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696B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Google Patents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87696B CN103287696B CN201310056590.5A CN201310056590A CN103287696B CN 103287696 B CN103287696 B CN 103287696B CN 201310056590 A CN201310056590 A CN 201310056590A CN 103287696 B CN103287696 B CN 1032876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passage
- main body
- container
- bolt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饮料用容器的栓体,该栓体不会由于误操作等原因轻易打开,且锁定机构的操作和关闭状态明确,能够抑制内容液从吸管前端喷溅。该栓体包括:栓体主体(11),轴支承盖(7);卡定部(8),将盖以可保持或解除在盖闭状态的方式配置;饮用口部件(22),被卡定在栓体主体(11)。闭塞部件(14),与容器开口3抵接且闭塞容器主体。闭塞部件被卡合在孔(34),并且,在贯通的部分形成通气孔(35b)。盖在盖闭状态时通气孔为盖闭状态,回动提手部件在回动于周向的过程中,通气孔一时性地成为开放状态,借助进一步回动回动提手部件,以重新成为关闭状态方式的构成将盖闭状态明确化,准确地延迟通气孔的闭/开/闭的动作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背景技术
已知,在以往的饮料用容器中,在于容器主体内收纳较高温度液体的情况下,容器主体内的内压变高,由于吸管中滞留的饮料会压挤从外部进入的空气,这样,在开盖时会造成内容液通过吸管部件喷出外部,进而沾污衣服等。为了消除这样的危险,通过转动提手进而进行闭/开/闭操作,由此解除内压以及解除吸管部件内的内容液与空气的置换现象,从而消除内容液从吸管前端的喷溅(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还已知,该饮料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收纳液体饮料;基座部件,其装着在该容器主体,且于错开的位置形成在靠穿通插入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吸管的吸管孔中心一侧;盖体,其对设置在与该基座部件的所述吸管孔相反位置的轴承受部能够回动地轴固定,其且开闭基座部件的上部;其基座部件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轴承受部具有贯通孔,借助回动配置在该轴承受部的提手,进而成为开闭所述贯通孔的构造,通过回动操作提手,打开成为通气孔的贯通孔,进而能够解除容器主体的压力。由于所述贯通孔未设置在吸管孔的附近,与基座部件的的中心有关,其被设置在相反一侧,因此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的液面不会到达为该通气孔的贯通孔,进而液体不会渗漏在外部。在容器主体内,例如即使由于高温的液体导致气压上升也会由仅为空气的贯通孔向外部排出(例如专利文献2)。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99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5742号公报
但是,在如以往技术那样的饮料容器的栓体中,则存在使用者对将盖保持在盖闭状态的卡定部件的锁定机构的操作方法或对栓体的闭锁状态难以分辨的问题。
另外,所说的吸管容器,从其形状由于开口部较小,在为了饮用内容物而打开盖时,若不释放内部空气层的压力,则有可能由于内压会使内容物从被插入至内容物的深部、即容器的底部一侧的吸管喷出。因此,吸管容器,一般都设法在开放开口部之前,先开放与空气层连通的通气孔从而降低内压。
进一步,还存在,在进行吸管容器开放操作时,于吸管开口部处于关闭状态下打开通气孔,并在降低内压后如果不再关闭通气孔,且在吸管内部残留有空气和内容物的情况下,则内容物被置换于吸管内部,从而在开放吸管开口部时原来残留于吸管内部的内容物会从吸管开口部喷出的问题。
为此,为了消除内容物从吸管开口部喷溅的现象,虽然在吸管容器开放时已设法在吸管开口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对通气孔进行闭/开/闭的操作,然后开放吸管开口部,但是,若对通气孔进行闭/开/闭的操作过快,仍有未能充分释放压力的问题。
进一步,在吸管开口部为开放状态和通气孔为关闭状态下饮用内容物时,由于容器内部的空气层被减压,进而不能吸出想要吸饮的内容物。因此。以在吸饮内容物时以及容器内部变为负压、即为减压状态时能从容器外部进入空气的方式设置单向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不会由于误操作等就轻而易举地打开盖。另外,锁定机构的操作或涉及栓体的关闭(锁定)状态明确,且准确地延迟对通气孔进行闭/开/闭的操作时间,从而能够解除内容物从在吸管容器中的吸管前端的喷溅。
另外,作为便携式的饮料容器,为了嵌装提绳状的吊带等虽然需要设置树脂片等,但由于能够将回动提手部件作为持拿或便携,从而能够减少零部件的件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栓体主体,其被装卸自如地设于容器主体的容器开口并轴支承着可开闭的盖;
卡定部,其被配置于栓体主体,为能够保持所述盖的盖闭状态,且能够解除所述盖闭状态;
饮用口部件,其与所述栓体主体卡合并由弹性材料所形成;
闭塞部件,其被装卸自如地设于所述栓体主体,并与所述容器开口抵接从而闭塞所述容器主体,其中,
设于所述栓体主体的通气孔部件被卡合于穿通栓体主体的孔,其孔位于被轴支承于所述栓体主体的回动提手部件的嵌装部附近,并且,通气孔被形成在贯通着的部分,所述盖在盖闭状态时其所述通气孔为关闭状态,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于周方向回动的过程中,所述通气孔成为一时性地开放状态,通过进一步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从而再次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以所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处于盖闭状态时,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位于所述卡定部的前表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以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所述盖的盖闭状态下阻碍该盖的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对于其被轴支承的位置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卡定部一侧卡合的状态,在此,通过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能够一时性地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开放状态,通过进一步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进而能够再次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以所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单向阀配置在所述栓体主体。
依据第一方案的发明,通过轴回动回动提手,通气孔一性时地成为打开状态,释放饮料容器主体的压力。进一步由于重新成为密闭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开盖时的吸管内部残液的喷溅。
另外,依据将通气孔的填料与闭塞部件整体形成,进而减少零部件的件数。在尽可能减少零部件的件数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在清洗等方面的保养性能。
进一步,依据将回动提手部件位于上方,也可利用其作为提手或悬挂式提手,进而改善其便利性。
依据第二方案的发明,依据将回动提手位于卡定部件的前表面,进而能够容易地把握卡定部件的锁定机构的闭锁状态。
依据第三方案的发明,回动提手由于可成为仅位于盖的支轴侧时的开闭操作,从而能够消除由于不留心导致开闭盖的现象发生。
另外,在将回动提手从盖的卡定部侧向支轴侧回动操作时,由于通气孔处于开放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内容物从在盖的开放时的吸管前端的喷溅。
依据第四方案的发明,依据设置单向阀,即使吸管开口部处于开放状态,且通气孔为关闭状态,也能够连续吸引来自吸管的内容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回动提手位于卡定部侧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在实施例1的图1中的栓主体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1的回动提手的上方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实施例1的通气孔部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1的回动提手位于盖的支轴侧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实施例1的打开栓主体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实施例1的关闭栓主体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实施例1的栓体主体的单向阀填料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实施例1的栓主体的通气用贯通孔和单向阀用贯通孔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回动提手位于上方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实施例2的在图9中的栓主体的剖视图。
图12为表示实施例2的回动提手的回动过程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实施例2的回动提手位于盖的支轴侧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实施例2的开盖状态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栓体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2-容器主体,3-容器开口,7-盖,8-锁定机构,8b-卡定部,11-栓体主体,14-闭塞部件,26-提手(回动提手部件),34-通气用贯通孔,35b-通气孔,36-单向阀填料部件(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在权力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另外,以下所说明的所有的构造不必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实施例1
在图1~9中,符号1整体为涉及本发明的携带式饮料容器,其包括:为金属制真空绝热型的容器主体2;以及由合成树脂制的栓体4,其被覆盖在该容器主体2的上部的容器开口3。另外,通过以左右一对的形式设于作为第一顶部5的后侧的端部一侧的上部的铰接轴6,大致为半球状的盖7的基端一侧以能够回动的方式进而处于轴支承状态。该盖7从而被设为能够起伏并开闭自如的状态。在此,在对置于铰接轴6的一侧设有锁定机构8,该锁定机构8通过设于前侧的钩状的卡定部8b能够将盖7保持为盖闭状态。该卡定部8b整体地设有显露前侧并借助弹簧9接受朝向外侧的施力的操作部8a。该操作部8a的两侧整体地设有侧壁部8c的同时,盖7的另一端侧设有能够将卡定部8b与其卡定的卡定承受部10。
栓体4具有栓体主体11,该栓体主体11由覆盖容器主体2的容器开口3的倒置有底筒状形成。该栓体4,通过形成于该栓体主体11的内周面的内螺纹12,得以与设于容器主体2的上部外周面的筒状的外螺纹13螺合。
在栓体主体11的顶部下表面5D、5D'之处,以松动嵌合或嵌合的方式设有闭塞部件14,该闭塞部件14由例如硅橡胶或弹性体树脂等的弹性部件构成并被形成为俯视为环状的形状。这样,闭塞部件14在全域具有同一厚度,且具备适当的硬度,一旦受到来自外部的力量则会由于弹力而稍产生变形。因此,当栓体主体11被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容器开口3时,该容器开口3的顶部抵接于闭塞部件14的周缘侧下表面,从而能够可靠地闭塞容器开口3。
另外,在栓主体11之处,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被穿通设置在位于锁定机构8和铰接轴6之间的第二顶部5U。锁定机构8和第二顶部5U在与第一顶部5之间设有阶梯差进而形成为高台状。该第二顶部5U与第一顶部5连接并与其形成为一体。进一步,在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的下端,形成由安装孔15和定位用凸部16构成的饮用口部件安装部17。由此,具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管状的饮用口部18的吸管单元19能够被安装于饮用口部件安装部17。
在此,有关于吸管单元19,其整体由例如硅橡胶或弹性体树脂等的弹性部件形成。该吸管单元19具有适度的硬度的同时,在受到来自外部的力量的情况下会稍产生变形。作为饮用口部件的吸管单元19具有饮用口部件主体22,其包括:饮用口部18;卡合部21,其从该饮用口部18的根部周边向外周突出且能够卡定于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以及圆筒状的内径扩展部18a,其与饮用口部18的根部连通且从卡合部21向下方延伸。另外,筒部件23被装卸自如地嵌装在该内径扩展部18a中,该筒部件23为其下端大致达到容器主体2的内底的圆筒状。
另外,有关于吸管单元19,其卡合部21的形状对应安装孔15和定位用凸部16的形状而形成。在此,在于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的内周的上下方向朝内,即朝向中心线X,卡合部21的定位凹部21A被定位于定位用凸部16,由此,该卡合部21与安装孔15嵌合。
其结果,借助该卡合部21的弹力闭塞饮用口部件安装部17,并通过按压,进而阻止吸管单元19从栓体主体11的抽出、脱落。另外,还可抑制从吸管单元19的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向上表面的饮料的渗漏。这样,使用者在打开盖7的状态下,将从栓体主体11的外表面露出的饮用口部18的前端含在口中,仅通过吸管单元19的饮用口部18就能够吸饮容器主体2内的饮料。
另外,在盖7的背面设有在盖闭盖7时于另一侧朝下的板状突起部24。通过将饮用口部18折曲形成为S字状进而得以将饮用口部18收纳在盖7的内部空间,并且阻断饮用口部18的连通路25,进而能够防止饮料从该饮用口部18漏出。
除了以上所述的构造之外,设有左右一对的臂部26A的提手26通过轴承受孔27以回动自如的方式被轴支承在栓体主体11的第二顶部5U的两端侧。另外,臂部26A形成有回动用鍔部6D,该回动用鍔部6D在使用时通过被夹持进而能够实现回动操作。所述提手26还整体地架设有圆筒状的架设部26B、26C,该架设部26B、26C相当于左右一对的臂部26A的两侧的基端的同时,该提手26整体地被形成为正视为U字状。在此,从第二顶部5U的两端于外侧方向突出设有回动中心轴28,以及在圆筒状的架设部26B、26C的中心部穿通设有各自于水平方向贯通的轴承受孔27。通过将回动中心轴28插入架设部26B、26C的轴承受孔27的内侧,从而能够实现以第二顶部5U两端的回动中心轴28为支轴的提手26的回动操作。
而且,在一方的架设部26B的外周面的基端部之处,通气用的缺口凹部31被形成在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0之间。进一步,在第二顶部5U的两端之处,即在一方的架设部26B和另一方的架设部26C的下部,各自整体地形成有架设下端部32、33。其中,该架设下端部32的内周面下部设有通气用贯通孔34,该上下方向的通气用贯通孔34被穿通于中心线Y上。
另外,在该通气用贯通孔34中嵌合着通气孔部件35,该通气孔部件35在其上方形成有圆柱状的突起部35a的同时,还具有穿通于上下方向的通气用的通气孔35b。该通气孔部件35还设有用于与通气用贯通孔34嵌合的嵌装凹部35c。通过所述通气孔35b,容器主体2的内部与外气得以连通。在此,所述通气孔部件35将其一端与闭塞部件14连接并形成为一体,该闭塞部件14被嵌装于或松动地嵌装于栓体主体11和容器主体2的容器开口3。然而,根据栓体主体11的构成,其闭塞部件14和通气孔部件35也可被形成为互相独立的部件。
另外,通气孔部件35与闭塞部件14同样,由例如硅橡胶或弹性体树脂等的弹性材料所形成。
如图2、图7所示,有关于以可回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二顶部5U的两端之处的提手26,其在盖7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前表面,从而将锁定机构8的操作部8a的一部分处于不可见的状态,进而能够限制该锁定机构8的可移动操作。另外,通过将提手26的抵接部26F抵接于突出设置在栓体主体11的第一顶部5的两端的提手承受部5T,进而完成提手26的位于前表面时的定位。
进一步,在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时,为了在使用时容易地限制朝向周方向的回动操作,以位于所述提手承受部5T的上方的方式将嵌装凸部7S设于盖7的端部。因此,通过使该嵌装凸部7S嵌合自如地嵌装于被形成在提手26的内周面26E的嵌装凹部5G,从而能够得到在使用时操作提手26的适度感,进而能够明确且容易地辨别涉及该提手26的操作的锁定状态。
另外,在将盖7转移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夹持提手26的回动用鍔部26D从而开始朝向周方向回动的起始操作,此时,盖7的嵌装凸部7S与提手26的嵌装凹部5G的嵌合状态将被解除。然后,通过将提手26进一步朝向盖7的铰接轴6一侧回动,能够进行锁定机构8的操作部8a的操作,从而能够解除锁定机构8的卡定部8b与盖7的卡定承受部10的卡定状态,进而能够将盖7成为全开状态。
以下,如图2至图5所示,对于提手26的回动操作以及与该提手26的操作连动的架设部26B的构成和作用加以说明。在左右一对的轴承受孔27之处,即在回动中心轴28的周面的周方向排列形成有第一凸部29、缺口凹部31以及第二凸部30。在盖7处于盖闭状态时,通过将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从而能够使架设部26B的第一凸部29闭塞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进而使通气孔35b成为关闭状态。另外,通过将提手26朝向周方向回动从而将其移动至栓体主体11的盖7的上表面时,设于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0的中间的通气用的缺口凹部31将被配置于下部方向,进而使第一凸部29与通气口35U之间处于为非接触状态,因此,形成为间隙G。其结果,通气口35U被开放,从而形成从通气孔35b穿通间隙G的排气通道Z,进而使容器主体2的内部处于朝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即,随着提手26的回动,若用于通气的缺口凹部31位于架设部26B,该缺口凹部31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之间将被选择性地形成为互相不接触的非接触状态。这样,在对于提手26进行回动操作时的缺口凹部31的缺口范围内,突起部35a的通气口35U与架设部26B之间将成为非接触状态。由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孔35b能够一时性地成为开放状态,进而能够释放容器主体2的内压。
另外,若进一步将提手26回动至与锁定机构8对置的盖7的铰接轴6一侧,架设部26B的第二凸部30将再次闭塞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从而形成关闭状态,进而关闭容器主体2的压力释放。
有关于上述构成,通过使用充分的时间形成了由提手26构成的通气孔35b的闭后开/开后闭单元,从而能够延迟通气孔的闭/开/闭的动作时间,进而在打开栓体主体11的盖7时,能够抑制残液从吸管单元19内部飞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方的架设部26B之处设有被设置于第一凸部29和第二凸部30的中间的用于通气的缺口凹部31,同时,通气用贯通孔34被穿孔于架设下端部32的内周面的下部。然而,根据栓体主体11的构成和规格等,也可将缺口凹部31以及贯通孔34分别设于另一方的架设部26C一侧以及架设下端部33一侧,其
不必限定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另外,在使盖7转移为打开状态的操作中,能够将所述提手26倒向与锁定机构8对置的盖7的铰接轴6一侧,即能够将提手26倒向至其臂部26A的前端与栓体主体11的后表面部11a抵接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位于锁定机构8内并由弹簧9接受朝向外侧施力的钩状的卡定部8b卡定于设于盖7的另一端侧的卡定承受部10,从而将盖7保持为盖闭状态。此时,通过按压操作锁定机构8的操作部8a,被施力的弹簧9可朝向内侧活动。之后,向内突出设置在盖7的另一端一侧的卡定部8b与竖立设置在锁定机构8的上端的卡定承受部10之间的卡合状态将被解除,从而能够实现盖7的全开操作。在此,通过将盖7置于打开状态,折曲且被收纳在盖7的内侧的饮用口部18则如一点划线所示那样成为挺立状态。
这样一来,在由操作提手26所构成的闭后开/开后闭单元的滑动构造中,若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或与锁定机构8对置的盖7的铰接轴6一侧,通气孔部件35的突起部35a与架设部26B的第一凸部29或第二凸部30接触,从而闭塞通气口35U。另外,在将提手26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位置移至与锁定机构8对置的盖7的铰接轴6一侧,即,直至使该提手26与栓体主体11的后面部11a抵接的回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有通气孔35b的闭后开/开后闭单元,该单元被构成在架设部26B的缺口凹部31之处并能够将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处于非接触状态。因此,通过随意操作,可闭塞或开放通气孔35b的通气口35U,从而能够充分地释放栓体主体11内的压力。
另外,在回动操作提手26的过程中,若在该提手26位于栓体主体11的盖7的上表面或位于该位置附近的状态下按压操作锁定机构8的操作部8a,间隙M将被形成于提手26的内周面26E和盖7的上端表面7U之间,该间隙M作为限制盖7的打开动作的间隙范围。因此,由于未设置为了使盖7成为全开状态所需要的充分的回动空间,可限制于使用时由于不留心造成的内容液从吸管单元19的饮用口部18的喷出,从而能够抑制容器主体2内的内容物的喷溅。
进一步,在栓体主体11之处设有单向阀填料部件36。该单向阀填料部件36被整体地形成为俯视为圆环状。进一步,当容器主体2的内压为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时,该单向阀填料部件36呈闭阀状态。相反,当容器主体2的内压为负压时,该单向阀填料部件36将自动开阀,从而将外气导入至容器主体2内侧,进而补正内压减少。另外,该单向阀填料部件36将突起39a嵌装在贯通孔38,且由突出设置在上表面的突起上部39b,阀座39以及于内部能够开闭阀座39的单向阀40所构成。
吸气孔37于上下方向被配置在贯通孔38的周围,且贯通在第一顶部5的上表面和顶部下表面5D′,并被设置在侧壁部8c与架设下端部33之间的第一顶部5。另外,有关于单向阀填料部件36,其以能够闭塞贯通孔38的方式被形成为以下所述的含有弹性材料的单向阀构造。即,在突起上部39b的外周面形成有鍔状部分,该鍔状部分与该外周面以俯视为圆环状的形式形成为一体。单向阀填料部件36的上表面突出设有突起上部39b的同时,其下表面设有能够施压抵接于上部的锥状的阀座39。进一步,在单向阀40的开阀动作时,为了能够将外气导入至容器主体2,作为外气导入通道的连通孔38a通过穿通贯通孔38和吸气孔37而被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连通孔38a以与突起上部39b的一侧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在上下方向。另外,在俯视下,贯通孔38a的前端其宽度稍变大。这样一来,在从吸管单元19吸引内容物从而造成内压减少的情况下,通过从连通孔38a导入外气进而补正内压减少,即使当通气孔部件22的通气孔35b为关闭状态时,也能够进行连续吸引并且也不用担心容器主体2产生凹陷等。
以下,在所述构成中,对于在使用时的各个部位的作用状态加以说明。从容器开口3将饮料(未图示)收纳至容器主体2后,再将栓体主体11安装在容器开口3。
如图1至图2以及图7所示,当盖7处于盖闭状态时,锁定机构8的卡定部8b卡定于盖7的卡定承受部10的同时,由于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操作部8a被覆盖着,从而不能进行按压操作。
而且,在该状态下,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通过架设部26b的第一凸部29被闭塞。再者,在沏茶或调制乳汁时所用的开水等已被收纳于容器主体2的情况下,或将栓体主体11安装在容器开口3时,通过从闭塞部件14开始抵接于容器开口3直至该闭塞部件14密封于容器开口3的加压,即使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为大气压以上,由于单向阀40的阀座39与顶部下表面5D′抵接,从而能够使单向阀填料部件36成为闭阀状态。其结果,容器主体2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进而得以保温。
以下,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以回动中心轴28为中心将提手26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朝向周方向回动至盖7的上部。随着该提手26的回动,缺口凹部31将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对置,从而形成间隙G,进而通过空气的排气通路Z使通气孔35b处于大气开放状态。因此,容器主体2的内部,通过通气孔35b将一时性地成为向大气开放的状态,从而该容器主体2的内部转变为大气压,进而能够抑制饮料从吸管前端的喷溅。
以下,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以回动中心轴28为中心将提手26回动于周方向直至其与栓体主体11的后表面部11a抵接。随着该提手26的回动,第二凸部30将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对置,从而再次闭塞通气孔35b。因此,容器主体2的内部以保持着大气压的状态再次处于为密闭状态,从而即使在吸管内部已充满气泡以及饮料的状态下,在打开盖7时不会发生由于吸管内部的压力造成的空气置换,进而不用担心吸管内部的饮料从吸管前端喷溅。
而且,通过按压操作操作部8a,从而能够解除卡定部8b与卡定承受部10的卡定状态,进而能够使盖7成为全开状态。这样一来,一打开盖7,被板状突起部24所按压的饮用口部18将由于弹力从而挺起。在此,将嘴附于该饮用口部18从而进行吸饮,进而饮料将通过筒部件23,连通通道25以及饮用口部18被吸饮上来。
这样,在盖7处于打开状态下的饮用时,一旦饮料容器1内部的饮料减少,则容器主体2的内部转为负压,从而必须增强以嘴发挥的吸吮力。然而,一旦容器主体2的内部转为负压,单向阀40将通过连通孔38a被拉往为负压一侧的栓体主体11的下部一侧,进而使阀座39朝向下方脱离。此时,构成单向阀40的阀座39的外周被形成为易变形的薄片状。这样一来,通过打开单向阀40,则能够由吸气孔37通过连通孔38a将外气导入至容器主体2的内部。其结果,由于容器主体2的内部转为大气压,从而能够使用通常的嘴的吸吮力继续饮用饮料。并且,为了在饮用完内容物后实行清洗,首先从容器主体2拆卸下栓体主体11,进一步,从栓体主体11之处拆卸下单向阀填料部件36以及与通气孔部件35卡合的闭塞部件14,进而进行清洗。另外,将吸管单元19从栓体主体11抽出并加以清洗。在完成清洗后,将单向阀填料部件36,与通气孔部件35为一体的闭塞部件14以及吸管单元19重新安装于栓体主体11并加以使用。
如上,本实施例包括:栓体主体11,其被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容器主体2的容器开口3,且将可开闭的盖7轴支承于铰接轴6;以及锁定机构8,其通过钩状的卡定部8b将盖7保持为关闭状态或解除该关闭状态。其中,该栓体主体11包括: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被插通在该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的吸管单元19;以及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闭塞部件14,其被装卸自如地设于栓体主体11的同时与容器开口3抵接,从而闭塞容器主体2。在此,所述闭塞部件14与通气孔部件35被形成为一体,该通气孔部件35能够嵌合于被穿通在架设下端部32的内周面下部的通气用贯通孔34。该架设下端部32被整体地形成于栓体主体11的第二顶部5U的两端侧。所述通气孔部件35之处形成有与容器主体2穿通的通气孔35b。有关于提手26,其架设有相当于左右一对的臂部26A两侧的基端的架设部26B、26C。在此,在一方的架设部26B的外周面,形成了位于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0之间的通气用的缺口凹部31。因此,在盖7为盖闭状态且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的情况下,通气孔35b成为关闭状态的同时,在视觉上也看不到包括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部。另外,在将提手26朝向周向方向回动的过程中,通气孔35b将一时性地成为开放状态。之后,通过进一步将提手26朝向周方向回动并使其位于栓体主体11的后表面部11a,该通气孔35b将再次成为关闭状态。因此,对应着提手26的回动操作,能够对于通气口35U进行例如闭/开/闭等的选择性的操作。
另外,通过将作为通气孔35b填料的通气孔部件35与闭塞部件14整体地形成,进而可减少零部件数量,在尽可能减少零部件数量的同时又能够改善在清洗等方面的保养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提手26构成了通气孔35b的闭后开/开后闭单元,该单元用于释放容器主体2的压力。在此,通过回动如此的提手26,从而能够限制锁定机构8所具有的卡定部8b以及盖7的活动,进而在把饮料容器1放入手提包等的携带时也不会不小心打开盖7。另外,通过将回动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前表面,从而能够将锁定机构8的一部分成为不可见的状态,进而能够抑制在锁定状态下操作卡定部8b的误操作。
另外,在栓体主体11之处设有:穿透贯通孔38的突起39a;突出设置于顶部5的上表面的突起上部39b;以及阀座39,其内部构成设于顶部下表面5D′并能够开闭的单向阀40。因此,通过在盖7处于打开状态之前回动提手26,能够对于已收纳开水或热茶等的容器主体2内部进行排气,进而一旦达到大气压状态后再次进行密封。此时,在盖7成为打开状态之后,即使进行饮料吸饮从而使容器主体2的内部变为负压,该容器主体2的内部通过单向阀40能够被保持为大气压状态,由此,在盖7为全开的状态下,能够连续地从吸管单元19吸引内容物。
实施例2
下面对其他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如图10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2中,为饮用口部件的吸管单元19被插入至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中,该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穿通位于栓体主体11的大致中央部并俯视为圆筒状的第二顶部5U的下部。所述吸管单元19的上方被形成为对应着锥状的上部安装孔44的形状。在者,所述吸管单元19还具有能够与嵌装凸部42嵌合的嵌装凹部43。而且,与吸管单元19形成为一体的压接下部45受施压从而被抵接至栓体主体11的下部,由此抑制吸管单元19从饮用口部件安装孔20的抽出。
提手26的架设部26B的外周面形成有通气用的缺口凹部31,该缺口凹部31以能够与提手26的回动操作连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0之间。另外,在栓体主体11的第二顶部5U的两端部之处整体地设有左右分别的架设下端部32、33。其中,该架设下端部32被配置为对应着回动式架设部26B的半圆形状。该架设下端部32设有通气用贯通孔34的同时,在其上方突出设置有突起部35a的通气孔部件35嵌合于所述通气用贯通孔34。在栓体主体11的盖7为盖闭状态时,具有椭圆形的操作部8a的锁定机构8以及侧视角度为大致90°的提手26位于盖7的上表面。在该状态下,提手26的架设部26B的第一凸部29抵接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从而闭塞该通气孔35b,进而使容器主体2的内部成为密闭状态。
另外,如图12所示,若操作提手回动用鍔部26D从而将其朝向周方向回动至侧视角度为大致45°的位置,位于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30中间的通气用的缺口凹部31则被配置于下部方向,进而与通气口35U之间选择性地形成互相不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因此,间隙G将被形成,从而开放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此时,由于通气孔35b经过间隙G从而直通排气通路Z,容器主体2的内部可被形成为大气开放状态。通过操作提手26,从而能够形成如下所述的具有闭后开/开后闭单元的滑动构造。即,将提手26朝向周方向回动于与锁定机构8对置的盖7的铰接轴6一侧,即直至该提手26的前端部与第三顶部41抵接,从而架设部26B的第二凸部30将与通气孔部件35的通气口35U抵接并再次闭塞该通气口35U。
这样一来,在对于提手26进行回动操作之后,通过按压锁定机构8的操作部8a,从而能够解除锁定机构8的卡定部8b与盖7的卡定承受部10的卡合状态,进而能够使盖7成为全开状态。进一步,有关于单向阀填料部件36,其当容器主体2的内压为大气压以上时成为闭阀状态,而当该容器主体2的内压变为负压时,施压设于顶部下表面5D′的锥状的阀座39则朝向下方移动,从而成为开阀状态。在此,通过吸气孔37,将外气从为通气导入口的连通孔38导入至容器主体2的内部。进一步,一旦容器主体2的内部恢复为大气压,单向阀40将驱动从而使阀座39承受顶部下表面5D′的施压抵接,进而再次成为闭阀状态。因此,在盖7为全开状态时,即使通气孔部件22的通气孔35b为关闭状态,也能够从吸管单元19进行连续的吸引。
如上所述,由于栓体主体11内设有单向阀填料部件36,即使容器主体2的内部成为负压,通过开闭具有单向阀40的阀座39从而能够将容器主体2的内部保持在大气压水平,该单向阀40用于从连通孔38导入外气。
在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3中,在由圆筒状构成的盖7之处设有嵌装凸部46,该嵌装凸部46用于限制在使用时的朝向周方向的容易的回动动作。另外,提手26的内周面26E形成有使嵌装凸部46与其嵌合的嵌装凹部47。当提手26位于锁定机构8的卡定部8b的前侧部时,嵌装凸部46将嵌合于嵌装凹部47。在者,有关于提手26的位置,其由被形成在栓体主体11的端部的提手承受部5T定位。若提手26位于上方,间隙M将被扩展至能够使手指进入的宽度,从而该提手26可被利用为拿持或便携用的提手。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涉及于本发明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能够适用于各种用途。
Claims (6)
1.一种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栓体主体,其被装卸自如地设于容器主体的容器开口并轴支承着可开闭的盖;
卡定部,其被配置于栓体主体,为能够保持所述盖的盖闭状态,且能够解除所述盖闭状态;
饮用口部件,其与所述栓体主体卡合并由弹性材料所形成;
闭塞部件,其被装卸自如地设于所述栓体主体,并与所述容器开口抵接从而闭塞所述容器主体,其中,
设于所述栓体主体的通气孔部件被卡合于穿通栓体主体的孔,其孔位于被轴支承于所述栓体主体的回动提手部件的嵌装部附近,并且,通气孔被形成在贯通着的部分,所述盖在盖闭状态时其所述通气孔为关闭状态,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于周方向回动的过程中,所述通气孔成为一时性地开放状态,通过进一步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从而再次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处于盖闭状态时,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位于所述卡定部的前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处于盖闭状态时,所述回动提手部件位于所述盖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所述盖的盖闭状态下阻碍该盖的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对于其被轴支承的位置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卡定部一侧卡合的状态,在此,通过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能够一时性地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开放状态,通过进一步回动所述回动提手部件进而能够再次使所述通气孔成为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将单向阀配置在所述栓体主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用容器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将单向阀配置在所述栓体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37982 | 2012-02-23 | ||
JP2012037982A JP5354040B2 (ja) | 2012-02-23 | 2012-02-23 | 飲料容器の栓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7696A CN103287696A (zh) | 2013-09-11 |
CN103287696B true CN103287696B (zh) | 2016-11-02 |
Family
ID=4908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56590.5A Active CN103287696B (zh) | 2012-02-23 | 2013-02-22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54040B2 (zh) |
CN (1) | CN1032876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22409B2 (ja) * | 2011-05-31 | 2016-05-24 |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 飲料容器 |
CN105314233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王又民 | 瓶盖闭合结构 |
JP6566556B2 (ja) * | 2015-07-31 | 2019-08-28 | 株式会社リッチェル | 飲料容器 |
JP6186665B1 (ja) * | 2016-07-12 | 2017-08-30 |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
CN108725985B (zh) * | 2018-05-03 | 2020-07-14 | 安徽富光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容器及其盖体 |
US11136170B2 (en) * | 2018-05-10 | 2021-10-05 | Runway Blue, Llc | Container lid with button release and lock |
JP7090489B2 (ja) * | 2018-06-26 | 2022-06-24 |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
US11458493B2 (en) * | 2018-09-06 | 2022-10-04 | Taplast S.R.L. | Device for dispensing fluids or liquids in general and system using this device |
JP7019540B2 (ja) * | 2018-10-05 | 2022-02-15 | Pacraft株式会社 | 接合装置及びスパウトシール機 |
JP6903340B2 (ja) * | 2018-11-12 | 2021-07-14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飲料容器およびキャップ組立体 |
JP7375470B2 (ja) * | 2019-10-30 | 2023-11-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レバー、液体収容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13277215B (zh) * | 2020-02-20 | 2023-10-27 | 企划王有限公司 | 通气装置、盖体以及包括该盖体的容器 |
JP7553571B2 (ja) * | 2020-02-20 | 2024-09-18 | マスター プラ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 通気装置、蓋体及び該蓋体を含む容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82985A (en) * | 1987-02-20 | 1988-11-08 | Seaquist Closures | Closure for drip and pour dispensing |
CN1345683A (zh) * | 2000-09-26 | 2002-04-24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饮料容器的栓体 |
CN1432512A (zh) * | 2002-01-18 | 2003-07-30 | 膳魔师株式会社 | 饮料用容器的中栓 |
WO2011030830A1 (ja) * | 2009-09-09 | 2011-03-17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ストロー付き飲料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18595B2 (ja) * | 1999-07-28 | 2010-08-04 |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 飲料容器 |
JP4610777B2 (ja) * | 2001-04-25 | 2011-01-12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ストロー付飲料容器 |
JP5375932B2 (ja) * | 2011-11-29 | 2013-12-25 |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
-
2012
- 2012-02-23 JP JP2012037982A patent/JP53540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2-22 CN CN201310056590.5A patent/CN1032876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82985A (en) * | 1987-02-20 | 1988-11-08 | Seaquist Closures | Closure for drip and pour dispensing |
CN1345683A (zh) * | 2000-09-26 | 2002-04-24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饮料容器的栓体 |
CN1432512A (zh) * | 2002-01-18 | 2003-07-30 | 膳魔师株式会社 | 饮料用容器的中栓 |
WO2011030830A1 (ja) * | 2009-09-09 | 2011-03-17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ストロー付き飲料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7696A (zh) | 2013-09-11 |
JP2013173542A (ja) | 2013-09-05 |
JP5354040B2 (ja) | 2013-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7696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CN104890997B (zh) | 饮料用容器的盖体 | |
CN104890996B (zh) | 饮料用容器的盖体 | |
CN101657360B (zh) | 用于防溢出饮料容器的盖子 | |
CN103287695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CN103224086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CN105073594B (zh) | 真空容器用止回阀及利用其的真空容器盖子 | |
KR101336972B1 (ko) | 진공팩용 체크밸브 | |
US20080272123A1 (en) | Glass packaging cover | |
KR20120030671A (ko) | 빨대 조립체 | |
JP2014094044A (ja) | 飲料抽出用容器 | |
JP5187332B2 (ja) | 電動加圧注出式液体容器 | |
KR200463135Y1 (ko) | 스포이드형 용기 | |
JP2020508935A (ja) | 飲用ボトル密閉蓋、とりわけ魔法瓶のための飲用ボトル密閉蓋 | |
CN203997376U (zh) | 拉盖式饮料瓶盖组 | |
ITMI990229A1 (it) | Coperchio per recipienti | |
JP6767798B2 (ja) |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 |
KR101430356B1 (ko) | 전동식 에어 포트 | |
KR100920184B1 (ko) | 용기 밀폐용 진공펌프 | |
JP5962433B2 (ja) | 加圧注出式液体容器 | |
KR101384032B1 (ko) | 탄산가스 누출 방지 장치가 부가된 음료 병의 병마개 | |
JP5099606B2 (ja) | 電動加圧注出式液体容器 | |
CN104150079B (zh)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瓶盖 | |
KR101499424B1 (ko) | 티메이커의 수밀유닛 | |
CN206243739U (zh) | 可快速拆卸塞舌的容器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