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292A -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292A
CN103293292A CN2013100603697A CN201310060369A CN103293292A CN 103293292 A CN103293292 A CN 103293292A CN 2013100603697 A CN2013100603697 A CN 2013100603697A CN 201310060369 A CN201310060369 A CN 201310060369A CN 103293292 A CN103293292 A CN 103293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mif
expression
cuticula
mea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03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榎本有希子
高桥美奈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c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c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430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007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cl Corp filed Critical Fanc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93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61B5/445Evaluating skin irritation or skin trauma, e.g. rash, eczema, wound, bed so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63Cytokines, i.e. immune system proteins modifying a biological response such as cell growth proliferation or differentiation, e.g. TNF, CNF, GM-CSF, lymphotoxin, MIF or their recep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化学指标的新颖的检测方法,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负担,可测定肌肤的应激蓄积量,并且可简便而确切地评价是否为敏感性肌肤。本发明通过胶带剥离法等而以非侵入式的方式采集皮肤角质层,并通过测定其中所含有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而测定应激蓄积量。

Description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皮肤时常与外界接触,并受到各种刺激。其刺激的代表性例子为紫外线。紫外线即使在未在外观上给肌肤造成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仍会诱发皮肤细胞的DNA断裂或胶原蛋白的变性等,而成为皮肤老化的原因。紫外线经常持续性地对肌肤造成应激。此外,对女性而言,洗脸、化妆等日常行为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这些刺激会作为潜在的应激而蓄积于肌肤。而且,对于这些刺激(应激)的抵抗力若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即认为是敏感性肌肤。此种皮肤的外界刺激的蓄积量在本发明中称为皮肤的应激蓄积量。另一方面,敏感性肌肤是指虽无明显的皮肤病变,但容易引起不利、有害的反应的肌肤。而且,作为此种敏感性肌肤的原因,据说当应激的蓄积达到一定程度,肌肤的敏感性就会提高。此外,敏感性肌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较健康肌肤低,可谓容易产生皮肤问题的肌肤。近年来,意识到敏感性肌肤的女性有增加的趋势,在化妆品等方面也越来越期望有刺激更小的产品。
在化妆品的销售现场,由美容专家进行问诊,评价肌肤应激的蓄积状况和是否为敏感性肌肤,从而推荐对肌肤造成应激(刺激)较小的化妆品。然而,近年来由于邮购销售等的化妆品专家不在场的销售方法逐渐普及,因此,期望判定肌肤的应激状态,并且期望即使不是专家也能对敏感性肌肤的程度进行简便地评价。若此可行,即使不依靠专家的问诊,也可通过评价使用者肌肤的应激状态和是否为敏感性肌肤来自行选择适合的化妆品。此外,可简单地选择更适合使用者肌肤的化妆品、化学焕肤(chemicalpeeling)剂,据此,可避免皮肤的炎症等的肌肤问题、副作用,而且可更加提高化妆品带来的护肤作用、化学焕肤的施行等的有益性。因此,人们正在寻求一种方法,即使不依靠问诊也能评价皮肤的外界刺激暴露过程(肌肤应激的蓄积量),并且客观地判别是否为敏感性肌肤。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在皮肤上涂布化妆品原料,然后将剥离出的皮肤角质层回收并进行观察,以评价皮肤的敏感性。然而,该方法需对每种化妆品全都进行检查,此外,无法评价使用者肌肤的应激蓄积量。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在皮肤上涂布如辣椒素(capsaicin)等的刺激性物质,以用于评价是否为敏感性肌肤。然而,使用如辣椒素酯类物质(Capsinoids)等的刺激性强的物质的试验方法,对受试者来说也并不优选。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方法,测定脸部角质层的钙卫蛋白(calprotectin)的存在量,来评价是否为敏感性肌肤。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以下记为MIF)为炎症·免疫的递质(mediator)之一,其为可控制巨噬细胞的移动,使巨噬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并可提高其吞噬功能的液态因子。已知MIF参与了以下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从而增加,即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非专利文献1:ExpertOpin Ther Targets,7,2,153-164,2003)、特应性皮炎(非专利文献2: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40,11,173-8,1997)、牛皮癣(非专利文献3:B J Dermatol,141,1061-66,1999)、溃疡性大肠炎、败血症、接触性皮炎(非专利文献4:Eur J Immunol,33,1478-87,2003)、紫外线引起的炎症(非专利文献5:J Invest Dermatol,112,2,210-15,1999)、迟发型超敏反应(非专利文献6:Pro NatlAcad Sci USA,93,7849-54,1996)、急性·慢性炎症疾病(非专利文献7:J End,179,15-23,2003)、关节炎、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生长、血管新生、贫血、脑脊髓炎等。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5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67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46976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xpert Opin Ther Targets,7,2,153-164,2003
非专利文献2: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40,11,173-8,1997
非专利文献3:B J Dermatol,141,1061-66,1999
非专利文献4:Eur J Immunol,33,1478-87,2003
非专利文献5:J Invest Dermatol,112,2,210-15,1999
非专利文献6:Pro Natl Acad Sci USA,93,7849-54,1996
非专利文献7:J End,179,15-23,2003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期望有评价肌肤的应激蓄积量并客观地评价是否为敏感性肌肤的方法。优选该检测方法并非以外科方式取出皮肤而对皮肤造成刺激等的对使用者造成负担的方法。本发明期望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负担,可评价肌肤的应激蓄积量,并且可明确其在样本组中的应激蓄积量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方法。
本发明由以下组成。
(1)一种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来进行。
(2)根据(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测定部位的皮肤的MIF量与预先测定的正常人类皮肤的MIF表达量的相对值来测定应激蓄积量。
(3)根据(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采集工序,采集皮肤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细胞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健康肌肤的皮肤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
(4)根据(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采集工序,采集受试者的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所述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
(5)一种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与预先或同时测定的样本组的皮肤的MIF表达量分布进行相对对比,来计算受试体在组中的相对位置。
(6)一种敏感性肌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的多少作为指标。
(7)根据(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来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通过测定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来了解肌肤的应激蓄积量。此外,以该MIF表达量作为指标,可简便地检测肌肤是否为敏感性肌肤。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以胶带剥离法等简便的操作方法来采集评价试样,所以受试者的负担较少,任何人均可简单地进行评价。此外,因为其为生物化学的试验方法,由任何人进行测定皆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因此不必如以往一样通过与专家面谈的方式进行咨询。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日光照射引起的应激负荷的蓄积残留于角质层的图。
图2表示MIF的表达量根据日晒(应激)的程度而增加且蓄积于肌肤的图。
图3表示日晒引起的发红与MIF的蓄积具有相关性的图。
图4为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洗净健康肌肤来造成应激时,确认MIF蓄积于角质层的图。
图5为测定了采用丙酮/醚洗净健康肌肤时的经皮水分流失(TEWL;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的经时变化的图表。
图6为测定了采用丙酮/醚洗净健康肌肤时的MIF蓄积量的经时变化的图表。
图7为表示脸颊、前臂部、臀部的皮肤角质层的MIF蓄积量的图。
图8为样本组的MIF表达量的直方图。
图9为表示由自己声明的肌肤的敏感性与脸颊角质层的MIF蓄积量具有相关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到的皮肤的应激蓄积量是指由对人类皮肤的外因性·内因性的刺激而引起的障碍的蓄积量。例如,作为由对人类皮肤的外因性的刺激而引起的皮肤障碍,可列举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障碍、由表面活性剂引起的皮肤障碍、由干燥引起的皮肤障碍、由物理性的刺激(拍打、挤压、抓挠、拉拽等)引起的皮肤障碍、由具有过敏性的物质(花粉、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炎症、由外源性(病原性)微生物的毒素、组成成分等引起的炎症。作为由对人类皮肤的内因性的刺激而引起的皮肤障碍,可列举由全身性的异常(营养失调、脱水症状、发热、激素分泌异常等)引起的内因性氧化应激而引起的皮肤障碍。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是指这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后的皮肤障碍的蓄积量。
此外,应激蓄积的肌肤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肌肤的性质,并且其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显著降低,容易发生皮肤问题的可能性较高。作为敏感性肌肤的症状存在以下情况:使用化妆品会泛红或感到瘙痒;高清凉感的化妆品会与肌肤不合;含有乙醇的化妆品会与肌肤不合;含有香水、香料的化妆品会与肌肤不合;会因按摩等物理性刺激而使肌肤的状态变差;即使是在平常生活中照到紫外线,肌肤也容易泛红、刺痛;出汗后会有瘙痒感;与化妆品或清洁剂不合而造成泛红或瘙痒。由于这些皮肤问题反复发作,发生皮肤老化现象(皱纹、色斑、弹性降低等)的可能性增高。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以皮肤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的多少为指标。
MIF是指如上所述的免疫递质中的一种,作为因特应性皮炎、由紫外线的日晒引起的刺激而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信号因子来发挥作用。本发明发现该信号因子蓄积于角质层,可成为皮肤应激蓄积的指标。
本发明中的敏感性肌肤是指虽无明显的皮肤病变但却容易引起不利、有害的反应的肌肤。此外,也可以称之为对于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较健康肌肤低且容易发生皮肤问题的肌肤。另一方面,健康肌肤是指不会表现出如上所述的敏感性肌肤的性质而为健康的正常肌肤。在敏感性肌肤中,已知会有经皮水分流失(TEWL)增高且高频电导率(角质层水分量)降低等的趋势。此外,敏感性肌肤会有发生斑疹或肌肤粗糙的情况。
角质层是位于皮肤最上层的组织,具有抵御来自体外的异物或刺激而保护皮肤的功能。
只要是可取得的角质层部分,本发明中的评价对象部位则可包含任意部位,作为主要部位可列举如面部、颈部、上臂部。可依照以往的方法,得到取自这些部位的皮肤的角质层。然而,如前所述,由于以外科方式取出皮肤等方法会对使用者造成负担,所以优选用胶带剥离、刮擦等可简便地得到角质层的方法。
如此准备的各试样中的MIF的表达量可通过以往已知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依据与抗MIF的抗体的反应,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immunoassay)、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method)等的方法。
从各试样中,将MIF经过各种本身已知的生物化学方法,例如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均质法等来制备可溶性组分。提取后,迅速地进行测定。
由于蓄积了应激的肌肤或敏感性肌肤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显著较健康肌肤高,因此以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的多少作为指标,即可简便地评价应激蓄积量或肌肤是否为敏感性肌肤。本发明所使用的角质层,可使用胶带剥离法等通过角质胶带而仅采集角质层的表层部分的简单的方法来进行采集。此外,本发明可在不对皮肤造成紫外线或化学物质等刺激下测定MIF的表达量。因此,可不对使用者造成负担来评价使用者的肌肤是否为敏感性肌肤。特别是可简单地选择更适合使用者的肌肤的化妆品或化学焕肤剂,据此,可避免皮肤的炎症等肌肤问题或副作用,更加发挥化妆品带来的护肤作用或有益性。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由下述工序组成:采集工序,采集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健康肌肤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此外,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由下述工序组成:采集工序,采集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样本组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分布进行对比。以下,说明此种检测方法。
首先,将如上述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健康肌肤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此外,也可测定受试者的某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将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同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角质层的MIF表达量,通过使用来自多名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数据的平均值,可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或者,也可测定受试者的某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将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样本组的同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分布进行对比。通过使用样本组的MIF表达量的分布,可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如此对比后的结果,当所测定的MIF表达量显著地大于健康肌肤的MIF表达量时,或是相较于样本组的MIF表达量分布而判断MIF表达量大时,即评价为应激的蓄积大,并且可评价为属于敏感性肌肤的可能性高。该健康肌肤的试样可从测定MIF者采集,也可从与测定MIF者的不同者采集。此外,该样本组优选以统计上有效的规模来进行随机抽取,但也优选根据不同目的例如按照性别、年龄来抽取样本组。
此外,当受试者的某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显著地大于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同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时,或是相较于样本组的同一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分布而判断MIF表达量大时,也评价为应激的蓄积大。此外,当此数值显著高时,评价为具有敏感性的肌肤。
即,当评价为应激蓄积高时,可依据所测定的MIF表达量的程度,而评价应激蓄积量的程度。当所测定的MIF表达量相较于健康肌肤的MIF表达量或者样本组的表达量的分布而被判断为显著多时,该肌肤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肌肤的性质,并且其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相较于健康肌肤或样本组的平均值而显著降低,极易发生皮肤问题的可能性高。此外,当所测定的MIF表达量相较于健康肌肤的MIF表达量而仅为少量增加时,或是所测定的MIF表达量相较于样本组的MIF表达量分布而被判断为略大于平均值时,该肌肤可被评价为:虽然应激的蓄积量大于样本组的平均值,但仍未达到所谓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低而会发生皮肤问题的敏感性肌肤的程度。
以下,关于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
(实验1)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应激蓄积量的试验
(1)日光照射(紫外线)引起的应激负荷
以12名健康的男女作为受试者而实施试验。
从日光照射前的脸颊部的皮肤采用胶带剥离法(角质层胶带:AsahiTechno Lab Co.,LTD制)来剥离采集角质层。采集后,受试者在体育观赛或在海边等非连续地接受1~5天比平时更强的日光照射(关于日晒的程度,不控制日光的照射强度、时间)。日光照射后第1~2天、第3~4天、第7~8天,同样地从脸颊部皮肤采用胶带剥离法来剥离采集角质层。此外,采用皮肤颜色测定装置CM-508D(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测定日光照射后第1~2天的日晒的程度。
(2)皮肤角质层中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在各角质层胶带的每一张中分别加入500μl的T-PER组织蛋白抽提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再加入约0.8g的玻璃珠涡旋25分钟,将角质层破碎后,从角质层中提取蛋白质。
(3)皮肤角质层蛋白质的定量
将回收的蛋白质溶解液的蛋白质的量采用Pierce BCA蛋白质定量检测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进行定量。
(4)MIF的定量
从上述的破碎液中,使用human MIF Duo set(美国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常规方法来测定MIF的量。
(5)结果
a.由日光引起的日晒与角质层中的MIF量的变化
角质层中的日光照射后的单位角质层蛋白质的MIF的量(以下称为MIF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确认日光照射的影响在7~8天后仍残留于角质层中。
b.日晒的程度与角质层中的MIF量的关系
根据皮肤颜色测定的结果,将日晒的程度分为以下2组,确认其与MIF量的关系。
日晒反应强的组(皮肤变黑):ΔL*(试验后-试验前)<-1
日晒反应弱的组(皮肤无变化):ΔL*(试验后-试验前)≥-1
角质层中的日光照射后的MIF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确认L*值降低的(皮肤变黑)日晒反应强的组与日晒反应弱的组相比MIF的表达量高。此外,MIF的表达量在日光照射后第7天也显著高。
c.由日晒引起的发红的程度与角质层中MIF量的关系
将受试者分为日光照射后出现炎症(发红)者与未发红者2组时,角质层中MIF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可知MIF量至日光照射后第7天为止显示出较高值,由日光照射引起的影响残留至第7天。
此外,发红提高了MIF值。
由以上结果可确认日光照射的影响在经过7~8天后仍残留于皮肤,作为应激而蓄积。
(实验2)由表面活性剂洗净而引起的皮肤应激蓄积量的试验
(1)十二烷基硫酸钠引起的苛酷洗净试验
将具有健康肌肤的9名男性的皮肤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对照:用纯净水洗净)洗净,造成皮肤应激。
在前臂内侧部分涂布0.2g的10%SDS水溶液,用手指来回涂布100次后,用37℃的纯净水500ml冲洗。该操作以5次/天实施2天。
(2)样品采集方法
与实验1同样地通过角质层胶带(Asahi Techno Lab Co.,LTD制)从前臂内侧部分的皮肤采集角质层。苛酷洗净试验结束后第4天,受试者每人使用30张角质层胶带在同一洗净位置进行角质层采集,来采集角质层的深层试样。
(3)皮肤角质层中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与实验1同样,在各角质层胶带的每1张中分别加入500μl的T-PER组织蛋白抽提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再加入约0.8g的玻璃珠涡旋25分钟后,破碎角质层,从角质层中提取蛋白质。
(4)皮肤角质层蛋白质的定量
采用Pierce BCA蛋白质定量检测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对蛋白质溶解液的蛋白质的量进行定量。
(5)MIF的定量
从上述的破碎液中,使用human MIF Duo set(美国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规定方法测定MIF量。
(6)结果
MIF量的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如SDS等的表面活性剂在浸透到皮肤时则可认为是刺激,可知在角质层中MIF产生蓄积。因此,可确认通过测定角质层的MIF量,可测定皮肤深层的应激过程。
(实验3)有机溶剂引起的皮脂的去除和皮肤应激蓄积量的试验
(1)丙酮/乙醚溶液引起的皮脂的溶出和应激蓄积试验
将具有健康肌肤的3名女性的皮肤用丙酮/乙醚等量混合液洗净,除去皮脂,造成皮肤应激。
在前臂内侧将上下开口的玻璃制漏斗(直径3cm)用橡胶带固定,将丙酮(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特级)/乙醚(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特级)等量混合液用移液器向漏斗内注入2ml,在振动器上面放上双臂,处理20分钟。接着,用洗涤器除去漏斗内的丙酮/乙醚等量混合液后,注入自来水,在振动器上面放上双臂,处理5分钟(脱脂处理)。第二天,在同一部分再次进行脱脂处理,做成干燥皮肤。此外,作为对照,用自来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操作。通过脱脂处理,皮肤的保湿性降低,皮肤在皮脂恢复之前由于外部空气而被连续地置于应激中。
(2)持续性应激存在的确认
在上述处理的前1天、第1、第5、第8、第12、第16天分别测定经皮水分流失(TEWL),来确认皮肤中的应激状态。TEWL采用KeystoneScientific K.K.的Delfin将每2次测定的平均值用于解析。通过与对照的对比,TEWL高时评价为应激蓄积的肌肤。
(3)MIF测定样品采集方法
与实验1同样地通过角质层胶带(Asahi Techno Lab Co.,LTD制)从前臂内侧部分的皮肤采集角质层。洗净试验结束后第4天,受试者每人使用4张角质层胶带,向深层方向在同一洗净位置进行角质层采集,采集角质层的深层试样。
(4)皮肤角质层中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与实验1同样,在各角质层胶带的每1张中分别加入500μl的T-PER组织蛋白抽提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再加入约0.8g的玻璃珠涡旋25分钟后,破碎角质层,从角质层中提取蛋白质。
(5)皮肤角质层蛋白质的定量
采用Pierce BCA蛋白质定量检测试剂(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对蛋白质溶解液的蛋白质的量进行定量。
(6)MIF的定量
从上述的破碎液中,使用human MIF Duo set(美国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规定方法测定MIF量。
(7)结果
a.应激的持续状态
TEWL的经时变化如图4所示。TEWL值在丙酮/乙醚洗净后急剧上升,在经过16天后与对照相比仍显示出高的值。这意味着皮肤的皮脂去除后的影响作为应激残留了16天。
b.MIF量的分析结果
MIF量的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在刚刚进行了皮脂去除操作后的MIF值与对照没有太大差异,但从第5天开始上升,经过16天后仍显示出高的值。可知这是由于皮脂去除而导致外界刺激被更强地感知,从而角质层中MIF产生蓄积。因此,可确认通过测定角质层的MIF量,可测定皮肤深层的应激过程。
(实验4)测定常受到来自外界应激的面部与相对未受到应激的前臂部、臀部皮肤的MIF,评价蓄积于皮肤的应激的程度。
试验方法
(1)试样的采集
通过胶带剥离法,从30名具有健康肌肤的男女的脸颊、前臂、臀部采集角质层样品。
(2)MIF的测定
与实验1同样地处理、提取蛋白质,测定蛋白质的量与MIF量,单位蛋白质的量的MIF的量如图7所示。且书写时用平均值±S.E.表示。
由图7的结果可知,MIF的测定结果为,在日常应激高的面部(脸颊)特别高,露出较少的臀部则显著低。由以上结果可知,MIF可作为评价皮肤的日常应激的指标。
(实验5)测定样本组的角质层的MIF量,做成直方图。
试验方法
(1)试验试样的采集
以随机抽选的458名女性作为对象,通过胶带剥离法从脸颊采集角质层样品。样品从1个部位采集1张。
(2)MIF的测定
与实验1同样地处理、提取蛋白质,测定蛋白质的量与MIF量,以单位蛋白质的量的MIF量来进行解析。样本组的角质层的MIF量的直方图如图8所示。
如图8所示,MIF的表达量分布于从0.1pg/μg总蛋白质至超过2pg/μg总蛋白质的值为止的广范围。平均值为0.46pg/μg总蛋白质。可将平均值0.46pg/μg总蛋白质以上的值判断为MIF表达量大,并且,由于0.3pg/μg总蛋白质的累积频率为约50%,所以也可将超过0.3pg/μg总蛋白质的值判断为MIF表达量大。总之,可判断为MIF的表达量越大,则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越大。
(实验6)关于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问卷调查结果与MIF量的对比
从实验5的样本组中随机抽取195名,实施关于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问卷调查,将其结果与MIF的表达量进行对比。
(1)肌肤敏感性的问卷调查
让受试者选择该名受试者的肌肤是「非敏感」、「略为敏感」、「敏感」这3种中的任一种。
对受试者提示下述敏感性的10个要素,让受试者自行判断属于非敏感(不敏感)、略为敏感、敏感中的任一种。
1使用化妆品曾泛红或感到瘙痒
2高清凉感(凉爽性)的化妆品曾与肌肤不合
3含有乙醇的化妆品曾与肌肤不合
4含有香水、香料的化妆品曾与肌肤不合
5由于肌肤脆弱而慎选化妆品
6曾因按摩等物理性刺激而使肌肤的状态变差
7即使是在平常生活中,照到紫外线肌肤就容易泛红、刺痛
8出汗后曾出现瘙痒感
9曾与化妆品或清洁剂不合而造成泛红或瘙痒
10有曾因化妆品造成的肌肤问题而就医的经验
预测选择“敏感”者的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为高,选择“非敏感”者的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为低。
(2)肌肤敏感性的问卷调查结果与MIF量的关系
上述(1)的肌肤敏感性的问卷调查结果(非敏感74名、略为敏感101名、敏感20名)与MIF量的关系如图9所示。
自己的肌肤为非敏感的回答者的MIF表达量的平均值为0.5pg/μg总蛋白质(SD0.6、SE0.1),略为敏感的回答者的MIF表达量的平均值为0.4pg/μg总蛋白质(SD0.4、SE0.0)。另一方面,自己的肌肤为敏感的回答者的MIF表达量为0.8pg/μg总蛋白质(SD0.8、SE0.2)。自己声明肌肤为敏感的人的MIF表达量与其它人相比明显高。
由此表明,通过测定MIF表达量可容易地检测是否为敏感性肌肤。

Claims (7)

1.一种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即MIF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测定部位的皮肤的MIF量与预先测定的正常人类皮肤的MIF表达量的相对值来测定应激蓄积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采集工序,采集皮肤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细胞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健康肌肤的皮肤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采集工序,采集受试者的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测定工序,测定所述采集工序所采集的角质层中的MIF表达量;和对比工序,将所述测定工序所测定的MIF表达量与具有健康肌肤的人的所述评价对象部位的角质层的MIF表达量进行对比。
5.一种人类皮肤的应激蓄积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即MIF的表达量与预先或同时测定的样本组的皮肤的MIF表达量分布进行相对对比,来计算受试体在组中的相对位置。
6.一种敏感性肌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皮肤角质层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即MIF的表达量的多少作为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来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即MIF的表达量。
CN2013100603697A 2012-02-27 2013-02-26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Pending CN1032932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0197 2012-02-27
JP2012-040197 2012-02-27
JP2012-243088 2012-11-02
JP2012243088A JP5700705B2 (ja) 2012-02-27 2012-11-02 皮膚の乾燥ストレス量の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292A true CN103293292A (zh) 2013-09-11

Family

ID=4909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03697A Pending CN103293292A (zh) 2012-02-27 2013-02-26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30098211A (zh)
CN (1) CN103293292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2335A1 (en) * 2001-01-03 2004-07-22 Dirk Petersoh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kin stress or skin ageing in vitr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2335A1 (en) * 2001-01-03 2004-07-22 Dirk Petersoh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kin stress or skin ageing in vitro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SON MARTIN ET AL: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ultraviolet-B (UVB)-induced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NMSC)", 《FASEB J.》 *
TADAMICHI SHIMIZU ET AL: "Ultraviolet B radiation upregulates the production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 in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J INVEST DERMATOL》 *
TADAMICHI SHIMIZU: "Rol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the skin",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
TADAMICHI SHIMIZU: "The Rol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Ultraviolet Radiation-Induced Carcinogenesis", 《CANCER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98211A (ko) 201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ebberding et al. Age‐related changes in skin barrier function–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150 female subjects
Antonov et al.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barrier function
Goffin et al. Sensitive skin and stratunm corneum reactivity to household cleaning products
Ramsing et al. Effect of water on experimentally irritated human skin
Kottner et al. Do repeated skin barrier measurements influence each other's results? An explorative study
JP2014041043A (ja) 皮膚状態の評価方法
JP5658696B2 (ja) 皮膚のストレス蓄積度の評価方法
Antonov et al. Contact dermatitis due to irritation
Finnegan et al. The determination of skin surface pH via the skin volatile emission using wearable colorimetric sensors
JP4469762B2 (ja) 敏感肌の評価方法及びその評価キット
CN103293292A (zh)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
CN104007057A (zh) 皮肤应激蓄积量的评价方法
Rajan et al.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of human body odor: an over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JP6017524B2 (ja) 皮膚角層を用いた敏感肌の検査方法
Paye et al. Consumer perception of sensitive hands: what is behind it?
Paye Models for studying surfactant interactions with the skin
JP2021117164A (ja) 皮膚炎症状態の評価方法
CN103808940A (zh) 粗糙肌肤的评价方法
Page et al. The recovery of semen from bathwater using the Evidence Recovery System (ERS)
Vega et al. A possib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omoeopathic effect
JP2017203731A (ja) 簡便、迅速、高精度な皮膚pHの測定法
JP2010151482A (ja) 紫外線による皮膚サンバーンに対する抵抗性の評価方法
Richters et al. What Is Sensitive Skin?
Richters et al. Conclusions and general discussion
Farage et al. Sensitive sk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62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62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