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080A -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8080A
CN103238080A CN2011800584002A CN201180058400A CN103238080A CN 103238080 A CN103238080 A CN 103238080A CN 2011800584002 A CN2011800584002 A CN 2011800584002A CN 201180058400 A CN201180058400 A CN 201180058400A CN 103238080 A CN103238080 A CN 103238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respect
support member
tested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84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8080B (zh
Inventor
L·迪歇纳
R·拉波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VG Industries SA
Original Assignee
SATIMO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IMO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ATIMO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CN10323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10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64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 G01R29/0892Details related to signal analysis or treatment; presenting results, e.g. displays; measuring specific signal features other than field strength, e.g. polarisation, field modes, phase, envelope, maximum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10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 G01R29/105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using anechoic chambers; Chambers or open field sites used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在方法中通过探针(102)将电磁辐射在预定的主目标方向(D)上朝着预定的测试点(40)指向,其中对象(OT)放置在所述测试点(40)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探针(2)和用于对象(OT)的支撑件(104)根据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通过机械位移设备(60)相对于彼此移动,以通过所述探针(102)生成具有相对于所述主目标方向(D)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

Description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象的电磁测试,比如,例如天线以及更普遍地测试包括连接至源和/或集成接收器的天线的辐射对象,辐射元件或者被称为电磁辐射的发射器,或者被称为电磁辐射的接收器。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应用中,目的为了解辐射对象对于外部电磁辐射的反应。
可以引用对移动电话或便携式计算机的测试作为实例。
通常而言,当在装置上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时,装置会受到不同的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能够随着时间变化,并且例如能够干扰有用信号的接收。
在被测试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难点在于评估该被测试对象对于在现实环境中的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将如何反应。
一个具体的目的为通过一个或多个指向被测试对象的用于电磁辐射的发射的探针生成代表被测试对象的真实操作环境的电磁场景,换言之,将代表电磁场景的输入信号发送至每个探针,根据该电磁场景的函数其将朝向对象发送辐射以再生被测试对象的操作环境。
这样的测试设备例如从文献US-A-2008/0056340中所知。
H.Iwai等人在I.E.E.E.2005的218页到221页发表的引用号0-7803-8683-6/05的文章“对手机天线的空间衰落的评估(Spatial Fading Evaluator for HandsetAntennas)”,也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多路径传播或衰减环境中的电话手机的天线接收的评估信号的设备,并且其利用围绕接收天线放置的扩散器。
Tsutomu Sakata等人在“ISAP会议2005,首尔,韩国”的351页到354页发表的(引用ISBN:89-86522-78-094460)文章“使用空间衰落仿真器的对在多路径环境中的手机天线的BER评估(BER Evaluation System for a Handset Antenna in aMultipath Environment using a Spatial Fading Emulator)”也描述了一种这种类型的设备。
但是这些已知设备不能生成所有可能的电磁场景。此外,它们难以被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现存系统的测试设备来扩大用于生成实际电磁环境的可能性,从而丰富可能的模拟。
为了这个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至少一个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在方法中通过至少一个探针将电磁辐射在预定的主目标方向上朝向确定的测试点发送,其中被测试对象放置在所述测试点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和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根据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通过机械位移设备相对于彼此移动,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生成具有相对于所述主目标方向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
由于本发明,探针或多个探针能够关于其目标方向相对地振荡,以生成朝着测试点指向而具有可变初始点以及因此具有相对于确定的目标方向实时角扩展的入射角的电磁辐射,确定的目标方向实际上为测试点的显示的主方向。机械位移设备能够根据被确定为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函数的规定轨迹使得探针和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相对于彼此实时移动。通过测量被测试对象对于入射电磁辐射的该角扩展统计值的反应,能够显示出对象的暂时反应,其中辐射的角扩展统计值也是暂时的。
其他现存系统也能够用于暂时地改变用于控制探针或多个探针的电控制信号,所述电控制信号作为探针或多个探针生成能够在密度和/或相位上调节的电磁场值的函数。
代表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为根据定义的统计值来控制的探针的角位移。在每个瞬间,电控制信号的确定的控制角和确定的幅度根据通过计算机定义的统计值被分配至探针。探针或多个探针相对于被测试对象(或者被测试对象相对于探针或多个探针)以受控的方式相对于探针的预定目标方向朝向被测试对象移动,以重现角扩展的场景。计算机设置为控制机械位移设备的马达或多个马达,以根据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移动探针和/或被测试对象。
本发明因此能够重现对于每个被测试对象更适当的电磁场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移动位于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移动位于垂直平面上,以通过位移设备生成在仰角上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移动位于水平平面上,以通过位移设备生成在方位角上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移动位于三维中,以通过位移设备生成在仰角上和在方位角上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机械位移设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探针和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的支撑结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机械位移设备包括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相对于支撑结构围绕测试点旋转的探针的至少一个角位移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探针为通过支撑结构支撑的多个探针的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每个探针具有朝向测试点的单独主目标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被测试对象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产生了用于支撑探针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相对于彼此的确定的移动,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经历代表相对于其主目标方向的移动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被测试对象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产生了用于支撑探针的支撑结构相对于被测试对象的固定的支撑件的确定的移动,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经历代表相对于其主目标方向的移动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被测试对象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产生了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相对于用于支撑探针的固定的支撑结构的确定的移动,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经历代表相对于其主目标方向的移动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支撑结构为拱形或环形的形式,在支撑结构上的探针被支撑在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支撑结构为三维形式,在支撑结构上支撑的探针分布在三维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机械位移设备允许支撑结构和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至少关于一个非垂直几何轴相对于彼此的至少一个确定的角滑动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机械位移设备允许支撑结构和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至少关于一个垂直几何轴相对于彼此的第二角旋转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支靠在下部底座上,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其他角位移系统,用于通过与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机械位移设备的所述角滑动位移相反且绝对值相同的第二角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所述支撑结构,使得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保持规定的且相对于垂直面基本上不变的位置,用于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机械位移设备被称为相对位移的第一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第二其他角位移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滚轴以及至少一个驱动马达,该多个支撑滚轴用于支撑在底座上的支撑结构的壁的外部弯曲表面,该驱动马达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滚轴以使得支撑结构的壁的外部弯曲表面相对于底座滚动所述第二角。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还设置有: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相对位移的所述第一系统的所述角滑动位移,
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角,
反馈环,所述反馈环用于根据由传感器测得的角来控制所述驱动马达,使得由所述传感器测得的角等于对应于相对于垂直面的所述支撑件的所述规定位置的恒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多个探针设置为根据关于探针的相同目标点的至少一个球面坐标等角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所述至少一个探针上设置有单独调节系统,所述单独调节系统用于所述探针的相对于目标点的机械校准的调节,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被测试对象必须集中在目标点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用于调节所述探针的机械校准的所述单独调节系统关联于放置在所述目标点处的至少一个光学检测照相机,用于测量所述探针的机械校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用于调节所述探针的机械校准的所述单独调节系统包括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探针的机械件,用于除根据所述探针的主目标方向外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朝向所述目标点转移所述探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由照相机提供的图像的分析模块设置为检测在该图像中的所述探针的轨迹,并且设置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将机械件控制为对准对应于在所述目标点上的所述探针的校准的设置点轨迹上的探针的检测的轨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为双指数定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为相对于主目标方向高斯集中的,并且具有由围绕所述主目标方向集中的角开口定义的角扩展,辐射的最大能量的一半向所述主目标方向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计算机包括允许使用者选择所述角扩展统计值的接口,
所述计算机计算用于相对于所述预定主目标方向控制所述机械位移设备的多个连续角控制位置,所述多个连续角控制位置根据已经被选择的所述角扩展统计值而出现,
所述计算机将已经计算的所述连续角控制位置发送到所述机械位移设备的至少一个马达,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选取对应于所述连续控制位置的确定的实际连续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计算机针对每个角控制位置计算用于控制由所述至少一个探针发射的电磁辐射的密度和/或相位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如前所述的测试方法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电磁测试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以确定的主目标方向朝向确定的测试点发射电磁辐射的至少一个探针,其中被测试对象以及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放置在所述测试点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的至少一个探针和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相对于彼此的机械移动的机械位移设备,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生成具有相对于所述主目标方向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仅通过参考附图的非限制性实例方式所给出的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测试设备的实施方案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测试设备内部的透视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测试设备内部的另一个透视的平面示意图,并且显示了探针的支撑结构的底部,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测试设备的正面开口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设备的部分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至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测试设备在不同滑动位置上的正面开口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探针的对准设备的方框图,
—图11至图16显示了电磁场景的实例,该电磁场景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二维或三维上生成角扩展的设备来再生,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测试设备的侧视图,
—图18为根据图17的测试设备的平面图,
—图19为以时间的函数扩展的角度的数字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首先在实施方案中参考图1至图16描述了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探针为通过支撑结构3支撑的多个探针2的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每个探针具有朝向测试点40的各自的主目标方向D,并且其中机械位移设备6使得探针的支撑结构和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受到相对于彼此的确定的相对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生成相对于探针2的主目标方向D的代表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主目标方向D针对每个探针2可假设为固定的。每个探针2例如为射频探针。
在图1至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用于电磁测试的设备1包括固定至支撑结构3的电磁探针2的网络。出于该目的,支撑结构3包括用于支撑探针2的支撑支柱30,这些支柱30例如以垂直延伸的拱形的形式以及例如为导电的。
设备1还包括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该支撑件4例如通过杆形成。
支撑结构3包括至少一个壁31,该壁31根据围绕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的三维空间而延伸,从而当被测试对象位于支撑件4上时,形成完全闭合围绕被测试对象的法拉第笼。被测试对象例如为如上所指出的辐射对象。这样防止了外部电磁辐射渗透到通过支撑结构3划定的闭合空间内部。这样还防止了通过探针2发射的电磁辐射和/或通过布置在支撑件4上的被测试对象发射的电磁辐射离开通过支撑结构3划定的闭合空间。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用于电磁测试的设备,其具有被移除的支撑结构的壁31的部分,以显示支撑结构的内部。
壁31或多个壁31被固定到支柱30以防止例如通过如图5所示的紧固模式而朝向内部或朝向外部的任何电磁泄漏,下文将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在支撑结构3的转向被测试对象和支撑件4的内侧上,支撑结构3包括位于探针2之间的间隔中的消声电磁吸收器5。因此,当如所示的支柱30相对于壁31位于内侧时,支柱30被转向探针2的目标点40的消声电磁吸收器5所覆盖,该目标点40通常在支撑件4之上或者在支撑件4附近,并且被测试对象通常必须被集中在测试点40处。壁31在其内侧上被转向目标点40的消声电磁吸收器5所覆盖,在支撑件4上的被测试对象通常必须集中在该目标点40处。电磁吸收器5例如为如所示的椎体。例如电磁吸收器5中的一些可以是平坦的,特别是用来覆盖相对位移的系统6的底座611。吸收器5防止由探针2发射的电磁辐射和/或由被测试对象发射的电磁辐射到达壁或多个壁31以及支柱30,或者使由被测试对象发射的电磁辐射剧烈地衰减,以防止或剧烈地减少可能通过支柱30以及壁或多个壁31引起的反射。实际上,支柱30例如是金属的,特别是由钢或铝制成。壁或多个壁31导电并且由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以形成电壁。他们中的每个例如由铝片构成。电磁吸收器5布置在除了探针2之外的结构3的全部内表面上,探针2涂有例如如图2中的平面形式的或如图3和图4所示的其他形状的特定电磁吸收器51,因此吸收器5围绕并且位于装配有它们的特定吸收器51的探针2之间。
壁31例如定向为朝向支撑件4弯曲。例如设置多个壁31,并且每个壁固定在两个连续支柱30之间。在图1至图4中,支柱30例如为沿球体的经线延伸的半圆拱形,以给出大体上的球形的支撑结构3。如所示,形成法拉第笼的壁或多个壁31能够仅在垂直方向上弯曲,换言之,每一个壁31由具有其几何轴为水平的柱体的部分形成。形成法拉第笼的壁或多个壁31还能够为大体上的球形。或者形成法拉第笼的壁或多个壁31还能够被雕琢。此外,门设置在壁31的一个中,用于使人能够进入结构3中,以便将被测试对象放入在支撑件4上和/或从支撑件4上移除。
在图5的实施方案中,壁31固定在支柱30的外侧上。射频接头32(也称为RF接头)设置在支柱30和壁31之间,以保证密封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对的电磁辐射。例如这种RF接头32通过由例如编织金属线构成的金属带形成。这种接头32能够适用于弯曲的或雕琢的形式。
另外,第一导电金属环33固定到支柱30的外侧,RF接头32位于第一环33和壁31之间。第二导电金属环34设置在面对RF接头32的壁31的外侧上,壁31因此位于第二环34和RF接头32之间。第一环33、RF接头32、壁31以及第二环34通过从外部穿过它们的螺丝35而相互固定。当然,可以设置任意其他的紧固装置35。通过使第二环34更为靠近第一环33,这些紧固装置35能够压缩RF接头32以确保电磁屏蔽的连续性,并且将壁31固定到支柱30。
如图2和图3所示,横向构件36还可以设置在支柱30之间并且位于吸收器5之后,在吸收器5和壁31之间,以加固支撑结构。另外,在多个壁31由若干在经线方向上的片状物构成的情况下,在图5的实例中描述的电磁密封原理能够再次被使用,以便从电磁屏蔽的角度通过这些横向构件36来连接多个壁31。
在图1至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的支柱30的圆形几何体能够将探针2均匀地围绕在球形几何体中的支撑件4以及围绕其目标点40而放置。例如,在圆拱形式的支柱30之间的角方位距离对于所有支柱30是相同的。以相同的方式,位于相同支柱30上的探针2之间的角距离,相对于经过目标点40以及垂直于支柱30的平面的水平轴,例如对于所有的探针2是相同的。因此,如果支柱30表示球体的经线,例如设置n个探针2的第一组、n个探针2的第二组以及n个探针2的第三组,其中第一组称为2a,位于与经过目标点40的相同赤道平面上;第二组表示为2b,位于平行于第一赤道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并且布置在相对于第一组探针2a的纬度的第二负角处;第三组称为2c,位于平行于第一赤道平面的第三平面上并且通过相对于该赤道平面的纬度的第三角进行转换移动,该第三角以及另一个探针2(2d)均具有与第二角相同的绝对值但是在相反地方向上,探针2(2d)位于球体的顶点,即,位于形成球体的北极点的支柱30的上交叉点。探针2位于上文指出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中的每一个平面上的等角的距离处。例如第二角和第三角的绝对值等于45°,具有相同的通过支柱30形成的经线之间的纵向角度。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例如该角在经度上和在纬度上相同,例如等于45°。在该具体实施方案中,探针分布在m条经线和p=m/2–1个纬度平面上,在结构3的顶点处可选地存在探针。
在图2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件4位于由支撑结构3所定义的闭合体的内部。
在图1至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用于相对于彼此移动用于支撑探针2的支撑结构3以及移动用于支撑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的位移系统6设置在由该支撑结构3和多个壁31所定义的闭合体的内部。该位移系统6使得支撑结构3和支撑件4能够相对于彼此相对地移动,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以及例如根据至少两个自由度,比如例如根据至少一个关于经过目标点40的几何轴的角位移,其可以包括例如在经过目标点40的第一非水平平面以及例如垂直平面上的角位移A1,和/或在经过目标点40且与第一平面正割的另一个非水平平面以及例如垂直平面上的另一个角位移,和/或围绕经过目标点40的垂直几何轴的另一个角位移。在图2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系统6包括用于根据在非水平平面以及例如垂直平面(滑动位移)中的第一滑动角A1产生用于支撑探针的支撑结构3和支撑件4的相对于彼此的第一相对角位移,并且用于根据围绕经过目标点40的垂直几何轴旋转的另一个角来产生其他相对角旋转位移A3的装置,该装置使得能够具有相对于支撑件4和目标点40的探针2的所有可能的相对部署,并且因此在电磁场的测量期间能够通过探针2的网络来执行空间过采样。该相对位移系统6例如根据文献WO2010/006891所述。
该系统6包括用于根据第一滑动角A1相对于彼此移动支撑结构3和支撑件4的第一相对角位移系统60。该第一角位移系统60包括例如固定到支撑结构3的下部和内部的圆弧形导轨62,其中轨62和由该轨62支撑的托板610因此位于由支撑结构3、多个壁31和下部定义的闭合体的内部。托板610能够根据第一滑动角A1在轨62上成角度地移动,装置620被设置为在轨62上的转换托板610。设置另一个相对位移系统601,该相对位移系统601用于移动关于垂直轴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和支撑结构3,例如通过支撑件4通过旋转装置613安装在托板610上的现象,该旋转装置613允许支撑件4根据旋转角A3相对于托板610成角度地转动。这些旋转装置613允许结构3和支撑件4相对于彼此转动。图3和图4显示了系统6的盖板611,该系统6也被吸收器5覆盖,并且包括通道612,以在通道612中移动支撑件4,在位移系统6下设置形成法拉第笼的下部导电壁37。因此用于相对于彼此移动支撑结构3和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的相对位移系统6完全包含于测量系统的“完整感应电流(Faradisation 
Figure BDA00003297654300081
)”之内,例如其避免了下部壁37的任意打开,并且因此避免了待穿过支撑件4的感应电流的任意断裂。系统6通过盖板611来而被电磁吸收器5、51覆盖,并且因此使得测量系统的“完整消声”具有连续性,例如其避免了吸收剂覆盖的任意断裂,并且因此避免了任意的寄生反射和/或散射。
机械位移设备例如通过位移系统6形成,以使得探针经受在垂直平面上的第一相对滑动角A1以及关于垂直轴旋转的第二相对角A3,该机械位移设备用于相对于彼此移动至少一个探针和被测试对象,以使至少一个探针经历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相对移动,以通过至少一个探针生成相对于目标方向的具有该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可以是在一维中(平面中的角)或在二维中(立体角)的角。测试点由目标点40来表示,被测试对象必须放置在目标点40处,并且其表示了朝向测试点40的每个探针2的目标方向。设置计算机经由用于输出电子控制信号的适合的接口,根据第一和/或第二角来发送角位移的命令至机械位移设备的致动器,这些实时对应于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命令能够通过适合的接口在计算机上提前被选择。因此,系统6通过对应于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第一和/或第二角使用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和在目标点40上的被测试对象相对于彼此移动。
当然,只有用于移动支撑结构的第一相对角位移系统60能够形成该机械位移设备,以使探针在垂直平面上仅经受第一相对滑动角,或者仅设置使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和支撑结构3围绕垂直轴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的第二位移系统601,使得探针仅经受围绕垂直轴旋转的第二相对角。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3被固定,并且支撑件4通过相对位移系统6、60、601相对于支撑结构3移动。
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件4被固定,并且支撑结构3通过相对位移系统6、60、601相对于支撑件4移动。
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固定的参考点,支撑结构3根据角A1和A3中的一个,通过相对位移系统6、60、601来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相同的固定参考点,支撑件4根据角A1和A3中的另一个,通过相对位移系统6、60、601来移动。
当然,除了在上面描述的,可以在支撑结构3上设置单独探针2。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支撑结构3能够为除了上面描述的其他类型。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在旨在放置在地面上的下部底座61和支撑结构3之间设置了另一个用于相对于底座61移动支撑结构3的第二相对位移系统63,在其内部固定有用于相对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移动支撑结构3的第一相对位移系统6。该第二角位移系统63与第一角位移系统60相似,以便能够在相同的第一垂直平面上相对于底座61成角度地移动支撑结构3,但通过与第一滑动角A1相反的第二滑动角A2(第二角A2具有与第一角A1相同的角度绝对值但与第一角A1方向相反),使得支撑件4基本上保持在预定的垂直位置上,以便实时补偿支撑件4的枢转并且摆脱在该支撑件4上的重力影响。第二滑动角A2和第一滑动角A1围绕相同的几何轴X,该几何轴X为穿过目标点40的轴,并且是例如水平的。
在第一垂直平面中,图6至图9显示了用于相对于底座61移动支撑结构3的第二相对位移系统63的实施方案。该系统63包括用于支撑结构3的多个壁31的外表面310的支撑、导向和滚动的若干滚轴631,例如,该外表面310是弯曲的且为球形的。滚轴631中的一个或多个631b通过马达64旋转而驱动,以便使外表面310相对于底座61滚动第二角度A2。滚轴631通过允许滚轴631之间的外表面310通过的底架67运载,该底架67具有例如朝向表面310的弯曲且凹形的表面,该底架67例如为支架或被称为滚动滑车并且由球体的部分形成。当然,可以设置若干滚轴631平行指向轴,关于该轴产生角位移A1和角位移A2,但是也可以设置若干平行于一个或多个其他方向的其他滚轴,以限制在底架67上表面310的道路。
下面参考图7和图8以分解和假设的方式描述了系统6和系统63从图6的位置移动到图9的位置的操作实例。
如图7中所示,使用者利用控制元件控制第一系统60的角位移,以使用于支撑探针2的支撑结构3和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相对于彼此相对地移动围绕第一几何轴X的第一确定的滑动角A1。图7显示了支撑件4相对于支撑结构3的测角移动A1,在图6中角A1和角A2最初被假设为零。
设置在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上的为用于测量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倾斜角的传感器66。在图6中所示的位置上,该传感器66因此测量出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倾斜角为零。在图7中所示的假设位置上,该传感器66因此测量处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倾斜角A1。
马达64和传感器66连接到反馈环65以根据通过传感器66瞬时测量的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倾斜角来的函数来控制驱动马达64。
反馈环65具有校正器,该校正器具有对应于支撑件4的指定位置的传感器66的零测量角作为设定值。校正器按照马达64的命令进行工作,以校正通过传感器66测量的实际角并且使其等于该设定值。
在图8的假设位置上,通过由马达64驱动的滚轴631b,该反馈环65围绕几何轴X相对于固定的底座61以及固定的底架67,将表面310以及用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转动角A2,该角A2等于通过传感器66测量的实际倾斜角A1的相反值。图8显示了用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的平面310相对于底座61的反向旋转A2。
在图9中,图7的测角移动A1和图8的反向旋转A2的结合将用于对象OT的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移动返回至图6的规定位置(在垂直面上的所谓的规定位置),其中杆4被视为放置在垂直面上。
图7的测角移动A1和图8的反向旋转A2通过反馈环65在位置上同时且同步。永久地保证杆4的垂直性。所以只要第一系统60开始围绕轴X成角度地移动支撑件4,反馈环65就使得用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在相反方向上产生角位移,以保持支撑件4垂直。图7和图8假设测角移动和反向旋转通过较小的连续步骤产生,这些步骤不会使支撑件4如所示的倾斜。最后,仅在图9中显示了相对于支撑件4已经转动了第一角A1的用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支撑件4在整个移动中保持在垂直面上的相同位置处。
实际上,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的摇摆将导致支撑件4在其高度上弯曲而与目标点40(在目标点40处必须布置被测试对象)和支撑结构3分离,这将会弄错目标点40的定位。事实上,在目标点40相对于探针2的理论目标交叉点的定位上需要较高的精度水平。目标点40必须在该探针2的理论目标交叉点上或者非常接近该探针2的理论目标交叉点。例如,对于6GHz频率的探针的操作,目标点40必须在每侧围绕该探针2的理论目标交叉点的理论上1.5mm的立方体中。对于在18GHz探针操作,目标点40必须在每侧围绕该探针2的理论目标交叉点的理论上500μm的立方体中。因此,由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的倾斜引起的支撑件4的弯曲具有将目标点从这些定位公差中移出的风险。由于上面提到的两个补偿角定位系统,特别是用于位于支撑结构3内部的支撑件4的第一角定位系统60,以及布置在支撑结构3和固定到地面的底座61之间的第二角定位系统63,支撑件4保持在规定垂直位置上,并且支撑结构3相对于底座61和用于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相对地成角度移动。该双系统被称为反重力。该双系统使得较重的对象能够放置在支撑件4上,因此其相当容易地避免了弯曲支撑件4,或者甚至损坏支撑件4,或者甚至由于过度倾斜而掉落以及危害测量的精度,或者甚至测量的可行性的风险。另外,该反重力系统允许例如在探针2之间具有更大的角度间隔,并且由于系统6的测角移动的行进不再受支撑件4的弯曲和扭转的约束在幅度上的限制,因此减少了探针2的数目。该所谓的反重力系统使得能够在支撑件4的枢转期间通过去除由被测试对象施加的在弯曲上的机械约束来执行在增加的角开口上的角扩展。
图11至图16显示了角扩展的实例。
在图11中,在传输通道中,信号从若干方向到达:主方向D1(对应于‘基站—手机’方向),以及来自次级方向D2、D3(通过主信号在建筑物和障碍物上的反射产生)。还可以存在来自于其他不需要的辐射源的干扰信号D4。所有的这些方向D1、D2、D3、D4组成了已知的到达方向,通过表示给定传播场景的图11中的‘点’形成。
图12为图11的到达方向在垂直平面上的复制。如果垂直截面由图11中所示的场景构成,那么接收天线OT看到根据4个不同的仰角到达在垂直平面上投影的直接和间接轨迹D1、D2、D3和D4。传播场景的该界面能够通过由垂直测量用电桥101形成的电磁测试设备来复制,其中探针102分布在垂直平面上,在拱形或环形的支撑结构103上设置有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104。根据在围绕设置有被测试对象OT的目标点40的拱形平面上的第一滑动角A1的第一角位移系统60被设置,以使得用于探针102的支撑结构103和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104相对于彼此移动,提供给第二角位移系统63和与上述相似的元件相似的操作。
假设在图13中支撑结构103和支撑件104固定,被测试对象看到由根据仰角(通常由参考标记D标出)的不同方向D1、D2、D3和D4到达的每个轨迹带来的能量。在图13中,这些到达方向D1、D2、D3和D4由条形来具体化,其中高度正比于它们传输的能量(作为它们的仰角θ的函数)。该图13对应于以仰角的函数测试的对象接收的能量的概率密度。
但是,在实际环境中,其他到达方向邻近这些主方向D1、D2、D3和D4而共存。由于这个原因,在实际环境中,手机看到信号只从主方向到达,但是也从围绕主方向传播的其他方向到达。该传播被描述为归因于概率密度定律,即,能量从给定的空间方向到达的概率。传播遵循良好定义的数学定律,其中参数为主到达角D以及角扩展,根据定义该角扩展对应于角开口,在该角开口处接收一半的通过主到达方向传输的能量。
用于探针102的支撑结构103和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104根据取决于仰角θ的第一滑动角A1通过到驱动第一角位移系统60(测角移动)相对于彼此移动,例如使得通过在支撑件104上被测试的对象OT看到的围绕每个方向D的入射能量遵循例如作为仰角θ的函数的高斯分布。图14为当驱动产生围绕每个主到达方向D1、D2、D3和D4的中间位置±10°的摆动的测角器60时,通过实例的方式表示根据该高斯分布的由被测试对象OT看到的在围绕每个方向D的仰角上的入射能量。显然,已经产生围绕在仰角上的到达方向D1、D2、D3和D4的入射能量的传播。在通常的方法中,角行进的值可以被选为非零并且小于两个连续探针之间的空间,以创建优选的角开口。
下文描述了在图15中的方位角上的到达方向的复制。
图15为图11中所示的场景的水平截面;接收天线OT看到根据4个不同的方位角到达的直接和间接路径D1、D2、D3和D4在水平平面上的投影。
利用由水平测量用电桥201形成的电磁测试设备能够重现传播场景的该截面,在该电磁测试设备中探针202分布在水平平面上拱形或环形的支撑结构203上,设置有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设置有另一个位移系统601,该另一个位移系统601根据围绕目标点40的拱形平面上的方位角使得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和支撑结构3关于垂直轴相对于彼此旋转,在该目标点40处设置有在支撑件4上的被测试对象OT。例如,由于前面描述的装置,支撑件4围绕垂直轴转动。
例如,角开口为非零并且小于或等于20°。
通过根据方位角Φ驱动位移系统601旋转,使得用于探针202的支撑结构203和用于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相对于彼此移动,例如使得由被测试对象OT看到的围绕每个主方向D的入射能量遵循例如作为方位角Φ的函数的高斯分布。图16为当驱动旋转设备601产生围绕每个主到达方向D1、D2、D3和D4的中间位置±10°的摆动时,通过实例的方式表示由被测试对象OT看到的根据该高斯分布的在围绕每个主方向D的方位角上的入射能量。显然已经产生了围绕在方位角上的到达方向的入射能量的传播。
通过利用上面描述的用于电磁测试的设备1,例如以3D球体的形式,根据图14和图16,通过结合测角器60的摇摆移动(滑动)和支撑件4的旋转601,能够重现在仰角和在方位角上的角扩展的结合。这造成了在三维中的角扩展的重现,以显示在3维空间中的传播通道。
在2维中的角扩展仅转换主方向和传播方向(因此限制了靠近)的投影,然而在3维中的角扩展表示在3维中的实际传播通道。
通过测角器(2D垂直的,2D表示二维)、方位角上的滚动轴(2D水平的)以及二者的结合(3D,3D表示三维)物理上创建角扩展。该双重方法包括通过离开固定的被测试天线而利用探针的定向移动。
在测量探针的幅度和/或相位中的变化还能够关联于这些机械移动,以创建以及改善期望的概率定律(高斯,双指数等)。例如,关联于照明探针的幅度变化的测角器和/或方位角的轴的机械移动用于创建在被测试对象处的角扩展的概率定律。
例如,所选择的大约固定值的角扩展为+10度或-10度(或总共20度的机械移动)。
这是产生角扩展的若干方法:
—通过测角器的机械移动(2D)、方位角滚动的机械移动(2D)或者通过二者的结合(3D),测量探针保持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角扩展对每个主到达是共同的。
—通过在仰角平面上的探针的机械定向(2D)、在方位角平面上的机械定向(2D)或者二者的结合(3D),被测试对象保持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角扩展对每个主到达是个别的。
根据图10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设置了用于调节探针2相对于目标点40的机械校准的单独调节系统7。该校准—调节系统7包括例如在探针2的支撑结构3上的探针2的机械件70,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不同于根据探针2朝向目标点40的目标方向DP)以及例如根据在每个探针2处的至少两个方向,所述方向相对于探针2朝向目标点40的目标方向DP垂直或相切。还设置例如自动校准设备72,基于例如光学照相机71,例如为CCD类型。在测量系统的安装阶段或者甚至预备使用电磁辐射的测量的阶段期间,例如光学照相机71精确地位于被固定在参考杆4上的测试点40处,并且相继地朝向每个探针2定向,从而通过由照相机71获取的图像来控制探针2的适当的定位以及适当校准,探针2在由照相机71获取的图像上形成可辨认的轨迹CR(例如以交叉的形式)。在图10中,系统7包括根据三维空间的用于在支撑结构3上的探针2的机械化的机械化块70,然后根据所述三维以平移和/或旋转的方式相对于结构3移动探针2。多轴控制器73根据机械化块70的自由度驱动机械化块70。照相机71连接到用于分析图像的模块74,该模块74应用于在该图像中检测探针2的轨迹CR,其中照相机71的图像还能够例如显示在控制屏75上。用于图像分析的模块74连接到管理模块76,该管理模块76依次控制多轴控制器73,从而在适当的位置反馈控制由探针2在照相机71的图像中在预定设置点轨迹TRC上探针2留下的轨迹,对应于在测试点40上的目标方向DP的适当的校准,该轨迹TRC为软件目标。因此模块76被编程为通过控制器73和机械化块70相对于探针2的支撑结构3来移动探针2,使得探针的实际轨迹CR与设置点轨迹TRC一致。模块76由使用者连接到用于编程的接口77以及用于存储轨迹和/或对每个探针2做出的调节的存储器78。之后探针通过机械化块70保持在目标点40上的对准位置上。
这样保证了每个探针2在相同的目标点40上的良好对准,用于后续的测量,该测量能够通过探针2进行并且特别是用于例如随后进行围绕每个主到达方向D的角扩展。
光学照相机还可以例如联接到探针的激光目标。
根据在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用于产生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角扩展的机械位移设备6、60设置在探针2和探针2的支撑结构3之间。该机械位移设备6、60能够使探针2相对于支撑结构3位移,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以及例如根据至少两个自由度,比如例如根据关于穿过目标点40的几何轴的至少一个角位移,能够包括例如在穿过目标点40的第一非水平以及例如垂直平面上的角位移A1(在图17中的仰角θ),和/或在穿过目标点40以及正割第一平面的另一个水平平面上的另一个角位移A3(在图18中的方位角Φ)。
机械位移设备6为例如围绕两个正割轴X1、X2的测角双重机制类型以及例如为正交的。
在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机械位移设备6包括根据第一角A1的用于相对于支撑结构3的探针2的第一相对角位移系统60。该第一角位移系统60包括例如用于根据在第一平面上的目标点40上集中的圆弧引导支撑探针2的驱动元件610的导轨62。元件610能够根据第一滑动角A1在导轨62上成角度地移动,驱动包括例如设置为在导轨62上转移元件610的机械化的装置。
机械位移设备6包括根据第二角A3的用于相对于支撑结构3的探针2的第二相对角位移系统68。该第二角位移系统68包括例如用于根据在第二平面上的目标点40上集中的圆弧引导支撑导轨62的驱动元件618的固定的轨682。元件618能够根据第二角A3在导轨682上成角度地移动,驱动包括例如设置为在导轨682上转移元件618的机械化的装置。
第一相对角位移系统60和第二相对角位移系统68围绕穿过目标点40的两个正割几何轴X1和X2分别移动探针,这两个正割几何轴为例如正交的并且分别相当于水平轴以及垂直轴Z。因此,探针可以在几何测量球体SGM上相对于测试点40以及被测试对象移动。
当然,替代在图17和图18中根据角A3在轨682上移动的固定到支撑结构3的轨62,可以是根据角A1在轨62上移动的固定到支撑结构3上的轨682。
支撑结构3可以是上面描述的结构3、103、203中的一个。
在图17和图18中,在支撑结构3上的致动器701在管理模块760的控制下产生设备6的角位移A1和A3,该管理模块760将致动器701控制在θ和Φ。
模块760连接到用于由使用者编程的编程接口770,并且连接到用于记录探针2的控制位置PCOM的记录存储器780。
现在下文描述对于上文所描述的对实施方案有效的操作模式。通过管理模块760说明的计算器(例如计算机)设置为控制机械位移设备或多个设备6、60、601、63、68的马达或多个马达620、613、64、701,从而根据角扩展统计值移动探针或多个探针2。该角扩展统计值由使用者在计算机的接口770上提前选择。一旦已经选择所有的角扩展统计值的参数,这些随机定义角扩展的参数被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器780中。计算机利用根据所选择的统计值计算的对于每个角位置的概率计算可以由探针得到的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不同角位置。之后计算机从记录在存储器中的角位置中挑选,并且考虑该已经选择的角扩展统计值来随机挑选,用于对于随后瞬间控制马达或多个马达的连续控制位置PCOM。连续控制位置PCOM随着其出现的瞬间被记录在存储器中。至少一个马达620、613、64、701服从从计算机760接收的连续控制位置PCOM,以使得在连续瞬间实际连续位置等于连续控制位置PCOM,因此这些实际位置的每一个对应于至少一个探针2相对于其目标方向D的实际随机角,并且例如在二维或三维中。与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探针2相对于其目标方向D的实际角的每个控制位置PCOM相关联的是控制幅度(或模块)和/或用于控制该探针2的控制相位,传输电磁辐射的每个探针,其幅度和/或相位对应于该控制幅度和/或相位控制。该控制幅度和/或相位控制通常被称为控制信号S,用于至少一个探针2的控制,其由计算机针对所选择的角扩展统计值来计算。实际上,例如当探针2的实际角相对于其目标方向D增加时,对于高斯类型的角扩展统计值,探针2的辐射幅度减少。因此设置为通过计算机产生用于至少一个探针2的与代表相对于目标方向D的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相关联的可变控制信号S,用于控制由探针2发射的辐射,设置该控制信号S的计算装置为角扩展统计值的函数。射频测量和获取装置设置为测量被测试对象对于探针的辐射或多个探针的反应。
图19表示了根据由计算机760定义的统计值的探针2的受控角位移PCOM的实例,作为时间t(以秒(s)为单位)的函数。该统计值通过计算机在数学上确定。该角位移可以为例如θ或Φ,其可以是相等的或不同的。角位移PCOM围绕主目标方向D获得,形成坐标轴的原点。受控角位移PCOM为围绕主目标方向D随着时间通过探针2连续获得的实际角。连续的实际角位移PCOM通过由计算机760施加且确定的连续控制位置PCOM而施加。例如,在图19中所示的角位移PCOM具有围绕主目标方向D的最大+/-20°变化。这是针对围绕主方向D的最大角变化为+/-20度,在通过计算机760执行随机选择之后的作为时间函数的探针2的实际目标角PCOM的数字化实例。例如在连续的实际角位置PCOM之间具有相同的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在这种方式下,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产生了代表被测试装备的操作的实际环境的角扩展的电磁场景。探针2能够发送或接收提前确定的朝向被测试对象或者来自被测试对象的电磁辐射,该被测试对象位于目标点40上以表征对象对所发射的电磁辐射的响应。当然,可以发送不同类型的,但是根据通过计算机计算的规则提前确定的电磁辐射,以仿真三维电磁环境。因此,可在目标点40处测试的对象可被称为“无源”的被测试对象,该测试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电缆馈电的天线,不然它们可被称为“有源”的被测试对象,或者甚至“无线”,即,被测试对象具有它们自身的供应电池、它们自身的集成接收和/或传输系统以及它们自身的通信协议。

Claims (28)

1.一种用于至少一个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在方法中通过至少一个探针(2)将电磁辐射在预定的主目标方向(D)上朝向确定的测试点(40)发送,其中被测试对象(OT)放置在所述测试点(40)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和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支撑件(4)根据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通过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相对于彼此移动,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生成具有相对于所述主目标方向(D)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位于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位于垂直平面上,以通过所述位移设备(6、60、63、601、68)生成仰角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位于水平平面上,以通过所述位移设备(6、60、63、601、68)生成方位角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为三维的,以通过所述位移设备(6、60、63、601、68)生成仰角和方位角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位移设备(6)还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和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的支撑结构(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包括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3)围绕所述测试点(40)旋转的所述探针(2)的至少一个角位移设备(62、6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为通过支撑结构(3、103、203)支撑的多个探针(2、102、202)的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每个探针(2、102、202)具有朝向所述测试点(40)的单独主目标方向(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固定在所述支撑件(4)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使得用于支撑所述探针(2、102、202)的所述支撑结构(3、103、203)以及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所述支撑件(4)进行相对于彼此的确定的移动,以便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经历相对于所述探针(2、102、202)的主目标方向(D)的代表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固定在所述支撑件(4)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使得用于支撑所述探针(2、102、202)的所述支撑结构(3、103、203)进行相对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固定的支撑件(4)的确定的移动,以便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经历相对于所述探针(2、102、202)的主目标方向(D)的代表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固定在所述支撑件(4)上,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使得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所述支撑件(4)进行相对于用于支撑所述探针(2、102、202)的固定的支撑结构(3、103、203)的确定的移动,以便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经历相对于所述探针(2、102、202)的主目标方向(D)的代表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3、203)为拱形或环形的形式,在所述支撑结构(103、203)上所述探针(2、102、202)被支撑在平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为三维形式,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支撑的所述探针(2)分布在三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允许所述支撑结构(3)和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所述支撑件(4)至少关于一个非垂直几何轴相对于彼此的至少一个确定的角滑动位移(A1)。
15.根据权利要求6至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允许所述支撑结构(3)和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OT)的所述支撑件(4)至少关于一个垂直几何轴相对于彼此的第二角旋转位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支靠在下部底座(61)上,在所述底座(61)和所述支撑结构(3)之间设置有第二其他角位移系统(63),用于通过与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所述支撑件(4)的第一机械位移设备(60)的所述角滑动位移(A1)相反且绝对值相同的第二角(A2)相对于所述底座(61)移动所述支撑结构(3),使得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4)保持规定的且相对于垂直面基本上不变的位置,用于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所述支撑件(4)的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被称为相对位移的第一系统(6)。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其他角位移系统(63)包括多个支撑滚轴(631)以及至少一个驱动马达(64),所述多个支撑滚轴(631)用于支撑在所述底座(61)上的所述支撑结构(3)的壁(31)的外部弯曲表面(310),所述驱动马达(64)用于驱动所述滚轴(631)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所述支撑结构(3)的所述壁(31)的所述外部弯曲表面(310)相对于所述底座(61)滚动所述第二角(A2)。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相对位移的所述第一系统(6)的所述角滑动位移(A1),
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66),所述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66)用于测量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4)相对于垂直面的实际角,
反馈环(65),所述反馈环(65)用于根据由传感器(66)测得的角来控制所述驱动马达(64),使得由所述传感器(65)测得的角等于对应于相对于垂直面的所述支撑件(4)的所述规定位置的恒定值。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探针(2)设置为根据关于所述探针(2)的相同目标点(40)的至少一个球面坐标等角分布。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上设置有单独调节系统(7),所述单独调节系统(7)用于所述探针(2)相对于目标点(40)的机械校准的调节,所述支撑件(4)上的所述被测试对象必须集中在目标点(40)处。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所述探针(2)的机械校准的所述单独调节系统(7)关联于放置在所述目标点(40)处的至少一个光学检测照相机(71),用于测量所述探针(2)的机械校准。
22.根据权利要求20和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所述探针(2)的机械校准的所述单独调节系统(7)包括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的所述探针(2)的机械件(70),用于除根据所述探针(2)的主目标方向(DP)外根据至少一个自由度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3)朝向所述目标点(40)转移所述探针(2)。
23.根据权利要求21和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照相机提供的图像的分析模块(74)设置为检测在所述图像中的所述探针(2)的轨迹(CR),并且设置反馈模块(76),所述反馈模块(76)用于将机械件(70)控制为对准对应于在所述目标点(40)上的所述探针(2)的校准的设置点轨迹(TRC)上的探针的检测的轨迹(CR)。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为双指数定律。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为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高斯集中的,并且具有由围绕所述主目标方向(D)集中的角开口定义的角扩展,辐射的最大能量的一半向所述主目标方向(D)传输。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计算机(760)包括接口(770),所述接口(770)允许使用者选择所述角扩展统计值,
所述计算机(76)计算用于相对于所述预定主目标方向(D)控制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01、63、68)的多个连续角控制位置(PCOM),所述多个连续角控制位置(PCOM)根据已经被选择的所述角扩展统计值而出现,
所述计算机将已经计算的所述连续角控制位置发送到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01、63、68)的至少一个马达(620、613、64、701),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选取对应于所述连续控制位置(PCOM)的确定的实际连续位置。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针对每个角控制位置(PCOM)计算控制信号(S),所述控制信号(S)用于控制由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发射的电磁辐射的密度和/或相位。
28.一种用于执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的至少一个对象(OT)的电磁测试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所述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用于以确定的主目标方向(D)朝向确定的测试点(40)发射电磁辐射,其中被测试对象(OT)以及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支撑件(4)放置在所述测试点(40)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所述机械位移设备(6、60、63、601、68)用于根据代表相对于主目标方向(D)的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移动的至少一个探针(2、102、202)和用于所述被测试对象的所述支撑件(4)相对于彼此的机械移动,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生成具有相对于所述主目标方向(D)的所述预定角扩展统计值的电磁辐射。
CN201180058400.2A 2010-10-08 2011-10-07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238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8193A FR2965931B1 (fr) 2010-10-08 2010-10-08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est electronique d'un objet
FR1058193 2010-10-08
PCT/EP2011/067598 WO2012045879A1 (fr) 2010-10-08 2011-10-07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est electromagnetique d'un obj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080A true CN103238080A (zh) 2013-08-07
CN103238080B CN103238080B (zh) 2015-08-05

Family

ID=4390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8400.2A Active CN103238080B (zh) 2010-10-08 2011-10-07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76925B2 (zh)
EP (1) EP2625536B1 (zh)
CN (1) CN103238080B (zh)
ES (1) ES2572639T3 (zh)
FR (1) FR2965931B1 (zh)
HK (1) HK1187680A1 (zh)
RU (1) RU2573122C2 (zh)
WO (1) WO2012045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2864B2 (en) 2012-10-01 2016-04-26 Ets-Lindgren,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MIMO wireless devices in three dimensions
FR3017013B1 (fr) * 2014-01-24 2017-05-12 Centre Nat D'etudes Spatiales (Cnes)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d'une cabine d'aeronef
FR3031188B1 (fr) * 2014-12-30 2016-12-23 Thales Sa Dispositif de calibration et de test pour une antenne active et procede d'alignement d'une sonde de test du dispositif de calibration avec l'antenne.
EP3632013B1 (en) * 2017-05-31 2022-05-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esting 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RU2723924C1 (ru) * 2019-10-11 2020-06-1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12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ротяженных испытательных зон однородного линейно поляризованного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поля
US11286731B1 (en) * 2021-09-01 2022-03-29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ipe racking system
FR3133966A1 (fr) 2022-03-25 2023-09-29 Mvg Industries Module émetteur récepteur intelligent intégré et compac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6718B2 (ja) * 1991-07-23 1999-10-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及び電磁波源解析システム及び電磁界解析システム
US6850851B1 (en) * 1999-08-03 2005-02-01 France Telecom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ar-field measuring of non-controlled radiation
CN1846139A (zh) * 2003-08-14 2006-10-11 成像微波技术应用公司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与被测目标的电磁辐射有关的变量的设备和方法
WO2010006891A1 (fr) * 2008-06-23 2010-01-21 Ste D'applications Technologiques De L'imagerie Micro-Onde Perfectionnements à la détermination d'au moins une grandeur associée au rayonnement électromagnétique d'un objet sous te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9733A (en) * 1973-10-01 1975-04-22 Us Nav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ear-field antenna patterns
US4201987A (en) * 1978-03-03 1980-05-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tenna near-fields from measurements on a spherical surface
US4453164A (en) * 1982-07-26 1984-06-05 Rca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excit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of a phase array antenna from near-field data
FR2548786B1 (fr) * 1983-07-04 1986-05-30 Onera (Off Nat Aerospatiale) Procede et appareillage de releve de diagrammes d'antennes en champ proche
US4704614A (en) * 1985-11-06 1987-11-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Apparatus for scanning and measuring the near-field radiation of an antenna
US5270723A (en) * 1989-04-13 1993-12-14 Hazeltine Corporation Near 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RU2014624C1 (ru) * 1991-04-30 1994-06-15 Геруни Сурен Парисович Стенд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поля вокруг объекта
US5365241A (en) * 1992-06-24 1994-11-15 Williams Lawrence I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lanar near-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using bi-polar geometry
US5432523A (en) * 1993-08-20 1995-07-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Elliptical near field test facility
US5530412A (en) * 1993-09-03 1996-06-25 Emc Science Center, Inc. Enhanced mode stirred test chamber
US5473335A (en) * 1994-01-11 1995-12-05 Tines; John L. Base support for movable antenna
US5485158A (en) * 1994-07-21 1996-01-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Linear near field test facility and process
US6021315A (en) * 1997-11-19 2000-02-01 Cellular Technical Services C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DE19801511C2 (de) * 1998-01-16 2001-12-06 Wieland Werke Ag Verfahren zur Konturerfassung mittels Mikrowell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5973638A (en) * 1998-01-30 1999-10-26 Micronetics Wireless, Inc. Smart antenna channel simulator and test system
US6236363B1 (en) * 1998-01-30 2001-05-22 Micronetics Wireless Smart antenna channel simulator and test system
JP2001004738A (ja) 1999-06-18 2001-01-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波環境模擬試験装置
US6191744B1 (en) * 1999-09-27 2001-02-20 Jeffrey Snow Probe movement system for spherical near-field antenna testing
SE0002980D0 (sv) * 2000-03-31 2000-08-23 Kildal Antenn Consulting Ab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tennas
US7224758B1 (en) * 2001-03-23 2007-05-29 Via Telecom Co., Ltd.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 weighting techniques
US7035594B2 (en) * 2001-07-02 2006-04-25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6859047B2 (en) * 2002-10-18 2005-02-22 The Boeing Company Anechoic test chambe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loss characteristic of a material specimen
EP1517570B1 (en) * 2003-09-16 2007-04-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conducting radiated performance tests of a wireless device
US6885348B1 (en) * 2003-11-12 2005-04-26 Us Navy Test chamber for a low band antenna array
US20050128150A1 (en) * 2003-12-11 2005-06-16 Auden Techno Corp. 3D measuring method & equipment for antenna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duct
US7773964B2 (en) 2004-10-25 2010-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US7642973B2 (en) * 2004-12-22 2010-01-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analysis apparatus and design support apparatus
US7508868B2 (en) * 2005-12-02 2009-03-24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d simul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672640B2 (en) * 2006-04-05 2010-03-02 Emscan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absorberless near field measurement system
KR100802181B1 (ko) * 2006-04-10 2008-02-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프레넬 영역에서의 안테나 방사 패턴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US7965986B2 (en) * 2006-06-07 2011-06-21 Ets-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the-air testing of wireless systems
US8095185B2 (en) * 2006-06-09 2012-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stimation of angular parameters of a signal at an antenna array
EP1870718A1 (fr) * 2006-06-23 2007-12-26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Système de mesure du diagramme de rayonnement d'une antenne d'émission
EP1870719A1 (fr) * 2006-06-23 2007-12-26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Système de reconnaissance optique de la position et du mouvement d'un objet sur un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EP1870790A1 (fr) * 2006-06-23 2007-12-26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d'un objet dans toutes les directions
DE102006032961A1 (de) * 2006-07-17 2008-02-2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Ermittlung der Abhängigkeit zwischen Geräteparametern eines Mobilfunkgeräts und Signalgrößen
US8331869B2 (en) 2006-07-24 2012-12-11 Ets 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7876276B1 (en) * 2006-08-02 2011-01-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Antenna near-field probe station scanner
US7925253B2 (en) * 2006-09-08 2011-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TWI390217B (zh) * 2006-09-28 2013-03-2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天線特性測定裝置及天線特性測定方法
CN1964547A (zh) * 2006-11-30 2007-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天线最小测试距离的方法
US7554339B2 (en) * 2006-12-01 2009-06-30 The Boeing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testing of an enclosure or cavity using a discrete frequency stir method
EP2003800B1 (en) * 2007-06-15 2009-07-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TIS) using targe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value and related methods
US7880670B2 (en) * 2007-06-18 2011-02-01 AGC Automotive Signa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RF component
KR100926561B1 (ko) * 2007-09-19 2009-1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유한 거리간 안테나 방사 패턴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US7791355B1 (en) * 2007-10-30 2010-09-0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Near field free space anisotropic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US8004455B1 (en) * 2008-02-09 2011-08-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Antenna simulator
CN105071873A (zh) * 2008-05-15 2015-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模式的无线终端接收灵敏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WO2010040887A1 (en) * 2008-10-06 2010-04-15 Elektrobit System Test Oy Over-the-air test
US8913963B2 (en) * 2008-11-24 2014-12-16 Unwired Planet, Llc Method and device in over-the-air test environment
DE102009019685A1 (de) * 2009-02-09 2010-08-12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Testvorrichtung zur Analyse eines über eine Funkstrecke kommunizierenden Geräts
US8412112B2 (en) * 2009-05-06 2013-04-02 Ets-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a multipath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WO2010139840A1 (en) * 2009-06-03 2010-12-09 Elektrobit System Test Oy Over-the-air test
US9002287B2 (en) * 2009-10-09 2015-04-07 Apple Inc.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JP5553903B2 (ja) * 2009-10-26 2014-07-23 エレクトロビット・システム・テスト・オサケユキテュア オーバーザエアーの試験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DE102009051969A1 (de) * 2009-11-04 2011-05-05 Astrium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messen eines Strahlungsfelds
EP2354801A1 (en) * 2010-02-03 2011-08-10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Hold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devic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US8718567B2 (en) * 2010-03-25 2014-05-06 Apple Inc.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radio-frequency receiver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st equipment
US8793093B2 (en) * 2010-04-29 2014-07-29 Apple Inc. Tools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over-the-air test systems with channel model emulation capabilities
US8706044B2 (en) * 2010-08-31 2014-04-22 Apple Inc. Methods of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in over-the-air radio-frequency test systems without path loss characterization
JP5171903B2 (ja) * 2010-08-31 2013-03-27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放射電力測定方法および放射電力測定装置
US8903326B2 (en) * 2010-11-15 2014-12-02 Apple Inc. Simultaneous downlink testing for multiple devices in radio-frequency test systems
US8575993B2 (en) * 2011-08-17 2013-11-05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pre-heating for reduced subthreshold leak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6718B2 (ja) * 1991-07-23 1999-10-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磁界分布測定装置及び電磁波源解析システム及び電磁界解析システム
US6850851B1 (en) * 1999-08-03 2005-02-01 France Telecom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ar-field measuring of non-controlled radiation
CN1846139A (zh) * 2003-08-14 2006-10-11 成像微波技术应用公司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与被测目标的电磁辐射有关的变量的设备和方法
WO2010006891A1 (fr) * 2008-06-23 2010-01-21 Ste D'applications Technologiques De L'imagerie Micro-Onde Perfectionnements à la détermination d'au moins une grandeur associée au rayonnement électromagnétique d'un objet sous te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5536A1 (fr) 2013-08-14
RU2013120991A (ru) 2014-11-20
RU2573122C2 (ru) 2016-01-20
HK1187680A1 (zh) 2014-04-11
US20130187815A1 (en) 2013-07-25
FR2965931A1 (fr) 2012-04-13
US9476925B2 (en) 2016-10-25
WO2012045879A1 (fr) 2012-04-12
CN103238080B (zh) 2015-08-05
ES2572639T3 (es) 2016-06-01
FR2965931B1 (fr) 2013-05-03
EP2625536B1 (fr)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080B (zh) 用于对象的电磁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Yi et al. Rec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GPS‐based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high‐rise structures
AU2005201584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accuracy of azimuthal orientations and portable sighting device
CN102411142B (zh) 三维目标跟踪方法和系统、处理器、软件程序产品
Gümüş et al. Evaluation of NRTK GNSS positioning methods for displacement detection by a newly designed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system
CN104990533B (zh) 卫星地面物理仿真系统超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095659B (zh) 深空探测巡视器通讯天线指向精度动态测试方法
CN101801084B (zh) 无线局域网中设备定位和跟踪方法及装置
Dąbrowski et al. Installation of GNSS receivers on a mobile railway platform–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spects
CN105739538A (zh) 基于机械臂运动装置的定位方法、定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da Silva et al. Experience of using total station and GNSS technologies for tall building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KR101946309B1 (ko) 지피에스 위성신호 정밀 수신에 의한 측지측량계획 시스템
CN102466799B (zh) 基于pos运动数据的干涉sar回波数据仿真方法
Heinz et 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ference plane setup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 mobile laser scanning system
Zwirello et al. Study on UWB/INS integration techniques
KR20180052831A (ko) 실내 및 실외 연속 측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Leão et al. Engineering survey planning for the alignment of a particle accelerator: part II. Design of a reference network and measurement strategy
CN112379603A (zh) 一种射频制导仿真中捷联导引头安装偏心的补偿系统及方法
Huang et al. A low-cost and real-time pos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traight pipe jacking machine based on dual-screen laser target in tunneling guidance
Gao et al. A monocular vision and inclinometer combined system for 6DOF measurement of double shield TBM
Wang et al. Optimized bias estimation model for 3-D radar considering platform attitude errors
Kallio et al. Simulation of local tie accuracy on VLBI antennas
Reshetyuk Direct georeferencing with GPS in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Heß et al. GPS/Galileo testbed using a high precision 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
Wu et al. An omnidirectional spatial monocular visual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for indo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based on the two-axis rotary t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76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76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Villerest, France

Patentee after: MVG INDUSTRIES

Address before: Survivet, Ville, France

Patentee before: Satimo Industrie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