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0577A -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0577A
CN103200577A CN2013101002989A CN201310100298A CN103200577A CN 103200577 A CN103200577 A CN 103200577A CN 2013101002989 A CN2013101002989 A CN 2013101002989A CN 201310100298 A CN201310100298 A CN 201310100298A CN 103200577 A CN103200577 A CN 103200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base station
isolated
residential quarters
p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02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0577B (zh
Inventor
张晨璐
刘峰
高阳
董贤东
曹一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02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0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0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5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730 priority patent/WO201415410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0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包括: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对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执行以下步骤:A)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B)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部分小区对同一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从而支持再分组后的不同组别中的小区使用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进行数据传输,并有效控制交叉干扰。

Description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相比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来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网络架构简单,信号时延小,通信质量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按照上下行业务复用方式分类,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分为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和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复用)系统。相比FDD系统来说,TDD系统对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基站可以根据上下行业务量的不同,在基站间使用不同的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无线帧结构。但现有的TDD技术由于交叉干扰(Cross-interference)的存在,限制了TDD系统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的灵活部署。如图1所示,假如基站1服务于终端1、基站2服务于终端2,则当基站1当前使用下行子帧102、基站2当前使用上行子帧104时,除了基站1与终端1、基站2与终端2之间的正常信号2,还存在终端1与终端2、基站1与基站2之间的不同上下行配置导致的干扰信号1,即交叉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于2010年5月启动了eIMTA项目(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Time Division Duplex(TDD)forDownlink-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研究在新版本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旧版本UE混合组网条件下如何实现TDD系统的业务自适应和干扰管理,其中,新版本UE指支持3GPP的R12(第12版本协议)及后续协议版本的用户终端,而旧版本UE指支持3GPP的R12之前的版本协议(如R10、R11等)的用户终端。
为了避免强烈交叉干扰带来的性能损失,3GPP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CCIM(Cell Cluste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该方案在基站部署时,根据基站间传输损耗或干扰水平的大小,将动态配置小区进行分组处理。传输损耗较小或者小区间干扰水平较高的小区被归为一组;传输损耗较大或小区间干扰水平较小的基站归为不同组。组内所有基站必须配置成相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避免产生强烈交叉干扰;不同组之间可以配置成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以自适应上下行业务负载状况。如图3所示,对于宏基站302所服务的多个小区,在利用CCIM技术进行处理之后,分组304、分组306和分组308中的所有小区必须配置成相同的TDD配置,而分组304、分组306和分组308之间可以配置成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
CCIM方案给出了一种有效的TDD动态子帧比例配置干扰避免的方法。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孤立小区环境下,由于小区不受邻小区交叉干扰影响,可以完全根据其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而在动态配置小区密集部署的情况下,由于小区间干扰关系复杂且相互关联,动态配置效率较低。而且一个分组内包含的小区数越多,动态配置产生的增益越小。如图3中“分组308”所示,由于分组308内6个小区间保持相互关联的干扰关系,因此,如果想要避免强烈的交叉干扰,必须将6个小区配置成相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这样一来,对于每个小区来说,必然不可能像孤立小区那样仅根据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动态配置所获得的增益将被大大减弱。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TDD上下行子帧比例动态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急需一种有效的分组方案以实现更高效率的TDD子帧动态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部分小区对同一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从而支持再分组后的不同组别中的小区使用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进行数据传输,并有效控制交叉干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包括: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对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执行以下步骤:A)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B)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干扰隔离小区,并由干扰隔离小区对相同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使得到的多个小组分别成为孤立“小区”,不受邻小区的交叉干扰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每个小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这些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相同,以避免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小区干扰拓扑结构能够清楚地确定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从而将其中可以对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小区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当然,拓扑结构只是一种具体的关系表现形式,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表格、连线等形式,同样可以用于表现多个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或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可以在部署初期通过建立传播模型和理论计算,即可根据计算得到的小区基站间的耦合损耗确定干扰情况,其过程对干扰环境的描述会有一定偏差,但该方案实现简单,只需要在部署初期通过一次性测量计算完成“关键小区”选择,不需要后期的再调整。另一种情况下,在建网完成后,通过实地进行交叉干扰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干扰情况,这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稍显复杂,但其干扰环境包括eNB(基站)到eNB的交叉干扰或/和UE(用户设备,相当于终端)到UE的交叉干扰,因而描述的干扰环境更加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存在干扰的关系数量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评判是否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的标准。通过对上述标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的记载,从而可以由基站或其他设备实现对干扰隔离小区的自动选择;当然,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规定的标准,人工选择干扰隔离小区。同时,基站或其他设备可以对其自动选择的结果与用户人工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断修正上述标准,以期实现更为准确、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小区选择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在该技术方案中,TDD系统中定义了多种无线帧结构,其中包含0~9共10个子帧,在不同的无线帧结构中,上述10个子帧可能为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但在已经定义了的#0~#6共7种子帧配置参数中,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相同(其中,对于序号为6的子帧,在#0~#2、#6中为特殊子帧,在#3~#5中为下行子帧,但由于特殊子帧无论在何种配置中均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但仅在部分配置中允许上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将特殊子帧看作为下行子帧),因而通过将干扰隔离小区配置为仅使用这些传输方向相同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使其不会与其他小组中的小区产生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比较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配置干扰隔离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更加符合干扰隔离小区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限制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子帧,比如当某个小组使用#1子帧配置、干扰隔离小区使用#2子帧配置时,则干扰隔离小区将被禁用序号为3和8的子帧,以确保上述小组中的小区能够免受交叉干扰,但其他小组则可以任意动态配置其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物理上减小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或直接关闭干扰隔离小区,从而人为地构成“隔离带”,使得多个小组之间被物理地分隔开来,避免交叉干扰;或是当重复覆盖区域的交叉干扰较小或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时,显然也可以避免交叉干扰对终端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小或被关闭,但由于该通信系统内使用的是动态配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的情况,因而不会影响到对终端的信号覆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单元,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从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数据交互单元,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发送隔离控制信令,从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干扰隔离小区,并由干扰隔离小区对相同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使得到的多个小组分别成为孤立“小区”,不受邻小区的交叉干扰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每个小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这些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相同,以避免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小区干扰拓扑结构能够清楚地确定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从而将其中可以对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小区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当然,拓扑结构只是一种具体的关系表现形式,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表格、连线等形式,同样可以用于表现多个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可以在部署初期通过建立传播模型和理论计算,即可根据计算得到的小区基站间的耦合损耗确定干扰情况,其过程对干扰环境的描述会有一定偏差,但该方案实现简单,只需要在部署初期通过一次性测量计算完成“关键小区”选择,不需要后期的再调整。另一种情况下,在建网完成后,通过实地进行交叉干扰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干扰情况,这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稍显复杂,但其干扰环境包括eNB到eNB的交叉干扰或/和UE到UE的交叉干扰,因而描述的干扰环境更加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并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存在干扰的关系数量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评判是否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的标准。通过对上述标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的记载,从而可以由基站或其他设备实现对干扰隔离小区的自动选择;当然,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规定的标准,人工选择干扰隔离小区。同时,基站或其他设备可以对其自动选择的结果与用户人工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断修正上述标准,以期实现更为准确、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小区选择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静态配置信息,所述静态配置信息用于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在该技术方案中,TDD系统中定义了多种无线帧结构,其中包含0~9共10个子帧,在不同的无线帧结构中,上述10个子帧可能为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但在已经定义了的#0~#6共7种子帧配置参数中,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相同(其中,对于序号为6的子帧,在#0~#2、#6中为特殊子帧,在#3~#5中为下行子帧,但由于特殊子帧无论在何种配置中均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但仅在部分配置中允许上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将特殊子帧看作为下行子帧),因而通过将干扰隔离小区配置为仅使用这些传输方向相同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使其不会与其他小组中的小区产生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动态配置信息,所述动态配置信息用于: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比较自身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配置干扰隔离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更加符合干扰隔离小区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限制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子帧,比如当某个小组使用#1子帧配置、干扰隔离小区使用#2子帧配置时,则干扰隔离小区将被禁用序号为3和8的子帧,以确保上述小组中的小区能够免受交叉干扰,但其他小组则可以任意动态配置其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范围调整信息,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控制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物理上减小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或直接关闭干扰隔离小区,从而人为地构成“隔离带”,使得多个小组之间被物理地分隔开来,避免交叉干扰;或是当重复覆盖区域的交叉干扰较小或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时,显然也可以避免交叉干扰对终端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小或被关闭,但由于该通信系统内使用的是动态配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的情况,因而不会影响到对终端的信号覆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控制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参数,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所述多个小区对应的宏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部分小区对同一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从而支持再分组后的不同组别中的小区使用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进行数据传输,并有效控制交叉干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TDD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定义的TDD系统中七种无线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小区进行分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小区进行分组管理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动态选择“关键小区”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态选择“关键小区”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过缩小基站覆盖范围来形成干扰隔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402,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步骤404,对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执行以下步骤:A)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B)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干扰隔离小区,并由干扰隔离小区对相同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使得到的多个小组分别成为孤立“小区”,不受邻小区的交叉干扰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每个小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这些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相同,以避免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小区干扰拓扑结构能够清楚地确定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从而将其中可以对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小区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当然,拓扑结构只是一种具体的关系表现形式,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表格、连线等形式,同样可以用于表现多个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或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可以在部署初期通过建立传播模型和理论计算,即可根据计算得到的小区基站间的耦合损耗确定干扰情况,其过程对干扰环境的描述会有一定偏差,但该方案实现简单,只需要在部署初期通过一次性测量计算完成“关键小区”选择,不需要后期的再调整。另一种情况下,在建网完成后,通过实地进行交叉干扰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干扰情况,这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稍显复杂,但其干扰环境包括eNB(基站)到eNB的交叉干扰或/和UE(用户设备,相当于终端)到UE的交叉干扰,因而描述的干扰环境更加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存在干扰的关系数量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评判是否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的标准。通过对上述标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的记载,从而可以由基站或其他设备实现对干扰隔离小区的自动选择;当然,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规定的标准,人工选择干扰隔离小区。同时,基站或其他设备可以对其自动选择的结果与用户人工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断修正上述标准,以期实现更为准确、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小区选择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在该技术方案中,TDD系统中定义了多种无线帧结构,其中包含0~9共10个子帧,在不同的无线帧结构中,上述10个子帧可能为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但在已经定义了的#0~#6共7种子帧配置参数中,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相同(其中,对于序号为6的子帧,在#0~#2、#6中为特殊子帧,在#3~#5中为下行子帧,但由于特殊子帧无论在何种配置中均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但仅在部分配置中允许上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将特殊子帧看作为下行子帧),因而通过将干扰隔离小区配置为仅使用这些传输方向相同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使其不会与其他小组中的小区产生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比较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配置干扰隔离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更加符合干扰隔离小区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限制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子帧,比如当某个小组使用#1子帧配置、干扰隔离小区使用#2子帧配置时,则干扰隔离小区将被禁用序号为3和8的子帧,以确保上述小组中的小区能够免受交叉干扰,但其他小组则可以任意动态配置其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物理上减小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或直接关闭干扰隔离小区,从而人为地构成“隔离带”,使得多个小组之间被物理地分隔开来,避免交叉干扰;或是当重复覆盖区域的交叉干扰较小或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时,显然也可以避免交叉干扰对终端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小或被关闭,但由于该通信系统内使用的是动态配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的情况,因而不会影响到对终端的信号覆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500,包括:处理单元502,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从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数据交互单元504,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发送隔离控制信令,从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干扰隔离小区,并由干扰隔离小区对相同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使得到的多个小组分别成为孤立“小区”,不受邻小区的交叉干扰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灵活动态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每个小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这些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相同,以避免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502还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小区干扰拓扑结构能够清楚地确定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关系,从而将其中可以对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小区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当然,拓扑结构只是一种具体的关系表现形式,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表格、连线等形式,同样可以用于表现多个小区间的干扰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502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504接收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单元502根据所述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可以在部署初期通过建立传播模型和理论计算,即可根据计算得到的小区基站间的耦合损耗确定干扰情况,其过程对干扰环境的描述会有一定偏差,但该方案实现简单,只需要在部署初期通过一次性测量计算完成“关键小区”选择,不需要后期的再调整。另一种情况下,在建网完成后,通过实地进行交叉干扰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干扰情况,这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稍显复杂,但其干扰环境包括eNB到eNB的交叉干扰或/和UE到UE的交叉干扰,因而描述的干扰环境更加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502还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并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存在干扰的关系数量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评判是否选择为干扰隔离小区的标准。通过对上述标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的记载,从而可以由基站或其他设备实现对干扰隔离小区的自动选择;当然,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规定的标准,人工选择干扰隔离小区。同时,基站或其他设备可以对其自动选择的结果与用户人工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断修正上述标准,以期实现更为准确、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小区选择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静态配置信息,所述静态配置信息用于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在该技术方案中,TDD系统中定义了多种无线帧结构,其中包含0~9共10个子帧,在不同的无线帧结构中,上述10个子帧可能为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但在已经定义了的#0~#6共7种子帧配置参数中,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相同(其中,对于序号为6的子帧,在#0~#2、#6中为特殊子帧,在#3~#5中为下行子帧,但由于特殊子帧无论在何种配置中均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但仅在部分配置中允许上行数据传输,因而可以将特殊子帧看作为下行子帧),因而通过将干扰隔离小区配置为仅使用这些传输方向相同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使其不会与其他小组中的小区产生交叉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动态配置信息,所述动态配置信息用于: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比较自身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配置干扰隔离小区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更加符合干扰隔离小区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限制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子帧,比如当某个小组使用#1子帧配置、干扰隔离小区使用#2子帧配置时,则干扰隔离小区将被禁用序号为3和8的子帧,以确保上述小组中的小区能够免受交叉干扰,但其他小组则可以任意动态配置其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范围调整信息,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控制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物理上减小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或直接关闭干扰隔离小区,从而人为地构成“隔离带”,使得多个小组之间被物理地分隔开来,避免交叉干扰;或是当重复覆盖区域的交叉干扰较小或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时,显然也可以避免交叉干扰对终端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小或被关闭,但由于该通信系统内使用的是动态配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的情况,因而不会影响到对终端的信号覆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控制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参数,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站500为所述多个小区对应的宏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
根据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描述,目前提出的CCIM技术对比如处于同一宏基站覆盖下的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对于不同组别中的小区,可以采用不同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但处于同一组别内的小区,特别是对于同一组别中包含的小区数量较多、较密集的情况下,比如图3所示的分组308,则该分组308内的小区通过动态配置带来的增益将受到很大的抑制。
为了使得同一分组中的小区也可以实现多种参数的动态配置,本发明提出了对现有分组中的小区进行再次分组的方案,也可以称之为“组分裂”,即将原有的基于CCIM得到的分组进行“分裂”,从而得到更多的小组,则每个小组都变成孤立的,这些小组之间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具体地,以图3中所示的分组308为例,如图6所示,根据原有的分组方法,由于Cell1至6之间有较强的交叉干扰,6个小区将被归为一组,Cell1至6必须使用相同的TDD子帧配置,否则将产生交叉干扰。根据拓扑结构分析可知,Cell3和Cell4干扰关系最为复杂,其分别与Cell1、2、4和Cell5、6、3有较强交叉干扰。因此,将Cell3和/或Cell4选择为关键小区602,并在Cell3和/或Cell4(图中为Cell4)处形成人为的“干扰的隔离带”,从而将其余的Cell分裂为两个小组,即小组A和小组B。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过程,本发明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确定“关键小区”(相当于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干扰隔离小区”);
2)如何通过“关键小区”形成“干扰隔离带”。
对于问题1),下面结合图7至图9,分别介绍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两种具体的方式。
如图7所示,一种方式为动态地选择出“关键小区”,其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702,交叉干扰测量与汇报。这里的“交叉干扰测量”指动态配置范围内动态配置基站间产生的eNB到eNB和/或UE到UE的交叉干扰。
其中,交叉干扰的测量可以周期性或事件触发性进行。干扰测量的周期可以和动态配置周期(用于配置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保持一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动态配置周期。为了减小干扰测量所带来的信令开销,交叉干扰的测量也可以事件触发进行,如当动态配置基站的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新基站开机或基站关机)时进行干扰的测量。
对于eNB到eNB干扰,设置某一门限值TeNB,当基站A发送的信号被基站B接收的接收电平大于等于门限值TeNB时,认为基站B受到来至于基站A的强烈交叉干扰;反之,若小于门限值TeNB时,被认为此干扰可以忍受。而对于UE到UE的干扰,设置某一门限值TUE,当基站A所属的任意UE发送的信号被基站B所属的任意UE接收,并且接收电平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UE时,被认为基站B与基站A之间有强烈交叉干扰出现;反之,当小于门限值TUE时,认为基站B与基站A之间的交叉干扰可以容忍。
可以建立“中心控制节点”,具体可以为小区对应的宏基站或是某个指定小区中的动态配置基站,从而由中心控制节点对来自各个动态配置基站的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具体地,在中心控制节点与各个动态配置基站间进行数据交互时,可以通过指定的信息交互接口,如X2接口来实现,比如:
■重新定义专用的X2信令。
■在现有X2相关信令中定义新的信息域,如“eNB ConfigurationUpdate”信令定义新的信息域。
步骤704,干扰拓扑结构的重建和“关键小区”的确定,即通过建立干扰拓扑结构来确定“关键小区”。
具体地,比如中心控制节点通过接收到的所有测量结果,得到如下表5所示的干扰关系列表(其中,1代表图6所示的Cell1,依次类推):
干扰源 1 1 2 2 3 3 3 4 4 4 5 5 6 6
干扰对象 2 3 1 3 1 2 4 6 3 5 4 6 4 5
表1
根据上述表格,则可以建立对应的“干扰拓扑结构”,具体如图8所示,从而可以根据该“干扰拓扑结构”确定需要选择的“关键小区”。
更进一步地,在对关键小区进行选择时,需要满足的是: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存在较多的干扰关系;在将该小区(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被选中的小区)选择为“关键小区”时,所有的“关键小区”能够确保将其余的小区分割为多个小组。比如图8中,在选择3号小区为“关键小区”时,则剩余的小区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包括1号和2号小区,另一个小组包括4号、5号和6号小区。
步骤706,类似上述过程,则实现了对原有组别中的小区的“再分裂”,并得到多个新的小组。
步骤708,配置“关键小区”,以实现对上述多个小组的干扰隔离;同时,利用现有的TDD重配算法,对各小组进行独立的动态子帧配置。其中,若被触发“交叉干扰测量”时,则返回步骤702,重复上述步骤。
如图9所示,另一种方式为静态地选择出“关键小区”,其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902,建网初期,通过模型测量和理论计算获得动态配置小区间的耦合损耗(Coupling Loss)。
上述耦合损耗主要包括基站间的大尺度损耗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天馈损耗。上述测量计算由建网初期人工计算评估完成。具体地,设置某一门限值TLoss,当基站A到基站B的耦合损耗小于门限值TLoss时,认为基站A到基站B间有较强的交叉干扰出现的可能;当基站A到基站B的耦合损耗大于门限值TLoss时,认为基站A到基站B之间没有较强的交叉干扰出现的可能。
步骤904,重建“损耗拓扑结构”,以及根据该结构确定“关键小区”。其中,根据人工测量计算获得的损耗关系列表如表1所示,重建的“损耗拓扑结构”则如图8所示,从而据此确定“关键小区”。
步骤906,根据“关键小区”的确定,从而实现对其余小区的“再分裂”,具体与图7所示的步骤706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8,配置“关键小区”,以实现对上述多个小组的干扰隔离;同时,利用现有的TDD重配算法,对各小组进行独立的动态子帧配置。其中,若被触发“耦合损耗测量”时,则返回步骤902,重复上述步骤。
以上分别描述了基于动态和静态的方式,来确定“关键小区”。其中:
静态的“关键小区”选择只考虑了基站间的耦合损耗,而没有考虑快衰、人体损耗等动态因素造成的对实际干扰的影响;同时,该方法只考虑了eNB到eNB的交叉干扰,没有考虑UE到UE的交叉干扰。因此,静态的“关键小区”选择对干扰环境的描述会有一定偏差,但该方案实现简单,只需要在部署初期通过一次性测量计算完成“关键小区”选择,不需要后期的再调整。
动态的“关键小区”选择采用了实时的基站间交叉干扰测量来描述基站间干扰环境,这里的干扰环境包括eNB到eNB的交叉干扰或/和UE到UE的交叉干扰。因此,相比静态的“关键小区”选择,其描述的干扰环境更加准确。但这种方式相比静态的“关键小区”选择实现更加复杂,需要基站间交叉干扰测量方法作为支持。
对于问题2),下面分别介绍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三种具体的方式。
方式一“基于静态调度限制”的干扰隔离
该方案指将“关键小区”静态配置成协议定义的某一种TDD配置后,通过调度的方法,限制用户仅在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进行数据传输,其他子帧处于空闲状态。
由图2可知,对于现有系统定义的七种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所有配置的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处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此,在这些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无论邻小区使用何种配置,均不会因为传输方向不同而产生交叉干扰。除上述子帧外的其他子帧,基站将禁止上行和下行数据调度,这样一来,无论邻小区如何动态配置TDD上下行子帧比例,均不会与“交叉干扰隔离区”产生交叉干扰,从而实现分裂后的小组间干扰环境的独立化。
方法二“基于动态调度限制”的干扰隔离
该方案指“关键小区”的TDD上下行子帧配置也动态配置,当“关键小区”某子帧的数据传输方向与邻小区不一致时,在“关键小区”基站的该子帧处采用调度的方法禁止调度上行或下行数据。
“动态调度限制”中的“关键小区”采用的TDD上下行子帧配置可以动态变化。当“关键小区”子帧方向与邻小区不一致时,比如在图6中,若分裂后小组A采用TDD配置#2,小组B采用TDD配置#4,此时当“关键小区”Cell4采用TDD配置#2时,除序号为0,1,2,5,6的子帧外,序号为4、8、9的子帧也可用作调度下行用户数据。
在方式二中,“关键小区”使用的TDD配置可以根据其自身的上下行业务负载比例进行动态调整,也可以跟随分组A或分组B一同动态变化。
方式二的“动态调度限制”相比方案一的“静态调度限制”更加灵活,为“关键小区”提供更多的可用资源。但由于需要邻小区使用的TDD配置信息,所以需要额外的信息交互。
方法三“基于覆盖范围缩减”的干扰隔离
该方案指利用下行功率控制、基站天线高度或下倾角调整的方法调节基站覆盖范围,以此达到隔离交叉干扰的效果。
具体如图10所示,通过将关键小区中的基站覆盖范围由范围A缩小至范围B,则人为地使得关键小区与小组A、小组B分别形成小区基站的覆盖间隙,从而形成干扰隔离带,实现对小组A和小组B的干扰隔离。
当然,由于TDD动态配置被主要应用于动态配置基站和宏基站混合组网场景,因此,调节“关键小区”的覆盖范围并不会影响到对UE的信号覆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对于同一组别中的小区只能够使用相同的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限制了其采用动态配置时的增益,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一种基站,可以利用部分小区对同一组别中的其他小区进行隔离和再分组,从而支持再分组后的不同组别中的小区使用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进行数据传输,并有效控制交叉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对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执行以下步骤:
A)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
B)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
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
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
或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
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
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
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比较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的步骤包括: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不被各自基站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调整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采用基于分组的干扰协调技术对多个小区进行分组,并从属于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选择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
数据交互单元,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发送隔离控制信令,从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其余小区进行隔离,以将所述其余小区分为多个小组,每个所述小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小区;
其中,多个所述小组之间采用相同或不同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获取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干扰情况,建立对应于所述干扰情况的小区干扰拓扑结构,并基于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的传播模型,计算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
或所述数据交互单元接收对所述同一组别的多个小区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交叉干扰测量的结果,获取上述同一组别中的基站间的交叉干扰情况和/或上述小区中的终端间的交叉干扰情况,以作为所述干扰情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根据所述小区干扰拓扑结构,确定其中的每个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关系,并将存在干扰关系的数量最多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干扰隔离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静态配置信息,所述静态配置信息用于静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使其被配置成仅使用指定位置的子帧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每个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在TDD系统中定义的所有无线帧结构中具有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动态配置信息,所述动态配置信息用于:
动态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比较自身与每个所述小组分别使用的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参数;
其中,若指定位置的子帧被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小组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向,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配置成禁用所述指定位置的子帧。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控制信令中包含范围调整信息,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
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或
控制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的覆盖范围,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形成覆盖盲区,或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与所有邻居小区之间的重复覆盖区域中的交叉干扰强度不大于预设干扰强度阈值,或使得所述重复覆盖区域中不存在被服务的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调整信息用于控制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干扰隔离小区中的基站的参数,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所述基站的天线高度、所述基站的天线下倾角。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多个小区对应的宏基站,或指定的动态配置基站。
CN201310100298.9A 2013-03-26 2013-03-26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3200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0298.9A CN103200577B (zh) 2013-03-26 2013-03-26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PCT/CN2014/073730 WO2014154107A1 (zh) 2013-03-26 2014-03-19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0298.9A CN103200577B (zh) 2013-03-26 2013-03-26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577A true CN103200577A (zh) 2013-07-10
CN103200577B CN10320057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72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0298.9A Active CN103200577B (zh) 2013-03-26 2013-03-26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0577B (zh)
WO (1) WO2014154107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710A (zh) * 2014-01-24 2014-04-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WO2014154107A1 (zh) * 2013-03-26 2014-10-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WO2015021945A1 (zh) * 2013-08-16 2015-02-1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质量确定/获取装置和方法
WO2015027389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traffic adaptation
WO2015103803A1 (en) * 2014-01-07 2015-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UBFRAME SET CSI FEEDBACK FOR eIMTA IN LTE
WO2015117569A1 (en) * 2014-02-10 2015-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into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enabled cells and/or comp cells
CN105101234A (zh) * 2014-05-08 2015-11-25 索尼公司 对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小小区进行分簇的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5338543A (zh) * 2014-08-08 2016-02-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辅助终端盲检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392199A (zh) * 2014-08-12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隙配比自适应方法、控制器及基站
CN106535220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动态tdd子帧配比调整方法及基站、网络管理设备
CN103763707B (zh) * 2014-01-10 2017-04-05 清华大学 一种多基站重复分组方法
WO2017206584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12845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12237039A (zh) * 2018-06-05 2021-01-1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的资源配置
CN11425803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7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99A (zh) * 2011-04-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04601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458B (zh) * 2010-01-11 2012-08-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消除时分双工蜂窝系统上行跨时隙干扰的方法
CN102076031A (zh) * 2011-01-13 2011-05-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小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6580B (zh) * 2011-06-22 2014-09-03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CN103200577B (zh) * 2013-03-26 2016-01-2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4601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CN102149099A (zh) * 2011-04-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R 36.828 V11.0.0 (2012-06)》", 30 June 2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 R1-130586》", 1 February 2013 *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4107A1 (zh) * 2013-03-26 2014-10-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CN104378789B (zh) * 2013-08-16 2019-06-07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质量确定/获取装置和方法
WO2015021945A1 (zh) * 2013-08-16 2015-02-1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质量确定/获取装置和方法
CN104378789A (zh) * 2013-08-16 2015-02-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质量确定/获取装置和方法
US10149308B2 (en) 2013-08-16 2018-12-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determination/acquisition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27389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traffic adaptation
WO2015103733A1 (en) * 2014-01-07 2015-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UBFRAME SET CSI FEEDBACK FOR eIMTA IN LTE
US10015782B2 (en) 2014-01-07 2018-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ubframe set CSI feedback
US10602504B2 (en) 2014-01-07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ubframe set CSI feedback
WO2015103803A1 (en) * 2014-01-07 2015-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UBFRAME SET CSI FEEDBACK FOR eIMTA IN LTE
CN103763707B (zh) * 2014-01-10 2017-04-05 清华大学 一种多基站重复分组方法
WO2015109650A1 (zh) * 2014-01-24 2015-07-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CN103763710A (zh) * 2014-01-24 2014-04-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CN103763710B (zh) * 2014-01-24 2017-06-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WO2015117569A1 (en) * 2014-02-10 2015-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into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enabled cells and/or comp cells
US10182376B2 (en) 2014-02-10 201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into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enabled cell and/or comp cells
CN105101234A (zh) * 2014-05-08 2015-11-25 索尼公司 对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小小区进行分簇的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5101234B (zh) * 2014-05-08 2020-10-02 索尼公司 对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小小区进行分簇的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5338543B (zh) * 2014-08-08 2018-09-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辅助终端盲检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338543A (zh) * 2014-08-08 2016-02-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辅助终端盲检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392199B (zh) * 2014-08-12 2019-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隙配比自适应方法、控制器及基站
CN105392199A (zh) * 2014-08-12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隙配比自适应方法、控制器及基站
CN106535220B (zh) * 2015-09-14 2019-08-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动态tdd子帧配比调整方法及基站、网络管理设备
CN106535220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动态tdd子帧配比调整方法及基站、网络管理设备
CN107454672B (zh) * 2016-05-31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206584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54672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US10856290B2 (en) 2016-05-31 2020-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ubfram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64502A (zh) * 2016-12-22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分组方法及装置
WO2018112845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9964502B (zh) * 2016-12-22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12237039A (zh) * 2018-06-05 2021-01-1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的资源配置
CN112237039B (zh) * 2018-06-05 2024-04-0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的资源配置
CN11425803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58036B (zh) * 2020-09-21 2024-03-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7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76B (zh) * 2022-05-30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4107A1 (zh) 2014-10-02
CN103200577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577B (zh)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Xu et al.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for the hyper-dense small cell deployment
CN102149099B (zh)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5977B (zh) 针对动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配置的干扰管理
CN102340859B (zh)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992962B (zh) 基于3g系统演进网络架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4145517B (zh) 时分双工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方法及资源管理系统
CN103428869B (zh)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13127324A1 (zh) 一种基站及进行tdd基站上下行子帧配置的方法
CN103313402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20683A (zh)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2202353B (zh) 一种干扰协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91168A (zh) 一种进行干扰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59313A (zh) 认知异构网络中基于可靠通信的家庭基站用户分簇方法
CN102457972B (zh) 一种不同时隙配比的同频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8076514A (zh) 一种上下行时隙调整方法、集中管理设备和基站
CN104038943A (zh)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一种网络节点
CN106211177A (zh) 一种基于动态tdd配置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
CN103687007A (zh) 一种时隙分配信息的通知、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37309B (zh) 用于lte-a中继系统干扰协调的准动态频率资源划分方法
CN104378785A (zh) 一种微小区的上下行子帧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Lin et al. Dynamic TD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y using soft reconfiguration
CN103763710A (zh)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分组管理系统、基站
CN103327590A (zh) 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79497A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