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223A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223A
CN103181223A CN2011800517883A CN201180051788A CN103181223A CN 103181223 A CN103181223 A CN 103181223A CN 2011800517883 A CN2011800517883 A CN 2011800517883A CN 201180051788 A CN201180051788 A CN 201180051788A CN 103181223 A CN103181223 A CN 103181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signal
base station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藤喜和
大久保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81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追随传输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1系统的小区和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接近的情况下,担保第1系统的小区中的上行信号的质量。基站包括: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根据接收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SIR计算部,根据所述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TPC命令生成部,根据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和规定的目标接收质量的比较结果,生成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信号发送部,将包含表示上行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信息以及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SIR计算部通过与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状况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正在通过标准化团体3GPP研究成为第三代的后继的移动通信方式。具体地说,作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方式的后继,存在增强型上行链路(EUL)方式、长期演进(LTE)方式、高级LTE(LTE-A)方式等。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方式,发送功率都需要被适当地控制。尤其,从关心用户装置的最大发送功率的观点来看,上行链路中的发送功率必须被适当地控制。
在W-CDMA方式和CDMA2000方式这样的第三代的系统的情况下,快速进行上行发送功率的控制以便追随信道的衰落变动。基站连续(按每个时隙)测定通信信道的接收质量,生成发送功率控制比特(TPC比特)使得下一次的接收质量接近目标的接收质量,并通知给移动台。移动台基于被通知的TPC比特,决定下一次要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功率。取二值的值的TPC比特表示下一次的发送功率相对于上一次的发送功率增加(+1dB)或者减少(-1dB)。该方式的情况下,上行信号的质量只依赖于发送功率的强度。
相对地,在LTE方式的系统的情况下,上行发送功率的控制以追随信道的路径损耗或者传输损耗的程度低速进行。基站测定利用了不定期接收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PUSCH)或周期性地接收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接收质量,生成发送功率控制比特(TPC比特)使得下一次的接收质量接近目标的接收质量,并通知给移动台。移动台基于被通知的TPC比特,决定下一次要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功率。TPC比特表示下一次的发送功率相对于上一次的发送功率改变+1dB、-1dB或者+3dB或者不改变(0dB)。其中,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衰落变动,使用自适应调制和信道编码(AMC)方式以及混合自动重发控制(HARQ)方式。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LTE方式中的发送功率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3、5.1Uplink power control、V8.6.0(2009-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1所示,设想将来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所有地区被LTE方式的小区1覆盖。如上述那样,在LTE方式的情况下,上行发送功率的控制以追随信道的路径损耗的程度低速进行,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衰落变动,使用AMC以及HARQ方式。因此,缓慢地控制上行发送功率,小区之间的干扰比较小。
但是,在成为仅由LTE方式的小区(LTE小区)覆盖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整体地区之前,还设想LTE方式的系统和第三代的系统并存的情况。
图2表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地区的一部分(右侧)被第三代的系统的小区(3G小区)2覆盖,剩余的部分被LTE小区覆盖的情况。W-CDMA方式的系统那样的第三代的系统的情况下,快速进行上行发送功率的控制以便追随信道的衰落变动。因此,3G小区会对周边的小区带来暂时的强干扰。图中右侧的LTE小区1b与左侧的LTE小区1a不同,从3G小区受到瞬间的强干扰,存在上行信号的质量变差的顾虑。
为了确保与3G小区相邻的LTE小区中的上行信号的质量,考虑与3G小区同样地快速进行LTE小区中的发送功率控制。但如果这样,则来自某一移动台的上行信号以能够对抗干扰的程度被增强的上行发送功率将成为对于另一移动台的干扰,另一移动台需要更强的上行发送功率,如此反复,存在上行发送功率会贴近上限值的顾虑。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追随路径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1系统的小区和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靠近的情况下,担保第1系统的小区中的上行信号的质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是,
用于第1系统的基站,该第1系统追随传输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所述第1系统中的一部分小区与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接近,该基站包括:
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根据接收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
SIR计算部,根据所述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TPC命令生成部,根据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和规定的目标接收质量的比较结果,生成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
信号发送部,将包含表示上行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述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
所述SIR计算部通过与该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状况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追随传输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1系统的小区和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靠近的情况下,能够担保第1系统的小区中的上行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地区整体被LTE小区覆盖的情况的图。
图2是表示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地区被3G小区以及LTE小区覆盖的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发送功率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平均化区间的长短、接收SIR以及上行发送功率的关系的图。
图5是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eNB)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以下的观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发送功率控制的概要
2.SIR的计算
2.1平均化区间
2.2干扰信号功率的上限值
2.3偏移
2.4目标SIR
2.5初始发送功率
2.6信号类别
3.基站
实施例1
<1.发送功率控制的概要>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概要。用户装置(UE)处于LTE方式的系统的小区中。用户装置典型的是便携式电话,但也可以是信息终端、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此外,用户装置(UE)典型的是移动台,但也可以是固定台。
在步骤S1中,用户装置(UE)在通信开始前从基站(eNB)接收着广播信号。广播信号(BCH)是用于将所谓的系统信息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信号,包含主信息块(MIB)以及系统信息块(SIB)。一般,主信息块(MIB)包含在其小区中进行通信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信息,系统信息块(SIB)包含进一步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系统信息块(SIB)所包含的与上行发送功率的初始值有关的信息被用户装置(UE)取得。
在步骤S3中,用户装置(UE)基于在步骤S1中取得的信息、以及根据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算出的路径损耗,计算在发送上行信号时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S5中,用户装置(UE)以在步骤S3中算出的功率来发送上行信号。
如此,在通信开始时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基于从广播信息取得的信息,决定发送功率。通信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由步骤S7以后示出。
在步骤S7中,用户装置(UE)发送某些上行信号(PUSCH或者PUCCH)。该上行信号中包含参考信号(RS)。参考信号是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或者解调用的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在步骤S9中,基站(eNB)接收上行信号,提取参考信号,并基于参考信号测定接收质量。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如本实施例那样,典型的是通过SIR来表现,但也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适当的任意指标来表现接收质量。例如,也可以通过接收功率、电场强度RSSI、期望波接收功率RSCP、S/N、Ec/N0等表现。
在步骤S11中,基站(eNB)基于在步骤S9中计算出的接收SIR,生成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PC命令)。基站(eNB)比较接收SIR和作为目标的SIR(目标SIR或者target SIR)的大小。当接收SIR小于目标SIR时,生成表示应增加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当接收SIR与目标SIR相比小很多时,生成表示应将发送功率改变+3dB的TPC命令。当接收SIR与目标SIR相比稍微小时,生成表示应将发送功率改变+1dB的TPC命令。当接收SIR大于目标SIR时,生成表示应减少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具体地说生成表示应将上行发送功率改变-1dB的TPC命令。当接收SIR与目标SIR为相同程度时,生成表示应维持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0dB)。
在步骤S13中,基站(eNB)将下行控制信号(PDCCH)通知给用户装置(UE)。下行控制信号(PDCCH)包含对下行链路的通信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DL调度信息(DL Scheduling Information))、对上行链路的通信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UL调度许可(UL Scheduling Grant))、对于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等。
在步骤S15中,用户装置(UE)确认对上行链路的通信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UL-许可),并基于对于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将功率改变+1dB、-1dB、+3dB或者不改变,从而算出下一次发送时的上行发送功率。
在步骤S17中,用户装置(UE)通过在步骤S15中算出的上行发送功率来发送上行信号(PUSCH)。通信中,步骤S7至S17的步骤反复进行,上行发送功率被适当地控制。
如参照图2说明的那样,远离了3G小区的LTE小区的情况下,通过并用以追随路径损耗或者传输损耗的程度缓慢的发送功率控制和AMC以及HARQ,能够充分担保上行信号的质量。相对于此,在3G小区附近的LTE小区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衰落变动引起的瞬间的强干扰,因此存在无法充分担保上行信号的质量的顾虑。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9中计算接收SIR时,通过采用后述的方法,生成与通信状况相应的TPC命令。
<2.SIR的计算>
<<2.1平均化区间>>
基站(eNB)计算接收SIR时,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S)的瞬时值以及干扰信号功率(I)的瞬时值,在第1期间对期望信号功率的瞬时值进行平均化,在第2期间对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进行平均化。用于进行平均化的第1以及第2期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当进行平均化的期间长时,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或者干扰信号(进而接收SIR)具有追随路径损耗的倾向。当进行平均化的期间短时,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或者干扰信号(或者接收SIR)具有追随瞬间的衰落的倾向。
图4表示平均化区间的长短、接收SIR以及上行发送功率的关系。上侧的图形表示平均化区间的长短以及接收SIR的关系。下侧的图形表示平均化区间的长短以及基于TPC命令的上行发送功率的关系。在上侧的图形中还示出了实际的瞬时SIR的变动的情况(瞬时SIR大幅变动的情况)。如图示那样,当计算接收SIR时的平均化区间短的情况下,接收SIR会追随实际的瞬时SIR。作为一例,例如,作为无线资源的分配单位的子帧为1ms的情况下,短的平均化区间为10ms左右。但是,具体的数值对于本实施例而言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使用适合的任意数值。相对于此,当计算接收SIR时的平均化区间长的情况下,接收SIR不会追随实际的瞬时SIR,而是追随路径损耗的变动。
基于这样的接收SIR生成TPC命令,并根据该TPC命令决定上行发送功率。当平均化区间短时,基于追随实际的瞬时SIR的接收SIR以及TPC命令算出的上行发送功率将会根据实际的瞬时SIR迅速地变动,以便让接收SIR接近目标SIR。相对于此,当平均化区间长时,基于追随路径损耗的接收SIR以及TPC命令算出的上行发送功率将会根据路径损耗而缓慢地变动。
在某一LTE方式的系统的小区(LTE小区)中,如图示的实际的瞬时SIR那样,当信道的状态随着时间大幅改变的情况下,认为该小区靠近第三代的方式的系统(3G小区),且正在从3G小区受到比较大的干扰。这是因为接收SIR是通过期望信号功率(S)和干扰信号功率(I)的比率(S/I)来计算,接收SIR的变动主要源于干扰信号功率的变动。因此,在这样的LTE小区的情况下,需要较短地设定平均化区间,使上行功率缓慢地变动,从而准确地得知实际的瞬时SIR。这是因为若非如此,则由于来自3G小区的干扰,导致无法担保LTE小区中的上行信号质量。相反,在LTE小区中,当信道的状态没有随着时间大幅改变的情况下,认为该小区远离了3G小区。因此,在这样的LTE小区的情况下,优选较长地设定平均化区间,使其不对周边的小区带来干扰。
这样,在LTE小区中,当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大时,计算SIR时的平均化区间被设定得较短。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是否大例如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来判定。方差也可以是平均化后的值。规定值例如可以根据在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来计算。
当平均化区间短时,如果接收SIR变差,则基站(eNB)生成用于增加发送功率的TPC命令并通知给用户装置(UE),从而能够缓慢地提高接收SIR。当接收SIR变得比目标SIR过大时,基站(eNB)生成用于减少发送功率的TPC命令并通知给用户装置(UE),从而能够使过剩的质量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不大于规定值时,计算SIR时的平均化区间被设定得较长。由此,接收SIR以及上行发送功率只会以追随路径损耗的程度缓慢地改变,能够在抑制其他小区干扰的同时通过AMC或HARQ来实现信号的高质量化。
平均化区间的调整可以仅对将期望信号功率平均化时的第1期间进行,也可以仅对将干扰信号功率平均化时的第2期间进行,也可以对双方的期间进行。
平均化区间的调整可以由基站(eNB)根据通信状况而自主地适应性地进行调整。或者,也可以取代这样的自主的适应性的调整,对基站固定地设定平均化区间的长度作为站数据。例如,在接近3G小区的基站中固定地设定短的平均化区间,在远离3G小区的基站中固定地设定长的平均化区间。
<<2.2干扰信号功率的上限值>>
如上所述,当基站(eNB)测定的接收SIR低于目标SIR时,基站(eNB)将用于增强上行发送功率的TPC命令通知给用户装置(UE),使得下一个接收SIR接近目标SIR。由此,用户装置(UE)以更强的上行发送功率发送信号。但是,如果在互相带来干扰的移动台之间继续这样的发送功率控制,则会产生以更强的功率进行发送,互相带来更大的干扰的恶性循环。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考虑对计算接收SIR时使用的干扰信号功率(I)进行修正。如上所述,基站(eNB)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S)的瞬时值以及干扰信号功率(I)的瞬时值,并对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进行平均化。计算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的比率作为接收SIR。在本实施例中,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或者平均值(I)超过规定的上限值(Imax)时,取代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或者平均值(I),而利用上限值(Imax)对干扰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其结果,接收SIR成为比原来的值大的值((S/I)<(S/Imax)),能够抑制上行发送功率的过度上升。
关于将干扰信号功率的值置换为规定的上限值,可以只在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大时进行,也可以始终进行。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是否大例如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来判定。方差也可以是平均化后的值。规定值例如可以根据在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来计算。
<<2.3偏移>>
从不让接收SIR过度降低的观点出发,不仅对干扰信号功率设定上限值,还考虑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这时的偏移取负值,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后的值(I+Δ=I-|Δ|)将会小于实际的干扰信号功率。这样算出的接收SIR也会成为比原来的值大的值,能够抑制上行发送功率的过度上升。相反,通过取正的偏移,会大于实际的干扰功率。这样算出的接收SIR会成为比原来的值小的值,因此会使上行发送功率相对较大,能够提高该小区中的上行信号质量。
关于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可以只在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大时进行,也可以始终进行。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是否大例如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来判定。方差也可以是平均化后的值。规定值例如可以根据在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来计算。
此外,所述偏移值可以基于表示相邻小区的结构的信息来决定,也可以利用在所述平均化处理的测定区间中求得的干扰功率的方差或标准偏差,也可以是对它们乘以校正系数后的值。
<<2.4目标SIR>>
从提高接收SIR的观点来看,还考虑增大发送功率控制中的目标SIR。例如,在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大的情况下,考虑增大目标SIR。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是否大例如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来判定。方差也可以是平均化后的值。规定值例如可以根据在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来计算。
<<2.5初始发送功率>>
从提高接收SIR的观点来看,考虑预先增大从基站(eNB)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初始发送功率。例如,考虑在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大的情况下,与信道变动等小的情况相比,较大地设定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初始发送功率(具体地说,在图3的步骤S1中广播的信息)。相反,考虑在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不大的情况下,与信道变动等大的情况相比,较小地设定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初始发送功率(具体地说,在图3的步骤S1中广播的信息)。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是否大例如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来判定。方差也可以是平均化后的值。规定值例如可以根据在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来计算。
另外,上述的(2.1)-(2.5)中说明的处理不仅可以根据信道变动或者干扰信号功率来进行,也可以按照表示相邻小区的结构的信息来进行。基站(eNB)能够利用表示相邻小区的结构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在已知相邻小区是3G小区时,进行缩短平均化区间(2.1)、对干扰信号功率设置上限值(2.2)、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2.3)、提高目标SIR(2.4)以及较强地设定初始发送功率(2.5)中的一个以上。或者,可以在已知相邻小区是LTE小区时,进行延长平均化区间(2.1)、对干扰信号功率设置上限值(2.2)、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2.3)、降低目标SIR(2.4)以及较弱地设定初始发送功率(2.5)中的一个以上。表示相邻小区的结构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基站之间的交换而取得,也可以从交换站那样的上位装置被通知。
<<2.6信号类别>>
关于调整平均化区间(2.1)、对干扰信号功率设置上限值(2.2)、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2.3)、提高目标SIR(2.4)以及较强地设定初始发送功率(2.5),可以根据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而每次进行,也可以始终进行。进而,也可以根据信号类别而进行。
例如,可以针对应用了半持续调度(SPS)的通信信号或用于控制序列的通信信号,进行缩短平均化区间的处理,针对其他的通信信号,进行延长平均化区间的处理、将超过规定值的干扰信号功率置换为上限值的处理、或者对SIR相加偏移的处理。应用SPS的通信信号是指,具体地说,语音信号(VoIP)、实时数据等。这样的信号难以重发,需要能够在首次的发送中可靠地接收,因此接收SIR优选追随瞬时衰落。
<3.基站>
图5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eNB)的功能方框图。图5中示出了基站(eNB)的各种功能元素中尤其与本实施例相关联的功能元素。一般,本实施例中的基站(eNB)基于(a)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b)其平均值以及(c)功率值的累计分布函数(c.d.f.)中成为累计X%的干扰功率等或者基于(d)信号类别,适当地设定(1)期望信号功率或者干扰信号功率的平均化区间、(2)干扰信号功率的上限值、(3)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的偏移值、(4)目标SIR以及(5)初始发送功率中的一个以上。
基站(eNB)具有信号接收部51、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目标SIR设定部53、SIR计算部54、TPC命令生成部55、发送信号生成部56以及信号发送部57。
信号接收部51接收用户装置(UE)发送的上行信号(PUCCH、PUSCH)。
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存储测定值(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对瞬时值进行平均化时使用的过去的瞬时值的值被保存在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中。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计算在过去的某个一定期间内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方差,并基于该方差是否大于规定值,进行在上述的(2.1)-(2.6)中说明的动作。例如,当方差大时,进行缩短平均化区间、对干扰信号功率设定上限值、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以及提高目标SIR中的一个以上。在进行上述的(2.6)中说明的动作时,根据信号类别,进行缩短平均化区间、对干扰信号功率设定上限值、对干扰信号功率相加偏移以及提高目标SIR中的一个以上。
目标SIR设定部53根据从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52通知的干扰的方差,设定目标SIR。
SIR计算部54在原则上,通过将期望信号功率的瞬时值在第1期间内的平均值除以干扰信号功率的瞬时值在第2期间内的平均值,从而算出接收SIR。基于在上述的(2.1)-(2.6)中说明的方法,与实际的接收SIR不同的值作为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SIR被算出。
TPC命令生成部55根据接收SIR与目标SIR相比大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情况、小的情况,分别生成表示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TPC命令。
发送信号生成部56生成包含TPC命令的下行信号。下行信号包含下行控制信号(PDCCH)以及下行共享数据信号(PDSCH)。TPC命令与资源信息一同被包含在下行控制信号(PDCCH)中。
信号发送部57将下行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UE)。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会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适合的任意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LTE方式的系统、高级LTE(LTE-A)方式的系统等中。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例示,也可以使用适合的任意值。实施例或者项目的区分对于本发明而言不是本质性的,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在两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某一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也可以应用于另一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使用功能性的方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基于2010年10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44079号主张优先权,将其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标号说明
1、1a、1b   LTE小区
2           3G小区
51          信号接收部
52          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
53          目标SIR设定部
54          SIR计算部
55          TPC命令生成部
56          发送信号生成部
57          信号发送部

Claims (11)

1.一种基站,用于第1系统,该第1系统追随传输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所述第1系统中的一部分小区与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接近,该基站包括:
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根据接收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
SIR计算部,根据所述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TPC命令生成部,根据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和规定的目标接收质量的比较结果,生成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
信号发送部,将包含表示上行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述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
所述SIR计算部通过与该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状况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SIR计算部在第1期间内对期望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在第2期间内对干扰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并根据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大于规定值时,所述第1期间以及第2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为小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要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当干扰信号功率超过规定的上限值时,所述SIR计算部将取代该干扰信号功率而利用所述规定的上限值算出的接收质量作为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SIR计算部将利用相加了偏移值后的干扰信号功率算出的接收质量作为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偏移值基于表示与该基站的小区相邻的小区的结构的信息而决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偏移值设为对由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电平的方差值或者标准偏差乘以校正系数后的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SIR计算部增加发送功率控制中的接收质量的目标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SIR计算部在第1期间内对期望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在第2期间内对干扰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并根据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该基站的小区接近所述第2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第1期间以及第2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被设定为比该基站的小区没有接近所述第2系统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上行信号/干扰功率测定部测定的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通知给用户装置的初始发送功率被设定为比干扰信号功率或者信道变动的大小不大于规定值的情况还要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SIR计算部在第1期间内对期望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在第2期间内对干扰信号功率进行平均化,并根据平均化后的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通过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信号为语音通信用的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1期间以及第2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长度被设定为比上行信号不是语音通信用的信号的情况下的所述长度还要短。
11.一种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追随传输损耗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1系统的基站中使用,所述第1系统中的一部分小区与追随信道的衰落而控制上行发送功率的第2系统的小区接近,该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信号测定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的步骤;
根据所述期望信号功率以及干扰信号功率计算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的步骤;
根据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和规定的目标接收质量的比较结果,生成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步骤;以及
将包含表示上行信号用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述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的步骤,
通过与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状况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控制用的接收质量。
CN2011800517883A 2010-10-29 2011-10-06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181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4079A JP5089754B2 (ja) 2010-10-29 2010-10-29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2010-244079 2010-10-29
PCT/JP2011/073058 WO2012056859A1 (ja) 2010-10-29 2011-10-06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223A true CN103181223A (zh) 2013-06-26

Family

ID=4599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7883A Pending CN103181223A (zh) 2010-10-29 2011-10-06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23266A1 (zh)
EP (1) EP2635075A1 (zh)
JP (1) JP5089754B2 (zh)
CN (1) CN103181223A (zh)
WO (1) WO20120568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274A (zh) * 2018-01-23 2019-07-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0603B2 (en) 2011-12-09 2016-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of delay-sensitive traffic
US20150180695A1 (en) * 2012-06-28 2015-06-25 Nec Corporation Preamble detection device, preamble det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50236808A1 (en) * 2012-09-25 2015-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adaptation for flexible subframe communications
USRE49578E1 (en) * 2012-10-24 202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22376B (en) * 2012-12-17 2019-12-11 Zte Wistron Telecom Ab Tracking received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743363B2 (en) 2014-06-24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CA clearanc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29A (zh) * 1994-05-12 1996-07-17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发射功率控制设备
CN1684387A (zh) * 2001-07-24 2005-10-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功率控制装置与方法以及移动台与通信装置
WO2009096844A1 (en) * 2008-01-30 2009-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adjusted by self- interference and apparatus
US20100062799A1 (en) * 2006-11-08 2010-03-11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002897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2680B2 (en) * 2003-05-28 2006-07-04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respective desired signal quality lev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JP2005159685A (ja) * 2003-11-26 2005-06-16 Nec Corp 送信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6148484A (ja) * 2004-11-18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CN101218763B (zh) * 2005-06-14 2012-02-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移动台以及功率控制方法
US7907246B2 (en) 2005-09-15 2011-03-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cribe mark formed of thinnest conductive member
EP1971093B1 (en) * 2007-03-15 2015-05-06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Improved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determination in a Wiener filtering based receiver
JP4982409B2 (ja) * 2008-03-06 2012-07-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JP5279386B2 (ja) * 2008-07-24 2013-09-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閉ループ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29A (zh) * 1994-05-12 1996-07-17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发射功率控制设备
CN1684387A (zh) * 2001-07-24 2005-10-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功率控制装置与方法以及移动台与通信装置
US20100062799A1 (en) * 2006-11-08 2010-03-11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09096844A1 (en) * 2008-01-30 2009-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adjusted by self- interference and apparatus
WO2010028971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274A (zh) * 2018-01-23 2019-07-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72274B (zh) * 2018-01-23 2021-1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89754B2 (ja) 2012-12-05
US20130223266A1 (en) 2013-08-29
EP2635075A1 (en) 2013-09-04
WO2012056859A1 (ja) 2012-05-03
JP2012099920A (ja) 201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2969B2 (en) Low latency uplink power control
US20210314875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Power Limited Terminals
US9167533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81223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2045823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20214537A1 (en) Method of efficiently reporting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5580452A (zh) 用于功率控制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2099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US9961644B2 (en) Fast fading power restriction
CN103813430A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功率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4412535A (zh) 用于多用户mimo调度的方法和节点
CN103916222A (zh) 一种上行业务发送方式调整方法及设备
US92587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bearer power scaling
CN10153454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下行功率控制方法
WO2013164024A1 (en)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US96031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user equipment
CN109246810B (zh) 一种基于lte系统的上行调度修正方法和系统
CN101595650A (zh) 采用改进的信道参考的高数据速率技术
US98076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CN104080157B (zh) 集群终端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CN103442401B (zh) 一种软切换下上行授权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1568171B (zh)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非调度业务的闭环功率控制方法
EP3449676B1 (en) Coverage extens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4519522B (zh) 一种报告phr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60015A1 (en) Down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