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9400A - 电压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压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9400A
CN103259400A CN2013100526258A CN201310052625A CN103259400A CN 103259400 A CN103259400 A CN 103259400A CN 2013100526258 A CN2013100526258 A CN 2013100526258A CN 201310052625 A CN201310052625 A CN 201310052625A CN 103259400 A CN103259400 A CN 103259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witch element
value
electric current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2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转换装置,在该电压转换装置中适当检测出流向电抗器的电流。电压转换装置(12)具备:电抗器(L1)、分别与电抗器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Q1)及第二开关元件(Q2)、检测流向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流的第一分流电阻(R1)、检测流向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流的第二分流电阻(R2)、将第一电流的检测值(Vr1)及第二电流的检测值(Vr2)合成形成合成电流的电流合成单元(310)、通过在不同的多个时刻检测出合成电流的电流值而检测出流向电抗器的电流的峰值及平均值的检测单元(320)。

Description

电压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例如车辆等的电压转换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考虑环境的车辆,装载蓄电装置(例如,二次电池及电容器等)并使用从蓄积于蓄电装置的电力生成的驱动力行驶的电动车辆备受关注。该电动车辆中包含例如电动汽车、混合汽车、燃料电池车等。
在这些电动车辆中,有时具备电动发电机,该电动发电机用于在起动时及加速时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产生用于行驶的驱动力,并且在制动时利用再生制动进行发电而在蓄电装置存储电能。这样,为了根据行驶状态控制电动发电机,而在电动车辆装载逆变器。
在这种车辆中,为了稳定地供给根据车辆状态变动的逆变器利用的电力,有时在蓄电装置和逆变器之间具备电压转换装置(转换器)。利用该转换器,使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比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压高,实现电动机的高输出化,并且通过降低相同输出时的电动机电流,能够实现逆变器及电动机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转换器具备例如与电抗器连接的两个开关元件,通过控制这两个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来转换电压。对于开关元件有时设置例如用于检测过电流的内置型的传感机构。作为使用内置于开关元件的传感机构的技术,提案有基于例如是否用开关元件检测出过电流,来检测电抗器的状态这种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3081号公报
为了适当进行转换器的控制,要求检测流向电抗器的电流的电流值。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检测电抗器的电感下降,关于检测电抗器的电流值没有任何记载。另外,即使根据在开关元件中所检测的电流值推定电抗器电流,也因内置于开关元件的传感机构精度较低,而不能说正确地推定电抗器的电流值一定容易。
另外,虽然也考虑在电抗器中设计非接触型的电流传感器这种方法,但非接触型的电流传感器不能如内置于开关元件传感机构那样检测过电流。因此,非接触型的电流传感器和内置于开关元件的传感机构不能统合功能,结果使装置构成复杂化。
如上,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具有不能适当地检测电抗器的电流值这一技术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较简单的构成能够正确地检测电抗器的电流值的电压转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具备:电抗器;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电抗器串联连接;第一分流电阻,检测流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流;第二分流电阻,检测流向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流;电流合成单元,合成所述第一电流的检测值及所述第二电流的检测值作为合成电流;检测单元,通过在多个不同的时刻检测所述合成电流的电流值,来检测流向所述电抗器的电流的峰值及平均值。
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是装载于例如车辆的转换器,具备与电抗器分别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使用例如IGBT(l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电力用MOS(Meta1Oxide Semiconductor)晶体管或电力用双极晶体管等。
另外,将例如二极管与各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并联连接,分别形成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即,第一开关元件形成第一支路,通过其开关动作,可以切换第一支路的驱动的接通断开。同样,第二开关元件形成第二支路,通过其开关动作,可以切换第二支路的驱动的接通断开。
在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的动作时,分别生成切换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各自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具体地说,例如,通过相互比较与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对应的占空指令信号、及与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对应的载波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所生成的开关控制信号供给到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由此控制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的驱动。
另外,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具备检测流向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流的第一分流电阻、及检测流向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流的第二分流电阻。第一分流电阻及第二分流电阻例如以与各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方式设置。
由第一分流电阻检测出的第一电流的电流值及由第二分流电阻检测出的第二电流的电流值通过例如作为ECU(Electronic ControlledUnit)等处理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电流合成单元形成合成电流。因此,合成电流为合成设有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支路侧及设有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支路侧的电流而得到的电流。即,合成电流可以说是与流过与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分别串联连接的电抗器的电流极接近的电流。
在此,在本发明中,尤其是通过作为例如上述的ECU等处理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检测单元在不同的多个时刻检测(抽样)合成电流的电流值。由此,检测出(正确地推定)根据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而周期性波动的流向电抗器的电流(下面,适当地称为“电抗器电流”)的峰值及平均值。另外,在此的“峰值”意思是各开关元件即将接通前的值(即,极小值)及各开关元件即将断开前的值(即,极大值)。另外,在此的“平均值”不是指较长期间的平均值,而意思是根据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周期性波动的电流值的瞬间的平均值(即,周期性波动的电流值的较短期间的实际的值)。
所检测的峰值用于例如支路短路引起的过电流的检测(即,装置的保护用)。另一方面,所检测的平均值用于例如控制电压转换装置的动作的处理(即,装置的控制用)。这样,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可以根据两个分流电阻适当地检测用于装置的保护用及控制用的电流值。
另外,作为检测电抗器电流的方法,同样也考虑例如在电抗器中设有非接触型的电流传感器的这种方法,但非接触型的电流传感器难以进行上述的过电流的检测。另外,同样考虑有在开关元件中设有内置型传感机构的这种方法,但这种传感机构电流值的检测精度较低,难以检测要求高精度的控制用的电流值。这样,不容易用一种部件检测用于装置的保护用及控制用的两种电流值。
然而,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通过两个分流电阻检测电抗器电流的峰值及平均值这两种电流值。因此,例如,可以利用一种部件检测例如用于保护装置的电流值及用于控制装置的电流值这两方。因此,以较简单地构成可以实现高性能的电压转换装置。
在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的一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将在切换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切换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所述峰值,将在用于生成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所述平均值。
根据该方式,在检测单元中,将在切换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切换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电抗器电流的峰值而检测出。另外,在此的“切换时刻”是指将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或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时刻,例如,开关控制信号的脉冲的上升时刻及下降时刻。
若在开关控制信号的切换时刻检测出电流值,则检测出电流即将流向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之前或电流即将停止之前的电流值。因此,可以适当检测出电抗器电流的峰值。
另外,本方式中,在检测单元中,将在用于生成开关控制信号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电抗器电流的平均值而检测出。
在此,特别是载波信号的相位从电抗器电流的相位错开90。因此,若在载波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检测出电流值,则检测出电抗器电流的上下峰值的中间的值。因此,可以适当检测出电抗器电流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作用及其它优点从下面说明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中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有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车辆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ECU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电流值的抽样时刻的时间表。
标号说明
12…转换器、20…直流电压产生部、22,23…逆变器、28…蓄电装置、30…ECU、40…发动机、41…动力分配机构、42…驱动轮、45…负载装置、100…车辆、310…电流合成部、320…ADC、330…控制器、340…抽样信号生成部、341…载波信号生成部、342…开关信号生成部、343…或电路、C2…平滑电容器、D1,D2…二极管、IL…电抗器电流、L1…电抗器、MG1、MG2…电动发电机、PWC…开关控制信号、Q1、Q2…开关元件、SR1,SR2…系统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装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车辆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在此,图1是表示装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车辆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图1中,装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车辆100作为以发动机40及电动发电机MG1及MG2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构成。但是,车辆100的构成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可利用来自蓄电装置的电力行驶的车辆(例如,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车辆100装载有电压转换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但除车辆以外,只要是被交流电动机驱动的设备,就可以适用。
车辆100具备直流电压产生部20、负载装置45、平滑电容器C2、ECU30而构成。
直流电压产生部20包含蓄电装置28、系统继电器SR1、SR2、平滑电容器C1、转换器12。
蓄电装置28包含例如镍氢或锂离子等二次电池及双电层电容器等蓄电装置而构成。另外,蓄电装置28输出的直流电压VL及输入输出的直流电流IB分别由电压传感器10及电流传感器11检测。而且,电压传感器10及电流传感器11向ECU30输出检测出的直流电压VL及直流电流IB的检测值。
系统继电器SR1连接于蓄电装置28的正极端子及电力线PL1之间,系统继电器SR2连接于蓄电装置28的负极端子及接地线NL之间。系统继电器SR1、SR2由来自ECU30的信号SE控制,切换从蓄电装置28向转换器12的电力的供给和切断。
转换器12是本发明的“电压转换装置”之一例,包含电抗器L1、开关元件Q1、Q2、二极管D1、D2、分流电阻R1、R2。
开关元件Q1及Q2是本发明的“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之一例,串联连接于电力线PL2及接地线NL之间。开关元件Q1及Q2被来自ECU30的开关控制信号PWC控制。
开关元件Q1及Q2可以使用例如IGBT、电力用MOS晶体管或电力用双极晶体管等。相对于开关元件Q1、Q2配置有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电抗器L1设置于开关元件Q1及Q2的连接节点和电力线PL1之间。另外,平滑电容器C2连接于电力线PL2及接地线NL之间。
分流电阻R1、R2是本发明的“第一分流电阻”及“第二分流电阻”之一例,作为用于检测电流的电阻元件,以与开关元件Q1、Q2对应的方式分别设置。即,分流电阻R1可检测流向开关元件Q1侧的电流Vr1而构成。另外,分流电阻R2可检测流向开关元件Q2侧的电流Vr2而构成。在分流电阻R1、R2所检测出的电流Vr1及Vr2分别向ECU30输出。
负载装置45包含逆变器23、电动发电机MG1、MG2、发动机40、动力分配机构41、驱动轮42。另外,逆变器23包含用于驱动电动发电机MG1的逆变器14、用于驱动电动发电机MG2的逆变器22。另外,如图1那样具备两组逆变器及电动发电机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仅具备逆变器14和电动发电机MG1、或逆变器22和电动发电机MG2的任一组。
电动发电机MG1、MG2接受从逆变器23供给的交流电力而产生用于车辆推进的旋转驱动力。另外,电动发电机MG1、MG2从外部接受旋转力,根据来自ECU30的再生扭矩指令产生交流电力,并且在车辆100产生再生制动力。
另外,电动发电机MG1、MG2经由动力分配机构41还与发动机40连结。而且,将发动机40产生的驱动力和电动发电机MG1、MG2产生的驱动力控制成最优的比率。另外,也可以使电动发电机MG1、MG2的任一方专门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使另一电动发电机专门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动发电机MG1作为通过发动机40驱动的发电机发挥功能,使电动发电机MG2作为驱动驱动轮42的电动机发挥功能。
对于动力分配机构41,为了向驱动轮42和电动发电机MG1两方分配发动机40的动力,使用例如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
逆变器14从转换器12接受升压后的电压,为了起动例如发动机40而驱动电动发电机MG1。另外,逆变器14向转换器12输出通过从发动机40传输的机械动力在电动发电机MG1产生的再生电力。这时,转换器12通过ECU30控制以便作为降压电路而动作。
逆变器14并联设置于电力线PL2及接地线NL之间,包含U相上下支路15、V相上下支路16、W相上下支路17而构成。各相上下支路由串联连接于电力线PL2及接地线NL之间的开关元件构成。例如,U相上下支路15由开关元件Q3、Q4构成,V相上下支路16由开关元件Q5、Q6构成,W相上下支路17由开关元件Q7、Q8构成。另外,相对于开关元件Q3~Q8分别连接有反向并联二极管D3~D8。开关元件Q3~Q8通过来自ECU30的开关控制信号PWI控制。
例如,电动发电机MG1是三相的永磁型同步电动机,U、V、W相的三个线圈的一端与中性点共通连接。另外,各相线圈的另一端与各相上下支路15~17的开关元件的连接节点连接。
逆变器22相对于转换器12与逆变器14并联连接。
逆变器22将转换器12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对驱动驱动轮42的电动发电机MG2输出。另外,逆变器22随着再生制动,将在电动发电机MG2发电的再生电力向转换器12输出。这时,转换器12通过ECU30进行控制以便作为降压电路动作。逆变器22的内部的构成未图示,但与逆变器14相同,省略详细说明。
转换器12基本上以在各开关周期内开关元件Q1及Q2相互补充且交替接通断开的方式被控制。转换器12在升压动作时,将从蓄电装置28供给的直流电压VL升压至直流电压VH(下面,将相当于向逆变器14的输入电压的该直流电压也称为“系统电压”)。该升压动作通过将在开关元件Q2接通期间蓄积于电抗器L1的电磁能量经由开关元件Q1及反向并联二极管D1向电力线PL2供给而进行。
另外,转换器12在降压动作时,将直流电压VH降压至直流电压VL。该降压动作通过将在开关元件Q1接通期间蓄积于电抗器L1的电磁能量经由开关元件Q2及反向并联二极管D2向接地线NL供给而进行。
这些升压动作及降压动作的电压转换比(VH及VL之比)通过上述开关周期的开关元件Q1、Q2的接通期间比(占空比)控制。另外,只要将开关元件Q1及Q2分别固定于接通及断开,则也可以形成VH=VL(电压转换比=1.0)。
平滑电容器C2使来自转换器12的直流电压平滑化,将该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向逆变器23供给。电压传感器13检测平滑电容器C2的两端的电压即系统电压VH,将该检测值向ECU30输出。
逆变器14在电动发电机MG1的扭矩指令值为正(TR1>0)的情况下,从平滑电容器C2供给直流电压时通过与来自ECU30的开关控制信号PWI1响应的、开关元件Q3~Q8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驱动电动发电机MG1以输出正的扭矩。另外,逆变器14在电动发电机MG1的扭矩指令值为零的情况下(TR1=0),通过与开关控制信号PWI1响应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驱动电动发电机MG1以使扭矩为零。由此,电动发电机MG1以产生通过扭矩指令值TR1指定的零或正的扭矩的方式被驱动。
另外,在车辆100的再生制动时,电动发电机MG1的扭矩指令值TR1被设定为负(TR1<0)。该情况下,逆变器14通过响应开关控制信号PWI1的开关动作,将电动发电机MG1发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将该转换后的直流电压(系统电压)经由平滑电容器C2向转换器12供给。另外,在此所说的再生制动包含随着有驾驶电动车辆的驾驶员进行的脚踏制动器操作的情况下的再生发电的制动、及虽然未操作脚踏制动器但在行驶中通过松开油门踏板产生再生发电并使车辆减速(或加速中止)的情况。
对于逆变器22也一样,接受与电动发电机MG2的扭矩指令值对应的来自ECU30的开关控制信号PWI2,通过响应开关控制信号PWI2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驱动电动发电机MG2以达到规定的扭矩。
电流传感器24、25检测流向电动发电机MG1、MG2的电动机电流MCRT1、MCRT2,将该检测出的电动机电流向ECU30输出。另外,U相、V相、W相的各相的电流的瞬时值之和为零,因此,如图1所示,电流传感器24、25以检测2相的电动机电流的方式配置即可。
旋转角传感器(旋转变压器)26、27检测电动发电机MG1、MG2的旋转角θ1、θ2,将该检测出的旋转角θ1、θ2向ECU30送出。在ECU30中,基于旋转角θ1、θ2可以算出电动发电机MG1、MG2的转速MRN1、MRN2及角速度ω1、ω2(rad/s)。另外,通过用ECU30根据电动机电压及电流直接运算旋转角θ1、θ2,也可以不配置旋转角传感器26、27。
ECU30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装置及输入输出缓冲器,控制车辆100的各设备。另外,关于ECU30进行的控制,不限定用软件进行的处理,也可用专用硬件(电子电路)构成并进行处理。
作为代表性的功能,ECU30基于输入的扭矩指令值TR1、TR2、由电压传感器10检测出的直流电压VL、由电流传感器11检测出的直流电流IB、由电压传感器13检测出的系统电压VH及来自电流传感器24、25的电动机电流MCRT1、MCRT2、来自旋转角传感器26、27的旋转角θ1、θ2等,以电动发电机MG1、MG2输出按照扭矩指令值TR1、TR2的扭矩的方式,控制转换器12及逆变器23的动作。即,生成用于如上所述控制转换器12及逆变器23的开关控制信号PWC、PWI1、PWI2,分别向转换器12及逆变器23输出。
在转换器12的升压动作时,ECU30对系统电压VH进行反馈控制,为了使系统电压VH与电压指令值一致而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C。
另外,ECU30在车辆100进入再生制动模式时,为了将由电动发电机MG1、MG2发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I1、PWI2并向逆变器23输出。由此,逆变器23将由电动发电机MG1、MG2发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向转换器12供给。
另外,ECU30在车辆100进入再生制动模式时,为了将从逆变器23供给的直流电压降压而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C,向转换器12输出。由此,电动发电机MG1、MG2发电的交流电压被转换为直流电压,进而降压并供给到蓄电装置28。
在此,参照图2对上述的ECU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此,图2是表示ECU的构成的框图。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图2中只表示在ECU30具备的各部位中与本实施方式关联深的部位,对其它详细的部位适当省略图示。
图2中,ECU30具备电流合成部310、ADC(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320、控制器330、抽样信号生成部340而构成。
电流合成部310是本发明的“电流合成单元”之一例,将在分流电阻R1、R2(参照图1)检测出的电流Vrl及Vr2合成形成合成电流。另外,合成电流等于流过电抗器L1的电流IL。
ADC320是本发明的“检测单元”之一例,在基于抽样信号生成部340中生成的抽样信号的时刻抽取合成电流即IL的值并输出。另外,所抽取的电流值如后详述作为控制用的电流值及保护用的电流值使用。
控制器330基于在ADC320中检测出的电流值中的控制用的电流值生成占空信号DUTY。另外,占空信号DUTY是表示开关元件Q1及Q2的接通断开的期间比的信号。
抽样信号生成部340包含载波信号生成部341、开关信号生成部342及或电路(OR电路)343。
载波信号生成部341为了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C而生成规定周期的载波信号。载波信号向开关信号生成部342输出。另外,表示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的信号向或电路343输出。
开关信号生成部342通过相互比较载波信号及占空信号DUTY,生成切换开关元件Q1及Q2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PWC(换句话说为栅极信号)。生成的开关控制信号PWC供给到各开关元件Q1及Q2。表示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即,切换开关元件Q1及Q2的接通断开的时刻)的信号供给到或电路343。
或电路343运算表示从载波信号生成部341供给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的信号和表示从开关信号生成部342供给的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的信息的逻辑和,作为抽样信号向ADC320输出。
以上说明的ECU30是包含上述的各部位而构成的一体的电子控制单元,上述各部位的动作以全部由ECU30执行的方式构成。但是,本发明的上述部位的物理的、机械的及电气的构成不限定于此,例如,这些各单元也可以作为多个ECU、各种处理单元、各种控制器或微型计算机装置等各种计算机系统等构成。
下面,参照图3及图4对作为电压转换装置的转换器12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4是表示电流值的抽样时刻的时间表。另外,下面,对转换器12的动作中的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其它一般的动作适当省略说明。
图3中,在本实施方式的转换器12的动作时,首先,在各分流电阻R1、R2中检测出电流Vr1及Vr2(步骤S101)。检测出的电流Vr1及Vr2在ECU30的电流合成部310中被合成,由此推定电抗器电流IL(步骤S102)。
另外,在抽样信号生成电路340中生成载波信号及开关控制信号PWC,基于这些信号生成抽样信号(步骤S103)。
图4中,设例如载波信号及占空信号DUTY为图中所示的信号。该情况下,开关控制信号PWC以载波信号及占空信号DUTY的交点为切换时刻(换句话说为脉冲的上升及下降时刻)的方式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C。
生成开关控制信号PWC时,通过或电路343运算表示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即,与载波信号及占空信号DUTY的交点对应的时刻)的信号和表示载波信号的波峰波谷时刻的信号的逻辑和,生成抽样信号。抽样信号向ADC320输出。
返回图3,在生成抽样信号时,在ADC320中,在抽样信号所示的抽样时刻抽取电抗器电流IL的值(步骤S104)。具体地说,ADC320在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以及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抽取电抗器电流IL。
在此,特别是所抽取的值是在载波信号的波峰波谷时刻所抽取的值(步骤S105:是)的情况下,所抽取的电流值作为控制用的电流值使用(步骤S106)。另一方面,所抽取的值是在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抽取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所抽取的电流值作为保护用的电流值使用(步骤S107)。
另外,图4中,在载波信号的波峰波谷时刻抽取的电流值从图可知,是根据开关元件Q1及Q2的接通断开而波动的电抗器电流IL的平均值。因此,若将在载波信号的波峰波谷时刻抽取的电流值作为控制用的电流值(例如,用于生成占空信号的电流值)使用,则可适当地控制转换器12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抽取的电流值从图可知,是根据开关元件Q1及Q2接通断开而波动的电抗器电流IL的峰值(即,波峰或波谷的值)。因此,若将在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抽取的电流值作为保护用的电流值(例如,用于检测过电流的电流值)使用,则可适当地提高转换器12的可靠性。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装置,通过使用分流电阻R1及R2,检测出电抗器电流L1的峰值及平均值两种电流值。因此,如上述,可适当地检测用于保护转换器12的电流值及用于控制转换器12的电流值两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抽取载波信号的波峰波谷时刻及开关控制信号PWC的切换时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其它时刻抽样。另外,检测出的电流值也可用于与上述的保护用的电流值及控制用的电流值不同的目的。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与从权利要求的范围及说明书全体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不违背的范围内可适宜变更,伴随这些变更的电压转换装置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电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抗器;
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电抗器串联连接;
第一分流电阻,检测流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流;
第二分流电阻,检测流向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流;
电流合成单元,合成所述第一电流的检测值及所述第二电流的检测值作为合成电流;
检测单元,通过在多个不同的时刻检测所述合成电流的电流值,来检测流向所述电抗器的电流的峰值及平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将在切换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切换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所述峰值,将在用于生成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时刻检测出的电流值作为所述平均值。
CN2013100526258A 2012-02-20 2013-02-18 电压转换装置 Pending CN103259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4276 2012-02-20
JP2012034276A JP2013172528A (ja) 2012-02-20 2012-02-20 電圧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9400A true CN103259400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6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6258A Pending CN103259400A (zh) 2012-02-20 2013-02-18 电压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4747A1 (zh)
JP (1) JP2013172528A (zh)
CN (1) CN10325940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5954B2 (en) 2014-11-10 2017-03-14 Nxp Usa, Inc. Method and circuit for recharging a bootstrap capacitor using a transfer capacitor
US10340796B2 (en) * 2016-05-09 2019-07-02 Cirrus Logic, Inc. Constant on time boost converter contro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8620A1 (ja) * 2002-07-10 2004-01-22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三相電流制御装置
JP2010022170A (ja) * 2008-07-14 2010-01-28 Toyota Motor Corp 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0137127A1 (ja) * 2009-05-27 2010-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圧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電圧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09849A (ja) * 2009-11-19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8620A1 (ja) * 2002-07-10 2004-01-22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三相電流制御装置
JP2010022170A (ja) * 2008-07-14 2010-01-28 Toyota Motor Corp 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0137127A1 (ja) * 2009-05-27 2010-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圧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電圧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09849A (ja) * 2009-11-19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14747A1 (en) 2013-08-22
JP2013172528A (ja) 2013-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960B (zh) 电力控制装置、包含该装置的电动车和控制电动车电力的方法
CN101432175B (zh) 内燃机的停止控制装置以及停止控制方法
CN1939766B (zh) 电力控制装置、电动车以及电力系统的电力控制方法
JP5813283B2 (ja) 電力用電子装置及び機械インダクタンスを用いてエネルギを伝達する装置を有する車両
CN102958740B (zh) 电动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JP6282331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729612B2 (ja) 接続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CN103843239B (zh) 电压变换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5896967B (zh) 升压控制装置以及升压控制方法
CN103717437B (zh) 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
CN103648832A (zh) 车辆的驱动装置
CN105896968B (zh) 升压控制装置
CN101535082A (zh) 电动车辆及电压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3207914A (ja) 電圧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02449892A (zh) 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搭载其的车辆、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892616A (zh) 车辆
JP5780197B2 (ja) 電圧変換装置
US10523148B2 (en) Reconfigurable winding connection for five-phase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JP2013240162A (ja) 電圧変換装置
CN102437814A (zh) 双方向升降压型逆变器装置
CN104067497B (zh) 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03259400A (zh) 电压转换装置
JP6176183B2 (ja) 交流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5858427B2 (ja) バッテリ走行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JP2012065479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