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663B -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663B
CN103293663B CN201310231058.2A CN201310231058A CN103293663B CN 103293663 B CN103293663 B CN 103293663B CN 201310231058 A CN201310231058 A CN 201310231058A CN 103293663 B CN103293663 B CN 103293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correction
aberration
corrector
front corr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10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3663A (zh
Inventor
沈锋
叶红卫
周睿
甘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2310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3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3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包括多个波前校正器、分光镜、一个波前传感器和一个波前处理机;多个波前校正器在光路中随意串联排布,波前传感器在空间上与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满足共轭关系,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对波像差进行高精度直接斜率法校正,其他各波前校正器根据高精度波前校正器的校正电压解耦算法对低阶波前像差进行电压解耦分离,对特定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也可以对全部像差进行直接斜率法校正,最终各个波前校正器校正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本发明用于强激光领域的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大气湍流校正、热晕校正等相差变化剧烈,需要多套自适应光学系统联合校正的光学领域。

Description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电压解耦控制的单波前传感器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自适应光学系统是一种实时探测和校正随机光学波前像差的系统,它主要由波前传感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或者曲率传感器等)、波前校正器(倾斜镜、变形镜等)和波前控制器等部分组成。由波前传感器实时探测像差波前信息,并由波前控制器将波前传感器探测得到的信号经过控制算法转化为波前校正器各个驱动器的电压控制信号,电压控制信号驱动波前校正器改变镜面面形,从而实现波前误差的实时校正。
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一般包括一个波前传感器、一个倾斜镜、一个变形镜和一个波前控制器等。随着自适应光学系统应用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一个变形镜在某些场合已经无法满足系统复杂波前畸变的需求。近年来好多专家学者提出用两套自适应光学系统串联工作校正大畸变波前的方法。Sivokon在文献(High-resolution adaptive phase distortionsuppression based solely on intensity information.j.Opt.Soc.Am.(A),1998,15(1):234-247)中分析了低空间分辨率系统和高空间分辨率系统的联合使用,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空间校正能力,Roggemann等在文献(Two-deformable-mirror concept for correctingscintillation efforts in laser beam projection through the turbulent atmosphere[J],ApplOpt,1998,37:4577-4585)中提出用两个变形镜联合校正激光大气传输中闪烁效应,T.J.Karr在文献(Instabilities of atmospheric laser propagation[A],SPIE[C],1990.1221:26-55)中讨论了利用双变形镜避免热晕相位校正不稳定性等问题,胡诗杰等在文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像差解耦研究,光学学报,2005.25:1687-1692)中提出利用双波前校正器自适应光学系统实现对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校正。李新阳等分析了利用单波前传感器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实现对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斜率解耦控制。对于相位补偿校正而言,上述学者所述的方法,从原理上讲具有可行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成本极大,并且使系统变的过于庞大。胡诗杰提出的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解耦算法无法扩展到多个波前校正器的情况,且在实际光学系统实时闭环控制中很难实现实时闭环,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李新阳等提出单波前传感器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斜率解耦算法可以实现实时闭环,系统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但最终的系统控制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常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含有较大波前像差校正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技术,并在实际系统中得到验证,该技术通过对多个波前校正器电压控制的解耦算法,解决以往单波前传感器控制多波前校正器技术中低阶像差校正精度不高的难题,通过该发明可以实现多个波前校正器校正不同像差类型和不同大小校正量的灵活稳定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包括波前校正器组、分光镜、波前传感器和波前处理机组,所述的波前校正器组由多个波前校正器组成,多个波前校正器在光路中可以任意串联排布,最高精度的波前校正器波前探测器空间分辨率相匹配,在几何位置上满足共轭关系;波前处理机组由多个波前控制模块组成,波前控制模块的数量与波前校正器相同,每个波前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波前校正器组中的一个波前校正器;激光束经波前校正器组到达分光镜,部分能量经分光镜透射出去,另一部分能量经分光镜反射进入波前传感器,使激光束的光学波前斜率信息被波前传感器所探测,进入波前处理机组,波前处理机组中的最高精度波前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进行高精度实时校正,其余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根据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的驱动电压,经过电压解耦后驱动控制各自的波前校正器对相关像差进行校正,最终各个波前校正器校正的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校正精度完全取决于最高精度的波前校正器校正精度。
所述的波前校正器组由一个对倾斜像差进行校正的倾斜镜和多个变形镜组成,所述的倾斜镜位于多个变形镜校正器前;所述的波前处理机组由一个驱动控制倾斜镜的倾斜控制模块和多个控制变形镜的控制模块组成。
所述的倾斜镜或变形镜可以是压电陶瓷连续波前校正器,也可以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或微机电薄膜波前校正器等能动波前校正器。
本发明采用的波前传感器,可以是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如文献“Hartmann Sensersfor Optical Testing”Robert J.Zielinski,B.Martin Levine,Brain MoNeil.SPIEVol.314,P398,1997)公开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或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00168.1中所公开的基于微棱镜阵列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还可以是曲率传感器等其他波前探测仪器。
本发明的原理如图2所示,多个波前校正器在光路中可以随机串联排布,波前处理机组对波前像差进行电压解耦分解,控制各波前校正器进行高精度闭环校正,最高精度的波前校正器相对空间频率最高,与波前传感器空间分辨率相匹配,在几何位置上满足共轭关系。对探测到的所有像差进行高精度的直接斜率法校正。其他各波前校正器根据高精度波前校正器的校正电压解耦算法对低阶波前像差进行电压解耦分离,可以对特定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也可以对全部像差进行直接斜率法校正。最终各个波前校正器校正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
波前校正器校正波前相位畸变的过程,就是将波前相位畸变Φ(x,y)用波前校正器各个驱动器的影响函数fk(r)展开的过程,设输入信号Vk是加载于第k个驱动器上的电压,则有:
Φ DM ( x , y ) = Σ k = 1 n V k · f k ( r ) - - - ( 1 )
式中:n为波前校正器驱动器数;Vk为各驱动器波面重构电压;fk(r)为驱动器影响函数。整个变形镜的面形可以认为是由所有驱动器的影响函数在不同电压系数下的加权线性叠加。波前校正器驱动器影响函数是指在单个驱动器上施加单位重构电压后,波前校正器面形变化的分布函数,测量出每个驱动器的影响函数就能根据线性叠加的原理大致计算出变形镜对各种波前像差的校正能力。典型的影响函数可以用超高斯方程:
来表示。其中fi(x,y)为第i个驱动器的位置,d为驱动器间距,a为高斯指数,ω为驱动器“交连值”,它的定义是单个影响函数中加电的驱动器的变形量δ1与相邻位置驱动器变形量δ2的比值,即ω=δ21,这个值普遍在5%~20%。交连值越大波面变化越平缓,交连值越小波面变化越陡峭。不同的交连值也会严重影响反射镜校正波前相位的能力。a和ω的大小与变形镜镜面材料的刚度、厚度和驱动器连接方式等有关。变形镜的驱动器数目、布局和影响函数决定其拟合各种相差的能力。
在系统开环的条件下,对波前校正器的各个驱动器分别施加重构电压Vi并且同时测量波前传感器上的波前斜率Gi,得到波前重构电压与波前传感器测量的波前斜率间的对应关系Gi=Ri·Vi,最终用矩阵公式表示为
G=R·V       (3)
其中V=[V1,V2,…,Vn]T是波前校正器各驱动器波前重构电压向量,n是波前校正器的驱动器总数。G=[G1x,G1y,G2x,G2y,…,Gmx,Gmy]T是波前传感器测量的波前斜率向量,m是波前传感器子孔径数。R是2m×n维的哈特曼传感器与驱动器位置之间的斜率影响矩阵。当波前传感器子孔径与波前校正器驱动器布局、以及波前校正器驱动器影响函数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得到斜率响应矩阵R,但实验测得的斜率响应矩阵更能准确反映系统的真实情况。当波前传感器测量得到波前相位倾斜向量G后,利用奇异值分解法求出斜率响应矩阵R的广义逆R+,就可以求出波前校正器各驱动器波前重构电压:
V=R+·G      (4)
将波前重构电压V代入(1)式,就是单个波前校正器单帧波前校正过程。由于传递矩阵R随时都可由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来测量,而求其逆矩阵的方法也很容易实现,所以在实际自适应光学系统中,这种方法很实用,效果也较好。目前国内自适应光学系统最常采用的就是直接斜率波前复原算法。
如果在光路有多个波前校正器串联工作,将波前校正器按空间分辨率由低到高排列,各个校正器斜率影响矩阵分别设为R1、R2、R3…RH,各个校正器波前重构电压向量分别设为V1、V2、V3…VH,则波前传感器测量的波前斜率向量为G由最高精度波前控制模块计算出的波前重构电压表示为:
G=RH·VH     VH=RH +·G     (5)
其他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输入信息均来自于最高精度校正器控制模块的波前重构电压VH
已知一组波前传感器测量的波前斜率向量G,可以用Zernike像差系数来表示为:
G=D·A           (6)
其中D为各阶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矩阵,A为各阶Zernike像差系数向量。则这组斜率向量所代表波像差的各阶Zernike像差系数用最高精度校正器波前重构电压表示为
A=D+RHVH         (7)
其中D+为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矩阵D的逆矩阵,由于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的不完全正交性以及在有限的采样点上函数的非正交性,都有可能使矩阵D的秩不完备。计算D的逆矩阵D+的方法通常有普通最小二乘法、Gram-Schmidt正交化法和奇异值分解法三种。其中奇异值分解法是一种数值稳定性相当好的算法,不管矩阵条件数如何,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得到的广义逆求解方程,在最小二乘最小范数意义下都能得到稳定解。
要使第i个波前校正器(i<H)只对单阶或多阶Zernike像差Ai向量起作用,最好是计算得到的总Zernike像差系数向量中加入限定条件In,计算得到Zernike像差Ai向量为:
Ai=D+RHVHIi      (8)
其中Ii为模式像差滤波矩阵,等于总Zernike像差系数最高阶的方阵,形式为除对角线上与需校正像差阶数对应的元素为1以外,其余元素全为0。此时第i个波前校正器校正的斜率向量为Gi=DAi,波前校正器Dml上各驱动器波前重构电压表示为:
V i = R i + G i = R i + DA i = R i + DD + R H V H I i - - - ( 9 )
这样波前校正器Dml就只对指定的单阶或多阶Zernike波像差Ai起校正作用。如果对Ii为完整单位对角矩阵,则第i个波前校正器也可以对全部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多个波前校正器均由独立的波前控制模块单独控制,波前处理机之间不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各个处理机模块可以针对不同像差类型进行联合闭环校正。各个波前校正器分别控制不同像差类型,极大地降低了对波前校正器的制作难度和闭环压力。多单元数的变形镜与波前传感器探测精度相匹配,并处在波前传感器的入瞳位置,保证了最佳的校正效果。
(2)本发明中的多个波前校正器均采用最高校正精度的波前控制模块计算出的波前重构电压,采用统一的控制标准。通过不同参数设,使得各个波前控制器校正电压得到分配,各个校正器之间相互独立,互相补充,保证系统联合校正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的多个波前校正器可以采用直接斜率法或Zernike模式法进行联合校正控制,通过对各个波前电压控制模块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实现联合稳定控制。
(4)本发明的各个波前校正器对像差的校正量叠加,可同时兼顾大行程和高空间频率特性的波前像差校正,不仅可以用于强激光领域的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还可用于大气湍流校正、热晕校正等相差变化剧烈,对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能力要求较高的光学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具体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子光斑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校正低阶波像差的45单元变形镜驱动器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校正残余波像差的152单元变形镜驱动器布局示意图;
图7为传统典型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信号流程框图;
图8为本发明中双变形镜电压解耦控制信号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波前校正器组2、分光镜3、波前传感器4、波前处理机组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前校正器组2采用由一个对倾斜像差进行校正的倾斜镜和两个个变形镜组成,其中一个倾斜镜排列在最前面,152单元变形镜相对45单元变形镜的空间频率高,且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4空间分辨率相匹配,在几何位置上满足共轭关系;波前处理机组5由一个驱动控制倾斜镜的倾斜镜处理机模块和两个驱动控制变形镜的变形镜波前处理机控制模块组成;激光束1经波前校正器组2到达分光镜3,部分能量经分光镜3透射出去,另一部分能量经分光镜3反射进入波前传感器4,使激光束1的光学波前斜率信息被波前传感器4所探测,进入波前处理机组5,波前处理机组5中的152单元变形镜处理机模块驱动控制152单元变形镜进行波前校正,对波前探测器探测到的所有像差进行校正,45单元变形镜处理机模块驱动控制45单元变形镜对低阶像差进行校正,最终对两个变形镜校正的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
在具体实施中,采用148单元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来探测畸变波前像差,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子光斑分布示意图如图4所示,用倾斜镜来校正波前像差的倾斜部分,用45单元变形镜校正离焦、象散像差部分(第3-5阶Zernike像差),所有残余像差用152单元变形镜来校正。45单元变形镜和152单元变形镜驱动器布局如图5、图6所示。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光路中的位置与152单元变形镜满足共轭关系,空间分辨率和152单元变形镜相匹配。
单独给每个驱动器加波前重构电压,分别测量实际45单元变形镜和152单元变形镜的斜率响应矩阵为R45和R152,45单元变形镜的模式法响应矩阵为:Q45DM=R45 +·D·D+,加入限制校正离焦、象散像差部分条件I45矩阵,,则矩阵Q45修改为:
Q45=R45 +·D·I45D+     (10)
其中R45 +为45单元变形镜斜率响应矩阵R45的广义逆矩阵,D+为148单元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排布对n阶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矩阵D的广义逆矩阵,I45矩阵为n阶方阵,形式如(16)式所示,对角线上与3-5阶像差对应的元素为1以外,其余元素全为0,
45单元变形镜所需的波前重构电压是由152单元变形镜的循环校正电压解耦而来的,因此由公式(5)得到G=R152·V152,其中V152为152单元变形镜的循环校正控制电压,由公式(9)计算出此时45单元变形镜上各驱动器波前重构电压表示为:V45DM=R45 +DD+R152V152I45。这样45单元变形镜就根据152单元变形镜的循环校正电压,通过电压解耦算法计算出45单元变形镜只对离焦、像散像差起校正作用时的波前重构电压。
由于152单元变形镜对除整体倾斜像差以外的所有像差进行高精度校正控制,因此152单元变形镜斜率响应矩阵R152中加入需要忽略整体倾斜像差校正的限定条件。整体倾斜像差相差用Zernike多项式表示为:
Z1:X方向倾斜像差:Φ(x,y)=a1×Z1=a1×x
Z2:Y方向倾斜像差:Φ(x,y)=a2×Z2=a2×y
152单元斜率响应矩阵中相应的限定项分别为:
Rm1i=∫∫Ri(x,y)Z1dxdy=∫∫Ri(x,y)xdxdy
Rm2i=∫∫Ri(x,y)Z2dxdy=∫∫Ri(x,y)ydxdy
152单元变形镜的扩展斜率响应矩阵为:
R 152 * = R 152 Rm = R 1,1 , x R 1,2 , x · · · R 1 , m , x R 1,1 , , y R 1,2 , y · · · R 1 , m , y · · · · · · · · · · · · R n , 1 , x R n , 2 , x · · · R n , m , x R n , 1 , y R n , 2 , y · · · R n , m , y Rm 1 1 Rm 1 2 · · · Rm 1 m Rm 2 1 Rm 2 2 · · · Rm 2 m - - - ( 12 )
对R152 *求广义逆R152 *+,即可得到152单元变形镜限定校正整体倾斜的波前重构电压为:
V152DM *=R152 *+·G           (13)
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控制运算的任务是把复原出的波前重构电压经过控制算法,得到驱动器控制电压。通常在负反馈的方式下闭环工作,哈特曼传感器测量的是变形镜校正后的波前误差。这种闭环负反馈工作方式可以减小对哈特曼传感器动态范围的要求,克服系统中的变形镜滞后等非线性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一个典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信号流程方框图如下图7所示:波前探测器(WFS)测量波前畸变,在高速数字计算机中进行波前复原电压计算(WFC)和积分驱动控制计算(CC),得到的控制电压信号经过数模转换(DAC)和高压放大器(HVA)驱动变形镜(DM)产生出需要的补偿波前,数模转换(DAC)经网络滤波(NET)后,再经高压放大器(HVA)驱动快速倾斜反射镜(TM)产生出需要的补偿倾斜。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是一个数字-模拟混合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双变形镜电压解耦控制信号流程方框图如下图8所示:波前探测器(WFS)测量波前畸变,在高速数字计算机中进行152单元变形镜的波前复原电压计算(WFC)和波前控制计算(CC),在保证152单元变形镜控制回路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尽可能的提高该控制回路的闭环带宽,得到152单元变形镜的控制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电压信号直接经过数模转换(DAC)和高压放大器(HVA),使得152单元变形镜和倾斜镜(TM)产生出需要的补偿波前。另一路电压信号通过公式(9)计算出45单元变形镜上各驱动器低阶波前像差重构电压(V2V),经过波前控制计算(CC),按照波前探测器(WFS)测量波前畸变误差最小的原则,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尽可能的提高该整个控制回路的稳态误差,得到45单元变形镜的控制电压信号,经过数模转换(DAC)和高压放大器(HVA),得45单元变形镜产生所需要的低阶像差补偿波前。最终45单元变形镜对总体像差中的低阶大量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152单元变形镜对总体残余像差进行高精度直接斜率法校正,两个变形镜校正的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
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前校正器组(2)、分光镜(3)、波前传感器(4)和波前处理机(5),所述的波前校正器组(2)由多个波前校正器组成,即由一个单独对倾斜像差进行校正的倾斜镜和多个变形镜组成,所述的倾斜镜位于多个变形镜位前,多个波前校正器在光路中可以随意串联排布,没有位置要求,但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与波前探测器空间分辨率相匹配,在几何位置上满足共轭关系;波前处理机(5)由一个驱动控制倾斜镜的倾斜控制模块和多个变形镜驱动控制模块组成,每个波前控制模块分别驱动控制波前校正器组(2)中的一个波前校正器;激光束(1)经波前校正器组(2)到达分光镜(3),部分能量经分光镜(3)透射出去,另一部分能量经分光镜(3)反射进入波前传感器(4),使激光束(1)的光学波前斜率信息被波前传感器(4)所探测,进入波前处理机(5),波前处理机(5)中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控制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对波前像差进行高精度直接斜率校正,其余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根据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的波前重构电压VH进行像差模式分解,第i个波前校正器的波前重构电压表示为:
V i = R i + G i = R i + DA i = R i + DD + R H V H I i
式中R+ i为波前校正器Dml的斜率响应矩阵的广义逆矩阵,Gi为第i个波前校正器需校正的波前斜率向量,矩阵D为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矩阵,Ai为第i个波前校正器需校正的各阶Zernike像差系数向量,D+为Zernike多项式偏导数矩阵D的广义逆矩阵,RH为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的斜率响应矩阵,VH为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控制模块的波前重构电压,Ii为模式像差滤波矩阵,为总Zernike像差系数最高阶的方阵,形式为除对角线上与需校正像差阶数对应的元素为1以外,其余元素全为0,Dml就只对指定的单阶或多阶Zernike波像差起校正作用,如果对Ii为完整的单位对角矩阵,则第i个波前校正器对全部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最终各个波前校正器校正的像差叠加,完成对总体像差的高精度校正,由于各个波前校正器只校正部分像差,校正量小于总像差,因此校正精度优于最高精度的波前校正器的校正精度;
所述的多个波前控制模块均采用同一个波前控制电压信息,分别进行电压解耦控制进行分解,各模块之间不进行数据交换,各个处理机均实现高精度闭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对探测到的所有波像差进行高精度直接斜率法校正,其他各波前校正器根据最高精度波前校正器的校正电压解耦算法对低阶波前像差进行电压解耦分离,对特定像差进行模式法校正,或对全部像差进行直接斜率法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镜或变形镜为压电陶瓷连续波前校正器或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或微机电薄膜波前校正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前传感器(4)为基于微棱镜阵列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或曲率传感器。
CN201310231058.2A 2013-06-12 2013-06-12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Active CN103293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1058.2A CN103293663B (zh) 2013-06-12 2013-06-12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1058.2A CN103293663B (zh) 2013-06-12 2013-06-12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663A CN103293663A (zh) 2013-09-11
CN103293663B true CN103293663B (zh) 2015-04-22

Family

ID=4909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1058.2A Active CN103293663B (zh) 2013-06-12 2013-06-12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3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7607B (zh) * 2015-04-27 2017-04-1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光学控制方法
CN105866939A (zh) * 2016-06-15 2016-08-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变形镜的引入波前畸变的方法
EP3296723A1 (en) * 2016-09-14 2018-03-21 ASML Netherlands B.V. Illumination source for an inspection apparatus,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CN106768395B (zh) * 2016-12-14 2019-10-0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光学波前传感器与波前校正器对准误差精密测量方法
CN108983257A (zh) * 2018-06-19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实时波前补偿功能的激光三维成像系统
CN109781032B (zh) * 2019-02-28 2020-05-22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级联自适应光学的光学自由曲面面形干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109245B (zh) * 2019-05-21 2021-05-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变形镜波前校正空间分辨率的方法
CN111211476B (zh) * 2020-01-16 2021-06-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四程放大器波前控制方法
CN113141446B (zh) * 2020-01-20 2023-06-20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像差处理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7147B (zh) * 2020-04-30 2022-04-1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依据波前Zernike模式选择波前校正器的方法
CN111929891B (zh) * 2020-08-17 2022-08-0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倾斜复合校正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360842B (zh) * 2021-06-29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快速全局解耦的液晶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控制方法
CN113552725A (zh) * 2021-07-20 2021-10-2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激光束同轴同波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985539B (zh) * 2021-11-04 2022-09-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阵列光束倾斜像差校正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672A (en) * 1991-10-30 1997-07-29 Thomson-Csf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with deformable cells
US7038791B2 (en) * 2003-06-25 2006-05-02 The Boeing Company Signal-to-noise ratio tuned adaptive optics control system
CN101806957A (zh) * 2010-03-10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与校正器对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224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収差補正素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672A (en) * 1991-10-30 1997-07-29 Thomson-Csf Optical modulation device with deformable cells
US7038791B2 (en) * 2003-06-25 2006-05-02 The Boeing Company Signal-to-noise ratio tuned adaptive optics control system
CN101806957A (zh) * 2010-03-10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与校正器对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自适应光学系统多变形镜联合闭环控制方法》;叶红卫等;《中国激光》;20091231;第36卷;第67-7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663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3663B (zh) 基于电压解耦控制多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CN107843982A (zh) 基于实时相位差异技术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
CN102722023B (zh) 一种基于分离模式控制和优化算法的多变形镜控制方法
CN106526839A (zh) 一种基于模式的同步无波前自适应光学系统
Li et al. Swarm intelligence for atmospheric compensation in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Modified 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
CN108519671B (zh) 一种拼接望远镜系统相位平移误差的闭环校正控制方法
Wang et al. Optimum deformable mirror modes for sensorless adaptive optics
CN102998793A (zh) 基于双变形镜人眼像差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和方法
CN113360842B (zh) 快速全局解耦的液晶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控制方法
CN113311579A (zh) 基于变形镜本征模式的液晶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解耦方法
CN111397506B (zh) 一种全息干涉仪的全自动相位误差修正方法与系统
CN109932817A (zh) 一种自适应光学模拟动态波前校正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Engler et al. Flip-flop modulation method used with a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to correct piston segmentation on ELTs
Bai et al. Analysis of spatial resolution and pinhole size for single-shot point-diffraction interferometer using in closed-loop adaptive optics
CN111829671B (zh) 一种高分辨波前检测装置及波前复原方法
CN109633891B (zh) 一种波前控制方法
CN102681165B (zh) 一种多波前校正器件的解耦控制方法
Silva et al. Wavefront reconstruction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for real-time adaptive optics
CN102621688B (zh) 基于差分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Bai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closed-loop adaptive optics based on a self-referencing interferometer wavefront sensor and a liquid-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Menu et al. Kalman-filter control schemes for fringe tracking-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VLTI/GRAVITY
CN104777607A (zh) 一种基于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光学控制方法
CN115128797B (zh) 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优化标定及控制方法
L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vefront Distortion Correction of 40-Elements Adaptive Optical System Based on SPGD Algorithm
CN114088348B (zh) 高阶截断误差的多方向斜率和曲率混合波前重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