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1215A -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1215A
CN103231215A CN2013101649081A CN201310164908A CN103231215A CN 103231215 A CN103231215 A CN 103231215A CN 2013101649081 A CN2013101649081 A CN 2013101649081A CN 201310164908 A CN201310164908 A CN 201310164908A CN 103231215 A CN103231215 A CN 103231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eamless steel
steel pipe
welding
f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49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卫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49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1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1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1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将连杆在距离焊接端预设距离处截断,得到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将第一分连杆与无缝钢管焊接;在焊接有第一分连杆的无缝钢管上加工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得到半成品件;将第二分连杆焊接在半成品件的第一分连杆上,得到回转轴。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将连杆分为两部分,且分步焊接在无缝钢管上,以减小加工外圆柱面时,焊接在无缝钢管上的连杆的长度,从而降低加工外圆柱面时的连杆产生的离心力,从而减小工件旋转过程中由于偏心引起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制作方法生产的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

Description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推钢机、翻钢机、冷床等连铸设置中,用于推动齿条运动的回转轴一般采用在无缝钢管上焊接连杆的方式进行生产。
如图1所示,无缝钢管2上外圆柱面3位置处需要安装轴承,以便于安装轴承座。在生产该回转轴时,需要对无缝钢管2的安装轴承的位置进行加工,以保证此处外圆柱面的精度。
现有技术中,在制作毛坯时按图纸将连杆1整体焊接制作好,然后再使用车床对安装轴承的外圆柱面3进行车削,以得到要求精度的圆。但是,由于焊接的连杆1的长度有时很长,超出了卧式车床的加工范围,使得其无法加工。即使没有超出车床的加工范围,也会因为焊接的连杆1较长使得在加工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太大,导致工件晃动,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因此,如何降低加工时工件的离心力,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降低加工时工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作方法生产的回转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将连杆在距离焊接端预设距离处截断,得到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
将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无缝钢管焊接;
在焊接有所述第一分连杆的无缝钢管加工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得到半成品件;
将所述第二分连杆焊接在所述半成品件的所述第一分连杆上,得到回转轴。
优选地,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连杆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分连杆的长度为100mm。
优选地,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所述第二分连杆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
优选地,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无缝钢管上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为车削加工面。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包括无缝钢管、焊接在所述无缝钢管上的连杆和所述无缝钢管上的外圆柱面,其中,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无缝钢管焊接的第一分连杆和与所述第一分连杆焊接的第二分连杆。
优选地,上述的回转轴中,所述连杆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分连杆的长度为100mm。
优选地,上述的回转轴中,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所述第二分连杆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将连杆在距离焊接端预设距离处截断,得到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将第一分连杆与无缝钢管焊接;在焊接有第一分连杆的无缝钢管上加工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得到半成品件;将第二分连杆焊接在半成品件的第一分连杆上,得到回转轴。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将连杆分为两部分,且分步焊接在无缝钢管上,以减小加工外圆柱面时,焊接在无缝钢管上的连杆的长度,从而降低加工外圆柱面时的连杆产生的离心力,从而减小工件旋转过程中由于偏心引起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包括无缝钢管、焊接在无缝钢管上的连杆和无缝钢管上的外圆柱面,其中,该连杆包括与无缝钢管焊接的第一分连杆和与第一分连杆焊接的第二分连杆。将连杆截断为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的长度,以减小加工外圆柱面时,焊接在无缝钢管上的连杆的长度,从而降低加工外圆柱面时的连杆产生的离心力,从而减小工件旋转过程中由于偏心引起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第一分连杆的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核心是提供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降低加工时工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本发明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作方法生产的回转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将连杆1在距离焊接端预设距离处截断,得到第一分连杆11和第二分连杆(图中未示出)。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连杆1的长度可能超出车床的加工范围,即使在加工范围内,也可能会因为连杆1太长使得工件旋转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影响产品的精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连杆截断为两节。
步骤S2:将第一分连杆11与无缝钢管2焊接。
首先将第一分连杆11焊接在无缝钢管2上,优选地,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焊接,本实施例中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焊接方式,但是并不仅限于上述焊接方式。
步骤S3:在焊接有第一分连杆11的无缝钢管2上加工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3,得到半成品件。
本实施例首先焊接第一分连杆11,然后直接加工外圆柱面3,以减小在加工外圆柱面3时连杆1的长度,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步骤S4:将第二分连杆焊接在半成品件的第一分连杆11上,得到回转轴。
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将连杆1分为两部分,且分步焊接在无缝钢管2上,以减小加工外圆柱面3时,焊接在无缝钢管2上的连杆1的长度,从而降低加工外圆柱面3时的连杆1产生的离心力,从而减小工件旋转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其中,预设位置的选择原则为:在连杆1二次焊接引起的热变形允许的情况下,与无缝钢管2先焊接的第一分连杆11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提高加工的精度。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连杆1的长度、厚度、材质以及焊缝的大小,得出第二分连杆与第一分连杆11分割的具体位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尺寸,具体地,连杆1的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材质为钢时,第一分连杆11的长度为1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只是一种具体的数据,本发明的核心是将较长的连杆1分成为多段然后再焊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杆1,以达到在加工无缝钢管2上车削外圆柱面3时降低连杆1离心力的目的,因此,具有上述目的的回转轴的加工方法均在保护范围内。
为了减小第一分连杆11和第二分连杆焊接的热变形量,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焊接。由于二氧化碳保护焊具有热影响区域较小;此外,生产效率高、节省费用;同时,焊接后的焊缝美观,综上所述,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
优选的实施例中,无缝钢管2上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3为车削加工面,即将焊接有第一分连杆11的无缝钢管2固定在车床上,并通过车削工艺在无缝钢管2上加工出用于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包括无缝钢管2、焊接在无缝钢管2上的连杆1和无缝钢管上的外圆柱面,其中,该连杆1包括与无缝钢管2焊接的第一分连杆11和与第一分连杆11焊接的第二分连杆。
将连杆1截断为第一分连杆11和第二分连杆,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第一分连杆11和第二分连杆的长度,以减小加工外圆柱面3时,焊接在无缝钢管2上的连杆1的长度,从而降低加工外圆柱面3时的连杆1产生的离心力,从而减小工件旋转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尺寸,具体地,连杆1的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材质为钢时,第一分连杆11的长度为1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只是一种具体的数据,本发明的核心是将较长的连杆1分成为多段然后再焊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杆1,以达到在无缝钢管2上车削外圆柱面3时降低连杆1离心力的目的,因此,具有上述目的的回转轴的加工方法均在保护范围内。
为了减小第一分连杆11和第二分连杆焊接的热变形量,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焊接。由于二氧化碳保护焊具有热影响区域较小;此外,生产效率高、节省费用;同时,焊接后的焊缝美观。综上所述,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连杆在距离焊接端预设距离处截断,得到第一分连杆和第二分连杆;
将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无缝钢管焊接;
在焊接有所述第一分连杆的无缝钢管加工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得到半成品件;
将所述第二分连杆焊接在所述半成品件的所述第一分连杆上,得到回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分连杆的长度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所述第二分连杆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钢管上与轴承配合的外圆柱面为车削加工面。
5.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包括无缝钢管、焊接在所述无缝钢管上的连杆和所述无缝钢管上的外圆柱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无缝钢管焊接的第一分连杆和与所述第一分连杆焊接的第二分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长度为300mm,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分连杆的长度为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连杆与所述第二分连杆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
CN2013101649081A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3231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49081A CN103231215A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49081A CN103231215A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1215A true CN103231215A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7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49081A Pending CN103231215A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121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441A (zh) * 1998-05-04 2001-06-13 巴西船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往复式压缩机用两件组成的连杆及其装配方法
CN191398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冷加工无缝钢管
CN101279402A (zh) * 2007-04-04 2008-10-08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连杆的制法
CN101513320A (zh) * 2009-04-10 2009-08-26 周伟 防风晒衣架
CN201513320U (zh) * 2009-09-16 2010-06-23 东睦(天津)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粉末冶金压缩机连杆
CN101865202A (zh) * 2010-05-21 2010-10-20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冷床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441A (zh) * 1998-05-04 2001-06-13 巴西船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往复式压缩机用两件组成的连杆及其装配方法
CN191398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冷加工无缝钢管
CN101279402A (zh) * 2007-04-04 2008-10-08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连杆的制法
CN101513320A (zh) * 2009-04-10 2009-08-26 周伟 防风晒衣架
CN201513320U (zh) * 2009-09-16 2010-06-23 东睦(天津)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粉末冶金压缩机连杆
CN101865202A (zh) * 2010-05-21 2010-10-20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冷床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7276B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增材制造棒材的方法
CN110479840B (zh) 薄壁高筋筒形构件包络辗压成形方法
CN100384571C (zh) 双金属轴套零件材料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CN103410786B (zh) 一种蒸汽压缩机压气机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6736292A (zh) 一种先进压水堆燃料元件管座机械加工方法
JP5549527B2 (ja) 溝加工方法
KR101704932B1 (ko) 코터핀 샤프트 제조 방법
CN105328414B (zh) 一种汽车用节叉的成型方法
CN103264258B (zh) 车用启动电机外壳的加工工艺
CN100574969C (zh) 球阀阀芯液压胀形方法
CN106312152A (zh)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2152074B (zh) 铝合金无缝对合加工方法
CN105328398A (zh) 一种大型磨机三瓣筒体结合面的加工方法
CN103658940A (zh) 大型水轮机导叶的制造工艺
CN101518844A (zh) 将带状厚钢板工件制成齿条的加工方法
CN102941372A (zh) 一种大口径厚壁管车铣加工方法
CN105522356A (zh) 曲轴加工方法
CN204657795U (zh) 一种薄壁环类零件定位焊接夹具
CN103231215A (zh) 一种连铸设备中的回转轴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22338A (zh) 薄壁长管径向孔加工方法
CN202591306U (zh) 一种金属管坯整形机
CN104384849A (zh) 自升式平台桁架式桩腿弦杆整体挤压成型制造方法
CN102785064A (zh) 一种十字轴的加工方法
CN104842121A (zh) 大型半圆环盒形结构加工方法
JP5940865B2 (ja) テーパリング鍛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an Weijuan

Inventor after: Chen Xueming

Inventor after: Cui Xixin

Inventor after: Wu Yunyun

Inventor before: Luan Weiju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UAN WEIJUAN TO: LUAN WEIJUAN CHEN XUEMING CUI XIXIN WU YUNYU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