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330B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330B
CN103210330B CN201180040426.4A CN201180040426A CN103210330B CN 103210330 B CN103210330 B CN 103210330B CN 201180040426 A CN201180040426 A CN 201180040426A CN 103210330 B CN103210330 B CN 103210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joints
split sleeve
optical fibre
open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04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0330A (zh
Inventor
斯特凡·马丁·普夫尼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nis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nis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nisar Corp filed Critical Finisa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10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0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3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74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 G02B6/3877Split slee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和对准两个光纤的光纤连接器。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包括主体、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的圆筒形分开式套管以及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并且包围分开式套管的外壳。主体限定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分开式套管沿着分开式套管的长度限定狭槽,并且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内部光纤的套圈,第二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外部光纤的套圈。外壳的包围第一端的部分比外壳的包围第二端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使得两个光纤能够相互连接,使得光信号能够在两个光纤之间传送。例如,光电器件可以包括具有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的光纤连接器。内部端口可被构造成容纳内部光纤,内部光纤连接至光电器件的内部光学部件或光电部件。外部端口可被构造成容纳外部光纤,外部光纤使光电器件连接至远距离的光电器件。
光电器件的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的特性通常由用于特定光纤连接器类型的工业标准所规定。一些示例性工业标准是TIA/EIA604-3a标准和FOCIS标准。在各个工业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个特征是当向外部光纤上施加侧面载荷(也称为侧面牵拉)时可允许的光功率变化。在侧面载荷过程中,外部光纤上发生应变,这能够使得外部光纤和内部光纤变得不对准。可被规定的另一特征是在光纤连接器被扰动时的可允许的光功率变化。例如,外部光纤可以插入到水平地定位的光纤连接器中,并且限定的重量可以施加到外部光纤上。然后,整个光纤连接器可以沿着它的纵向轴线前后旋转360°,这能够使得外部光纤与内部光纤变得不对准。
因此,需要一种设计成在外部光纤和内部光纤之间不发生未对准的情况下应对侧面载荷和扰动的光纤连接器。
发明内容
一般地,示例实施方式涉及用于连接和对准两个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可以与诸如光电收发器的光电器件相关地应用。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保持插入内部端口中的内部光纤与插入外部端口中的外部光纤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即使在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上或者示例光纤连接器被扰动的情况下。
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包括主体、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的圆筒形分开式套管以及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并且包围分开式套管的外壳。主体限定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分开式套管沿着分开式套管的长度限定狭槽,并且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内部光纤的套圈,第二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外部光纤的套圈。外壳的包围第一端的部分比外壳的包围第二端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包括主体、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的圆筒形分开式套管以及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内并且包围分开式套管的两个或更多个外壳。主体限定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分开式套管沿着分开式套管的长度限定狭槽,并且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内部光纤的套圈,第二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外部光纤的套圈。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第一端的部分比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第二端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这些及其它方面从以下描述和随附的权利要求中将变得更加完全地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描述将通过参考附图中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而给出。可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并且因此不被认为限制了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各方面将通过利用附图进行更加确切和具体的描述和阐述,在附图中:
图1A是第一示例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连接器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1C是图1A的连接器的分开式套管的透视图;
图1D是图1A的连接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E是图1A的连接器的透视后视图;
图1F是关于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和图1A的连接器的各个侧面载荷测试的对比结果的图表;
图2A是第二示例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B是图2A的连接器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2C是图2A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横截面透视图;
图2D是图2A的连接器的透视后视图;
图3是第三示例光纤连接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4是第四示例光纤连接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5是第五示例光纤连接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6是第六示例光纤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7A是第七示例光纤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7B至7D是图7A的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可替代的横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8是第八示例光纤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涉及用于连接和对准两个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本文中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可以与比如光电收发器的光电器件结合应用。本文中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在即使有侧面荷载施加到外部光纤上或者示例光纤连接器被扰动的情况下,保持插入内部端口内的内部光纤和插入外部端口内的外部光纤之间的稳定的对准。
现在将参考附图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可以理解,附图是这些示例实施方式的概略性和示意性的表示,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同时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1.第一示例光纤连接器
首先,参考图1A至1F,其公开了第一示例光纤连接器100的各方面。连接器100是SC连接器,并被构造成集成在诸如光电收发器模块(未示出)的光电器件内。
光电收发器模块可被构造成用于以多个每秒数据速率传送和接收光信号,每秒数据速率包括但不限于1Gbit、2Gbit、2.5Gbit、4Gbit、8Gbit、10Gbit、14Gbit、16Gbit、40Gbit、100Gbit、120Gbit或者更高。另外,光电收发器模块可被构造成用于以多个波长传送和接收光信号,多个波长包括但不限于850nm、1310nm、1470nm、1490nm、1510nm、1530nm、1550nm、1570nm、1590nm或者1610nm。另外,光电收发器模块可被构造成支持各种传送标准,传送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快速以太网(Optical Fast Ethernet)、光学吉比特以太网(OpticalGigabit Ethernet)、10吉比特以太网(10Gigabit Ethernet)、40G以太网、100G以太网以及1x、2x、4x、8x、10x和16x光纤通道。另外,光电收发器模块可被构造成具有基本上符合诸如SFP+MSA、SFFMSA、SFP MSA、CFP MSA或者CXP MSA的多个标准中的任一标准的规格。
如图1A所示,连接器100包括主体102,主体102限定内部端口104和外部端口106。内部光纤150插入内部端口104内,外部光纤160容纳在外部端口106中。例如,一旦内部端口104和内部光纤150装配到光电收发器模块(未示出)内,则内部端口104和内部光纤150将被包覆在光电收发器模块的壳体内,同时,外部端口106和外部光纤160将定位在光电收发器模块的壳体的外部。
如图1B所示,连接器100还包括外壳108,外壳108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110,外壳108和分开式套管110两者均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102内。如图1C所示,分开式套管110沿着分开式套管1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112。如图1B和1C所示,狭槽112使得分开式套管110的内径能够稍小于内部光纤150的套圈152的外径,使得套圈152由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开口端114牢固地夹持。如图1C和1D所示,可以理解,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二开口端116也构造成类似地牢固夹持外部光纤160的套圈162,以便对准内部光纤150和外部光纤160。
另外,如图1D所示,外壳1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端114的部分118比外壳1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二端116的部分120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160上或者光纤连接器100被扰动时,外壳108的部分118的上述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端1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附连至光纤150的套圈152的凸缘122与环124配合使得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端114在外壳108的部分118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将分开式套管110保持在光纤连接器100的主体102内。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端1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110保持内部光纤150和外部光纤160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如以下结合图1F所述,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160上或者示例光纤连接器1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如图1D和1E所示,连接器100还包括键控特征126。键控特征126包括凸缘122和来自外壳108的凸起128。虽然环124已从图1E中除去以暴露键控特征126的方面,但是可以理解,环124促进键控特征126的功能。键控特征126阻止内部光纤150的套圈152的旋转,因此防止对内部光纤150的损坏。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160上或者连接器100被扰动时,键控特征126还使得分开式套管110的第一端114移动/浮动/倾斜。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各种其它键控特征。例如,凸缘122中的狭槽可以与附连至外壳108的销或者连接器100的其它固定部分相互作用。可替代地,矩形或椭圆形的凸缘可以与外壳108上的凹痕或者连接器100的其它固定部分相互作用。
图1F示出具有各种侧面载荷测试的结果的图表170。如图表170所示,侧面载荷在具有固定分开式套管的标准光纤连接器上测试,在标准光纤连接器中产生在1.03dB和2.0dB之间的功率变化。侧面载荷在具有浮动分开式套管的标准光纤连接器上测试,在标准光纤连接器中产生在0.52dB和2.2dB之间的功率变化。相比较而言,侧面载荷在具有外壳108和分开式套管110的示例光纤连接器100上测试,在连接器100中仅产生在0.08dB和0.67dB之间的功率变化。因此,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160(见图1A和1D)上时,外壳108的改进设计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2.第二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考图2A至2D,其示出第二示例光纤连接器200。连接器200是LC连接器并且被构造成集成在光电器件内,例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2A所示,连接器200包括主体202,主体202限定内部端口204和外部端口206。内部光纤250插入内部端口204内,外部光纤(未示出)可被容纳在外部端口206中。例如,一旦内部端口204和内部光纤250装配到光电收发器模块内,则内部端口204和内部光纤250将被包覆在光电收发器模块的壳体内,同时外部端口206和容纳在外部端口206内的外部光纤(未示出)将被定位在光电收发器模块的壳体的外部。
如图2B所示,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08,外壳208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210,外壳208和分开式套管210两者均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202内。分开式套管210沿着分开式套管2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如图2B和2C所示,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开口端214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250的套圈252,同时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二开口端216被构造成牢固地夹持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以便对准内部光纤与外部光纤。
另外,如图2C所示,外壳2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端214的部分218比外壳2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二端216的部分220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200被扰动时,外壳208的部分218的上述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端2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附连至光纤250的套圈252的凸缘222与环224配合使得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端214能够在外壳208的部分218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使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端214相对于光纤连接器200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210的第一端214移动/浮动/倾斜,这使得分开式套管210能够保持内部光纤2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2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如图2C和2D所示,连接器200还包括键控特征226。键控特征226包括凸缘222和来自外壳208的凸起228。虽然环224已从图2D中除去以暴露键控特征226的方面,但是可以理解,环224促进了键控特征226的功能。键控特征226的作用类似于本文中公开的键控特征126。
3.第三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3,其示出第三示例光纤连接器300。连接器300是SC连接器并且被构造成集成到光电器件内,例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3所示,连接器300包括主体302,主体302限定内部端口304和外部端口306。内部光纤(未示出)可以插入内部端口304内,外部光纤(未示出)可以插入外部端口306内。连接器300包括外壳308,外壳308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310,外壳308和分开式套管310两者均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主体302内。分开式套管310沿着分开式套管3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开口端314和第二开口端316分别被构造成容纳并且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和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
另外,如图3所示,外壳3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端314的部分318的直径‘Di’比外壳3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二端316的部分320的直径‘De’大。外壳308的部分318的直径‘Di’还可以逐渐地增大,形成锥形表面。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连接器300被扰动时,外壳308的部分318的上述较大直径‘Di’使得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端3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外壳308的位于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端314的右侧的部分322的直径‘di’大于外壳308的位于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二端316的左侧的部分324的直径‘de’。应当注意,外壳308的部分324的直径‘de’与FOCIS标准基本相符。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300被扰动时,外壳308的部分322的较大直径‘di’进一步使得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端3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310的第一端3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310保持内部光纤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3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4.第四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4,其示出第四示例光纤连接器400。连接器400是SC连接器并且被构造成集成在光电器件内,例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4所示,连接器400包括主体402,主体402限定内部端口404和外部端口406。连接器400还包括第一外壳408和第二外壳409,第一外壳408和第二外壳409一起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410。分开式套管410沿着分开式套管4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开口端414和第二开口端416分别构造成容纳并且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450的套圈452和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
另外,如图4所示,外壳408和409的包围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的阶梯状部分418和419比外壳4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二端416的部分420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400被扰动时,外壳408和409的部分418和419的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附连至光纤450的套圈452的凸缘422与环424配合使得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能够在外壳408和409的部分418和419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使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在光纤连接器400内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中。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410保持内部光纤4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4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5.第五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5,其示出第五示例光纤连接器500。除连接器400的阶梯状部分418和419由连接器500中的锥形部分418’和419’替代之外,连接器500与连接器400相同。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400被扰动时,部分418’和419’中的增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移动/浮动/倾斜。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410的第一端414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410保持内部光纤4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示例光纤连接器4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6.第六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6,其示出第六示例光纤连接器600的一部分。尽管在图6中未示出,连接器600的左侧类似于连接器400的左侧。连接器600被构造成集成在光电器件内,例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6所示,连接器600包括外壳608,外壳608至少部分地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610。分开式套管610沿着分开式套管6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一开口端614和第二开口端616分别被构造成容纳并且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650的套圈652和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
另外,如图6所示,外壳6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一端614的部分618比外壳608的其它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示例光纤连接器600被扰动时,外壳608的部分618中的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一端6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
另外,附连至光纤650的套圈652的凸缘622是弹簧加载的。特别地,在将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插入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二端616内之前,弹簧力624和626和/或弹簧力628和630趋于对着外壳608偏压凸缘622。在将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插入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二端616内的过程中,外部光纤的套圈对着内部光纤650的套圈652偏压,由此克服弹簧力624和626和/或弹簧力628和630,以将凸缘622设置在适当的z位置中。弹簧力624和626和/或弹簧力628和630可以帮助将凸缘622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中,而不允许凸缘622相对于连接器600的其它部件摩擦。可以理解,凸缘622既可被构造成具有弹簧力624和626或弹簧力628和630,也可以具有两者。可以进一步地理解,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可以类似地用弹簧加载。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610的第一端614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610保持内部光纤6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6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7.第七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7A至7D,其示出第七示例光纤连接器700。尽管在图7A中未示出,连接器700的左侧类似于连接器400的左侧。连接器700被构造成集成在光电器件内,比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7A所示,连接器700包括外壳708,外壳708至少部分地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710。分开式套管710沿着分开式套管7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开口端714和第二开口端716分别被构造成容纳并且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750的套圈752和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
另外,如图7A所示,外壳7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的部分718比外壳708的其它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700被扰动时,外壳708的部分718中的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附连至光纤750的套圈752的圆形凸缘722与圆环724配合,使得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能够在外壳708的部分718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使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在光纤连接器700内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中。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710保持内部光纤7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7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图7B至7D示出关于图7A的圆形部分726的三种变型。图7B示出圆形凸缘722和成角度的环724’。图7C示出成角度的凸缘722’和成角度的环724’。图7D示出圆形凸缘722和直边环724’’。关于凸缘722和环724的这些变型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使得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能够在外壳708的部分718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使分开式套管710的第一端714在光纤连接器700内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中(见图7A)。
8.第八示例光纤连接器
现在参照图8,其示出第八示例光纤连接器800。尽管在图8中未示出,连接器800的左侧类似于连接器400的左侧。连接器800被构造成集成在光电器件内,例如集成在具有以上关于图1A至1F所述的任一特征的光电收发器模块内。
如图8所示,连接器800包括外壳808,外壳808包围圆筒形分开式套管810。分开式套管810沿着分开式套管810的整个长度限定狭槽(未示出)。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开口端814和第二开口端816分别被构造成容纳并且牢固地夹持内部光纤850的套圈852和外部光纤(未示出)的套圈。
另外,如图8所示,外壳808的包围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端814的部分818比外壳808的其它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当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800被扰动时,外壳808的部分818中的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端814能够移动/浮动/倾斜。另外,附连至光纤850的套圈852的凸缘822与环824一起使得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端814能够在外壳808的部分818内移动/浮动/倾斜,同时使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端814在光纤连接器800内保持在适当的z位置中。
此外,连接器800包括垫圈826。在侧面载荷施加在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800被扰动的过程中,凸缘822在垫圈826上倾斜,其中,凸缘822的一侧嵌入垫圈826内并且产生更高的摩擦。同时,垫圈826能够在即使凸缘822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以相对于环824的低摩擦滑动。因此,垫圈826被构造成减小凸缘822和环824之间的摩擦。垫圈826和凸缘82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如以上关于图7A至7D所述。
在侧面载荷或扰动过程中,使分开式套管810的第一端814移动/浮动/倾斜,这允许分开式套管810保持内部光纤850和外部光纤(未示出)之间的稳定的对准。当侧面载荷施加到外部光纤(未示出)上或者光纤连接器800被扰动时,这种稳定的对准有助于低水平的功率变化。
虽然本文中所公开的由每个分开式套管限定的每个狭槽基本垂直于分开式套管的端部,但是可以理解,本文中所公开的狭槽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替代地相对于分开式套管的端部以一定的其它角度延伸。另外,虽然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是SC或LC连接,但是可以理解,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光纤连接器的各方面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其它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FC、MU、ST、FDDI、ESCON、E2000、MT-RJ、SMA905/906和D4光纤连接器。
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体现在其它特定形式中。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被认为在所有方面中仅作为例示而非限制。

Claims (20)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
圆筒形分开式套管,所述圆筒形分开式套管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主体内,所述分开式套管沿着所述分开式套管的长度限定狭槽,所述分开式套管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内部光纤的套圈,所述第二开口端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外部光纤的套圈;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围所述分开式套管,所述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一开口端的部分比所述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所述分开式套管的所述第一开口端能够在所述外壳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
凸缘,所述凸缘附连至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
环,所述环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凸缘,所述环和所述凸缘配合以使所述分开式套管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在所述光纤连接器内保持在所述光纤连接器的适当的纵向位置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来自所述外壳的一个或更多个凸起,所述凸起被构造成与附连至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所述凸缘相互作用,以阻止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凸起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销,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销与限定在附连至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所述凸缘中的狭槽相互作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附连至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所述凸缘是弹簧加载的,使得弹簧力趋于朝向所述外壳偏压所述凸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附连至所述外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凸缘是弹簧加载的,使得弹簧力趋于朝向所述外壳偏压附连至所述外部光纤的所述套圈的所述凸缘。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凸缘的表面是圆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环的面向所述凸缘的圆形表面的表面也是圆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环的面向所述凸缘的圆形表面的表面成一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凸缘的表面成一定角度,所述环的面向所述凸缘的成一定角度的表面的表面也成一定角度。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定位在所述凸缘与所述环之间并且包围所述内部光纤的所述套圈,其中,所述垫圈被构造成减小所述凸缘与所述环之间的摩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狭槽沿着所述分开式套管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不垂直于所述分开式套管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是SC、LC、MU、ST、FDDI、ESCON、E2000、MT-RJ、SMA 905/906或者D4连接器中的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一开口端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内部空隙逐渐地增大以产生锥形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
所述外壳的紧邻但不包围所述第一开口端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壳的紧邻但不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部分的直径;
所述外壳的紧邻但不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所述部分的直径与FOCIS标准相符。
16.一种光电收发器模块,所述光电收发器模块具有以下规格,所述规格与CFP MSA相符并且包括集成在所述光电收发器模块中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光纤连接器。
17.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
圆筒形分开式套管,所述圆筒形分开式套管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主体内,所述分开式套管沿着所述圆筒形分开式套管的长度限定狭槽,所述分开式套管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被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内部光纤的套圈,所述第二开口端被构造成容纳和夹持外部光纤的套圈;以及
两个或更多个外壳,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围所述分开式套管,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一开口端的部分比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使得所述分开式套管的所述第一开口端能够在所述外壳内运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包括阶梯状表面,所述阶梯状表面中的每一个均比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所述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包括锥形表面,所述锥形表面中的每一个均比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外壳的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所述部分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隙。
20.一种光电收发器模块,所述光电收发器模块具有以下规格,所述规格与CFP MSA相符并且包括集成在所述光电收发器模块中的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光纤连接器。
CN201180040426.4A 2010-06-21 2011-06-21 光纤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674810P 2010-06-21 2010-06-21
US61/356,748 2010-06-21
US13/165,653 US8622626B2 (en) 2010-06-21 2011-06-21 Fiber optic connectors
PCT/US2011/041297 WO2011163266A2 (en) 2010-06-21 2011-06-21 Fiber optic connectors
US13/165,653 2011-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330A CN103210330A (zh) 2013-07-17
CN103210330B true CN103210330B (zh) 2015-08-05

Family

ID=4537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04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330B (zh) 2010-06-21 2011-06-21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22626B2 (zh)
EP (1) EP2583127A4 (zh)
CN (1) CN103210330B (zh)
WO (1) WO201116326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5304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Alliance Fiber Optic Products, Inc. LC Adapter for Compact Optical Interconnections
US10042128B2 (en) * 2016-06-17 2018-08-07 Acacia Communications, Inc. Space sav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4A (zh) * 1993-09-03 1996-10-16 雷伊公司 光纤连接器
US5774611A (en) * 1995-03-08 1998-06-3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housing therefor
JP200707942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Adamant Kogyo Co Ltd 光レセプタク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8204A (ja) * 1987-01-20 1988-07-22 Nec Corp 光アダプタ
JPH03242607A (ja) * 1990-02-21 1991-10-29 Shimeo Seimitsu Kk 光コネクタ用スリーブ
JPH1138276A (ja) * 1997-07-22 1999-02-12 Seiko Giken:Kk 光コネクタの構造およびその調心方法
JP2000039539A (ja) * 1998-07-23 2000-02-08 Suncall Corp 光コネクタ用割スリーブ
US7048448B2 (en) * 2002-11-01 2006-05-23 Finisar Corporation Precision ferrule connector assembly
US7878716B2 (en) * 2005-04-29 2011-02-01 Finisar Corporation Ferrule connector assembly
JP5090420B2 (ja) * 2009-10-05 2012-12-05 サンコール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接続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光コネクタと光アダプ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4A (zh) * 1993-09-03 1996-10-16 雷伊公司 光纤连接器
US5774611A (en) * 1995-03-08 1998-06-3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housing therefor
JP200707942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Adamant Kogyo Co Ltd 光レセプタク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5808A1 (en) 2012-06-21
WO2011163266A3 (en) 2012-05-03
EP2583127A2 (en) 2013-04-24
US8622626B2 (en) 2014-01-07
EP2583127A4 (en) 2018-01-10
WO2011163266A2 (en) 2011-12-29
CN103210330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80544A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8870469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to a fiber optic cable
EP2184629B1 (en) Fiber optic receptacle and plug assembly, the receptacle including an alignment sleeve insert
AU2012287307B2 (en) Ferrule retainers having access window(s) for accessing and/or referencing a fiber optic ferrule, and relat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ies, connectors, and referencing methods
US1014601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119489B (zh) 用于光学部件的成像接口
WO2013184663A1 (en) Ferrule holders with an integral lead-in tube employed i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connectors, and methods
EP3143443A1 (en) Multimode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employing modal-conditioning fiber
US7802925B2 (e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receptacle module
US9151912B2 (en) Optical fiber segment holders including shielded optical fiber segments, connectors, and methods
AU2008205676B2 (en) Non-physical contact visual fault locator coupler
CN103210330B (zh) 光纤连接器
KR20080018128A (ko) 광 리셉터클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리셉터클 모듈
US10025038B2 (en) Optical adaptor for mounting to a receptacle to optically couple connectorized optical cables
US7014370B2 (en) Bare fiber optical connecting devices
TWI398684B (zh) 光纖連接器與光纖連接器組
KR101712062B1 (ko) 광감쇠기 적용형 다채널 광커넥터 접속용 어댑터
JP7201276B2 (ja) 光ファイバベンディングを防止する現場組み立て型光コネクター
WO2020018809A1 (en) Fiber connectors for m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ing multimode optical fibers
US20220038177A1 (en) Optical-fiber device for one-cord reference optical power loss measurement
US20230086950A1 (en) Splice-on optical connectors for multicore fibers
IL283017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TW201942610A (zh) 多芯光纖衰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