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4096B -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4096B
CN103194096B CN201310071467.0A CN201310071467A CN103194096B CN 103194096 B CN103194096 B CN 103194096B CN 201310071467 A CN201310071467 A CN 201310071467A CN 103194096 B CN103194096 B CN 103194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filter residue
surface modification
particles
quaternary ammo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14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4096A (zh
Inventor
吕方龙
戴晓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714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4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4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4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4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4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颗粒置入水中搅拌,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往步骤101制得的悬浮液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用过滤器过滤步骤102中得到的胶体溶液;对步骤103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本发明将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取得协同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的团聚。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改性,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的团聚是困扰纳米材料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纳米颗粒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的粒子,由于其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在磁性、电性、催化性能、吸附性能、光吸收、热阻等方面呈现出特异的性能,从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由于纳米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粒子团聚,形成二次粒子,使粒径变大,从而大大影响纳米颗粒发挥优势,失去纳米颗粒所具备的功能。因此,如何改善纳米颗粒在液相介质中的分散和稳定性以及如何防止固体纳米粒子的团聚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使用分散剂覆盖纳米粒子表面,防止其团聚。
王训遒等(超分散剂的制备及在纳米碳酸钙分散中的应用,无机盐工业,42(10),19-21)提出了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马来酸酐为单体聚合制备出一种超分散剂,该分散剂能有效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这样的分散剂仅对液体中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有提高,但不能解决固体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2个疏水基团、2个亲水基团和1个连接基,因此与传统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别,具有更为优良的表面活性性能,分散的效果更好。邢风兰等(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32(4),79-81)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活性性能做了研究,但没有研究这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能。
周洪兆等(分散剂对超细硫酸钡粉体制备的影响,机械工程材料,29(4),17-19)研究了PEG对纳米硫酸钡团聚的抑制作用,发现PEG对纳米材料的团聚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仍不能完全阻止纳米材料的团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纳米颗粒团聚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纳米颗粒置入水中搅拌,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
102)往步骤101制得的悬浮液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103)用过滤器过滤步骤102中得到的胶体溶液;
104)对步骤103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步骤103中,用液体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在步骤104中,对步骤10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在步骤201中用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1-5% PEG、0.1-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步骤104中烘干的温度为80-100℃。
以上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在步骤101和102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1.8-2.2万转。
本发明将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取得协同效果,有效抑制纳米颗粒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的团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数量纳米颗粒置入搅拌机中的水中,高速搅拌2小时,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
(2)往搅拌机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可以是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江苏宜兴凯利达化学有限公司)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HL-03, 黄石龙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3)用过滤器过滤步骤(2)得到的胶体溶液,用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1-5% PEG(可以是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0.1-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陶瓷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3)对步骤(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80-100℃条件下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实施例1、
(1)将一定数量平均粒径为60纳米的硫酸钡(佛山市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颗粒置入水中,调节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万转,搅拌2小时,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悬浮液。
(2)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颗粒质量0.1%的PEG(PEG200 江苏嘉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0.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盐城普丰化工有限公司)、0.1%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江苏宜兴凯利达化学有限公司)和0.1%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HL-03, 黄石龙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继续高速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3)用陶瓷过滤器过滤步骤(2)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完成后用含有重量百分比0.1% PEG(PEG200)、0.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陶瓷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4)对步骤(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80℃条件下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实施例2、
(1)将一定数量平均粒径为15纳米的二氧化硅颗粒置入水中,调节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万转,搅拌2小时,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20%的悬浮液。
(2)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颗粒质量5%的PEG(PEG400)、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继续高速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3)用陶瓷过滤器过滤步骤(2)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完成后用含有重量百分比5% PEG(PEG400)、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陶瓷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4)对步骤(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90℃条件下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实施例3、
(1)将一定数量平均粒径为20纳米的碳酸钙颗粒置入水中,调节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万转,搅拌2小时,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悬浮液。
(2)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颗粒质量2.5%的PEG(PEG600)、3%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3%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继续高速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3)用陶瓷过滤器过滤步骤(2)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完成后用含有重量百分比2.5% PEG(PEG600)、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3%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陶瓷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4)对步骤(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100℃条件下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实施例4、
(1)将一定数量平均粒径为20纳米的二氧化硅颗粒置入水中,调节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万转,搅拌2小时,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20%的悬浮液。
(2)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颗粒质量5%的PEG混合物(PEG200:PEG400:PEG600的质量比为1:1: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继续高速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3)用陶瓷过滤器过滤步骤(2)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完成后用含有重量百分比5% PEG400、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陶瓷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4)对步骤(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90℃条件下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将PEG(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取得协同效果,有效抑制纳米颗粒在溶液中以及固体状态下的团聚。发生有效抑制纳米材料团聚的机理是首先由PEG降低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便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与纳米颗粒,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子中的长碳链以及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中两个长的碳链能阻滞纳米粒子的靠近,预防团聚的发生,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有两个活性中心,对纳米颗粒的团聚的阻聚作用非常明显,因此,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在水溶液中纳米颗粒的团聚。通过过滤,将水除去,用含有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清洗过滤后的纳米颗粒,以便使得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有表面活性剂,因此在固体状态下也能有效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

Claims (5)

1.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纳米颗粒置入水中搅拌,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悬浮液;
102)往步骤101制得的悬浮液中加入纳米颗粒质量的0.1-5%的PEG、0.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无沉降的、不团聚的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
103)用过滤器过滤步骤102中得到的胶体溶液;
104)对步骤103得到的胶体溶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所述的纳米颗粒是硫酸钡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或碳酸钙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步骤103中,用液体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在步骤104中,对步骤103清洗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烘干,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颗粒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1中用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1-5%PEG、0.1-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5%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0.1-5%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过滤器中的滤渣进行清洗并过滤,清洗掉滤渣中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反应材料,同时使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烘干的温度为8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1和102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每分钟1.8-2.2万转。
CN201310071467.0A 2013-03-06 2013-03-06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Active CN103194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1467.0A CN103194096B (zh) 2013-03-06 2013-03-06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1467.0A CN103194096B (zh) 2013-03-06 2013-03-06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4096A CN103194096A (zh) 2013-07-10
CN103194096B true CN103194096B (zh) 2014-07-23

Family

ID=4871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1467.0A Active CN103194096B (zh) 2013-03-06 2013-03-06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40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1567B (zh) * 2013-11-13 2015-0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一种铈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方法
CN105968413A (zh) * 2016-06-28 2016-09-28 安徽华宇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纳米硫酸钡的制备方法
CN106046421A (zh) * 2016-06-28 2016-10-26 安徽华宇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12777629A (zh) * 2021-03-24 2021-05-11 洛阳理工学院 利用双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氧化锌改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1478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李晓冬 电子级超细硅微粉干法表面改性方法
JP5079450B2 (ja) * 2007-10-26 2012-11-21 グランデ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散性シリカナノ中空粒子及びシリカナノ中空粒子の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9450B2 (ja) * 2007-10-26 2012-11-21 グランデ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散性シリカナノ中空粒子及びシリカナノ中空粒子の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CN101591478A (zh) * 2008-05-26 2009-12-02 李晓冬 电子级超细硅微粉干法表面改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5079450B2 2012.11.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4096A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4096B (zh) 一种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JP4654428B2 (ja) 高分散シリカナノ中空粒子及びそ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Li et al. Photocatalytic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Au-decorated Fe3O4@ mTiO2 core–shell microspheres
US10689260B2 (en) Salt-assisted ultrasonic disaggregation of nanodiamond
CN101565557B (zh) 一种c.i.颜料红112的制备方法
CN102205980A (zh) 单分散片状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418811A (zh) 消光剂用大孔容沉淀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AU2006347616A1 (en) Molecules with complexing groups for aqueous nanoparticle dispersions and uses thereof
Yang et al. Surface activity, micel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surfactants—amphiphilic carbon dots
CN105271430A (zh) 一种改性超分散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
CN101348254B (zh) 一种中空纳米氧化硅球的制备方法
Du et al. SiO2/Ga2O3 nanocomposite for 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removal of cationic organic pollutant via synergistic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sis
CN108394926B (zh) 一种纳米氧化镝粉体的制备方法
TWI299033B (en) Cake of readily dispersible precipitated silica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WO2015141817A1 (ja) 針状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微粒子及びその分散液
Bao et al. Highly dispersed BiOCl decahedra with a highly exposed (001) facet and exceptional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KR101933208B1 (ko) 수분산 에어로젤 및 그 제조 방법
Huang et al.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TiO 2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Wang et al. Effect of surfactants on synthesis of TiO2 nano-particles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CN109126891A (zh) 一种改性的二氧化钛掺杂的聚吡咯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Pan 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ollow calcite microspheres modulated by polyacrylic acid and 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Y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uniform rhodamine B-doped SiO2/TiO2 composite microspheres
T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polyether amine-bridged lignosulfonate for utilization as a nano dye dispersant
CN103449499A (zh) 一种雪花状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JP4846193B2 (ja) 易分散性沈降シリカケー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outh South Town Gaolan Port Economic Zone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519000 Zhuhai city two Road No. 2 building two layer, the first quality inspection

Patentee after: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100 factory building, No. 4, road three, village 1, Toyama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Zhuhai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moothway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