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3315A -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 Google Patents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3315A
CN103253315A CN 201310053036 CN201310053036A CN103253315A CN 103253315 A CN103253315 A CN 103253315A CN 201310053036 CN201310053036 CN 201310053036 CN 201310053036 A CN201310053036 A CN 201310053036A CN 103253315 A CN103253315 A CN 103253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mpartment
wheels
operato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100530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100530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3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3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按动力总成的不同配置分为燃油驱动型和直流电驱动型;其车厢(1)与驾驶室(6)固定联接,由两个车轮并装于倒T形轴(18)的前轮(19)与驾驶室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方向盘(8)通过两对锥齿轮及万向轴控制前轮转向;车厢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29、34),其左右两侧的前后车轮分别与车厢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前、后差速器与车厢底板固定并通过万向轴及齿轮离合器联接,前、后组左右车轮分别通过万向轴与前、后差速器对应联接,动力总成通过万向轴及前、后差速器传动前后两组车轮,齿轮离合器结合时为前后两组四轮驱动、分离时为前组两轮驱动,车辆采用前后组四轮同步刹车方式制动。

Description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1.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汽油发动机驱动或以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2.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电动型厢式三轮车和燃油型厢式三轮摩托在小型轻便货车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构造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其不足主要表现为运行中的稳定性能、驱动性能及制动性能欠佳,转弯时容易翻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易打滑及失控,驾驶员在开车时经常是提心吊胆,心存恐惧,这种结构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在实践中酿成了不可数计的交通事故,成为人民生命财产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大众出行的交通安全。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设计提供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是以厢式三轮车为基础,针对其不足进行设计的全新产品,其车厢与双开门封闭式驾驶室固定联接;前轮由并列安装于倒T形轴横向轴左右两端的两个相同车轮组合而成,倒T形轴的竖向轴与前轮转臂的前端套管为自由转动式轴向限位装配,前轮转臂与驾座下部构架以铰链联接并通过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与驾驶室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方向盘通过两对锥齿轮及联接两对锥齿轮的万向轴传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以控制前轮同向转动;主、副驾驶座中间的空心隔墙与驾座下部的箱体将动力总成和前轮转臂及杠杆式复合减震装置的上部包覆并将其隔离于驾驶室的封闭空间之外;车厢的下部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每组有左右两个车轮,与车轮的轮毂固定装配的刹车锅中心固定安装有短轴,短轴通过轴承与三角形轮叉安装;四个车轮的规格尺寸及其与三角形轮叉的装配结构相同;车厢右侧前、后两个安装有车轮的三角形轮叉分别与车厢底部的倒梯形座以铰链联接并呈前后对称,两个三角形轮叉的上部与两个弹簧式减震器以铰链联接,车厢左侧前、后两轮的装配结构与右侧相同,车厢左右两侧的前后车轮分别与车厢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分别安装于前、后两组车轮中部的前、后差速器的壳体与车厢底板为固定联接,安装于驾驶座下部的动力总成通过万向轴传动前差速器,前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传动前组的左、右两个车轮,前差速器的后侧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轴及齿轮离合器传动后差速器,后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传动后组的左、右两个车轮;齿轮离合器分离时为前组两轮驱动、结合时为前后组四轮驱动;其分离或结合由驾驶室的驱动转换手柄通过联接管线及拨叉控制;前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通过刹车管线与前刹车调节器联接,后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通过刹车管线与后刹车调节器联接,前、后两个刹车调节器与正、反向转臂机构联接并由驾驶室的脚刹车踏板及手刹闸通过一组刹车管线及转臂等控制其同步动作,从而对前后组四个车轮制动;动力总成由原动力机与换挡变速传动机构及离合器组装为一体,原动力机分为汽油发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安装汽油发动机总成并配备油箱等辅助装置即为燃油车型;安装直流电动机总成并配备蓄电池组等辅助装置即为电动车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与厢式三轮车比较,其整体力学结构的稳定性、驱动及制动性能有显著的改善和提升,从而使其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4.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所附实例的6个附图说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基本方案。
图1是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构造的主视图;
图2是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放大一倍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放大一倍的B-B向局部旋转剖视图;
图5是图2放大一倍的C-C向局部阶梯剖视图;
图6是图1放大一倍的D-D向局部阶梯剖视图。
在图中:1.车厢,2.三角形轮叉,3.减震器,4.三角形轮叉,5.换挡手柄,6.驾驶室,7.空心隔墙,8.方向盘,9.三角体,10.芯轴座,11.T形杠杆,12.车鼻子,13.销轴,14.前轮转臂,15.联接座,16.前侧隔板,17.前轮罩壳,18.倒T形轴,19.前轮,20.减震器,21.耳座,22.销轴,23.驾驶室底板,24.减震器,25.减震器,26.箱体,27.销轴,28.万向轴,29.前组车轮,30.销轴,31.倒梯形座,32.减震器,33.销轴,34.后组车轮,35.车厢底板,36.车轮,37.万向轴,38.直齿圆柱齿轮,39.后差速器,40.差速体,41.大锥齿轮,42.小锥齿轮,43.刹车管,44.直齿圆柱齿轮,45.后刹车调节器,46.刹车管,47.万向轴,48.车轮,49.支座,50.刹车锅,51.拨叉,52.花键轴,53.长转臂轴,54.双联轴座,55.短转臂轴,56.直齿圆柱齿轮,57.车轮,58.前刹车调节器,59.刹车锅,60.刹车管,61.刹车管,62.刹车管线,63.耳座,64.动力总成,65.驱动转换手柄,66.手刹闸,67.锥齿轮,68.三角形齿轮箱,69.锥齿轮,70.方向盘芯轴,71.脚刹车踏板,72.油门踏板,73.刹车管线,74.销轴,75.耳座,76.动力输出轴,77.车轮,78.刹车锅,79.前差速器,80.万向轴,81.轴座,82.轴座,83.转臂,84.直齿圆柱齿轮,85.短轴,86.齿轮离合器,87.刹车锅,88.支座,89.车轮轴,90.万向轴,91.万向轴,92.车轮轴,93.轴承,94.前端套管,95.轴承,96.锥齿轮,97.圆筒形齿轮箱,98.锥齿轮,99.短轴,100.联接盘,101.万向轴,102.短轴,103.销轴104.减震器,105.耳座,106.车轮,107.竖向轴,108.车轮,109.轴承,110.横向轴,111.滑杆,112.后刹车调节器框体,113.滑轮,114.钢丝绳,115.转臂,116.转臂,117.钢丝绳,118.前刹车调节器框体,119.滑杆,120.副驾座,121.封闭板,122.槽钢,123.封闭板,124.主驾座,125.顶板。
在图1、图2、图4中,双开门封闭式的驾驶室(6)与车厢(1)为固定联接;驾驶室上安装有倒车镜、刮雨器、照明灯、指示灯等必备功能构件,前轮(19)由左、右两个相同的车轮(106、108)通过轴承(109)等并列安装于倒T形轴(18)的横向轴(110)左右两端并可自由转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107)通过轴承(93、95)安装于前轮转臂(14)的前端套管(94)内并可自由转动,前轮转臂的后部叉体通过两个销轴(27、74)分别与驾驶座下部构架的固定耳座(63、75)并构成铰链式联接,动力总成(64)在其叉体的叉口中心位置与驾驶室底部构架固定联接,前轮转臂的中部与两个前后平行排列的减震器(24、25)下端分别以铰链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上端与三角体(9)分别以铰链联接,T形杠杆(11)的中部通过销轴(22)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以铰链联接,其后端与三角体(9)以铰链联接;其前端的横臂两端与左右平行排列的两个减震器(104、20)分别以铰链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下端分别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105、21)以铰链联接,前轮(19)通过前轮转臂的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与驾驶室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
与方向盘(8)固定联接的方向盘芯轴(70)与芯轴座(10)为自由转动式轴向限位装配,芯轴座与驾驶室构架固定联接,固定装配于芯轴下端的锥齿轮(69)与横向短轴(102)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67)啮合并由三角形齿轮箱(68)装配封闭,三角形齿轮箱与联接座(15)固定,联接座与车鼻子(12)固定;倒T形轴(18)的竖向轴(107)上端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6)与横向短轴(99)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8)啮合并由圆筒形齿轮箱(97)装配封闭,该齿轮箱固定装配于前轮转臂的前端套管(94)的上部,万向轴(101)的右端与圆筒形齿轮箱的短轴(99)通过连接盘(100)固定联接,其左端与三角形齿轮箱的短轴(102)以固定联接,方向盘(8)通过两对啮合的锥齿轮及联接两对锥齿轮的万向轴传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以控制前轮(19)同向转动。
在图1、图2、图6中,空心隔墙(7)固定于主、副驾驶座(124、120)中间位置,其顶部由槽钢(122)与驾驶室的前后构架焊接,两侧的
Figure BSA00000856046500061
形封闭板(121、123)分别与主、副驾驶座下部箱体(26)的顶板(125)及箱体前侧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封闭式联接,并同时与驾驶室的后壁、底板(23)及前侧隔板(16)的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封闭式联接,空心隔墙(7)的空腔下部与外界畅通,其空腔前部与车鼻子(12)的内腔畅通;驾座下部箱体(26)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封闭板,箱体的后侧及底部与外界畅通,空心隔墙(7)与箱体(26)及其联接板将动力总成(64)和前轮转臂(14)及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的上部包覆并将其隔离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之外,同时将车鼻子(12)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隔离。
在图1、图2中,车厢(1)的下部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29、34),每组车轮有左右两个车轮,每个车轮的轮毂固定装配的刹车锅中心固定安装有短轴,短轴通过轴承与三角形轮叉安装;四个车轮的规格尺寸及其与三角形轮叉的装配结构相同,车厢右侧的前、后两副安装有车轮(57、48)的三角形轮叉(4、2)分别通过销轴(30、33)与车厢底部的倒梯形座(31)以铰链联接并呈前后对称,两个三角形轮叉的上部与两个弹簧式减震器(3、32)以铰链联接,车厢左侧前、后两个车轮(77、36)的装配结构与右侧相同,车厢左右两侧的前后车轮分别与车厢(1)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
在图1、图2、图3中,分别安装于前、后两组车轮中部的前、后差速器(79、39)的壳体与车厢底板(35)为固定联接,安装于驾驶座下部的动力总成(64)的动力输出轴(76)通过万向轴(28)传动前差速器(79),前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90、91)传动前组的左、右两个车轮(77、57),前差速器(79)的后侧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轴(80)及齿轮离合器(86)传动后差速器(39);后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37、47)传动后组的左、右两个车轮(36、48);前、后两组车轮的转速相同。
在图1、图2中,齿轮离合器(86)的封闭式壳体与后差速器(39)的壳体组装为一体,与前差速器(79)的后侧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万向轴(80)与齿轮离合器的短轴(85)联接,短轴(85)上固定装配有直齿圆柱齿轮(38);后差速器(39)的动力输入花键轴(52)上装配有以花键配合的轴向滑动式直齿圆柱齿轮(44),该齿轮受拨叉(51)控制可与直齿圆柱齿轮(38)啮合或分离,其啮合时为前后组四轮驱动,分离时为前组两轮驱动;拨叉(51)由驾驶室内的驱动转换手柄(65)通过刹车管线(62)及转臂、连杆等控制。
在图1、图2、图5中,车辆制动的基本方式是:车厢(1)的后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87、50)分别通过刹车管线(43、46)与后刹车调节器(45)联接;前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78、59)分别通过刹车管线与前刹车调节器(58)联接;前、后两个刹车调节器(58、45)与正、反向转臂机构联接并由驾驶室的脚刹车踏板(71)及手刹闸(66)通过一组刹车管线(73)及转臂(83)等控制其同步动作,从而对前后组的四个车轮制动。
动力总成(64)分为汽油发动机总成和直流电动机总成两种;它由原动力机与离合器及换挡变速机构组合为一体,原动力机分为汽油发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安装汽油发动机总成并配备油箱、油门控制等辅助装置即为燃油车型;安装直流电动机总成并配备蓄电池组及配套电路、电器等辅助装置即为电动车型。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设计提供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按动力总成及其配套辅助装置的配置不同分为燃油驱动型和电力驱动型两种车型,其主体构造相同,现将两种车型合并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并结合6个附图作详细说明。
所述实例的主要参数为:车体总长为3800mm,驾驶室高度为1700mm,宽度为1300mm,车厢的长度为2000mm、宽度为1400mm、高度为1050mm,六个车轮的规格尺寸相同,其圈口尺寸为275X14型,轮胎外径为φ500mm,燃油型车辆的动力总成由单缸250型汽油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四档变速机构组装为一体,车体的自重约为280Kg,额定载重为500Kg,最高时速为80Km;电动型车辆的动力总成由一台3KW/72V的串励式永磁直流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三档齿轮变速器组装为一体,蓄电池组的总容量为360Ah,其输出电压为72V,车体安装蓄电池组后的重量为380Kg,额定载重为400Kg,最高时速为40Km,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为30-40Km。
在图1、图2、图4中,双开门封闭式的驾驶室(6)与车厢(1)为固定联接;前轮(19)由左右两个相同的车轮(106、108)通过轴承(109)等并列安装于倒T形轴(18)的横向轴(110)左右两端并可自由转动,前轮的罩壳(17)与车鼻子12)固定联接,倒T形轴的竖向轴(107)通过轴承(93、95)安装于前轮转臂(14)的前端套管(94)内并可自由转动,前轮转臂后部的叉体通过两个销轴(27、74)与驾座下部构架的固定耳座(63、75)构成铰链式联接,动力总成(64)在其叉体的叉口中心位置与驾驶室底部构架固定联接,其换挡变速机构与换挡手柄(5)、油门踏板(72)及离合器踏板联接;前轮转臂的中部与两个前后平行排列的减震器(24)、(25)下端分别以铰链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上端分别与三角体(9)以铰链联接;T形杠杆(11)的中部通过销轴(22)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以铰链联接,其后端与三角体(9)以铰链联接;其前端的横臂两端与左右平行排列的两个减震器(104、20)分别以销轴(103、13)构成铰链式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下端分别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105、21)以铰链联接,前轮(19)通过前轮转臂的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与驾驶室(6)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
与方向盘(8)固定联接的方向盘芯轴(70)与芯轴座(10)为自由转动式轴向限位装配,芯轴座与驾驶室构架固定联接,固定装配于芯轴下端的锥齿轮(69)与横向短轴(102)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67)啮合并由三角形齿轮箱(68)装配封闭,三角形齿轮箱与联接座(15)固定,联接座与车鼻子(12)固定联接;倒T形轴(18)的竖向轴(107)上端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6)与横向短轴(99)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8)啮合并由圆筒形齿轮箱(97)装配封闭,该齿轮箱固定装配于前轮转臂的前端套管(94)的上部,万向轴(101)的右端与圆筒形齿轮箱的短轴(99)通过连接盘(100)固定联接,其左端与三角形齿轮箱的短轴(102)固定联接,方向盘(8)通过两对啮合的锥齿轮及联接两对锥齿轮的万向轴传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107)以控制前轮(19)固向转动。
在图1、图2、图6中,空心隔墙(7)与驾座下的箱体(26)以及联接板等将动力总成(64)和前轮转臂(14)及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的上部包覆并将其隔离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之外,同时将车鼻子(12)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隔离;其构造为:空心隔墙(7)的顶部由槽钢(122)与驾驶室的前后构架焊接,槽钢两侧的
Figure BSA00000856046500101
形封闭板(121、123)分别与主、副驾驶座(124、120)下部箱体(26)的顶板(125)及其前侧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固定联接并同时与驾驶室的后壁、底板(23)及前侧隔板(16)的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固定联接,空心隔墙的空腔下部与外界畅通,其空腔前部与车鼻子(12)的内腔畅通;箱体(26)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封闭板,箱体的后侧及底部与外界畅通,从而将车鼻子(12)、动力总成(64)、前轮转臂(14)及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隔离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之外,使驾驶室能够完全封闭。
在图1、图2中,车厢(1)的下部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29、34),每组车轮有左右两个车轮,每个车轮的轮毂固定装配的刹车锅中心固定安装有短轴,短轴通过轴承与三角形轮叉安装,倒梯形座由左右两块相同的梯形板与车厢构架焊接,三角形轮叉通过销轴安装于两板中间,前后两组车轮的四个车轮的规格尺寸及其与三角形轮叉的装配结构相同;车厢右侧的前、后两对安装有车轮(57、48)的三角形轮叉(4、2)分别通过销轴(30、33)与车厢底部的倒梯形座(31)以铰链联接并呈前后对称,两个三角形轮叉的上部与两个弹簧式减震器(3、32)以铰链联接,车厢左侧前、后两个车轮(77、36)的装配结构与右侧相同,车厢左右两侧的前后车轮分别与车厢(6)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
在图1、图2、图3中,分别安装于前、后两组车轮中部的前、后差速器(79、39)的壳体与车厢底板(35)为固定联接,安装于驾驶座下部的动力总成(64)的动力输出轴(76)通过万向轴(28)传动前差速器(79),前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90、91)传动前组的左、右两个车轮(77、57),前差速器(79)的后侧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轴(80)及齿轮离合器(86)传动后差速器(39);后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37、47)及左右轮的固定装配短轴(89、92)传动后组的左、右两个车轮(36、48);前、后两组车轮的转速相同。
在图1、图2、中,齿轮离合器(86)的封闭式壳体与后差速器(39)的壳体组装为一体,前、后差速器之间的万向轴(80)与齿轮离合器的短轴(85)联接;直齿圆柱齿轮(38)固定装配于短轴(85)上,装配于齿轮离合器壳体的花键轴(52)为后差速器(39)的动力输入轴,其后端固定装配的小锥齿轮(42)伸入到后差速器的壳体内,后差速器的差速体(40)上固定装配的大锥齿轮(41)与小锥齿轮(42)啮合,花键轴(52)的前部装配有以花键配合的轴向滑动式直齿圆柱齿轮(44),该齿轮受拨叉(51)控制可与固定装配于齿轮离合器短轴(85)的直齿圆柱齿轮(38)啮合或分离,其啮合时为前后组四轮驱动,分离时为前组两轮驱动;拨叉(51)由驾驶室内的驱动转换手柄(65)通过刹车管线(62)及转臂、连杆等控制。
在图1、图2、图5中,车辆制动机构的构造及制动方法是:车厢(1)的后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87、50)的刹车拉臂后方分别有一个支座(88、49),两个支座分别与装配后组车轮的三角形轮叉固定联接,刹车管(43)的一端与支座(88)固定,刹车管(46)的一端与支座(49)固定,两个刹车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后刹车调节器框体(112)的后边框两个孔固定;一根钢丝绳的一端与后组车轮的左轮刹车锅(87)的刹车转臂固定,其另一端穿过刹车管(43)、后调节器的滑轮(113)再穿过刹车管(46)后与右侧车轮(48)的刹车锅(50)的刹车转臂固定,前组左右车轮(77、57)的刹车锅(78、59)分别与刹车管(61、60)联接,两根刹车管的另一端与前刹车调节器框体(118)的前部孔固定,其构造与后组刹车机构相同;正、反向转臂机构的构造为:长转臂轴(53)和短转臂轴(55)通过双联轴座(54)及轴座(81、82)装配并与车厢底板(35)固定联接,长、短转臂轴上装配有一对相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84、56),短转臂轴(55)的转臂(116)与前刹车调节器框体(118)上的拉杆(119)由一根钢丝绳(117)联接,长转臂轴(53)的转臂(115)与后刹车调节器框体(112)上的拉杆(111)由根钢丝绳(114)联接,位于驾驶室的脚刹车踏板(71)及手刹闸(66)通过一组刹车管线(73)与长转臂轴的转臂(83)联接,踩下刹车踏板或拉起手刹闸时,长转臂轴(53)向前转动并通过一对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84、56)使短转臂轴(55)向后转动,分别固定装配于长、短转臂轴的转臂(115、116)通过连接钢丝绳(114、117)拉动后、前刹车调节器(45、58)的拉杆向其中心移动,由此通过装配于滑杆的滑轮将前后刹车管内的钢丝绳拉紧并带动四个车轮的刹车转臂同时转动使四个刹车锅同步刹车,从而对车厢的前后组四个车轮进行均衡制动。

Claims (7)

1.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由与车厢(1)固定联接的双开门封闭式驾驶室(6)、与驾驶室为杠杆式复合减震的并装式前轮(19)、方向盘(8)及其控制前轮转向的传动机构、动力总成(64)及其操纵与传动机构、安装于车厢下的前后两组车轮(29、34)及其传动、减震、制动机构、安装于车体上的倒车镜、刮雨器、照明灯、指示灯等必备功能构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驾驶室(6)与车厢(1)为固定联接;由两个相同的车轮并列安装于倒T形轴的前轮(19)与驾驶室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方向盘(8)通过两对啮合的锥齿轮及联接两对锥齿轮的万向轴传动倒T形轴(18)的竖向轴(107)以控制前轮的转向;空心隔墙(7)与驾座下部的箱体(26)以及其联接板等将动力总成(64)和前轮转臂(14)及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的上部包覆并将其隔离于驾驶室的封闭空间之外,同时将车鼻子(12)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隔离;车厢下部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29、34),前、后组车轮的左右两侧车轮分别与车厢(1)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动力装置(64)通过万向轴、前、后差速器(79、39)及齿轮离合器(86)可以同时驱动前后两组四个车轮运转,也可以单独驱动前组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运转;脚刹车踏板(71)及手刹闸通过一组刹车管线(73)、前后刹车调节器(58、45)及其正、反向转臂机构以及刹车锅对前后组的四个车轮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双开门封闭式的驾驶室(6)与车厢(1)为固定联接;前轮(19)由左右两个相同的车轮(106、108)通过轴承(109)等并列安装于倒T形轴(18)的横向轴(110)左右两端并可自由转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107)通过轴承(93、95)安装于前轮转臂(11)的前端套管(94)内并可自由转动,前轮转臂的后部叉体通过两个销轴(27、74)与驾座下部构架的固定且座(63、75)构成铰链联接,前轮转臂的中部与两个前后平行排列的减震器(24、25)下端分别以铰链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上端分别与三角体(9)以铰链联接,T形杠杆(11)的中部通过销轴(22)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以铰链联接,其后端与三角体(9)以铰链联接,其前端横臂分别与左右平行排列的两个减震器(104、20)的上端以铰链联接,两个减震器的下端分别与驾驶室构架上的固定耳座(105、21)以铰链联接,前轮(19)通过前轮转臂的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与驾驶室构成杠杆式复合减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与方向盘(8)固定联接的方向盘芯轴(70)与芯轴座(10)为自由转动式轴向限位装配,芯轴座与驾驶室构架固定联接,固定装配于芯轴下端的锥齿轮(69)与横向短轴(102)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67)啮合并由三角形齿轮箱(68)装配封闭,三角形齿轮箱与联接座(15)固定,联接座与车鼻子(12)固定联接;倒T形轴(18)的竖向轴(107)上端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6)与横向短轴(99)上固定装配的锥齿轮(98)啮合并由圆筒形齿轮箱(97)装配封闭,该齿轮箱固定装配于前轮转臂的前端套管(94)的上部,万向轴(101)的右端与圆筒形齿轮箱的短轴(99)固定联接,其左端与三角形齿轮箱的短轴(102)固定联接,方向盘(8)通过两对啮合的锥齿轮及联接两对锥齿轮的万向轴(101)传动倒T形轴的竖向轴(107)以控制前轮(19)同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空心隔墙(7)的顶部由槽钢(122)与驾驶室的前后构架焊接,其两侧的
Figure FSA00000856046400031
形封闭板(121、123)分别与主、副驾驶座下部箱体(26)的顶板(125)及其前侧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封闭式联接,同时与驾驶室的后壁、底板(23)及前侧隔板(16)的左、右两块封闭板为封闭式联接,空心隔墙的空腔下部与外界畅通,其空腔前部与车鼻子(12)的内腔畅通;箱体(26)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封闭板,其后侧及底部与外界畅通,空心隔墙(7)与箱体(26)及其联接板将动力总成(64)和前轮转臂(14)及杠杆式复合减震机构的上部包覆并将其隔离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之外,同时将车鼻子(12)与驾驶室(6)的封闭空间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车厢(1)的下部安装有前后两组车轮(29、34),每组车轮有左右两个车轮,每个车轮的轮毂固定装配的刹车锅中心固定安装有短轴,短轴通过轴承与三角形轮叉安装;四个车轮的规格尺寸及其与三角形轮叉的装配结构相同,车厢右侧前、后两组安装有车轮(57、48)的三角形轮叉(4、2)分别通过销轴(30、33)与车厢底部的倒梯形座(31)以铰链联接并呈前后对称,两个三角形轮叉的上部与两个弹簧式减震器(3、32)以铰链联接,车厢左侧前、后两轮(77、36)的装配结构与右侧相同,车厢左右两侧的前后车轮分别与车厢(1)构成联动式复合减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安装于驾驶座下部的动力总成(64)的动力输出轴(76)通过万向轴(28)传动前差速器(79),前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90、91)传动前组的左、右两个车轮,前差速器(79)的后侧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轴(80)及齿轮离合器(86)传动后差速器(39);后差速器的左、右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轴(37、47)传动后组的左、右两个车轮;齿轮离合器(86)的封闭式壳体与后差速器(39)的壳体组装为一体,与前差速器的后侧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万向轴(80)与齿轮离合器的短轴(85)联接;短轴(85)上固定装配有直齿圆柱齿轮(38),后差速器(39)的动力输入花键轴(52)上装配有以花键配合的滑动式直齿圆柱齿轮(44);该齿轮受拨叉(51)控制可与直齿圆柱齿轮(38)啮合或分离,其啮合时为前后组四轮驱动,分离时为前组两轮驱动,前、后两组车轮的转速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其特征在于:车厢(1)的后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87、50)通过刹车管线(43、46)与后刹车调节器(45)联接,前组左右车轮的两个刹车锅(78、59)通过刹车管线与前刹车调节器(58)联接;前、后两个刹车调节器(58、45)与正、反向转臂机构联接并由驾驶室的脚刹车踏板(71)及手刹闸(66)通过一组刹车管线(73)及转臂(83)等控制其同步动作,从而对前后组的四个车轮制动。
CN 201310053036 2013-02-01 2013-02-01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Pending CN103253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053036 CN103253315A (zh) 2013-02-01 2013-02-01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053036 CN103253315A (zh) 2013-02-01 2013-02-01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3315A true CN103253315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10053036 Pending CN103253315A (zh) 2013-02-01 2013-02-01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33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447A (zh) * 2014-02-21 2014-06-25 全开 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447A (zh) * 2014-02-21 2014-06-25 全开 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
CN103879447B (zh) * 2014-02-21 2017-02-08 全开 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24311C (en)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N101698420A (zh) 三角智动变形机动车
CN206528340U (zh) 一种电动车两档变速驱动桥整体驱动系统
CN201613819U (zh) 电动车减速、差速一体化后桥总成
CN201376500Y (zh) 一种前后驱动手扶拖拉机
CN105946564A (zh) 短轴距分时全驱汽车的分动箱组合装置
CN110758086A (zh) 一种电子差速器四驱电动车
CN203996256U (zh) 一种低地板列车转向架
CN103552440B (zh) 电动全地形车的悬挂与驱动结构
CN103253315A (zh) 六轮四驱型厢式轻便货车
CN205273751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用密闭座舱模块
US20130139626A1 (en) Power-economizing, integral electric vehicle drive mechanism with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apable of multiplying the torque of the electric motor at low speeds
CN104875610B (zh) 传动直联式前后驱折腰转向方向盘拖拉机
CN1033963C (zh) 一种机动车辆驱动轮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01646386U (zh) 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用后驱动桥
CN202727877U (zh) 一种独立悬挂的前后桥结构
CN205736947U (zh) 短轴距分时全驱汽车的分动箱组合装置
CN201941525U (zh) 越野四轮驱动车前桥自动啮合装置
CN104648143A (zh) 一种链式赛车传动系统
CN2813436Y (zh) 设有平衡装置的新型车
CN201272245Y (zh) 小型车底盘
CN103057408A (zh) 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
CN101353014A (zh) 一种用油马达驱动的拖车专用车桥
CN205344506U (zh) 一种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总成平板化布置结构
CN2866303Y (zh) 四轮电动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