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4784B - 手术复位平台 - Google Patents

手术复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4784B
CN103284784B CN201310190140.5A CN201310190140A CN103284784B CN 103284784 B CN103284784 B CN 103284784B CN 201310190140 A CN201310190140 A CN 201310190140A CN 103284784 B CN103284784 B CN 103284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rag hook
bar
bol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01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4784A (zh
Inventor
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01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4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4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7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断裂骨骼处做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的手术复位平台,包括置物平台和底座,置物平台通过四根第一支撑杆连接在底座上方,四根第一支撑杆与置物平台、底座之间采用齿合面螺丝副连接,底座前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二支撑杆分别与带孔支撑杆连接,拉杆与两根带孔支撑杆上端相连接,两根带孔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牵引机构,置物平台下方的底座上安装有上下复位机构;上述结构的手术复位平台可以对断裂处骨骼进行横向和径向牵引复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当使用外固定支架时能大大减小患者的创伤面积;此外,结合X射线使用时,可以大大减少X射线对操作者的辐射。

Description

手术复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四肢的断裂处骨骼做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的手术复位平台。
背景技术
在骨科类手术中,对病患断裂处骨骼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对断裂处骨骼进行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目前的手术复位平台包括置物平台和底座,置物平台通过四根支撑杆连接在底座上,四根支撑杆与置物平台、底座之间常常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齿合面螺丝副连接形式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螺栓1,在螺栓1上依次空套有无螺纹锁齿块2、弹簧3,带螺纹锁齿块4旋合在螺栓1的外端,弹簧3位于无螺纹锁齿块2和带螺纹锁齿块4两者相邻的凹槽内,弹簧3的弹力使无螺纹锁齿块2和带螺纹锁齿块4两者具有分离的趋势,在无螺纹锁齿块2和带螺纹锁齿块4两者相接触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能相互啮合的齿纹,使用时,可将带螺纹锁齿块4固定在连接件中,无螺纹锁齿块2固定在被连接件中,旋紧螺栓1,使带螺纹锁齿块4与无螺纹锁齿块2的齿合面紧紧啮合在一起,此时,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相对固定而不能相互转动;松开螺栓1,弹簧3的作用力使得带螺纹锁齿块4与无螺纹锁齿块2的齿合面分离,此时,连接件和被连接件可以相对转动、互不干涉;置物平台用于放置患者受伤的肢体,上述结构的手术复位平台本身并不具备横向与径向复位牵引的功能,在手术时,将患者受伤的肢体放置在置物平台上,首先需要人来拉动断裂处骨骼做径向运动,在人为径向牵引力的作用下,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板来固定断裂处骨骼,在整个手术中,人为径向牵引力需要一直维持在拉动后的位置,直至手术结束。
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断裂处骨骼的方法是:在人为径向牵引力的作用下,根据实际需要在骨骼断裂错位处植入一定数量的骨牵引针,用外固定支架上的夹针块锁住骨牵引针,将加压器两端抵在相应的夹针块上,通过加压器带动断裂处骨骼做径向运动,当骨骼断裂面对齐时,拧紧外固定支架上的夹针块,使其锁紧不动,使外固定支架将骨骼固定在断裂前的位置。
采用内固定板来固定断裂处骨骼的方法是:在人为径向牵引力的作用下,用手术刀切开断裂处骨骼的外侧皮肤组织,切口的大小与内固定板长度一致,根据实际需要在断裂处骨骼上植入一定数量的克氏针,克氏针贯穿骨骼,通过借助多种复位工具牵引克氏针,使骨骼断裂面对齐,然后将内固定板紧贴在断裂处骨骼上,使用固定螺钉将内固定板固定在骨骼上,保证其不松动。
上述结构的手术复位平台,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人来拉动骨骼进行径向运动,并且需要一直维持在拉动后的位置,直至手术结束,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总存在不稳定性,给医生手术操作带来了不便和不安全因素,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X射线来观察被牵引的骨骼,操作者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影响;当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断裂处骨骼时,通过加压器的作用,仅实现骨骼径向复位,当骨骼横向错位严重时,仅仅通过外固定支架强行将骨骼对齐并固定,有时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当骨骼断裂处伤势较轻时,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骼时,由于体表的切口较大,往往会造成断裂处骨骼已经生长愈合了,而手术切口还在生长愈合中;当采用内固定板来固定断裂处骨骼时,需要采用多种辅助工具,才能将断裂处骨骼对齐,给医生带来诸多的不便,操作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行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操作简单、复位可靠的手术复位平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包括置物平台和底座,置物平台通过四根第一支撑杆连接在底座上方,四根第一支撑杆与置物平台、底座之间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远离置物平台的底座前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二支撑杆分别与带孔支撑杆连接,拉杆与两根带孔支撑杆的上端部相连接,拉杆、两根带孔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构成一个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杆与底座、以及与带孔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分别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在两根带孔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牵引机构,置物平台下方的底座上安装有上下复位机构;牵引机构的结构为:主体上开设有第一上通孔和下螺纹通孔,且第一上通孔与下螺纹通孔相互垂直,在主体的顶端开设有与上通孔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半圆杆穿过第一上通孔,螺栓可将半圆杆锁定在主体内,在半圆杆的两端通过销钉和销钉孔分别连接有一个护套,两个护套分别通过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将半圆杆连接于两根带孔支撑杆之间,螺杆与下螺纹通孔组成螺旋副,螺杆靠近置物平台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拉钩挡柱,螺杆通过拉钩挡柱与第一拉钩连接、且第一拉钩可相对拉钩挡柱周向转动,螺杆的尾部通过连接块、手柄挡柱与第一手柄连接;上下复位机构的结构为:滑块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复位主杆下端设置有滑块,在滑块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可将滑块锁紧在底座上的第五螺栓,横杆端部与第一固定块合围在复位主杆上、且第六螺栓将横杆端部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复位主杆上,微创复位器连接在横杆滑块上,横杆滑块活动安装在横杆上、且横杆滑块可沿横杆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中,微创复位器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横杆滑块上的固定块,在固定块内横向开设有相互平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固定块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上通孔相通,第一螺纹孔中装有固定用的第一螺栓,拉钩的杆柄穿过上通孔并伸出,拉钩的杆柄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台阶形状,第一螺栓可与拉钩的半圆台阶杆柄的上平面相互锁紧,从而将拉钩固定在固定块内,手柄固定在拉钩杆柄的尾端;调节螺杆穿过下通孔并伸出,位于固定块外的调节螺杆上分别旋有左螺母和右螺母,左、右螺母能将调节螺杆轴向固定在固定块内,顶骨针尾端通过连接套与调节螺杆端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中,微创复位器中的顶骨针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齿纹。 
进一步地,前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中,手柄端部开设有与拉钩的杆柄相配合的半圆台阶孔,半圆台阶孔上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半圆台阶孔相通,手柄通过半圆台阶孔安装于拉钩的杆柄尾端,第二螺纹孔中装有固定用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可将手柄固定连接在拉钩的杆柄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中,在拉钩和顶骨针之间设置有弓型块,拉钩位于弓型块上凹槽内,顶骨针位于弓型块下凹槽内,在上凹槽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螺纹孔,在下凹槽底部设置有一个第四螺纹孔,在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拉钩用的第三螺栓,在第四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顶骨针用的第四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分别将拉钩和顶骨针固定在弓型块的上、下凹槽内,使拉钩与顶骨针相互不会发生移位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手术复位平台上设置有上下复位机构和牵引机构,可以对断裂处骨骼进行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为医生手术提供了便利条件,操作更加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采用微创复位器进行横向复位牵引,当选择使用外固定支架来固定断裂处骨骼时,只需要在受伤肢体的外侧皮肤组织上切开一个小口子,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创伤面积,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齿合面螺丝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无螺纹锁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带螺纹锁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展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手术复位平台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F部分的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E-E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上下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微创复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C方向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顶骨针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包括置物平台5和底座7,置物平台5通过四根第一支撑杆6连接在底座7的上方,四根第一支撑杆6与置物平台5、底座7之间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便于调整和锁紧置物平台5的位置,远离置物平台5的底座7前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第二支撑杆8,两根第二支撑杆8分别与带孔支撑杆9连接,拉杆10与两根带孔支撑杆9的上端部相连接,拉杆10、两根带孔支撑杆9和两根第二支撑杆8构成一个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杆8与底座7、以及与带孔支撑杆9之间的连接分别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在两根带孔支撑杆9上安装有牵引机构,置物平台5下方的底座7上安装有上下复位机构;牵引机构的结构为:主体11上开设有第一上通孔和下螺纹通孔,且第一上通孔和下螺纹通孔相互垂直,在主体11顶端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分别与第一上通孔相通,螺纹孔内装有固定用的螺栓18,半圆杆12穿过第一上通孔,螺栓18可将半圆杆12锁定在主体11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松开螺栓18,将主体11沿半圆杆12轴向移动进行微调,半圆杆12的两端通过销钉21和销钉孔分别连接有一个护套13,两个护套13分别通过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将半圆杆12连接于两根带孔支撑杆9之间,螺杆14与下螺纹通孔组成螺旋副,螺杆14靠近置物平台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拉钩挡柱19,螺杆14通过拉钩挡柱19与第一拉钩20连接、且第一拉钩20可相对拉钩挡柱19周向转动,螺杆14的尾部通过连接块15、手柄挡柱16与第一手柄17连接;上下复位机构的结构为:滑块27活动安装在底座7的左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滑块27活动安装在底座7的右侧,复位主杆24下端设置有滑块27,在滑块27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可将滑块27锁紧在底座7上的第五螺栓28,横杆2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5合围在复位主杆上、第六螺栓29将横杆23端部与第一固定块25固定连接在复位主杆24上,微创复位器26固定连接在横杆滑块22上,横杆滑块22活动安装在横杆23上、且横杆滑块22可沿横杆23轴向移动。
如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的微创复位器26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横杆滑块22上的固定块103,在固定块103内横向开设有相互平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固定块103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两个第一螺纹孔分别与上通孔相通,两个第一螺纹孔中分别装有固定用的第一螺栓104,拉钩101的杆柄穿过上通孔并伸出,拉钩101的杆柄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台阶形状,第一螺栓104可与拉钩101的半圆台阶杆柄的上平面相互锁紧,从而将拉钩101固定在固定块103内,手柄111端部开设有与拉钩101的杆柄相配合的半圆台阶孔122,半圆台阶孔122上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1,第二螺纹孔121与半圆台阶孔122相通,手柄111通过半圆台阶孔122安装于拉钩101的杆柄尾端,在实际使用中,可在第二螺纹孔121中设置第二螺栓,以将拉钩101和手柄111相互固定连接。调节螺杆106穿过下通孔并伸出,位于固定块103外的调节螺杆106上分别旋有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将调节螺杆106轴向固定在固定块103内,顶骨针109尾端通过连接套107与调节螺杆106左端相连接,顶骨针109的头部端面上设置有防滑齿纹,可以防止手术过程中顶骨针109头部和断裂处骨骼之间发生打滑,避免了对断裂处骨骼造成二次伤害;在拉钩101和顶骨针109之间还设置有弓型块102,拉钩101位于弓型块102的上凹槽内,顶骨针109位于弓型块102的下凹槽内,在上凹槽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螺纹孔,在下凹槽底部设置有一个第四螺纹孔,在上凹槽顶部的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用的第三螺栓181,在下凹槽底部的第四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用的第四螺栓108,第三螺栓181和第四螺栓108分别将拉钩101和顶骨针109固定在弓型块102的上、下凹槽内,使拉钩101与顶骨针109相互平行且相互位置不会发生移位现象。 
手术时,通过置物平台5、底座7、四根第一支撑杆6之间的齿合面螺丝副,使置物平台5前后摆动至所需的高度后锁紧,在实际操作中,当患者的上臂或大腿处骨骼断裂时,将受伤肢体放置在折叠的手术复位平台的置物平台5上,如图5所示为手术复位平台折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当患者的下臂或小腿处骨骼断裂时,将受伤肢体放置在展开的手术复位平台的置物平台5上,如图5所示为手术复位平台展开的结构示意图;接着在骨骼断裂部位的适当位置植入克氏针,使得克氏针贯穿骨骼两侧;同样,通过调节两根第二支撑杆8与底座7、以及与两根带孔支撑杆9之间的齿合面螺丝副,必要时还可通过调节护套13与带孔支撑杆9之间的齿合面螺丝副,来调整并锁紧牵引机构的位置,使牵引机构中的第一拉钩20与克氏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摇动第一手柄17,螺杆14带动第一拉钩20径向移动、使第一拉钩20移动到克氏针所在的位置并勾住克氏针,反向摇动第一手柄17,第一拉钩20勾住克氏针反向做径向移动,带动断裂处骨骼作径向位移至合适的位置;在患者骨骼断裂处的外侧皮肤组织上切开一个小口子,小口子的大小能保证拉钩101伸入即可,取下微创复位器26,松开第一螺栓104、第三螺栓181和第四螺栓108,将拉钩101从固定块103内取出,将拉钩101从切开的小口子处伸入到内部并钩住骨骼;接着旋转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使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远离固定块103,此时调节螺杆106可在固定块103的下通孔内轴向移动,接着再将拉钩101的杆柄穿入到固定块103的上通孔中,移动拉钩101且使拉钩101位于所需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栓104,使拉钩101固定在固定块103内;再将弓型块102装在拉钩101和顶骨针109之间,使拉钩101位于弓型块102的上凹槽内,顶骨针109位于弓型块102的下凹槽内,调节弓型块102的位置,旋紧第三螺栓181,旋开第四螺栓108,确保顶骨针109能在弓型块102的下凹槽内移动,以免对断裂处骨骼造成一定的损伤;接着松开第五螺栓28,移动底座7上的滑块27,使得上下复位机构移动到所需位置,拧紧第五螺栓28,此时,上下复位机构固定在所需位置;松开第六螺栓29,将横杆23端部与第一固定块25整体沿复位主杆24轴向移动至所需高度,拧紧第六螺栓29、使横杆23固定在所需的高度,接着移动横杆滑块22至所需的位置;接着将微创复位器26上的固定块103固定连接在横杆滑块22上,旋转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使左螺母51和右螺母52紧靠固定块103,将调节螺杆106紧固在固定块103的下通孔中,确保顶骨针109紧贴在被拉钩101钩起的骨骼上不松动,此时,将弓型块102上的第四螺栓108旋紧,使顶骨针109在弓型块102的下凹槽内固定、不松动,接着就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板来固定断裂处骨骼。在实际操作中,对断裂处骨骼进行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时,需要结合使用X射线来观察断裂处骨骼,在使用X射线时,操作者打开X射线,将横向和径向牵引固定在某一位置后离开X射线的照射范围,使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X射线对操作者的身体辐射。
上述结构的手术复位平台,在手术复位平台上设置有上下复位机构和牵引机构,可以对断裂处骨骼进行横向和径向复位牵引,为医生手术中提供了便利条件,操作更加方便,节约了手术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率;此外,采用微创复位器26进行横向复位牵引,当选择使用外固定支架来固定断裂处骨骼时,只需要在受伤肢体的外侧皮肤组织上切开一个小口子,大大减小了创伤面积,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Claims (5)

1.手术复位平台,包括置物平台和底座,置物平台通过四根第一支撑杆连接在底座上方,四根第一支撑杆与置物平台、底座之间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其特征在于:远离置物平台的底座前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二支撑杆分别与带孔支撑杆连接,拉杆与两根带孔支撑杆的上端部相连接,拉杆、两根带孔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构成一个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杆与底座、以及与带孔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分别采用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在两根带孔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牵引机构,置物平台下方的底座上安装有上下复位机构;牵引机构的结构为:主体上开设有第一上通孔和下螺纹通孔,且第一上通孔与下螺纹通孔相互垂直,在主体的顶端开设有与上通孔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半圆杆穿过第一上通孔,螺栓可将半圆杆锁定在主体内,在半圆杆的两端通过销钉和销钉孔分别连接有一个护套,两个护套分别通过齿合面螺丝副的连接形式将半圆杆连接于两根带孔支撑杆之间,螺杆与下螺纹通孔组成螺旋副,螺杆靠近置物平台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拉钩挡柱,螺杆通过拉钩挡柱与第一拉钩连接、且第一拉钩可相对拉钩挡柱周向转动,螺杆的尾部通过连接块、手柄挡柱与第一手柄连接;上下复位机构的结构为:滑块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复位主杆下端设置有滑块,在滑块外侧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可将滑块锁紧在底座上的第五螺栓,横杆端部与第一固定块合围在复位主杆上、且第六螺栓将横杆端部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复位主杆上,微创复位器连接在横杆滑块上,横杆滑块活动安装在横杆上、且横杆滑块可沿横杆轴向移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微创复位器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横杆滑块上的固定块,在固定块内横向开设有相互平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固定块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上通孔相通,第一螺纹孔中装有固定用的第一螺栓,拉钩的杆柄穿过上通孔并伸出,拉钩的杆柄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台阶形状,第一螺栓可与拉钩的半圆台阶杆柄的上平面相互锁紧,从而将拉钩固定在固定块内,手柄固定在拉钩杆柄的尾端;调节螺杆穿过下通孔并伸出,位于固定块外的调节螺杆上分别旋有左螺母和右螺母,左、右螺母能将调节螺杆轴向固定在固定块内,顶骨针尾端通过连接套与调节螺杆端部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特征在于:顶骨针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齿纹。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手柄端部开设有与拉钩的杆柄相配合的半圆台阶孔,半圆台阶孔上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半圆台阶孔相通,手柄通过半圆台阶孔安装于拉钩的杆柄尾端,第二螺纹孔中装有固定用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可将手柄固定连接在拉钩的杆柄上。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术复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拉钩和顶骨针之间设置有弓型块,拉钩位于弓型块上凹槽内,顶骨针位于弓型块下凹槽内,在上凹槽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螺纹孔,在下凹槽底部设置有一个第四螺纹孔,在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拉钩用的第三螺栓,在第四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顶骨针用的第四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分别将拉钩和顶骨针固定在弓型块的上、下凹槽内,使拉钩与顶骨针相互不会发生移位现象。
CN201310190140.5A 2013-05-22 2013-05-22 手术复位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4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140.5A CN103284784B (zh) 2013-05-22 2013-05-22 手术复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140.5A CN103284784B (zh) 2013-05-22 2013-05-22 手术复位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784A CN103284784A (zh) 2013-09-11
CN103284784B true CN103284784B (zh) 2015-01-14

Family

ID=4908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01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4784B (zh) 2013-05-22 2013-05-22 手术复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4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9855A (zh) * 2013-10-18 2014-01-22 江苏艾迪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骨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1281504A (zh) * 2020-03-18 2020-06-16 陈为坚 一种骨骼牵引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97708B (zh) * 2023-10-18 2024-04-02 北京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随动的超声骨刀末端执行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4266A (en) * 1937-02-20 1940-06-11 Robert W Wilcox Fracture reduction apparatus
GB2135888A (en) * 1983-03-07 1984-09-12 Yu Keng Michael Teo Fracture reduction frame
CN87209787U (zh) * 1987-06-30 1988-05-18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骨折复位台
CN2127011Y (zh) * 1992-06-22 1993-02-17 侯晓延 多功能下肢手术架
CN202409094U (zh) * 2011-12-21 2012-09-05 郭永继 骨折自动复位导针引入设备
CN203303130U (zh) * 2013-05-22 2013-11-27 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手术复位平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4266A (en) * 1937-02-20 1940-06-11 Robert W Wilcox Fracture reduction apparatus
GB2135888A (en) * 1983-03-07 1984-09-12 Yu Keng Michael Teo Fracture reduction frame
CN87209787U (zh) * 1987-06-30 1988-05-18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骨折复位台
CN2127011Y (zh) * 1992-06-22 1993-02-17 侯晓延 多功能下肢手术架
CN202409094U (zh) * 2011-12-21 2012-09-05 郭永继 骨折自动复位导针引入设备
CN203303130U (zh) * 2013-05-22 2013-11-27 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手术复位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784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5838B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108272497B (zh) 机械手关节臂组合复位骨折外固定支架
CN103284784B (zh) 手术复位平台
CN203425020U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104783881A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CN104905901B (zh) 一种小腿骨折牵引复位架
CN110200687A (zh) 侧方骨膜牵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839978U (zh) 多功能组合式骨科医用推车
CN213098092U (zh) 一种可伸缩皮肤牵张器
CN203303130U (zh) 手术复位平台
CN204708960U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CN103271758B (zh) 微创复位器
CN115778453A (zh) 一种创伤骨科手术切口撑开器
CN109700514A (zh) 一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多向牵引架
CN108553152A (zh) 骨科随意透视复位固定架
CN204839705U (zh) 一种胫骨闭合穿钉辅助支架
CN208974062U (zh) 骨科随意透视复位固定架
CN208910434U (zh) 机械手关节臂组合复位骨折外固定支架
CN201542669U (zh) 腹腔镜手术用肝脏牵开器
CN205181456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牵引装置
CN205163132U (zh) 一体式可伸缩颈椎牵开保护器
CN203303129U (zh) 微创复位器
CN109938817A (zh) 骨折牵引复位装置
CN204839858U (zh) 一种小腿骨折牵引复位架
CN105266873A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易调型牵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625 Zhangjiagang, Jiangsu Jin Nan Road, Fengzhen

Patentee after: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Suzhou, Jiangsu, Zhangjiagang Jin Fengzhen Town South Road,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