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1407B -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1407B
CN103191407B CN201310129723.7A CN201310129723A CN103191407B CN 103191407 B CN103191407 B CN 103191407B CN 201310129723 A CN201310129723 A CN 201310129723A CN 103191407 B CN103191407 B CN 103191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entia
product
disease
preparation
metabo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97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1407A (zh
Inventor
李铁军
芮耀诚
章越凡
杨鹏远
张恩德
黄景华
王习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8PLUS1 MEDICINE CO Ltd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8PLUS1 MEDICINE CO Ltd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8PLUS1 MEDICINE CO Ltd,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8PLUS1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297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1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1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1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五肽及其部分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No.1、No.2、No.3、No.4、No.5、No.6所示。经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药理学实验,该小肽及其代谢物能显著改善痴呆的认知功能,表明其具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功能,因此可用于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食品、试剂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方面的一种小肽及其代谢物的新用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五肽即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部分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再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6个小肽在制备抗痴呆产品特别是老年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症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
痴呆(Dementia)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存在的智能障碍综合症,是一种记忆、认知、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功能下降,工作、生活能力衰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人格异常及认知能力降低等高级神经功能的全面障碍。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主要由脑缺血缺氧导致。
从临床医学上讲,痴呆的主要类型是包括脑卒中或脑外伤等所造成的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dementia,简称:VD或VaD)、老年痴呆症和混合性痴呆症等。
老年痴呆症包括早老性痴呆症(Alzheimer’sDisease,或称阿尔兹海默症,或称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症,简称:AD)、多重梗塞型痴呆症(MultimfarctDementia)、酒精性痴呆症(AlcoholicDementia)及正常脑压水脑症(NormalPressureHychocephalus),其中早老性痴呆症为老年痴呆症中的主要类型。由于AD好发病于60岁以上老年人,所以习惯被称为老年性痴呆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已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老年痴呆现象倍受关注。临床上以AD和VD最为常见。
血管性痴呆症临床上常见多梗死性痴呆、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丘脑性痴呆及出血性脑血管并发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类型。临床表现为抑郁、谵妄、失语等。病理改变为多发性腔隙性病变或大面积梗死灶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见神经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治疗可使用胆碱能抑制剂,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或者利用脑保护剂-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改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病理损伤减少脑细胞坏死和凋亡,保护脑组织。
血管性痴呆者早期仅表现近记忆障碍,远记忆相对保持较好;随病程的增加,远记忆能力逐渐丧失,智能衰退呈渐进性加重。
而老年性痴呆早期就表现出远近记忆障碍,智能衰退呈现出一种缓慢的进展过程(郭明英,韩国玲,等.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智能障碍的比较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2007,28(2):125-127.)。
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有理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可能并非两个独立疾患。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共性研究已经在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影像学改变等各个方面广泛地开展。
血管性痴呆是由多次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进行性衰退性疾病。
在欧美调查表明,55岁以上的老人中痴呆发生率约1.1%,其中Alzheimer病占首要位置(发生率约7.7‰),约为痴呆总人数的50%~60%,而VD居次(发生率约1.5‰),占10%~20%,而随着年龄增长,VD所占比例显著增加(①OttA,BretelerMMB,HarskampF,StijnenT,HofmanA.Incidenceandriskofdementia:theRotterdamstudy.Am.J.Epidemiol.,1998,147(6):574–580.;②DiCarloA,BaldereschiM,AmaducciL,etal.Incidenceofdementia,Alzheimer'sdisease,andvasculardementiainItaly.TheILSAStudy.J.Am.Geriatr.Soc.,2002;50:41-48.)。
中国最近的研究也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中AD发生率约3.5%,VD发生率1.1%(ZhangZX,ZahnerGE,RomanGC,etal.DementiasubtypesinChina:prevalenceinBeijing,Xian,Shanghai,andChengdu.ArchNeurol.2005;62(3):447-453.)。
由于目前还缺乏适用于诊断VD的认知损害模式,对于AD和VD的诊断的鉴别以及“混合型”痴呆(AD+脑血管病,简称:AD+CVD)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①丁素菊,李云霞.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9):676-680;②ErkinjunttiT:Vasculardementia:challengeofclinicaldiagnosis.IntPsychogeriatr.1997;9:51–58.),所以有人认为血管性痴呆可能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主要是因为很多“混合型”痴呆(AD+CVD)可能被诊断为AD(①RománGC.Vasculardementiamaybethemostcommonformofdementiaintheelderly.JNeurolSci.2002,203-204:7-10;②丁素菊.血管性痴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00-202.)。
VD的发生率在男女无明显差异(AndersonK,LaunerLJ,DeweyME,etal.GenderdifferencesintheincidenceofADandvasculardementia:theEURODEMstudies.Neurology.1999;53:1992–1997.),其最显著的危险因子是年龄[HebertR.,LindsayJ.,VerreaultR.,RockwoodK.,HillG.,DuboisMF.Vasculardementia:incidenceandriskfactorsintheCanadianstudyofhealthandaging.Stroke,2000;31(7):1487-149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VD的发病率就增加1倍。
引起VD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简称:IHD),而在老年人中这两者都是常见病。仅就脑卒中而言,现在每年全球新增加卒中患者1000万,其中中国就有200万(①FeiginVL,LawesCMM,BennettDA,etal.Strokeepidemiology:areviewofpopulation-basedstudiesofincidence,prevalence,andcase-fatalityinthelate20thcentury.LancetNeurol.,2003,2(1):43-53;②吴兆苏,姚崇华,赵冬.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尤高,从而造成很多患者并发VD。中国全国性痴呆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也显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VD的发病呈递增趋势。
随着人口老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发VD患者也逐渐增多。VD不仅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是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普遍认为年龄对VD的作用是通过多方面来影响的,例如脑的自身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血脑屏障及自主功能方面的老化改变使脑血管易于受到损害,而脑损害的累计效应也是原因之一。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痴呆;②脑血管病;③以上二者密切相关。痴呆和卒中在时间上密切联系,通常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主要症状为:①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②记忆力下降。
关于VD的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变整个病程,由于脑梗死后坏死的脑细胞不可能逆转,主要是对供血不足的脑细胞的治疗以缓解发作期症状、预防再损害等。常采用积极改善脑细胞供氧、改善微循环、预防新血栓与再梗死的方法等。改善脑循环治疗常用的有双氢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剂、烟酸类、其他扩血管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是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的痴呆治疗药物,如盐酸多奈哌齐和重酒石酸卡巴拉汀。临床上还经常应用脑保护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和西吡灵);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银杏叶制剂)等。但从上述药物目前临床的应用效果来看,疗效一般,并且大部分都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改善死亡率。目前一些中药制剂如银杏叶、灯盏花、刺五加等制剂大多存在活性成分不清、作用机制不明、质量不稳、毒副作用大等不足之处,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对控制此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VD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①丁素菊.血管性痴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00-202;②陈春雷,邱智辉,苏世鑫,郑忠诚,陈培芬,叶志平.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7):59-62.)。
二、老年性痴呆症的研究进展
1、概述
老年痴呆症中最主要的疾病类型是AD。AD是一种慢性原发的、以脑老化为基础的、进行性脑变性的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进入暮年后的一种常见病态反应,属于非正常衰老状态的早老性痴呆病症。
AD是一种严重的、退行性脑疾患。AD以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行为异常和语言能力丧失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全面障碍和认知功能明显受损,脑功能退化衰亡,即记忆功能迅速衰减及识别能力障碍,并伴有行为或人格方面的改变。其临床特征是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记忆衰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其病理特征为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细胞外老年斑沉积及神经元数量减少。由于人或其它动物衰老时,机体本身会发生许多退行性变化,因此,AD作为老年性疾病,其发生与衰老有密切关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根据Rotterdarm研究结果,65~69岁老年人每年的发病率是1.4%,70~74岁者是3.9%,75~79岁者是16.7‰,到85岁时增至45.4‰。该病的发生机理有各种学说,但确切病因尚无定论。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多万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痴呆,并且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张均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医药导报,2002,2l(8):469.471)。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使该病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但由于AD的病因不完全明确,迄今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目前该疾病仍是全球较为棘手的病症之一,AD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积极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该类疾病病程一般较长,约为3~20年。对AD患者常年的护理费用是巨大的,不仅对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系统有极大影响,对中国未来社会的小家庭模式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其发生给社会、家庭均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
2、病理表现及发病机制
AD的主要病理表现是在前脑基底、海马和大脑皮层细胞外神经炎斑的形成,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的出现以及神经细胞和突触数目的减少。斑点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简称:APP)的蛋白水解产物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Protein,简称:Aβ)聚集组成。在正常情况下,APP水解产物是可溶性的Aβ40,而在病理条件下,APP水解产物是长的易形成纤维的Aβ1-42,它先以一种未成熟的、非纤维状的分散的斑点形式存在,最终经过构象改变,聚合成一种有毒的纤维状物质,即形成斑点。神经纤维缠结主要存在于锥状神经元的胞内和异常的神经轴突中,为一非水溶性结构,其主要组成为直径10nm的双螺旋纤维结构(简称:PHF),主要成分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即tau蛋白,正常的tau蛋白能稳定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而PHFs中的tau蛋白则以超磷酸化的形式存在。
AD的病因学复杂,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tau蛋白假说和淀粉样蛋白假说。tau蛋白假说的主要论点是:由于tau蛋白的超磷酸化导致微管蛋白的不稳定,引起高尔基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APP的代谢,产生过量的Aβ。该假说还未在细胞或者动物个体水平得到证实。淀粉样蛋白假说的主要论点是:在细胞外神经病变发生的周围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导致神经炎斑的形成和随后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因此,淀粉样蛋白是AD病理链形成的起因。支持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证据很广泛。
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AD典型的病理特征。斑块周围显著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和胶质细胞的活化提示Aβ可能是引起AD中神经元丢失和炎症反应的原因。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神经元的死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参见BalesKR,DuY,etal.TheNF-kappaB/RelfamilyofproteinsmediatesAbeta-inducedneurotoxicityandglialactivation.BrainResMolBrainRes.1998;57(1):63-72.)。通过免疫注射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后,与AD相关的神经系统病变可以修复。这一事实为β-淀粉样蛋白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β-淀粉样蛋白学说的其他证据包括:21三体综合症患者由于Aβ产生过多,早期即可出现AD样神经系统病变,其年轻患者惟一的神经系统病变为弥漫性Aβ沉积,说明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是最早的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一些措施清除淀粉样蛋白后,神经系统病变如神经元皱缩、小胶质细胞激活可以逆转。这些证据说明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参见周慧芳,薛冰,王晓民,Alzheimer病研究进展—β-淀粉样蛋白学说与主要防治策略,自然科学进展,2003,13(2):121-125.)。
3、流行病学情况
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的提高,患痴呆症的老年人数迅速增加。在所有的痴呆症中,以AD所占的比例最高(约50%~60%)。
据资料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体组织老化和基因的影响下,痴呆现象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AD随年老急剧上升,从60岁起,每4年~5年上升一倍;AD的发病率在65岁左右的老年人中约占10%,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占47%,已经成为人类的第四号杀手。
过去学术界曾认为中国是AD低危险性国家,然而,早前于安徽屯溪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老年人痴呆症和抑郁症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老年痴呆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5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也是AD高危国家。
目前全球的AD病人估计在1200万左右,中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大约为300万~400万,且呈迅速上升趋势,确诊后一般约7年~9年内死亡。有资料表明,中国60岁以上人口早在1998年已达1.2亿,并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75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万,80岁以上老人有8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增加,下世纪中叶可达4亿左右,将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8年中美上海调查研究表明,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发生率为4.6%,其中AD的比重为63%,多发梗塞性痴呆为28%,脑组织损伤后遗症、化学药物中毒以及神经系统失调或营养缺乏导致的痴呆约占10%。
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和4.6%。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地区2788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有208名老人患有痴呆症,患病率达7.5%。其中女性病人139人,患病率达9.7%,显著高于男性的5.8%。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因素。而解放军总医院对1728名离退休老干部的调查表明,有痴呆家庭史、“文革”中受迫害、电磁场暴露、脑外伤亦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在广州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AD患病率为7.49%。
4、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药物
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功能退化性失调症,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一直是治疗上的一个棘手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临床治疗用药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AD专业治疗药物市场已基本形成,而真正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是屈指可数。
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相关药物的开发研究不断取得进展。2001年有1270多种产品投放市场,这些产品中90%是80年代发现、90年代研究与开发成功的,此类药物开发的新产品数目超过了任何其它治疗类药物开发的数目。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药,脑血管扩张药,钙拮抗药,防止Aβ沉积药,抑制β、γ分泌酶药和抗炎药等。临床使用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主要是乙酰胆碱酯酶(简称:AChE)抑制剂和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两大类药物。主要应用胆碱能药物或胆碱醋酶抑制剂来治疗,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AD的药物均为胆碱酯酶抑制药。迄今为止,获得美国FDA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已有5种,分别是:日本卫材公司和美国辉瑞公司共同开发的多奈哌齐(Aricept)、瑞士诺华公司的卡巴拉汀(Exelon)、美国强生公司开发的加兰他敏(Razadyne)、美国森林制药公司开发的盐酸他克林(Cognex)、森林制药和丹麦灵北公司上市的盐酸美金刚(Namenda)。
现用于临床的胆碱酯酶抑制药有他克林、多奈哌齐(donepezil)和石杉碱甲等。此类药物对痴呆病早期以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但也有一定副作用及作用短暂等缺点,尤其是他克林对肝脏损伤严重。
经过近10年的临床表明,乙酰胆碱酯酶(简称:AChE)抑制剂对A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主要药物他克林、利斯的明、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已是这一领域中的代表性品种,从而也推动了痴呆治疗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临床上还经常应用脑保护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和西吡灵);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银杏叶制剂)等。但从上述药物目前临床的疗效一般,并且大部分都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改善死亡率,并且毒副作用大,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此外,在其他国家上市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还有数只,其中包括中国自主研制的石杉碱甲。中国对血管性痴呆症和混合性痴呆疾病相对更为关注,临床上除了应用选择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外,还应用脑代谢激活剂(如二氢麦角碱类)和脑循环改善剂(如尼莫地平、盐酸氟桂利嗪等),具有脑血管扩张作用、脑代谢激活和抗氧化剂的作用,也是中老年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药物。一些中药包括银杏叶制剂也有应用。目前已批准的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症状的发展,使患者的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但不能阻止或逆转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针对AD的发病机制的多种假说如胆碱能学说、能量代谢障碍学说、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学说、tau蛋白学说、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简称:Aβ)级联反应学说和神经炎症学说等,正在试验研究其他药物和方法如抗氧化剂、抗炎药、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和减低Aβ毒性的药物。
5、老年性痴呆症的市场发展前景
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表明,AD药品市场已从90年代中期的4亿多美元增长了近一倍,2001年全球AD市场价值已近12亿美元;国外分析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AD患者将会增加到20%左右,AD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AD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世界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21世纪初,该类药物的销售额超过了排列在前三位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治疗胃肠道病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其发展势头看好。
目前,该类疾病已越来越受到中国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类似于糖尿病等富贵病,一样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因此其用药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扩大,市场前景看好。基于此,为及时了解中国治疗AD药物的市场状况,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选取中国六个主要用药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的百家抽样医院、60名医生专家和120名消费者,对中国国内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1999年及2000年)及其主要竞争品种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活动。
AD的治疗占世界药品市场的第七位,到2005年底价值61亿美元。而目前抗AD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并不遏制病情的发展。因此,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潜在的发病过程是很必要的,所以本发明认为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和治疗AD等方面的产品特别是药物能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大学者认为炎症过程在AD和VD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炎症过程很可能起到防治AD和VD的作用。体外培养和体内实验研究表明从无菌培养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中发现的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onocyteLocomotionInhibitoryFactor,简称:MLIF)能抑制人单核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移动,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炎症细胞,干扰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炎症反应的过程,对MIP-1α、MIP-1β等炎症趋化因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抑制IL-1β、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以及相应受体的表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芮耀诚教授课题组发现MLIF具有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授权(申请号200810200610.0,200910055203.X)。
因此,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潜在的发病过程是很必要的,结合现有的化合物或药物,从中发掘寻找新型、成分明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抗痴呆产品仍然势在必行,特别是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和治疗VD等方面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经文献检索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该小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等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现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了一种小肽及其代谢物的新用途,即该小肽及其代谢物具有抗痴呆的新作用,能够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也就是说,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小肽及其代谢物的新用途,意在明确小肽及其代谢物的新用途,即该小肽及其代谢物作为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为抗痴呆的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是指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包括一种五肽即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简称:五肽MLIF或MLIF)及其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包括四肽QS(简称:QS)、四肽MN(简称:MN)、三肽CS(简称:CS)、三肽MC(简称:MC)、二肽MQ(简称:MQ),合计6种的五肽及其代谢物(MLIF、QS、MN、CS、MC、MQ)。
五肽MLIF及其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包括四肽QS、四肽MN、三肽CS、三肽MC、二肽MQ、二肽NS(简称:NS),合计7种的五肽及其代谢物MLIF、QS、MN、CS、MC、MQ、NS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下:
SEQIDNO:1:Met-Gln-Cys-Asn-Ser;
SEQIDNO:2:Gln-Cys-Asn-Ser;
SEQIDNO:3:Met-Gln-Cys-Asn;
SEQIDNO:4:Cys-Asn-Ser;
SEQIDNO:5:Met-Gln-Cys;
SEQIDNO:6:Met-Gln;
SEQIDNO:7:Asn-Ser;
即:①MLIF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②Q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③M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④C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⑤M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⑥MQ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⑦N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以上8种五肽及其代谢物均由广东八加一医药有限公司按照现有常规技术完成了合成,纯度达到98%以上,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合成。
所述的抗痴呆产品是指医药、食品或试剂等技术领域中,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是包括药物、试剂、食品或保健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药物和保健品,进一步优选药物。
所述的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是指包括血管性痴呆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混合症等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血管性痴呆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轻度认知损害、记忆力减退或健忘等症状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一、技术构思
自主开发研发创新药物是中国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发现新药物、已有药物的新组合或新用途等均是有效的快捷途径,特别是发现已有药物或其组合物的新用途等更是快速见效的捷径,也是中国创新药物研制的优势所在。
发明人发现,经老年性痴呆症动物模型(AD模型大鼠和VaD模型大鼠)的药理学试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结果,均显示该五肽分子和体内代谢物小肽合计6种能显著降低老年性痴呆症动物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从而表明该6种小肽对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症、血管性痴呆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混合症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痴呆早期表现轻度认知损害、记忆力减退或健忘也有治疗作用。
痴呆症已成为中国老年人口的重要死亡原因和重大的社会与家庭负担,研制抗痴呆产品,尤其是预防、诊断、保护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血管性痴呆疾病、血管性痴呆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混合症等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等方面的产品特别是药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够明显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监护负担,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而言之,发明人通过对小肽及其代谢物进行系统的筛选,并推断在抗痴呆等方面的药效,其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该小肽及其代谢物来发挥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和证实了该小肽及其代谢物具有显著的抗痴呆。根据此想法和思路,发明人通过反复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和理论探索,已成功得到预期的研究结果和应用产品。
二、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小肽MLIF及其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防治AD和VD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五肽在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同时,本发明对该五肽的体内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也发现了该五肽的部分体内代谢产物(QS、MN、CS、MC、MQ),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SEQIDNO:6所示,同样具有防治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活性;但是未发现NS具有明显的防治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活性。
因此,发明人进一步认真观察小肽及其代谢物即该五肽及其代谢物对防治痴呆症的影响,深入探讨小肽及其代谢物防治痴呆症的机制所在,仔细分析小肽及其代谢物在防治痴呆症方面的作用,以期对痴呆症病人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途径和实验数据。
三、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活性与作用
本发明对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五肽及其代谢物在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或其直接相关疾病等的预防、诊断、保护、治疗和研究等方面的活性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
本发明经老年性痴呆症动物模型(AD模型大鼠和VaD模型大鼠)的药理学试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五肽分子和体内代谢物小肽能显著降低老年性痴呆症动物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该类小肽作用强;而且由于分子量小,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显著的脑通透性优势。
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该五肽及其代谢物在预防、诊断、保护和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等方面的试验
(一)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法(简称:MCAO)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1、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将大鼠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分离右侧颈内动脉,沿颈内动脉向下分离翼颚动脉,根部结扎该分枝。颈总动脉分叉切口,插入尼龙线,栓线进入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前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所有血流来源。缺血若干小时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时再灌注。假手术组除栓线不插入外,其余步骤同上。大鼠再灌注时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尾静脉注射,连续给药若干天。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若干天后进行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
2、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由一黑色正圆形水槽组成,水槽中有一圆形平台,可供大鼠站立。实验前,水槽中灌水,水深没过平台,保持水温恒定。在训练初始将大鼠置于平台上若干时间,使其了解此安全区域的存在。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将大鼠头朝水槽按顺序依次从4个象限放入水中,并计时,大鼠找到平台并在其上停留若干时间后,计时自动停止,在规定时间内未找到平台的,将其引至平台,放置若干时间,引导其学习记忆。若干天后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撤除平台后,记录大鼠规定时间内穿越平台次数。
3、实验结果
在Morris水迷宫进行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显著增加了穿越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肽NS不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不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二)对Aβ所致AD大鼠的保护作用
1、Aβ所致AD大鼠模型的建立
将大鼠用水合氯醛行腹腔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部备皮,常规消毒,沿颅顶中线做切口,分离骨膜,找到前囱位置,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海马CAl所在部位体表投影位置,以牙科钻钻开一骨窗,将微量注射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自脑表面垂直进针,除假手术组外,左右两侧海马各缓慢均匀注入Aβ,注射完毕留针若干时间,使Aβ充分弥散,然后缓慢撤针,然后用骨蜡封堵颅骨,浸润消毒,手术缝合皮肤。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方法同前,术后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防感染。造模后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静脉注射,连续给药若干天。造模后进行大鼠水迷宫。
2、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同上。
3、结果
在Morris水迷宫进行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显著增加了穿越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肽NS不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不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具有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0.5mg/kg和3mg/kg)能明显缩短VaD大鼠和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以及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其具有改善VaD和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表明其具有防治VaD和AD的作用。而小肽NS不具备改善VaD和AD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因此,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可用于制备防治老年性痴呆症的药物。
以上的具体实验证明,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以及药物组合物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价廉的防治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
通过实验研究,均证明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价廉的防治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所述及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所说的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小肽及其代谢物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发现该五肽及其代谢物水平对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痴呆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针对该五肽及其代谢物制备抗痴呆产品,优选药物和食品,进一步优选以本发明的该五肽及其代谢物为原料而制备的药物。
四、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代谢物的用途
1、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药物、试剂、食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药物和保健品,进一步优选药物。
已完成的急性毒性实验证明,小鼠灌胃给药对该活性部位的最大耐受量超过3.0g/kg,表明该单一成分安全可靠,解决了生物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且含有有毒成分的问题。因此,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优选以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和保健品,进一步优选药物。
2、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与要求
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以单独或与其它活性组分联合使用,包括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药物、试剂、食品等,尤其是药物。
在具体使用方面,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能够单独使用,还能够与其他许多化学物质一起使用。无论这些化学物质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或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包括辅助功能如协同放大作用、拮抗或缓解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副作用等,这些化学物质是包括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食品、天然产物、化学合成药物或人类用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食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文使用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任何和所有的生理适用的溶剂、分散介质、胞衣、抗菌剂和抗真菌剂、等渗剂或吸收延迟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的例子包括一种或多种的水、盐水、磷酸缓冲盐水、葡萄糖、甘油或乙醇等及其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许多情况下,在该组合物中最好包括等渗剂,例如,糖、诸如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醇的多元醇或氯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载体还可以包含少量的辅助物质,例如润湿剂或乳化剂、防腐剂或缓冲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它们增强了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有效期或效力。
从具体的分类上看,所说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医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包括赋形剂,如淀粉或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如甘油或硬脂酸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微晶纤维素等;填充剂,如淀粉或乳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粘接剂,如预胶化淀粉、糊精、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渗透压调节剂,如葡萄糖、蔗糖、山梨醇或甘露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稀释剂,如水等;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或碳酸氢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等;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等;吸附载体,如高岭土或皂粘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或聚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或甜味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将活性组分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溶解、混悬或乳化于适宜的水性溶剂中(例如,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格林溶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或油性溶剂中(例如,植物油例如橄榄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油或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即可制得注射制剂,其中溶剂中可含有分散剂(例如,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60、聚乙二醇、苯甲醇、氯代丁醇或苯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渗透压调节剂(例如,氯化钠、甘油、D9-甘露糖、D-山梨醇或葡萄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有必要,可加入添加剂,例如增溶剂(例如,水杨酸钠或醋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例如,人血清白蛋白等)、止痛剂(例如,苯甲醇等)等。
本发明所述及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还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联合使用,特别是与用其它化学物质如药物对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包括人或其他动物进行治疗所用的组合物或者是类似的组合物。所述哺乳动物,包括人、小鼠、大鼠、羊、猴、牛、猪、马、兔、犬、黑猩猩、狒狒、狨、猕猴或恒河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人、小鼠、大鼠、猴、猪、兔或犬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人、大鼠或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加入适于给与受治疗者的药用组合物中。通常,该药用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组合物特别是药物组合物可以有各种形式,包括例如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剂量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为活性成分,以及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常规生产方法制成各种剂型,例如使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例如,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通过加入适当的辅料进一步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剂型,所述的辅料可以选自淀粉、糊精、乳糖、二氧化硅、磷酸氢钙、环糊精、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滑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混悬剂、乳剂、溶液剂、糖浆剂或注射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采取口服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给药途径进行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或科学研究。
药物组合物优选含有重量比为0.5%~99%的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进一步优选含有重量比为60%~99%的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最优选含有重量比为95%~99%的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
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药物组合物一般必须无菌且在生产储存条件下稳定。可以将该组合物配制成溶液、微乳液、分散液、脂质体或其它适合于高药物浓度的有序结构。通过将所需量的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与所需上述成分的一种或组合一起加入适当的溶剂中并接着进行除菌过滤制备无菌注射液。一般而言,通过将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加入含有基本分散介质和所需的上述其它成分的无菌溶媒中制备分散液。在用于制备无菌注射液的无菌粉剂的情况下,推荐的制备方法是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剂。例如,通过诸如卵磷脂的包衣、在分散液的情况下通过保持所需颗粒大小和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保持溶液的适当流动性。通过在该组合物中包括延迟吸收的药剂(例如单硬脂酸盐或明胶)可以达到注射组合物的延长吸收。
用于患者时,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剂量为5~200mg/kg·d,该剂量或用量通常根据患者或使用者的年龄和体重以及身体状况或患者症状的状况来决定。
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药用组合物可以包括“治疗有效量”或“预防有效量”的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治疗有效量”是指在必要的剂量和时间下有效达到所需治疗效果的量。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治疗有效量可以根据诸如个体的病况、年龄、性别和体重以及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在该个体引起所需反应的能力等因素而变化。治疗有效量亦指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有益治疗效果超过其任何毒性或有害效果的量。“预防有效量”是指在必要剂量和时间下有效达到所需预防效果的量。因为预防剂量用于患病前或疾病早期的受治疗者,预防有效量通常小于治疗有效量。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治疗或预防有效量的典型的非限制性范围是5~200mg/kg,更优选为20~100mg/kg。应注意,剂量值将根据欲减轻的疾病类型和严重性变化,也就是说用于患者时,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剂量或用量,通常根据患者或使用者的年龄和体重以及身体状况或患者症状的状况来决定。另外,应理解,对于任何特定受治疗者,应随着时间根据个体需要和给与或监督给与所述组合物的人的专业判断调整特定剂量制度,并且本文设定的剂量范围仅为例证性的,并不会限制要求保护的组合物的范围或实践。
也就是说,需要根据治疗的对象、给药途径、所治疗疾病和状况等,变化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每次和/或每日的剂量或用量。例如,经静脉给予哺乳动物,尤其是成年人(如体重60kg),所述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单剂量约为50~200mg,优选约100mg,优选每日给药1~3次。可以调整剂量单位,以提供最佳所需反应(例如,治疗或预防应答)。例如,可以单次大剂量给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几个均分量或根据治疗情况的迫切性按比例降低或增加剂量。配制易于给药和剂量统一的剂量单位形式的非肠道组合物尤其有利。本文使用的剂量单位形式,指适于欲治疗的哺乳动物受治疗者的单元剂量的物理分离单位;每个单位含有预定量的计算用于与所需药用载体一同产生所需治疗效果的活性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本发明的剂量单位形式的规格,由以下确定并直接取决于以下(a)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独特特征和欲达到的特定治疗或预防效果,和(b)在混合这种用于治疗个体敏感性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技术中的内在限制。
3、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制备的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其中按照饮料、食品技术领域的要求制备的产品能够用于预防、保护和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按照医药技术领域的要求制备的产品能够用于患者的治疗或保健,既能够单独直接用于制备治疗或保健的药物,也能够与许多化学物质进行混合或组合,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治疗或保健的药物。这里所述的化学物质与本节上文中所述的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需物料包括本发明的原料、上述配套使用的化学物质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食品级或药用级的物料。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给药,尽管在许多治疗用途中推荐的给药途径/给药方式是喷雾剂或口服给药。但是,技术人员会理解给药途径/给药方式随所需的结果而变化。在某些具体实施中,该活性化合物可以与保护该化合物免于快速释放的载体一同制备例如空释制剂,包括移植物传递系统、透皮贴传递系统或微囊传递系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例如乙烯乙酸乙酯、聚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蛋白、聚正酯或聚乳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这种制剂的许多方法均已申请专利或一般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参见例如SustainedandControlledReleaseDrugDeliverySystems,J.R.Robinson编辑,MarcelDekker,Inc.,纽约,1978)。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通常通过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
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粉剂、粒剂或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实施时,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以与例如惰性稀释剂或可同化的食用载体一同口服。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和共它成分,如果需要)亦可以包于硬或软壳明胶胶囊、压制成片剂或直接加入受治疗者的膳食中。关于口服治疗给药,可以将所述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与赋形剂一起加入并以可食片剂、颊含片剂、锭剂、胶囊、悬液、糖浆或糯米纸囊剂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使用。
为了以非肠道给药之外给予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能需要用防止其失活的材料对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包衣或与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一同给予。亦可以将补充的活性化合物加入该组合物中。在具体实施时,将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与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其它治疗药物共配制和/或共给予。这种联合使用,可以优越地利用较低剂量的该给予的治疗药物,因此避免可能的毒性或与各种单一疗法相关的并发症。
制成液体制剂如水剂、油悬浮剂或其它液体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糖浆、酊剂或酏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剂、水剂或油性悬浮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的使用形式中,优选的形式是片剂、包衣片剂、胶囊或其他非注射途径的其他制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片剂或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别优选片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组合物可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优选药物和保健品,进一步优选药物。
五、技术特长
本发明经老年性痴呆症动物模型(AD模型大鼠和VD模型大鼠)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表明,该五肽分子和体内代谢物小肽能显著降低。与同类蛋白药物相比,该类小肽作用强;而且由于分子量小,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显著的脑通透性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小肽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在制备防治AD和VD中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和应用剂型来源,从而对现有的抗痴呆产品系统特别是药物进行了改进、改善和提高,从而拓展了小肽及其代谢产物新的医药用途,也为防治痴呆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干预手段。
本发明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代谢产物药理作用较强,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效果明显;安全低毒,克服了现有的常用药物造成的副作用;制备得到的制剂质量稳定,来源丰富,工艺简单,得率高,更适于医药、试剂等工业和行业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本发明的小肽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按常规药剂学制备成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或非注射途径的其他制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且使用范围特别广,因此容易推广应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本发明有针对性地研究痴呆疾病,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痴呆产品,积极适应了现代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工作需要和人性化服务的需要,作出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本发明是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安全原料,对开发利用中国现有药物、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研究了现有的抗痴呆疾病及其防治手段,提供了小肽及其代谢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抗痴呆产品的应用,便于医疗、试剂等行业的安全使用。
本发明最终需要制备成抗痴呆产品进行应用,下面将列举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有问题,可以与发明人直接联系13386272938或15900897066。上述提供的一些实验数据以及下列实施例中按前述发明内容给出几种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及一些试验研究内容,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处所列出的研究内容,还应该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而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研究了现有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新的药理作用和新的用途,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制备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等产品的原料,便于医疗行业和相关行业如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安全使用。
(一)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在预防、诊断、保护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方面的试验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的活性和作用,下面通过实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的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样品源于中国市场。
下面就本发明所用到的有关实验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1.1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分离右侧颈内动脉,沿颈内动脉向下分离翼颚动脉,根部结扎该分枝。颈总动脉分叉切口,插入尼龙线,其深度为17~20mm,栓线进入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前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所有血流来源。缺血2~4h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时再灌注。假手术组除栓线不插入外,其余步骤同上。大鼠再灌注时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尾静脉注射1~2次/d,连续给药25~40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第25~30d或35~40d进行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
1.2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由一黑色正圆形水槽(d=160cm)组成,水槽中有一圆形平台(d=12cm),可供大鼠站立。实验前,水槽中灌水,水深没过平台2cm,保持水温室温。在训练的第一天将大鼠置于平台上10~15s,使其了解此安全区域的存在。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将大鼠头朝水槽按顺序依次从4个象限放入水中,计时3~5min,大鼠找到平台并在其上停留10~15s后,计时自动停止,在3~5min内未找到平台的,将其引至平台,放置10~15s,引导其学习记忆。第六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撤除平台后,记录大鼠3~5min内穿越平台次数。
1.3数据及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0.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对Aβ所致AD大鼠的保护作用
2.1Aβ所致AD大鼠模型的建立
将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行腹腔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部备皮,常规消毒,沿颅顶中线做2~23cm切口,分离骨膜,找到前囱位置,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前囟后3.0mm、中线旁2.0mm为海马CAl所在部位体表投影位置,以牙科钻钻开一骨窗,将微量注射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自脑表面垂直进针2.5~3.0mm,除假手术组外,左右两侧海马各缓慢均匀注入5μl的Aβ,5分钟注射完毕,留针3~5分钟,使Aβ充分弥散,然后缓慢撤针,然后用骨蜡封堵颅骨,青霉素浸润消毒,4号手术线缝合皮肤。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方法同前,术后肌注青霉素以防感染。造模第2天起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静脉注射1~2次/d,连续给药25~30d。造模后第21~26d进行大鼠水迷宫。
2.2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同上。
2.3数据及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0.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以上实验以及本发明的其他实验均证明,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以及其药物组合物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价廉的防治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
(二)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在制备抗痴呆产品方面的剂型
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混悬剂、乳剂、溶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采取口服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粘膜透析等给药途径进行血管性痴呆疾病的防治。
用于患者时,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给药途径以及症状的状况决定。
本发明制备粉针剂一般采用常规的冷冻干燥法,以水作为溶媒,其步骤为:取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或其代谢产物,加入赋形剂,加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除菌,灌装,半轧塞,冷冻干燥,压塞轧盖即可。所用的赋形剂选自甘露醇、水解明胶、葡萄糖、乳糖、右旋糖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每瓶含小肽或其代谢产物10~100mg。
本发明制备粉针剂也可采用喷雾干燥法,以水作为溶媒,其步骤为:取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或其代谢产物,加或不加赋形剂(赋形剂同上),加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除菌,喷雾干燥,无菌分装,压塞轧盖即可。每瓶含小肽或其代谢产物10~100mg。
本发明制备小针剂时,以注射用水作为溶媒配制即可,也可加适量辅料,辅料选自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苯甲酸、二甲基乙酰胺、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环糊精、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注射剂可以配制成溶液、微乳液、乳液、脂质体、微球、微囊或其它适合于高药物浓度的有序结构,其中可包括延迟吸收的药剂,例如单硬脂酸盐、明胶、乙烯乙酸乙酯、聚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蛋白、聚正酯或聚乳酸等,以达到注射组合物的延长吸收。每支含小肽或其代谢产物10~100mg。
本发明制备葡萄糖输液或氯化钠输液,以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加入适量葡萄糖或氯化钠配制即可,也可加适量辅料,辅料选自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苯甲酸、二甲基乙酰胺、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环糊精、金属离子络合剂、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每瓶含小肽或其代谢产物10~100mg。
本发明制备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辅料可以是乳糖、淀粉、糊精、硬脂酸盐等,按常规技术制备。可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载体,如羟丙甲基纤维素或聚氧乙烯等,以达到口服组合物的延长释放。
作为生物技术产品,本发明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常规生物技术制备小肽或其代谢产物表达载体直接或间接作为抗痴呆产品,优选以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或睾丸局部注射方式,进入体内;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能够直接或间接有助于提高该小肽或其代谢产物功能的方法、化合物及用药途径,均能够作为抗痴呆产品尤其是药物的实施方案。
但是,本发明的小肽及其代谢产物优选按常规药剂学制备成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或非注射途径的其他制剂。
至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的制备方法均是成熟的方法,已在多种期刊杂志以及专利文献等公开出版物发表过,在本发明中就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以下所述的实例均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并不是用来限制发明的范围。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的实验中所用到的动物、仪器设备、试剂及其配制等均是来自上述的描述或符合有关的常规要求。
实施例1、小肽的制备
①五肽MLIF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Met-Gln-Cys-Asn-Ser.
②四肽Q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Gln-Cys-Asn-Ser.
③四肽M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Met-Gln-Cys-Asn.
④三肽C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Cys-Asn-Ser.
⑤三肽M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Met-Gln-Cys.
⑥二肽MQ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Met-Gln
⑦二肽N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Asn-Ser.
以上小肽由广东八加一医药有限公司合成,纯度在98%以上。
实施例2、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2.1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0mg·kg-1腹腔注射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分离右侧颈内动脉,沿颈内动脉向下分离翼颚动脉,根部结扎该分枝。颈总动脉分叉切口,插入尼龙线,其深度为17~20mm,栓线进入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前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所有血流来源。缺血2h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时再灌注。假手术组除栓线不插入外,其余步骤同上。大鼠再灌注时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低剂量组为0.5mg·kg-1、高剂量组为3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尾静脉注射1次/d,连续给药30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第25至30d进行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
2.2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由一黑色正圆形水槽(d=160cm)组成,水槽中有一圆形平台(d=12cm),可供大鼠站立。实验前,水槽中灌水,水深没过平台2cm,水温24±1℃。在训练的第一天将大鼠置于平台上10s,使其了解此安全区域的存在。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将大鼠头朝水槽按顺序依次从4个象限放入水中,计时3min,大鼠找到平台并在其上停留10s后,计时自动停止,在3min内未找到平台的,将其引至平台,放置10s,引导其学习记忆。第六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撤除平台后,记录大鼠3min内穿越平台次数。
2.3数据及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0.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4结果
在Morris水迷宫进行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显著增加了穿越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肽NS不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不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结果见表1。
表1、小肽对MCAO法制作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n=10)
组别 术后29天潜伏期(s) 术后30天穿越平台次数
假手术组 14.7±6.5 12.2±3.4
模型组 63.3±17.7b) 4.3±2.1b)
MLIF(0.5mg/kg) 47.2±12.6△,b) 6.8±2.9△,b)
MLIF(3mg/kg) 40.9±15.3▲,b) 8.1±3.3▲,a)
MQ(0.5mg/kg) 46.7±16.1△,b) 7.3±2.2▲,b)
MQ(3mg/kg) 42.9±18.8△,b) 8.8±2.9▲,a)
MN(0.5mg/kg) 43.0±22.8△,b) 8.3±4.1△,a)
MN(3mg/kg) 32.6±15.6▲,b) 8.9±2.6▲,a)
MC(0.5mg/kg) 39.4±26.2△,b) 7.5±3.7△,b)
MC(3mg/kg) 32.9±14.9▲,b) 8.9±3.6▲,a)
QS(0.5mg/kg) 44.3±17.0△,b) 7.0±3.2△,b)
QS(3mg/kg) 37.2±18.7▲,b) 8.8±3.6▲,a)
CS(0.5mg/kg) 45.0±20.9△,b) 6.6±2.4△,b)
CS(3mg/kg) 36.3±18.1▲,b) 8.2±4.0▲,a)
NS(0.5mg/kg) 58.2±24.4b) 4.7±1.9b)
NS(3mg/kg) 60.8±25.3b) 4.8±1.9b)
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假手术组相比a)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b)P<0.01。
实施例3、对Aβ所致AD大鼠的保护作用
3.1Aβ所致AD大鼠模型的建立
将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按350mg·kg-1剂量行腹腔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部备皮,常规消毒,沿颅顶中线做2~23cm切口,分离骨膜,找到前囱位置,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前囟后3.0mm,中线旁2.0mm为海马CAl所在部位体表投影位置,以牙科钻钻开一骨窗,将微量注射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自脑表面垂直进针约2.8mm,除假手术组外,左右两侧海马各缓慢均匀注入5μl的Aβ(1μg/μl),5分钟注射完毕,留针5分钟,使Aβ充分弥散,然后缓慢撤针,然后用骨蜡封堵颅骨,20万单位青霉素浸润消毒,4号手术线缝合皮肤。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方法同前,术后肌注青霉素以防感染。造模第2天起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低剂量组为0.5mg·kg-1、高剂量组为3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静脉注射1次/d,连续给药26d。造模后第21至26d进行大鼠水迷宫。
3.2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由一黑色正圆形水槽(d=160cm)组成,水槽中有一圆形平台(d=12cm),可供大鼠站立。实验前,水槽中灌水,水深没过平台2cm,水温24±1℃。在训练的第一天将大鼠置于平台上10s,使其了解此安全区域的存在。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将大鼠头朝水槽按顺序依次从4个象限放入水中,计时3min,大鼠找到平台并在其上停留10s后,计时自动停止,在3min内未找到平台的,将其引至平台,放置10s,引导其学习记忆。第六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撤除平台后,记录大鼠3min内穿越平台次数。
3.3数据及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0.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3.4结果
在Morris水迷宫进行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均显著增加了穿越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肽NS不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不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具有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结果见表2。
表2、小肽对Aβ所致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n=10)
组别 术后25天潜伏期(s) 术后26天穿越平台次数
假手术组 13.9±6.3 13.9±4.7
模型组 43.0±11.8b) 5.4±2.4
MLIF(0.5mg/kg) 29.6±14.6△,b) 8.0±2.6△,
MLIF(3mg/kg) 22.8±11.7▲,b) 9.9±3.6▲,a)
MQ(0.5mg/kg) 30.2±13.1△,b) 8.1±3.2△,b)
MQ(3mg/kg) 23.3±17.1▲,b) 9.6±4.2△,a)
MN(0.5mg/kg) 28.8±16.2△,b) 8.5±3.4△,b)
MN(3mg/kg) 21.0±16.3▲,b) 9.8±3.5▲,a)
MC(0.5mg/kg) 29.5±15.9△,b) 8.4±3.0△,b)
MC(3mg/kg) 24.8±15.2▲,b) 9.5±3.4▲,a)
QS(0.5mg/kg) 31.4±12.2△,b) 8.9±4.1△,a)
QS(3mg/kg) 26.5±10.9▲,b) 10.1±3.1▲,a)
CS(0.5mg/kg) 31.2±8.5△,b) 7.9±2.6△,b)
CS(3mg/kg) 24.8±13.9▲,b) 9.5±3.3▲,a)
NS(0.5mg/kg) 40.2±14.4b) 6.4±2.4b)
NS(3mg/kg) 39.9±10.9b) 6.8±1.9b)
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
与假手术组相比a)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b)P<0.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6个小肽(MLIF、MQ、MN、MC、QS、CS)(0.5mg/kg和3mg/kg)能明显缩短VaD大鼠和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以及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说明其具有改善VaD和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表明其具有防治VaD和AD的作用。而小肽NS不具备改善VaD和AD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因此,6个小肽MLIF、MQ、MN、MC、QS、CS可用于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物。
以上的具体实验证明,本发明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小肽及其部分代谢物以及其药物组合物均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价廉的防治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

Claims (6)

1.一种五肽代谢物在制备抗痴呆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的五肽代谢物即四肽QS、四肽MN、三肽MC、二肽MQ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SEQIDNO:3、SEQIDNO:5、SEQIDNO:6所示。
2.一种五肽代谢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抗痴呆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的五肽代谢物即四肽QS、四肽MN、三肽MC、二肽MQ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SEQIDNO:3、SEQIDNO:5、SEQIDNO:6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痴呆产品是指医药、食品或试剂技术领域中,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是包括药物、试剂、食品或保健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是指包括血管性痴呆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混合症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痴呆疾病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是指血管性痴呆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痴呆产品是将五肽代谢物按常规药剂学制备成注射剂、粉针剂、片剂、胶囊剂或其他的非注射途径制剂进行使用。
CN201310129723.7A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Active CN103191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9723.7A CN103191407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9723.7A CN103191407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1407A CN103191407A (zh) 2013-07-10
CN103191407B true CN10319140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71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9723.7A Active CN103191407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1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9523B (zh) * 2013-11-25 2016-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五肽代谢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11149B (zh) * 2013-11-25 2015-0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五肽代谢物及其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4324359B (zh) * 2014-09-25 2016-08-17 中山大学 Rry三肽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12858697B (zh) * 2021-03-29 2024-03-01 鲁东大学 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在制备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417A (zh) * 2012-06-05 2012-09-19 倪京满 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类似物及其合成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9467A1 (en) * 2000-05-01 2008-01-10 Accera, Inc. Combinations of 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and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diseases resulting from reduced neuronal metabolis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417A (zh) * 2012-06-05 2012-09-19 倪京满 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类似物及其合成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抗炎活性脑通肽对脑缺血的保护研究;章越凡等;《第十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暨2010(重庆)国际心血管疾病与药物高峰论坛论文集》;20101022;1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1407A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vis et al. Choline in tardive dyskinesia and Huntington's disease
CN102548571B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和疾病状态的组合物和方法
US6242421B1 (en)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lzheimer&#39;s disease
CN104587087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3191407B (zh) 一种五肽及其代谢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新用途
US20170312265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interstitial flow
Yu et al. Extrasynaptic NMDA receptors in acute and chronic excitotoxicity: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treatment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CN101530410B (zh) 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的用途
JP2018516901A (ja) アミロイドβのガランタミンクリアランス
CN102688230B (zh) 原花青素b2的用途
CN103156876B (zh) 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Giacobini Present and future of Alzheimer therapy
KR20050085934A (ko) 치매증 치료용 숙신산 유도체 에스테르의 용도
CN110179808A (zh) 天麻素在制备治疗脑出血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13659A (zh) 20α-二甲胺基- 2α-羟基-3β-惕洛酰胺基-5α-孕甾烷的用途
EP2481406B1 (en) Use of piperphentonamine or salts thereof in manufacture of medicaments for preventing / treating brain diseases
CN102793708A (zh) 天麻素与阿魏酸配伍在制备防治老年性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CN103203009B (zh) 一种五肽的部分代谢物用于制备抗心肌缺血产品的新用途
CN105287985A (zh) 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0123813A (zh) 茄科植物提取的杂环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
TW202133866A (zh) 牛樟芝菌絲體的液態培養萃取物、牛樟芝菌絲體的液態培養萃取物的化合物及其用於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用途
CN102477038B (zh) 具有强心作用的内酰亚胺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79305A (zh) 大麻二酚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655548A (zh) 原花青素b2的新用途
CN112707806A (zh) 一种EphB2小分子抑制剂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