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421B -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421B
CN103209421B CN201210012242.3A CN201210012242A CN103209421B CN 103209421 B CN103209421 B CN 103209421B CN 201210012242 A CN201210012242 A CN 201210012242A CN 103209421 B CN103209421 B CN 103209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r
base station
range finding
radio base
cognitiv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22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9421A (zh
Inventor
刘建明
陶雄强
李祥珍
邢益海
闫淑辉
胡炜
徐宏
祝锋
邓晓晖
王雪霞
王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122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9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9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认知无线电设备采用能量检测方法对授权发射机进行频谱检测,向决策中心上报自身的地理信息以及感知到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B、决策中心根据认知无线电设备上报的地理信息以及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C、决策中心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确定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并通知所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基站;D、认知无线电基站收到来自决策中心的通知后,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认知无线电(CR)是一种通过感知频谱然后进行动态的频谱资源分配的技术,其目标在于从时间、空间和频率等多维度实现对频谱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包括一个基站和多个认知用户,认知用户通过对信道的感知来检测授权用户是否存在。当认知用户在某一频段检测到授权用户存在时,认知用户进行频谱切换离开该频段以避免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
在实际网络中,认知无线电设备不但要对授权发射机信号进行检测,还需要对受干扰更加敏感的授权用户接收机进行检测,或采用相应的措施避免对授权用户接收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即授权用户接收机只接收信号,不发射信号,我们称之为“隐终端”。现有技术中,认知无线电网络导致很难对隐终端进行检测,因此容易产生认知无线电设备对隐终端造成有害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情况出现。
现有技术中,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对授权用户的检测分为基于发射机信号检测和基于接收机信号检测两大类。
基于发射机信号检测方式是指认知无线电用户通过检测来自授权发射机的信号来判断认知无线电用户通信范围内是否存在潜在的、可能被干扰的授权用户,进而确定是否存在频谱空穴。
目前基于接收机信号检测主要有两类方法:本振泄露检测、干扰温度检测。下面分别说明。
1、本振泄露检测是根据授权用户接收机射频端是否存在本地振荡器泄露功率进行判断的。目前无线电接收机基本上都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结构,为了将射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信号,需要本地振荡器。将本地振荡器调谐到一个特定的频率并与输入的射频信号混合,则此射频频段可下变频到中频频段。当授权用户接收机工作时,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经过接收机内的本地振荡器后会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一些信号不可避免的会从天线泄露出去,可以通过检测该泄露信号的有无来判断接收机是否在工作。检测器可以使用匹配滤波器或能量检测的方法。如果要采用匹配滤波器进行相干检测,实际上是比较难实现的,若采用次优的能量检测的话,该方法检测性能相对来说就较差。在实际应用中,直接让认知用户来检测本振泄露功率有点不切实际,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认知无线电的接收机而言,远距离的检测本振泄露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当二者的距离较远时,要得到较高的检测概率需要的检测时间比较长,检测的速度不能得到保证;二是本振泄露功率是变化的,若认知用户利用变化的功率来近似估计授权用户接收机,则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用一些小的、低成本的传感器安置在接收端,当传感器检测到本振泄露功率时,就会以特定的功率通过一个特殊的控制信道通知该区域使用该信道的认知用户,以保证不对授权用户产生干扰。基于本振泄露的检测方法受到检测距离的限制,远距离的检测本振泄露功率将十分困难,价值本振泄露的功率是动态变化的,这都将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延长检测时间。
2、干扰温度检测中的干扰温度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要求发射基站有意识地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使接收端接收信号功率接近其噪声电平(噪声功率统计平均值)。当接收端工作频段内出现未知干扰信号时,不同的频点的峰值将超出原有的噪声电平,噪声电平相应被提高。干扰温度模型不使用噪声电平作为判别门限,而是使用干扰温度即接收端所能容忍的新增干扰数量来判别。干扰温度模型是对多个射频信号能量进行积累,获得其最大容量的对应信号能量作为判别门限。依据干扰温度模型,在某频段内,只要认知用户发射机工作数量不超过判别门限,认知用户就可以使用该频段。认知用户造成的干扰是由于认知用户的接入而对授权用户造成的干扰,当授权用户系统允许认知用户接入时,认知用户就会对授权用户系统造成干扰。但是只要干扰温度小于授权用户所能容忍的干扰温度的最大限(即干扰温度界限),就不会对授权用户系统造成干扰,认知用户就可以借用该频段进行通信。这种方法还有它的难点,难点在于能否有效地探测到干扰温度。认知无线电用户能够知晓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自己的准确位置,然而,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衡量或估算授权用户处的干扰温度。由于授权用户接收机被动接收信号,认知无线电用户无法知道它的准确位置。此外,如果认知无线电用户不能探测到它们的传输对所有的授权用户接收机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此时对授权用户的干扰温度测量也是不可行的。基于干扰温度检测的技术难题还有:在每一目标频段上都要重复执行特征频谱的计算,导致算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计算量较大。另外,由于有些授权用户接收机处在授权发射机覆盖范围和正常解码范围的边缘,因而无法准确评测所有授权用户接收机的接受性能。
虽然基于授权接收机的检测方法是理论上最有效且最直接的量化授权接收机受干扰程度以及检测判决频谱机会的手段,但是目前以接收机为中心的干扰温度测量和本振泄漏检测还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实现方法仍不成熟。因此,一种替代方案是,将对授权用户接收机的检测转换为对授权发射机的检测。为了避免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对其辐射范围内潜在授权用户接收机的干扰,认知无线电用户的检测范围从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辐射范围扩大到授权发射机辐射范围与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辐射范围之和,即从保证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辐射范围内没有授权用户接收机转换为保证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辐射范围内没有正处在授权发射机正常辐射范围内的授权用户接收机,从而可将认知无线电用户对授权用户接收机的检测转化为对授权发射机信号的检测。
基于对授权用户接收机检测转化为对授权发射机信号检测的方法虽行之有效,但这种对频谱范围的扩大将势必造成一些原本可以接入频谱机会的浪费。如认知无线电用户发射机实际上并不会对某些授权用户接受造成干扰,但是由于检测范围的扩大,认知无线电用户检测到了授权发射机的信号,从而放弃了接入该原本可能接入的频谱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可以在保证隐终端正常通信的基础上,避免网内不必要的频谱切换,提高全网频谱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认知无线电设备采用能量检测方法对授权发射机进行频谱检测,向决策中心上报自身的地理信息以及感知到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
B1、决策中心根据认知无线电设备的类别、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以及认知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信息离散度,从认知无线电设备中选择m个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第一组测距节点;m≥3;
B2、决策中心根据第一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和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
C、决策中心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确定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并通知所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基站;
D、认知无线电基站收到来自决策中心的通知后,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较佳地,所述认知无线电设备为认知无线电终端或认知无线电基站。
较佳地,步骤B1选择测距节点遵循如下规则:
规则一:优选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测距节点;
规则二:在保证规则一的情况下,优选信号强的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测距节点;
规则三:在保证规则一和规则二的情况下,且认知无线电基站的数目小于3时,选择地理信息相对分散的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测距节点。
较佳地,所述m=3,若存在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则步骤B1包括:
将所述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测距节点;
选取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最接近所述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间的垂直平分线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三个测距节点。
较佳地,所述m=3,若存在一个认知无线电基站,则步骤B1包括:
将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第一个测距节点;
选取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距离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最远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二个测距节点;
在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选取最接近第一个测距节点和第二个测距节点间的垂直平分线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三个测距节点。
较佳地,步骤B2包括:
B21、根据3个测距节点上报的能量信息以及公式Pathloss=69.55+26.16*log(fc)-13.82*log(hb)-α+(44.9-6.55*log(hb))*log(d)计算这3个测距节点与授权发射机之间的距离d;其中,pathloss为路径损耗;α为移动天线的校正因子;hb为基站天线高度;fc为载波频率;
B22、根据所述3个测距节点与授权发射机之间的距离,以及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确定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
B23、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地理信息,计算出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较佳地,所述步骤B2包括:
决策中心根据第一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第一地理位置;
决策中心从认知无线电设备中选择出n个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第二组测距节点,将选取结果下发给第二组测距节点;第二组测距节点上报授权发射机信号能量和自身地理信息位置,决策中心根据第二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位置计算授权发射机的第二地理位置,取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二地理位置的中点作为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并据此计算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较佳地,步骤C所述确定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包括:
根据公式 Y = H 0 , R 1 + R 2 ≤ d H 1 , R 1 + R 2 > d 对认知无线电基站进行标记,其中,R1为授权发射机覆盖半径,R2为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覆盖半径,d为授权发射机与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间的距离,标记H0表示该认知无线电基站与授权发射机为无覆盖范围重叠,标记H1表示该认知无线电基站与授权发射机为有覆盖范围重叠。
较佳地,步骤D为:认知无线电基站接到通知后,确定自身没有感知到该授权发射机,则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较佳地,步骤C所述通知所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包括:
决策中心仅向未上报该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发送通知;或者,决策中心仅向地理位置位于所述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之外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发送通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认知无线电设备向决策中心上报自身的地理信息以及感知到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决策中心运用测距方法对授权发射机进行定位,并根据测距结果对网络进行重构或者对空闲频谱列表进行重设置。本发明适用于发现和检测授权基站的工作范围,并有效地避免干扰授权隐终端的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干扰温度检测中的干扰温度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一种典型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授权用户接收机通常表现为隐终端,即自身只接受信号,而不向外界主动发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节点无法对隐终端进行有效的检测,导致认知节点有可能干扰隐终端的正常通信。现有技术中在理论上比较成型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有以下两个:1、干扰温度估计检测,2、接收机本振泄露检测。但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目前难以实现。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检测授权发射机位置和覆盖范围,给出一种自动调节认知网络使用频率或者覆盖范围的方法,以解决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正常通信的问题。并使不受干扰的CR基站继续使用原频率,提高频谱在全网的利用率。本发明提出的认知网络的网络架构中的基本思想是运用测距方法对授权发射机进行定位,并根据测距结果对网络进行重构或者对空闲频谱列表进行重设置。本发明适用于发现和检测授权基站的工作范围,并有效地避免干扰授权隐终端的正常通信。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特点以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本发明方案的网络场景需满足如下条件:
A、第一认知无线电基站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覆盖范围有重叠,但第一认知无线电基站本身不落在授权发射机覆盖范围内,即无法检测到授权发射机信号;
B、授权发射机与第一认知无线电基站的重叠覆盖范围内没有认知无线电用户,该重叠覆盖范围内有可能存在授权用户隐终端;
C、授权发射机覆盖范围内,有至少3个认知节点。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一种典型的网络场景。其中,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用211表示,202、203、206、207均为认知无线电基站,其相应的覆盖范围分别用212、213、216、217表示。204为认知无线电终端,其发射机覆盖范围用204表示。认知无线电基站207的覆盖范围217与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211有重叠,隐终端205在所述重叠覆盖范围内,但认知无线电基站207本身不在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211内,且该重叠覆盖范围内也没有其他认知无线电用户,无法检测授权基站201的发射机信号。认知无线电基站202、203、认知无线电用户204均在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内。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流程,该流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频谱检测阶段,在该阶段中,具体完成如下工作:
步骤301:认知无线电设备(认知无线电用户或认知无线电基站)周期性的对授权发射机进行频谱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一步能量检测或两步感知(能量检测和循环平稳特征检测等)。对授权发射机的检测不限于这两种检测方法,但至少需有一次能量检测。
步骤302:认知无线电设备判断在使用能量检测法是否检测到授权发射机信号,若是,执行步骤303,否则返回步骤301。
步骤303:认知无线电用户存储自己的地理信息、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等备用。
第二阶段为确定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及覆盖范围的过程,该阶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4:认知无线电节点向决策中心上报本节点的地理信息及感知到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水平;
步骤305:决策中心根据认知用户类别(认知无线电基站或者认知无线电用户)、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在通常情况下优选信号较强的节点)、认知节点的地理信息离散度来选择测距节点。
决策中心为网络节点,可以布置在授权基站,也可以布置在认知无线电基站,或者布置在其他网元,或者为专用节点。
在通常情况选择测距节点遵循如下规则:
第一,优选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测距节点;
第二,在保证第一条的情况下,优选信号强的节点作为测距节点;
第三,在保证第一、二条的情况下,选择地理信息相对分散的节点作为测距节点(不包含认知基站大于3的情况)。具体选择策略如下:
1)若认知基站>3,则选择信号强度前3位的基站作为测距基站,不必考虑地理信息规则;
2)若认知基站数目N<3,首选将认知基站选为测距节点,然后选择信号强度在门限值以上的认知用户。在此分两种情况:
a、有两个CR基站可作为测距节点。
在所有感知到授权发射机的信号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取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CR用户,在这其中,选取最接近两个CR基站间的垂直平分线的用户为测距节点;
b、只有一个CR基站可作为测距节点。
先取接收到授权发射机信号强度在前1/2的CR用户,在这其中,选取离该CR基站最远的用户作为第二个测距节点,然后在接收到授权发射机信号强度在前1/2的CR用户中,选取最接近两个测距节点间的垂直平分线的用户为第三个测距节点。
步骤306:决策中心根据测距节点上报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和节点的地理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
以下采用奥村哈塔模型对本步骤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模型计算。
Pathloss=69.55+26.16*log(fc)-13.82*log(hb)-α+(44.9-6.55*log(hb))*log(d)(1)
其中,α=8.29*(log(1.54*hm))2
参数说明:pathloss为路径损耗;α为移动天线的校正因子;hb为基站天线高度;fc为载波频率;d为测距节点与授权发射机之间的距离。
在公式1中,α,hb,fc可认为是常量,我们可根据pathloss计算d,从而得出测距节点到授权发射机的距离。
根据3个测距节点上报的能量信息,可得出3个距离值,这三个距离值可唯一确定授权发射机的相对位置。之后再根据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可计算出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最后再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地理信息,可计算出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步骤307:为了提高测距准确度,此时决策中心可以根据上一次上报的能量信息和地理信息判断是否对授权发射机进行第二次测距,若是则执行步骤308-311,否则转至第三阶段,执行步骤312。该步骤以及步骤308-311为可选步骤。
步骤308:决策中心可根据测距节点选取规则重新选取第一组测距节点以外的CR节点作为第二组测距节点,或直接使用第一组测距节点作为第二组测距节点,将选取结果下发给测距节点。
步骤309:第二组测距节点进行第二次授权发射机频谱感知,存储能量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310:测距节点上报授权发射机信号能量和自身地理信息位置。
步骤311:决策中心根据采集的能量和节点的地理信息位置计算授权发射机的位置。并联合第一次测距结果,取两次测距结果的中点作为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并据此计算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第三阶段为根据授权发射机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通知有覆盖范围交叉的认知基站改变频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2:决策中心判断可能干扰隐终端的CR基站。具体地,决策中心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计算哪些CR基站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
Y = H 0 , R 1 + R 2 &le; d H 1 , R 1 + R 2 > d - - - ( 2 )
其中,
R1为授权发射机覆盖半径,R2为某一CR基站覆盖半径,d为授权发射机与该CR基站间的距离。
H0记为无覆盖重叠,H1记为有覆盖重叠。
步骤313:决策中心通知所确定的可能干扰隐终端的CR基站(其中,需排除已经感知到授权发射机的CR基站),CR基站接到通知后,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该步骤中,决策中心可以向所有与授权基站覆盖范围有重叠的CR基站均发送该通知,CR基站接到通知后,确定自身没有感知到该授权发射机,则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若CR基站已经感知到该授权发射机,则无须进行调整。或者,决策中心也可以仅向未上报该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的CR基站发送该通知,或者,决策中心向地理位置位于所述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之外的CR基站发送该通知。
结合图2所示应用场景可知,针对授权基站201来说,认知无线电基站202、认知无线电基站203和认知无线电终端204均在其覆盖范围,因此可以作为测距节点;而认知无线电基站206和认知无线电基站207在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之外,无法作为测距节点。认知无线电基站207的覆盖范围与授权基站201之间有覆盖范围的重叠,因此认知无线电基站207可能对授权基站201覆盖范围内的隐终端造成干扰。通过所述三个测距节点可以确定授权基站201的位置和覆盖范围,确定认知无线电基站207与授权基站201的覆盖范围重叠且位于授权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通知认知无线电基站207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本发明方案基于对授权用户发射机的能量检测和地理信息计算,有效地避免干扰授权隐终端的正常通信。本发明不依赖于授权用户接收机的检测,无需考虑授权用户接收机泄漏功率小,难以检测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这种原因导致检测失败率高的情况。本发明不需重复执行特征频谱的计算,计算量较小,处理时间较短。本发明是基于对授权用户发射机覆盖范围和位置的检测,不涉及授权用户接收机所在位置的判定,因此不存在评测授权用户接收机接收能力的过程,所以较容易实现。本发明可以在保证隐终端正常通信的基础上,避免网内不必要的频谱切换,提高全网频谱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认知无线电设备采用能量检测方法对授权发射机进行频谱检测,向决策中心上报自身的地理信息以及感知到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
B1、决策中心根据认知无线电设备的类别、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以及认知无线电设备的地理信息离散度,从认知无线电设备中选择m个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第一组测距节点;m≥3;
B2、决策中心根据第一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和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
C、决策中心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确定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并通知所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基站;
D、认知无线电基站收到来自决策中心的通知后,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知无线电设备为认知无线电终端或认知无线电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选择测距节点遵循如下规则:
规则一:优选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测距节点;
规则二:在保证规则一的情况下,优选信号强的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测距节点;
规则三:在保证规则一和规则二的情况下,且认知无线电基站的数目小于3时,选择地理信息相对分散的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测距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3,若存在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则步骤B1包括:
将所述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测距节点;
选取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最接近所述两个认知无线电基站间的垂直平分线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三个测距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3,若存在一个认知无线电基站,则步骤B1包括:
将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作为第一个测距节点;
选取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距离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最远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二个测距节点;
在感知到的信号强度在前1/2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中,选取最接近第一个测距节点和第二个测距节点间的垂直平分线的认知无线电终端作为第三个测距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包括:
B21、根据3个测距节点上报的能量信息以及公式Pathloss=69.55+26.16*log(fc)-13.82*log(hb)-α+(44.9-6.55*log(hb))*log(d)计算这3个测距节点与授权发射机之间的距离d;其中,pathloss为路径损耗;α为移动天线的校正因子;hb为基站天线高度;fc为载波频率;
B22、根据所述3个测距节点与授权发射机之间的距离,以及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确定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
B23、根据授权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地理信息,计算出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包括:
决策中心根据第一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计算授权发射机的第一地理位置;
决策中心从认知无线电设备中选择出n个认知无线电设备作为第二组测距节点,将选取结果下发给第二组测距节点;第二组测距节点上报授权发射机信号能量和自身地理信息位置,决策中心根据第二组测距节点上报的测距节点的地理信息位置计算授权发射机的第二地理位置,取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二地理位置的中点作为授权发射机的地理位置,并据此计算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确定覆盖范围与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有重叠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包括:
根据公式 Y = H 0 , R 1 + R 2 &le; d H 1 , R 1 + R 2 > d 对认知无线电基站进行标记,其中,R1为授权发射机覆盖半径,R2为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覆盖半径,d为授权发射机与所述认知无线电基站间的距离,标记H0表示该认知无线电基站与授权发射机为无覆盖范围重叠,标记H1表示该认知无线电基站与授权发射机为有覆盖范围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为:认知无线电基站接到通知后,确定自身没有感知到该授权发射机,则根据相应的机制变更接入频谱,退出授权用户所使用的频率,并更新可用频谱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通知所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包括:
决策中心仅向未上报该授权发射机的能量信息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发送通知;或者,决策中心仅向地理位置位于所述授权发射机的覆盖范围之外的认知无线电基站发送通知。
CN201210012242.3A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9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2242.3A CN103209421B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2242.3A CN103209421B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421A CN103209421A (zh) 2013-07-17
CN103209421B true CN103209421B (zh) 2016-04-13

Family

ID=4875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22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9421B (zh) 2012-01-16 2012-01-16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9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047B (zh) * 2014-04-23 2017-04-12 深圳市磊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密集用户区域的集群ap频道分配和功率调整方法
KR101938513B1 (ko) 2015-04-10 2019-04-11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비허가 반송파의 경합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22103A (zh) * 2016-02-18 2016-06-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无线路由器信号覆盖范围确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825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干扰邻居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CN101419276A (zh) * 2008-12-10 2009-04-29 清华大学 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定位主用户的方法
WO2010009623A1 (zh) * 2008-07-21 2010-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和上报方法及系统、终端、管理中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825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干扰邻居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WO2010009623A1 (zh) * 2008-07-21 2010-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和上报方法及系统、终端、管理中心
CN101419276A (zh) * 2008-12-10 2009-04-29 清华大学 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定位主用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421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1487B2 (en) Detec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889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ordination of radio resources us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78771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cognitive radio environment
JP485601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702635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spectrum availability within a network
Marquez et al. On the use of LoRaWAN in smart cities: A study with blocking interference
Zhao Spectrum opportunity and interference constraint in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JP578061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品質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チップ
Stusek et al. Accuracy assessment and cross-validation of LPWAN propagation models in urban scenarios
Wang et al. On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and 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systems
US9197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emtocell base station
US9210707B2 (en) Sensing threshold determining method and sensor node device
WO2014116149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KR20130064108A (ko) 라디오 주파수 수신기들에서의 결정 지향성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Nasreddine et al. Location-based adaptive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CN103209421B (zh) 一种避免干扰授权用户隐终端通信的方法
US85325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rresponding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634858B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切换系统
Kang Spectrum sensing issu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aso et al. Sensic: Mobility-aware cluster-bas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2917395A (zh) 同频段非相邻载波聚合的执行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6817703B (zh)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Basu et al. Optimization of RF propagation models for cognitive radio
CN115226183B (zh) 通信装置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Cosnita et al. Radio network planning using a design-build-operate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afte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before: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ing hidde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of authorized user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094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1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0948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ing hidde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of authorized user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03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10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03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ing hidde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of authorized user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7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7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7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of avoiding interference with authorized user's hidde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456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7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Pledgee: Bank of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entury City Branch

Pledgor: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456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