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793A -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793A
CN103270793A CN2012800042840A CN201280004284A CN103270793A CN 103270793 A CN103270793 A CN 103270793A CN 2012800042840 A CN2012800042840 A CN 2012800042840A CN 201280004284 A CN201280004284 A CN 201280004284A CN 103270793 A CN103270793 A CN 103270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band
user terminal
b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2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基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7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测定波段指定部,根据从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一基站通知到的表示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所应用的频率带的信息,指定用于测定通信质量的波段;小区搜索控制部,进行测定由该测定波段指定部所指定的波段的通信质量的控制;转移波段设定部,基于根据该小区搜索控制部的控制而测定出的波段的通信质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从而设定要转移的波段;以及小区转移控制部,进行转移到由该转移波段设定部所设定的波段的控制。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由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的标准化团体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生成标准。W-CDMA也被称为UMTS(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LTE是从作为W-CDMA的扩展技术的HSPA(High Speed PacketAccess,高速分组接入)进一步发展的标准规格。在LTE中,在下行链路中实现100Mbps以上、在上行链路中实现50Mbps以上的高速通信,实现了延迟的改善和频率的利用效率提高等。
通过导入基于LTE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以下,称为“LTE系统”),已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和LTE混合存在。在已有的系统中,包括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称为“3G系统”)。
关于移动终端,已知能够在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的移动终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96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表2010-5333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表2010-521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的方法,有被称为快速重定向(FastRedirection)的方法。
在快速重定向中,用户终端能够通过3G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的双方进行通信。
用户终端为了连接到与3G系统对应的基站(以下,称为“3G基站”)而呼叫。在该呼叫时,用户终端将与连接要求一同报告表示由该用户终端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信息(以下,称为“支持信息”)。3G基站和与LTE对应的基站(以下,称为“LTE基站”)之间经由网络连接。从而,3G基站能够检测位于该3G基站的周边的LTE基站。也存在由3G基站覆盖的小区和由LTE基站覆盖的小区重叠的情况。此外,也存在由3G基站覆盖的小区和由LTE基站覆盖的小区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情况。
3G基站在由用户终端报告的支持信息中包含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且在该3G基站的周边检测出LTE基站的情况下,拒绝与该用户终端的连接(RRC connection Reject,RRC连接拒绝)。拒绝了与用户终端的连接的3G基站对用户终端通知用于表示由该3G基站检测出的LTE基站的频率带的信息(以下,称为“LTE频率信息”)。该LTE频率带信息也可以包括传输频带的中心频率的信息。用户终端根据由3G基站通知到的LTE频率信息,搜索LTE基站。该用户终端基于搜索的结果,与LTE基站连接,并开始通信。
说明3G系统在一个频率带(波段)中应用、LTE系统在多个频率带(波段)中应用的情况。例如,3G系统在第一频率带中应用、LTE系统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中应用。
在LTE系统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中应用的情况下,存在在从拒绝了与用户终端的连接的3G基站对用户终端通知的LTE频率信息中包含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的情况。
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的全部频率带中测定通信质量。该用户终端转移到质量好的波段以及小区中的至少一个。
由于由用户终端测定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全部频率带的质量,所以从3G基站通知LTE频率信息之后转移到LTE基站为止需要时间。此外,由于由用户终端测定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全部频率带的质量,所以在测定该全部频率的质量时消耗的功率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在3G系统和LTE系统之间转移时所需的时间且能够降低功耗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侧面,提供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测定波段指定部,根据从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一基站通知到的表示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所应用的频率带的信息,指定要测定通信质量的波段;小区搜索控制部,进行用于测定由该测定波段指定部所指定的波段的通信质量的控制;转移波段设定部,基于根据该小区搜索控制部的控制而测定出的波段的通信质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设定要转移的波段;以及小区转移控制部,进行转移到由该转移波段设定部所设定的波段的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侧面,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在3G系统和LTE系统之间转移时所需的时间且能够降低功耗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2是表示用户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3是表示RSSI、RSCP的图。
图4是表示RSRP、RSRQ的图。
图5是表示用户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表示用户终端的动作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例。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图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
图1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混合存在。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3G系统和LTE系统。也可以包括2G系统。在图1所示的例中,包括3G系统和LTE系统。在3G中包括UTRA方式。LTE也书写为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可应用本实施例的系统并不限定于LTE以及UTRA方式的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系统。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利用GERAN(GSM)、CDMA2000、UMTS等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第四代的无线通信系统等。
3G系统包括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100以及200、3G基站300n(3001、3002)以及无线网络控制装置400。3G系统在第一频率带中应用。具体而言,第一频率带也可以是2GHz段。此外,第一频率带也可以是2GHz段以外的频率带。3G系统也可以在2个以上的频率带中应用。
3G基站300n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400连接,无线网络控制装置400与核心网络700连接。3G基站300n覆盖小区350n。用户终端100在小区350n中通过3G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与3G基站300n进行通信。在图1中,描画了一个用户终端,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此外,在图1中,对无线网络控制装置400连接了两个3G基站300n(3001、3002),但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此外,在图1中,描画了一个无线网络控制装置400,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LTE系统包括用户终端200、LTE基站500、MME600。LTE系统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中应用。LTE系统也可以在一个频率带中应用,也可以在三个以上的频率带中应用。具体而言,第二频率带也可以是800MHz带。第二频率带也可以是800MHz带以外的频率带。
LTE基站500至少执行在LTE中的动作。LTE基站500也可以书写为接入点(AP:Access Point)。LTE基站500也可以除了LTE系统之外,还执行在3G系统中的处理。LTE系统中的LTE基站500例如进行无线资源的管理、IP报头压缩以及加密处理、用户面数据的路由、寻呼消息或广播信息的调度等。
LTE基站500与MME600连接。MME600包含在核心网络700中。LTE基站500覆盖小区550。用户终端200在小区550中通过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与LTE基站500进行通信。
MME600经由S1接口与LTE基站500连接。MME600也可以通过交换台实现。MME600管理用户终端200的移动。具体而言,进行有关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管理、跟踪区域(位置注册区域)列表的管理、分组数据网络(PDN)的网关(GW)的选择、服务网关(GW)的选择、切换中的交换台(MME)的选择、漫游、认证、无线接入承载管理、加入者信息的管理、移动管理、发信收信控制、收费控制、QoS控制等的处理。
在图1中描画了一个用户终端200,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此外,在图1中,在MME600中连接了一个LTE基站500,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此外,在图1中描画了一个MME600,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能够与LTE基站500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200也能够与3G基站300n进行通信。换言之,用户终端200为双模式终端。双模式终端能够通过已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3G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在图1中,用户终端100能够通过3G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用户终端200能够通过3G系统和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以下,主要说明有关本申请的用户终端200。
<用户终端200>
图2表示用户终端200的一实施例。在图2中主要表示了硬件结构。
用户终端200也可以是用户能够进行通信的适当的任意终端,例如包括便携电话、信息终端、个人数字助理、便携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用户终端200包括输入部202、输出部204、通信控制部206、第一无线部2081、第二无线部2082、存储部210、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ing Unit)212。各功能模块通过总线250连接。
MPU212进行输入部202、输出部204、通信控制部206、第一无线部2081、第二无线部2082以及存储部210的控制。MPU212根据在存储部210中存储的程序进行作用,进行规定的处理。
存储部210包括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应用程序是具有用于实施用户在用户终端200上执行的作业的功能的软件。操作系统是在用户终端200中将硬件抽象化了的界面提供给应用软件的软件。
输入部202例如由键盘或鼠标构成,是用于进行对于该用户终端200的指定或数据的输入的装置。此外,也可以由触摸面板构成。在由触摸面板构成的情况下,输入部202和输出部204也可以由一个装置构成。此外,输入部202例如由麦克风构成,输入由用户发出的声音。在该声音中也可以包括对于该用户终端200的指示。在该指示中包括对于操作系统的指示和对于应用的指示。
输出部204例如由显示器构成,显示该用户终端200的处理状态或处理结果。此外,输出部204例如也可以由扬声器构成,对用户输出声音。在该处理状态或处理结果中,包括操作系统或应用的处理状态或处理结果。显示器中,包括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CRT(Cathod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
通信控制部206生成对于与该用户终端200连接的网络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该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到与该用户终端200连接的3G基站300n或者LTE基站500。此外,通信控制部206分析来自与该用户终端200连接的3G基站300n或者LTE基站500的下行链路的信号。通信控制部206在小区搜索时测定来自3G基站300n的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通信质量。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206也可以测定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Ec/No(Received energy per chip divided by the power density in the band,每码片接收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比)、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
图3表示RSSI、RSCP。
在图3中,表示扩频时的希望波、干扰波、热噪声、解扩时的希望波、干扰波、热噪声。
Ec(mW/Hz)为扩频时的希望波的功率密度,lo(mW/Hz)为将扩频时的干扰波和热噪声合起来的功率密度,No(mW/Hz)为将扩散时的希望波和干扰波和热噪声合起来的功率密度。B(cps)为3.84Mcps,R(sps)为15ksps。
Es(mW/Hz)为解扩时的希望波的功率密度,lo’(mW/Hz)为将解扩时的干扰波和热噪声合起来的功率密度。
Es(mW/Hz)由Ec×B/R(mW/Hz)表示。RSSI(mW)由No×B(mW)表示。RSCP(mW)由Es×R=Ec×B(mW)表示。ISSI(mW)由lo’×R(mW)表示。噪声(Noise)由No×R(mW)表示。
此外,通信控制部206在小区搜索时测定来自LTE基站500的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通信质量。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206也可以测定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
图4表示参考信号。在图4中横轴为频率。RSRP为系统带宽整体的RS的每个副载波的接收功率。RSRQ由RSRP×RB(资源块)数/RSSI表示。
第一无线部2081、第二无线部2082通过MPU212的控制,在与无线基站之间通过规定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在该无线通信方式中,包括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此外,也可以包括LTE之后的无线接入方式。即,包括能够在便携电话中利用的通信方式。例如,将通过通信控制部206生成的控制信息变换为无线信号而发送。此外,将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
在用户终端200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部2081通过3G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第二无线部2082通过LTE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用户终端200的功能>
用户终端200在对3G基站进行呼叫时,与连接请求一同报告支持信息。用户终端200从该3G基站接收LTE频率信息。该LTE频率信息也可以在被3G系统的网络拒绝连接时,由用户终端200接收。用户终端200根据LTE频率信息进行小区搜索。用户终端200基于小区搜索的结果而与通信质量好的小区进行连接,开始通信。
用户终端200在基于小区搜索的结果而与通信质量好的小区进行连接时,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小区的情况下,与该小区进行连接。具体而言,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的情况下,用户终端200从第一频率带以及第二频率带中的任一个频率带中执行小区搜索。例如,当从第一频率带中执行了小区搜索的情况下,从在该第一频率带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小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200转移到该小区。从在第一频率带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未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小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200对第二频率带执行小区搜索。用户终端200转移到在对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执行了小区搜索的结果,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
图5是表示用户终端200的功能的功能方框图。图5所示的功能通过由MPU212根据在存储部210中存储的程序起作用而执行。图5所示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在MPU212中存储的固件而执行。
用户终端200包括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
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与通信控制部206连接。在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中,在该用户终端200被3G系统的网络拒绝连接时,被输入从该3G基站通知到的LTE频率信息。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进行用于根据LTE频率信息而执行小区搜索的控制。具体而言,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对通信控制部206输入来自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的表示要测定的波段的信息。
通信控制部206通过根据来自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的表示频率带的信息,控制第二无线部2082来进行小区搜索。通信控制部206测定由第二无线部2082接收的来自LTE基站500的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通信质量。即,测定参考信号的无线质量。通信控制部206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表示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通信质量的信息。
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在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中存储来自通信控制部206的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
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与通信控制部206和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连接。在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中,在该用户终端200被3G系统的网络拒绝连接时,被输入从该3G基站通知到的LTE频率信息。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根据LTE频率信息而执行小区搜索时,指定要测定的波段。具体而言,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从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指定要测定的波段。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表示频率带的信息有多个的情况下,从表示多个频率带的信息中指定任一个。在指定用于表示要测定的频率带的信息时,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与拒绝了连接的3G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好的情况下,指定与拒绝了连接时利用的频带至少一部分重复的波段。此外,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也可以指定与在拒绝连接时利用的频率带接近的波段。根据频率特性,与通信质量好的频率带至少一部分重复的波段或者接近的波段相比于其他波段,在大多数情况下通信质量较好。
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表示要测定的波段的信息。此外,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输入表示指定了要测定的波段的信息。此外,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从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通知到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作为表示要测定的频率带的信息,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指定不同的频率带。
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从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输入了表示将用户终端100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指定要测定的波段。在该情况下,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没有从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输入表示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不从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指定要测定的波段。即,对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的全部频率带执行小区搜索。
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与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连接。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将用户终端100设定为抑制用户终端100的电池的功耗的电池节约模式。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也可以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时,从进行通常的接收动作的通常接收模式切换到电池节约模式。此外,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也可以通过由用户操作输入部202而切换到电池节约模式。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在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时,对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输入用于表示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
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与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连接。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存储从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的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具体而言,将执行了小区搜索的频率带和表示在该频率带中的通信质量的信息相对应而存储。
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与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和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连接。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进行设定,使得在从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输入了表示指定了要测定的波段的信息时,基于在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中存储的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波段的情况下,转移到该波段。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对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输入用于表示要转移的波段的信息。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在没有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波段的情况下,对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通知用于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小于阈值的情况。
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与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连接。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根据来自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的表示要转移的波段的信息,进行用于转移到该要转移的波段的控制。具体而言,对通信控制部206进行用于接入到该要转移的波段的控制。
<用户终端200的动作>
图6是表示用户终端200的动作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6所示的例中,说明3G系统在第一频率带中应用、LTE系统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中应用的情况。
用户终端200在3G基站300n的范围内时进行发信(步骤S602)。
用户终端200从网络(NW:Network)接收LTE频率信息(步骤S604)。即,来自3G基站300n的LTE频率信息被第一无线部2081接收,并从通信控制部206输入到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LTE频率信息中,包含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该LTE频率信息也可以在被3G系统的网络拒绝连接时,由用户终端200接收。
用户终端200判定是否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步骤S606)。即,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判定是否从电池节约设定部2124输入了表示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
在被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6:是),用户终端200测定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步骤S608)。即,在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中,从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输入表示被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用于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根据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执行小区搜索。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对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输入用于表示通过小区搜索而测定的通信质量的信息。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输入用于表示输入了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的信息。
用户终端200判定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是否为阈值以上(步骤S610)。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判定在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中存储的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是否为阈值以上。
在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610:是),用户终端200将在第一频率带中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步骤S612)。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在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在第一频率带中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
用户终端200转移到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步骤S614)。即,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进行控制,使得转移到通过步骤S612而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
在步骤S610中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610:否),用户终端200测定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步骤S616)。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在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中存储的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对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通知通信质量小于阈值的情况。
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在从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被通知表示通信质量的信息小于阈值的情况时,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根据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执行小区搜索。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对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输入表示通过小区搜索而测定的通信质量的信息。测定波段设定部2125对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输入表示输入了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的信息。
用户终端200比较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步骤S618)。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比较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
用户终端200将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之间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步骤S620)。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基于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的比较结果,将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
用户终端200转移到被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步骤S622)。即,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进行控制,使得转移到通过步骤S620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
在步骤S606中,判定为没有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6:否),用户终端200测定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步骤S624)。即,在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中,不从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2124输入表示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输入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根据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执行小区搜索。小区搜索控制部2121对通信质量存储部2123输入表示通过小区搜索而测定的通信质量的信息。测定波段指定部2122对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输入表示输入了表示第一频率带的信息和表示第二频率带的信息的信息。
用户终端200比较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步骤S626)。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比较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
用户终端200将在第一频率带和第二频率带之间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步骤S628)。即,转移波段设定部2125基于第一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和第二频率带的通信质量的比较结果,将通信质量最好的小区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
用户终端200转移到被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步骤S630)。即,小区转移控制部2126进行控制,使得转移到通过步骤S620设定为要转移的小区的小区。
步骤S602-S630的处理由用户终端200具有的MPU212执行。
用于使MPU212作为用户终端200起作用的程序,以例如在软盘、CD-ROM、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状态提供。此外,也可以经由通信网下载程序。若将该记录介质插入计算机的辅助存储装置,则能够读取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MPU212将读入的程序写入RAM或者HDD,执行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图6的各步骤S602-S630。此外,例如程序也可以执行至少一部分步骤。
根据本实施例,基于从与3G系统对应的基站通知到的表示LTE基站的频率带的信息,从在表示该频带的信息中包含的频率带中检测出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频率带的情况下,转移到该频率带。即,不测定在表示LTE基站的频率带的信息中包含的全部频率带的通信质量,就转移到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通信质量的频率带。因此,能够缩短在转移时需要的时间且能够降低功耗。
为了便于说明,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特别说明,这些数值只是简单的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值。
上述的实施例还能够作为用户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以及用户终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实施例只是简单的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申请基于在2011年9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03254号主张其优先权,且通过参照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而引用于本申请中。
标号说明
100  用户终端
200  用户终端
300n(n为n>0的整数)3G基站
350n 小区
400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500  LTE基站
550  小区
600  MME
700  核心网络
202  输入部
204  输出部
206  通信控制部
2081 第一无线部
2082 第二无线部
210  存储部
212  MPU
250  总线
2121 小区搜索控制部
2122 测定波段指定部
2123 通信质量存储部
2124 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
2125 转移波段设定部
2126 小区转移控制部

Claims (5)

1.一种用户终端,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该用户终端包括:
测定波段指定部,根据从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一基站通知到的表示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所应用的频率带的信息,指定要测定通信质量的波段;
小区搜索控制部,进行用于测定由该测定波段指定部所指定的波段的通信质量的控制;
转移波段设定部,基于根据该小区搜索控制部的控制而测定出的波段的通信质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从而设定要转移的波段;以及
小区转移控制部,进行转移到由该转移波段设定部所设定的波段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
所述测定波段指定部根据在表示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所应用的频率带的信息中包含的表示多个波段的信息,指定其至少一部分与在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利用的频率带重复的波段或者接近的波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
所述测定波段指定部在根据所述小区搜索控制部的控制而测定出的波段的通信质量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指定该波段以外的波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
包括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该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将所述用户终端设定为抑制电池的功耗的电池节约模式,
在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电池节约模式设定部而被设定为电池节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测定波段指定部指定要测定通信质量的波段。
5.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和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该通信方法包括:
测定波段指定步骤,根据从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一基站通知到的表示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所应用的频率带的信息,指定要测定通信质量的波段;
小区搜索控制步骤,进行测定由该测定波段指定步骤所指定的波段的通信质量的控制;
转移波段设定步骤,基于根据该小区搜索控制步骤的控制而测定出的波段的通信质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设定要转移的波段;以及
小区转移控制步骤,进行用于转移到由该转移波段设定步骤所设定的波段的控制。
CN2012800042840A 2011-09-16 2012-09-11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32707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3254 2011-09-16
JP2011203254A JP5798850B2 (ja) 2011-09-16 2011-09-16 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PCT/JP2012/073203 WO2013039068A1 (ja) 2011-09-16 2012-09-11 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793A true CN103270793A (zh) 2013-08-28

Family

ID=47883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2840A Pending CN103270793A (zh) 2011-09-16 2012-09-11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5928A1 (zh)
JP (1) JP5798850B2 (zh)
CN (1) CN103270793A (zh)
WO (1) WO20130390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8412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ier searc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7855A1 (zh) * 2013-01-09 2014-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JP6376745B2 (ja) * 2013-10-25 2018-08-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端末、及び測定方法
IN2013CH05862A (zh) * 2013-12-16 2015-06-19 Samsung R&D Inst India – Bangalore Private Ltd
EP3291469A4 (en) * 2015-05-14 2018-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of downlink signal of cel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875A (ja) * 1997-06-17 1999-01-12 Nec Shizuoka Ltd 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US20030104849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Kazuhiro Arimitsu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a mobile terminal
WO2008013026A1 (fr) * 2006-07-28 2008-01-31 Kyocera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terminal mobile et procédé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US7415275B2 (en) * 2004-05-28 2008-08-19 Ntt Docomo, Inc. Frequency selection apparatus,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ulti-band frequency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CN101288322A (zh) * 2005-08-18 2008-10-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重叠的频带中检测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23212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Ntt Docomo Inc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1682872A (zh) * 2007-06-18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的方法
JP2010245888A (ja) * 2009-04-07 2010-10-28 Ntt Docomo Inc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並び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875A (ja) * 1997-06-17 1999-01-12 Nec Shizuoka Ltd 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US20030104849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Kazuhiro Arimitsu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a mobile terminal
US7415275B2 (en) * 2004-05-28 2008-08-19 Ntt Docomo, Inc. Frequency selection apparatus,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ulti-band frequency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CN101288322A (zh) * 2005-08-18 2008-10-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重叠的频带中检测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013026A1 (fr) * 2006-07-28 2008-01-31 Kyocera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terminal mobile et procédé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CN101682872A (zh) * 2007-06-18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小区重选的方法
JP2010531577A (ja) * 2007-06-18 2010-09-2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無線アクセス技術間(inter−radioaccesstechnology)のセル再選択のための方法
JP200923212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Ntt Docomo Inc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2010245888A (ja) * 2009-04-07 2010-10-28 Ntt Docomo Inc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並びに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8412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ier search
US9872236B2 (en) 2013-11-29 2018-01-16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ier sear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98850B2 (ja) 2015-10-21
WO2013039068A1 (ja) 2013-03-21
US20130295928A1 (en) 2013-11-07
JP2013066040A (ja)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2669B2 (en)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short-range and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EP1360861B1 (en) Handover in a shared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ubscriber-dependent neighbour cell lists
EP2048898B1 (e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ignal measurement
US113568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side and base station si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60174110A1 (en) Data Traffic Bearer Selection Based on Backhaul Statistics
US20160029222A1 (en) Simultaneous VoLTE and 2G/3G/LTE Data in Dual SIM Configuration
EP2323446A1 (en) Measurement control for handover from on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to another
US8675581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data rate for packet-switched (PS) data service
CN101473680A (zh) 多无线接入技术(rat)环境中的相邻小区测量和报告
US994919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004259A (zh) 控制测量报告的发送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06333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更新andsf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JP2003534675A (ja) 階層セル構造を効率良くサポートする、セルの再選択を実施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418329A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P2200364A2 (e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98136A (zh) 双卡双待手机的小区重选方法
CN105493551A (zh) 小区测量方法和终端
CN105208593A (zh) 非授权频谱上的辅服务小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1147415A (zh) 在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无线测量的方法
CN103270793A (zh) 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12640526A (zh) 基于小区集的移动性
EP1779696B1 (en) Cell re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30059580A1 (e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CN100512481C (zh) 一种实现不同模式网络间邻小区测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70019B (zh) 实现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