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441A -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441A
CN103229441A CN2011800012893A CN201180001289A CN103229441A CN 103229441 A CN103229441 A CN 103229441A CN 2011800012893 A CN2011800012893 A CN 2011800012893A CN 201180001289 A CN201180001289 A CN 201180001289A CN 103229441 A CN103229441 A CN 103229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witch
optical module
laser
optic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2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9441B (zh
Inventor
林华枫
徐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38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 H04J14/0239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in WDM-PON sharing multiple downstream wavelengths for groups of optical network units [ONU],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模块、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激光器和光网络系统,通过在光模块的发射机中增加开关,使得当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为光模块提供偏置电流,通过对现有光模块突发发射方法的改进和对激光器结构的改进,解决了现有激光器采用种子光源导致的功率不足,以及保证了光模块中有数据发送时能迅速进行数据调制并发射,没有数据发送时,仍然提供较低的偏置电流给光模块,进而可以减少突发再开启的时间,提高了整个光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 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 激光 器及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铜线宽带接入系统越来越面临 带宽瓶颈。 与此同时, 带宽容量巨大的光纤通信技术日益成熟且应用成本逐 年下降。 光纤接入网, 比如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 逐渐成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有力竟争者。 目前, 在众多的光纤接入网解决 方案中,波分复用无源光网洛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OM PON)技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带宽容量、 类似点对点的 通信方式保证信息安全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通常, WDMP0N系统主要包括位于中心机房的多个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 0LT)收发模块和位于用户端的多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0NU)收发模块, 其中, 所述 0LT收发模块和 0NU收发模块一 般釆用激光器(Laser Diode, LD)作为光源。 由于不同 0NU收发模块需要采 用不同的通信波长 (λΐ, λ2, ... λη)与其对应的 0LT收发模块进行通信, 所 述 WDM P0N系统要求不同收发模块的激光器分别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的光信 号。 为实现光源无色化, 业界提出一种在 TOM P0N系统中, 从局端设备发 送一个种子光源到光网络单元的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eflectiv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RSOA) , 通过将种子光源注入到所述 RS0A以实现不同的 RS0A分别锁定到不同波长的方案。
但是, 为实现光源无色化, 从局端设备发送的种子光源经过波分复用
WDM等器件后到达用户侧设备时的光功率已经很弱, 无法有效锁定 RS0A, 并且目前的无色激光器在没有数据发送时, 要完全关闭激光器中的增益介 质, 进而使得有数据发送时, 再次打开增益介质, 此种方式耗时长, 严重 影响光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 一种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一种 激光器以及一种光网络系统, 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光网络系统中采用种子光 源到达 0NU时, 光功率太弱以及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 所述光模块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 所述发 射机包括开关、 激光二级管驱动器和增益介质。 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的 输入端与开关连接, 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增益介质连接。 当 所述开光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通过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为增益介盾提供偏置电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所述光模块包括开关。 所 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 换到偏置模式, 提供偏置电流给所述光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器, 所述激光器包括增益介质、 滤波器和法拉 第旋转反射鏡。 所述增益介质、 所述滤波器和所述法拉第旋转反射镜构成 一个激光振荡腔。 所述增益介质发出的光在所述振荡腔内往返振荡, 形成 谐振。 其中, 所述增益介盾在上述光模块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网络系统, 所述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 分光 器和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所述分光器与多组光网络单元连接, 其中任意一组光网絡单元中包括多个光网絡单元, 所述多组光网单元之间通 过时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任意一组光网络单元中的各个 光网络单元之间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与光线路终端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 光模块突发发射方法、 激光器和 光网络系统,通过在光模块的发射机中增加开关,使得当所迷开光的控制 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为光模块提供 偏置电流, 通过对现有光模块突发发射方法的改进和对激光器结构的改 进, 解决了现有激光器采用种子光源导致的功率不足, 以及保证了光模 块中有数据发送时能迅速进行数据调制并发射, 没有数据发送时, 仍然 提供较低的偏置电流给光模块, 进而可以减少突发再开启的时间, 提高了 整个光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 附图中: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应用在 0LT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请参阅图 1 , 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所 述光模块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 所述发射机包括开关、 激光二级管驱动器
( Laser Diode Dr iver , LDD )和增益介质, 所述 LDD的输入端与开关连 接, 所述 LDD的输出端与增益介质连接; 当所述开光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 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通过所述 LDD为增益介质提供 偏置电流。
具体为, 所述开关有至少两对输入端, 所述开关的第一对输入端用于 接收数据, 第二对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 VCC和地 GND, 控制端接收突发 使能信号, 所述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Laser Diode Dr iver , LDD ) 的一对数据输入端 (数据输入 +/-端, 即 IN+/-端),所述 LDD 的一对突发使能端 (突发使能 +/ -端, 即 BEN+/ -端)分别连接到 VCC 和 GND, LDD的输出端连接至增益介质。
该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 LDD关闭自动功率控制 (Automa t ic Power Contro l , APC )功 能, 使得偏置电流与调制电流单独控制, 不与平均光功率有直接的关联。
进一步的, LDD需要关闭 APC功能的原因如下: 增益介质正常工作时, 其驱动电流等于 "偏置电流 +调制电流", LDD只输出偏置状态下, 激光器 发射的平均光功率小于正常发送数据时的平均光功率。 如果此时 APC功能 还在工作, 必然会增加输出给增益介质的偏置电流, 使发射的平均功率达 到目标值。 那么此时的偏置电流必然远大于正常状态, 如果此时要发射正 常数据, 此时的调制电流和偏置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就不再正确, 使得 激光器发出的光信号异常。 其次, 当所述光模块的开关输入的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开关切换到 工作模式, 此时该开关的第一对输入端与输出端接通, 从而使数据信号通 过该开关到达 LDD, 进而使增益介质能够正常发射数据。 当外界输入的突 发使用信号无效时, 该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此时该开关的第二对输入端 和输出端接通, GND连接到一个数据输入端 (如数据输入 +端, 即 IN+ ), VCC连接到另一个数据输入端 (如数据输入 -端, 即 IN- ), 此时相当于输 入至 LDD的数据是" 0", LDD也一直输出偏置电流至增益介盾。 从而实现了 光模块在有数据要发射时, 可以正常发射数据; 在没有数据要发射时, 提 供偏置电流至增益介质, 使得增益介质与法拉第旋转反射镜(Faraday Rotator Mi rror , FRM )之间的谐振得以保持,进而产生激射光。 (具体原理 将在激光器的结构中进一步解释)。
在光线路通信结构下(所述结构的具体示意图在下面的光网络系统实 施例中具体描述), 在任意一个光网络单元中釆用该光模块, 采用光模块 的突发发射方法可以实现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有数据发送时, 正常发送 数据; 没有数据发送时, 提供一个最低的偏置电流给增益介质, 避免了在 该系统中, 没有数据发送时, 要完全关断光网络单元中的增益介质, 在下 一次发送数据前, 在重新打开所述增益介盾, 使得开启时间太长, 严重影 响系统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则减少了各个光网络单元的突发开启时 间, 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光网络系统的效率。
另外, 所述光模块中的开关可以为光开关, 也可以为电开关, 通常采 用光开关。
所述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中可以应用该光模块, 也可以在局端设备或 者中心端设备应用该光模块, 即, 在光线路终端中应用该光模块, 具体光 模块的工作原理同上面实施例描述的相同, 其具体结构将在下面图 5中详 细介绍。 另外, 该光模块也可以同时应用在光网络单元和光线路终端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所述方法应用于 上述光模块中(结构图请参见图 1 ), 所述光模块包括开关。 当所述开关的 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提供偏置电 流给所述光模块; 当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所述开 关切换到工作模式, 所述光模块发送数据。 具体可以结合上述光模块的结 构图, 实现该光模块的突发发射方法, 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通过在光 模块的发射机中增加开关, 使得当所述开光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 无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为光模块提供偏置电流, 通过对现 有光模块突发发射方法的改进和对激光器结构的改进, 解决了现有激光 器采用种子光源导致的功率不足, 以及保证了光模块中有数据发送时能 迅速进行数据调制并发射,没有数据发送时,仍然提供较低的偏置电流给 光模块, 进而可以减少突发再开启的时间, 提高了整个光网络系统的传输 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或者图 3所 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包括: 增益介质、 滤波器和 FRM, 所述增 益介质、 所述滤波器和所述 FRM构成一个激光振荡腔, 所述增益介质发出 的光在所述振荡腔内往返振荡, 形成谐振, 进而产生激射光。 具体激光器 的结构, 请参见图 2以及图 3所示。
如图 2所示的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激光器为一种自注入无色激光 器, 具体包括: 增益介质、 滤波器、 FRM、 1: 2分光器以及连接上述器件的 光纤。该 FRM放在与滤波器公共端口连接的一个 1 : 2分光器的一条分支光 纤上, 且该 1 : 2分光器的另一个分支连接至分支光纤上。 所述增益介质、 所述滤波器和所述 FRM构成一个激光振荡腔, 所述增益介质发出的光在所 述振荡腔内往返振荡, 形成谐振。 其中,所述增益介质在光网络单元的光 模块中。
所述 FRM可以包括: 全反射镜或者部分反射镜, 图 2所示的激光器为 FRM包括全反射镜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滤波器可以有多种, 波分复用器 ( Wave length Divi s ion Mul t iplexer , WDM )公共端与分支端之间具有滤波功能, WDM可实现滤波 器功能, 因此可采用 WDM。 较佳地, 该滤波器采用密集型波分复用滤波器 ( Dense Wavelength Divi s ion Mul t iplexer , DWDM ) 。
所述 1 : 2分光器也不限定于是 1 : 2的分光器, 任何分光器都可以适用。 所述 FRM也可以直接与滤波器相连接而不需要分光器。一般而言,当 FRM 是全反射镜时, 为了保证数据可以从增益介质发送出去, 通常会采用分光器 进行互相连接。 图 2与图 3所示的区別在于, 图 2中的 FRM包括全反射镜, 图 3中的 FRM包括部分反射镜, 且 FRM的一端与滤波器直接相连接。
图 3所示的激光器包括: FRM、 滤波器和增益介质。 其中, FM的一端 通过分支光纤与其它设备相连接, FRM的另一端通过光纤与滤波器相连接, 滤波器的一端与增益介盾相连, 所述增益介质在用户测的光网络单元的光 模块中。
所述滤波器可采用波分复用滤波器。 较佳地, 该滤波器采用密集型波 分复用滤波器。
另外, FRM 包括部分反射镜, 可以达到部分反射、 部分透射的效果, 同时还降低了 FRM反射光以及下行光信号的损耗, 原因是光每通过分光器 都会产生额外的损耗。 较佳地, 适当降低 FRM中部分反射镜的反射率, 可 确保增益介盾在 FRM上的输出功率足够大,从而满足整个链路的功率预算。
该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以图 3的 FRM包括部分反射镜为例, 所述法 拉第旋转反射镜可以为 45度旋转发射镜, 其耦合至所述 WDM和所述外墙激 光器的输出端 (未标识)之间的光纤, 可将通过光纤入射的至少一部分光信号 的偏振方向旋转 45 X 2度并反射回所述光纤。 并且, 在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 法拉第旋转反射镜也可以包括法拉第旋转器(Faraday Rotator , FR)和部分 反射镜其中所述法拉第旋转器为 45度旋转器, 其可以将光的偏振方向旋转 45度,因此入射光从进入所述法拉第旋转反射镜到经过其内部的部分反射 过程中, 需要穿过所述法拉第旋3转器两次', 由此使得所述反 光的偏振方 向与所述入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差 90度,即所述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入 射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增益介盾、 WDM及法拉第旋转反射镜通过 所述光纤构成一个激光振荡腔, 所述 TOM在激光振荡腔内起波长 (模式)筛 选的作用, 所述增益介盾发出的光在所述振荡腔内往返振荡形成激射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通过在对激光器结构的改进,解决了 现有激光器采用种子光源导致的功率不足, 保证了局端或者用户侧都有足 够的光功率进行数据发送或者接收,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 还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光模块或者激光器都适用该光网络系统结构。 所 述光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中心端 CO设备(如光线路终端)、 至少一个分 光器 Opt ica l Spl i t ter (下面筒称为 "Spl i t ter" ), 以及多组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 Spl i t ter与多组光网絡单元连接, 其中任意一组光网 络单元中包括多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多组光网单元之间通过时分复用方式与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任意一组光网络单元中的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通 过波分复用方式与光线路终端通信。
具体地, 如图 4所示, 所述中心端设备包括多个光收发器, 分别为 W
_TRxl、 W-TRx2... -TRxn, 多个光收发器连接至波分复用器 WDM分支端, 该波分复用器 WDM连接至主干光纤上。 该 1: n的分光器 Optical Splitter (简称 Splitter)—端连接至主干光纤上, 另一端通过多条分支光纤分别与 多个 FRM连接。且每一 FRM与每一波分复用器 腿(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 TOM1、 第二波分复用器 WDM2 第 n波分复用器 WDMn )连接, 并通过多个波分复 用器 WDM 与多个用户侧的光收发器连接。 所述用户侧的光收发器分别为: W-TRxll, W-TRxl2, ...W-TRxlm, W-TRx21, W-TRx22, ...W-TRx2ra, ...W-TRxnl, W-TRxn2, ...W-TRxnm0 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 WDM1通过 m条分支光纤与 光收发器 W- TRxll, W-TRxl2, —W- TRxlm连接, 所述光收发器 W- TRxl 1的上 行波长和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1和 λ Γ , 所述光收发器 W-TRxl2的上行波长和 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2和 λ 2', ......,所述光收发器 W- TRxlm的上行波长和下行 波长分别为 ληι和 λπι' , 将所述光收发器 W- TRxll, W-TRxl2, ...W- TRxlm称 为一组光网络单元。依次类推,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 W匪 2通过 m条分支光纤 与光收发器 W- TRx21, W-TRx22, 〜W- TRx2m连接, 所述光收发器 W- TRx21的 上行波长和下行波长分別为 λ 1和 λ ,将所述 W- TRx21,W- TRx22, ...¥-TRx2m 称为第二组光网络单元。依次类推, 第 n波分复用器 WDMn分别与第 n组光网 络单元连接, 所述光收发器 W-TRxnl 的上行波长和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1和 λ Γ , 所述光收发器 W- TRxn2的上行波长和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2和 λ 2' , ...... , 所述光收发器 W-TRxnm的上行波长和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m和 λ m'。
任意一组光网络单元中的 m个光收发器之间由于波长不同, 分别通过波 分复用与中心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各组光网络单元通过时分复用方式与中 心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例如: 第 1组光网络单元包括: 光收发器 E-TRxll (其上行和下行波长分别为 λ 1和 λ )、 光收发器 Ε- TRxl 2 (其上行和下行 波长分别为 λ 2和 λ 2' ), 所述光收发器 E-TRxll和光收发器 E-TRxl2的上行 和下行波长不同, 因此所述光收发器 E-TRxl 1和光收发器 E-TRxl 2分别与中 心端设备(例如 0LT)之间通过波分复用的方式进行通信; 而第 1组光网络 单元中的光收发器 E-TRxll和第二组光网络单元的光收发器 W-TRx21的上行 和下行波长相同, 所以第 1组光网絡单元中的光收发器 E-TRxll和第二组光 网络单元的光收发器 W-TRx21之间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与中心端设备进行数 据通信。 当第 1组光网络单元、 第 2组光网络单元、 …第 n组光网络单元之间通 过时分复用方式与中心端设备(例如 0LT )通信时, 各组光网络单元就需要 采用突发发射的工作模式, 例如图 4中: W- TRxl l , W-TRx21 , ...W- TRxnl共 享上行波长 λ 1, 这样: Ψ-TRxl l , W-TRx21 , ...W-TRxnl之间属于同一个沖突 域。 因此,共享同一波长的各个光收发器需要釆用突发发射的工作模式, 即: 各收发器中的光模块中的增益介质在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能否正常发 送数据, 在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 没有数据发送时, 提供给增益介质一个 偏置电流, 而不是完全关闭该增益介质, 这样需要发送数据时, 可以减少突 发开启时间, 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具体光模块的突发发射方法可 以参照图 1以及图 1对应的实施例描述, 这里就不再赘述。 另外, 在上述光 网络系统中, FRM、 TOM以及任意一个光收发器中的增益介质组成一个激光 器(如图 2或者图 3所示), 包括: FRM、 滤波器以及增益介质, 所述增益 介质在光模块中。
下面详述图 4中的光信号传输过程: 下行时( 0LT发送数据至 0NU的 方向), 下行数据调制到谐振稳定的光载波上, 经 0LT侧的 WDM合光后传 输至主干光纤上, 经主干光纤到达用户侧后, 分光器将该下行信号的功率 平均分配到各个分支光纤上, 再通过各分支光纤将该下行信号传输至相应 WDM, 并经该 WDM传输至相应 0NU, 通过 0NU中的接收机接收该下行信号; 上行时( 0NU发送数据至 0LT的方向), 0NU中的增益介质将上行信 号发送至用户侧的 TOM, 经 WDM、 FRM、 增益介盾形成的谐振腔进行谐振, 再将上行信号通过分光器传输至 OLT; 0LT中的 WDM接收该上行信号, 并 将该上行信号耦合后, 通过该 TOM分支光纤传输至 0LT接收机进行接收。
此外, 所述激光器可以应用在用户侧的终端设备上, 也可以是应用在 中心端设备或者局端设备上,例如光线路终端。在 0LT侧采用该激光器时, 通过该激光器向用户侧设备发送光信号。 具体将通过下述图 5得以详述。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应用在 0LT中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 说明的是, 0LT中的增益介质 1与 Rxl (接收机 1 ) 同属于一个光模块 1 , 增益介质 2与 Rx2 (接收机 2 ) 同属于一个光模块 2 , , 增益介质 n 与 Rxn (接收机 n )同属于一个光模块 n, 上述光模块参见图 1光模块示意 图。
图 5 , 增益介质与阵歹1 J式波导光栅 ( arrayed wavegu ide gra t ing , AWG ) 1、 FRM1构成该激光器, 该激光器原理与图 2或者图 3所示的激光器 组成原理相同, 不过两者所处波段不同, 目的是下行数据与上行数据相互 不受干扰, 其中 AWG也是波分复用器的一种。
图 5 ,在中心局 CO , AWG 1各分支与增益介质相连, AWG 1公共端与 FRM1 一端相连, 该 FRM1另一端与一环形器 1相连;并且该环形器 1还与 AWG 3 公共端相连, 该 AWG 3各分支分别连接至一接收机 Rx。 下面详述工作过程: 下行时, 下行数据调制到谐振稳定的光载波上, 该光信号经过环形器 1 , 该环形器 1 将该光信号导向主干光纤, 该主干光纤将该光信号传输至 用户侧;
上行时, 来自 0而的光信号经主干光纤传输至环形器 1 , 该环形器 1 将该光信号导向 AWG 3 (即接收机所属 AWG ), 经该 AWG 3耦合后传输至相应 接收机进行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中心局, 0LT中的激光器可以采用两个 ATO (如图 5 中的 AWG1和 AWG 3 ), 也可以釆用一个 AWG ; 同样, 在用户侧, 分光器的每 一分支光纤上可以采用两个 也可以采用一个 ATO。 在激光器包含一 个 AWG情况下, 0NU (或者 0LT )需要包含 WDM , 其用于将增益介质发射的 光信号发送出去, 并将来自 0LT的信号传输至接收机, 从而使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互不干扰。 在激光器中包含两个 AWG情况下, 该激光器还需要还 包含一个环形器(参见图 5 ), 通过环形器将发射信号导向一个 AWG, 并将 接收信号导向另一 AWG , 从而使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互不干扰。 此外, 图 5中所述 AWG可以是任意一种滤波器, 而不仅限于 AWG。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网络系统, 所述系统中共享同一波长的各 个光收发器需要采用突发发射的工作模式, 即: 各收发器中的光模块中的 增益介质在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能否正常发送数据, 在输入突发使 能信号无效, 没有数据发送时, 提供给增益介质一个偏置电流, 而不是完 全关闭该增益介质, 这样需要发送数据时, 可以减少突发开启时间, 进而 提升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
显而易见,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可以有许多变化, 这种变化不能认为偏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因此, 所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改变, 都包括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模块, 所述光模块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射机包括开关、 激光二级管驱动器和增益介质, 所述激光二级管 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开关连接, 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增 益介质连接; 当所述开光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 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通过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为增益介质提供 偏置电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模块还用于, 当 所述开光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所述开关切换到工作 模式, 待发送的数据到达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后, 通过所述增益 介质发送出去。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光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的第一对 输入端用于接收数据, 第二对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和地, 控制端 接收突发使能信号, 所述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
  2.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具体用于, 当 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的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述开关的第二对 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的输出端接通, 通过所述激光二级管驱动器为增 益介质提供偏置电流。
  3.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具体用于, 当 控制端输入的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所述开关的第一对输入端与所 述开关的输出端接通, 使得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到达所述激光二级管 驱动器。
  4. 6、 如权利要求 1-5任一所述的光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模块在光 线路终端和 /或光网络单元中。
    7、 一种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模块包括开关, 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无效时, 所 述开关切换到偏置模式, 提供偏置电流给所述光模块。
  5.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光模块突发发射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当所述开关的控制端输入突发使能信号有效时, 所述开 关切换到工作模式, 所述光模块发送数据。
  6. 9、 一种激光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包括增益介质、 滤波器和法拉 第旋转反射镜, 所述增益介质、 所述滤波器和所述法拉第旋转反射 镜构成一个激光振荡腔, 所述增益介质发出的光在所述振荡腔内往 返振荡, 形成谐振, 其中, 所述增益介质在如权利要求 1至 5任一项 的光模块中。
  7. 10、 一种光网络系统, 所述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 分光器和光网络 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所述分光器与多组光网络单 元连接, 其中任意一组光网络单元中包括多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多组 光网单元之间通过时分复用方式与所述光线路终端通信, 所述任意一 组光网絡单元中的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通过波分复用方式与光线路终 端通信。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一组光网络 单元中的各个光网络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 1 - 5所述的光模块。
  8.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网络系统还包 括多个滤波器和多个法拉第旋转反射镜,所述任意一个法拉第旋转反 射镜的一端与分光器连接, 另一端与任意一个滤波器连接, 所述任 意一个滤波器的一端与所述法拉第旋转反射镜连接, 另一端分别与 任意一组光网络单元连接。
CN201180001289.3A 2011-07-22 2011-07-22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Active CN103229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7517 WO2012106920A1 (zh) 2011-07-22 2011-07-22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441A true CN103229441A (zh) 2013-07-31
CN103229441B CN10322944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63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289.3A Active CN103229441B (zh) 2011-07-22 2011-07-22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9441B (zh)
WO (1) WO201210692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8171A (zh) * 2013-08-14 2015-0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以及光通信系统
CN107493149A (zh) * 2016-06-12 2017-12-19 天津大学 基于全网波长同步的超密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CN109617616A (zh) * 2018-12-27 2019-04-12 成都迪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谐突发光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24583A (zh) * 2019-01-28 2019-05-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frm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对消结构
CN112189287A (zh) * 2018-05-21 2021-01-05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突发模式激光器驱动电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333A (zh) * 2000-02-03 2001-08-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及其驱动与光记录再现装置初始化方法
CN101350676A (zh) * 2008-09-03 2009-01-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自动平均光功率控制系统
CN101436902A (zh) * 2008-12-18 2009-05-2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
CN101510802A (zh) * 2008-12-16 2009-08-19 成都优博创技术有限公司 突发模式光信号功率的测量电路
CN101552647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02665A (zh) * 2009-05-26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分插复用器和光接入系统
CN201821465U (zh) * 2010-05-20 2011-05-04 宁波高新区晓圆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光模块
CN102082610A (zh) * 2009-12-0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注入锁定光源、光源自注入锁定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2808B2 (ja) * 2007-12-28 2013-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半導体レーザ駆動装置及びその半導体レーザ駆動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333A (zh) * 2000-02-03 2001-08-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及其驱动与光记录再现装置初始化方法
CN101552647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50676A (zh) * 2008-09-03 2009-01-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自动平均光功率控制系统
CN101510802A (zh) * 2008-12-16 2009-08-19 成都优博创技术有限公司 突发模式光信号功率的测量电路
CN101436902A (zh) * 2008-12-18 2009-05-2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
CN101902665A (zh) * 2009-05-26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分插复用器和光接入系统
CN102082610A (zh) * 2009-12-0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注入锁定光源、光源自注入锁定方法和系统
CN201821465U (zh) * 2010-05-20 2011-05-04 宁波高新区晓圆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光模块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8171A (zh) * 2013-08-14 2015-0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以及光通信系统
CN104378171B (zh) * 2013-08-14 2017-06-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以及光通信系统
CN107493149A (zh) * 2016-06-12 2017-12-19 天津大学 基于全网波长同步的超密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CN107493149B (zh) * 2016-06-12 2019-03-01 天津大学 基于全网波长同步的超密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CN112189287A (zh) * 2018-05-21 2021-01-05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突发模式激光器驱动电路
CN109617616A (zh) * 2018-12-27 2019-04-12 成都迪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谐突发光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CN109617616B (zh) * 2018-12-27 2022-11-01 成都蓉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谐突发光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24583A (zh) * 2019-01-28 2019-05-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frm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对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441B (zh) 2016-01-20
WO2012106920A1 (zh)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64100C2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сетев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с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ю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линей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работы
CN102710361B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信号传输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02204037B (zh) 自注入激光器、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光线路终端
US7088500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luding optical amplifiers and amplification methods
CN102143407B (zh) 一种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EP1388963A2 (e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CN104508921B (zh) 外腔式法布里-珀罗激光器
CN102082610B (zh) 自注入锁定光源、光源自注入锁定方法和系统
US20020057477A1 (en) Underwat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switchable underwater repeater
CN102388547A (zh) 自注入光收发模块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2742198B (zh) 波分复用器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2511138B (zh) 可调光收发器、无源光网络系统及设备
CN109581597A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组成的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
CN103229441A (zh) 光模块及其突发发射方法、激光器及光网络系统
WO2014067047A1 (zh) 波长可调激光器、无源光网络系统和设备
US20160105240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mode coupl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9831946B2 (en)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optical receiver and receiption method
JPH11196045A (ja) 光分散補償
CN102906949B (zh) 外调制激光器、无源光通信设备及系统
CN106160840A (zh)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光纤链路分布式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CN209215629U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和由其组成的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
CN106464384B (zh) 一种光信号调制装置和系统
CN105577285A (zh) 光模块
CN114374429B (zh) 一种带单纤双向osc的c++波段edfa装置
EP1202595A1 (en) Underwat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switchable underwater repe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