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7703B -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7703B
CN106817703B CN201611168400.9A CN201611168400A CN106817703B CN 106817703 B CN106817703 B CN 106817703B CN 201611168400 A CN201611168400 A CN 201611168400A CN 106817703 B CN106817703 B CN 106817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frequency point
optimized
communication cell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84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7703A (zh
Inventor
李伟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684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7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中断小区业务才能完成频点优化的问题,包括:筛选出第一通信小区各载波中的待优化载波;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若为主载波,则构建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的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通过上述方法,利用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来承载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使得待优化载波上的原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继续完成信号传输,从而不需中断小区业务,即可完成频点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覆盖的发展,频点优化技术得到不断强化,广泛应用于各种形态的组网应用中。
从现有技术看,频点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类做法:
第一、单站点频率干扰最小化选择法,即在基站侧,通过对备选频点进行测量,把干扰最小的频点确定为工作频点,进而完成频点优化;
第二、多点频点综合干扰选择法,即在基站侧,通过对每个备选频点所有共小区的拉远单元进行逐个干扰测量,而后对各个拉远单元就该频点的干扰测量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该频点所有拉远单元的综合干扰值,最后把综合干扰值最小的频点确定为工作频点,进而完成频点优化;
第三、频点关联更新法,即把频点自配置或者自优化导致的小区关联参数进行自动关联配置,完善频点优化完备性;
第四、综合基站侧及终端侧的干扰测量情况,以此选择最佳频点。
然而,现有四种技术方案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选择最佳频点之后,基站需要中断小区业务,才能完成频点优化,这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中断小区业务才能完成频点优化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第二通信小区中。
可选地,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包括:
将第一通信小区中的剩余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待优化载波,剩余载波为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各载波;
根据剩余载波构建第二通讯小区;
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讯小区的载波上。
可选地,根据剩余载波构建第二通讯小区,包括:
根据剩余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将剩余载波中除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辅载波。
可选地,还包括:
若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则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并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
可选地,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包括:
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针对每个频点,根据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频点的加权系数;根据频点的加权系数和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根据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
将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作为基站的工作频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构建模块,用于当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时,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优化模块,用于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第二通信小区中。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通信小区中的剩余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待优化载波,剩余载波为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各载波;
根据剩余载波构建第二通讯小区;
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讯小区的载波上。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剩余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将剩余载波中除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辅载波。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还用于用于当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时,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以使优化模块对待优化载波完成优化。
可选地,包括:
优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针对每个频点,根据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频点的加权系数;根据频点的加权系数和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根据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
将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作为基站的工作频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通过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利用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来承载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使得在对待优化载波进行优化期间,待优化载波上的原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继续完成信号传输,从而不需中断小区业务,即可完成频点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优化前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优化后配置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优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简称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站100下的通信小区中包括有:终端101、终端102、终端103和终端104,其中,终端101、终端102、终端103和终端104分别通过载波与基站100进行信号传输。
终端101、终端102、终端103和终端104中的任一个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基站10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该服务器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服务器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简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网络中的服务器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S202: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S203: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S204: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本过程可以由通信小区所属基站完成,也可由独立于通信小区所属基站之外的装置完成,第一通信小区为基站下属诸多通信小区中的一个。此频点优化的操作由通信小区初始上电时刻触发,或者是小区业务过程中,判断本小区干扰超过预设门限值后触发,如,对小区内的A个载波分别设置门限值,当A个载波中有一个载波所受的干扰超过其门限值便触发本优化过程,也可以当A个载波中所受干扰超过门限值的载波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a,便触发本优化过程。
在步骤S201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包含了各载波所受的干扰值大小。对待优化载波的筛选过程根据优化过程触发机制不同而有所区别。若优化过程由第一通信小区初始上电触发,则根据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检测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值,将干扰值超过预设阈值的载波筛选为待优化载波。若优化过程由通信小区A个载波中载波所受干扰值超过门限值触发,则直接将触发本优化过程的载波作为待优化载波,可选地,也可以对小区中各载波都进行检测,获取干扰值,将干扰值超过预设阈值的载波作为待优化载波,可选地,预设阈值低于门限值,这样可以筛选出干扰值低于门限值的载波,优化后的小区通信质量更高。
在步骤S202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区分待优化载波中的主载波和辅载波,二者在之后处理过程有所不同。一般通信小区中包括了多个载波,载波之间通过频点区分,其中有一个载波为主载波,其余载波为辅载波。主载波承载接入作用,仅用于且只有主载波承载下行导频时隙信号(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和广播信息,因而主载波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主载波消失了,那么这个通信小区也不复存在。副载波是为了扩展小区容量,一个载波接入用户是有限的,多个载波能接入更多的用户。由于主载波、辅载波和通信小区之间的关系,使得对主载波和辅载波的优化过程有所区别,因此需先分辨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而后再进行优化。
在步骤S203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这是由于每个小区都必须有一个主载波,若直接在第一通信小区中对主载波进行优化,就必须中断主载波承载的信号,因此也会中断第一通信小区的通信业务,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在对作为主载波的待优化载波进行优化前,需先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较佳地,第二通信小区的覆盖范围与第一通信小区一致,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原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可以顺利接入第二通信小区。
较佳地,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例如,第一通信小区包含了C0、C1、C2和C3四个载波,其中,C0为第一通信小区的主载波,若C0为待优化载波时,则对C0进行优化前,需先构建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包括C1、C2和C3三个载波,即除待优化载波C0之外的其它载波,同时也是剩余载波。
较佳地,将第一通信小区中的剩余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待优化载波,剩余载波为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各载波;根据剩余载波构建第二通讯小区;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讯小区的载波上。构建新的通讯小区,需先清空载波的负载,再将载波加入新小区中。例如,利用第一通信小区的四个载波C0、C1、C2和C3中的C1、C2和C3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则需先将C1、C2和C3中的用户转移至C0上,再将C1、C2和C3加入第二通信小区。这样做不仅可以顺利构建第二通信小区,而且还可以在构建通信小区的过程中,原载波C1、C2和C3所承载的用户仍可以继续利用载波C0完成业务。
较佳地,根据剩余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将剩余载波中除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辅载波。例如,第一通信小区包含了C0、C1、C2和C3四个载波,主载波C0受到了干扰,则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应为C1、C2和C3三个载波中受到干扰最小的载波。由于主载波的质量关系到了第二通信小区中所有用户的通信质量,因此选择第一通信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辅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第二通信小区用户的通信质量。
较佳地,若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则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并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例如,第一通信小区中包括C0、C1、C2和C3四个载波,其中,C0为主载波,C1、C2和C3为辅载波。当C1为待优化载波时,则将C1上的用户切换至C2和C3上,之后,对C1完成优化,即先清空C1载波,再对C1载波进行优化,这样处理,可以使C1载波上的用户在C1载波进行优化时,能够利用C2或C3载波继续进行通信业务,从而不受C1载波优化的影响。
在步骤S204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如图3所示的方式完成频点优化,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配置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S301: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S302:针对每个频点,根据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频点的加权系数;
S303:根据频点的加权系数和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S304:根据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将当前时刻干扰值满足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作为所述基站的工作频点。
以一个待优化载波C0为例,为载波C0配置待优化频点。假如,基站的工作频带中共有F0、F1、F2、F3、F4、F5、F6、F7、F8、F9和F10共11个频点,其中,F0为C0当前时刻的频点,F8、F9和F10为C0所属通信小区中其它载波当前时刻的频点,即基站为待优化载波C0提供的可选频点为F1、F2、F3、F4、F5、F6和F7,这7个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和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如表一所示,表中记录有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其中频点F5和频点F7的历史干扰值为T1时刻的测量值,而其它频点的历史干扰值为T0时刻的测量值。
表一
假如对载波C0进行优化的当前时刻为T2,则需分别根据T2和T0以及T2和T1计算各频点的加权系数。对于负数测量值,加权系数随着测量时刻与当前时刻长度增大而加大,对于正数测量值,加权系数随着测量时刻与当前时刻长度增大而减少,这是由于,一般测量时间据当前时刻越近的历史测量值变化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小,而测量时间据当前时刻越远的历史测量值变化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即通过加权系数,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增大测量时间相对较远的历史测量值。假如根据T2和T0获得的加权系数为1.08,根据T2和T1获得的加权系数为1,则由如表一所示的历史测量值获得如表二所示的核准干扰值。表二中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是历史干扰值和加权系数经过数学运算获得的,并按核准干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可选的,核准干扰值可以为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与加权系数的乘积,也可以为历史干扰值与加权系数的乘积与历史干扰值之和等多种计算方式。
表二
频点 核准干扰值 测量时刻
F4 -89 T0
F1 -86 T0
F2 -84 T0
F5 -83 T1
F3 -77 T0
F0 -75 T1
F6 -68 T0
根据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当前时刻干扰值满足预设的第一阈值的频点,如表二所示的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从频点F4开始依次测量各频点的当前干扰值,例如预设的第一阈值为-86,即频点的当前时刻干扰值不大于-86才可以被用作载波C0的待优化频点。若频点F4的当前时刻干扰值不大于-86,则不再检测其余频点,载波C0以频点F4进行优化;若频点F4的当前时刻干扰值大于-86,则继续检测频点F1,直至检测到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为止,并将此频点用作载波C0的频点优化。
将历史干扰值通过加权系数运算获取的核准干扰值可以相对增大测量时间距当前时刻较远的频点历史干扰值,测量时间距当前时刻较远的历史干扰值所对应的频点其干扰值变化的概率比测量时间距当前时刻较近的历史干扰值所对应的频点的变化的概率大的多,因此,将历史干扰值通过加权系数运算既可以保留原历史干扰值包含的各频点之间历史干扰值大小的部分对比关系,又能综合时间因素,按核准干扰值的顺序依次测量各频点的当前时刻干扰值,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满足要求的频点,节省了频点配置时间。
实施例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优化前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信小区包括四个载波:C0、C1、C2、C3,其中C0是主载波,其他几个载波是辅载波。在T0时刻,C0、C1被检测出受到干扰并触发了优化机制,则从C0、C1中选出信号质量最差的一个载波;假如信号质量最差的是C0,则判断C0是否为主载波,在判断后,发现其为主载波;紧接着从C2、C3中挑选一个信号质量最佳的载波设置为新小区主载波;假定C2最佳,则以C2为主载波构建新小区,并把原小区的用户切换到新小区,此时,新小区可做接入服务的载波包括本轮被挑选出来进行优化的C0载波之外的另外三个载波:C1、C2、C3;为载波C0选择优化后的工作频点并对载波C0进行优化,之后,把C0加入到新小区中进行服务;之后,从新小区中确定载波C1为待优化载波;判断C1载波是否为主载波,在判定后,确定C1不是主载波;把C1上的用户切换到新小区其他载波(即C0、C2、C3上);对C1完成优化后,把C1添加到新小区中进行服务。此时小区的配置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小区优化后配置示意图。
可选地,也可对待优化载波同时进行优化。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的通信小区,包括四个载波:C0、C1、C2、C3,其中C0是主载波,其他几个载波是辅载波。在T0时刻,C0、C1被检测出受到干扰并触发了优化机制,则将C0、C1作为待优化载波;判断C0或C1是否为主载波,在判断后,判定C0为主载波,C1为辅载波;选取C2和C3中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新小区的主载波,如,C2质量较C3更好,则构建C2为主载波的新小区,C3为新小区的辅载波;把原小区的用户切换到新小区;对C0和C1完成载波优化;将优化后的C0和C1加入新小区,获得如图5所示的小区配置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通过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利用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来承载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使得在对待优化载波进行优化期间,待优化载波上的原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继续完成信号传输,从而不需中断小区业务,即可完成频点优化。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点优化装置,该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优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频点优化装置600包括:获取模块601、判断模块602、构建模块603和优化模块604,其中: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判断模块602,用于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构建模块603,用于当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时,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优化模块604,用于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603,具体用于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辅载波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构建模块603,具体还用于将第一通信小区的主载波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603,具体还用于将第一通信小区中的信号质量最好的辅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其它非待优化载波的辅载波上之后,将第一载波设置为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可选地,包括:
构建模块603,还用于用于当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时,将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以使优化模块对待优化载波完成优化。
可选地,包括:
优化模块604,具体用于:
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针对每个频点,根据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频点的加权系数;根据频点的加权系数和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根据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
将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作为基站的工作频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若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对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通过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利用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来承载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使得在对待优化载波进行优化期间,待优化载波上的原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小区中不需优化的载波继续完成信号传输,从而不需中断小区业务,即可完成频点优化。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所述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若所述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对所述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所述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则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的剩余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待优化载波,所述剩余载波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各载波;
根据所述剩余载波构建所述第二通讯小区;
将所述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第二通讯小区的载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剩余载波构建所述第二通讯小区,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将所述剩余载波中除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辅载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则将所述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并对所述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频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包括:
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针对每个频点,根据所述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所述频点的加权系数;根据所述频点的加权系数和所述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所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根据所述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所述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完成频点优化。
6.一种频点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小区中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各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筛选出待优化载波;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待优化载波,判断所述待优化载波是否为主载波;
构建模块,用于当所述待优化载波为主载波时,构建第二通信小区,并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用户切换至第二通信小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包括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待优化载波完成频点优化,并将完成频点优化的所述待优化载波加入至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频点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的剩余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待优化载波,所述剩余载波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各载波;
根据所述剩余载波构建所述第二通讯小区;
将所述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第二通讯小区的载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频点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构建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剩余载波的干扰状态信息,确定信号质量最好的载波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
将所述剩余载波中除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辅载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频点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用于当所述待优化载波不是主载波时,将所述待优化载波上的用户切换至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除所述待优化载波之外的载波上,以使所述优化模块对所述待优化载波完成优化。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频点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优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基站工作频带中各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及对应的历史测量时间;
针对每个频点,根据所述频点的历史测量时间和当前时刻的时间差,确定所述频点的加权系数;根据所述频点的加权系数和所述频点的历史干扰值,得到所述频点的核准干扰值;
根据所述各频点的核准干扰值,将核准干扰值满足设定条件的频点依次进行当前时刻干扰值测量,直至获得所述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干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频点完成频点优化。
CN201611168400.9A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17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8400.9A CN10681770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8400.9A CN10681770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703A CN106817703A (zh) 2017-06-09
CN106817703B true CN106817703B (zh) 2019-11-19

Family

ID=5910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8400.9A Active CN10681770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7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382B (zh) * 2018-10-12 2022-04-15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点对点通信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240A (zh) * 2008-10-14 2010-06-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频点小区中接入载波的选择方法
CN102238660A (zh) * 2010-04-30 2011-11-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
CN102970696A (zh) * 2012-12-14 2013-03-13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频率优化方法
CN105992369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240A (zh) * 2008-10-14 2010-06-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频点小区中接入载波的选择方法
CN102238660A (zh) * 2010-04-30 2011-11-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
CN102970696A (zh) * 2012-12-14 2013-03-13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频率优化方法
CN105992369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703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394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beam selection
KR101794784B1 (ko)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7558592B2 (en) Radio planning for WLANS
CN102036296B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937306B (zh)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302720A (zh) 一种选择波束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03834A (zh) 异构移动网络中的ue测量过程
KR20180070550A (ko) 거주 셀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1779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7820723A (zh) 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US10237793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CN105636219B (zh) 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4244335A (zh) 干扰协调方法、干扰协调装置以及测量装置
CN104010315B (zh)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的小区选择方法
CN111108807A (zh) 蜂窝双重连接的建立
CN103220048A (zh) 一种进行测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81789A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535232B (zh)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686668B (zh) 一种语音回落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03B (zh)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535205A (zh) 频率重耕小区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4105097A (zh) 频率配置方法、频率配置装置和基站
Mkheimer et al. Evaluation and optimisation of GSM network in Jenien City, Palestine
CN102594469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快速测试方法
CN103220681B (zh) 一种配置小区频点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3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