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196A -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196A
CN103287196A CN2013100224205A CN201310022420A CN103287196A CN 103287196 A CN103287196 A CN 103287196A CN 2013100224205 A CN2013100224205 A CN 2013100224205A CN 201310022420 A CN201310022420 A CN 201310022420A CN 103287196 A CN103287196 A CN 103287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ttern
pixel
conductor
decorati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24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196B (zh
Inventor
佐藤弘树
伊藤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7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1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相对于以往不能够均匀地显示立体的图纹,提供一种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导光体(1),对来自光源(LE1)的光进行引导;和透光体(2),配设在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使从第一导光体射出的光透射,在第一导光体的表面设置以规定间距(P1)配设有多个第一像素(1g)的第一图案(11),并且,在透光体的表面设置以与第一图案(11)的间距不同的规定间距(P2)配设有多个第二像素(2g)的第二图案(22),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使光散射,并且,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将光遮挡。

Description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装饰体,特别涉及具备光的入射部而能够发光的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设备产品的多样化,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一直尝试着提高产品表面的设计性和装饰性。作为其中的一个手段,有时使用根据观看角度不同而图纹或色彩变化、虽是平面状但却能够获得立体感的装饰体,关于其方法,有各种提案。
作为上述装饰体之中的代表性装饰体,被普遍知晓的是使用了柱状透镜的类型。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15所示,提出了使用了该柱状透镜的装饰显示体940。图15(a)所示的装饰显示体940构成为,在透明的片状透明材料941的背面印刷被着色的多个像素942而形成图像图案943,并且,在透明材料941的表面印刷多个凸透镜状的聚光体944而形成聚光体图案945。并且,装饰显示体940如图15(b)所示,以矩阵状均等排列有多个像素942而形成图像图案943,按照与像素942的排列间距p不同的排列间距q,以矩阵状均等排列有多个聚光体944而形成聚光体图案945。由此,聚光体944和像素942反复产生重叠部分和错位部分,能够不受观看位置限制地以波动少的静态状态观看到立体图纹(一般称作莫尔条纹图案(moire pattern))的放大像。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80198号公报
上述的装饰体在通常的情况下,使用自然光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来对装饰体进行视觉辨认。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性及装饰性,使用光源使装饰体发光、能够更好地视觉辨认立体图纹的装饰体的期望不断高涨。并且,在将该装饰体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携带机器等中的情况下,为了使产品薄型化,可以想到使光不是从装饰体的背面入射而是从侧面入射。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若使光从透明材料941的端部入射,则受到凸透镜状的聚光体944的影响,光不但难于传播,而且有时光会从聚光体944漏出,从而存在不能够使由图像图案943和聚光体图案945产生的立体图纹均匀发光来进行显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装饰体具有:以规定间距配设有多个第一像素的第一图案和以与该间距不同的规定间距配设有多个第二像素的第二图案,通过将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重叠来呈现莫尔条纹图案,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导光体,在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部,对从所述第一入光部入射的光进行引导;和透光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使从所述第一导光体射出的光透射;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图案,并且,在所述透光体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图案;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使光散射,并且,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像素将光遮挡。
据此,本发明的装饰体中,来自光源的光经由设置在第一导光体端部的第一入光部入射,从第一导光体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散射,该散射光被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遮挡,因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由此,能够获得能够实现装饰体的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的装饰体。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立体感”是指,根据观看角度不同而图案(图纹)看起来有变化,感觉就像视觉辨认的对象具有进深而呈现立体那样。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下表面。
据此,第一图案设置在第一导光体的下表面,因此,从第一导光体传播过来的光通过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成为反射散射光,从透光体透射。因此,与第一图案设置在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而成为透射散射光的情况相比,更强的光透射透光体。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明亮地发光。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体的上表面。
据此,第二图案设置在透光体的上表面,因此,来自第一导光体的散射光从透光体内透射后被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遮挡。因此,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在更远处将来自第一导光体的散射光遮挡。由此,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二导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在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第二入光部,对从所述第二入光部入射的光进行引导;在所述第二导光体的表面设有构成规定图样的具有光散射性的第三图案。
据此,在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设置了形成有构成图样且具有光散射性的第三图案的第二导光体,因此,经由第二入光部入射并从第二导光体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三图案的第三像素散射,从而能够使第三图案的图形或文字等图样发光而浮起。由此,除了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之外还能够显示形成为规定图样的发光图案,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性和装饰性的装饰体。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导光体,并且,所述第三图案由多个第三像素形成。
据此,在第一导光体和透光体之间设有第二导光体,因此,在由第三像素形成的第三图案的上表面侧配置了形成有具有遮光性第二像素的第二图案的透光体。由此,在第二导光体中没有入射光时,能够由第二图案将第三图案的一部分遮藏,能够使第三图案不明显。而且,由于第一导光体和透光体较远地分离与第二导光体的厚度相当的量,因此,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在更远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的散射光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图案的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地以相同的间距设置。
据此,第三图案的第三像素与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相对应地以相同间距设置,因此,在第二导光体中没有入射光时,第三图案的第三像素埋没在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中,能够更难于视觉辨认到第三图案。由此,能够从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突然地显示其他发光图案(第三图案),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性和装饰性的装饰体。此外,第三图案的第三像素与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相对应,能够防止由第三图案的第三像素和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产生不期望的莫尔条纹图案。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之间配设有隔离件,从而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隔开间隔。
据此,通过隔离件,第一导光体和透光体隔开间隔而设置空气层,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导光体和透光体紧贴。因此,在第一导光体中传播的光在空气层与第一导光体的界面被全反射而抑制了光从第一导光体射出。由此,使从第一入光部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中引导,能够将光从光源引导至远处。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以白色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像素以黑色形成。
据此,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以白色形成,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以黑色形成,因此,从第一导光体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一图案的第一像素更加散射,第二图案的第二像素能够将来自第一导光体的散射光更可靠地遮挡。由此,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的任意装饰体;光源,与用于使光入射至所述装饰体的所述第一入光部对置地设置;以及基体,配设有所述装饰体及所述光源。
据此,具有装饰体、光源、配设有装饰体及光源的基体,因此,与以往的装饰显示装置相比,能够一种装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装饰体中,来自光源的光经由设置在第一导光体端部的第一入光部入射,从第一导光体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一图案散射,该散射光被第二图案部分地遮挡,因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由此,能够获得一种装饰体,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
此外,本发明的装饰体装置具有装饰体、光源、配设有装饰体及光源的基体,因此与以往的装饰显示装置相比,能够获得一种装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
因此,本发明的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侧面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从图1所示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图3(a)是表示第三图案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第一图案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将图3所示的第一图案和第三图案重叠后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侧面结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从图5所示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图7(a)是表示第三图案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第二图案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将图7所示的第二图案和第三图案重叠后的俯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侧面结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从图9所述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装饰体的变形例的侧面结构图,图12(a)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1,图12(b)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2。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装饰体的变形例的莫尔条纹图案的示意图,图13(a)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3,图13(b)及图13(c)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的间距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4的一个例子。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变形例7的侧面结构图。
图15是说明现有技术中的装饰显示体的图,图15(a)是装饰显示体的截面图,图15(b)是将装饰显示体的像素及聚光体的排列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16是说明莫尔条纹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6(a)是表示白像素的白图案的俯视图,图16(b)是表示黑像素的黑图案的俯视图,图16(c)是表示将白图案和黑图案重叠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01、301、C301  第一导光体
1g、21g、31g  第一像素
2g、22g、32g  第二像素
3g  第三像素
1n、201n、301n  第一入光部
11、211、311  第一图案
2、202、302  透光体
22、222、322  第二图案
3、203  第二导光体
3n、203n  第二入光部
33、233  第三图案
38  隔离件
9  基体
AL  空气层
LE1、LE2  光源
P1、P2、P21、P22、P31、P32  间距
501、502、503、C501、C502、C503  装饰体
604  装饰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的结构侧面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装饰体501的一部分。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的结构图,是从图1所示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中省略了第三图案。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图3(a)是表示第三图案33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第一图案11的俯视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将图3所示的第一图案11和第三图案33重叠后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及图4中对第一图案11及第三图案33描画了剖面线。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如图1所示,具备:对来自光源LE1的光进行引导的第一导光体1;和配设在第一导光体1的上表面侧的透光体2。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一导光体1的主面的表面(下表面),设置具有以规定间距(第一间距)P1二维(平面内)地配设的多个第一像素1g的第一图案11,在透光体2的主面的表面(上表面),设置具有以与间距P1不同的规定间距(第二间距)P2二维(平面内)地配设的多个第二像素2g的第二图案22。并且,通过将第一图案11和第二图案22重叠而呈现莫尔条纹图案。
在此,关于该莫尔条纹图案,使用图16来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6是说明莫尔条纹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6(a)是表示白像素R1g的白图案R11的俯视图,图16(b)是表示黑像素R2g的黑图案R22的俯视图,图16(c)是将白图案R11和黑图案R22重叠后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使图案观看清楚,将背景设定成灰色标度(灰色)。如图16所示,例如将白像素R1g以规定间距二维(平面内)地配设的白图案R11和黑像素R2g以与白像素R1g的间距不同的间距二维(平面内)地配设的黑图案R22进行重叠,则呈现出某种规则的图案R55,将该呈现的图案R55称作莫尔条纹图案。而且,关于本发明中的莫尔条纹图案,虽然在图16中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根据用户观看的角度不同而该图案R55看起来发生变化,成为感觉就像视觉辨认的对象图案具有进深而呈现立体那样的图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构成为呈现该莫尔条纹图案,而且,从第一导光体1导来的来自光源LE1的光被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遮挡,由用户从图1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最终透射过来的光,用户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一导光体1和透光体2之间,设有对来自光源LE2的光进行引导的第二导光体3。即,在第一导光体1之上层叠有第二导光体3,在该第二导光体3之上层叠有透光体2。并且,在第二导光体3的主面的表面(下表面),设置具备构成规定图样(显示)且具有光散射性的多个第三像素3g的第三图案33。由此,从第二导光体3导出来的来自光源LE2的光被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的一部分光由用户从图1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成规定图样(显示)发光并在所述莫尔条纹图案中浮起。另外,所谓规定图样(显示)是指图形、符号、文字、画等,或者这些的组合。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首先,第一导光体1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构成,如图1所示,在第一导光体1的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LE1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部1n,从第一入光部1n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1的上表面部分1u及下表面部分1d的边界部分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在第一导光体1的内部传播。另外,作为合成树脂材料使用了聚碳酸酯树脂,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或硅树脂等。
此外,第一图案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1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从第一导光体1的内部导出来的光被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的一部分光朝向图1所示的Z1方向前进,被向第一导光体1外放射而入射至第二导光体3。具有该光散射性的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如图2及图3(b)所示,具有圆形的形状,为了提高该光散射性而以白色形成。此外,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的形成能够通过将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锆(zirconia)或碳酸钙等粉末的油墨涂敷于第一导光体1并使该油墨硬化来容易地进行。另外,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了第一像素1g。
此外,光源LE1优选使用侧面发光方式的LED(发光二极管),搭载于柔性布线板91,配置在与第一入光部1n对置的位置,并且,配置成使出光部Lea朝向能够使光入射至第一入光部1n的朝向。这样,将光源LE1配设于侧面,使来自光源LE1的光在第一导光体1中传播,因此,与使光从装饰体的背面入射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装饰体501的薄型化。
接下来,第二导光体3与第一导光体1同样,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构成,如图1所示,在第二导光体3的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LE2的光入射的第二入光部3n,从第二入光部3n入射的光在第二导光体3的上表面部分或下表面部分的边界部分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在第二导光体3的内部传播。另外,与第一导光体1同样,作为合成树脂材料而使用了聚碳酸酯树脂,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或硅树脂等。
此外,第三图案33设置在第二导光体3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从第二导光体3的内部导出来的光被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的一部分光朝向图1所示的Z1方向前进,被向第二导光体3外放射而入射至透光体2。
此外,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如图3(a)所示,具有圆形的形状,如图1及图3(a)所示,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相对应地以相同的间距P1配设。由此,在第二导光体3中没有入射光时,如图4所示,在第一图案11(参照图3(b))的第一像素1g中埋没有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能够更难视觉辨认出第三图案33。此外,由于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相对应,因此,能够防止由第三图案33和后述的第二图案22产生不期望的莫尔条纹图案。
而且,如图1所示,第三图案33形成在第二导光体3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换句话说形成在与第一导光体1对置侧的面上,因此,与在第二导光体3的上表面(图1所示的Z1侧)形成有第三图案33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和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更接近。由此,能够使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和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更加一体化,能够进一步防止由第三图案33和后述的第二图案22产生不期望的莫尔条纹图案。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像素3g隔着第一导光体1与第一像素1g对置,然而不需要第三像素3g与第一像素1g不错位地完全对置,稍微有些错位地对置也可以。此外,第三像素3g和第一像素1g的大小和形状不相同也可以。
此外,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为了提高光散射性,以与第一导光体1的第一像素1g相同的白色形成。因此,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的形成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同样,能够通过将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锆(zirconia)或碳酸钙等粉末的油墨涂敷于第二导光体3并使该油墨硬化来容易地进行。另外,图3(a)及图4所示的第三图案33的规定图样示出了文字“EI”,但是不限于文字,也可以是图形、符号、画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此外,光源LE2与光源LE1同样,优选使用侧面发光方式的LED,搭载于柔性布线板92,配置在与第二入光部3n对置的位置,并且,配置成使出光部LEb朝向能够使光入射至第二入光部3n的朝向。另外,光源LE2使用与光源LE1的发光色不同的发光色。
最后,透光体2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构成,使来自第一导光体1及第二导光体3的反射散射光透射。此外,在透光体2的上表面(图1所示的Z1侧)设置有第二图案22,从透光体2的内部透射过来的光被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遮挡,并且,除此以外的反射散射光向透光体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1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反射散射光。具有该遮光性的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如图1所示,具有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相同的圆形的形状,为了提高其遮光性,以黑色形成。另外,第二像素2g的形状优选与第一像素1g相同,但是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此外,第二像素2g的大小优选与第一像素1g相同或稍微大,但是第二像素2g比第一像素1g小也可以。
此外,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的形成通过将含有碳等粉末的油墨涂敷于透光体2并使该油墨硬化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另外,与第一导光体1及第二导光体3同样,作为合成树脂材料使用了聚碳酸酯树脂,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硅树脂等。此外,为了提高遮光性而优选将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以黑色形成,但是只要具有遮光性即可,不限于黑色。例如,也可以是浓绿等暗色系的颜色或反射膜等。
向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从设置在第一导光体1端部的第一入光部1n入射光时,从第一导光体1传播过来的光被在第一导光体1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设置的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光从第二导光体3透射,被透光体2的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遮挡,除此以外的反射散射光被向透光体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1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反射散射光。
据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能够被视觉辨认成将第一图案11和第二图案22重叠而呈现的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由此,能够获得实现了装饰体501的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的装饰体501。
而且,由于第一图案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1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因此,与第一图案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1的上表面(图1所示的Z2侧)而形成透射散射光的情况相比,更强的光透射透光体2。由此,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明亮地发光。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立体感”是指,根据观察角度不同,图案(图纹)看起来有变化,感觉就像视觉辨认的对象具有进深而呈现立体那样。感觉到这样的“立体感”是由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和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Z1-Z2方向)上形成在不同平面上而引起的。即,是因为在用户从Z1侧视觉辨认装饰体501的情况下,由第一像素1g产生的散射光被遮光性的第二像素2g遮挡,而其遮光方式因用户的观看角度不同而不同。因此,若一点点改变观看角度,则用户视觉辨认成对象的莫尔条纹图案发生变化,感觉到图案呈现立体那样。
此外,由于第二图案22设置在透光体2的上表面(图1所示的Z1侧),因此,来自第一导光体1的反射散射光在透光体2内透射之后被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遮挡。因此,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在更远离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1的反射散射光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此外,由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及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具有圆形的形状,因此,在形状上没有方向性,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和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的像素彼此重合时的面积比例也规则。由此,能够在全方向上同样地得到莫尔条纹图案。
此外,由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以白色形成,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以黑色形成,因此,能够将从第一导光体1传播过来的光由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反射散射,能够将来自第一导光体1的反射散射光由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更可靠地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
而且,向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从设置在第二导光体3端部的第二入光部3n入射光时,从第二导光体3传播过来的光被在第二导光体3的下表面(图1所示的Z2侧)设置的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光从透光体2透射,被向透光体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1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反射散射光。因此,能够使第三图案33的表示文字“EI”的图样发光而浮起。由此,能够在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之中显示形成为规定图样的发光图案,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性和装饰性的装饰体501。
此外,由于在第一导光体1和透光体2之间设有该第二导光体3,因此,在由第三像素3g形成的第三图案33的上表面侧配置了形成有第二图案22的透光体2,该第二图案22具有遮光性的第二像素2g。由此,在第二导光体3中没有光入射时,能够由第二图案22将第三图案33的一部分遮藏,能够使第三图案33不明显。而且,第一导光体1和透光体2之间分离与第二导光体3的厚度相当的量,因此,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在更加远离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1的反射散射光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此外,由于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相对应地以相同的间距P1设置,因此,在第二导光体3中没有入射光时,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埋没在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中,能够更难于视觉辨认到第三图案33。由此,能够从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突然显示其他发光图案(第三图案33),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性和装饰性的装饰体501。此外,由于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与第一图案11的第一像素1g相对应,因此,能够防止由第三图案33的第三像素3g和第二图案22的第二像素2g产生不期望的莫尔条纹图案。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的侧面结构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的结构图,是从图5所示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6中省略了第三图案233。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图7(a)是表示第三图案233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第二图案222的俯视图。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的结构图,是将图7所示的第二图案222和第三图案233重叠后的俯视图。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第一图案211、第二图案222及第三图案233的结构不同。另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具备:对来自光源LE1的光进行引导的第一导光体201;和配设在第一导光体201的上表面侧的透光体202。此外,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导光体201的主面的表面(上表面),设置具有以规定间距P21配设的多个第一像素21g的第一图案211,在透光体202的主面的表面(上表面),设置具有以与间距P21不同的规定间距P22配设的多个第二像素22g的第二图案222。并且,通过将第一图案211和第二图案222重叠,呈现莫尔条纹图案。因此,从第一导光体201导出来的来自光源LE1的光被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透射散射,该透射散射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遮挡,由用户从图5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最终透射过来的光,用户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例如,将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及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的直径设为0.3mm、将第一像素21g的间距P21设为0.5mm、将第二像素22g的间距P22设为0.45mm时,呈现图16(c)那样的莫尔条纹图案,能够视觉辨认成该莫尔条纹图案发光,并且,根据用户观看角度不同而该图案R55(图16所示的)看起来会变化,用户能够感觉到就像视觉辨认的对象图案具有进深而呈现立体那样。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如图5所示,在第一导光体201和透光体202之间设有对来自光源LE2的光进行引导的第二导光体203。即构成为,在第一导光体201之上层叠有第二导光体203,在该第二导光体203之上层叠有透光体202。并且,在第二导光体203的主面的表面(上表面),设置构成规定图样(显示)且具有光散射性的第三图案233。由此,从第二导光体203导出来的来自光源LE2的光被第三图案233散射,该散射透射的一部分光被用户从图5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成规定图样在所述莫尔条纹图案中发光而浮起。
接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首先,第一导光体201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如图5所示,在第一导光体201的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LE1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部201n,从第一入光部201n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201的上表面部分21u或下表面部分21d的边界部分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在第一导光体201的内部传播。
此外,第一图案2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201的上表面(图5所示的Z1侧),从第一导光体201的内部导出来的光被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透射散射。该透射散射的一部分光朝向图5所示的Z1方向前进,被向第一导光体201外放射而入射至第二导光体203。具有该光散射性的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如图6所示,具有圆形的形状,为了提高其光散射性,以白色形成。此外,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的形成能够通过将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锆(zirconia)或碳酸钙等粉末的油墨涂敷于第一导光体201并使该油墨来容易地进行。另外,在图6中以虚线示出了第一像素21g。
接下来,第二导光体203与第一导光体201同样,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如图5所示,在第二导光体203的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LE2的光入射的第二入光部203n,从第二入光部203n入射的光在第二导光体203的上表面部分或下表面部分的边界部分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在第二导光体203的内部传播。
此外,第三图案233设置在第二导光体203的上表面(图5所示的Z1侧),从第二导光体203的内部导出来的光被第三图案233透射散射。该透射散射的一部分光向图5所示的Z1方向透射,被向第二导光体203外放射而入射至透光体202。此外,第三图案233为了提高光散射性,以与第一导光体201的第一像素21g相同的白色形成。
此外,第三图案233如图5所示,设置在第一导光体201和透光体202之间,因此,在第三图案233的上表面侧配置了形成有第二图案222的透光体202,该第二图案222具有遮光性的第二像素22g。由此,在第二导光体203中没有入射光时,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三图案233隐藏在后述的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中,能够更难于视觉辨认到第三图案233。另外,图7所示的第三图案233的规定图样(显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四边形状(菱形形状)的符号进行了表示,但是不限于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图形、画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最后,透光体202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使来自第一导光体201及第二导光体203的散射光透射。此外,在透光体202的上表面(图5所示的Z1侧)设置第二图案222,从透光体202的内部透射的光被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遮挡,并且,除此以外的散射光被向透光体20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5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散射光。具有该遮光性的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如图5所示,具有与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相同的圆形形状,为了提高其遮光性,以黑色形成。
向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从设置在第一导光体201端部的第一入光部201n入射光时,从第一导光体201传播过来的光被在第一导光体201的上表面(图5所示的Z1侧)设置的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透射散射,该散射光从第二导光体203透射,被透光体202的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遮挡,除此以外的散射光被向透光体20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5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散射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被视觉辨认成将第一图案211和第二图案222重叠而呈现的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由此,能够实现装饰体502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的装饰体502。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立体感”是指,根据观看角度不同而图案(图纹)看起来有变化,感觉到就像视觉辨认的对象具有进深而呈现立体那样。
此外,由于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以白色形成,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以黑色形成,因此,从第一导光体201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散射,能够将来自第一导光体201的散射光由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可靠地遮挡。由此,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
而且,向以上那样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从设置在第二导光体203端部的第二入光部203n入射光时,从第二导光体203传播过来的光被在第二导光体203的上表面(图5所示的Z1侧)设置的第三图案233散射,该散射光从透光体202透射而被向透光体20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5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散射光。因此,能够使第三图案233的表示符号的图形发光而浮起。由此,能够在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之中显示形成了规定图样的发光图案,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性和装饰性的装饰体502。
此外,由于在第一导光体201和透光体202之间设置该第二导光体203,因此,在第三图案233的上表面侧配置了形成有第二图案222的透光体202,该第二图案222具有遮光性的第二像素22g。由此,在第二导光体203中没有入射光时,能够由第二图案222将第三图案233的一部分隐藏,能够使第三图案233不明显。而且,由于第一导光体201与透光体202分离与第二导光体203的厚度相当的量,因此,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在更远离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201的散射光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的侧面结构图。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的结构图,是从图9所示的Z1侧观察的俯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主要就未设置第二导光体3这一点不同。另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如图9所示,具备:对来自光源LE1的光进行引导的第一导光体301;和配设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上表面侧的透光体302。此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主面的表面(下表面),设置具有以规定间距P31配设的多个第一像素31g的第一图案311,在透光体302的主面的表面(上表面),设置具有以与间距P31不同的规定间距P32配设的多个第二像素32g的第二图案322。并且,若将第一图案311和第二图案322重叠,则呈现莫尔条纹图案。
而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如图9及图10所示,在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之间设有隔离件38,从而在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之间形成空气层AL。即,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以隔开间隔的状态对置配置,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不紧贴。
接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首先,第一导光体301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如图9所示,在第一导光体301的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LE1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部301n,从第一入光部301n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上表面部分31u或下表面部分31d的边界部分反复进行全反射而在第一导光体301的内部传播。此外,在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之间设有空气层AL,因此,从第一导光体301传播过来的光想要从第一导光体301射出时,在该空气层AL与第一导光体301的界面被可靠地全反射而抑制了光从第一导光体301射出。由此,使从第一入光部301n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301中引导,能够将光从光源LE1引导至远处。
此外,第一图案3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下表面(图9所示的Z2侧),从第一导光体301的内部导出来的光被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的一部分光朝向图9所示的Z1方向前进,被向第一导光体301外放射而入射至透光体302。具有该光散射性的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如图10中虚线所示那样,具有六边形的形状,为了提高其光散射性,以白色形成。
接下来,透光体302由片状且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使来自第一导光体301的反射散射光透射。此外,在透光体302的上表面(图9所示的Z1侧)设有第二图案322,从透光体302的内部透射的光被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遮挡,并且,除此以外的反射散射光被向透光体30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9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反射散射光。具有该遮光性的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如图10所示,具有与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相同的六边形的形状,为了提高其遮光性,以黑色或浓绿等暗色形成。
最后,隔离件38如图9及图10所示,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在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之间配设有多个,将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隔离。此外,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隔离件38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合成树脂。另外,虽然优选使用合成树脂,但是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向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从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端部的第一入光部301n入射光时,从第一导光体301传播过来的光被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下表面(图9所示的Z2侧)设置的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反射散射,该反射散射光从透光体302透射,被透光体302的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遮挡,除此以外的反射散射光被向透光体302外放射,由用户从图9所示的Z1侧视觉辨认到该反射散射光。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中,来自光源LE1的光经由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端部的第一入光部301n入射,从第一导光体301传播过来的光被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散射,该散射光被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遮挡,因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由此,能够获得能够实现装饰体的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到带立体感的发光图案的装饰体503。
此外,由于第一图案3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下表面,因此,从第一导光体301传播过来的光通过第一图案311的第一像素31g而成为反射散射光,从透光体302透射。因此,与第一图案3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上表面而形成透射散射光的情况相比,更强的光从透光体302透射。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明亮地发光。
此外,由于第二图案322设置在透光体302的上表面,因此,来自第一导光体301的反射散射光在透光体302内透射之后被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遮挡。因此,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在更远离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301的反射散射光遮挡。由此,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而且,由于在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之间设有隔离件38,因此,第二图案322的第二像素32g在更加远离的位置将来自第一导光体301的反射散射光遮挡。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成更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发光。
此外,通过隔离件38,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隔开间隔而设有空气层AL,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导光体301和透光体302紧贴。因此,在第一导光体301中传播的光想要从第一导光体301射出时,在空气层AL与第一导光体301的界面被全反射而抑制了光从第一导光体301射出。由此,将从第一入光部301n入射的光在第一导光体301中引导,能够将光从光源LE1引导至远处。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显示装置604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显示装置604如图11所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与用于使光向装饰体501的第一导光体1入射的第一入光部1n对置地设置的光源LE1;与用于使光向装饰体501的第二导光体3入射的第二入光部3n对置地设置的光源LE2;安装有光源LE1和光源LE2的柔性布线板91、92;以及配设有装饰体501及柔性布线板91、92的基体9。而且,装饰显示装置604还具有:对第一导光体1进行定位的第一引导件G1;对第二导光体3进行定位的第二引导件G2;以及为了与外部电连接而安装于柔性布线板91、92的2个连接器CN1、CN2。另外,为了容易视觉辨认到浮起在莫尔条纹图案中的文字等图形,由LED构成的光源LE1和光源LE2各自的发光色不同。
如以上所述,由于构成为具有装饰体501、光源LE1及光源LE2、以及配设有装饰体501及光源(LE1、LE2)的基体9,因此,与以往的装饰显示装置相比,能够获得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视觉辨认成带立体感的莫尔条纹图案更强地发光的装饰显示装置604。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下那样变形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装饰体的变形例的侧面结构图,图12(a)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1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1的装饰体C501,图12(b)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2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2的装饰体C502。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装饰体的变形例的莫尔条纹图案的示意图,图13(a)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211及第二图案222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3,图13(b)及图13(c)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进行了改变的变形例4的一个例子。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体503的变形例7的装饰体C503的侧面结构图。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构成为将第二图案22设置在透光体2的上表面,但是如图12(a)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在透光体C2的下表面。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构成为在第一导光体201和透光体202之间设置第二导光体203,但是如图12(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透光体202的上表面侧设置第二导光体203。
<变形例3>
作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在将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及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的直径设为0.3mm、将第一像素21g的间距P21设为0.5mm、将第二像素22g的间距P22设为0.45mm的情况下,呈现了图16(c)那样的图案R55,但是,若将第一图案211的第一像素21g的间距P21设为0.6mm、将第二图案222的第二像素22g的间距P22设为0.55mm,则呈现如13(a)所示那样的图案CR55。
<变形例4>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第一图案(11、211、311)的间距(P1、P21、P31)及第二图案(22、222、322)的间距(P2、P22、P32)在正交的2个方向上都设定成了相同的间距间隔,然而,也可以使2个方向的间距不同。在该情况下,呈现图13(b)及图13(c)所示那样的图案CR56、图案CR57。
<变形例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第二图案(22、222、322)相对于第一图案(11、211、311)在俯视时不旋转地进行重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使第二图案(22、222、322)相对于第一图案(11、211、311)以在俯视时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具有角度的状态)进行重叠,来呈现莫尔条纹图案。
<变形例6>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使第一导光体(1、201)、第二导光体(3、203)和透光体(2、202)层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即,也可以是在第一导光体(1、201)与第二导光体(3、203)之间、以及第二导光体(3、203)与透光体(2、202)之间设置隔离件,来防止被层叠的构件间紧贴。
<变形例7>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构成为将第一图案311设置在第一导光体301的下表面,但是如图14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在第一导光体C301的上表面。
<变形例8>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导光体(1、201、301)及第二导光体(3、203)的侧面作为端部来构成第一入光部(1n、201n、301n)及第二入光部(3n、203n),但是该侧面不限定为端部。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一导光体及第二导光体的侧面附近的一部分形成开口,将该开口内的端部作为入光部。在该情况下,在形成于第一导光体及第二导光体的开口部内配设光源。
<变形例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体(1、201、301)、第二导光体(3、203)及透光体(2、202、302)为了使莫尔条纹图案具有立体感,优选为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例如0.4mm~1.5mm程度的板状,但是也可以是具有柔性的薄板状。此外,第一导光体、第二导光体及透光体不限定于平面状(平板状),只要在不影响导光体传播光的范围内,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Claims (10)

1.一种装饰体,具有以规定间距配设有多个第一像素的第一图案和以与该间距不同的规定间距配设有多个第二像素的第二图案,通过将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重叠来呈现莫尔条纹图案,其特征在于,
该装饰体具备:第一导光体,在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部,对从所述第一入光部入射的光进行引导;和透光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使从所述第一导光体射出的光透射;
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图案,并且,在所述透光体的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图案;
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使光散射,并且,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像素将光遮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体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体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该装饰体具备:
第二导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上表面侧,在端部具有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第二入光部,对从所述第二入光部入射的光进行引导;
在所述第二导光体的表面设有构成规定图样的具有光散射性的第三图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导光体,并且,所述第三图案由多个第三像素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图案的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地以相同的间距设置。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之间配设有隔离件,从而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透光体隔开间隔。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像素以白色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像素以黑色形成。
10.一种装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体;
光源,与用于使光入射至所述装饰体的所述第一入光部对置地设置;以及
基体,配设有所述装饰体和所述光源。
CN201310022420.5A 2012-02-23 2013-01-22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7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7858A JP2013173246A (ja) 2012-02-23 2012-02-23 装飾体及び該装飾体を用いた装飾表示装置
JP2012-037858 2012-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196A true CN103287196A (zh) 2013-09-11
CN103287196B CN10328719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088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24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7196B (zh) 2012-02-23 2013-01-22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73246A (zh)
CN (1) CN1032871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20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透明光导显示器的汽车窗
CN113012565A (zh) * 2019-12-18 2021-06-2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0077B2 (ja) * 2014-11-28 2019-05-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489546B2 (ja) * 2015-02-02 2019-03-2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照光表示装置
WO2017046945A1 (ja) * 2015-09-18 2017-03-2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照明器具と車両用灯具
FR3121500B1 (fr) * 2021-03-30 2023-05-19 Marelli Automotive Lighting France Dispositif lumineux pour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apte à créer un effet optique connu sous le nom de moiré.
JP7053080B1 (ja) * 2021-11-26 2022-04-12 光徳 菅原 装飾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6050A (ja) * 2002-05-15 2004-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021650A (zh) * 2006-02-16 2007-08-22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391555A (zh) * 2007-09-18 2009-03-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25911A (zh) * 2008-10-17 2010-06-09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背光模块装置中每个模块的光源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6050A (ja) * 2002-05-15 2004-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021650A (zh) * 2006-02-16 2007-08-22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391555A (zh) * 2007-09-18 2009-03-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25911A (zh) * 2008-10-17 2010-06-09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背光模块装置中每个模块的光源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20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透明光导显示器的汽车窗
CN113012565A (zh) * 2019-12-18 2021-06-2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US11501669B2 (en) 2019-12-18 2022-11-15 Innolux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3012565B (zh) * 2019-12-18 2023-12-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73246A (ja) 2013-09-05
CN103287196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7196A (zh) 装饰体及使用该装饰体的装饰显示装置
CN102395915A (zh) 显示装置以及采光窗
EP2312375A1 (en) Naked eye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display system, naked eye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display device, amusement game machine and parallax barrier sheet
EP1401216A3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US10495906B2 (en) Viewing angle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DE102016121097B3 (de) Displayanordnung
TWI417571B (zh) 立體顯示器
CN105353559A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492944A (zh) 图像显示板和图像显示体
KR20150064044A (ko) 적외선 수발광용 광학 물품 및 적외선 수발광부
CN105319775A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3979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发光模块
JP5351440B2 (ja) 装飾用パネル
KR102455805B1 (ko) 펜타일 방식 입체표시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5334632A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238125A (zh) 一种三维显示器件
US10183463B2 (en) Decorative panel
CN10942730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202948226U (zh)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可自由控制的液晶光栅
CN107079147A (zh) 具有输出方向控制的显示设备及用于这种显示设备的背光
CN105917278B (zh) 带太阳能电池的电子钟表
CN103916661A (zh) 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989730A (zh) 带立体标志的显示装置
CN107615110B (zh) 增添装饰树脂成形品
US9869871B2 (en) Parallax barrier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