147211 A CN201210147211 A CN 201210147211A CN 103296302 A CN103296302 A CN 103296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
back side
battery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72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6302B (zh
Inventor
南肯贤
张相敏
金锡镐
白东浩
张民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200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8519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20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009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al Batt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96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6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6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6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尤其涉及能够简化锂电池中容纳的电池模块的构成,减小大小,机械式连结一个以上锂电池,使使用者能够根据所需量的电力,连接一个以上锂电池进行使用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Description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尤其涉及能够简化锂电池中容纳的电池模块的构成,减小大小,机械式连结一个以上锂电池,使使用者能够根据所需量的电力,连接一个以上锂电池进行使用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二次电池不同于一次电池,可进行充电及放电,由于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汽车等前沿领域的开发,现在的研究十分活跃。作为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二次锂电池。其中,二次锂电池(以下统称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为2.0~4.2V以上,用作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源,或串联连接多个,用于高功率的混合动力汽车,与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相比,工作电压高3倍,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特性优秀,因而使用呈增加趋势。
这种锂电池由形成有供电源输入输出的极耳的裸电池和包裹上述裸电池的外壳构成。其中,把容纳于上述外壳的裸电池作为单位称作单体电池。
上述单体电池包括:袋式的裸电池;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相互分离形成,以便保护上述裸电池的前面和背面。
以往的单体电池外壳由金属材质构成,或由能绝热的塑料材料构成,以上述电池为中心,分别贴紧前面和背面地相互连结。此时,上述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用螺丝或螺栓连结固定。
这种以往的单体电池外壳需要作业者把螺栓或螺丝联通地插入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然后使用诸如螺丝刀或扳手的工具,对插入的螺栓或螺丝进行紧固,固定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因此,需要额外的作业时间,存在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
另外,利用了如上的以往单体电池的锂电池通常是把多个单体电池容纳于一个外壳内,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主要用作在工业现场提供高压电力的中大型锂电池。
如上的中大型锂电池通常导电连接10个以上单体电池,在需要工业电池或大容量电源的场所使用。另外,对于家庭用或娱乐用的情形,使用2至10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连接的锂电池。
发明内容
但是,以往的锂电池为了获得使用者需要的电源,虽然可以导电连接一个以上锂电池,以便生产目标电源,但是,由于是在锂电池与锂电池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下,只连接电源线,所以存在现场可能发生步行者的安全事故或给步行带来不便的问题。
另外,就以往的锂电池而言,由于一个以上裸电池和包裹上述裸电池的外壳的体积上的原因,越是容量大的电池,外观的大小越大,因而存在移动及保管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使容纳2个以上单体电池的一个以上锂电池之间以结构性方式连接,能够在一个以上锂电池的使用中确保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在容纳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锂电池中,在容纳裸电池的外壳间,具有相互对称的凹陷结构,以便无需另外的固定构件或固定装置,以插入式进行连结,安装具有更小大小的电池模块。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在容纳了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电池外壳中,具有相互对称的凹陷结构,以便无需另外的固定构件或固定装置,以插入式进行连结,能够进一步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减小尺寸。
本发明是在容纳了2个以上单体电池的一个以上锂电池中,与相邻的其他锂电池具有相互对称的凹陷型结构,因而具有能够保持坚固的固定状态、拆卸简便且提高使用安全度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是在容纳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锂电池中,为了实现无需另外的固定装置或固定装置,以插入式进行连结,作为非对称的凹陷结构,包括供前面外壳埋设于背面外壳的结构,具有能够在组装工序中缩短作业工时及节省时间、减小锂电池大小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容纳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电池外壳能够执行作为支撑裸电池的单体电池外壳的作用,能够制造具有更小尺寸的电池,由于构成部件减少,具有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侧部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前后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前后构件与侧部构件结合关系的俯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的立体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固定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外壳背面的立体图,
图16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外壳前面的立体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间的连接过程的立体图。
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达成如上目的,包括如下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包括:电池模块,由输入输出不同极性的电源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上部构件,构成使内侧容纳的上述电池模块上部开闭的上面;下部构件,形成容纳上述电池模块的空间的底面;侧部构件,相互离开,构成锂电池的两侧面,在上下侧具有一对分别连结于上述下部构件与上部构件的侧部主体;以及前后构件,在上述侧部构件的前后方连结,构成前面和后面;而且,上述侧部构件包括相互离开并构成锂电池两侧面的一对侧部主体,而且上述一对侧部主体中的某一者包括向一侧方向延长的连接板,上述连接板在下面形成向下凸出的连接凸起;另一个侧部主体包括由向内凹陷的槽构成的安置槽,以便其他锂电池的连接板安置。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上述上部构件包括:上部切开槽,在从上面向下延长的下部延长板上切开形成,以便上述安置槽能够从上侧露出;以及上部挂接孔,在上述下部延长板的前面和后面贯通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上述前后构件包括:前后主体,直立形成,分别插入上述一对侧部构件的前端和后端;第1挂接凸起和一个以上第1插入凸起,在上述前后主体的上端向上凸出形成,其中,上述第1挂接凸起在向上的末端凸出形成凸起,连结于上述上部挂接孔;以及第2挂接凸起和一个以上第1插入凸起,在上述前后主体的下端部向下凸出形成,其中,上述第2挂接凸起在向下延长的末端凸出形成凸起,连结于上述前后构件。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上述下部构件包括:底板,容纳上述电池模块;侧部壁面,从上述底板的两侧向上凸出,内侧面形成错层,以便上述侧部主体的下端部插入内侧面并安置;以及下部挂接孔,从上述底板的前后侧向上凸出,供上述第2挂接凸起连结。
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上述侧部构件包括:第1插入板,在上述侧部主体的上端,形成错层,插入上述上部构件的内侧面;第2插入板,在上述侧部主体的下端,具有错层并向下凸出,插入于上述下部构件的侧部壁面上形成的错层;以及前后端,在上述侧部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向与其他侧部主体相向的方向折弯,向上下侧延长;而且,上述第1插入板和第2插入板还包括引导装置,上述引导装置向上述前后端侧延长,向另一侧侧部主体方向折弯并凸出。
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上述前后主体包括在前面直立的前板和在上述前板的后面侧相互离开地粘合的后板,上述前板和后板在两侧以相互离开的空间形成供上述引导装置插入的插入槽。
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中,上述前后构件还包括:散热窗,贯通形成多个,使内侧的电池模块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在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中,上述单体电池包括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分别位于形成电池极耳并输入输出电源的裸电池的前面和背面,相互能拆装连结;上述前面外壳包括前面水平边框以及前面侧部边框,其中,上述前面水平边框在上下末端向水平方向延长,构成水平面,上述前面侧部边框以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两侧末端向上下方向延长的直立的端面形成;上述背面外壳包括背面水平边框以及背面侧部边框,其中,上述背面水平边框在上下侧末端水平地延长,构成水平面,上述背面侧部边框以在上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两侧末端向上下方向延长的直立的端面形成;而且,如果上述前面外壳安置到上述背面外壳的背面,那么,上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上面则贴紧并插入上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下面,上述前面侧部边框的外面连结于上述背面侧部边框的内面。
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中,上述前面外壳包括第1切开槽,上述第1切开槽在上侧延长的上述前面水平边框上,切开形成一个以上,由末端向上方凸出的壁面构成;上述背面外壳包括固定装置,上述固定装置在上侧延长的上述背面水平边框上,为连结于上述第1切开槽而具备从下面向下凸出的凸起,上述凸起用以挂接于在上述第1切开槽的末端形成的壁面。
在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中,上述前面外壳还包括第2切开槽,上述第2切开槽在下侧水平延长的前面水平边框上,切开形成一个以上;上述背面外壳还包括下部挂接棱,上述下部挂接棱在上述背面水平边框上,在从下侧水平延长的水平面上,向上方凸出,安置于上述第2切开槽。
在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中,上述前面外壳包括:前面体,由前面和背面构成,其中,上述前面为使上述裸电池贴紧而一面以端面构成,上述背面形成有上述前面水平边框及第1竖直边框;前面散热窗,在上述前面体上开口形成,对上述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前面支撑条,在上述前面散热窗中上下延长;以及前面极耳引导部,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上面,由向上方凸出形成的壁面构成,引导上述裸电池的电池极耳。
在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中,上述背面外壳包括:背面体,在为使上述裸电池贴紧而一面由端面构成的背面上,形成有上述背面水平边框及背面侧部边框;背面散热窗,在上述背面体上开口形成,对上述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背面支撑条,在上述背面散热窗中上下延长;以及背面极耳引导部,在上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上面,由向上方凸出形成的壁面构成,引导上述裸电池的电池极耳。
在本发明的第13实施例中,上述前面外壳还包括凹陷部,上述凹陷部在上述裸电池不贴紧的背面的两侧前面侧部边框上,以向内凹陷形的槽构成;上述背面外壳还包括凸块部,上述凸块部在上述背面侧部边框上,与上述凹陷部对应地以向中心部侧凸出的壁面构成;上述凸块部在指向上述前面外壳侧的面上,包括向内凹陷的结合孔,在上述结合孔相反侧的面上,包括凸出形成的结合凸起。
本发明的第14实施例包括:电池模块,由输入输出不同极性电源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上部构件,构成使内侧容纳的上述电池模块上部开闭的上面;下部构件,形成容纳上述电池模块的空间的底面;以及侧部构件,作为直立的端面,在上侧与上述上部构件连结,在下侧连结于上述下部构件;而且,上述上部构件包括连接板、切开口及固定槽,其中,上述连接板在上面向一侧方向延长,形成有从下面向下凸出的固定凸起,上述切开口在上述连接板相反一侧位置的上面切开,具有与上述连接板的前端部对应的形状,上述固定槽在上述切开口处,供上述连接板的挂接凸起挂接或解除。
在本发明的第15实施例中,优选上述上部构件在上面向两侧方向延长的下部延长板上,还包括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第1挂接孔;上述下部构件在上述底面的两侧竖直的向上凸出的侧面部,还包括一个以上第2挂接孔;上述侧部构件在上侧还包括连结于上述第1挂接孔的第1弹性凸起,在插入上述侧面部内侧的下端还包括连接于上述第2挂接孔的第2弹性凸起。
在本发明的第16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部构件还包括侧部主体,上述侧部主体由相互离开的一对端面形成,在上侧连结上述上部构件,在下侧安置固定于上述下部构件;上述电池模块是裸电池连结于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或背面,构成单体电池,一个以上单体电池依次连接,最外侧裸电池的一面支撑于上述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或背面,相反一侧支撑于上述侧部主体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的第17实施例中,优选上述第1弹性凸起及第2弹性凸起的起始端从上述侧部构件延长,在末端形成插入上述第1挂接孔和第2挂接孔的凸起,两侧和末端在上述侧部构件上分离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18实施例中,上述单体电池包括容纳袋式裸电池的单体电池外壳,上述单体电池外壳包括:外壳体,利用具有上下侧边框和侧部边框的直立的壁面,安置上述祼电池,其中,上述上下侧边框具有水平面,从上侧和下侧延长,上述侧部边框从上述上下侧边框的两末端延长;结合凸起,在上述外壳体的一面,向一侧方向凸出;以及结合孔,在上述外壳体的另一面上,供向一侧方向凸出的上述结合凸起插入。
在本发明的第19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池外壳中,上述侧部构件至少在指向内侧容纳的电池模块的下面上,还包括插入于上述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孔的插入凸起。
在本发明的第20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体电池外壳在上述外壳体的上面包括由向上凸出的壁面形成的极耳引导部;上述极耳引导部包括指向上述外壳体前面并相互离开的一对和指向背面并相互离开的另一对。
在本发明的第21实施例中,优选上述单体电池外壳在构成上述外壳体的上面的上下侧边框上,还包括向上方凸出并支撑电路板的基板支撑凸起;上述基板支撑凸起以相互离开的两个柱子形成,在相互分离的柱子的上侧末端,以具有向下的倾斜面并凸出形成的凸起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22实施例中,上述单体电池外壳还包括:散热窗,在上述外壳体上贯通形成,对安置的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支撑端,在上述外壳体中的形成了上述散热窗的外壳体内侧,以在上述散热窗上侧和下侧水平延长的面形成,在上述外壳体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安置裸电池;以及支撑条,在上述散热窗的中心部,向上下侧延长,固定于上述支撑端。
在本发明的第23实施例中,优选上述单体电池外壳在上述外壳体的前面和背面,还包括竖直延长的多个竖直隔壁和水平延长的多个水平隔壁。
在本发明的第24实施例中,上述侧部构件还包括散热槽,上述散热槽贯通形成多个,使内侧的电池模块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包括:电池模块(200),由一个以上单体电池连接构成;侧部构件(120),在两侧面以直立的端面构成;上部构件(110),安置于上述侧部构件(120)的上面;下部构件(130),在下侧构成容纳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空间的底面;前后构件(140),构成相互离开的上述一对侧部构件(120)的前面和后面。
上述电池模块由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容纳于上述下部构件(130)。其中,上述一个以上单体电池(220,参照图8及图9)作为袋式电池,由裸电池和前面外壳(240,参照图8及图9)和背面外壳(230,参照图8及图9)构成,上述裸电池具有实现电源输入输出的主体(222)和供电源输入输出的电池极耳(221),上述前面外壳(240,参照图8及图9)和背面外壳(230,参照图8及图9)在裸电池的前面和背面能拆装地固定。
如上构成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构成一个电池模块,容纳于上述锂电池中。这种单体电池的构成及作用将在后面参照图8至图11进行叙述。
上述上部构件(110)包括:下部延长板(115),在形成了供极柱凸出的极柱孔的上面(114),从前后左右侧向下延长,构成前后面和两侧面;上部切开槽(115a),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5)上向内侧折弯,构成错层;上部挂接孔(112),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5)中的前面和后面贯通形成。
上述下部延长板(115)以从上面(114)向各个侧方向向下延长的端面形成,具有向侧方向弯曲的形状。另外,上述下部延长板(115)在两侧面上,在向内侧折弯的壁面之间,包括形成错层的上部切开槽(115a)。优选上述上部切开槽(115a)具有与后述上述侧部构件(120)的安置槽(122)一致的形状和大小。
另外,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末端形成与在图2所示的下部构件(130)内侧面上形成的下部错层(132a)一致的错层。不过,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末端是在内侧面形成向上的错层(图中未示出),位于上述下部构件(130)的内侧面的下部错层(132a)是向下形成,这是两者的差异之处,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如上说明,均可轻松了解。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内侧错层供上述侧部构件(120)的上端插入并安置。
上述上部挂接孔(112)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5)中的构成上述上部构件(110)前面和后面的直立端面上分别贯通形成,供上述前后构件(140)连结。
上述侧部构件(120)参照图3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侧部构件(120)的俯视图。
如图3所示,上述侧部构件(120)包括:一对侧部主体(121),由直立的端面形成,相互离开;上部插入板(123),插入上述下部延长板(115);下部插入板(126),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下端部插入上述下部构件(130);前后端(125),作为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前后侧折弯的端面,向上下方向延长形成;安置槽(122),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上端,向内侧、向下形成;连接板(124),用以连结于其他锂电池的安置槽(122)。
上述侧部主体(121)作为相互离开的一对,在上述下部构件(130)的内侧的两侧,以直立的端面构成。
上述上部插入板(123)作为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上端凸出的端面,安置于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下端向内侧形成的错层。同时,上述上部插入板(123)包括引导装置(123a),上述引导装置(123a)在两末端处向另一侧的侧部主体(121)侧折弯,与上述前后构件(140)连结。
上述下部插入板(126)作为在上述侧部主体(121)下端凸出的端面,插入在上述下部构件(130)的上端向内侧形成的下部错层(132a)。
上述前后端(125)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前端向中心侧折弯形成,由竖直地延长形成的端面构成。其中,上述前后端(125)的上端延长形成上述上部插入板(123),上述上部延长板的引导装置(123a)在上述前后端(125)的后侧凸出。
上述安置槽(122)在上述一对侧部主体(121,121')中的某一侧的侧部主体(121)上端形成错层,以向内凹陷的槽形成。此时,上述安置槽(122)包括竖直地向下延长的划分壁(122a),以便划分成一个以上空间。
上述连接板(124)在上述一对侧部主体(121,121')中未形成上述安置槽(122)的另一侧的侧部主体(121')上,向外侧延长,能拆装地插入其他侧部主体(121)的安置槽(122')。为此,上述连接板(124)在下面包括插入上述安置槽(122)的连接凸起(124a)。
上述连接凸起(124a)(参照图2及图7)作为在上述连接板(124)的下面向下凸出的凸起,具有与上述安置槽(122)相同的个数,或具有足以保持使锂电池间固定的力的个数。
上述前后构件(140)分别插入上述一对侧部主体(121)的前端和后端,使上述锂电池的前面和后面密闭。参照图2和图4,对上述前后构件(140)进行说明,上述图4是显示上述前后构件(140)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上述前后构件(140)包括:前后主体(141),具备由直立形成的端面构成的前板(141a)和从上述前板(141a)的后面离开的后板(141b);上部连结装置(143,143'),在上端与上述上部构件(110)连结;下部连结装置(146),在下端与上述下部构件(130)连结;散热窗(142,142'),在前板(141a)和后板(141b)上贯通形成,使内侧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插入槽(144),在上述前板(141a)与后板(141b)之间,以离开的空间构成。
上述前后主体(141)由一对构成,分别插入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前后端(125),使上述侧部构件(120)的前面和后面密闭。此时,上述前后主体(141)在上端和后端连结于上述上部构件(110)和下部构件(130)。同时,上述前后主体(141)包括相互离开的前板(141a)和后板(141b)。
上述前板(141a)和后板(141b)作为直立的端面,两侧和上下端相互离开地粘合在一起。此时,上述前板(141a)位于外侧,上述后板(141b)在内侧安装于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前后端(125)形成的错层。
上述插入槽(144)在上述前板(141a)与后板(141b)之间的两侧,由相互离开的空间形成,供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引导装置(123a)连结,上述前后构件(140)从上侧向下侧方向下降,连结于上述侧部主体(121,121')的前后端(125)。
上述插入槽(144)与上述引导装置(123a)的连结结构可以在图5所示的局部放大附图中确认。首先,上述引导装置(123a)从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上部插入板(123)和下部插入板(126)延长,两末端折弯,在相向的位置凸出。
上述引导装置(123a)插入上述前板(141a)与后板(141b)之间的插入槽(144),引导上述前后构件(140)沿上下方向滑动,与侧部主体(121)结合。
同时,上述引导装置(123a)的特征是:呈前端向两侧折弯并凸出的形状,以便插入上述插入槽(144),但在上述前端向后方延长时,以阶梯式形成错层(123b,123b'),以便上述后板(141b)的侧端面能够安置。
上述上部连结装置(143,143')包括:一个以上第1插入凸起(143b,143b'),在上述前后主体(141)的上端向上凸出;第1挂接凸起(143a,143a'),挂接于上述上部构件(110)的上部挂接孔(112)。
上述第1插入凸起(143b,143b')为一个以上,从上述前后主体(141)的上端凸出。此时,上述第1插入凸起(143b,143b')作为直立的端面,插入在上述上部构件(110)的下部延长板(115)内侧形成的错层。
上述第1挂接凸起(143a,143a')作为直立的端面,形成在一侧末端凸出的凸起,在插入上述上部构件(110)的内侧的同时,连结于上述上部挂接孔(112)。
上述下部连结装置(146)包括上述前后主体(141)的向下凸出的一个以上第2插入凸起(146b)和挂接于上述下部构件(130)的下部挂接孔(134)的第2挂接凸起(146a)。
上述第2插入凸起(146b)为一个以上,从上述前后主体(141)的下端凸出形成。此时,上述第2插入凸起(146b)作为向下延长的端面,安装于在上述下部构件(130)的内侧面形成的错层。
上述散热窗(142,142')的形状为,在贯通上述前后主体(141)形成的开口处,多根柱状连接条(142a)沿横向方向固定,从而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并使内侧的热排出到外部。为此,上述柱状的连接条(142a)水平地延长并固定,而且,优选具有上面向下的倾斜角地固定。
上述下部构件(130)包括:底板(131),供电池模块容纳;前后壁面(133)和下部侧壁(132),在上述底板(131)上,在两侧和前后侧构成竖直地直立的壁面;下部挂接孔(134),在上述前后壁面(133)上,供上述第2挂接凸起(146a)连结;下部错层(132a),在上述前后壁面(133)和下部侧壁(132)的内侧面,供上述前后构件(140)的下端部和上述侧部构件(120)的下端部插入并安置。
上述底板(131)构成平坦的上面,形成容纳上述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空闲空间。
上述前后壁面(133)在上述底板(131)的前方和后方末端,以分别向上的壁面形成,供上述前后主体(141)的下端部,特别是上述第2插入凸起(146b)插入内侧面并贴紧。
上述下部挂接孔(134)在上述前后壁面(133)上贯通形成,供上述第2挂接凸起(146a,146a')插入内侧,末端的凸起从内侧插入并挂接。
上述下部侧壁(132)在上述底板(131)的两侧,由竖直地向上凸出的壁面构成,供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下端部贴紧内侧面地插入。其中,优选上述下部侧壁(132)具有与上述上部构件(110)的上部切开槽(115a)一致的形状。同时,上述下部侧壁(132)在内侧面上,形成在直立面上构成平坦面的下部错层(132a),以便上述前后构件(140)的第2插入凸起(146b)和上述侧部构件(120)的下部插入板(126)插入并安置。其中,上述下部错层(132a)均在上述前后壁面(133)和下部侧壁(132)的内侧面延长形成。
图6和图7是用于说明如上构成的锂电池间的组装关系的立体图和俯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首先,作业者把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下端部凸出的第2插入板(126)插入上述下部侧壁(132)的内侧面并贴紧,以便安置于上述下部构件(130)的下部凸棱。而且,在两侧上述侧部主体(121)之间开放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插入上述前后主体(141,141')。
即,上述作业者使上述前后主体(141,141')位于在上述侧部主体(121)的前后端(125)分别凸出形成的引导装置(123a)的上侧,与上述插入槽(144)的位置一致并向下,使上述引导装置(123a)插入上述插入槽(144)。
于是,在上述引导装置(123a)插入后,上述作业者使上述前后主体(141,141')向下插入,使在上述前后主体(141)的下端形成的下部连结装置(146)的第2插入板(126)抵达在上述前后壁面(133)的内侧面上形成的下部错层(132a)。此时,上述第2挂接凸起(146a,146a')挂接于在上述下部主体的前后壁面(133)上形成的第2挂接孔(134)。因此,上述前后构件(140)能够保持上述侧部构件(120)及下部构件(130)被固定的状态。
之后,作业者把后述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连接的电池模块容纳于上述下部构件(130)的底板(131),把上述上部构件(110)连结于上述侧部构件(120)和上述前后构件(140),密闭容纳了上述电池模块的内侧空间。
此时,上述上部构件(110)使上述侧部构件(120)的上部插入板(123)安置于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下端形成的错层,使在上述前后构件(140)上端形成的上部连结装置(143,143')的第1挂接凸起(143a,143a')连结于上述上部挂接孔(112),使上述第1插入凸起(143b,143b')插入上述下部延长板(115)的内侧面并贴紧。
如此组装的一个锂电池能够相互连结一个以上锂电池。
即,使在第1锂电池(100)的侧部主体(121)上向一侧方向延长的连接板(124),安置于第2锂电池的安置槽(122)。此时,上述连接板(124)在下端部向下凸出的连接凸起(124a)插入上述第2锂电池(100')的安置槽(122)。从而,上述第1锂电池(100)与第2锂电池(100')以机械式连接。
利用这种方式,除上述第1锂电池(100)和第2锂电池(100')之外,可以连接第3锂电池(100”)。即,使上述第2锂电池(100')的连接板(124')安置于上述第3锂电池(100”)的安置槽(122”),使上述连接凸起(124a')插入上述安置槽(122”)进行连接。
这种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可以根据目标功率电源电平,决定容纳的单体电池个数。例如,如果使用者需要50A的电池,则可以采用每个裸电池为25A、包含2个裸电池的电池模块,如果需要100A的电池,则可以采用每个裸电池为25A、包含4个裸电池的电池模块。
如果上述锂电池的上述裸电池个数增加,则外壳的大小也应增加。但是,为了使用者的便利,锂电池优选具有更小的大小。
因此,本发明为了能够如上所述减小电池的大小,以非对称凹陷结构形成上述单体电池中容纳裸电池(220)的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从而能够减小当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连结于一个裸电池(220)时的大小。
下面参照图8至图11,对包含这种单体电池的电池模块进行说明。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的立体图,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单体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8及图9所示,构成电池模块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由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分别连结于一个裸电池(220)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构成。
上述单体电池(220)由一对电池极耳(221)、贴装部(222)构成,其中,上述一对电池极耳(221)向上方凸出形成,相互离开,输出不同电源,上述贴装部(222)形成上下左右侧边框,供上述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贴紧。
上述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构成非相互对称的凹陷结构,将上述裸电池(220)置于其间,上述前面外壳(240)安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凹陷形成的背面(231a)并固定。
为此,上述前面外壳(240)包括:前面体(241),具有前面和背面(241b),直立形成;前面散热窗(242),在上述前面体(241)上贯通形成,对上述裸电池(22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前面支撑条(243),在上述前面散热窗(242)中竖直地直立形成,贴紧上述裸电池(220)的前面进行支撑;前面极耳引导部(245),作为在上述前面体(241)的上面向上方凸出的壁面,支撑上述裸电池(220)的电池极耳(221);前面水平边框(242a),向上述裸电池(220)所在方向的相反方向延长,上面和下面构成水平面;前面侧部边框(242b),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的两侧末端,向上下方向延长形成;第1切开槽(244)及第2切开槽(246),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上,在上侧和下侧切开形成一个以上。
上述前面体(241)的前面(241b)作为直立的端面,贴紧上述裸电池(220)并施压,背面(241a)在上下左右侧末端凸出形成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和前面侧部边框(242b)。
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在上述前面体(241)的上侧和下侧,以水平面形成,向与上述裸电池(220)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延长形成。其中,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在以上述裸电池(220)为中心与上述背面外壳(230)结合时,安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231a),贴紧后述的背面水平边框(232a)内侧面并插入。
上述前面侧部边框(242b)在上述前面体(241)的两侧,以分别向竖直方向延长的端面形成。此时,上述前面侧部边框(242b)向上述裸电池(10)的相反位置凸出。其中,上述前面侧部边框(242b)还包括凹陷部(248),上述凹陷部(248)与在后述的背面侧部边框(232b)上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凸块部(238)一致。
上述凹陷部(248)在上述外侧面上构成向内弯曲的曲面,以凹陷的形状构成,向前方凸出,延长得长于其他前面侧部边框(242b)。
上述第1切开槽(244)在从上述前面体(241)的上端延长的前面水平边框(242a)上,切开形成一个以上,上述第2切开槽(246)在从上述前面体(241)的下端延长的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上切开形成。其中,上述第1切开槽(244)和第2切开槽(246)供后述的上述背面外壳(230)的固定装置(234)和下部挂接棱(236)插入,对安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231a)的上述前面外壳(240)进行固定。
上述前面散热窗(242)在上述前面外壳(240)的中心部开口形成,使上述裸电池(220)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其中,上述前面外壳(240)包括前面隔壁(247),上述前面隔壁(247)在形成了上述前面散热窗(242)的前面体(241)上,以上述前面散热窗(242)为中心,向上述前面外壳(240)的背面(241a)凸出。
其中,上述前面隔壁(247)形成在与上述凹陷部(248)相同的位置延长凸出的凸出部(247a)。上述凸出部(247a)在上述前面隔壁(247)中的两侧面上,沿直立的端面延长,并与上述凹陷部(248)凸出长度一致地凸出形成。
上述前面支撑条(243)在上述前面散热窗(242)的上、下侧端面之间竖直地延长并固定,支撑上述前面外壳(240)与背面外壳(230)之间的裸电池(220)。其中,上述前面支撑条(243)优选在构成上述前面散热窗(242)的上侧端面和下侧端面的平坦面上,即,在上述前面散热窗(242)的下侧水平地延长的前面隔壁(247)的上面,设置于远离上述裸电池(220)方向的末端,以便在上述裸电池(220)与前面支撑条(243)之间形成离开的空间。
上述前面极耳引导部(245)作为在上述前面体(241)的上侧向上方凸出的壁面,引导上述裸电池(220)的电池极耳(221)。为此,上述前面极耳引导部(245)以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的上面向上方凸出的竖直面形成。
上述背面外壳(230)作为直立的端面,包括:背面体(231),由供上述裸电池(210)贴紧的背面(231a)和供其他裸电池的前面外壳连结的前面(231b)构成;背面散热窗(232),在上述背面体(231)中开口形成;背面支撑条(233),在上述背面散热窗(232)中竖直地连接,支撑上述裸电池(220);凸块部(238),以向内凹陷的块状形成,以便安置于上述前面外壳(240)的凹陷部(248);基板支撑凸起(214),支撑其上面安置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第2电池极耳引导部(235),引导上述电池极耳(221);背面水平边框(232a),在上述背面体(231)的上端和下端构成向上述裸电池(220)方向水平延长的水平面;背面侧部边框(232b),在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上端的两侧末端向下侧延长,连接于下端的背面水平边框(232a);固定装置(234),安置于上述前面外壳(240)的第1切开槽(244);背面隔壁(237),在开口形成了上述背面散热窗(232)的背面体(231)上,向上述裸电池(210)的相反侧位置延长;结合凸起(239),在上述背面体(231)的背面两侧凸出形成。
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由在上述背面外壳(2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述背面体(231)的前面(231b)和背面(231a)方向延长的水平面构成,当上述前面外壳(240)安置于背面(231a)时,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插入内面。
上述背面侧部边框(232b)在上述前面体(241)的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两侧末端竖直地延长,连接上端和下端的背面水平边框(232a)。
上述凸块部(238)以从上述背面侧部边框(232b)向中心侧,即,向散热窗(142,142')所在方向凸出的壁面形成,当上述前面外壳(240)安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231a)时,插入上述凹陷部(248),使上述前面外壳(240)固定。
另外,上述凸块部(238)在指向上述前面外壳(240)侧的端面上形成向内凹陷的结合孔(238a),在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侧形成凸出的结合凸起(239)。
上述结合孔(238a)供在上述凸块部(238)的前面形成的结合凸起(239)连结。
即,上述凸块部(238)在指向上述前面外壳(240)侧的背面外壳(240)的前面(231a)上形成结合孔(238a),在相反一边(231b)上分别形成凸出形成的柱状的结合凸起(239)。
上述背面隔壁(237)在上述背面体(231)上,在作为与上述裸电池(220)相反位置的上述背面体(231)的前面,以上述背面散热窗(232)为中心,以在上下左右侧向上述裸电池(220)的相反方向凸出形成的壁面形成。
上述背面散热窗(232)在上述背面体(231)上开口形成,使上述裸电池(220)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上述背面支撑条(233)竖直延长,连接上述背面隔壁(237)的上端和下端,支撑上述裸电池(220)。
参照图10和图11,详细说明上述固定装置(234)。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侧剖面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上述固定装置(234)由从上述背面体(231)延长的竖直面(234b)、从上述竖直面(234b)折弯的水平面(234a)、从上述水平面(234a)的下面向下凸出的凸起(234c)构成。
上述竖直面(234b)呈起始端从上述背面体(231)延长、两侧端从上述背面体(231)切开的形状,借助于上述起始端而支撑于背面体(231),因此,向上下方向具有弹力并能够活动。
上述水平面(234a)从上述竖直面(234b)的上端折弯形成。此时,上述水平面处于与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分离的状态。
上述凸起(234c)作为从上述水平面(234a)的下面向下凸出的部分,具有在上述水平面(234a)的末端向一侧方向倾斜地延长后,向直立的端面折弯的形状。
上述固定装置(234)如图4所示,安置于上述前面外壳(240)的前面水平边框(242a)的第1切开槽(244),上述凸起(234c)在上述第1切开槽(244)的内侧挂接于上述前面外壳(240)的挂接棱,使上述前面外壳(240)和背面外壳(230)固定。
另外,上述背面体(231)还包括下部挂接棱(236),上述下部挂接棱(236)从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下端向上方凸出,安置于在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上形成的第2切开槽(246)。上述下部挂接棱(236)在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下端,一个以上相互离开,由向上方凸出的壁面形成。
上述基板支撑凸起(237)作为在上述背面体(231)的上端向上方凸出形成的柱子(237b),由末端为三角形的具有向下倾斜面的凸起(237a)形成。
上述背面极耳引导部(235)在上述背面体(231)的上端,在水平延长的背面水平边框(232a)上切开,在供上述前面极耳引导部(245)插入的空间的末端和两侧端,向上方凸出形成,与上述前面极耳引导部(245)连结,引导及支撑上述裸电池(220)的电池极耳(221),使之向上方凸出。
在本发明中,单体电池的第2实施例包含如上构成,下面对通过如上构成达成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作业者把上述裸电池(220)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此时,上述裸电池(220)的贴装部(222)贴紧上述背面散热窗(232),电池极耳(221)安置于上述背面极耳引导部(235)。
然后,作业者使上述前面外壳(240)的前面贴紧上述裸电池(220)和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231a),安置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水平边框(232a)和背面侧部边框(232b)的内侧。
即,上述前面外壳(240)的前面水平边框(242a)贴紧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内侧面,上述前面侧部边框(242b)贴紧上述背面侧部边框(232b)的内侧面。此时,上述凸块部(238)安置于上述凹陷部(248)。
而且,随着上述前面外壳(240)在上述背面外壳(230)中被安置到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和背面侧部边框(232b)的内侧,上述固定装置(234)被安置于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的第1切开槽(244)。即,由于上述竖直面(234b)在上述背面体(231)上延长,因此,上述水平面(234a)在安置于上述前面水平边框(242a)的同时,借助弹性而上下地活动。
因此,上述固定装置(234)在上下地活动同时,被安置于上述第1切开槽(244)。
而且,从上述背面水平边框(232a)的下端凸出的下部挂接棱(236)安置于上述第2切开槽(246)。因此,上述前面外壳(240)在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被上述固定装置(234)和下部挂接棱(236)固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能够使上述前面外壳(240)安置于在上述背面外壳(230)凹陷形成的背面并固定,所以能够简化组装过程,极大缩短组装时间。
另外,本发明使上述前面外壳(240)与背面外壳(230)之间的分解也能够以简单的过程进行。即,如果上述作业者对上述固定装置(234)的末端向上方施压,在上述固定装置(234)的背面形成的凸起(234c)则从上述前面外壳(240)的第1切开槽(244)脱离,因此,能够简便地使前面外壳(240)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231a)分离。
通过这种过程组装的各个单体电池,在从上述背面外壳(230)的背面凸出的结合凸起(239)插入在相邻其他单体电池的背面外壳前面形成的结合孔(238)同时而依次连结。
另外,本发明除上述构成外,还包括如下第3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第3实施例。
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的另一实施例包括:电池模块(2000),由一个以上单体电池连接构成;侧部构件(1120),在两侧面由直立的端面构成;上部构件(1110),安置于上述侧部构件(1120)的上面;下部构件(1130),在下侧构成容纳一个以上单体电池的空间的底面。
上述上部构件(1110)包括:下部延长板(1115),从上面(1114)向下延长,构成前后面和两侧面;连接板(1113),从上述上面(1114)向一侧方向延长;切开口(1112),在上述连接板(1113)的起始端,以与上述连接板(1113)的前端部一致的形状切开,使上面露出;固定槽(1112a),在上面向内凹陷形成;第1挂接孔(1115a),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上,在指向其他电池方向的面上,贯通形成一个以上;极柱孔(1111),供极柱凸出。
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以从上面(1114)沿各个侧方向向下延长的直立的端面形成,内侧供上述侧部构件(1120)的上端插入并连结。
上述连接板(1113)作为从上述上面(1114)的一侧延长并折弯,继而向另一侧方向延长的平板,在下侧包括固定凸起(1113a),上述固定凸起(1113a)用以安置于在其他电池外壳的上面形成的固定槽(1112a)。
上述固定凸起(1113a)在上述连接板(1113)的下面向下凸出地形成,插入在相邻其他电池外壳的上面形成的固定槽(1112a),使上述电池与相邻电池连接并固定。其中,上述连接板(1113)的前端部形状与上述切开口(1112)一致,当电池外壳之间连结时,前端部安置于另一侧电池外壳的切开口(1112)。
上述切开口(1112)在上述连接板(1113)的起始端切开形成,使形成了上述固定槽(1112a)的上面露出,而且,其形状形成得与上述连接板(1113)的前端部一致。因此,上述切开口(1112)在上述电池外壳(1000',1000”)之间连接时,对安置的其他电池外壳(1000',1000”)的连接板(1113')的前端进行容纳。
上述固定槽(1112a)在通过上述切开口(1112)露出的上面贯通形成,供相邻的其他电池的连接板(1113')插入。其中,上述固定槽(1112a)位于上述连接板(1113)的固定凸起(1113a)的相反方向。
上述第1挂接孔(1115a)在指向其他电池的下部延长板(1115)侧贯通形成一个以上,以便以下的侧部构件(1120)挂接。
上述侧部构件(1120)的下端安置于上述下部构件(1130),上端插入上述上部构件(1110)的内侧,贴紧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的内面并固定。为此,上述侧部构件(1120)包括:侧部主体(1121),由直立的端面形成;上端部(1123),贴紧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的内侧面;第1弹性凸起(1123a),在上述上端部(1123)形成一个以上,具有弹性,挂接于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的挂接孔;下端部(1122),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下端,插入上述下部构件(1130)的内侧;第2弹性凸起(1122a),在上述下端部(1122)具有弹力地凸出形成一个以上,挂接于上述下部构件(1130);散热槽(1124),使内侧的热散热到外部。
上述侧部主体(1121,1121')为一对,相互离开,直立地设置于上述下部构件(1130)上,上端插入上述上部构件(1110)的内侧。
上述上端部(1123)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上侧,插入上述上部构件(1110)的内侧面。
上述第1弹性凸起(1123a)在上述上端部(1123)形成一个以上,挂接于在上述下部延长板(1115)上贯通形成的上述挂接孔,使上述上部构件(1110)和上述侧部主体(1121)固定。为此,上述第1弹性凸起(1123a)构成起始端从上述侧部主体(1121)向下延长、两侧和末端从上述侧部主体(1121)上分离的形状。特别是优选上述第1弹性凸起(1123a)在末端形成向外侧凸出的凸起,以便插入上述挂接孔。
上述下端部(1122)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下侧,由直立的端面构成,末端安置于上述下部构件(1130)的底面,贴紧上述下部构件(1130)的内侧面并固定。
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在上述下部构件(1130)的内侧面,插入在上述下部构件(1130)的侧面部贯通形成的第2挂接孔(1131a),连接上述下部构件(1130)和上述侧部构件(1120)。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向上述第1弹性凸起(1123a)的逆向设置。例如,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的起始端从上述下端部(1122)向上延长,两侧和末端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下端部(1122)切开形成。同样,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的末端形成向外侧凸出的凸起,以便挂接于上述第2挂接孔(1131a)。
上述散热槽(1124)由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上水平切开并延长的多个切开槽构成,使内侧的电池模块(2000)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其中,上述侧部构件(1120)为一对,包含相互一致的结构。即,一侧的第1侧部主体(1121)和另一侧的第2侧部主体(1121')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在相同的位置形成上端部(1123,1123')和下端部(1122,1122'),上述第1弹性凸起(1123a)和第2弹性凸起(1122a)向相同的方向延长形成。
不过,上述第1侧部主体(1121)在两侧端上包括固定条(1126),上述固定条(1126)在指向第2侧部主体(1121')侧的端面上凸出,以便贴紧支撑在上述第1侧部主体(1121)与第2侧部主体(1121)之间安置的电池模块(2000)中最前侧的裸电池(2220”)的前面,上述第2侧部主体(1121')包括在指向上述侧部主体(1121)侧的两侧端面上凸出形成的插入凸起(1125),上述插入凸起(1125)连结于最后位置的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孔(2212b,参照图15至图17),以便支撑位于上述最后位置的单体电池外壳之间的最后位置的裸电池(2220”')。
其中,在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端面上形成的插入凸起(1125),插入在后述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两侧端上形成的结合孔(2212b),使上述单体电池与上述第2侧部主体(1121)结合。
上述下部构件(1130)包括:底面(1132);侧面部(1131),构成在上述底面的左右侧向上方凸出的直立的壁面;第2挂接孔(1131a),在上述竖直部(1131)中的供上述侧部构件(1120)的下端部(1122)贴紧的内侧面上贯通形成;前面和后面,在上述底面(1132)的前方和后面构成分别直立的端面。
上述底面(1132)构成平坦面,分别安置上述电池模块(2000)和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下端部(1122)的末端。
上述侧面部(1131)在上述底面(1132)的两侧构成竖直地直立的壁面。其中,上述侧部主体(1121)的下端部(1122)贴紧并插入上述侧面部(1131)的内侧面。
上述前面(1133)和后面(1135)由在上述底面(113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向上凸出形成的直立的端面形成。其中,上述前面(1133)和后面(1135)的上端经上述侧面部(1131)延长,上述侧面部(1131)形成得上端具有高于上述前面和后面的位置,因此,在上述前面(1133)和后面(1135)的上端之间,形成倾斜面(1134)。
上述第2挂接孔(1131a)在上述侧面部(1131)贯通形成一个以上,供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从上述侧面部(1131)的内侧面插入,在上述第2弹性凸起(1122a)末端向外侧凸出的凸起凸出于外侧。
在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前面(2211b)和背面(2211a)安置互不相同的袋式裸电池(220),这种一个以上裸电池(2220,2220',2220”,2220”')导电连接,构成上述电池模块(2000)。特别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裸电池(220)与单体电池外壳(2210)依次连接并支撑的电池模块中,上述侧部主体(1121,1121')的内侧面支撑位于最外侧的裸电池(2220”,2220”')。
即,例如,以往为制造整体功率为100A的电池,需要4个每个为25A的裸电池和支撑各裸电池的前面和背面的8个单体电池外壳。
但是,本发明使上述侧部主体(1121,1121')支撑最前侧和最后侧的裸电池(2220”,2220”'),总体只利用3个单体电池外壳便能够提供100A电池。下面参照图15至图17对此进行说明。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外壳的背面的立体图,图16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中的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的立体图。
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发明的电池模块(2000)由一个单体电池外壳(2210)与一个裸电池(2220~2220”')依次连结,把连结于最前侧(2220”)与最后侧的裸电池(2220”')支撑于上述侧部主体(1121,1121')。
例如,如果说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0)具有50A的功率,那么,上述电池模块(2000)则包括在前面容纳第1裸电池(2220)、在背面容纳第2裸电池(2220')的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
其中,上述第1裸电池(220)和第2裸电池(2220')被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和上述第1侧部主体(1121)、第2侧部主体(1121')支撑。
另外,如果说上述电池模块具有100A的功率,则包括4个功率为25A的裸电池和3个单体电池外壳。即,包括: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在前面容纳第1裸电池(220);第2单体电池外壳(2210'),贴紧上述第1裸电池(2220)的背面,在前面(2211a)安置第2裸电池(2220');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贴紧上述第2裸电池(2220')的背面,在前面(2211a)安置第3裸电池(2220”)。
而且,上述电池模块包括:第4裸电池(2220”),安装于上述第1侧部主体(2212)的内侧面与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之间;第4裸电池(2220”'),安装于第2侧部主体(1121')的内侧面与上述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背面。
这是因为在上述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前面(2211a)与背面(2211b),连结其他单体电池外壳(2210',2210”)和其他裸电池(2220',2220”),上述侧部主体执行单体电池外壳作用,所以才能实现,下面具体说明上述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构成。
上述单体电池外壳(2210)包括:外壳体(2211),由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构成;结合凸起(1125),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的两侧向前方凸出形成;结合孔(2212b),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背面(2211b)向后方凸出的端部上,向内凹陷形成;基板支撑凸起(2214),在位于上述外壳体(2211)上侧的上下侧边框(2211c)的两侧分别向上凸出形成;极耳引导部(2215),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上下侧边框(2211c)向上凸出形成,以便引导裸电池(220)的电池极耳(221);散热窗(2216),在上述外壳体(2211)上贯通形成;支撑条(2217),从上述散热窗(2216)的中心部竖直地延长,支撑两侧的裸电池(220);支撑端(2218),在上述外壳体(2211)中,在上述散热窗(2216)的上端和下端构成平坦面;隔壁,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向前后方向凸出形成多个。
上述外壳体(2211)由供裸电池(220)的前面安置的背面和贴紧其他裸电池背面(2211b)的前面(2211a)构成,在上端和下端形成沿水平面延长的上下侧边框(2211c),在两侧包含构成直立面并延长的侧部边框(2211d)。上述外壳体(2211)的特征在于:借助上述上下侧边框(2211c)和上述侧部边框(2211d),在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形成供上述裸电池(2220)安置的空间。
上述结合凸起(1125)在上述裸电池(2220)的前面的两侧凸出形成,以便连结于相邻其他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孔(2212b)。
上述结合孔(2212b)向内凹陷形成,以便在上述裸电池(2220)的背面的两侧,供相邻其他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凸起(1125)或在上述第2侧部主体(1121)上凸出的插入凸起插入。
上述极耳引导部(2215,2215')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上面沿水平面延长的上侧边框上,由指向前后方向并向上凸出的壁面构成。其中,上述极耳引导部(2215,2215')在上述外壳体(2211)中,由指向前面(2211a)并相互离开的一对和指向背面(2211b)并相互离开的另一对构成。
与在上述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分别连结的不同单体电池外壳的极耳引导部连结,形成供上述裸电池(2220)的电池极耳向上方凸出的空间。为此,上述极耳引导部(2215,2215')可以在上述上侧边框的水平面上,构成切开的槽,并在边框上向上方凸出,形成供电池极耳插入的空间。
上述基板支撑凸起(2214)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上侧边框两侧,分别向上方凸出,支撑电路板。此时,优选上述基板支撑凸起(2214)以相互离开的两根柱子形成,在相互分离的柱子的上侧末端,具有向下的倾斜面。
这是为了当穿过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的具有窄小直径的孔时,在相互分离的两根柱子贴紧的同时穿过,在穿过上述电路板的孔后,因弹性而重新分离,借助上述末端的凸起(2214a),使电路板的上面(图中未示出)能够挂接。
上述散热窗(2216)在上述外壳体(2211)上贯通形成,对安置的裸电池(222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上述支撑端(2218)在上述外壳体(2211)中的形成了上述散热窗(2216)的外壳体(2211)内侧,在上述散热窗(2216)的上侧和下侧,以水平延长的水平面形成,以便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分别安置裸电池(2220)。
上述支撑条(2217)在上述散热窗(2216)的中心部向上下侧延长并固定。上述支撑条(2217)位于上述支撑端(2218)的中心部,能够对贴紧上述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2211a)的裸电池(2220)与贴紧上述单体电池外壳的背面(2211b)的裸电池(2220)进行划分。
上述隔壁(2219)由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竖直延长的多个竖直隔壁(2219b)和水平延长的多个水平隔壁(2219a)构成。上述竖直隔壁(2219b)和水平隔壁(2219a)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和背面(2211b)形成多个,当与其他单体电池外壳连结时,用以加强外壳体(2211)的刚性,并能够在与其他单体电池外壳之间形成多个通道。
本发明使在上面形成了相互离开的电池极耳(2221)的第1裸电池(220)的主体在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的背面(2211b)安置于散热窗(2216)。此时,上述第1裸电池(2220)的上述电池极耳(2211)安置于上述极耳引导部(2215),主体安置于上述散热窗(2216),安置于上述支撑端(2218)的上面。同时,上述第1裸电池(2220)被在上述散热窗(2216)中心部竖直延长的支撑条(2217)支撑。
而且,上述支撑端(2218)被上述支撑条(2217)划分成两个区域。即,借助上述支撑条(2217),划分出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背面(2211b)一侧安置的单体电池安置的区域和在上述外壳体(2211)的前面(2211a)一侧安置的裸电池安置的区域。
包含了如上分别支撑于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或背面的裸电池的一个单体电池如果具有25A的功率,那么,在上述电池外壳中应容纳总共具有4个裸电池的电池模块。
因此,作业者在上述第1至第4裸电池(2220)中,把上述第1裸电池(2220)安置于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的背面(2211b)后,把第2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2211a)向上述裸电池的背面贴紧,与此同时,使上述第2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凸起(1125)插入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槽,于是,第1单体电池外壳与第2单体电池外壳实现连结。
与此相同,在使上述第2裸电池(2220')安置于上述第2单体电池外壳的背面(2211b)后,上述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前面(2211a)贴紧上述第2裸电池(2220')的背面,与此同时,使上述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结合凸起(1125)插入在上述第2裸电池(2220')的背面形成的结合孔(2212b),于是,上述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与第2单体电池外壳(2210')及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全部连结。
而且,作业者使第3裸电池(2220”)安置于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前面后,使上述第4裸电池(2220”')安置于上述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背面,然后贴紧上述侧部主体的内侧面。
即,随着在上述第2侧部主体(1121')上凸出的插入凸起(1125)插入位于最前侧的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的结合孔(2212b),上述第4裸电池(2220”)被固定于上述第2侧部主体(1121')与第3单体电池外壳(2210”)之间。同样的,第3裸电池(2220”)被固定于上述第1单体电池外壳(2210)与第1侧部主体(1121)之间。
因此,本发明在具有100A功率的电池中,使用4个功率为25A的裸电池、3个单体电池外壳构成电池模块,如果为制造具有50A功率的电池,则使用2个功率为25A的裸电池和1个单体电池外壳构成电池模块,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单体电池外壳的个数,由于单体电池外壳减少,其尺寸也相应减小。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间连接过程的立体图。
如图18所示,使用者可以使用一个电池,在家庭或野外获得供电。此时,在需要比通过一个电池输出的电源更大电平的电力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导电连接一个以上电池,获得具有自身需要的电平的电源。
此时,使用者为减小一个以上连接的电池占据的面积,防止因周边步行者或其他自然环境导致的安全事故,需要以机械式连接各个电池。
因此,首先把第1电池外壳(1000a)的上述连接板(1113)安置于第2电池外壳(1000b)的切开口(1112),使在上述连接板(1113)的下部凸出的固定凸起(1113a)插入第2电池外壳(1000b)上面的通过切开口(1112)而露出的固定槽(1112a)。其中,优选上述固定凸起(1113a)具有向下的倾斜面地形成。
第1电池外壳(1000a)与第2电池外壳(1000b)如此连结后,使第2电池外壳(1000b)的连接板(1113)连结于第3电池外壳(1000c)的固定槽(1112a),能够固定一个以上电池外壳。
上述电池模块(2000)如上所述,例如,当制造总共100A的电池时,依次连结总共4个裸电池和3个单体电池外壳,最前侧和最后侧的裸电池被上述侧部主体的内侧面固定。
工业利用可能性
以上对本发明记载的具体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多种变形及修改,这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这种变形及修改当然属于权利要求书。

Claims (24)

1.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块,由输入输出不同极性的电源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
上部构件,构成使内侧容纳的所述电池模块上部开闭的上面;
下部构件,形成容纳所述电池模块的空间的底面;
侧部构件,相互分隔构成锂电池的两侧面,在上下侧具有一对分别连结于所述下部构件与上部构件的侧部主体;以及
前后构件,在所述侧部构件的前后方连结,构成前面和后面;而且,
所述侧部构件包括相互分隔并构成锂电池两侧面的一对侧部主体,而且所述一对侧部主体中的某一者包括向一侧方向延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下面形成向下凸出的连接凸起;
另一个侧部主体包括由向内凹陷的槽构成的安置槽,以便其他锂电池的连接板安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构件包括:
上部切开槽,在从上面向下延长的下部延长板上切开形成,以便所述安置槽能够从上侧露出;以及
上部挂接孔,在所述下部延长板的前面和后面贯通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构件包括:
前后主体,直立形成,分别插入所述一对侧部构件的前端和后端;
第1挂接凸起和一个以上第1插入凸起,在所述前后主体的上端向上凸出形成,其中,所述第1挂接凸起在向上的末端凸出形成凸起,连结于所述上部挂接孔;以及
第2挂接凸起和一个以上第1插入凸起,在所述前后主体的下端部向下凸出形成,其中,所述第2挂接凸起在向下延长的末端凸出形成凸起,连结于所述前后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构件包括:
底板,容纳所述电池模块;
侧部壁面,从所述底板的两侧向上凸出,内侧面形成错层,以便所述侧部主体的下端部插入内侧面并安置;以及
下部挂接孔,从所述底板的前后侧向上凸出,供所述第2挂接凸起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构件包括:
第1插入板,在所述侧部主体的上端,形成错层,插入所述上部构件的内侧面;
第2插入板,在所述侧部主体的下端,具有错层并向下凸出,插入在所述下部构件的侧部壁面上形成的错层;以及
前后端,在所述侧部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向与其他侧部主体相向的方向折弯,向上下侧延长;而且,
所述第1插入板和第2插入板还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向所述前后端侧延长,向另一侧侧部主体方向折弯并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主体包括在前面直立的前板和在所述前板的后面侧相互分隔地粘合的后板,所述前板和后板在两侧以相互分隔的空间形成供所述引导装置插入的插入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构件还包括散热窗,贯通形成多个,使内侧的电池模块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前面外壳和背面外壳,分别位于形成电池极耳并输入输出电源的裸电池的前面和背面,相互能拆装连结;
所述前面外壳包括前面水平边框以及前面侧部边框,其中,所述前面水平边框在上下末端向水平方向延长,构成水平面,所述前面侧部边框以在所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两侧末端向上下方向延长的直立的端面形成;
所述背面外壳包括背面水平边框以及背面侧部边框,其中,所述背面水平边框在上下侧末端水平地延长,构成水平面,所述背面侧部边框以在所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两侧末端向上下方向延长的直立的端面形成;而且,
所述前面外壳安置到所述背面外壳的背面时,所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上面则贴紧并插入所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下面,所述前面侧部边框的外面连结于所述背面侧部边框的内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外壳包括第1切开槽,所述第1切开槽在上侧延长的所述前面水平边框上,切开形成一个以上,由末端向上方凸出的壁面构成;
所述背面外壳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在上侧延长的所述背面水平边框上,为连结于所述第1切开槽而具备从下面向下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以挂接于在所述第1切开槽的末端形成的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外壳还包括第2切开槽,所述第2切开槽在下侧水平延长的前面水平边框上切开形成一个以上;
所述背面外壳还包括下部挂接棱,所述下部挂接棱在所述背面水平边框上,在从下侧水平延长的水平面上,向上方凸出,安置于所述第2切开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外壳包括:
前面体,由前面和背面构成,其中,所述前面为使所述裸电池贴紧而一面以端面构成,所述背面形成有所述前面水平边框及第1竖直边框;
前面散热窗,在所述前面体上开口形成,对所述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前面支撑条,在所述前面散热窗中上下延长;以及
前面极耳引导部,在所述前面水平边框的上面,由向上方凸出形成的壁面构成,引导所述裸电池的电池极耳。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外壳包括:
背面体,在为使所述裸电池贴紧而一面由端面构成的背面上,形成有所述背面水平边框及背面侧部边框;
背面散热窗,在所述背面体上开口形成,对所述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背面支撑条,在所述背面散热窗中上下延长;以及
背面极耳引导部,在所述背面水平边框的上面,由向上方凸出形成的壁面构成,引导所述裸电池的电池极耳。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外壳还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裸电池不贴紧的背面的两侧前面侧部边框上,以向内凹陷形的槽构成;
所述背面外壳还包括凸块部,所述凸块部在所述背面侧部边框上,与所述凹陷部对应地以向中心部侧凸出的壁面构成。
所述凸块部在指向所述前面外壳侧的面上,包括向内凹陷的结合孔,在所述结合孔的相反侧的面上,包括凸出形成的结合凸起。
14.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块,由输入输出不同极性电源的一个以上单体电池导电连接;
上部构件,构成使内侧容纳的所述电池模块上部开闭的上面;
下部构件,形成容纳所述电池模块的空间的底面;以及
侧部构件,作为直立的端面,在上侧与所述上部构件连结,在下侧连结于所述下部构件;而且,
所述上部构件包括连接板、切开口及固定槽,其中,所述连接板在上面向一侧方向延长,形成有从下面向下凸出的固定凸起,所述切开口在所述连接板相反一侧位置的上面切开,具有与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部对应的形状,所述固定槽在所述切开口处,供所述连接板的挂接凸起挂接或解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构件在上面向两侧方向延长的下部延长板上,还包括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第1挂接孔;
所述下部构件在所述底面的两侧竖直地向上凸出的侧面部上,还包括一个以上第2挂接孔;
所述侧部构件在上侧还包括连结于所述第1挂接孔的第1弹性凸起,在插入所述侧面部内侧的下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2挂接孔的第2弹性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构件还包括侧部主体,所述侧部主体由相互分隔的一对端面形成,在上侧连结所述上部构件,在下侧安置固定于所述下部构件;
所述电池模块是裸电池连结于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或背面,构成单体电池,一个以上单体电池依次连接,最外侧裸电池的一面支撑于所述单体电池外壳的前面或背面,相反一侧支撑于所述侧部主体的内侧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凸起及第2弹性凸起的起始端从所述侧部构件延长,在末端形成插入所述第1挂接孔和第2挂接孔的凸起,两侧和末端在所述侧部构件上分离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容纳袋式裸电池的单体电池外壳,所述单体电池外壳包括:
外壳体,利用具有上下侧边框和侧部边框的直立的壁面,安置所述裸电池,其中,所述上下侧边框具有水平面,从上侧和下侧延长,所述侧部边框从所述上下侧边框的两末端延长;
结合凸起,在所述外壳体的一面上,向一侧方向凸出;以及
结合孔,在所述外壳体的另一面上,供向一侧方向凸出的所述结合凸起插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外壳中,所述侧部构件至少在指向内侧容纳的电池模块的一面上,还包括插入于所述单体电池外壳的结合孔的插入凸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体电池外壳在所述外壳体的上面,包括由向上凸出的壁面形成的极耳引导部;
所述极耳引导部包括指向所述外壳体前面并相互离开的一对和指向背面并相互离开的另一对。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体电池外壳在构成所述外壳体的上面的上下侧边框上,还包括向上方凸出并支撑电路板的基板支撑凸起;
所述基板支撑凸起以相互离开的两个柱子形成,在相互分离的柱子的上侧末端,以具有向下的倾斜面并凸出形成的凸起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外壳还包括:
散热窗,在所述外壳体上贯通形成,对安置的裸电池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支撑端,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形成了所述散热窗的外壳体内侧,以在所述散热窗上侧和下侧水平延长的面形成,在所述外壳体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安置裸电池;以及
支撑条,在所述散热窗的中心部,向上下侧延长,固定于所述支撑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体电池外壳在所述外壳体的前面和背面,还包括竖直延长的多个竖直隔壁和水平延长的多个水平隔壁。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构件还包括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贯通形成多个,使内侧的电池模块产生的热散热到外部。
CN201210147211.9A 2012-02-28 2012-05-11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6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20187 2012-02-28
KR1020120020041A KR101285194B1 (ko) 2012-02-28 2012-02-28 연결장치가 구비된 리튬 전지
KR10-2012-0020041 2012-02-28
KR1020120020187A KR101340099B1 (ko) 2012-02-28 2012-02-28 연결장치를 구비한 리튬전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6302A true CN103296302A (zh) 2013-09-11
CN103296302B CN103296302B (zh) 2015-11-04

Family

ID=4900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72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6302B (zh) 2012-02-28 2012-05-11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425442B2 (zh)
JP (1) JP5619823B2 (zh)
CN (1) CN103296302B (zh)
WO (1) WO2013129732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103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广州倬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合式电池
CN10823235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08370010A (zh) * 2016-09-19 2018-08-0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8973642A (zh) * 2018-08-04 2018-12-11 峰范新能源汽车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09659463A (zh) * 2019-01-02 2019-04-19 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组成组结构
CN111200088A (zh) * 2020-03-13 2020-05-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热安全管控电池模组结构
CN112889176A (zh) * 2018-09-13 2021-06-01 帝威尼梅吉克股份公司 具有用作散热器的底板的电池模块
CN113067092A (zh) * 2021-04-19 2021-07-0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6554A (zh) * 2019-01-09 2022-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0585A1 (de) * 2013-06-07 2014-12-11 Robert Bosch Gmbh Gehäusevorrichtung für zumindest eine Energiespeicherzell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Gehäusevorrichtung für zumindest eine Energiespeicherzelle
KR101698768B1 (ko) * 2013-07-18 2017-0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341401B1 (ko) * 2015-05-28 2021-1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1791433B1 (ko) * 2015-10-05 2017-10-31 이규학 군용 전자장비용 케이스의 조립방법
KR101916720B1 (ko) * 2016-01-05 2018-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배터리 모듈을 이용한 전기 자동차
WO2018008135A1 (ja) * 2016-07-07 2018-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ケース、電池セル、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735778B2 (en) * 2016-09-20 2023-08-22 Honeywell Limited Battery pack device with casings for multiple cells
KR102065103B1 (ko) * 2016-11-04 2020-01-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팩
KR101912015B1 (ko) 2016-11-15 2018-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06654103B (zh) 2017-01-20 2019-10-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CN108878699B (zh) * 2017-05-15 2021-03-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114122589B (zh) * 2017-12-11 2024-01-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框体及电池模组
KR102508167B1 (ko) * 2018-02-23 2023-03-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10739422A (zh) * 2019-09-29 2020-01-3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支架组和包含所述电芯支架组的储能装置封装件
FI20215113A1 (en) * 2021-02-03 2022-08-04 Aurora Powertrains Oy Scalable stackable battery pack
CN114914614B (zh) * 2022-05-16 2023-09-12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15084767B (zh) * 2022-07-20 2022-11-15 深圳时代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的高效导向结构
EP4333174A1 (en) * 2022-09-02 2024-03-06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system, chassis arrangement, electrified heavy-duty vehicle and method
CN117175073B (zh) * 2023-11-02 2024-01-16 博鼎精工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516390A (ja) * 1997-06-02 2000-12-05 ジーエヌビー・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密封型鉛蓄電池セル用のモジュラーセルトレーアッセンブリ
CN101212032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
JP2010232102A (ja) * 2009-03-27 2010-10-14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電池パッケージ、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102315476A (zh) * 2011-08-25 2012-01-11 石家庄杰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4492A (ja) * 1996-08-20 1998-03-06 Nec Corp 携帯用バッテリー
JP4609623B2 (ja) * 2003-05-26 2011-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結束具
JP4706170B2 (ja) * 2003-10-14 2011-06-22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組電池
KR100891079B1 (ko) * 2005-02-07 2009-03-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 모듈용 전지 카트리지 연결 시스템
KR100850866B1 (ko) * 2005-12-27 2008-08-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팩 제조용 프레임 부재
KR100892046B1 (ko) * 2006-09-18 2009-04-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0833736B1 (ko) * 2006-10-24 2008-05-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JP2009224227A (ja) * 2008-03-17 2009-10-01 Toshiba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09231143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shiba Corp 電池装置
US9337456B2 (en) * 2009-04-20 2016-05-10 Lg Chem, Ltd. Frame member, frame assembly and battery cell assembly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9147916B2 (en) * 2010-04-17 2015-09-29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TWI418079B (zh) * 2011-07-04 2013-12-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電池模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516390A (ja) * 1997-06-02 2000-12-05 ジーエヌビー・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密封型鉛蓄電池セル用のモジュラーセルトレーアッセンブリ
CN101212032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
JP2010232102A (ja) * 2009-03-27 2010-10-14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電池パッケージ、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102315476A (zh) * 2011-08-25 2012-01-11 石家庄杰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103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广州倬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合式电池
CN108370010A (zh) * 2016-09-19 2018-08-0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823235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08232358B (zh) * 2016-12-15 2023-10-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池模块
CN108973642A (zh) * 2018-08-04 2018-12-11 峰范新能源汽车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12889176A (zh) * 2018-09-13 2021-06-01 帝威尼梅吉克股份公司 具有用作散热器的底板的电池模块
CN109659463A (zh) * 2019-01-02 2019-04-19 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组成组结构
CN114256554A (zh) * 2019-01-09 2022-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CN114256554B (zh) * 2019-01-09 2023-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US11955651B2 (en) 2019-01-09 2024-04-09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1200088A (zh) * 2020-03-13 2020-05-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热安全管控电池模组结构
CN111200088B (zh) * 2020-03-13 2022-09-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热安全管控电池模组结构
CN113067092A (zh) * 2021-04-19 2021-07-0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79022A (ja) 2013-09-09
CN103296302B (zh) 2015-11-04
WO2013129732A1 (ko) 2013-09-06
US9425442B2 (en) 2016-08-23
US20160133891A1 (en) 2016-05-12
US20130224524A1 (en) 2013-08-29
US9559344B2 (en) 2017-01-31
JP5619823B2 (ja)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6302A (zh) 具备连接装置的锂电池
CN103296225A (zh) 利用凹陷结构的单体电池外壳
JP6215088B2 (ja)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CN104103798B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CN104103782B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WO2009011539A3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based on mechanical connection manner
CN104103783A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CN103000836A (zh) 电池模块
CN101901942A (zh) 2种方形充电电池的充电器
KR20160103846A (ko) 배터리 팩
CN209954548U (zh) 一种防止壳体倾倒的圆柱锂电池装壳用支架
CN215933750U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防护结构
CN109524578A (zh) 一种电池包
CN208157733U (zh) 一种带开关结构的耳机连接器
CN203086164U (zh) 分离式背夹移动电源
CN219247504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充电宝及其电池盒
CN110265602A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集成方式的电池模组结构
CN210629123U (zh) 一种嵌入式双背夹电池
CN217216856U (zh) 一种耳机电池座
CN219979948U (zh) 一种充电枪用枪头帽
CN202309105U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器
CN215008405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及其电芯结构
CN220458693U (zh) 骑行头盔
CN219658933U (zh) 引脚结构、电芯及电池包
CN219436691U (zh) 一种多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及充电器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