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3389B -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3389B
CN103213389B CN201310138218.9A CN201310138218A CN103213389B CN 103213389 B CN103213389 B CN 103213389B CN 201310138218 A CN201310138218 A CN 201310138218A CN 103213389 B CN103213389 B CN 103213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cup
ink storage
dye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82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3389A (zh
Inventor
丁善玉
应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ovy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ovy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ovy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ovy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82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3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3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3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3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3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给墨的印刷机印染机构,该印染机构包括有压印辊、印版辊以及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一侧设有带凹槽的储墨条,储墨条的凹槽面向网纹辊,形成凹槽的两个凸缘上设有刮刀,位于刮刀两端的储墨条凹槽内设有密封部件,左右密封部件、上下刮刀以及储墨条与网纹辊形成储墨腔,所述储墨条上设有油墨孔,所述储墨腔通过油墨孔与外面的油墨输送装置连通。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印染机构,其油墨不会飞溅出来,印刷时即使产生静电,也不会导致油墨着火,同时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印刷机可将油墨印刷在不同材质的表面处,而此类材质包括纸张、布料、塑料或金属等,而这些都需要依赖印刷机。
现今印刷机,请参看图7,其油墨刮刀装置都是空间开放式的,在印刷机上设有印版辊400,印版辊400的一侧设有网纹辊401,网纹辊401的一侧设有油墨刮刀402,网纹辊401的下方则设有一油墨盘403,当实际印刷时,被印刷材料进入印版辊400,油墨刮刀402抵触于网纹辊401上,将多余的油墨刮除,油墨则由刮刀的下方和两侧排入油墨盘403里,而印版辊400则从被刮除油墨后的网纹辊401上转印油墨,再压印至材料上,使得被印材料上印刷出图案或文字。而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因使用与挥发逐渐减少,此时则由人工再于油墨盘中添加新的油墨。
而这种开放式的印刷方式具有以下严重的缺点:
一:由于油墨属于燃点极低的易燃物品,第一禁忌是火和电,对于吸烟人士来说则不能操作印刷机,而当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材料与各滚轮之间互相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当静电聚集到一定强度时,则容易产生火花,极易引发油墨着火,一旦失火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当实际印刷时,需在油墨中添加稀释剂,稀释剂包括有溶剂、甲苯、乙醇等,而这些稀释剂都含有高致癌物,在添加稀释剂的过程中,稀释剂会挥发出刺鼻、恶心的气味,严重影响了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
三:在高速印刷时,油墨会随网纹辊飞溅,如果飞溅到被印刷材料上,则这一段材料将成为废品,如果飞溅到地上,则很难清理,由此大量浪费了油墨。
四:在实际印刷时,由于油墨盘没有任何排墨装置,当在高速印刷时,经常需要往油墨盘里添加油墨,而当停止印刷时,油墨盘里的油墨则很难清理干净,造成油墨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新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给墨的印刷机印染机构,该印染机构包括有压印辊、印版辊以及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一侧设有带凹槽的储墨条,储墨条的凹槽面向网纹辊,形成凹槽的两个凸缘上设有刮刀,位于刮刀两端的储墨条凹槽内设有密封部件,左右密封部件、上下刮刀以及储墨条与网纹辊形成储墨腔,所述储墨条上设有油墨孔,所述储墨腔通过油墨孔与外面的油墨输送装置连通;
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有软质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侧面上下具有向两侧倾斜的斜面,中间具有与网纹辊形成密封的圆弧面,所述刮刀通过夹块固定于具有相同斜度的凸缘上,且靠于斜面上;
所述密封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C型弹片和C型挡片,所述C型弹片和C型挡片固定于储墨条的凹槽内,并与密封块紧挨着;
所述油墨输送装置包括有设于油墨桶上的油泵以及油泵上的进墨输送管与出墨输送管,所述油墨孔包括进墨孔与出墨孔,所述出墨孔与外面的油墨杯连通,所述油墨杯底部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与进墨孔分别与出墨输送管与进墨输送管接通,所述出墨输送管与进墨输送管的另一端管口分别与油墨泵的出墨口与进墨口接通;
所述油墨杯内设有油墨内杯,所述油墨内杯底部与漏孔连通,所述油墨内杯上设有高出于油墨杯的把手,所述油墨内杯杯口低于上面的凸缘的底面;
所述进墨输送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油泵的进墨口与阀门之间设有油墨自排管;
所述储墨条上部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排气孔。
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印刷机具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储墨腔上的刮刀于网纹辊是相互接触的,而油墨位于储墨腔内,因此油墨处于一个封闭的腔体内部,即使在很高印刷速度的情况时,油墨不会飞溅出来。再者因油墨处于封闭的腔体内部,印刷时即使产生静电,也不会导致油墨着火。同时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产生。彻底解决了印刷的安全性和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可由油墨回流装置回收,因此可以被再次重复使用,而此回流装置大大提高了油墨利用率,且不需要频繁的添加油墨,另外保证了油墨具有良好的粘度。又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维持有一定的量,因此当油墨涂布于网纹辊时,网纹辊上的油墨就得以均匀分布,因此印刷的品质就可确保。
附图说明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特征,结合附图示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刮刀腔体与油墨输送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刮刀正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刮刀另一面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油墨由腔体内流向油墨杯的动作图;
图6:本发明的油墨内杯从油墨杯中拿出后的示意图;
图7:目前开放式的印刷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请配合参考图1与图2,该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包括压印辊100、印版辊101、网纹辊102、储墨条200及油墨输送装置300。
如第图3与图5所示,该储墨条200位于网纹辊102的右侧,储墨条200包括上下两凸缘207,两凸缘207形成朝向网纹辊102的凹槽201,两凸缘207的上表面具有与储墨条呈锐角的斜度,该凸缘207的上表面通过夹块206固定有刮刀,位于刮刀202两端的储墨条凹槽201内设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包括软质的密封块203,该密封块203的外侧面上下具有跟凸缘207上表面相同斜度的向两侧倾斜的斜面208,刮刀202的另一部分则靠于该斜面208上,并且刮刀202的刀口与网纹辊102产生线接触,两斜面208的中间具有与网纹辊102形成密封的圆弧面209,这样左右密封块203、上下刮刀202以及储墨条200与网纹辊102形成密封的储墨腔(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储墨条上还设有油墨孔,不可能是完全密封)。为了使密封块203不发生左右移动,本发明在密封块20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C型弹片204和C型挡片205,所述C型弹片204和C型挡片205固定于储墨条200的凹槽201内,并与密封块203紧挨着。
当然,为了让外面的油墨进入储墨腔,还需在储墨条上设置油墨孔,此外还得设置油墨输送装置,本发明设计的油墨输送装置为油泵以及进墨管,利用油泵将外面的油墨通过进墨管由油墨孔进入储墨腔,至于油墨的量可以通过人工或感应器来控制,然而这种只进不出的供墨方式会使油墨的粘度发生改变,导致印染质量变差。
为此,本发明在储墨条外设计了一套油墨的回流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油墨输送装置包括有设于油墨桶301上的油泵302以及油泵上的进墨输送管304与出墨输送管303,另外,油墨孔包括进墨孔210与出墨孔211,在出墨孔211外侧设有油墨杯212,出墨孔211与油墨杯212连通,油墨杯212内设有油墨内杯214,油墨内杯214上设有高出于油墨杯212的把手215,油墨内杯214杯口低于储墨腔的顶部,油墨杯212底部设有漏孔213,油墨内杯214底部与漏孔213连通,该漏孔213与进墨孔210分别与出墨输送管304与进墨输送管303接通,出墨输送管304与进墨输送管303的另一端管口分别与油墨泵302的出墨口与进墨口接通,进墨输送管303上还设有阀门305,阀门305位于油墨泵302的出墨口和进墨孔210之间,油墨泵302的出墨口和阀门305之间还设有油墨自排管306,且自排管306放置于油墨筒301内,所述阀门305用以控制油墨泵302的出墨口和进墨孔210的关闭与导通,阀门305可以为自动控制,也可以为手动控制。由此形成油墨输送回流。
当印刷时,油泵302会将位于油墨桶301内的油墨经进墨输送管303输送至储墨腔内,而此输送过程中,若进墨输送管303内的油墨过多时,则油墨会经由自排管306回到油墨筒301内,当油墨进入储墨腔内后,油墨会随网纹辊102的转动将油墨涂布于网纹辊102的外圆表面上,为了避免网纹辊102上有过多的油墨,刮刀202会将网纹辊102上过多的油墨予以刮除,并经印版辊101的压印,而在被印刷材料的表面印刷出所需的文字或图案,而当腔体内部的油墨过多时,如图5所示,油墨会由腔体的出墨孔211流入油墨杯212内部,而当油墨超过油墨内杯214的顶端时,油墨会由油墨内杯214的进入油墨内杯214内部,并流入油墨杯212的漏孔213,再经由出墨输送管304回到油墨桶301内,以供再次印刷使用,由于油墨需超过油墨内杯214的顶端方能回流至油墨筒301内,而油墨内杯的高度不会高于储墨腔,如此即可实现储墨腔内有足够的油墨来进行印刷,同时以较稳定的速度回流,亦可限制回流量。
如图6所示,若要以较快的速度使储墨腔内的油墨回流至油墨桶301内,则可利用把手215将油墨内杯214从油墨杯212的内拿出,如此油墨就不需超过油墨内杯214的顶部,可直接由油墨杯212的漏孔213流出,如此可增快其回流的速度。
另外,储墨条上方设置的排气孔用于排出储墨腔内的空气,使储墨腔内具有良好的环境。
综合上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可由油墨回流装置回收,因此可以被再次重复使用,而此回流装置大大提高了油墨利用率,且不需要频繁的添加油墨,另外保证了油墨具有良好的粘度。又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维持有一定的量,因此当油墨涂布于网纹辊102时,网纹辊102上的油墨就得以均匀分布,因此印刷的品质就可确保。
二、由于储墨腔上的刮刀202于网纹辊102是相互接触的,而油墨位于储墨腔内,因此油墨处于一个封闭的腔体内部,即使在很高印刷速度的情况时,油墨不会飞溅出来。再者因油墨处于封闭的腔体内部,印刷时即使产生静电,也不会导致油墨着火。同时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产生。彻底解决了印刷的安全性和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Claims (6)

1.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所述印染机构包括有压印辊(100)、印版辊(101)以及网纹辊(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102)一侧设有带凹槽(201)的储墨条(200),储墨条的凹槽(201)面向网纹辊(102),形成凹槽(201)的两个凸缘(207)上设有刮刀(202),位于刮刀(202)两端的储墨条凹槽(201)内设有密封部件,左右密封部件、上下刮刀(202)以及储墨条(200)与网纹辊(102)形成储墨腔,所述储墨条(200)上设有油墨孔,所述储墨腔通过油墨孔与外面的油墨输送装置连通,所述油墨输送装置包括有设于油墨桶(301)上的油泵(302)以及油泵上的进墨输送管(304)与出墨输送管(303),所述油墨孔包括进墨孔(210)与出墨孔(211),所述出墨孔(211)与外面的油墨杯(212)连通,所述油墨杯(212)底部设有漏孔(213),所述漏孔(213)与进墨孔(210)分别与出墨输送管(304)与进墨输送管(303)接通,所述出墨输送管(304)与进墨输送管(303)的另一端管口分别与油墨泵(302)的出墨口与进墨口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有软质密封块(203),所述密封块(203)的外侧面上下具有向两侧倾斜的斜面(208),中间具有与网纹辊(102)形成密封的圆弧面(209),所述刮刀(202)通过夹块(206)固定于具有相同斜度的凸缘(207)上,且靠于斜面(2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20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C型弹片(204)和C型挡片(205),所述C型弹片(204)和C型挡片(205)固定于储墨条(200)的凹槽(201)内,并与密封块(203)紧挨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杯(212)内设有油墨内杯(214),所述油墨内杯(214)底部与漏孔(213)连通,所述油墨内杯(214)上设有高出于油墨杯(212)的把手(215),所述油墨内杯(214)杯口低于位于凹槽(201)上方的凸缘(207)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输送管(303)上设有阀门(305),所述油泵(302)的进墨口与阀门(305)之间设有油墨自排管(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条(200)上部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排气孔。
CN201310138218.9A 2013-04-20 2013-04-20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Active CN103213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218.9A CN103213389B (zh) 2013-04-20 2013-04-20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218.9A CN103213389B (zh) 2013-04-20 2013-04-20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3389A CN103213389A (zh) 2013-07-24
CN103213389B true CN103213389B (zh) 2015-03-25

Family

ID=4881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8218.9A Active CN103213389B (zh) 2013-04-20 2013-04-20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3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8981A (zh) * 2015-09-09 2015-11-18 温州方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上墨装置
CN108642964A (zh) * 2018-04-26 2018-10-12 句容市东山纸品厂 一种双向印染装置
CN108556478A (zh) * 2018-06-22 2018-09-21 陈鸿奇 一种印刷或涂布机上的封闭式墨槽主体
CN110053357B (zh) * 2019-05-26 2024-04-30 上海瑞源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纹辊安装结构
CN113478952B (zh) * 2021-06-30 2023-02-03 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圆网印花刮刀装置
CN115352189B (zh) * 2022-09-14 2023-06-16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双刮刀循环供墨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1995A (en) * 1985-06-07 1986-04-15 Motter Printing Press Co. Ink sealing assembly
CN1188448A (zh) * 1995-05-03 1998-07-22 温德莫勒及霍尔希尔公司 转动印刷机上上墨单元的刮刀装置
CN201544528U (zh) * 2008-12-15 2010-08-11 北京贞亨利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腔式刮刀快卡刀片机构
CN201889958U (zh) * 2010-12-16 2011-07-06 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柔版印刷机封闭刮刀的墨腔装置
CN203172159U (zh) * 2013-04-20 2013-09-04 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1995A (en) * 1985-06-07 1986-04-15 Motter Printing Press Co. Ink sealing assembly
CN1188448A (zh) * 1995-05-03 1998-07-22 温德莫勒及霍尔希尔公司 转动印刷机上上墨单元的刮刀装置
CN201544528U (zh) * 2008-12-15 2010-08-11 北京贞亨利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腔式刮刀快卡刀片机构
CN201889958U (zh) * 2010-12-16 2011-07-06 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柔版印刷机封闭刮刀的墨腔装置
CN203172159U (zh) * 2013-04-20 2013-09-04 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3389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3389B (zh)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CN203172159U (zh) 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CN210148899U (zh) 一种用于石墨烯导电浆料印刷的凹版印刷机
CN103635322B (zh) 用于包装材料卷材的柔版印刷的装置
CN105235383A (zh) 凹印机自清洁印版供墨方式
CN107187195A (zh) 一种染料即时混合式印刷装置
CN107791682A (zh) 一种印刷供墨装置
CN211764092U (zh)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便于快速涂墨的涂墨装置
CN204322728U (zh) 封闭式给墨装置
US20090266249A1 (en) Intaglio Plate Wiping System
CN205395423U (zh) 一种凹印印刷的防飞墨结构
CN205149187U (zh) 印刷机油墨回收装置
CN105291554A (zh) 一种基于凹版印刷的印刷刀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81907B (zh) 凹版印刷机
CN207790020U (zh) 一种印刷供墨装置
KR20120066803A (ko) 수성인쇄의 인쇄장치
CN208978446U (zh) 一种凹印机的多功能挡墨装置
CN105058981A (zh)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上墨装置
CN210733542U (zh) 一种可同时刮两种颜色的印刷用刮刀
CN211764232U (zh) 一种防近视油墨印刷装置
CN205768043U (zh) 一种新型印刷机墨槽
CN109835057A (zh) 一种印刷机用印刷辊筒
CN210047197U (zh) 一种清洁方便的水墨印刷机
CN204586116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印刷油墨单元及曲面印刷机
CN208484375U (zh) 具有稳定剂雾化室的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