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4804A - 表面保护片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4804A
CN103254804A CN2012100360987A CN201210036098A CN103254804A CN 103254804 A CN103254804 A CN 103254804A CN 2012100360987 A CN2012100360987 A CN 2012100360987A CN 201210036098 A CN201210036098 A CN 201210036098A CN 103254804 A CN103254804 A CN 103254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otective plate
surface protective
substrate layer
bonding 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60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公平
生岛伸祐
山户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360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效利用了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所述表面保护片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即便在实施弯曲加工等时也不产生裂纹等,并抑制剥离的后残胶。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在基材层的单面设置有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该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该基材层的厚度为5~150μm,该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保护片。详细地说,涉及将制造时或使用后产生的表面保护片的废弃物用作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在对例如金属板、涂装后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构件进行运输、加工、熟化等时,贴附在这些构件的表面进行保护的用途等中使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表面保护片的制造开始时或精加工时产生该废弃物。另外,表面保护片在各种用途中施工后进行剥离时成为废弃物。已知这样的废弃物通过焚烧进行处理或利用于热循环等中。但是,从环境或削减二氧化碳的产生的观点出发,不优选这样的废弃物的利用方法。因此,对于这样的废弃物,研究作为材料再生物的利用。
关于作为如上所述的废弃物的材料再生物的利用,通常向成形体转用,没有对向表面保护片本身的再利用进行充分的研究。其理由在于,形成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材料与粘合层的材料,其溶解性参数不同,因此使表面保护片的废弃物用于基材层时,经时地产生基材层的材料与粘合层的材料的相分离,有基材层的强度下降的问题。另外,在金属板的保护中应用再利用后的表面保护片时,通常层叠贴附有该表面保护片的金属板而运输,但此时,由于通过加压而含于基材层中的粘合层的材料的影响,有该表面保护片的背面之间发生粘连的问题。另外,由于基材层中所含的粘合层的材料的影响,所以长期保存再利用后的表面保护片时,基材层与粘合层的锚固性下降,有剥离该表面保护片后在被粘物产生残胶等问题。
作为如上所述的废弃物的材料再生物的利用的例子,例如提出了使用如上所述的废弃物的再生品作为形成基材层的中间层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关于这样的表面保护片的中间层,在由于使用再生品所以中间层中粘合层的材料的比率增高、且粘合层的材料与基材层的材料发生相分离这样的体系中,基材层、表面保护片的断裂强度下降,另外,有在实施弯曲加工、深冲加工时引起裂纹、破碎或残胶等的问题。
另外,作为以往的材料再生物的表面保护片,不具备足够的耐气候性,在屋外的使用或高温下保存时,其粘合力会经时地增加,有从被粘物剥离时的剥离性变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97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有效利用了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所述表面保护片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即便在实施弯曲加工等时也不产生裂纹等,并抑制了剥离后的残胶。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在基材层的单面设置有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
该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该基材层的厚度为5~150μm,
该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层含有从苯乙烯系嵌段聚合物、烯烃系嵌段聚合物、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与二烯系烃的无规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材层的与设置有上述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设置有脱模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脱模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脱模层的厚度为1~40μ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脱模层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及脂肪酸衍生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含有0.01~5重量%的上述脂肪酸衍生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通过共挤出成形形成。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有效利用了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该表面保护片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即便在实施弯曲加工等时也不产生裂纹等,且抑制了剥离后的残胶。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一个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中:100-表面保护片,10-基材层,20-粘合层,30-脱模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在基材层的单面设置有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在基材层的与设置有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优选设置有脱模层。脱模层优选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不设有脱模层时,优选基材层含有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两者。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设置有脱模层时,优选脱模层含有白色系层,基材层含有黑色系层。
图1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一个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100具有:基材层10、在基材层10的单面设置的粘合层20、和在基材层10的与设置有粘合层20的面相反的面设置的脱模层30。图1中,脱模层30为白色系层,基材层10为黑色系层。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优选的层叠构成,在未设置有脱模层时,如果基材层至少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层叠构成。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采用例如“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黑色系层/白色系层/粘合层”、“任意适当的其他层/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任意适当的其他层/黑色系层/白色系层/粘合层”等任意适当的层叠构成。另外,白色系层与黑色系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优选的层叠构成,在设置有脱模层时,脱模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如果基材层至少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层叠构成。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采用例如“脱模层(也有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脱模层(也有黑色系层)/白色系层/粘合层”等任意适当的层叠构成。另外,白色系层与黑色系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与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例如聚丙烯或者含有丙烯成分与乙烯成分的嵌段系、无规系等丙烯系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系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为表面保护片的废弃物,例如表面保护片的制造时或精加工时等产生的废弃物、施工结束后剥离时产生的废弃物。
作为成为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的结构,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结构,可举出例如在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基材层上设置有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聚异丁烯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二烯系橡胶、苯乙烯系ABA嵌段聚合物或其氢化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或其氢化物等粘合层的结构。从抑制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强度下降、裂纹性下降的观点出发,作为成为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优选使聚烯烃系树脂用于基材层中的物质。
形成基材层的聚烯烃树脂与再生品的混合物的配合比例,可根据再生品的种类、该粘合层的厚度等而适当调整,但相对于聚烯烃树脂,再生品优选100重量%以下,更优选8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60重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要想进行有效的再生,相对于聚烯烃树脂,再生品的配合量优选5重量%以上,更优选10重量%以上。
作为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使用与聚烯烃系树脂相容性差(极性高)的再生品(例如,作为基材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的物质、在粘合层使用了高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系A-B-A型嵌段聚合物等的物质)时,通过添加相容化剂,使相容性稳定化,能够难以产生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强度下降、弯曲加工时的裂纹。
作为相容化剂,优选在分子中具有与聚烯烃系树脂容易相容的部分、和与极性高的再生品容易相容的部分。作为这样的相容化剂,可举出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苯乙烯系A-B-A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烯烃结晶系A-B-C型嵌段聚合物、烯烃结晶系C-B-C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氢化物、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聚合物等。相容化剂的选择可根据形成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的种类而决定,但优选使用具有比较类似结构的物质。相容化剂的配合量可根据再生品所具有的极性物质的量来适宜决定。
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通过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具有更优异的耐气候性。
白色系层为显示白色系的色调的层,例如,以JIS-L-1015规定的白色度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进一步优选80%以上,特别优选85%以上。白色系层优选含有白色颜料。作为白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白色颜料。作为这样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钛。白色系层含有白色颜料时,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其含有比例优选0.1~50重量%,更优选1~30重量%,进一步优选5~20重量%。
白色系层的厚度根据目的而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5~150μm,更优选10~130μm,进一步优选25~120μm。
黑色系层为显示黑色系的色调的层。黑色系层优选含有黑色颜料。作为黑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黑色颜料。作为这样的黑色颜料,例如,可举出炭黑。黑色系层含有黑色颜料时,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其含有比例优选0.01~10重量%,更优选0.1~5重量%,进一步优选0.5~3重量%。
黑色系层的厚度根据目的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5~150μm,更优选10~130μm,进一步优选25~120μm。
基材层的厚度为5~150μm,优选10~130μm,更优选25~120μm。基材层的厚度小于5μm时,剥离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时,有可能基材破裂或产生裂纹。基材层的厚度超过150μm时,基材的韧性增大,有可能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贴附后产生浮起等。
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与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因此可以抑制基材层中粘合层的材料的比率到较低,而且,由于使基材层的厚度调整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可以将强度下降等抑制到最小限度,即便在实施弯曲加工等时也可以防止产生裂纹等。进而,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还可以抑制断裂强度、拉伸等的下降。
粘合层可由任意适当的粘合层用材料形成。粘合层优选含有从苯乙烯系嵌段聚合物、烯烃系嵌段聚合物、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与二烯系烃的无规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能够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层用材料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苯乙烯系嵌段聚合物,可举出例如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的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的共聚物(SEPS)之类的苯乙烯系A-B-A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共聚物(SEB)、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聚物(SEP)之类的苯乙烯系A-B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结晶的共聚物(SEBC)之类的苯乙烯·烯烃结晶系A-B-C型嵌段聚合物;等。
作为烯烃系嵌段聚合物,可举出例如烯烃结晶·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结晶的共聚物(CEBC)之类的烯烃结晶系C-B-C型嵌段聚合物等。
作为α-烯烃共聚物,可举出例如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α-烯烃共聚物等烯烃系聚合物。其中,从粘合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密度为0.88g/cm3的α-烯烃共聚物。
作为苯乙烯与二烯系烃的无规共聚物,可举出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类的苯乙烯系无规共聚物等。
作为能够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层用材料,可以是上述例示的苯乙烯系嵌段聚合物、烯烃系嵌段聚合物、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与二烯系烃的无规共聚物的氢化物。
在形成粘合层时,以粘合特性的控制等为目的,可根据需要适宜添加例如软化剂、烯烃系树脂、硅酮系聚合物、液状丙烯酸系共聚物、增粘剂、抗老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聚乙烯亚胺、脂肪酰胺、磷酸酯、填充剂、颜料(例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等添加剂。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粘合层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以粘合性的控制、贴附作业性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
增粘剂的配合对提高粘合力有效。其中,为了避免发生由凝集力下降带来的残胶的问题,增粘剂的配合量可根据应用表面保护片的被粘物来适宜决定。增粘剂的配合量通常相对于能够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层用材料,优选80重量%以下,更优选4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重量%以下。
作为增粘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脂肪族系共聚物、芳香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系、脂环式系共聚物等石油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酚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系树脂、(烷基)酚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它们的氢化物等粘合剂中通常使用的物质。增粘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这些增粘剂中,从剥离性、耐气候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氢化系的增粘剂。需要说明的是,增粘剂也可以使用作为与烯烃树脂的共混物而市售的物质。
软化剂的配合对提高粘合力有效。作为软化剂,可举出例如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它们的衍生物等。作为这样的衍生物,可例示例如在单末端或者两末端具有OH基、COOH基的物质,具体而言,可举出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单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二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单醇等。特别是从抑制对被粘物的粘合性升高的目的出发,优选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聚合物的氢化物、烯烃系软化剂等。具体而言,作为这样的软化剂,可获得可乐丽公司(株)制的商品名“Kuraprene LIR-200”等。这些软化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软化剂的分子量可以适宜地设定为任意适当的量,分子量减小时,有可能成为由粘合层向被粘物的物质移行、重剥离化等的原因,另一方面,分子量增大时,存在缺乏粘合力的提高效果的倾向,因此,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0~10万,更优选1万~5万。
在使用软化剂时,其添加量虽然可适宜地设定为任意适当的量,但添加量增多时,存在在高温或屋外暴露时的残胶增加的倾向,所以相对于能够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层用材料,优选100重量%以下,更优选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40重量%以下,。
以粘合力上升的抑制等为目的,还可以在粘合层中添加聚烯烃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可例示与基材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物质相同。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相对于能够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层用材料,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优选50重量%以下,更优选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重量%以下。
粘合层的厚度可根据所要求的粘合力等适宜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厚度。粘合层的厚度优选1~50μm,更优选2~40μm,进一步优选5~30μ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在基材层的与设置有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优选设置有脱模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因为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所以基材层中含有源自再生品的粘合层的材料,因此,基材层具有若干的粘合性。但是,通过在基材层的与设置有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设置有脱模层,难以产生粘连等问题。
脱模层可由任意适当的脱模层用材料形成。脱模层优选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及脂肪酸衍生物。用于脱模层用材料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用于脱模层用材料的脂肪酸衍生物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用于脱模层用材料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例示与基材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作为用于脱模层用材料的脂肪酸衍生物,可举出分子结构中含有脂肪酸衍生物结构的化合物。
作为脂肪酸衍生物,可举出例如饱和脂肪酸双酰胺、不饱和脂肪酸双酰胺、芳香族系双酰胺、取代尿素、脂肪酸金属盐等。作为脂肪酸衍生物,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亚乙基双月桂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山萮酸酰胺、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酸酰胺、亚丁基双硬脂酸酰胺、六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六亚甲基双油酸酰胺、亚二甲苯双硬脂酸酰胺、二油酰基己二酸酰胺、二硬脂酰己二酸酰胺、二油酰基癸二酸酰胺、二硬脂酰癸二酸酰胺、二硬脂酰对苯二甲酸酰胺、二硬脂酰间苯二甲酸酰胺、N,N-二油酰基己二酸酰胺、N-硬脂酰基-N’-硬脂酰尿素等N-硬脂酰基-N’-硬脂酰酸酰胺、硬脂酸锌等。
作为脂肪酸衍生物,优选为脂肪酸酰胺,更优选为从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N-硬脂酰基-N’-硬脂酰酸酰胺中选择的至少1种。
脂肪酸衍生物优选熔点为100℃以上,更优选142℃以上。使用熔点小于100℃的脂肪酸衍生物时,有可能成为粘连的原因、或者有可能向粘合层表面的转印变明显,容易发生粘合力的下降。
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脱模层中的脂肪酸衍生物的配合量优选0.01~5重量%,更优选0.05~2重量%,进一步优选0.1~1重量%。通过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使脱模层中的脂肪酸衍生物的配合量为0.01重量%以上,作为脱模成分所添加的脂肪酸衍生物在脱模层表面渗出,由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形成脱模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之间的粘连。需要说明的是,使脱模层中的脂肪酸衍生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超过5重量%时,脂肪酸衍生物的渗出量增多,容易向糊面移动、转印,有可能对被粘物引起污染。
脱模层优选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通过脱模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具有更优异的耐气候性。
白色系层为显示白色系的色调的层,例如,以JIS-L-1015规定的白色度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进一步优选80%以上,特别优选85%以上。白色系层优选含有白色颜料。作为白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白色颜料。作为这样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钛。白色系层含有白色颜料时,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其含有比例优选0.1~50重量%,更优选1~30重量%,进一步优选5~20重量%。
白色系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1~40μm,更优选1~20μm,进一步优选5~10μm。
黑色系层为显示黑色系的色调的层。黑色系层优选含有黑色颜料。作为黑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黑色颜料。作为这样的黑色颜料,可举出例如炭黑。黑色系层含有黑色颜料时,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其含有比例优选0.01~10重量%,更优选0.1~5重量%,进一步优选0.5~3重量%。
黑色系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1~40μm,更优选1~20μm,进一步优选5~10μm。
脱模层的厚度优选1~40μm,更优选1~20μm,进一步优选5~10μm。通过使脱模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可以抑制共挤出时的厚度不均,通过有效附设脱模层,即便在加热或加压的环境下也可以防止粘连。在脱模层的厚度超过40μm时,作为脱模成分添加的脂肪酸衍生物的总量增多,因此有可能发生由脂肪酸衍生物所致的污染、由脂肪酸衍生物的转印所致的剥离不良。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优选通过共挤出成形来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优选制造方法,通过对上述基材层的形成材料、上述粘合层的形成材料、及根据需要的上述脱模层的形成材料进行共挤出成形加以层叠而制造。
作为共挤出成形的方法,可以采用薄膜的制造等中通常使用的任意适当的方法。作为这样的共挤出成形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吹胀法、T模法。
所层叠的层的数量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数量。基材层、粘合层、脱模层可以分别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的层叠结构。
如果通过共挤出成形来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则基材层与粘合层的界面在熔融状态时发生混杂挤出,结果是锚固力提高,且没有因基材层中所含的粘合层的材料的影响而使基材层与粘合层的锚固性下降,长期保存时也未产生残胶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制造中,如果通过共挤出成形来形成脱模层,则不需要脱模剂的涂布、干燥工序,没有必要设置繁杂的工序,也未产生制造时的废弃物。另外,在通常涂布长链烷基系等的脱模剂并干燥而设置脱模层时,脱模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下,对于这样薄的脱模层而言,放置在夏季等高温下时,基材层中所含的粘合层的材料容易发生移动,有时会通过脱模层引起基材之间的粘连。特别是在脱模剂的熔点以上放置时,粘合层的材料更容易移动,容易发生粘连现象。如果通过共挤出成形来形成脱模层,则即便在加热、加压的环境下,也可以抑制基材层中所含的粘合层的材料的移动,抑制粘连现象。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通过T模对如下的脱模层形成材料、基材层形成材料、以及粘合层形成材料进行共挤出,制作了表面保护片(1),所述脱模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东曹公司制,PETROTHENE 190),混合了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日本化成公司制)0.5重量%和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30重量%的混合物构成;所述基材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东曹公司制,PETROTHENE 190),混合了再生品(1)30重量%和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1重量%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粘合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的共聚物(SEBS)(Shell化学公司制、KRATON G1657),混合了氢化石油系树脂(荒川化学公司制、ARCON P-100)30重量%的混合物构成。
表面保护片(1)具有厚度10μm的脱模层/厚度100μm的基材层/厚度10μm的粘合层的层叠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再生品(1)使用实施例1的基材层中不含有再生品的物质。
〔实施例2〕
通过T模对如下的脱模层形成材料、基材层形成材料、以及粘合层形成材料进行共挤出,制作了表面保护片(2),所述脱模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东曹公司制,PETROTHENE 190),混合了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日本化成公司制)0.5重量%和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30重量%的混合物构成;所述基材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东曹公司制,PETROTHENE 190),混合了再生品(2)10重量%和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1重量%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粘合层形成材料由相对于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的共聚物(SEPS)(可乐丽公司制,Septon 2063),混合了氢化石油系树脂(荒川化学公司制、ARCON P-100)23重量%的混合物构成。
表面保护片(2)具有厚度10μm的脱模层/厚度100μm的基材层/厚度10μm的粘合层的层叠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再生品(2)使用了作为基材层的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东丽公司制,Lumirror)上附设丙烯酸系粘合剂5μm的表面保护片。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除了不添加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实施,制作了表面保护片(3)。
(实施例4〕
实施例2中,除了不添加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实施,制作了表面保护片后,将溶解在甲苯溶液中的长链烷基系背面处理剂(一方油脂公司制,PEELOIL)涂布在基材层表面,设置了0.05μm的脱模层。由此,制作了表面保护片(4)。
〔比较例1〕
实施例1中,除了使基材层的厚度为2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实施,制作了表面保护片(C1)。
〔比较例2〕
实施例2中,除了仅利用再生品(2)形成粘合层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实施,制作了表面保护片(C2)。
〔比较例3〕
实施例1中,除了没向基材中添加白色颜料和炭黑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实施,制作了表面保护片(C3)。
〔评价试验〕
(弯曲加工性)
对使表面保护片贴附在实施了#400研磨处理的厚度1mm的SUS304金属板的产品,利用V幅12mm进行了弯曲加工,观察该弯曲加工时的基材有无裂纹的状态。结果示于表1。
(残胶)
使表面保护片贴附在进行了镜面处理的SUS304金属板后,在80℃放置3个月,然后考察在0℃剥离时有无残胶。结果示于表1。
(耐气候性的测定)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得到的表面保护片切成宽20mm的长方形状,制作了评价用样品。在SUS430BA板上,使2kg的辊对该样品往复1次进行压接后,投入到阳光型炭弧耐气候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品)中1000小时,然后从样品的一端以0.3m/分钟的拉伸速度沿180°方向进行剥离至到距离样品的一端为100mm的长度。
对上述的结果以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样品未破碎,能极良好地剥离。
×:样品因基材的劣化在途中破碎、或者粘合剂残留在被粘物而受到污染。
(粘连性)
对于表面保护片贴附在实施了#400研磨处理的SUS304金属板的两面的产品,以表面保护片的脱模层相接的方式重叠10片,观察在60℃以加压状态保存1个月后有无粘连的状态。结果示于表1。
这些试验结果汇总于表1。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弯曲加工性  无  无  无  无  有  无  无
  残胶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无
  耐气候性  ○  ○  ○  ○  ○  ○  ×
  粘连性  无  无  有  有  无  无  无
由表1可判断,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有效利用了再生品的表面保护片,所述表面保护片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即便在实施弯曲加工等时也不产生裂纹等,且可抑制剥离后的残胶。另外,通过在基材层的与设置有所述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上设置脱模层,也可以改善粘连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在对例如金属板、涂装后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构件进行运输、加工、熟化时等,贴附在这些构件的表面进行保护的用途等中使用。

Claims (8)

1.一种表面保护片,其为在基材层的单面设置有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
该基材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该基材层的厚度为5~150μm,
该基材层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表面保护片的再生品的混合物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含有从苯乙烯系嵌段聚合物、烯烃系嵌段聚合物、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苯乙烯与二烯系烃的无规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在所述基材层的与设置有所述粘合层的面相反的面设置有脱模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脱模层含有从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中选择的至少1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脱模层的厚度为1~40μ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脱模层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及脂肪酸衍生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相对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含有0.01~5重量%的所述脂肪酸衍生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通过共挤出成形而形成。
CN2012100360987A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ending CN103254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0987A CN103254804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0987A CN103254804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4804A true CN103254804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60987A Pending CN103254804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480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2292655A (zh) * 2009-01-26 2011-12-2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其制造方法以及贴合有该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2292655A (zh) * 2009-01-26 2011-12-2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其制造方法以及贴合有该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013B (zh) 表面保护片
JP4115787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WO2010084832A1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2471646B (zh) 表面保护膜
JP2002285116A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0211B2 (ja) 保護フィルム
CN102206470A (zh) 压敏胶粘带
CN103254819A (zh) 表面保护片
EP3380317B1 (en) Adhesive formulations for fabric/poe adhesion
JP4500027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JP2007144865A (ja) 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基材、ならびに、表面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54804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671482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1A (zh) 粘合带
TW201402317A (zh) 表面保護片
CN202671484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08A (zh) 粘合片
CN103254817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3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2U (zh) 表面保护片
JP3843552B2 (ja) 粘着積層体
JP2003113354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3254821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671483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3159521U (zh) 表面保护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