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光子器件技术领域,涉及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赫-曾德干涉仪(英文全称: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文中简称:MZI)作为相位检测光路结构已在光传感、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光纤通信中MZI通常用来作为光纤波分复用器、光调制器、光开关和波长转换器等;在光传感系统中由于MZI灵敏度非常高,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磁场、温度、压力等微弱物理量。
马赫-曾德干涉仪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基于分离元件的MZI;第二类是传统全光纤型MZI;第三种是基于平面光波光路(英文全称:PlanarLightwave Circuit,文中简称:PLC)的MZI。
传统基于分离元件的MZI由于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校正难度较大,会出现无法避免的随机扰动从而影响其性能。目前,在光谱学和基本量度学方面还有一些应用,但在光传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却非常少。
传统全光纤型MZI由两个3dB耦合器和两个不同长度的臂组成,输出特性固定。与传统MZI相比,全光纤型MZI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耐腐蚀、灵敏度高、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但是受温度环境影响较大,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稳定性低。
基于PLC工艺的MZI利用半导体工艺制备,具有结构紧凑、可批量制作、稳定性高等优点。其中基于硅上二氧化硅(英文全称:Silica-on-Silicon,文中简称:SoS)工艺的PLC型MZI是首先被应用于光通信、传感系统中的PLC干涉仪;并且其具有热稳定、集成高、成本低等特点。但是,PLC型MZI一般两臂光程差固定,从而限制其输出特性固定不变,不利于光传感、通信系统重构多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该干涉仪可以实现相位精细可调,且结构紧凑、简单和稳定性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干涉仪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批量制作。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该干涉仪包括: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和外接导光臂,所述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包括:硅衬底,在硅衬底上设有二氧化硅缓冲层,在二氧化硅缓冲层上设有波导层,波导层上设有覆盖层。所述波导层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一个长度固定臂及输出级3dB耦合器,所述长度固定臂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下输出端口、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下输入端连接,在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上设有第一开放臂且与第一开放臂的一端连接,在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开放臂且与第二开放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接导光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放臂的另一端、第二开放臂的另一端连接。
由输入级3dB耦合器端的上输入端口或者下输入端口输入一定频率范围的信号,经过3dB耦合器多模干涉效应从输入级3dB耦合器端的上输出端口和者下输入端口输出相位差为90°的光信号。一路光信号经过长度固定臂进入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下输入端,另一路光信号经过第一开放臂、外接导光臂和第二开放臂进入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当外接导光臂取合适长度时,两路光信号相互干涉,使特定的频率信号增强,相反使得特定的频率信号减弱。通过调节外接导光臂的光程差可以实现干涉仪相位精细可调,从而改变光传感、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优化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技术方案:
A)输入端为2×2耦合器,输出端为2×2耦合器,构成“二入二出”结构。
B)输入端为1×2分路器,输出端为2×1合波器,构成“一入一出”结构。
C)输入端为1×2分路器,输出端为2×2耦合器,构成“一入二出”结构。
D)输入端为2×2耦合器,输出端为2×1合波器,构成“二入一出”结构。
上述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取一硅衬底,利用湿化学法清洗硅片。利用热氧化法在硅衬底上制备厚度15μm到20μm的二氧化硅缓冲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硅烷和氮气浓度为5%SiH4:N2,温度250℃—400℃,在二氧化硅中掺杂二氧化锗得到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9,采用气体浓度10%的GeH4:Ar,形成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且波导层的折射率高于二氧化硅缓冲层的折射率差为0.4%。
步骤20):在波导层上,利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制备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PLC芯片部分,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输出级3dB耦合器2、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
步骤201)光刻工艺。利用光刻工艺把掩膜版的图形复制到波导层上,其中掩模板图形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输出级3dB耦合器2、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首先,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步骤10)制得的晶圆片进行表面浸润处理;然后旋转涂胶,其中转速为2000~8000r/min,时间10s,将光刻胶均匀涂于波导层上。进而在热板上90℃到10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将晶圆片和掩模板图形位置对准后曝光;然后在热板上100℃到12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进而采用0.6%的NaOH显影液,常温下显影时间为140s—190s。显影后进行坚膜烘焙,温度110℃到140℃下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最后,利用高倍率显微镜检查图形质量。
步骤202)刻蚀工艺。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IE(RIE对应中文:反应离子刻蚀)工艺,Cl2为20sccm,Ar为40sccm,射频功率100W,工作压强4.67Pa,刻蚀氢化无定形硅(氢化无定形硅的化学式为a-Si:H)。然后在丙酮中浸泡10min去除残留的光刻胶,烘干后进行SiO2波导的刻蚀,刻蚀条件为:射频功率80W—300W;工作压强2.67Pa—26.67Pa;O2与CHF3流量比为0.05:1;O2与CHF3的总流量20sccm-300sccm,完成刻蚀得到截面尺寸为8μm×8μm干涉仪的波导结构。
步骤30):覆盖层制备。对步骤20)得到的晶圆片,经过去除残留掩膜、沉积硼磷硅BPSG(B2O3-P2O5-SiO2glass)二氧化硅覆盖层、退火工艺,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40):切片研磨。利用转速30000rpm的划片刀,供应冷却水,将晶圆上的每个芯片分离。然后利用UNIPOL-1502型研磨抛光机,对分离得到的芯片进行研磨抛光,得到端面为斜8°的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50):利用单模光纤阵列和步骤30)得到的PLC芯片进行耦合。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其中溶液配比为:硅烷偶联剂5ml,异丙醇50ml,浸泡时间为1.5h,浸泡后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吹干。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对准,将光纤阵列的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一开放臂(4)的输出端口对准,将光纤阵列的另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二开放臂5的输入端口对准。进而将紫外胶刷到PLC芯片和光纤阵列端面上,最后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PLC芯片和光纤阵列。至此,将PLC芯片和单模光纤耦合连接,从而得到外接导光臂6和PLC芯片连接。
步骤60):对步骤50)得到的干涉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耦合;首先,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分别与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光纤阵列13对准。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分别与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光纤阵列15对准。然后,取适量紫外胶刷到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光纤阵列12、13、14和15、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的端面上。然后,利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紫外胶。至此,完成PLC芯片的输入、输出端和光纤阵列的耦合,从而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相位精细可调。本发明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通过干涉仪的一条臂外接相位调制部件,实现相位精细可调,理论上可实现0°~360°相位调节;本发明通过一次制作,可以实现多种相位可调;实施方法是MZ干涉仪的PLC部分利用半导体工艺一次制作成形,并固定不变;通过外接光纤,可以实现干涉效应,进而利用拉力作用部件可以实现外接导光臂的长度变化,从而实现相位精细可调。然而,传统PLC型MZ干涉仪,如果想实现相位调节,必须要制作不同型号的PLC芯片,带来制作成本增加;或者需要利用特定的双折射材料及点光效应等实现可调,成本极高,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2)制备工艺兼容性好,成本低。基于SoS光波导工艺制备出芯片,并通过外接导光臂构成干涉仪;既克服了传统全光纤型干涉仪不稳定问题,又具备PLC工艺集成度高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双折射材料便可实现相位可调;传统电光效应制作的MZ干涉仪,需要对材料有特定要求,而且制作工艺有一定要求;相比于本发明具有材料成本低的优势,而且工艺不需要特定要求。
(3)结构简单,并具有多种使用方案。通过外接导光臂的变化可以实现多种实用方案,从而可广泛应用于光传感、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完成的衬底、缓冲层与波导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完成的PLC芯片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完成的波导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完成覆盖层的波导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接导光臂和PLC芯片开放臂耦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涉仪PLC芯片输入和输出端口耦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仿真结果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及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制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包括: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和外接导光臂6,所述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包括:硅衬底7,在硅衬底7上设有二氧化硅缓冲层8,在二氧化硅缓冲层8上设有波导10,在波导10上设有覆盖层11。所述波导层9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一个长度固定臂3及输出级3dB耦合器2,所述长度固定臂3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级3dB耦合器1的下输出端口、输出级3dB耦合器2的下输入端连接,在输入级3dB耦合器1的上输出端口上设有第一开放臂4且与第一开放臂4的一端连接,在输出级3dB耦合器2的上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开放臂5且与第二开放臂5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接导光臂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放臂4的另一端、第二开放臂5的另一端连接。外接导光臂6长度可调,从而得到相位精细可调。
上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取一硅衬底,利用湿化学法清洗硅片。利用热氧化法在硅衬底上制备厚度15μm到20μm的二氧化硅缓冲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硅烷和氮气浓度为5%SiH4:N2,温度250℃—400℃,在二氧化硅中掺杂二氧化锗得到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9,采用气体浓度10%的GeH4:Ar,形成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且波导层的折射率高于二氧化硅缓冲层的折射率差为0.4%。
步骤20):在波导层上,利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制备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PLC芯片部分,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输出级3dB耦合器2、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
步骤201)光刻工艺。利用光刻工艺把掩膜版的图形复制到波导层上,其中掩模板图形(如图3所示)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输出级3dB耦合器2、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首先,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步骤10)制得的晶圆片进行表面浸润处理;然后旋转涂胶,其中转速为2000~8000r/min,时间10s,将光刻胶均匀涂于波导层上。进而在热板上90℃到10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将晶圆片和掩模板图形位置对准后曝光;然后在热板上100℃到12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进而采用0.6%的NaOH显影液,常温下显影时间为140s—190s。显影后进行坚膜烘焙,温度110℃到140℃下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最后,利用高倍率显微镜检查图形质量。
步骤202)刻蚀工艺。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IE(RIE对应中文:反应离子刻蚀)工艺,Cl2为20sccm,Ar为40sccm,射频功率100W,工作压强4.67Pa,刻蚀氢化无定形硅。然后在含量为99.5%丙酮溶液中浸泡10min去除残留的光刻胶,烘干后进行SiO2波导的刻蚀,刻蚀条件为:射频功率80W—300W;工作压强2.67Pa—26.67Pa;O2与CHF3流量比为0.05-1;O2与CHF3的总流量20sccm-300sccm,完成刻蚀得到截面尺寸为8μm×8μm干涉仪的波导结构。
步骤30):覆盖层制备。对步骤20)得到的晶圆片,经过去除残留掩膜、沉积硼磷硅BPSG(B2O3-P2O5-SiO2glass)二氧化硅覆盖层、退火工艺,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40):切片研磨。利用转速30000rpm的划片刀,供应冷却水,将晶圆上的每个芯片分离。然后利用UNIPOL-1502型研磨抛光机,对分离得到的芯片进行研磨抛光,得到端面为斜8°的干涉仪PLC芯片部分。从而使得输入级3dB耦合器、输出级3dB耦合器、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的端面与芯片端面一致。
步骤50):利用单模光纤阵列和步骤30)得到的PLC芯片进行耦合。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其中溶液配比为:硅烷偶联剂5ml,异丙醇50ml,浸泡时间为1.5h,浸泡后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吹干。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对准,将光纤阵列的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一开放臂(4)的输出端口对准,将光纤阵列的另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二开放臂5的输入端口对准。进而将紫外胶刷到PLC芯片和光纤阵列端面上,最后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PLC芯片和光纤阵列。至此,将PLC芯片和单模光纤耦合连接,从而得到外接导光臂6和PLC芯片连接。
步骤60):对步骤50)得到的干涉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耦合;首先,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分别与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光纤阵列13对准。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分别与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光纤阵列15对准。然后,取适量紫外胶刷到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第一输入端光纤阵列12、第二输入端光纤阵列13、第一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第二输出端光纤阵列15、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的端面上。然后,利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紫外胶。至此,完成PLC芯片的输入、输出端和光纤阵列的耦合,从而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
实施例:
下面介绍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制备方法,以对上述制备方法进行更为详尽的说明。
步骤10):制作二氧化硅缓冲层8和波导9。参照图2所示,包括步骤101)、步骤102)和步骤103)。
步骤101)取一硅衬底,利用湿化学法清洗硅片即衬底7,去除表面的污物;然后,经过去离子水超声波的超声清洗和干燥,完成了硅片的清洗;
步骤102)制备二氧化硅缓冲层8,制备二氧化硅缓冲层8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火焰水解法(FHD)、溶胶凝胶法(Sol-Gel)、热氧化法(TO)等。由于热氧化法一次热氧化可以同时对百余片的硅片进行氧化,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可同时对硅衬底7的正反两面同时氧化,从而可以消除附加应力。因此,利用热氧化法在硅衬底7上制备厚度15μm到20μm的二氧化硅缓冲层8。
步骤103)制作波导层9。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文中简称:PECVD)方法,以硅烷和氧气为反应气体,或者以一氧化二氮为反应气体。本实施例以硅烷和氮气浓度为5%SiH4:N2,温度为250℃—400℃条件下采用气体浓度为:5%SiH4:N2。通过在二氧化硅中掺杂二氧化锗得到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9,采用气体为浓度10%的GeH4:Ar,且波导层9和二氧化硅缓冲层8折射率差为0.4%。
步骤20):刻蚀波导形状,如图3和4所示。在波导层9上,利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制备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中输入端3dB耦合器1、一个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第二开放臂5和输出端3dB耦合器。制备得到波导俯视图如图3所示,波导横截面10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
步骤201)利用光刻工艺把掩膜版的图形复制到波导层9上,其中掩模板图形包括输入端3dB耦合器1、一个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第二开放臂5和输出端3dB耦合器。光刻工艺步骤具体分为8步:
步骤2011)表面处理:光刻的第一步是增强基片和光刻胶之间的黏附性。因此晶圆片表面必须是清洁和干燥的,并且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进行表面浸润,可以起到黏附促进剂的作用。
步骤2012)旋转涂胶:表面处理后,晶圆片要立即采用旋转涂胶的方式涂上液相光刻胶材料,期间晶圆片被固定在一个真空载物台上。光刻胶的厚度、均匀性、颗粒沾污、针孔等指标和旋涂所采用的时间、速度以及装置都有很大的关系。典型的转速在2000~8000r/min之间,大约10s,可以甩出多余的光致抗蚀剂,从而得到厚度均匀的薄膜。
步骤2013)前烘焙:光刻胶被涂到晶圆片表面后必须烘焙使之成膜,并提高光刻胶和基底的黏附性,光刻胶的均匀性在这一步骤也会得到提升,典型的前烘焙条件是在热板上90℃到10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
步骤2014)对准和曝光:在曝光之前,必须对晶圆片和掩膜版图形进行位置对准,以保证设计图形在晶圆片的合适位置。然后经过曝光,让光能激活光刻胶中的光敏成分。由于光掩膜版对光的选择性透过,因此光刻胶中的光敏成分也是被选择性的激活。这一步骤是限制线宽的重要一步。
步骤2015)后烘焙:后烘焙的重要作用是使光敏成分的反应更加彻底,并形成稳定的分布,其烘焙温度通常会高于前烘焙温度10℃到20℃,即:在热板上100℃到12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
步骤2016)显影:显影是在晶圆片表面光刻胶中产生图形的关键步骤。光刻胶中的可溶解区域被化学显影剂溶解,将可见的岛或者窗口图形留在晶圆片表面。最通常的显影方法是浸泡,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甩干。浸泡的时间和温度是十分重要的两个控制因素。典型的采用0.6%的NaOH显影液,常温下显影时间在140s—190s。
步骤2017)坚膜烘焙:显影后的热烘就是坚膜烘焙。烘焙要求挥发掉存留的光刻胶溶剂,提高光刻胶对硅片表面的黏附性。这一步是稳固光刻胶,对下面的刻蚀过程非常关键。坚膜烘焙的温度通常要高于后烘温度10℃到20℃,即110℃到14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
步骤2018)检查:利用高倍率的显微镜观察晶圆上面图形的质量。一旦光刻胶在晶圆片表面形成图形,就要进行检查以确定光刻胶图形的质量。检查的目的一是找出光刻胶有质量问题的硅片,描述光刻胶工艺性能以满足规范要求,二是如果确定胶有缺陷,通过去胶可以把她们除去,晶圆片返工。如果光刻图形存在缺陷,对于波导的性能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在刻蚀之前进行检查。
步骤202)利用刻蚀工艺来制备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中输入端3dB耦合器1、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第二开放臂5和输出端3dB耦合器: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IE(RIE对应中文:反应离子刻蚀)工艺,Cl2为20sccm,Ar为40sccm,射频功率100W,工作压强4.67Pa,刻蚀氢化无定形硅(氢化无定形硅的化学式为a-Si:H)或多晶硅(多晶硅的化学式是poly-Si)掩膜;然后在丙酮中浸泡10min去除残留的光刻胶,烘干后进行SiO2波导的刻蚀,刻蚀条件为:射频功率80W—300W;工作压强2.67Pa—26.67Pa;O2与CHF3流量比为0.05:1;O2与CHF3的总流量20sccm-300sccm,完成刻蚀得到干涉仪的波导结构1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波导3的截面尺寸为8μm×8μm。
步骤30):覆盖层制备。参照图5所示,对步骤20)得到的晶圆片,经过去除残留掩膜、沉积硼磷硅BPSG二氧化硅覆盖层、退火等工艺制得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40)切片研磨。晶圆切片研磨利用高速旋转的划片刀沿晶圆上的划片槽切割晶圆,将晶圆上的每个芯片分离;其中划片刀转速30000rpm,并供应冷却水。利用UNIPOL-1502型研磨抛光机,针对切片得到的芯片进行研磨抛光,得到端面为斜8°的干涉仪PLC芯片部分,如图3所示。
步骤50):利用单模光纤阵列和步骤40)得到的PLC芯片进行耦合。通过紫外固化,将光纤阵列6和开放臂4和5两端耦合连接,从而使得外接导光臂6和PLC芯片连接,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501)、步骤502)、步骤503)和步骤504):
步骤501)配制硅烷偶联剂。用到的硅烷偶联剂型号:GEA-187;将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0%溶于异丙醇,即取硅烷偶联剂5ml,取异丙醇50ml,将硅烷偶联剂溶于异丙醇,并一边搅拌,直至均匀,得到溶液。
步骤502)PLC芯片和光纤阵列6前处理。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6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内,浸泡时间为1.5h;搅拌约半小时后,静止浸泡至时间结束;最后分别取出PLC芯片和光纤阵列,用电吹风将其吹干。
步骤503)PLC芯片与光纤阵列6对准。将PLC芯片固定在芯片支架上,注意保持水平,将光纤阵列6放置于六维微调架上,本实施例光纤阵列6长度为5cm;利用PLC芯片耦合封装系统将光纤阵列6和PLC芯片完成对准。
步骤504)点胶与紫外固化。首先取适量紫外胶,本实施例为EMI-3553;然后刷到PLC芯片和光纤阵列6端面上;最后,紫外固化,其中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固化时长为180s。至此完成光纤阵列6和开放臂4和5两端耦合连接,从而得到外接导光臂6和PLC芯片连接,如图6所示。
步骤60):对步骤50)得到的干涉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耦合,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2个步骤:
步骤601)输入端对准。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分别与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光纤阵列13对准。将PLC芯片固定在芯片支架上,注意保持水平,将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13放置于六维微调架上;利用PLC芯片耦合封装系统将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13和PLC芯片完成对准。
步骤602)输出端对准。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分别与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光纤阵列15对准。。将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15放置于六维微调架上;利用PLC芯片耦合封装系统将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15和PLC芯片完成对准。
步骤603)点胶与紫外固化。首先取适量紫外胶,本实施例为EMI-3553;然后刷到刷到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光纤阵列12、13、14和15、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的端面上。;最后,紫外固化,其中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固化时长为180s。至此完成输入端3dB耦合器1与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13进行耦合,将输出端3dB耦合器2与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15进行耦合连接,最终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如图7所示。
对该实施例设计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进行仿真试验。利用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对本发明结构进行了仿真,传输谱图如图8所示。图8中,横坐标为光波波长,纵坐标经过干涉仪后不同波长的损耗。由图8可见,当外接导光臂6的长度为5cm时,输出谱消光比大于40dB,并且插入损耗可以忽略。
对该实施例制备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采用C+L波段ASE(英文全称: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中文全称:放大自发辐射)宽带光源,光谱分析仪为Agilent86142B,光谱分辨率0.06nm。图9所示为干涉仪的输出光谱图,可见其FSR(英文全称:Free Spectra Range,中文全称:自由谱域)与理论结果相一致。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通过干涉仪的一条臂外接相位调制部件,实现相位精细可调,理论上可实现0°~360°相位调节;制备工艺兼容性好,成本低,基于SoS光波导工艺制备出芯片,并通过外接导光臂构成干涉仪;既克服了传统全光纤型干涉仪不稳定问题,又具备PLC工艺集成度高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双折射材料便可实现相位可调;结构简单,并具有多种使用方案,通过外接导光臂的变化可以实现多种实用方案,从而可广泛应用于光传感、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