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258A -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258A
CN103202258A CN2013101641516A CN201310164151A CN103202258A CN 103202258 A CN103202258 A CN 103202258A CN 2013101641516 A CN2013101641516 A CN 2013101641516A CN 201310164151 A CN201310164151 A CN 201310164151A CN 103202258 A CN103202258 A CN 103202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
parrot
ligh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41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京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641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2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其技术方案是:1.选购血鹦鹉;2、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3 水质的管理;4、温度控制: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5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6、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7、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其有益效果是:所养成的鹦鹉鱼鱼嘴圆而短,在与其他鱼类混养时不容易攻击其他的鱼类。

Description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出生于观赏鱼养殖世家,耳濡目染中对观赏鱼繁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将原本观赏性较差的普通鹦鹉鱼,繁育成具有更高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观赏鱼意义不言而喻。鹦鹉鱼,也叫血鹦鹉,俗称红财神、财神鱼,全身鲜艳通红,体形椭圆,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血鹦鹉非天然鱼种,它是红魔鬼(Cichlasoma citrinellum)和紫红火口(Cichlasoma synspilum)杂交获得的“新品种”。目前,水族市场除了原始的血鹦鹉种类之外,还有花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紫鹦鹉等种类。传统的鹦鹉鱼的养殖方法所养成的鹦鹉鱼鱼嘴尖而长,在与其他鱼类混养时很容易攻击其他的鱼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的鹦鹉鱼的养殖方法所养成的鹦鹉鱼鱼嘴尖而长,在与其他鱼类混养时很容易攻击其他的鱼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2、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3、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7.5、溶氧8毫克/升;
4、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5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6、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7、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养成的鹦鹉鱼鱼嘴圆而短,在与其他鱼类混养时不容易攻击其他的鱼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2、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3、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溶氧8毫克/升;
4、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5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6、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7、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实施例2|:
1.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2、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3、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7.0、溶氧8毫克/升;
4、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6.5℃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5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6、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7、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5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实施例3:
1.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2、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3、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7.5、溶氧8毫克/升;
4、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6、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7、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2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Claims (4)

1.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b.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c.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7.5、溶氧8毫克/升;
d.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e.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f.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g.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b.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c.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溶氧8毫克/升;
d.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e.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f.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g.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b.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c.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7.0、溶氧8毫克/升;
d.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6.5℃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e.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f.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g.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5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购血鹦鹉:选购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的鹦鹉鱼,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大,体型短;
b.环境:选取安静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放置鹦鹉鱼;
c.水质的管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7.5、溶氧8毫克/升;
d.温度控制: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e.饲养: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虾肉和/或水虱;除了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选用专门为鹦鹉鱼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喂活虾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f.换水: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鱼不退色;
g.光线:定时、定量强光照射,每天保持2小时的强光照射;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每天应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CN2013101641516A 2013-05-07 2013-05-07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Pending CN103202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41516A CN103202258A (zh) 2013-05-07 2013-05-07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41516A CN103202258A (zh) 2013-05-07 2013-05-07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258A true CN103202258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4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41516A Pending CN103202258A (zh) 2013-05-07 2013-05-07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22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1197A (zh) * 2016-04-22 2016-09-21 苏州依科曼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营养液及其应用
CN108477032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天津农学院 一种以黑水虻为饵料饲养鹦鹉鱼的投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1197A (zh) * 2016-04-22 2016-09-21 苏州依科曼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营养液及其应用
CN108477032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天津农学院 一种以黑水虻为饵料饲养鹦鹉鱼的投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775B (zh) 一种洄游型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2187837B (zh) 一种日本沼虾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4823883A (zh) 一种罗氏沼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4115791A (zh) 一种蛋鸭养殖方法
CN101755699B (zh) 细鳞鲑苗种培育方法
CN104604759A (zh) 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CN105145427A (zh) 一种白鱼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3548731A (zh) 一种泥鳅育苗方法
CN101496499B (zh) 云斑尖塘鳢食性驯化方法
CN104542407A (zh) 一种泥鳅苗种二级培育的方法
CN110973019A (zh) 一种用led光源促进红鳍东方鲀从受精卵到仔稚幼鱼期间存活和生长的方法
CN102283153B (zh) 一种秀丽白虾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3918605B (zh) 一种提高汉寿甲鱼产卵量及产卵质量的养殖方法
CN105104252A (zh) 一种食用河蚌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3202258A (zh)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CN103461249A (zh) 一种大菱鲆健康养殖的方法
CN107873574A (zh) 一种小丑鱼在亚热带养殖方法
CN103348935B (zh) 一种赤眼鳟成鱼的养殖方法
CN114946715B (zh) 一种提高大口黑鲈水花工厂化转食成功率的方法
CN103125413A (zh) 一种脊尾白虾非繁殖季节人工促熟方法
CN107581125B (zh) 一种利用led灯提高青虾肉质鲜美度的方法
CN103004661A (zh) 匙吻鲟苗种早期驯化培育方法
CN106212331A (zh) 一种澳洲宝石鲈低盐度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02273419B (zh) 一种马鲛鱼的养成方法
JP3011290U (ja) 鑑賞魚用餌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