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4975A -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4975A
CN103214975A CN2013100244660A CN201310024466A CN103214975A CN 103214975 A CN103214975 A CN 103214975A CN 2013100244660 A CN2013100244660 A CN 2013100244660A CN 201310024466 A CN201310024466 A CN 201310024466A CN 103214975 A CN103214975 A CN 103214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weight
plates
shee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4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田雅人
野中崇弘
星野晋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14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4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4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welding and severing, or by joining and severing, the severing being perform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next to the area to be joined, in the joint area or next to the joint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5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process specific features
    • C09J2301/5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process specific features process for debonding adher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68Gripping and pulling work apart during delaminating
    • Y10T156/1189Gripping and pulling work apart during delaminating with shearing during delamin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的方法,包括:使用穿过所述两个板的相对面的垂直线作为旋转轴对所述两个板进行相对旋转以在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中产生剪切应力,其中由下式(1)表示的有效扭矩T不超过0.085(×106N/m),所述有效扭矩T是在通过用于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初始运动产生扭矩峰值之后得到的:式(1):有效扭矩T=[最大扭矩(N·m)]/[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mm2)]。

Description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能够可再使用地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而不会使得所述两个板断裂或破裂。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中,已经广泛使用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等和与上述显示装置组合使用的输入装置如触控面板等。为了制造这种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等,使用可利用热或UV固化的透明胶粘片和透明可固化树脂层(例如可固化树脂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等,其可利用热或UV固化)来粘合光学构件。例如,使用透明胶粘片将用于保护的透明板、触控面板和透镜等粘合到液晶面板上(例如JP-A-2003-238915、JP-A-2003-342542、JP-A-2004-231723)。
然而,当通过透明胶粘片将光学构件粘合到液晶面板上时,在发生诸如液晶面板和光学构件的定位不精确、在它们之间产生降低显示器的可视性的空气空隙等的问题时,可以重复尝试粘合。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再分离性优异的聚氧化烯胶粘片以作为透明胶粘片,其能够再次粘着(JP-A-2008-266473)。
本申请的申请人还提出了将通过压敏胶粘片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而不会使得所述板断裂或破裂的方法(JP-A-2010-121134)。在该方法中,通过相对移动相互平行的两个板以产生导致压敏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断裂的剪切应力而将通过压敏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例如液晶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分离。
随着具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如便携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等变得更薄,安装在这些装置上的液晶显示器近年来也以明显的速度变得更薄,同时,粘合到其上的液晶面板和光学构件也设计得更薄。因此,当将通过透明压敏胶粘片相互粘合的液晶面板和光学构件分离时,常规方法要求在低速下实施分离加工以降低对液晶显示器和光学构件的损伤。
另外,由于对移动电话、尤其是智能电话的要求升高,所以液晶面板和光学构件的重新粘合加工的频率增加,且需要更有效地实施液晶面板和光学构件的分离加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有效分离而不会对其造成损伤的方法。
本发明人已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并发现,在以穿过两个板的相对面的垂直线作为旋转轴的条件下,通过相对旋转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能够产生使得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的剪切应力。而且,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在比较高的速度下相对旋转所述板,能够使得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而不会对所述板造成损伤,只要在相对旋转期间每单位面积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最大扭矩不超过特定值即可。基于这种发现的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如下内容。
[1]一种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的方法,包括:
使用穿过所述两个板的相对面的垂直线作为旋转轴对所述两个板进行相对旋转以在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中产生剪切应力,其中
由下式(1)表示的有效扭矩T不超过0.085(×106N/m),所述有效扭矩T是在通过用于上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初始运动产生扭矩峰值之后得到的:
式(1):
有效扭矩T=[最大扭矩(N·m)]/[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mm2)]。
[2]上述[1]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初始运动之后的所述两个板的旋转速度不小于0.01(°/秒)且小于30(°/秒)。
[3]上述[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在所述初始运动之后以恒速旋转。
[4]上述[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旋转开始的1秒内发生所述初始运动。
[5]上述[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实施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直至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
[6]上述[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实施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直至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
[7]上述[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是光学板,且所述胶粘片是透明胶粘片。
[8]上述[7]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光学板设置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
[9]上述[8]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光学板是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或触控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
[10]上述[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与所述两个板的相对表面的面积大致相同。
[11]上述[1]~[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胶粘片是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丙烯酸类胶粘片。
[12]上述[11]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包含单体组分,相对于所述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所述单体组分包含50重量%~100重量%的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不小于0重量%且小于15重量%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
[13]上述[11]或[12]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胶粘片具有20重量%~75重量%的凝胶分数。
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板的分离方法(下文中也缩写为“本方法”),能够有效并可再使用地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而不会对其造成损伤。特别地,由于设置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上的通过透明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粘合的两个光学板柔性差且薄,所以它们易于受到负荷的损伤。然而,使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并可再使用地将光学板分离而不会对其造成损伤。因此,所述方法有助于降低平板显示器安装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方法的目标的层压体的示意图,其中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粘合。
图2是示意性显示本发明方法中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平面图。
图3是显示用于实践本发明方法的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从图3(A)中的箭头A的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在所述图中,1、2为板,3为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4为层压体,5为双面胶粘片,6、9为夹具,7为框架,8为底座,10为驱动手段(伺服电动机),且L为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穿过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的相对表面的垂直线作为旋转轴将所述两个板相对旋转以在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中产生剪切应力而将所述两个板分离的方法。
此处,“相对旋转”是指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绕作为旋转轴的穿过两个板相对表面的垂直线的旋转。
两个板的面积(平面面积)可以相同或不同。“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典型是指“所述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与所述两个板的相对表面的面积大致相同”。此处,“相对表面的面积”严格是指在两个板相对表面中的区域的面积,所述面积是真正相对的。“与相对表面的面积大致相同”是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与相对表面的面积并不完全相同,且可以比相对表面的面积小不超过20%。
图1显示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的典型实例,其中将面积与具有相同面积(平面面积)的两个板1、2的面积大致相同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3粘合到两个板的相对表面上以提供其中粘合两个板1、2的层压体4。
图2是示意性显示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平面图。在图中,符号L是旋转轴,其为穿过两个板1、2的相对表面的垂直线,且两个板1、2绕旋转轴L相对旋转。旋转轴L在板1、2的相对表面中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为了降低在旋转期间施加到板上的动力负荷,在两个板1、2的相对表面中的重心(中心)或其附近是优选的。附近是指在距重心(中心)为30mm以内(优选15mm以内)的距离处的区域。
在本发明中,以使得由下式(1)表示的有效扭矩T不超过0.085(×106N/m)的方式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期间对所述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进行旋转,所述有效扭矩T是在通过用于上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初始运动产生扭矩峰值之后得到的:
式(1):
有效扭矩T=[最大扭矩(N·m)]/[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mm2)]。
式(1)的有效扭矩T是每单位面积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扭矩,其是通过将用于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初始运动产生扭矩峰值之后的最大扭矩除以存在于两个板之间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而得到的。如同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显示的,当有效扭矩T在不超过0.085(×106N/m)的范围内时,能够在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中产生剪切应力,而与粘合的两个板的尺寸(平面面积)无关,同时即使通过在比较高速度下旋转所述板也不会对两个板造成损伤。
有效扭矩T优选为0.080(×106N/m)以下,更优选0.075(×106N/m)以下,更优选0.070(×106N/m)以下。尽管有效扭矩T随要分离的两个板的尺寸(平面面积)、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种类等变化,但是有效扭矩T的下限通常高于0(×106N/m),优选0.005(×106N/m)以上,更优选0.010(×106N/m)以上,还更优选0.015(×106N/m)以上,尤其优选0.020(×106N/m)以上。
两个板的相对旋转可以为其中旋转速度从开始旋转连续增加的加速旋转,或可以为其中初始运动是加速旋转,随后在两个板的旋转速度达到产生对使得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有效的剪切应力的运行速度(下文中也称作“加载速度(charging speed)”)之后为基本恒速旋转的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中的“初始运动”是指两个板的旋转速度达到加载速度所需要的加速时间,其优选为在所述旋转开始的约1秒内,更优选约0.5秒内。另外,“旋转速度基本在恒速下”是指包括以±0.01(°/秒)内的微小速度变化在预定的旋转速度(标准)下连续旋转的概念。例如,“在A(°/秒)的旋转速度下的恒速旋转”是指在(A-0.01)(°/秒)~(A+0.01)(°/秒)范围内的旋转速度下的旋转。
此外,“破裂”是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遭到破坏。“分开”是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物理分离成两部分以上。
初始运动中的加速度优选小于30000(°/秒2),更优选不超过25000(°/秒2),还更优选不超过20000(°/秒2),还更优选不超过15000(°/秒2),特别优选不超过10000(°/秒2),尤其优选不超过5000(°/秒2),最优选不超过3000(°/秒2)。通过将加速度设定为小于30000(°/秒2),能够降低对板的损伤。
在初始运动之后两个板的旋转速度(即加载速度)优选不小于0.01(°/秒),更优选不小于1(°/秒)。通常,当旋转速度太高时,将有效扭矩T设置为0.085(×106N/m)以下变得困难。由此,旋转速度优选小于30(°/秒),更优选不超过25(°/秒),还更优选不超过20(°/秒),还更优选不超过20(°/秒),尤其优选不超过18(°/秒)。此处的“旋转速度”,当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中仅旋转两个板中的一个板时,是指旋转板的旋转速度,当两个板都旋转时(当一个板和另一个板在相对方向上旋转时),是指两个板的总旋转速度。在初始运动之后两个板的旋转优选为恒速旋转以降低由于扭矩的快速变化而造成的对板的损伤。
尽管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角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其通常在1~130°的范围内。在工业上,通过如下所述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别固定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并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进行旋转而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因此,当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角太大而超出上述范围时,倾向于发生诸如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期间板从夹具脱落等的麻烦。
从缩短板的分离加工等考虑,在两个板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角优选不超过90°,更优选不超过60°,尤其优选不超过30°。为了更确定地对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产生剪切应力,所述旋转角优选不小于5°。
优选实施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直至至少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即,在夹在两个板之间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之后,可以继续相对旋转两个板以将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或者不再相对旋转两个板,可以施加将两个板拉开以增大两个板之间的距离的操作,从而将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或者,可以将两个板相对平行移动以将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
“可以将两个板相对平行移动”是指移动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粘合的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同时保持两个板的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可以将两个板相对平行移动”包括将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绕存在于两个板的层压体外部的旋转轴旋转,其中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优选线性移动,因为其缩短两个板的分离加工的时间。当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线性移动时,更优选以使得一个板和另一个板朝向形成180°角的相反方向分离的方式移动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因为其缩短了两个板的分离加工的时间。尽管在两个板的平行移动中板的移动速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150~500(mm/秒),更优选300~500(mm/秒)。
为了使对板的损伤最小化,优选相对旋转两个板,直至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由此能够充分降低施加到所述板上的动力负荷。
图3(A)和图3(B)是用于实践本发明方法的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从图3(A)中的箭头A的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在其中两个板1、2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3相互粘合的层压体4中,通过双面胶粘片5将一个板1固定到第一夹具6上,并通过插入到在底座8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夹具9的框架7中而固定另一个板2,所述框架7限制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此处,框架7是追随矩形板2的三边的U形(平面)框架。
将第一夹具6连接到诸如伺服电动机等的驱动设备10上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其。当通过驱动设备10旋转第一夹具6时,在通过第二夹具固定板2的同时旋转板1,由此将两个板相对旋转。将驱动设备10连接到微型计算机(未示出)上,并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第一夹具6的旋转速度和扭矩。
将第二夹具9安装在传送机(未示出)上,且第二夹具9能够在恒速下在图3(A)中的箭头X的方向上线性运动。当通过相对旋转两个板将两个板分离,即夹在两个板之间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时,旋转第一夹具6直至两个板分离,而不移动第二夹具9。另一方面,当通过相对旋转两个板并相互平行地相对移动两个板以将两个板1、2分离时,旋转第一夹具6以对两个板矩形相对旋转,将第一夹具6的旋转停止,并移动第二夹具9以相对平行地移动两个板。
当将两个板都旋转以相对旋转两个板时,将两个板各自固定在连接到诸如伺服电动机等的驱动设备的夹具上并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夹具。
当以加热状态对其中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层压体进行两个板的相对旋转时,扭矩倾向于下降,且可以在对其中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层压体进行加热的同时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关于加热,优选将层压体加热至30~100℃,更优选50~80℃,但其可随构成层压体的两个板、以及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种类而变化。
[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
在本发明中,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可例示地有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板如玻璃板、金属板、塑料板等,且没有特别限制。在塑料板的情况中,本发明对由具有比较高刚性且具有通常不小于1.5GPa的杨氏模量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板特别有效。由于玻璃板柔性差且在厚度小时易于发生破裂或断裂,所以在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玻璃板时,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有用。
另外,如同在“背景技术”中所解释的,安装在具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如便携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等上的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的厚度被设计得越来越薄,且用于保护显示面板的透明保护板、插入在显示面板与透明保护板之间的触控面板等变得更薄。安装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上的光学构件如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用于保护的透明板等的材料通常为具有比较高刚性的玻璃和透明塑料,且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对相邻的两个光学构件进行粘合,所述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可利用热或UV固化(例如可利用热或UV可固化的可固化树脂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等)。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特别用于从其中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粘合两片光学构件的光学层压体中分离两片光学构件,所述层压体设置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上。即,即使当两个板薄时,仍能够可再使用地将两个板分离而不会造成损伤,而与其中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粘合两片光学构件的光学层压体的平面的尺寸无关。
在本说明书中,“能够可再使用地分离”是指可以在不会造成损伤等的情况下将两个板分离,且可再使用地分离的两个板可包含或不包含胶粘剂等。当胶粘剂等残留时,通过如下所述的诸如利用溶剂进行洗涤等的方法能够将其除去。
在本发明中,“平板显示器”是包含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有机或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电子纸等的概念。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称作“LCD面板”,将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称作“PDP面板”,且将有机或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称作“ELD面板”。另外,“光学构件”是指具有光学性质(例如偏振性质、光折射性、光散射性、光反射性、光透过性、光吸收性、光衍射特性、旋光性、可视性等)的构件,且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为具有光学性质的板状构件即可。其实例包括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用于保护的透明板以及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的构成构件。构成构件的具体实例包括偏转板、波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膜、增亮膜、导光板、反射膜、抗反射膜、透明导电膜(ITO膜等)、具有透明电极的玻璃板、设计膜、装饰膜、棱镜、透镜、滤色器、透明基材以及其两种以上的层压体。这些光学构件通常为薄板,在本发明中也将它们称作“光学板”。即,在本发明中,“光学构件”和“光学板”意思相同。本发明的方法对其中具有0.01~5mm厚度的两个光学板(特别地,一个板或两个板的厚度为0.05~3mm)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光学层压体显示显著的效果。两个光学板的典型实例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以及触控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
作为显示面板的透明保护板(表面保护板),能够提及地有玻璃板和透明塑料板。作为透明塑料板,能够提及地有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PMMA)、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乙酰基纤维素(TAC)树脂、ARTON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砜、聚醚砜等制成的塑料板,其中其厚度为约0.01~5mm。作为玻璃板,能够提及地有钠玻璃板、硼硅酸盐玻璃板、非碱性玻璃板等,其中其厚度为约0.01~5mm。
作为具有触控面板用透明电极的玻璃板,能够提及地有钠玻璃板、硼硅酸盐玻璃板、非碱性玻璃板等,其中其厚度为约0.01~5mm。
可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其中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粘合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的层压体的平面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当层压体为其中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粘合两个光学板(通过透明胶粘片或透明可固化树脂层粘合的两个光学板)的光学层压体时,本发明方法的效果确实且在更高水平上的光学层压体的平面尺寸通常为3000~30000mm2,优选4500~28000mm2
在本发明中,用于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的“胶粘片”是指在用于粘合金属板、塑料板的各种领域中的设备和装置所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聚硅氧烷、聚氨酯和其他已知的压敏胶粘剂的胶粘片。尽管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其通常为10~1000μm。用于通过透明压敏胶粘片或高度透明的可固化树脂层粘合的两个光学板的“透明压敏胶粘片”是包含具有高透明度的胶粘剂组合物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其通常为10~1000μm。
为了提供这种具有高透明度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与本发明相关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雾度(根据JIS K1736)例如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1.5%以下。当上述雾度为3.0%以下时,粘合了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光学产品或光学构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良好的外观。尽管与本发明相关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总透光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总透光率,根据JIS K7361-1)没有特别限制,但其优选为87%以上,更优选89%以上。当上述总透光率为87%以上时,粘合了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光学产品或光学构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良好的外观。通过例如将与本发明相关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粘合到载玻片(例如总透光率为92%,雾度0.2%)上并通过雾度计(由村上色彩株式会社(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制造,商品名“HM-150”)对其进行测量,能够得到上述雾度和总透光率。
所述透明压敏胶粘片的实例包括用于光学应用的已知透明压敏胶粘片,并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硅氧烷等的透明压敏胶粘片和本申请的申请人在JP-A-2008-266473中所提出的透明聚氧化烯压敏胶粘片(即,由通过对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固化产物制成的透明压敏胶粘片,所述组合物含有在一个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烯基的聚氧化烯聚合物、在一个分子中平均含有两个以上氢化硅烷化基团的化合物和氢化硅烷化催化剂)。作为尤其优选的透明胶粘片,能够提及地有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下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下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易于因剪切应力而引发内聚破坏。因此,当将通过丙烯酸类胶粘片(A)粘合的两个光学板绕作为旋转轴的穿过两个板的垂直线相对旋转时,丙烯酸类胶粘片(A)能够快速破裂。
<丙烯酸类胶粘片(A)>
丙烯酸类胶粘片(A)为含有下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丙烯酸类胶粘片。尽管其没有特别限制,但所述片优选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以作为主要组分。在本说明书中,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作为主要组分是指在丙烯酸类胶粘片(A)(100重量%)中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除了丙烯酸类聚合物(X)之外,丙烯酸类胶粘片(A)优选还含有硅烷偶联剂和所需要的其他添加剂。上述组分(丙烯酸类聚合物(X)、硅烷偶联剂、其他添加剂)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尽管丙烯酸类胶粘片的凝胶分数没有特别限制,但其优选为20重量%~75重量%。
丙烯酸类胶粘片(A)为由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形成的胶粘片。尽管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能够提及地有例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作为必要组分的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含有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混合物(有时称作“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作为必要组分的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等。尽管其没有特别限制,但前者可以为例如所谓的溶剂型胶粘剂组合物等,且后者可以为例如所谓的活性能量射线可固化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等。除了必要组分(丙烯酸类聚合物(X)、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之外,上述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硅烷偶联剂和所需要的其他添加剂。
上述“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也是指“用于形成丙烯酸类胶粘剂层的组合物”。另外,上述“单体混合物”是指仅包含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混合物。此外,上述“部分聚合物物质”是指其中一种或多种构成组分发生部分聚合的上述单体混合物。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是使用含有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单体组分形成(构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含有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有时称作“(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另外,“(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个或两者),且同样适用于下文。
作为形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之外,还可将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脂环族单体或多官能单体用作任选的单体组分(可共聚合的单体组分)。此外,还可使用其他单体。其中,丙烯酸类聚合物(X)优选为使用(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作为必要单体组分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更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和脂环族单体作为必要单体组分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进一步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脂环族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作为必要单体组分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尽管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没有特别限制,但能够提及地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其中,优选含有具有4~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12烷基酯),更优选含有具有4~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10烷基酯),进一步优选含有具有4~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C4-10烷基酯),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或丙烯酸正丁酯(BA)。可单独使用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从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胶粘性方面考虑,相对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全部单体组分中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的含量为50重量%~100重量%(50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优选55重量%~99.9重量%,更优选60重量%~99.5重量%,还更优选65重量%~99重量%,进一步优选65重量%~98.5重量%,最优选70重量%~95重量%。
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为在分子中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尤其是不饱和的乙烯单体),且可以提及例如含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等,或其酸酐(例如含酸酐基团的单体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等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含羟基的单体如乙烯醇、烯丙醇等;含酰胺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环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含氰基的单体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杂环的乙烯基单体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酰氧基吗啉、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
Figure BDA00002765114500151
唑等;含磺基的单体如乙烯基磺酸钠等;含磷酸酯基团的单体如2-羟乙基丙烯酰氧基磷酸酯等;含酰亚胺基的单体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等;含异氰酸酯基的单体如2-甲基丙烯酰氧基氧乙基异氰酸酯等,等等。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优选为选自含羧基的单体、含羟基的单体和含氮原子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上述含羧基的单体也包括所述含羧基的单体的酸酐。另外,上述含氮原子的单体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氮原子的单体。上述含氮原子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上述含酰亚胺基的单体和含有氮原子的上述含杂环的乙烯基单体等。其中,优选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尤其优选为含羧基的单体或含羟基的单体,且最优选丙烯酸(AA)或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上述含羧基的单体、含羟基的单体和含氮原子的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从再加工性方面考虑,相对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全部单体组分中的含量优选小于15重量%,更优选小于10重量%,进一步优选小于5重量%,尤其优选小于1重量%。尽管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其通常为0重量%以上,优选高于0重量%,还更优选0.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3重量%以上。当上述含量小于15重量%时,胶粘力不会变得太高且能够获得优异的再加工性。可以不将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用作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然而,优选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因为其能够提高对光学构件的胶粘力。更优选的是,含羧基的单体、含羟基的单体和含氮原子的单体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全部单体组分中的总量(总含量)满足上述范围。
上述脂环族单体为作为脂环族化合物,即在分子中具有非芳环的单体的单体。上述非芳环的实例包括非芳族脂环族环(环烷烃环如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等;环烯烃环如环己烯环等,等等)、非芳族桥环(例如,桥接烃环,如二环烃环,例如蒎烷、蒎烯、崁烷、降崁烷、降冰片烯等;三环烃环,例如金刚烷等;四环烃环等,等等)等。
上述脂环族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甲基)丙烯酸环辛酯等;含有双环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含有三环以上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环戊酯、(甲基)丙烯酸-1-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2-金刚烷酯等,等等。上述脂环族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脂环族单体,丙烯酸环己酯(CHA)(均聚物的Tg:15℃)、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均聚物的Tg:66℃)、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均聚物的Tg:97℃)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均聚物的Tg:173℃)是优选的。
尽管由上述脂环族单体形成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没有特别限制,但为了通过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提高本发明双面胶粘片的加工性,其优选为60~190℃,更优选60~150℃,进一步优选60~120℃。有时将上述形成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称作“均聚物的Tg”。
作为除了上述丙烯酸环己酯(CH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之外的单体的均聚物的Tg,能够采用在“聚合物手册(Polymer Handbook)”(第三版,John Wiley&Sons,Inc,1989)中所述的数值。此外,作为在上述文献中未记载的除了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之外的单体的均聚物的Tg,能够采用例如通过如下测量方法(参见JP-A-2011-099078)得到的值。
(测量方法)
将单体(100重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0.2重量份)和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200重量份)倒入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进口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并在引入氮气的同时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在以这种方式将聚合体系中的氧除去之后,将混合物加热至63℃并反应10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提供具有33重量%固体浓度的均聚物溶液。将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在隔膜上并干燥以制造具有约2mm厚度的试样(片形均聚物)。以具有7.9mm直径的圆盘的方式对该试样进行冲切并将其夹在平行板之间。使用粘弹性试验仪(由ARES制造,Rheometric),在5℃/分钟的升温速率下在-70~150℃的温度区域内在1Hz的频率下施加剪切形变(shear distortion)的同时以剪切模式测量粘弹性,并将tanδ的峰值温度作为均聚物的Tg。
从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加工性考虑,相对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上述脂环族单体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全部单体组分中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更优选1~8重量%。使用脂环族单体是优选的,因为其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高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强度和加工性。上述含量尤其优选为0.5重量%以上,因为可以容易地提高加工性。另外,上述含量优选小于10重量%,因为能够提高在(从)板上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再加工性(可除去性)。
上述多官能单体(多官能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其中从水平差吸收性考虑,优选二丙烯酸己二醇酯(HDDA)。上述多官能单体可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尽管上述多官能单体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全部单体组分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为了将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凝胶分数控制在优选范围内,相对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其优选为0.001重量%~0.3重量%,更优选0.005重量%~0.2重量%,进一步优选0.01重量%~0.1重量%。上述含量为0.3重量%以下是优选的,因为其可防止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凝胶分数变得太高并易于提高再加工性。另外,上述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是优选的,因为其可防止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凝胶分数变得太低,并能够提高耐起泡剥离性和加工性。当使用交联剂时,可不使用上述多官能单体,但当不使用交联剂时,尤其优选在上述含量范围内使用多官能单体。
作为形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可使用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脂环族单体、多官能单体和上述单体之外的单体(其他单体)。其他单体的实例包括含有具有15~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15-20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含有芳烃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0)、(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等;上述(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等、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脂环族单体、多官能单体和除了上述单体之外的单体。另外,能够列举地有乙烯基酯如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烯烃或二烯如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异丁烯等;乙烯基醚如乙烯基烷基醚等;氯乙烯等。上述其他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通过根据通常使用的已知聚合方法对上述单体组分进行聚合,能够制备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聚合方法的实例包括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实现的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等。从透明度、抗水性、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和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此外,尤其优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因为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比较大厚度的丙烯酸类胶粘剂层。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优选为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用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光聚合)的被照射的活性能量射线的实例包括离子化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电子射线等;UV等,并且尤其优选UV。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照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活化光聚合引发剂以引发单体组分的反应即可。
关于上述溶液聚合,能够使用各种普通溶剂。这种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如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芳族烃(甲苯、苯等);脂族烃(正己烷、正庚烷等);脂环族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和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等。上述溶剂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为了制备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能够根据聚合反应的种类使用聚合引发剂如光聚合引发剂(光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等。上述聚合引发剂能够单独使用,或能够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尽管上述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但能够列举地有例如苯偶姻醚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光聚合引发剂、芳族磺酰氯光聚合引发剂、光敏性肟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光聚合引发剂、苄基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光聚合引发剂、缩酮光聚合引发剂和噻吨酮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其优选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0.05~0.5重量份。
上述苯偶姻醚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甲基茴香醚等。上述苯乙酮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叔丁基)二氯苯乙酮等。上述α-酮醇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2-甲基-2-羟基苯丙酮、1-[4-(2-羟乙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上述芳族磺酰氯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2-萘磺酰氯等。上述光敏性肟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1-苯基-1,1-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等。上述苯偶姻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苯偶姻等。上述苄基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苄基等。上述二苯甲酮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和α-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上述缩酮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苄基二甲基缩酮等。上述噻吨酮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
用于通过溶液聚合来聚合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类聚合引发剂、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顺丁烯二酸叔丁酯等)、氧化还原聚合引发剂等。其中优选在JP-A-2002-69411中公开的偶氮类聚合引发剂。上述偶氮类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2,2'-偶氮二异丁腈(下文中有时称作AIBN)、2,2'-偶氮二(2-甲基丁腈)(下文中有时称作AMBN)、2,2'-偶氮二(2-甲基丙酸)二甲基、4,4'-偶氮二(4-氰基戊酸)等。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上述偶氮类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优选为0.05~0.5重量份,更优选0.1~0.3重量份。
从胶粘性能等方面考虑,相对于100重量%的丙烯酸类胶粘片(A),丙烯酸类聚合物(X)在丙烯酸类胶粘片(A)中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上(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65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70重量%~99.9重量%。
所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优选包含硅烷偶联剂以提高胶粘力(特别地,对玻璃的胶粘力)。尽管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但能够提及地有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其中,优选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上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使用商购可获得的产品如商品名“KBM-403”(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等。上述硅烷偶联剂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尽管上述硅烷偶联剂在丙烯酸类胶粘片(A)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每100重量份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组分的总量,其优选为0.01~2重量份,更优选0.03~1重量份,还更优选0.03~0.5重量份。当含有硅烷偶联剂时,胶粘力(尤其是对玻璃的胶粘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因此,例如,胶粘力比较小且在通过丙烯酸类胶粘片(A)粘合光学构件之后即刻(即,在制造产物之后即刻)易于再加工,并且在完成粘合的产物之后过去长时间后,胶粘力变高,且粘合可靠性提高(足够的胶粘力、耐起泡剥离性的性能)。因此,优选上述含量,因为其同时实现再加工性和粘合可靠性。优选不小于0.01重量份的上述含量,因为能够易于实现粘合可靠性的上述效果。优选不超过2重量份的含量,因为再加工性提高。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当不使用上述硅烷偶联剂时,可将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用作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因为可进一步提高胶粘力。
所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可还根据需要包含已知的添加剂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增粘树脂(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油溶性酚醛树脂等)、抗老化剂、填料、着色剂(颜料、染料等)、UV吸收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塑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等,只要其在不损伤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即可。
上述交联剂的实例包括异氰酸酯交联剂、环氧化物交联剂、三聚氰胺交联剂、过氧化物交联剂、脲交联剂、金属醇盐交联剂、金属螯合物交联剂、金属盐交联剂、碳化二亚胺交联剂、
Figure BDA00002765114500231
唑啉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胺交联剂等。其中,优选异氰酸酯交联剂和环氧化物交联剂。上述交联剂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上述异氰酸酯交联剂(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低级脂族多异氰酸酯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如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和芳族多异氰酸酯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另外,还能够使用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商品名“CORONATE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合物(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ORONATEHL”)等。
上述环氧化物交联剂(多官能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基醚、甘油聚缩水甘油基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基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基醚、山梨糖醇酐聚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基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三缩水甘油基-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物树脂等。作为商购获得的产品,能够使用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制造的商品名“TETRADC”。
当使用上述交联剂时,其在丙烯酸类胶粘片(A)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了将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凝胶分数控制在优选范围内,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其优选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8重量份。
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凝胶分数为20重量%~75重量%,优选40重量%~75重量%,更优选50重量%~75重量%,还更优选50重量%~74重量%。当上述凝胶分数不超过75重量%时,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内聚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且丙烯酸类胶粘片(A)变软。结果,丙烯酸类胶粘片(A)易于在分离被粘物期间因为剪切应力而经历内聚破坏。由此,被粘物可以容易地分离,且再加工性提高。而且,丙烯酸类胶粘片(A)易于追随水平差并提高水平差吸收性。另一方面,当上述凝胶分数不小于20重量%时,可防止丙烯酸类胶粘片(A)太软,由此能够提高加工性和耐起泡剥离性。当上述凝胶分数小于20重量%时,丙烯酸类胶粘片(A)变得太软且加工性下降。例如,在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切割加工期间,胶粘剂会附着到刮刀上,丙烯酸类胶粘片(A)在粘合到被粘物上时会变形且胶粘剂会从被粘物的端部突出,从而导致所谓的“胶挤出”。此外,在高温环境和高温高湿环境下易于发生剥离,这会劣化耐起泡剥离性。通过多官能单体和/或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用量)等能够控制上述凝胶分数。
上述凝胶分数(溶剂不溶物质的比例)能够作为乙酸乙酯的不溶含量得到。具体地,其作为在室温(23℃)下将样品(丙烯酸类胶粘片(A))在乙酸乙酯中浸渍7天之后的溶剂不溶物质相对于浸渍之前的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重量分数(单位:重量%)来确定。更具体地,上述凝胶分数为通过如下“凝胶分数的测量方法”而计算的值。
(凝胶分数的测量方法)
丙烯酸类胶粘片(A):从本发明的双面胶粘片得到约0.1g,利用具有0.2μm平均孔径的多孔四氟乙烯片(商品名“NTF1122”,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造)包裹,并利用风筝线捆绑。测量此时的重量,并将其作为浸渍之前的重量。浸渍之前的重量为丙烯酸类胶粘片(A)(上面得到的丙烯酸类胶粘片(A))、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另外,还测量了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并将其作为包裹重量。
随后,将利用四氟乙烯片包裹并利用风筝线捆绑的丙烯酸类胶粘片(A)(称作“样品”)放入装有乙酸乙酯的50ml容器中,并在23℃下静置1周(7天)。然后,将样品(在乙酸乙酯处理之后)从容器中取出,并将其放入铝杯中。在130℃下的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以除去乙酸乙酯之后,测量重量,并将所述重量作为浸渍之后的重量。
然后,根据下式计算凝胶分数。
凝胶分数(重量%)=(A-B)/(C-B)×100
(其中A为浸渍之后的重量,B为包裹重量,且C为浸渍之前的重量)。
通过用于形成胶粘剂层的已知或常规方法可形成丙烯酸类胶粘片(A)。尽管形成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方法随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聚合方法等而变化且没有特别限制,但能够提及地有例如下列方法(1)~(3)。(1)将含有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混合物(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质、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所需要的硅烷偶联剂和各种添加剂的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涂覆(涂布)到基材或隔膜上,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尤其优选UV)(即活性能量射线固化)以形成丙烯酸类胶粘片(A)。(2)将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溶剂以及所需要的硅烷偶联剂、交联剂和各种添加剂的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覆(涂布)到基材或隔膜上,并干燥和/或固化以形成丙烯酸类胶粘片(A)。(3)对在上述(1)中形成的丙烯酸类胶粘片(A)进一步干燥。
关于在上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形成方法中的涂覆(涂布),能够使用已知的涂布方法,且能够使用常规的涂布机如凹版式辊涂机、反转式辊涂机、辊式吻涂机、浸入式辊涂机、刮条涂布机、刮刀式涂布机、喷涂机、逗号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光聚合引发剂、硅烷偶联剂和交联剂在上述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在作为各组分在上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中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单体组分的总量的含量)所述的范围内。
作为用于上述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形成方法的溶剂,能够使用各种常规溶剂。上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且能够使用作为用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溶液聚合的溶剂所例示的溶剂等。上述溶剂能够单独使用,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丙烯酸类胶粘片(A)的厚度优选为10~1000μm,更优选100~500μm,进一步优选150~350μm。当厚度为10μm以上时,易于在剥离时在丙烯酸类胶粘片中发生由剪切应力造成的内聚破坏。因此,所述片易于与两个被粘物光学板分离,由此提高再加工性。当被粘物光学板的表面具有水平差时,透明胶粘片可以容易地追随这种差别,由此提高水平差吸收性。
[用于将板固定到夹具上的双面胶粘片]
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将板固定到夹具上的双面胶粘片,所述板为其中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层压体,可使用可热剥离的双面胶粘片(具有由可剥离的压敏胶粘剂形成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所述可剥离的压敏胶粘剂通过加压进行粘合并在粘合之后通过施加热而表现可除去性)、紫外线固化型可剥离的双面胶粘片(即在支持基材的两个表面上都具有由可剥离的压敏胶粘剂(丙烯酸类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等)形成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双面胶粘片,所述可剥离的压敏胶粘剂通过加压进行粘合并在粘合之后通过UV照射进行固化而表现可除去性)。在设置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上的光学板中,保护显示面板等的表面的表面保护板大部分具有一个进行了防污处理的表面。进行了防污处理的表面的具体实例包括JP-A-9-157582、JP-A-11-217558、JP-A-2000-144097、JP-A-2005-290323、JP-A-2007-145884、JP-A-2008-156454、JP-A-2005-54029、JP-A-2008-88323、JP-A-2006-124417、JP-A-平9-157582等中所述的利用已知的氟防污剂、已知的聚硅氧烷防污剂等进行了处理的表面等。进行了防污处理的这种表面可抵抗胶粘剂的粘合。因此,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当在其中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层压体中所述板中的至少一个板具有可抵抗胶粘剂粘合的表面如进行了防污处理的表面时,优选将下列聚硅氧烷胶粘片或多孔胶粘片用作用于将所述板固定到夹具上的双面胶粘片。
<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
所述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是至少具有由聚硅氧烷胶粘剂制成的胶粘剂层(下文中也称作“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其具体实例包括单独由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制成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在基材一侧上具有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在基材任一侧上具有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在基材的一侧上具有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并在基材的另一侧上具有由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之外的胶粘剂制成的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
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的基材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膜基材;使用蕉麻、人造丝、聚酯、纸浆纤维等作为起始材料的无纺布;纸;多孔材料等。
作为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5的聚硅氧烷胶粘剂,能够使用含聚二有机硅氧烷作为构成组分的各种硅橡胶而无特别限制。聚二有机硅氧烷的有机基团的实例包括烃基如烷基、芳基、烯基等。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等且从胶粘性能、耐久性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甲基。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等。当使用加成反应以对聚硅氧烷胶粘剂进行交联时,优选对烯基进行共聚。烯基的实例包括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己烯基等。其中,优选使用乙烯基。另外,可引入各种官能团如羟基等。特别地,能够优选使用在两端都具有羟基的物质。聚二有机硅氧烷的实例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及其共聚物、其混合物等。
在这种聚二有机硅氧烷中,优选在分子中具有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尽管苯基的含量无特别限制,但是其对粘合到聚二有机硅氧烷所具有的硅原子上的有机基团之比(苯基数对有机基团的总数之比)优选为约5~20%,更优选约7~18%。
尽管聚二有机硅氧烷的聚合度无特别限制,但通常优选为500~10000,更优选2000~8000。能够以适当组合的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这种聚二有机硅氧烷。
聚二有机硅氧烷可适当含有用于聚硅氧烷胶粘剂的各种硅树脂。以上述硅橡胶和硅树脂的部分缩合物或混合物的方式使用聚硅氧烷胶粘剂。所述硅树脂是含有结合到分子中的硅原子上的羟基的支化的聚有机硅氧烷。使用所述羟基,能够利用上述硅橡胶进行部分缩合反应。例如,能够优选使用包含共聚物的聚有机硅氧烷,所述共聚物具有选自Munit(R3SiO1/2)、Qunit(SiO2)、Tunit(RSiO3/2)和Dunit(R2SiO)(在上述单元中,R是单价烃基或羟基)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单价烃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如甲基、乙基和丙基;烯基如乙烯基等;和芳基如苯基等。
包含共聚物的上述聚有机硅氧烷具有羟基,且可按需要利用各种官能团如乙烯基等引入。引入的官能团会引发交联反应。作为上述共聚物,优选由Munit和Qunit构成的MQ树脂。
尽管Munit和Qunit、Tunit或Dunit的比例(摩尔比)无特别限制,但前者:后者=约0.3:1~1.5:1,优选约0.5:1~1.3:1。能够以适当组合的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这种硅树脂。
尽管上述硅橡胶与硅树脂的含量比(重量比)无特别限制,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硅橡胶,优选使用60~250重量份、更优选80~200重量份的硅树脂。硅橡胶和硅树脂可组合使用或可使用其部分缩合物。
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可以为交联结构。作为交联剂,优选过氧化物交联剂或具有SiH基团的硅氧烷交联剂。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提供自由基反应类型的交联,所述硅氧烷交联剂使用烯基如乙烯基等与聚有机氢硅氧烷的氢化硅烷化反应而提供加成反应型的交联。当使用硅氧烷交联剂时,将具有乙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用作硅橡胶等。
作为上述过氧化物交联剂,能够使用常规用于聚硅氧烷胶粘剂的各种交联剂而无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物二异丙苯、叔丁基异丙苯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二-2,4-二氯苯甲酰基过氧化物、二-(2-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1,1-二(1,1-二甲基乙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等。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硅橡胶,过氧化物交联剂的用量通常为约0.15~2重量份,优选0.5~1.4重量份。
作为硅氧烷交联剂,例如,能够使用在分子中平均具有至少两个结合到硅原子上的氢原子的聚有机氢硅氧烷。结合到硅原子上的有机基团的实例包括烷基、苯基、烷基卤化物基团等,优选甲基,因为易于合成和处理。所述硅氧烷的骨架结构可以为直链、支化和环状结构中的任意结构,优选直链结构。
通常,相对于硅橡胶和硅树脂中的一个乙烯基,以1~30个、优选4~17个氢原子结合到硅原子上的这种量来使用硅氧烷交联剂。当结合到硅原子上的氢原子小于1时,不能获得足够的内聚强度,当其超过30时,粘合性能倾向于下降。当使用硅氧烷交联剂时,通常使用铂催化剂,但还能够使用其他各种催化剂。当使用硅氧烷交联剂时,将具有乙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用作硅橡胶,且乙烯基优选为约0.0001~0.01mol/100g。
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的聚硅氧烷胶粘剂层能够含有填料。例如,作为无机填料,能够提及地有细颗粒如碳酸钙、硅酸铝、二氧化硅、沸石、氧化铝、硫酸铝、玻璃等,作为有机填料,能够提及地有交联的天然橡胶细颗粒、交联的异戊二烯橡胶细颗粒、交联的硅橡胶细颗粒、纤维素粉末、软木粒子等。在这些填料中,优选使用交联的硅橡胶细颗粒。通过将硅油微细分散在水中(乳液),通过羟基化将分散在水中的油交联并固化以提供橡胶状粒子,并除去水,从而制造交联的硅橡胶细颗粒。交联的硅橡胶细颗粒的实例包括市售的由道康宁东丽株式会社(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的TREFIL。填料的形状无特别限制且能够使用具有诸如球形、针状、中空等的各种形状的填料,优选球形填料。尽管填料的尺寸无限制,但优选使用比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厚度小的填料,所述尺寸优选为0.1μm~100μm,通常为0.5μm~10μm。填料的添加量为如上所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硅氧烷胶粘剂为0.5~40重量份。
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可根据需要还含有各种添加剂。
通常通过向基材上涂布通过将聚硅氧烷胶粘剂和按需要添加的添加剂溶于诸如甲苯等的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然后对其进行加热以使得发生交联,从而形成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的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另外,能够使用包括在剥离衬垫上形成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并将剥离衬垫转移到基材上等的方法。当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为不含基材的仅含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时,在剥离衬垫上形成聚硅氧烷胶粘剂层并直接使用剥离衬垫。为了在基材上形成聚硅氧烷胶粘剂层,还能够使用底涂剂以提高基材与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锚固性能。
当双面压敏胶粘片包含仅由聚硅氧烷胶粘剂层构成的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时,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层优选具有约15~100μm的厚度。
当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为在基材两侧上都具有聚硅氧烷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时,在所述板的粘合侧上的聚硅氧烷胶粘剂层优选具有5~50μm的厚度,所述基材优选具有12~50μm的厚度,且在夹具7A、7B侧上的聚硅氧烷胶粘剂层优选具有5~50μm的厚度。
当聚硅氧烷压敏胶粘片为在基材一侧上具有聚硅氧烷胶粘剂层且在基材另一侧上具有包含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之外的胶粘剂的胶粘剂层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时,所述聚硅氧烷胶粘剂之外的胶粘剂的实例包括各种胶粘剂如丙烯酸类胶粘剂、橡胶胶粘剂等。在这种双面压敏胶粘片中,聚硅氧烷胶粘剂层优选具有5~50μm的厚度,基材优选具有12~50μm的厚度,聚硅氧烷胶粘剂之外的胶粘剂的胶粘剂层优选具有5~50μm的厚度。
<多孔压敏胶粘片>
本发明中的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是在表面上具有许多微米级以下(具体地,不超过1000μm,优选不超过750μm,更优选不超过500μm,还更优选不超过250μm,尤其优选不超过100μm)凹孔的压敏胶粘片,其优选为包含多孔材料层和在所述多孔材料层表面上形成的开口的多孔胶粘片,所述多孔材料层具有在相邻的球形孔之间具有连续孔的连续孔结构,所述开口具有20μm以下的平均孔径并充当吸管。作为代表性结构,能够提及地有由多孔材料层单独制成的多孔压敏胶粘片和在基材两侧上都具有多孔材料层和多孔材料层的多孔双面压敏胶粘片。
以使得多孔材料层粘合到板上的方式使用由多孔材料层单独制成的多孔压敏胶粘片。由于在多孔材料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微米级以下的开口充当吸管,所以即使当在板的夹具侧上的表面进行了防污处理时,仍可推断,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多孔材料层可刚性粘合到进行了防污处理的表面上且所述板可稳定粘合到夹具上。
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所具有的“球形孔”不必为精确完美的球形孔且可以为例如具有部分扭曲的大致球形孔或由具有大扭曲的空隙制成的孔。
尽管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所具有的球形孔的平均孔径无特别限制,只要其不超过微米级(即小于1000μm)即可,但是其优选为小于20μm,更优选不超过15μm,进一步优选不超过10μm。所述球形孔的平均孔径的下限无特别限制,且例如优选0.01μm,更优选0.1μm,进一步优选1μm。当多孔材料层中的球形孔的平均孔径在上述范围内时,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6表现了高柔性和高抗热性。
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的密度优选为0.15g/cm3~0.6g/cm3,更优选0.15g/cm3~0.5g/cm3,进一步优选0.15g/cm3~0.45g/cm3,尤其优选0.15g/cm3~0.4g/cm3。当多孔压敏胶粘片中的多孔材料层的密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表现了高柔性和高抗热性。
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优选具有在相邻的球形孔之间具有连续孔的连续孔结构。所述连续孔结构可以为其中在多孔材料的几乎所有相邻球形孔之间形成连续孔的结构、或具有比较少量的连续孔的半独立半连续的孔结构。
相邻球形孔之间存在的连续孔能够影响多孔压敏胶粘片的性能。例如,连续孔的平均孔径越小,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强度倾向于越高。
相邻球形孔之间存在的连续孔的平均孔径优选为不超过5μm,更优选不超过4μm,进一步优选不超过3μm。相邻球形孔之间存在的连续孔的平均孔径的下限无特别限制且例如优选不小于0.001μm,更优选不小于0.01μm。当在多孔材料中在相邻球形孔之间存在的连续孔的平均孔径在上述范围内时,多孔材料压敏胶粘片表现了高柔性和高抗热性。
多孔压敏胶粘片在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源自在多孔材料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尽管这种开口的平均孔径无特别限制,只要与多孔材料层类似,不超过微米级即可(即小于1000μm),但优选小于20μm,更优选不超过15μm,进一步优选不超过10μm,还更优选不超过5μm,尤其优选不超过4μm,最优选不超过3μm。开口的平均孔径的下限无特别限制,且例如优选为0.001μm,更优选0.01μm。当多孔压敏胶粘片具有表面开口且表面开口的平均孔径在上述范围内时,所述表面开口充当吸管并表现了足够的胶粘力。另外,制造了具有高柔性和高抗热性的多孔压敏胶粘片。
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优选具有不小于1.0N/cm2的常态剪切胶粘力。在不小于1.0N/cm2的常态剪切胶粘力下,对具有各种性能的表面展示了足够高的胶粘力。常态剪切胶粘力优选不小于3N/cm2,更优选不小于5N/cm2,进一步优选不小于7N/cm2,尤其优选不小于9N/cm2,最优选不小于10N/cm2
由于如上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的胶粘性主要取决于吸管状表面开口,所以所述片易于通过剥离而分离。多孔压敏胶粘片的180°剥离试验力优选不超过1N/25mm,更优选不超过0.8N/25mm,进一步优选不超过0.5N/25mm,尤其优选不超过0.3N/25mm。当180°剥离试验力在上述范围内时,显示如上所述高胶粘性的多孔压敏胶粘片极易分离。
尽管多孔压敏胶粘片的50%压缩负荷无特别限制,但其优选不超过150N/cm2,更优选不超过120N/cm2,进一步优选不超过100N/cm2,尤其优选不超过70N/cm2,最优选不超过50N/cm2。当50%的压缩负荷在上述范围内时,多孔压敏胶粘片能够表现优异的柔性。
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优选具有不小于30%、更优选不小于40%、进一步优选不小于50%的孔隙率。当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多孔材料层的孔隙率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表现足够的胶粘力,并能够表现高柔性和高抗热性。
关于构成材料,在多孔压敏胶粘片中所包含的多孔材料层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上述性能和特征即可。
然后,多孔压敏胶粘片具有基材,所述基材的实例包括纤维机织织物、纤维无纺布、纤维层压布、纤维编织布、树脂片、金属箔片、无机纤维等。所述基材的厚度可以为根据所述材料和物体的合适厚度。
作为纤维机织布,能够使用由任意合适纤维形成的机织布。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等;合成纤维如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人造无机纤维等;等等。合成纤维的实例包括通过对热塑性纤维进行熔纺而得到的纤维等。可通过镀敷、溅射等利用金属对所述纤维机织布进行加工。
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等;合成纤维如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人造无机纤维等;等等。合成纤维的实例包括通过对热塑性纤维进行熔纺而得到的纤维等。可通过镀敷、溅射等利用金属对所述纤维无纺布进行加工。更具体地,例如,能够提及地有纺粘的无纺布。
作为纤维层压布,能够使用由任意合适纤维形成的层压布。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等;合成纤维如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人造无机纤维等;等等。合成纤维的实例包括通过对热塑性纤维进行熔纺而得到的纤维等。可通过镀敷、溅射等利用金属对所述纤维层压布进行加工。更具体地,例如,能够提及地有聚酯层压布。
作为纤维编织布,能够使用由任意合适纤维形成的编织布。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等;合成纤维如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人造无机纤维等;等等。合成纤维的实例包括通过对热塑性纤维进行熔纺而得到的纤维等。可通过镀敷、溅射等利用金属对所述纤维编织布进行加工。
作为树脂片,能够使用由任意合适树脂形成的片。树脂的实例包括热塑性树脂。可通过镀敷、溅射等利用金属对所述树脂片进行加工。
作为金属箔片,能够使用由任意合适金属箔形成的片。
作为无机纤维,能够使用任意合适的无机纤维。无机纤维的具体实例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当多孔压敏胶粘片在基材中具有未用空间时,在部分或全部未用空间中可存在与多孔材料层相同的材料。
可仅使用一种基材,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通过任意合适方法能够制造多孔压敏胶粘片。
[由单一多孔材料层制成的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
作为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能够提及地有“连续法”,包括:向乳化剂中连续供应连续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以提供W/O乳液,将得到的W/O乳液聚合以提供含水的聚合物,以及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另外,例如,能够提及地有“间歇法”,包括:以相对于连续油相组分合适的量向乳化剂中添加水相组分,在搅拌下连续供应水相组分以提供W/O乳液,将得到的W/O乳液聚合以提供含水的聚合物,以及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连续脱水。
作为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对W/O乳液进行连续聚合的连续聚合法,因为其显示了高产率、聚合时间的缩短效果以及聚合设备的小型化。
更具体地且优选地,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包括:用于制备W/O乳液的步骤(I)、用于涂布得到的W/O乳液的步骤(II)、用于对涂布的W/O乳液进行聚合的步骤(III)和用于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的步骤(IV)。此处,用于涂布得到的W/O乳液的步骤(II)和用于对涂布的W/O乳液进行聚合的步骤(III)可至少部分同时实施。
[用于制备W/O乳液的步骤(I)]
可用于得到多孔材料层的W/O乳液是含有连续油相组分和与所述连续油相组分不混溶的水相组分的W/O乳液。更具体地解释,所述W/O乳液含有分散在连续油相组分中的水相组分。
W/O乳液中水相组分与连续油相组分的比例可以为使得可形成W/O乳液的任意合适比例。水相组分和连续油相组分的比例能够是决定通过W/O乳液的聚合而得到的多孔材料的结构、机械和性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具体地,水相组分和连续油相组分的比例能够是决定通过W/O乳液的聚合而得到的多孔材料的密度、孔径、孔结构、形成所述孔结构的壁的尺寸等的重要因素。
水相组分在W/O乳液中的比例的下限优选为30重量%,更优选40重量%,进一步优选50重量%,尤其优选55重量%,且上限优选为95重量%,更优选90重量%,进一步优选85重量%,尤其优选80重量%。当水相组分在W/O乳液中的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充分表现本发明的效果。
所述W/O乳液能够含有任意合适的添加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这种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增粘树脂;滑石;填料如碳酸钙、碳酸镁、硅酸及其盐、粘土、云母粉末、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锌、膨润土、炭黑、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酸铝、乙炔黑、铝粉等;颜料;染料等。可仅使用这种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能够通过任意合适方法制备所述W/O乳液。例如,能够提及地有“连续法”和“间歇法”等,所述“连续法”包括向乳化剂中连续供应连续的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以形成W/O乳液,所述“间歇法”包括以相对于连续油相组分合适的量向乳化剂中添加水相组分,在搅拌下连续供应水相组分以提供W/O乳液。
为了制备W/O乳液,用于提供乳液状态的剪切装置包括例如通过使用转子定子混合器、均质器、微流化设备等而应用高剪切条件。另外,用于提供乳液状态的不同剪切装置为例如通过使用低剪切条件而对连续相和分散相进行温和混合,所述低剪切条件使用利用转子叶片混合器或叶式混合器、磁力搅拌棒等产生的振动。
通过“连续法”制备W/O乳液的设备为例如静态混合器、转子定子混合器、叶式混合器等。通过提高搅拌速度或使用为了通过混合方法将水相组分超细分散在W/O乳液中而设计的设备,可实现更剧烈的搅拌。
通过“间歇法”制备W/O乳液的设备的实例包括手动混合、振动、驱动的转子叶片混合器、具有三个螺旋桨的混合叶片等。
制备连续油相组分的方法可以为任意合适方法。制备连续油相组分的代表性方法包括:例如,制备含有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浆体混合物,以及向所述浆体混合物中添加聚合引发剂、交联剂和其他任意合适组分。
用于制备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方法可以为任意合适方法。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代表性地包括例如在聚氨酯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polyoxyethylene polyoxypropylene glycol)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
<<水相组分>>
作为水相组分,能够使用与连续油相组分基本不混溶的任意水性流体。从易于处理和低成本方面考虑,优选水如离子交换水等。
所述水相组分能够含有任意合适添加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这种添加剂的实例包括聚合引发剂、水溶性盐等。水溶性盐能够为对于进一步稳定W/O乳液有效的添加剂。这种水溶性盐的实例包括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磷酸钠、磷酸钙、磷酸钾、氯化钠、氯化钾等。可仅使用一种这种添加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在水相组分中可仅含有一种添加剂,或组合含有其两种以上。
<<连续油相组分>>
所述连续油相组分优选含有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所述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与不饱和乙烯单体在连续油相组分中的含量比可以为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任意合适比率。
例如,相对于70~90重量份的不饱和乙烯单体,所述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优选含有10~30重量份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更优选地,相对于75~90重量份的不饱和乙烯单体为10~25重量份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但可随构成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的聚氧化乙烯的比例、或水相组分的添加量而变化。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相组分,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量优选为1~30重量份,更优选1~25重量份。当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含量比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充分表现本发明的效果。
{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
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优选含有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衍生的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且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中的5重量%~25重量%为聚氧化乙烯。
聚氧化乙烯在上述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中的含量比优选为如上所述的5重量%~25重量%,其中下限更优选为10重量%且上限更优选为20重量%。上述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中的聚氧化乙烯显示了将水相组分稳定分散在连续油相组分中的效果。当聚氧化乙烯在上述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中的含量比为小于5重量%时,水相组分可能不能稳定分散在连续油相组分中。当聚氧化乙烯在上述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单元中的含量比超过25重量%时,W/O乳液可相变为O/W型(水包油型)乳液,因为条件更接近HIPE条件。
常规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通过将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亲水性长链二醇、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以及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链伸长剂)进行反应而得到。由于在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中所包含的聚氧化乙烯基团的数目不均匀,所以含有这种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W/O乳液可能具有更低的乳液稳定性。在用于制造本发明多孔压敏胶粘片的W/O乳液的连续油相组分中所包含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具有上述特征结构。因此,当向W/O乳液的连续油相组分中添加聚合物时,即使不添加乳化剂等,仍能够展示优异的乳化性和静置保存期间的优异稳定性。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优选通过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在此情况中,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NCO/OH(当量比)的下限优选为1,更优选1.2,进一步优选1.4,尤其优选1.6,且上限优选为3,更优选2.5,进一步优选2。当NCO/OH(当量比)小于1时,在制造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期间可能易于产生凝胶产物。当NCO/OH(当量比)超过3时,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残渣增多,且可用于得到本发明多孔压敏胶粘片的W/O乳液可能变得不稳定。
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的实例包括由艾迪科株式会社(ADEKAcorporation)制造的聚醚多元醇(ADEKA(注册商标)pluronic L-31、L-61、L-71、L-101、L-121、L-42、L-62、L-72、L-122、25R-1、25R-2、17R-2)、由日本油脂株式会社(Nippon Oil&Fats Co.,Ltd.)制造的(PLONON(注册商标)052、102、202)等。可仅使用一种聚氧化乙烯聚丙二醇,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芳族、脂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这些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和三聚体;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等。芳族、脂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1,3-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丁烷-1,4-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3-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间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的实例包括异氰脲酸酯型、缩二脲型、脲基甲酸酯型等。可仅使用一种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考虑到聚氨酯与多元醇的反应性等,能够适当确定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种类、组合等。从聚氨酯与多元醇的快速反应性、抑制与水的反应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的下限优选为5000,更优选7000,进一步优选8000,尤其优选10000,且其上限优选为50000,更优选40000,进一步优选30000,尤其优选20000。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在末端可具有自由基可聚合的不饱和双键。当在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末端存在自由基可聚合的不饱和双键时,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
{不饱和乙烯单体}
作为不饱和乙烯单体,能够使用任意合适单体,只要其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即可。可仅使用一种不饱和乙烯单体,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不饱和乙烯单体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在不饱和乙烯单体中的含量比的下限优选为80重量%,更优选85重量%,且其上限优选为100重量%,更优选98重量%。可仅使用一种(甲基)丙烯酸酯,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具有C1-20烷基(包括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上述烷基的碳数优选为4~18。所述(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且(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C1-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酰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酰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可仅使用一种具有C1-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所述不饱和乙烯单体优选还包含可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极性单体。所述极性单体在不饱和乙烯单体中的含量比的下限优选为0重量%,更优选2重量%,且其上限优选为20重量%,更优选15重量%。可仅使用一种极性单体,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极性单体的实例包括含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单羟基乙基丙烯酸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酸酐单体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羟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酰胺基的单体如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等等。
{聚合引发剂}
所述连续油相组分优选含有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氧化还原聚合引发剂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热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过氧碳酸、过氧碳酸酯、过硫酸钾、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2,2’-偶氮二异丁腈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苯乙酮聚合引发剂如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例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BASF JAPANLtd.)制造,商品名;DAROCUR2959)、α-羟基-α,α’-二甲基苯乙酮(例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DAROCUR1173)、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例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IRGACURE651)、2-羟基-2-环己基苯乙酮(例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IRGACURE184)等;缩酮光聚合引发剂如苯甲基二甲基缩酮等;其他卤代酮;酰基膦氧化物(例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IRGACURE819);等等。
可仅使用一种聚合引发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全部连续油相组分的含量比的下限优选为0.05重量%,更优选0.1重量%,且其上限优选为5.0重量%,更优选1.0重量%。当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全部连续油相组分的含量比小于0.05重量%时,未反应的单体组分的含量增大,且在得到的多孔材料中单体残渣的量增大。当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全部连续油相组分的含量比超过5.0重量%时,得到的多孔材料的机械性能可能下降。
通过光聚合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的量随照射光的种类、强度和照射时间;以及溶于单体和溶剂的混合物中的氧的含量等而变化。当溶解的氧的含量高时,由光聚合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的量受到抑制,不会充分进行聚合,且未反应的产物可能增加。因此,优选在照射光之前,向反应体系中吹入惰性气体如氮气等以利用惰性气体置换氧或通过减压处理来对反应体系进行除气。
{交联剂}
所述连续油相组分优选含有交联剂。
使用交联剂以通过典型地连接聚合物链来构造更多的三维分子结构。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随得到的多孔压敏胶粘片所期望具有的结构性能、机械性能和流体处理性能而变化。交联剂的特定种类和含量的选择对于实现多孔压敏胶粘片的结构性能、机械性能和流体处理性能的期望组合是重要的。
为了制造多孔压敏胶粘片(多孔材料层),优选使用具有不同重均分子量的至少两种交联剂作为交联剂。
更优选地,将“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反应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和“选自具有不小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合用作交联剂。此处,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体地为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乙烯不饱和基团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且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具体地为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乙烯不饱和基团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
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二丙烯酸酯、三丙烯酸酯、四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甲基丙烯酸酯等。
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的实例包括二丙烯酰胺、三丙烯酰胺、四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三甲基丙烯酰胺、四甲基丙烯酰胺等。
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能够得自例如二醇、三醇、四醇、双酚A等。具体地,例如,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能够得自1,10-癸二醇、1,8-辛二醇、1,6-己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烷-2-烯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氢醌、邻苯二酚、间苯二酚、三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糖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环氧丙烷改性的双酚A等。
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能够得自例如相应的二胺、三胺、四胺等。
聚合反应性低聚物的实例包括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共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优选疏水性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聚合反应性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不小于1500,更优选不小于2000。尽管聚合活性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的上限无特别设置,但其例如优选不超过10000。
当将“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反应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和“选自具有不大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合用作交联剂时,相对于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活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用量的下限优选为40重量%,且其上限优选为100重量%,更优选80重量%。当“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活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用量小于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的40重量%时,得到的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内聚强度会下降,由此使得难以同时实现韧性和柔性。当“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活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用量相对于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超过100重量%时,W/O乳液的乳液稳定性会下降,且可能不能得到期望的多孔压敏胶粘片(多孔材料层)。
当将“选自具有不小于8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和聚合反应性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和“选自具有不大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合用作交联剂时,相对于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选自具有不大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用量的下限优选为1重量%,更优选5重量%,且其上限优选为30重量%,更优选20重量%。当“选自具有不大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用量小于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的1重量%时,抗热性会下降,且多孔结构会因在对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的步骤(IV)中的收缩而破碎。当“选自具有不大于500的重均分子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量超过连续油相组分中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和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总量的30重量%时,得到的多孔压敏胶粘片的韧性会下降而显示脆性。
可仅使用一种交联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连续油相组分中的其他组分}
所述连续油相组分可含有任意其他适当组分,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这种其他组分的代表性优选实例包括催化剂、抗氧化剂、有机溶剂等。可仅使用一种这种其他组分,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催化剂的实例包括聚氨酯催化剂。作为聚氨酯催化剂,能够使用任意合适的催化剂。具体地,例如能够提及地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催化剂的含量比可以为根据期望催化反应的任意合适比例。
可仅使用一种催化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酚抗氧化剂、硫醚抗氧化剂、磷类抗氧化剂等。
所述抗氧化剂的含量比可以为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任意合适比例。
可仅使用一种抗氧化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有机溶剂可以为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任意合适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含量比可以为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任何合适比例。
可仅使用一种有机溶剂,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用于涂布W/O乳液的步骤(II)]
在步骤(II)中用于涂布W/O乳液的方法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涂布方法。例如,所述方法包括在输送带上连续供应W/O乳液以在所述带上形成平滑的片。或者,例如,所述方法包括利用W/O乳液对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进行涂布。
在步骤(II)中,当所述方法包括利用W/O乳液对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进行涂布时,涂布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辊涂机、模具涂布机和刮刀涂布机等。
[用于对涂布的W/O乳液进行聚合的步骤(III)]
在步骤(III)中,对涂布的W/O乳液进行聚合的方法可以为任意合适的聚合方法。例如,能够提及地有包括在通过加热实施聚合的同时在输送带上连续供应W/O乳液以在所述带上形成平滑的片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加热设备对带式输送机的表面进行加热;包括在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实施聚合的同时在输送带上连续供应W/O乳液以在所述带上形成平滑的片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对带式输送机的表面进行加热。
关于通过加热而实施的聚合,聚合温度(加热温度)的下限优选为23℃,更优选50℃,进一步优选70℃,尤其优选80℃,最优选90℃。其上限优选为150℃,更优选130℃,进一步优选110℃。当聚合温度低于23℃时,聚合花费长时间且工业生产性可能下降。当聚合温度超过150℃时,得到的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孔径可能不均匀且多孔压敏胶粘片(多孔材料层)的强度可能下降。所述聚合温度不需要恒定,且在聚合期间可以例如两阶段或多阶段变化。
关于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实施的聚合,活性能量射线的实例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等。所述活性能量射线优选为紫外线或可见光,更优选具有200nm~800nm波长的可见-紫外射线。尽管W/O乳液强烈地倾向于散射光,但是具有200nm~800nm波长的可见-紫外射线能够透过W/O乳液。另外,在200nm~800nm波长下能够活化的光聚合引发剂易于得到且易于得到光源。
活性能量射线的波长的下限优选为200nm,更优选300nm,且上限优选为800nm,更优选450nm。
用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代表性设备的实例包括在300~4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光谱分布的设备如能够进行紫外线照射的紫外灯。其实例包括化学灯、黑灯(商品名,由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Toshiba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Ltd.)制造)、金属卤化物灯等。
通过调节照射设备到照射主体的距离和电压能够将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照度设定为任意合适的照度。例如,各个步骤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分开并通过JP-A-2003-13015中所公开的方法以多步骤实施,由此可以对粘合性能进行精确调节。
为了防止由具有聚合抑制效果的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优选在利用W/O乳液对基材如热塑性树脂膜等的一个表面进行涂布之后,或在利用W/O乳液对基材如热塑性树脂膜的一个表面进行涂布并涂布允许紫外线通过但会隔绝氧的膜如利用脱模剂如聚硅氧烷等涂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实施紫外线照射。
作为热塑性树脂膜,能够使用任意合适的热塑性树脂膜,只要其可利用W/O乳液对一个表面进行涂布即可。热塑性树脂膜的实例包括塑料膜如聚酯、烯烃树脂、聚氯乙烯等,以及片。
惰性气体气氛是其中光照射区域中的氧被惰性气体置换的气氛。因此,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必然至少可能存在氧,优选的氧浓度为不超过5000ppm。
[用于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的步骤(IV)]
在步骤(IV)中,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将水相组分分散在步骤(III)中得到的含水聚合物中。通过脱水和干燥将水相组分移出,由此得到包含在本发明多孔压敏胶粘片中的多孔材料。得到的多孔材料能够直接用作本发明的多孔压敏胶粘片。如下所述,通过将多孔材料与基材结合,还能够提供本发明的多孔压敏胶粘片。
用于步骤(IV)的脱水方法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干燥方法。这种干燥方法的实例包括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压制干燥、微波干燥、在加热烘箱中的干燥、利用红外线的干燥、这些技术的组合等。
[当多孔压敏胶粘片含有基材时]
当多孔压敏胶粘片含有基材时,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包括利用W/O乳液对基材的一个表面进行涂布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或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或者涂布利用脱模剂如聚硅氧烷等涂布的紫外线可透过的膜以隔绝氧,由此使得W/O乳液可进行聚合以提供含水聚合物,并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以提供具有基材/泡沫层层压体结构的多孔压敏胶粘片。
在多孔压敏胶粘片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向紫外线可透过的膜的一个表面上涂布W/O乳液,所述表面已经利用脱模剂如聚硅氧烷等进行了涂布,制备两个这种膜,将基材层压到所述两个W/O乳液涂布的片中的一个片的涂布表面上,将另一个W/O乳液涂布的片的涂布表面层压在层压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对制得的层压体进行加热或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进行照射以使得W/O乳液发生聚合而提供含水聚合物,并且对得到的含水聚合物进行脱水以提供具有泡沫层/基材/泡沫层的层压体结构的多孔压敏胶粘片。
在基材或在利用脱模剂如聚硅氧烷等涂布的紫外线可透过的膜的一个表面上涂布W/O乳液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辊涂机、模具涂布机、刮刀涂布机等。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通过与上述使用双面胶粘片的方法和如上所述的使用具有在底座表面上形成的框架的夹具(图3)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将板固定到夹具上,在如上所述的使用具有在底座表面上形成的框架的夹具的方法中,所述框架限制板在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但使用夹具将对板进行固定而使其不旋转。例如,能够提及地有具有通过抽吸来吸附板的吸附部分的夹具、具有通过抽吸来吸附板的吸附部分和利用双面胶粘片的板的被粘部分的夹具等。具有通过抽吸来吸附板的吸附部分的夹具的优势在于,通过停止抽吸或流动诸如空气等的气体,能够在两个板的分离加工之后容易地将板从夹具中取出,这有助于在分离之后进行回收而不会损伤板。
将分离之后的板从夹具中释放。通过从其端部剥离粘合到夹具上的双面胶粘片,能够将双面胶粘片和板与夹具分开。特别地,由于聚硅氧烷胶粘片和多孔胶粘片具有优异的可除去性,所以它们可以容易地从端部剥离并可以容易地从夹具剥离。其后,将双面胶粘片与从夹具释放的板分离,并通过利用溶剂等进行洗涤等将连接到板上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残渣除去以可再使用地回收所述板。由于聚硅氧烷胶粘片和多孔胶粘片具有优异的可除去性,所以直接将所述板从粘合到夹具上的聚硅氧烷胶粘片或多孔胶粘片剥离,并通过利用溶剂等进行洗涤将连接到板上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残渣除去,由此能够可再使用地回收所述板。
另外,当如图3中所示将板固定到具有在底座表面上形成的框架的夹具中,所述框架限制板在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时,通过将板从夹具上的框架中取出,并利用溶剂等将连接到板上的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残渣洗掉等,可再使用地回收所述板。
作为上述溶剂,根据胶粘片的类型和所述板的材料等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在丙烯酸类胶粘片的情况中,例如醇溶剂如异丙醇等是优选的。除了这些之外,还能够使用酮(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乙醚等)和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等)。在透明聚氧化烯胶粘片的情况中,例如,优选醇溶剂如异丙醇等。除了这些之外,还能够使用酮(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乙醚等)和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等)溶剂等。
实施例
下面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下文中,份和%是以重量为基础的。
制造例1(胶粘片)
向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9.4重量份)和丙烯酸(AA,0.5重量份)的混合物中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由汽巴精化株式会社(CIBASPECIALTY CHEMICALS K.K.)制造的商品名“IRGACURE184”(0.05重量份)和由汽巴精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IRGACURE651”(0.05重量份)的物质,并照射UV,直至粘度(BH粘度计,5号转子,10rpm,测量温度30℃)变为20Pa·s以制造其中上述单体组分的一部分发生聚合的预聚物组合物。
向上述得到的预聚物组合物中添加二丙烯酸己二醇酯(多官能单体,0.1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403”,0.3重量份)和另外的光聚合引发剂[由汽巴精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IRGACURE184”(0.1重量份)和由汽巴精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IRGACURE651”(0.1重量份)]以提供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
将上述丙烯酸类胶粘剂组合物涂布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隔膜(由三菱塑料株式会社(Mitsubishi Plastics,Inc.)制造,“MRF75”)上,使得最终厚度(丙烯酸类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75μm以形成涂层。然后,在涂层上形成PET隔膜(由三菱塑料株式会社制造,“MRF38”),并其上涂布涂层以隔绝氧。其后,利用黑灯(由东芝株式会社(TOSHIBACORPORATION)制造)从MRF75/涂层/MRF38层压体的上表面(MRF38侧)照射UV(照度5mW/cm2)并持续300秒。此外,在130℃下的干燥机中将层压体干燥2分钟以挥发残留的单体,从而形成丙烯酸类胶粘剂层,由此得到175μm厚的双面胶粘片(仅包含丙烯酸类胶粘剂层的无基材双面胶粘片)。得到的双面胶粘片的凝胶分数为71.3%。根据上述“(凝胶分数的测量方法)”对凝胶分数进行评价。雾度为0.5%且总透光率为92%。
制造例2(制造多孔双面胶粘片)
制备浆体混合物1
将单体溶液放入具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滴加氢化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由Takeda PharmaceuticalCompany Limited制造,Takenate600,下文中缩写为“HXDI”,12.4重量份)以使得混合物在65℃下反应4小时,所述单体溶液含有作为不饱和乙烯单体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由东亚合成株式会社(TOAGOSEICO.,LTD.)制造,下文中缩写为“2EHA”,173.2重量份)、作为聚氧化烯聚丙二醇的ADEKA(注册商标)pluronicL-62(分子量2500,由艾迪科株式会社制造,聚醚多元醇,100重量份)和作为聚氨酯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由岸田化学株式会社(KISHIDA CHEMICAL Co.,Ltd.)制造,下文中缩写为“DBTL”,0.014重量份)。所使用的多异氰酸酯组分与多元醇组分的含量比为NCO/OH(当量比)=1.6。其后,滴加丙烯酸-2-羟基乙酯(由岸田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下文中缩写为“HEA”,5.6重量份),将混合物在65℃下反应2小时以提供在两端上都具有丙烯酰基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浆体混合物。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相对于100重量份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不饱和乙烯单体浆体混合物,添加2EHA(79.1重量份)、丙烯酸异冰片酯(由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Osaka OrganicChemical Industry Ltd.)制造,下文中缩写为“IBXA”,17.6重量份)和作为极性单体的丙烯酸(由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下文中缩写为“AA”,10.5重量份)以提供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不饱和乙烯单体浆体混合物1。
将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不饱和乙烯单体的浆体混合物1(100重量份)与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由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商品名“NKesterA-HD-N”,分子量226,11.9重量份);作为反应性低聚物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其由聚四亚甲基二醇合成(下文中缩写为“PTMG”)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下文中缩写为“IPDI”)均匀混合,其中利用HEA对聚氨酯的两端都进行了处理且两端都具有不饱和乙烯基团(下文中缩写为“UA”,分子量3720,47.7重量份);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氧化物(由巴斯夫公司(BASF)制造,商品名“Lucirin TPO”,0.5重量份)和位阻酚抗氧化剂(由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Irganox1010”,1.0重量份)以提供连续油相组分(下文中称作“油相”)。在室温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油相,向搅拌的共混机器中添加作为水相组分(下文中称作“水相”)的离子交换水(300重量份)以提供稳定的W/O乳液,所述机器是含有上述油相的乳化机器。水相与油相的重量比为75/25。
将制备之后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的W/O乳液涂布到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下文中称作“PET膜”)上以在光照射之后实现150μm的高度含水的交联聚合物层厚度,并连续形成为片。此外,在其上层压70μm厚的聚酯纤维层压布(由NISSEKIPLASTO CO.,LTD.制造,商品名“Milife(注册商标)TY1010E”),其中将伸长的聚酯连续纤维在长度和宽度上对齐并层压。此外,将制备之后在室温下单独静置30分钟的W/O乳液涂布到38μm厚的经脱模处理的PET膜上以在光照射之后实现150μm的高度含水的交联聚合物层厚度,并将经涂布表面放置在上述聚酯纤维层压布上。通过使用黑光(15W/cm)利用紫外线(光照度为5mW/cm2,利用具有350nm峰值灵敏度最大波长的TOPCON UVR-T1测得)对所述片进行照射,由此得到了层压片,所述层压片具有310μm的总厚度并包含38μm厚的聚酯纤维层压布、层压在所述聚酯纤维层压布两个表面上的高度含水的交联聚合物层以及在上部和下部最外层上形成的经脱模处理的PET膜。然后,将上部的膜分离,并在130℃下将上述高度含水的交联聚合物加热10分钟以提供多孔双面压敏胶粘片,所述多孔压敏胶粘片A具有约0.3mm的总厚度并包含在聚酯纤维层压布的两个表面上的多孔层。
再加工性评价试验
(制造试验片)
准备作为LCD面板的玻璃板A(由松浪硝子株式会社(MatsunamiGlass Ind.,Ltd.)制造,厚度:1.35mm,尺寸:长度83mm×宽度55mm)和作为盖板的玻璃板B(由松浪硝子株式会社制造,厚度:0.7mm,尺寸:长度120mm×宽度60mm)。将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双面胶粘片(厚度175μm)切割成长度83mm×宽度55mm的尺寸。剥离一个隔膜,并利用手动辊将另一个胶粘表面粘合到玻璃板A的表面上。然后,剥离另一个隔膜,并在下列条件下将其胶粘剂表面粘合到玻璃板B的表面上以提供具有玻璃板/双面胶粘片/玻璃板构造的试验片(尺寸:长度120mm×宽度60mm)。
(粘合条件)
表面压力:0.25MPa
真空度:100Pa
粘合时间:5秒
然后,将上述试验片投入高压釜中,在50℃的温度和0.5MPa的压力的条件下实施高压釜处理并持续15分钟。
此外,在23℃和50%RH的环境下将上述试验片静置1小时,并用于下列再分离试验。
(板分离)
使用具有图3中所示构造的设备并在表1中所示的条件下,相对旋转构成试验片的两个玻璃板A和B。即,将作为LCD面板的玻璃板A插入并固定在形成在第二夹具9的底座8的表面上的框架7中,并通过在制造例2中制造的多孔双面胶粘片将作为盖板的玻璃板B固定在第一夹具6上。在表1中所示的各种条件下利用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动机10旋转第一夹具6以相对旋转玻璃板A和B。相对旋转的旋转轴为玻璃板A和B的重心。其后,在300mm/秒的速度下线性移动第二夹具9(以平行于玻璃板B的方式线性移动玻璃板A)以将插入在玻璃板A和B之间的双面胶粘片分开,从而分离玻璃板A和B。
将试验中试验片的温度设定为23℃。
利用异丙醇对分离之后的玻璃板A和B的表面进行洗涤以除去残留在其上的粘附的胶粘剂。利用数码显微镜(由基恩士株式会社(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VHF-100F”)对洗涤之后的表面进行观察,并对玻璃板的损伤状况(是否存在裂纹、断裂、伤痕等)进行评价。
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
在表1中所示的条件下,实施再加工性评价试验,并对分离之后玻璃板A和B的损伤状况进行评价。
在表中,O是指在两个玻璃板A和B上都不存在裂纹、断裂和伤痕,且×是指在玻璃板A和B中的至少一种玻璃板上存在裂纹、断裂或伤痕。
表1
Figure BDA00002765114500571

Claims (13)

1.一种将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的两个板分离的方法,包括:
使用穿过所述两个板的相对面的垂直线作为旋转轴对所述两个板进行相对旋转以在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中产生剪切应力,其中
由下式(1)表示的有效扭矩T不超过0.085(×106N/m),所述有效扭矩T是在通过用于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的初始运动产生扭矩峰值之后得到的:
式(1):
有效扭矩T=[最大扭矩(N·m)]/[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m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初始运动之后的所述两个板的旋转速度不小于0.01(°/秒)且小于30(°/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在所述初始运动之后以恒速旋转。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旋转开始的1秒内发生所述初始运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实施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直至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破裂。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实施所述两个板的相对旋转,直至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分开。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是光学板,且所述胶粘片是透明胶粘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光学板设置在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表面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光学板是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或触控面板和用于保护的透明板。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板通过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相互粘合,所述胶粘片或可固化树脂层的面积与所述两个板的相对表面的面积大致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粘片是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X)的丙烯酸类胶粘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X)包含单体组分,相对于所述单体组分的总量(100重量%),所述单体组分包含50重量%~100重量%的具有1~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不小于0重量%且小于15重量%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胶粘片具有20重量%~75重量%的凝胶分数。
CN2013100244660A 2012-01-23 2013-01-23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Pending CN1032149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1521A JP2013147621A (ja) 2012-01-23 2012-01-23 貼り合わされた2枚の板の分離方法
JP2012-011521 2012-0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4975A true CN103214975A (zh) 2013-07-24

Family

ID=487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4660A Pending CN103214975A (zh) 2012-01-23 2013-01-23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6575A1 (zh)
JP (1) JP2013147621A (zh)
KR (1) KR20130086186A (zh)
CN (1) CN103214975A (zh)
TW (1) TW2013503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8367A (zh) * 2019-01-29 2019-04-26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合片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9817B2 (en) 2008-05-05 2011-10-18 Illumina, Inc. Compensator for multiple surface imaging
DE102009018156A1 (de) * 2009-04-21 2010-11-18 Ev Group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nnen eines Substrats von einem Trägersubstrat
JP6393127B2 (ja) * 2014-09-10 2018-09-19 丸石産業株式会社 保持パッド
CN111445787B (zh) * 2020-04-15 2022-04-1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120067A1 (ja) * 2021-12-23 2023-06-29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保護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868A (en) * 1989-10-12 1993-12-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separating bonded substrates, in particular disassembl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068727A (en) * 1998-05-13 2000-05-30 Lsi Log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 stiffener member from a flip chip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substrate
JP2003017668A (ja) * 2001-06-29 2003-01-17 Canon Inc 部材の分離方法及び分離装置
JP3880418B2 (ja) * 2002-02-21 2007-0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表示装置への貼着固定方法
JP4953751B2 (ja) * 2006-10-11 2012-06-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からの高分子の回収方法、ならびに再生高分子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US7905977B2 (en) * 2006-11-17 2011-03-15 Sipix Imaging, Inc. Post conversion methods for display devices
US8211270B2 (en) * 2008-11-21 2012-07-0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aching attached boards from each other
US8366873B2 (en) * 2010-04-15 2013-02-05 Suss Microtec Lithography, Gmbh Debonding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ebonding temporary bonded wafers
JP2011054641A (ja) * 2009-08-31 2011-03-17 Nitto Denko Corp 被切断体からのダイシング表面保護テープの剥離除去方法
US8337657B1 (en) * 2010-10-27 2012-12-25 Amkor Technology, Inc. Mechanical tape separation package and method
JP2012117041A (ja) * 2010-11-12 2012-06-2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KR20120104666A (ko) * 2011-03-14 2012-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제조용 디본딩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8367A (zh) * 2019-01-29 2019-04-26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合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335A (zh) 2013-12-16
JP2013147621A (ja) 2013-08-01
KR20130086186A (ko) 2013-07-31
US20130186575A1 (en)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2952A (zh) 制造平板显示器的方法
CN103122227B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214975A (zh)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CN101925664B (zh) 脲基压敏粘合剂
CN103180402B (zh) 具有防滑性质的有机硅改性粘合剂
JP7018260B2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2896875A (zh) 将两个粘合板分离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压敏胶粘片
JP2015232133A (ja) ウレタン系感圧接着剤
CN104531011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
KR20130002288A (ko) 광학용 양면 감압 점착 시트, 광학 부재, 터치 패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분리 방법
WO2006109841A1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CN101573421A (zh) 使用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和常规硅氧烷衬底的层压体
CN104583353A (zh) 脲基和聚氨基甲酸酯基压敏粘合剂共混物
CN104981529A (zh) 丙烯酸系或环烯烃系偏振膜用粘合剂组成物、粘合剂层、带有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系或环烯烃系偏振膜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80260A (zh) 双面多层粘合带
CN108884199A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TW201035269A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W201821576A (zh) 光學用黏著劑層、光學用黏著劑層之製造方法、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4220550A (zh) 光学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膜用粘合剂层、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214974A (zh) 分离两个粘合板的方法
TW202122541A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膜、層壓體及其製備方法
KR20160090803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CN117355588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