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4709B -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4709B
CN103234709B CN201310165784.9A CN201310165784A CN103234709B CN 103234709 B CN103234709 B CN 103234709B CN 201310165784 A CN201310165784 A CN 201310165784A CN 103234709 B CN103234709 B CN 103234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duction type
quenching press
installation mold
type que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57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4709A (zh
Inventor
杨军
刘爱新
甘红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57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4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4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4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4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4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包括机架、液体循环装置、安装模具、指示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机架包括工作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泵、液体管路和调节阀门,液体管路延伸至工作台,调节阀门调节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安装模具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液体管路相连通,安装模具包括夹具和快速接口,快速接口与液体管路连通,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安装在安装模具上,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与快速接口连通,夹具锁紧快速接口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指示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液体管路相连通,指示装置指示液体管路中液体流的参数。电气控制装置与泵和指示装置电气连接,控制泵和指示装置。

Description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感应加热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即工件)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具有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等优点。这种设备被称为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
感应式淬火机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器、冷却回路管道和电源。根据待加热工件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感应器制作成不同的外形,感应器是由铜管弯折焊接而成,冷却回路管道通过感应器,采用冷却液(通常是冷却水)对感应器内部进行快速循环冷却。电源用于对线圈供电以形成涡流。
由于目前还没有专业制造各种异性感应器的厂家,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只能利用有限的经验与简易的模具进行制作维修,感应式淬火机的感应器容易产生的故障和损坏原因包括:冷却液泄漏、内循环堵塞而发生的爆裂、感应器变形引起的鼓包、安装调整不到位导致接地故障等状况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主要是其中的感应器的高效、稳定、持续的运行,对其进行综合测试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且相当重要。只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可以提升维修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适合于对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进行测试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包括机架、液体循环装置、安装模具、指示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机架包括工作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泵、液体管路和调节阀门,液体管路延伸至工作台,调节阀门调节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安装模具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液体管路相连通,安装模具包括夹具和快速接口,快速接口与液体管路连通,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安装在安装模具上,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与快速接口连通,夹具锁紧快速接口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指示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液体管路相连通,指示装置指示液体管路中液体流的参数。电气控制装置与泵和指示装置电气连接,控制泵和指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具有支脚,工作台由支脚支撑。工作台包括:水平基板、指示安装板和储液槽。储液槽位于水平基板下且具有排水管,储液槽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积存在储液槽中的液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泵、液体管路和调节阀门。储液箱具有进口管和出口管,储液箱通过进口管由外界向储液箱注入液体,或者通过出口管由储蓄箱向外界排出液体。泵与储液箱连通,泵抽取储液箱中的液体并输出液体流。液体管路与泵连通,液体管路延伸至工作台并与安装模具的快速接口连通。调节阀门串接在液体管路中,调节阀门调节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模具包括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第一安装模具安装在水平基板上,第一安装模具上安装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第二安装模具安装在一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上,该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固定于水平基板上,第二安装模具上安装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装置安装在指示安装板上,指示安装板竖直固定于水平基板上,指示装置包括进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流量表、控制开关和状态指示灯。进口压力表检测液体管路中流入液体的液压。出口压力表检测液体管路中流出液体的液压。流量表检测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管路包括:主回路、进口分支和出口分支。主回路连接到泵,泵输出液体流进入主回路,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以并联方式接入到主回路,主回路中的液体流通过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的快速接口进入到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从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返回的液体流通过快速接口返回主回路,主回路中串接有流量表和调节阀门,主回路返回储液箱。进口分支连接到主回路,进口分支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前及泵之后,进口分支中串接有进口压力表。出口分支连接到主回路,出口分支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后及储液箱之前,出口分支中串接有出口压力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表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前及进口分支之后。调节阀门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后及出口分支之前。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口压力表于主回路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控制装置包括计时器和接触器,计时器和接触器连接到泵、控制开关和状态指示灯,接触器根据计时器的计时控制泵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指示灯指示电气工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使用上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该方法包括:
密封性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经由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
流量测试步骤,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由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测试在工作时间内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流量;
耐压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接口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超过额定压力并经由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耐压性。
本发明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能够对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耐压性和冷却液循环流量进行全面测试,满足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各项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的结构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的液体管路示意图。
图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是一套模拟测试系统,针对各种感应式淬火设备的感应器进行实际加工工况的内循环液体系统的模拟测试,可以认为是感应式淬火设备的辅助设备和测试设备。
图1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参考图1所示,该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100包括:机架102、液体循环装置104、安装模具106、指示装置108和电气控制装置110。
机架102具有支脚121,在支脚121上架设工作台122,工作台122由支脚121支撑。工作台122包括水平基板123、指示安装板125和储液槽126。储液槽126直接由支脚121支撑,储液槽126用于收集泄漏出来的液体。储液槽126位于水平基板123下,储液槽126具有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排水管用于将积存在储液槽126中的液体排出储液槽之外。指示安装板125为竖直方向,固定于水平基板123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还示出了另外一块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24,该安装板124上装有第二安装模具。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22中的所有部件,包括水平基板123、安装板124、指示安装板125和储液槽126的材质都是不锈钢与铝合金,由于上述测试设备的部件会接触到液体(该液体通常是冷却液,比如水),因此采用不锈钢与铝合金能够避免出现锈蚀的情况。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水平基板123上包括直角尺127,直角尺127的作用是用来作为机械预调整的参照工具。
液体循环装置104包括储液箱141、泵142、液体管路143和调节阀门144。如图1所示,储液箱141具有进口管151和出口管152,储液箱通过进口管151由外界向储液箱141注入液体,或者通过出口管152由储蓄箱141向外界排出液体。需要说明的是,进口管151和出口管152是用于储液箱141和外界进行液体交换,进行冷却液的补充或者换装清洗液对液体管路143进行清洗。泵142与储液箱141连通,泵142抽取储液箱中141的液体并输出液体流。液体管路143与泵142连通,液体管路142延伸至工作台122并与安装模具106的快速接口连通。此处结合图1所进行的说明是对于该测试设备的机械结构的说明,其液体的流动方向和管路布置将在下面结合图2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管路143为铜制,使用铜制的好处是铜制管材可以使用酸性液体来进行清洗,以洗去在管材中形成的水垢。调节阀门144串接在液体管路143中(参考图2所示),调节阀门144调节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
安装模具106安装在工作台122上并与液体管路143相连通,安装模具106包括夹具和快速接口。快速接口与液体管路143连通,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安装在安装模具106上。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与快速接口连通,夹具锁紧快速接口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模具106包括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第一安装模具161安装在水平基板123上,第一安装模具161上安装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第二安装模具162安装在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24上,该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24固定于水平基板123上,第二安装模具162上安装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第一安装模具161包括夹具171和快速接口172。第一安装模具161与液体管路143连通,快速接口172连通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和液体管路143,夹具171将快速接口172和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锁紧,以实现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液体管路143之间的连通。第二安装模具162安装在安装板124上,第二安装模具162包括夹具173和快速接口174,第二安装模具162也与液体管路143连通,快速接口174连通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液体管路143,夹具173将快速接口174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锁紧,以实现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液体管路143之间的连通。通过安装模具106,使得液体循环装置104与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互相连通,形成完整的冷却回路,液体循环装置104中的冷却液体被输入到冷却回路中,在冷却后在回流到液体循环装置中循环使用。通常而言,冷却液使用的是水。
指示装置108安装在工作台122上并与液体管路143相连通,指示装置108指示液体管路143中液体流的参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指示装置108安装在指示安装板125上,指示装置108包括进口压力表181、出口压力表182、流量表183、控制开关184和状态指示灯185。其中进口压力表181检测液体管路143中流入液体的液压。出口压力表182检测液体管路143中流出液体的液压。流量表183检测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量。再次说明,图1是结合机械结构的描述,对于管路和流体的描述会结合图2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图2介绍该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100中的液体管路布置以及液体循环路径。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的液体管路示意图。
参考图2所示,液体管路143包括主回路202、进口分支221和出口分支241。主回路202连接到泵142,泵142输出液体流进入主回路202。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以并联方式接入到主回路202,主回路202中的液体流通过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的快速接口,比如快速接口172和174进入到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从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返回的液体流通过快速接口,比如快速接口172和174返回主回路202。主回路202中串接有流量表183和调节阀门144,主回路202返回储液箱141。
进口分支221连接到主回路202,进口分支221位于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之前及泵142之后,此处所称的“之前”、“之后”是指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前后。进口分支221中串接有进口压力表181。进口压力表181用于检测液体管路143中流入液体的液压。继续参考图2所示,进口压力表181于主回路202之间设置有止回阀222。回到图1,从结构上看,进口分支221沿指示安装板125竖直设置,进口分支221的底部与主回路202连通并且具有止回阀222,进口压力表181位于进口分支221的顶部。止回阀222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出现回流而干扰主回路202中的正常液体流动。
出口分支241也连接到主回路202。出口分支241位于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之后及储液箱141之前。出口分支241中串接有出口压力表182,出口压力表182用于检测液体管路143中回流液体的液压。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分支241和主回路202之间也设置有止回阀242,回流液体通过止回阀242直接返回储液箱141。同样回到图1,出口压力表182同样是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出口分支241的顶部,出口分支241的底部连通到主回路202,在图1中,使用了止回阀242。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液槽126用于收集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泄漏出来的冷却液(水)。作为一种选择,储液槽126可以直接通过排水口排出积存在储液槽中的水,或者,储液槽126的排水管也可以与主回路202连通。
流量表183串接在主回路202中,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流量表183位于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之前及进口分支221之后。流量表183检测液体管路143,或者说主回路202中的液体流量。流量表183可以检测初始流量和末级流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表183采用数字式流量计以精确测量液体的流量。调节阀门144位于第一安装模具161和第二安装模具162之后及出口分支241之前。调节阀门144可以被手动调节,调节阀门144用于调节液体管路143中的液体的液压和流量。
电气控制装置110与泵142和指示装置108电气连接,电气控制装置110控制泵142,也相应地与指示装置108电气互通。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控制装置110包括计时器191和接触器192,计时器191和接触器192连接到泵142,以及指示装置108中的控制开关184和状态指示灯185。控制开关184可以用来对接触器计时器191进行操作,接触器192根据计时器192的计时来控制泵142开启或者关闭,使得泵142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时工作。接触器192可以是继电器。控制开关184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按钮来实现,比如使用绿色表示开启按钮,使用红色表示停止按钮。状态指示灯185与接触器192连接,指示电气工作状态,即泵142是处于运行状态还是停止状态。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气控制装置110被置于一个电控箱内,放置在由支脚121间的间隔形成的空间内,位于工作台122的下方。
本发明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100具备如下的功能:
可以方便调节冷却液的液压(水压)。泵的初始水压为8Bar,通过泵中的阀门的调节可以将水压最大调节至18Bar。这样可以达到液压(水压)极限状态下的耐压检测。
流量表是数字式流量计,能够精确得到液体的流量,以直观反映在设定工作时间周期内循环水在设定压力下通过感应器管路的流量,以达到淬火设备的工作要求。
能全方位的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连接到安装模具,由夹具锁紧后泵开启,液体(水)以高压进入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此时通过目测,观察是否存在水柱、水雾、水滴等现象即可得知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同时,通过观察进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也能从数据中得到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方便的后期预调整工作。当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连接到安装模具时,对其垂直度要求相当高,直接影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接地故障、初始位置与损伤程度。通过在测试台上的直角尺能够进行垂直度校正,通过调节螺栓进行预调,可以缩短更换感应器后的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该测试设备中的液体管路均有铜管制作,在进行测试时使用水作为冷却液,可以定期将水放出并装入酸液溶剂,利用酸液溶剂对管道进行清洗以洗去管道中的水垢。
参考图3所示,图3揭示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300,该方法300使用图1所揭示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100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302.密封性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接口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经由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
304.流量测试步骤,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由所述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测试在工作时间内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流量。
306.耐压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接口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超过额定压力并经由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耐压性。
下面介绍使用本发明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的一个实例。进行测试的对象是ALFING淬火机,是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对ALFING淬火机的性能要求如下:
1)能够达到加工工件的感应加热范围的要求,加热温度均匀。
2)液体的工作流量要达到设备要求的,做到快速内冷,保护感应器。
3)可以承载额定的水压,提高使用寿命与二次维修的机率。
4)便于拆装与机下调整,提高预调垂直精度,保证上机使用正常,缩短机上调整时间。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密封性测试。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线圈部分是多种规格的铜管折弯后利用同种焊材焊接而成,要求焊缝封闭牢固。通过在测试台上进行密封性试验,可以全方位反应出来。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安装到安装模具,连接快速接口并锁紧夹具,启动泵,将泵设置到额定压力(10BAR),检查线圈泄漏情况,目测是否有水柱或水雾。
第二步是液体流量测试。ALFING淬火机的工作要求是:8L/10BAR/MIN,在无泄露的情况下,通过泵将水压调至额定压力,即10BAR,启动泵并且计时器开始计时(电气控制设备中的计时器),读取流量器初始数据(初始流量数据),待计时结束后,再读取流量器数据(末级流量数据)。将末级流量数据与初始数据相减,得出在一个时间单位内的流量数据。比如在一个实例中,将计时器调至1分钟,初始流量数据为:123L,末级流量数据为:133L,得出结论:133L-123L=10L,解释:在10Bar的压力下,一分钟液体通过感应线圈管道内的流量是10L,完全可以适应淬火设备的要求。
第三步是耐压变形测试。液体流量测试完成后,将计时器调至5分钟,逐步封闭泵中的液体回路阀门,使得泵的压力水压调大到ALFING淬火机的工作要求值的50%以上,即15BAR。启动泵进行耐压承载测试,检测焊缝与铜管壁的强度,观察线圈是否有爆裂、鼓包现象,如果鼓包变形,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确保感应器线圈的使用寿命。
第四步是机械预调整。关闭设备电源,卸下快速接口,实施泄压排水后,在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仍然安装在安装模具上且由夹具锁紧的状态下,将直角尺紧贴感应器外壳面板,目测检查感应器的垂直度,也可以用塞尺进行测量,若不垂直可以通过底部两侧的调节螺栓进行调整,直至完全垂直。
第五步测试结束。完成测试后,记录测试数据报告,清理设备,存放感应器。
本发明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能够对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耐压性和冷却液循环流量进行全面测试,满足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各项测试要求。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9)

1.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机架包括工作台;
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泵、液体管路和调节阀门,液体管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调节阀门调节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
安装模具,安装模具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所述液体管路相连通,安装模具包括夹具和快速接口,所述快速接口与液体管路连通,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安装在安装模具上,所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液体进出口与所述快速接口连通,所述夹具锁紧快速接口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所述安装模具包括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第一安装模具安装在水平基板上,第一安装模具上安装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第二安装模具安装在一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上,该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固定于水平基板上,第二安装模具上安装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
指示装置,指示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所述液体管路相连通,指示装置指示液体管路中液体流的参数;
电气控制装置,与所述泵和所述指示装置电气连接,控制所述泵和所述指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支脚,所述工作台由支脚支撑;
所述工作台包括:水平基板、指示安装板和储液槽;
所述储液槽位于水平基板下且具有排水管,储液槽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积存在储液槽中的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
储液箱,储液箱具有进口管和出口管,储液箱通过进口管由外界向储液箱注入液体,或者通过出口管由储蓄箱向外界排出液体;
泵,泵与储液箱连通,泵抽取储液箱中的液体并输出液体流;
液体管路,液体管路与泵连通,液体管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并与安装模具的快速接口连通;
调节阀门,串接在液体管路中,调节阀门调节液体流的流量和液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安装在指示安装板上,指示安装板竖直固定于水平基板上,指示装置包括进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流量表、控制开关和状态指示灯;
进口压力表检测液体管路中流入液体的液压;
出口压力表检测液体管路中流出液体的液压;
流量表检测液体管路中的液体流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路包括:
主回路,主回路连接到泵,泵输出液体流进入主回路,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以并联方式接入到主回路,主回路中的液体流通过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的快速接口进入到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从第一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返回的液体流通过快速接口返回主回路,所述主回路中串接有流量表和调节阀门,主回路返回储液箱;
进口分支,进口分支连接到主回路,进口分支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前及泵之后,进口分支中串接有进口压力表;
出口分支,出口分支连接到主回路,出口分支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后及储液箱之前,出口分支中串接有出口压力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表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前及进口分支之后;
所述调节阀门位于第一安装模具和第二安装模具之后及出口分支之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压力表与主回路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计时器和接触器,计时器和接触器连接到所述泵、控制开关和状态指示灯,接触器根据计时器的计时控制所述泵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状态指示灯指示电气工作状态。
9.一种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该方法包括:
密封性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经由所述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所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密封性;
流量测试步骤,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额定压力并由所述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所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测试在工作时间内流过所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流量;
耐压测试步骤,将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接口连接至测试设备的安装模具,使用泵将液体加压至超过额定压力并经由所述安装模具使液体流持续流过所述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内部,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泵的工作时间,检测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耐压性。
CN201310165784.9A 2013-05-07 2013-05-07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Active CN103234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5784.9A CN103234709B (zh) 2013-05-07 2013-05-07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5784.9A CN103234709B (zh) 2013-05-07 2013-05-07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4709A CN103234709A (zh) 2013-08-07
CN103234709B true CN10323470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88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5784.9A Active CN103234709B (zh) 2013-05-07 2013-05-07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4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1711A (zh) * 2014-12-15 2015-04-08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铝合金熔模精密铸造箱体铸件的变形检测方法
CN105527183B (zh) * 2015-12-30 2018-04-10 重庆精榜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硬度测量系统及其转移装置、测量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3166A1 (de) * 2003-03-25 2004-04-29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ecküberwachung eines Induktors in einer Induktionshärteanlage
CN101672721A (zh) * 2009-09-25 2010-03-17 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 智能化液压油管综合试验台
CN101750194A (zh) * 2010-01-18 2010-06-23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减压阀综合性能测试平台
CN201803837U (zh) * 2010-09-21 2011-04-2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作动筒流量密封试验器
CN202284979U (zh) * 2011-08-17 2012-06-27 山东菏泽华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智能数显多头喷油嘴偶件径封试验台
CN203224257U (zh) * 2013-05-07 2013-10-02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3529B2 (ja) * 1995-01-26 2002-08-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給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3166A1 (de) * 2003-03-25 2004-04-29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ecküberwachung eines Induktors in einer Induktionshärteanlage
CN101672721A (zh) * 2009-09-25 2010-03-17 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 智能化液压油管综合试验台
CN101750194A (zh) * 2010-01-18 2010-06-23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减压阀综合性能测试平台
CN201803837U (zh) * 2010-09-21 2011-04-2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作动筒流量密封试验器
CN202284979U (zh) * 2011-08-17 2012-06-27 山东菏泽华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智能数显多头喷油嘴偶件径封试验台
CN203224257U (zh) * 2013-05-07 2013-10-02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4709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1099B (zh) 一种核反应堆稳压器安全阀水封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204303253U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冷内冷水的模拟系统
CN203642581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3224257U (zh)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
CN203881525U (zh) 基于空气加热系统的高温阀门检测试验装置
CN103234709B (zh) 感应式淬火机感应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CN207263740U (zh)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水汽检测装置
CN104296942A (zh)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泄漏检测处理方法
US20090154635A1 (en) Drainage apparatus and drainage method for reactor coolant system
CN102278302B (zh)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机械密封鉴定平台及方法
CN107907301B (zh) 一种高温高压水气流体效应模拟装置
CN209369880U (zh) 一种核电机组压水堆超温保护系统
CN106759637B (zh) 水电站开闭式结合的技术供水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1386617Y (zh) 热轧或csp冷却水溢流排放发电系统
CN203023080U (zh) 一种便捷式潜水泵性能检测设备
CN110514260B (zh) 适用于火箭发动机喷注器边区流量的测量设备及方法
CN203632473U (zh) 600mw级核电常规岛发电机辅机定子冷却水系统
CN113218595B (zh) 一种汽轮机低压加热器管侧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833319U (zh) 一种具有超压保护功能的发电机定子冷却系统
CN103471791A (zh) 一种水冷机柜水路密封性检验方法
CN105807000A (zh) 一种在线化学仪表标准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3969152B (zh) 一种阻垢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
RU112360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конденсационный блок-модуль для отопления и горяче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CN204666215U (zh) 一种水电站发电机油槽异常检测装置
CN205580658U (zh) 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nting Jiading District Town, Shanghai City Road No. 123 in 201805

Patentee after: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Anting Jiading District Town, Shanghai City Road No. 123 in 201805

Patentee before: Dazhang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