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7444B - 加热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7444B
CN103237444B CN201180057968.2A CN201180057968A CN103237444B CN 103237444 B CN103237444 B CN 103237444B CN 201180057968 A CN201180057968 A CN 201180057968A CN 103237444 B CN103237444 B CN 103237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heating fumigators
evaporation mouth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7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7444A (zh
Inventor
浅井洋
原田敦子
荒川茂
片冈宏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37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7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61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 A01M1/2077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using an electrical resistance as heat sour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送风机等的辅机,便能够使药液向更广的范围扩散的加热蒸发器。加热蒸发器(1)具备:罩体(3),在侧壁(3a)与顶壁(3b)之间具有弯曲部(3c),并且具有在弯曲部(3c)开口的外周蒸发口(3d)以及位于吸液芯(105)的上方并在顶壁(3b)开口的中央蒸发口(19),并覆盖液体容器(101)的上方;保持部(5),将液体容器(101)可拆装地保持于罩体(3)的内侧;加热器(6),收纳于罩体(3)并能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诱导部(7),将通过加热器(6)的加热而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d)。

Description

加热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加热蒸发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在顶壁具有已气化药液的蒸发口的圆筒形状或矩形形状等的罩体的加热蒸发器广为人知。
此外,具备使长轴沿上下方向立起的蛋形罩体,并在顶部具有已气化药液的蒸发口的加热蒸发器广为人知。
这些以往的加热蒸发器与具备对储藏于容器的药液进行吸取的吸液芯的液体容器组合,对吸液芯进行加热并蒸发药液。
再者,已气化的药液通过由加热器的热所产生的上升气流,向放置有加热蒸发器的房间的顶棚上升。另一方面,为了使药剂的效果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发挥,理想的是,加热蒸发器能够使药剂向室内的更广的范围扩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43-250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533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的加热蒸发器除了在吸液芯的正上方以外,在其周围也具有蒸发口,以使药剂能够扩散得广。具体地讲,具备圆筒形罩体的加热蒸发器的情况下,在圆筒形罩体的顶壁(特别是中央部分)具有大量的蒸发口。此外,具备蛋形罩体的加热蒸发器的情况下,在罩体的顶部具有花瓣图案状的蒸发口。
但是,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蒸发口是在吸液芯的正上方附近相邻并集中地开口,因此,在充分促进药液的扩散上存在困难。扩散不充分的药液易于附着在房间顶棚的加热蒸发器的正上方部分,药剂的扩散范围变窄并且药剂的损失也变大。虽然可以考虑使用风扇等的送风装置能动地使药剂向更广的范围扩散,但是会产生寿命、静音性、费用方面等其他各种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送风机等的辅机,便能够使药液向更广的范围扩散的加热蒸发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加热蒸发器与具备对储藏于容器内的药液进行吸取的吸液芯的液体容器组合,进行上述药液的蒸发,其特征在于,具备:罩体,在侧壁与顶壁之间具有弯曲部,并且具有在上述弯曲部开口的外周蒸发口以及位于上述吸液芯的上方并在上述顶壁开口的中央蒸发口,并覆盖上述液体容器的上方;保持部,将上述液体容器可拆装地保持于上述罩体的内侧;加热器,收纳于上述罩体,并能对上述吸液芯进行加热;以及诱导部,将通过上述加热器的加热而从上述吸液芯气化的上述药液引导至上述蒸发口。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产生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图8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产生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图11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产生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加热蒸发器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加热蒸发器的第1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的II-II线处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与具备对储藏于容器102的药液106进行吸取的吸液芯105的液体容器101组合,进行药液106的蒸发。
在此,首先,与加热蒸发器1一同使用的液体容器101具备容器102、栓103、吸液芯105、药液106。
容器102为耐热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具备圆筒形状的下半部102a、比下半部102a直径小的圆筒形状的上半部102b、形成于上半部102b的外周的外螺纹部102c。上半部102b、下半部102a以及外螺纹部102c一体成形。上半部102b具有注入药液106的开口。下半部102a储藏药液106。
栓103堵住容器102的开口,并对贯穿容器102的内外的吸液芯105进行保持。
吸液芯105为贯穿栓103并向容器102的内外延伸的棒状体。吸液芯105的内侧端埋于药液106中。作为吸液芯105的素材,可以使用从以往以药液的加热蒸发为目的而被使用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出由对黏土、滑石、珍珠岩、硅藻土等无机材料进行了烧成/成形的产物、聚酯类纤维以及/或者聚酰胺类纤维构成的塑料芯、多孔质陶瓷芯等。此外,还包括通过石膏或膨润土等结合剂对磁器多孔质、玻璃纤维等无机纤维进行了固化后得到的材料,或者,通过例如糊精、淀粉、阿拉伯树胶、CMC等的粘合剂,单独地或者与木粉、碳粉、活性炭等一同地对高岭土、活性白土、滑石、硅藻土、黏土、珍珠岩、石膏、膨润土、氧化铝、硅石、氧化铝硅石、钛、玻璃质火山岩烧成粉末、玻璃质火山灰烧成粉末等的矿物质粉末进行了固化的产物等。另外,也可以在吸液芯105中适当地添加色素、防腐剂、氧化剂等。
药液106为配合了例如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驱虫剂、除臭剂、芳香剂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的水性药液或油性药液。作为有效成分,可列举出烯炔菊酯、四氟苯菊酯、甲氧苄氟菊酯、丙氟菊酯、炔丙菊酯、d—T80—炔呋菊酯、丙烯菊酯等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避蚊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对薄荷基-3,8-二醇等的驱虫成分;日扁柏素、四氢芳樟醇、丁香油酚、香茅醛、异硫氰酸烯丙酯等的抗菌成分;异丙醇、邻苯基苯酚等的防霉成分;香茅油、橙油、柠檬油、梨莓油、柚子油、薰衣草油、薄荷油、桉树油、茉莉花油、云杉油、绿茶精油、柠檬烯、蒎烯、芳樟醇、香叶醇、苯基乙醇、戊基肉桂醛、枯茗醛、乙酸苄酯等的芳香成分;茶叶提取物(由山茶叶制取的提取物)等的除臭成分。此外,也可以适当地配合羟基甲苯二丁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这样的稳定剂、pH调节剂、着色剂等。
接下来,对加热蒸发器1加以详细记述。
加热蒸发器1具备:覆盖液体容器101的上方的罩体3、将液体容器101可拆装地保持于罩体3内侧的保持部5、收纳于罩体3并能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将通过加热器6的加热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d的诱导部7。罩体3在侧壁3a与顶壁3b之间具有弯曲部3c,并具有在弯曲部3c开口的外周蒸发口3d和位于吸液芯105的上方并在顶壁3b开口的中央蒸发口19。
此外,加热蒸发器1具备电连接于加热器6的电源线8和接通或阻断向加热器6供给的电源的电源开关9。
保持部5还具备作为与放置加热蒸发器1的载置面相接的基部的功能。保持部5具备被放置于载置面的支撑脚12、被支撑脚12支撑并可拆装地保持液体容器101的保持部件13。保持部件13具备将容器102划分成可进行收纳的空间,并通过拧入外螺纹部102c来固定液体容器101的内螺纹部13a。保持部件13将储藏了药液106的容器102的下半部102a配置于下方,使吸液芯105的外侧自由端105a朝向上方。
此外,保持部5具有多个在比安装于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靠近侧壁3a内侧的位置开口并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13b。吸气口13b在吸气通路部16上连续开口,将外部气体向侧壁3a的内面侧下端附近部引导,该吸气通路部16是与容器102(特别是下半部102a)之间留有间隙15地使保持部件13部分放大而成的。吸气口13b以包围液体容器101的周围的方式在多个位置开口。
罩体3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并为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状的外轮廓。罩体3覆盖保持部5的上方并对蒸发空间17进行划分。相当于圆筒形状的侧面的侧壁3a为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的载置面大致垂直立起的壁。相当于圆筒形状的底面的顶壁3b为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的载置面大致水平延伸的壁,并朝中央部分向下方凹陷。侧壁3a以及顶壁3b通过弯曲成直角或者锐角的弯曲部3c连接。弯曲部3c为罩体3的上端部,并为遍及侧壁3a的上端缘以及顶壁3b的边缘的整个一周的部分。另外,罩体3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采用矩形、多角形等各种形态。
外周蒸发口3d为连通罩体3的内外的贯通口。此外,外周蒸发口3d为以遍及弯曲部3c的整个一周的方式配置的开口群,并优选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外周蒸发口3d也可遍及弯曲部3c的整个一周地开口。
中央蒸发口19为具有位于安装在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的正上方的小口径的圆形开口19a、包围圆形开口19a并呈放射状延伸的缝状的多个线状口19b、包围线状口19b并呈大致椭圆形状延伸的花瓣状的多个花瓣状口19c的开口群。此外,为了使已气化的药液易于向宽广的范围扩散,中央蒸发口19的开口面积比外周蒸发口3d小。顶壁3b在蒸发空间17侧(即,顶壁3b的内面侧)具备包围中央蒸发口19(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线状口19b)的环状的蒸发筒21。蒸发筒21将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中央蒸发口19(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线状口19b),并将未完全通过中央蒸发口19而从蒸发筒21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一部分向诱导部7(进而,外周蒸发口3d)分配。通过适当地调整外周蒸发口3d与中央蒸发口19的开口面积以及蒸发筒21的高度,能够控制已气化的药液106的分配量,也可以根据所希望的分配量而弃用蒸发筒21。此外,外周蒸发口3d与中央蒸发口19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可采用各种形状。该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开口面积,与开一个大口相比,开多个小口更能够向宽广的范围进行扩散,因此是优选的。
加热器6具备具有可插拔吸液芯105的加热孔6a的金属制的环状部件(省略图示)和使用了例如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的发热体(省略图示)。加热器6通过止动部件22被固定于保持部5。
诱导部7将从包围中央蒸发口19的蒸发筒21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蒸气向外周蒸发口3d引导。诱导部7为顶壁3b的下表面,且为朝向下方的凸曲面。换言之,诱导部7(即,顶壁3b的下表面)具有从安装于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的上方附近朝向外周蒸发口3d的上升坡度θ。诱导部7的上升坡度越接近外周蒸发口3d越陡,易于将已气化的药液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d。
电源线8介由夹持于罩体3的侧壁3a与保持部5之间的线保护器23而被保持,并向远离加热蒸发器1的方向适当延伸。
电源开关9被夹持于罩体3的侧壁3a与保持部5之间,并露出到加热蒸发器1的外面。
这样构成的加热蒸发器1形成若将残存药液106的液体容器101固定于保持部件13则可蒸发药液106的状态。而且,若电源开关9打开,则加热蒸发器1使加热器6发热并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A中,对与加热蒸发器1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A具备将通过加热器6的加热而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d的诱导部7A。诱导部7A为顶壁3b的下表面,且为相对于放置加热蒸发器1的载置面大致平行的平面。
即,在加热蒸发器1A中,取代作为朝向下方的凸曲面的诱导部7,也可以仅为平坦的诱导部7A。该情况下,诱导部7A能够将从蒸发筒21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蒸气朝向外周蒸发口3d引导。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其他例子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B中,对与加热蒸发器1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B具备使从外周蒸发口3d蒸发的药液106朝侧方向扩散的指向部25。
通过使外周蒸发口3d的上壁倾斜,指向部25使从外周蒸发口3d吐出的蒸发流偏向,以使得已气化的药液106向加热蒸发器1B的侧方向扩散。通过设置指向部25,能够进一步促进药液106朝侧方向的扩散。另外,指向部25可以是使已气化的药液106易于朝侧方向扩散的形态,也可以形成百叶窗等。此外,优选指向部25为可与罩体3一体成形的形状。
图5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进行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加热蒸发器1、1A、1B不仅通过发热的加热器6来促进药液106从吸液芯105的气化,而且会加热蒸发空间17的空气。
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分为从中央蒸发口19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1A、1B外的部分和经诱导部7、7A从外周蒸发口3d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1A、1B外的部分。
另一方面,被加热了的蒸发空间17的空气在蒸发空间17产生空气流(即所谓上升流,图5中的实线箭头F)。由于吸气口13b在比吸液芯105更靠近侧壁3a的内侧的位置开口,所以,上升流F从吸气口13b沿着侧壁3a的内侧流入蒸发空间17,通过加热器6被加热而上升,并成为并非从中央蒸发口19吐出而是仅从外周蒸发口3d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1A、1B外的空气流。
然后,上升流F伴随着漂在蒸发空间17的已气化的药液106(图5中的实线箭头f),仅从加热蒸发器1、1A、1B的弯曲部3c吐出,且一边向加热蒸发器1、1A、1B的上方投影(图5中的双点划线A)的侧方向(宽度方向)扩散一边上升。另外,若已气化的药液106在到达外周蒸发口3d以前在罩体3内部液化,则所扩散的药液106的总量减少,因此,药液106也从中央蒸发口19吐出。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1A、1B能够使气化的药液106不仅向加热蒸发器1、1A、1B的上方投影也朝侧方向扩散,因此,向加热蒸发器1、1A、1B的正上方向上升的药液106的指向性呈放射状分散,能够抑制药液106附着于房间的顶棚上的加热蒸发器1、1A、1B的正上方部分。此外,向加热蒸发器1、1A、1B的上方投影的侧方向扩散的药液106向更广的范围扩散,并迅速地向整个房间扩散。
具体而言,申请人将加热蒸发器1(图1)作为实施例1并将加热蒸发器1A(图3)作为实施例2进行了实验。将加热蒸发器1或加热蒸发器1A载置于地板面积为约6块榻榻米(长度3.2m,宽度2.8m)、顶棚高度为约2.5m的客厅的地面中央,使药液106进行约2个小时的蒸发。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m的壁面和位于加热蒸发器1的上方的客厅的顶棚面设置玻璃板,在蒸发开始后的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以及120分钟的时间点回收玻璃板,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此外,将堵住加热蒸发器1A的外周蒸发口3d而仅打开中央蒸发口19的加热蒸发器作为以往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并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另外,药剂为包含于药液106的甲氧苄氟菊酯。
表1以及表2中示出测定结果。表1为客厅的壁面处的测定结果,表2为顶棚面处的测定结果。
[表1]
[表2]
根据表1的结果(壁面处的按蒸发时间的甲氧苄氟菊酯附着量)求出线性近似,根据线性近似的斜率计算药剂扩散速度,并求出将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药剂扩散速度设为1时的扩散速度的相对比。可发现扩散速度相对比在实施例1中约改善30%,在实施例2中的改善为约15%,药剂的扩散体积在实施例1中上升了约130%,在实施例2中上升了约60%。
另一方面,与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相比,虽然表2的结果(顶棚面处的药剂附着量)在实施例1中降低了约30%,在实施例2中降低约10%,但在早期的蒸发开始10分钟时,药剂已附着,因此,并不会因本实施方式而使上升气流降低。即,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1A能够几乎不改变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上升气流的强度地使药剂呈放射状地扩散,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药剂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1A具有外周蒸发口3d,由此,与以往例相比,能够更迅速地使药液106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加热蒸发器1具有朝向下方的凸曲面的诱导部7,由此,与加热蒸发器1A相比,能够更迅速地使药液106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加热蒸发器1A具有平坦的诱导部7A,与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相比,也能够更迅速地使药液106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1A、1B通过具有曲面形状的诱导部7或具有平面形状的诱导部7A,将气化的药液106向外周蒸发口3d引导,因此,能够通过无需风扇等辅机的简易的构造来提高药液106的扩散速度。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6~图8,对本发明的加热蒸发器的第2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图6的VII-VII线处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C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C与液体容器101组合,并蒸发药液106。
加热蒸发器1C具备:覆盖液体容器101的上方的罩体3C、将液体容器101可拆装地保持于罩体3C内侧的保持部5、收纳于罩体3C并能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将通过加热器6的加热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e的诱导部7C。罩体3C在侧壁3a与顶壁3b之间具有弯曲部3f,并且具有在弯曲部3f开口的外周蒸发口3e和位于吸液芯105的上方并在顶壁3b开口的中央蒸发口19C。
罩体3C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并为具有向下方开口的蛋形或半椭圆体形的外轮廓。罩体3C覆盖保持部5的上方并对蒸发空间17进行划分。以弯曲部3f为边界而位于载置面侧的侧壁3a是从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C的载置面大致垂直立起的根部开始越到接近弯曲部3f的上端部分越向中央侧弯曲的壁。相当于蛋形或半椭圆体形的顶部的顶壁3b为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C的载置面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盘状的壁,并朝中央部分向上方隆起。侧壁3a以及顶壁3b通过弯曲成钝角的弯曲部3f连接。弯曲部3f为遍及侧壁3a的上端缘以及顶壁3b的边缘的整个一周的部分。
外周蒸发口3e为连通罩体3C的内外的贯通口。此外,外周蒸发口3e为遍及弯曲部3f的整个一周配置的开口群,并优选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外周蒸发口3e也可遍及弯曲部3f的整个一周地开口。
中央蒸发口19C为具有位于安装在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的正上方的小口径的圆形开口19a、包围圆形开口19a并呈椭圆形状延伸的小花瓣状的多个小花瓣状口19d、和包围小花瓣状口19d并呈大致椭圆形状延伸的花瓣状的多个花瓣状口19c的开口群。此外,为了使已气化的药液易于向宽广的范围扩散,中央蒸发口19C的开口面积比外周蒸发口3e小。顶壁3b在蒸发空间17侧(即,顶壁3b的内面侧)具备包围中央蒸发口19C(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小花瓣状口19d)的环状的蒸发筒21C。蒸发筒21C将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中央蒸发口19C(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小花瓣状口19d),并将未完全通过中央蒸发口19C而从蒸发筒21C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一部分向诱导部7C(进而,外周蒸发口3e)分配。通过适当地调整外周蒸发口3e与中央蒸发口19C的开口面积以及蒸发筒21C的高度,能够控制已气化的药液106的分配量,也可以根据所希望的分配量而弃用蒸发筒21C。此外,外周蒸发口3e与中央蒸发口19C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可采用各种形状。该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开口面积,与开一个大口相比,开多个小口更能够向宽广的范围进行扩散,因此是优选的。
诱导部7C将从包围中央蒸发口19C的蒸发筒21C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蒸气向外周蒸发口3e引导。诱导部7C为顶壁3b的下表面,且为朝向下方的凹曲面。换言之,诱导部7C(即,顶壁3b的下表面)具有从安装于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的上方附近朝向外周蒸发口3e的下降坡度θ。诱导部7C的下降坡度越接近外周蒸发口3e越陡。
这样构成的加热蒸发器1C形成若将残存药液106的液体容器101固定于保持部件13则可蒸发药液106的状态。而且,若电源开关9打开,则加热蒸发器1C使加热器6发热并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
图8为通过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产生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加热蒸发器1C不仅通过发热的加热器6来促进药液106从吸液芯105的气化,而且会加热蒸发空间17的空气。
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分为从中央蒸发口19C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C外的部分和经诱导部7C从外周蒸发口3e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C外的部分。
另一方面,被加热了的蒸发空间17的空气在蒸发空间17产生空气流(即所谓上升流,图8中的实线箭头F)。由于吸气口13b在比吸液芯105更靠近侧壁3a的内侧的位置开口,所以,上升流F成为从吸气口13b沿着侧壁3a的内侧流入蒸发空间17,通过加热器6被加热而上升,并成为并非从中央蒸发口19C吐出而是仅从外周蒸发口3e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C外的空气流。
然后,上升流F伴随着漂在蒸发空间17的已气化的药液106(图8中的实线箭头f),仅从加热蒸发器1C的弯曲部3f吐出,且一边向加热蒸发器1C的上方投影(图8中的双点划线A)的侧方向(宽度方向)扩散一边上升。另外,若已气化的药液106在到达外周蒸发口3e以前在罩体3C内部液化,则所扩散的药液106的总量减少,因此,药液106也从中央蒸发口19C吐出。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C能够使气化的药液106不仅向加热蒸发器1C的上方投影扩散也朝侧方向扩散,因此,向加热蒸发器1C的正上方向上升的药液106的指向性呈放射状分散,能够抑制药液106附着于房间的顶棚上的加热蒸发器1C的正上方部分。此外,向加热蒸发器1C的上方投影的侧方向扩散的药液106向更广的范围扩散,并迅速地向整个房间扩散。
具体而言,申请人将加热蒸发器1C作为实施例3进行了实验。将加热蒸发器1C载置于地板面积为约6块榻榻米(长度3.2m,宽度2.8m)、顶棚高度为约2.5m的客厅的地面中央,使药液106进行约2个小时的蒸发。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m的壁面和位于加热蒸发器1C的上方的客厅的顶棚面设置玻璃板,在蒸发开始后的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以及120分钟的时间点回收玻璃板,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此外,将堵住加热蒸发器1A的外周蒸发口3d而仅打开中央蒸发口19的加热蒸发器作为以往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并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另外,药剂为包含于药液106的甲氧苄氟菊酯。
表3以及表4中示出测定结果。表3为客厅的壁面处的测定结果,表4为顶棚面处的测定结果。
[表3]
[表4]
根据表3的结果(壁面处的按蒸发时间的甲氧苄氟菊酯附着量)求出线性近似,根据线性近似的斜率计算药剂扩散速度,并求出将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药剂扩散速度设为1时的扩散速度的相对比。可发现扩散速度相对比在实施例3中约改善10%,药剂的扩散体积在实施例3中上升了约30%。
另一方面,与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相比,虽然表4的结果(顶棚面处的药剂附着量)在实施例3中降低了约5%,但在早期的蒸发开始10分钟时,药剂已附着,因此,并不会因本实施方式而使上升气流降低。即,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C能够几乎不改变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上升气流的强度地使药剂呈放射状地扩散,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药剂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C具有外周蒸发口3e,由此,与以往例相比,能够使药液106更迅速地扩散至客厅的各个角落。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9~图11,对本发明的加热蒸发器的第3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图9的X-X线处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的纵剖面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与液体容器101组合,并蒸发药液106。加热蒸发器1D具备:覆盖液体容器101的上方的罩体3D、将液体容器101可拆装地保持于罩体3D的内侧的保持部5、收纳于罩体3D并能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将通过加热器6的加热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外周蒸发口3g的诱导部7D。罩体3D在侧壁3a与顶壁3b之间具有弯曲部3h,并具有在弯曲部3h开口的外周蒸发口3g和位于吸液芯105的上方并在顶壁3b开口的中央蒸发口19D。
罩体3D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并为具有下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状的外轮廓。罩体3D覆盖保持部5的上方并对蒸发空间17进行划分。相当于圆筒形状的侧面的侧壁3a为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D的载置面大致垂直立起的壁。相当于圆筒形状的底面的顶壁3b为相对于加热蒸发器1D的载置面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壁。侧壁3a以及顶壁3b通过弯曲成大致直角的弯曲部3h连接。弯曲部3h为遍及侧壁3a的上端缘以及顶壁3b的边缘的整个一周的部分。另外,罩体3D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采用矩形、多角形等各种形态。
外周蒸发口3g为连通罩体3D的内外的贯通口。此外,外周蒸发口3g为沿着弯曲部3h延伸的缝状的开口群,因此,即使遍及弯曲部3h的几乎整个一周地形成该外周蒸发口,也能够无损外观地增大开口面积。外周蒸发口3g为通过阶梯壁3i划分为位于侧壁3a的顶部的大环状部分和位于顶壁3b的外周缘部的小环状部分的上下二条开口群。肋26横穿外周蒸发口3g地将侧壁3a、阶梯壁3i和顶壁3b连接起来。
此外,为了使异物不易从外周蒸发口3g的上方侵入,优选使得从上方俯视罩体3D时,不能从外周蒸发口3g看到蒸发空间17内。即,优选俯视时外周蒸发口3g隐藏于顶壁3b和弯曲部3h中。具体地讲,罩体3D在阶梯壁3i的内侧以及侧壁3a上端的内周侧分别具备向下方凹陷并向内侧延伸的台阶部3j,使位于各台阶部3j的内侧上方的壁的外周缘,即顶壁3b的外周缘和阶梯壁3i的外周缘与各台阶部3j的内周缘在上下方向上接近或一致。此外,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缝(所谓纵缝)相比,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外周蒸发口3g为朝向侧方向的缝(所谓横缝)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向侧方向的扩散量,因此是优选的(参照表1、表2、表5、表6)。
另外,外周蒸发口3g可以是一条开口,也可以是三条以上上下排列的多条开口群。
中央蒸发口19D为具有位于安装在保持部5的液体容器101的吸液芯105的正上方的小口径的圆形开口19a、连接于圆形开口19a并向径方向外侧呈放射状地延伸的水滴形状的多个弯曲口19e。在吸液芯105的正上方中心部分存在宽度窄的如水滴形状的尖头状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为中心侧的前端部分)的情况下,从吸液芯105气化并上升的药液106容易在该尖头部分结露,因此,优选使中央部分不形成尖头的开口形状,中央蒸发口19D将圆形开口19a与弯曲口19e相连接。此外,为了使已气化的药液易于向宽广的范围扩散,中央蒸发口19D的开口面积比外周蒸发口3g小。顶壁3b在蒸发空间17侧(即,顶壁3b的内面侧)具备包围中央蒸发口19D(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弯曲口19e)的环状的蒸发筒21D。蒸发筒21D将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引导至中央蒸发口19D(更详细来讲,是指圆形开口19a以及弯曲口19e),并且将未完全通过中央蒸发口19D而从蒸发筒21D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一部分向诱导部7D(进而,外周蒸发口3g)分配。通过适当地调整外周蒸发口3g与中央蒸发口19D的开口面积以及蒸发筒21D的高度,能够抑制已气化的药液106的分配量,也可以根据所希望的分配量而弃用蒸发筒21D。此外,外周蒸发口3g与中央蒸发口19D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可采用各种形状。
诱导部7D将从包围中央蒸发口19D的蒸发筒21D的下端溢出的药液106的蒸气向外周蒸发口3g引导。
这样构成的加热蒸发器1D形成若将残存药液106的液体容器101固定于保持部件13则可蒸发药液106的状态。而且,若电源开关9打开,则加热蒸发器1D使加热器6发热并对吸液芯105进行加热。
图11为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产生的药剂的蒸发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加热蒸发器1D不仅通过发热的加热器6来促进药液106从吸液芯105的气化,而且会加热蒸发空间17的空气。
从吸液芯105气化的药液106分为从中央蒸发口19D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D外的部分和经诱导部7D从外周蒸发口3g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D外的部分。
另一方面,被加热了的蒸发空间17的空气在蒸发空间17产生空气流(即所谓上升流,图11中的实线箭头F)。由于吸气口13b在比吸液芯105更接近侧壁3a的内侧的位置开口,所以,上升流F从吸气口13b沿着侧壁3a的内侧流入蒸发空间17,通过加热器6被加热而上升,并成为并非从中央蒸发口19D而是仅从外周蒸发口3g吐出到加热蒸发器1D外的空气流。
然后,上升流F伴随着漂在蒸发空间17的已气化的药液106(图11中的实线箭头f),仅从加热蒸发器1D的弯曲部3h吐出,且一边向加热蒸发器1D的上方投影(图11中的双点划线A)的侧方向(宽度方向)扩散一边上升。另外,若已气化的药液106在到达外周蒸发口3g以前在罩体3D内部液化,则所扩散的药液106的总量减少,因此,药液106也从中央蒸发口19D吐出。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能够使气化的药液106不仅向加热蒸发器1D的上方投影扩散,也朝侧方向扩散,因此,向加热蒸发器1D的正上方向上升的药液106的指向性呈放射状分散,能够抑制药液106附着于房间的顶棚上的加热蒸发器1D的正上方部分。此外,向加热蒸发器1D的上方投影的侧方向扩散的药液106向更广的范围扩散,并迅速地向整个房间扩散。
具体而言,申请人将加热蒸发器1D作为实施例4进行了实验。将加热蒸发器1D载置于地板面积为约6块榻榻米(长度3.2m,宽度2.8m)、顶棚高度为约2.5m的客厅的地面中央,使药液106进行约2个小时的蒸发。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m的壁面和位于加热蒸发器1D的上方的客厅的顶棚面设置玻璃板,在蒸发开始后的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以及120分钟的时间点回收玻璃板,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此外,将堵住加热蒸发器1A的外周蒸发口3d而仅打开中央蒸发口19的加热蒸发器作为以往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了药剂的附着量。另外,药剂为包含于药液106的甲氧苄氟菊酯。
表5以及表6中示出测定结果。表5为客厅的壁面处的测定结果,表6为顶棚面处的测定结果。
[表5]
[表6]
根据表5的结果(壁面处的按蒸发时间的甲氧苄氟菊酯附着量)求出线性近似,根据线性近似的斜率计算药剂扩散速度,并求出将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药剂扩散速度设为1时的扩散速度的相对比。可发现扩散速度相对比在实施例4中约改善20%,药剂的扩散体积在实施例4中上升了约80%。
另一方面,与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相比,虽然表6的结果(顶棚面处的药剂附着量)在实施例4中降低了约20%,但在早期的蒸发开始10分钟时,药剂已附着,因此,并不会因本实施方式而使上升气流降低。即,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能够几乎不改变以往的加热蒸发器的上升气流的强度地使药剂呈放射状地扩散,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扩散到客厅的各个角落。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具有外周蒸发口3g,由此,与以往例相比,能够使药剂106更迅速地扩散至客厅的各个角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使外周蒸发口3g沿弯曲部3h呈缝状的开口,由此,即使外周蒸发口3g遍及弯曲部3h的几乎整个一周开口,也能够无损外观地增大开口面积,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迅速地使药液106扩散至客厅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使外周蒸发口3g成为朝向侧方向的缝(所谓横缝),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从中心呈放射状地延伸的缝(所谓纵缝)相比,能够增加向侧方向的扩散量。
此外,俯视时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D的外周蒸发口3g隐藏于顶壁3b和弯曲部3h中,由此,能够抑制异物从外周蒸发口3g的上方侵入。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蒸发器1、1A、1B、1C、1D,无需送风机等的辅机,能够迅速地使药液106向更广的范围扩散。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公开的,其意图并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态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图中:
1,1A,1B,1C,1D  加热蒸发器
3,3C,3D  罩体
3a  侧壁
3b  顶壁
3c,3f,3h  弯曲部
3d,3e,3g  外周蒸发口
3i  阶梯壁
3j  台阶部
5  保持部
6  加热器
6a  加热孔
7,7A,7C,7D  诱导部
8  电源线
9  电源开关
12  支撑脚
13  保持部件
13a  内螺纹部
13b  吸气口
15  间隙
16  吸气通路部
17  蒸发空间
19,19C,19D  中央蒸发口
19a  圆形开口
19b  线状口
19c  花瓣状口
19d  小花瓣状口
19e  弯曲口
21  蒸发筒
22  止动部件
23  线保护器
25  指向部
26  肋
101  液体容器
102  容器
102a  下半部
102b  上半部
102c  外螺纹部
103  栓
105  吸液芯
105a  外侧自由端
106  药液

Claims (9)

1.一种加热蒸发器,与具备对储藏于容器内的药液进行吸取的吸液芯的液体容器组合,进行上述药液的蒸发,其特征在于,具备:
罩体,在侧壁与顶壁之间具有弯曲部,并且具有在上述弯曲部开口的外周蒸发口、以及位于上述吸液芯的上方并在上述顶壁开口的中央蒸发口,并覆盖上述液体容器的上方;
保持部,将上述液体容器可拆装地保持于上述罩体的内侧;
加热器,收纳于上述罩体且能对上述吸液芯进行加热;以及
诱导部,将通过上述加热器的加热而从上述吸液芯气化的上述药液引导至上述外周蒸发口,
上述诱导部为上述顶壁的下表面,且为相对于放置加热蒸发器的载置面平行的平面,
上述保持部具有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该吸气口开口于比安装于上述保持部的上述液体容器的上述吸液芯靠近上述侧壁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指向部,该指向部使从上述外周蒸发口蒸发的上述药液朝向侧方向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蒸发口比上述外周蒸发口的开口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为沿上述弯曲部延伸的缝状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为沿上述弯曲部延伸的缝状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在俯视时隐藏于上述顶壁以及上述弯曲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在俯视时隐藏于上述顶壁以及上述弯曲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在俯视时隐藏于上述顶壁以及上述弯曲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周蒸发口在俯视时隐藏于上述顶壁以及上述弯曲部中。
CN201180057968.2A 2010-12-02 2011-11-30 加热蒸发器 Active CN103237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9662 2010-12-02
JP2010-269662 2010-12-02
PCT/JP2011/077698 WO2012074020A1 (ja) 2010-12-02 2011-11-30 加熱蒸散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444A CN103237444A (zh) 2013-08-07
CN103237444B true CN103237444B (zh) 2015-05-06

Family

ID=4617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7968.2A Active CN103237444B (zh) 2010-12-02 2011-11-30 加热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94536B2 (zh)
CN (1) CN103237444B (zh)
HK (1) HK1185512A1 (zh)
TW (1) TWI461228B (zh)
WO (1) WO20120740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4623B (zh) * 2014-09-26 2017-03-2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吸入式麻醉蒸发过滤装置
RU2770591C2 (ru) * 2017-07-06 2022-04-18 Термаселл Репеллентс, Инк. Портативная тепловая система отпугивания насекомых
GB2565802A (en) * 2017-08-23 2019-02-27 Reckitt Benckiser Brands Ltd Modified liquid electrical vaporiser
FR3082433B1 (fr) * 2018-06-18 2020-07-10 Caelimp Appareil pour disperser dans l'air une vapeur de substance liquide et son procede de mise en œuvre
AU2021318194A1 (en) * 2020-07-27 2023-03-02 Thermacell Repellents, Inc. Condensate recovery system for volatized insect repell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7A (zh) * 1988-02-10 1989-10-25 阿诗制药株式会社 加热蒸发器
CN100577006C (zh) * 2004-06-25 2010-01-06 约翰逊父子公司 电子液体挥发物扩散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8544Y1 (zh) * 1964-12-22 1968-04-15
JPS448361Y1 (zh) * 1965-12-27 1969-04-01
JPS468113Y1 (zh) * 1967-06-12 1971-03-23
JPS5072658U (zh) * 1973-11-13 1975-06-26
JPS5180577A (en) * 1975-01-09 1976-07-14 Masaaki Koide Denkikatorikino dengensashikomipuragu
JPS603734Y2 (ja) * 1980-10-03 1985-02-01 フエニツクス技研株式会社 タイマ−付き給水器
JPS6131075U (ja) * 1984-07-31 1986-02-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燻蒸殺虫器
JPH0413977Y2 (zh) * 1988-11-18 1992-03-30
JPH0534543Y2 (zh) * 1989-02-28 1993-09-01
JPH0452482U (zh) * 1990-09-10 1992-05-01
JPH083273Y2 (ja) * 1990-11-14 1996-01-31 株式会社小谷製缶工業 蚊取り線香燻煙器
JP3422825B2 (ja) * 1993-09-21 2003-06-30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薬剤の加熱蒸散方法
JP2926172B2 (ja) * 1995-02-17 1999-07-28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加熱蒸散装置および加熱蒸散殺虫方法
JP3595915B2 (ja) * 1995-10-24 2004-12-02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加熱薬液蒸散装置
JP3734202B2 (ja) * 1998-01-14 2006-01-11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蒸散用吸液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89739B1 (en) * 2000-07-19 2002-05-21 S. C. Johnson & Son, Inc. Adjustable burnable coil container
JP4096553B2 (ja) * 2001-12-05 2008-06-04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薬剤揮散器具
GB0215145D0 (en) * 2002-07-01 2002-08-07 Reckitt Benckiser Uk Ltd Electrical heated vapour dispensing apparatus
JP2005253320A (ja) * 2004-03-09 2005-09-22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加熱蒸散器
JP2005261410A (ja) * 2004-03-18 2005-09-29 Kenkichi Sato マルチ収納容器
TWM279414U (en) * 2005-06-09 2005-11-01 Chung Tai Sing Chemical Indust Liquid atomization device
JP3125530U (ja) * 2006-07-13 2006-09-21 コーア株式会社 加熱蒸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7A (zh) * 1988-02-10 1989-10-25 阿诗制药株式会社 加热蒸发器
CN100577006C (zh) * 2004-06-25 2010-01-06 约翰逊父子公司 电子液体挥发物扩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85512A1 (zh) 2014-03-14
CN103237444A (zh) 2013-08-07
JPWO2012074020A1 (ja) 2014-05-19
TWI461228B (zh) 2014-11-21
TW201238614A (en) 2012-10-01
JP5894536B2 (ja) 2016-03-30
WO2012074020A1 (ja) 201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7444B (zh) 加热蒸发器
EP0362397B1 (en) Heater-fumigator
US5290546A (en) Method for thermal vaporization of chemical
US7568913B2 (en) Oil lamp, air freshener and/or fragrance release apparatus and wick therefor
CN1220526C (zh) 夜灯式空气清新器
AU2001295773B2 (en) An emanator device
ATE428449T1 (de) Riechstoffabgabevorrichtung
JP2008510528A5 (zh)
CN104755110B (zh) 基于风扇的挥发性物质分配系统
US7883028B2 (en) Vapor diffusing device
AU774803B2 (en) A diffuser
CA2470000A1 (en) Filler pipe
US8494351B1 (en) Decorative lighting with scent dispensers
EP1247683A3 (en) Pump unit
US20070125874A1 (en) Aromatic dispenser container
JP4392430B2 (ja) 石油ランプ芳香放出装置及び燈心
CN108316535B (zh) 一种房建吊顶结构
WO2003070287A1 (en) Vapor-dispensing device
CN107822202A (zh) 一种污秽物底排式家用烟灰缸
CN201042904Y (zh) 一种可诱杀昆虫的人造盆景
CN202901886U (zh) 一种液体雾化灯饰的改良结构
CN209776003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的竹竿纤维人造植物盆栽
CN207126142U (zh) 易挥发物质蒸发器和易挥发物质蒸发装置
CN205037157U (zh) 照明器具
KR101894368B1 (ko) 향 발생 기능이 있는 화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5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INPPON JOCHUGIK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50413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DAINPPON JOCHUGIKU CO., LTD. KANAZAWA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13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13

Address after: Osaka

Applicant after: Dainppon Jochugiku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Dainppon Jochugik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Kanazawa Industry Co.,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5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