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9625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9625A
CN103179625A CN2011104304835A CN201110430483A CN103179625A CN 103179625 A CN103179625 A CN 103179625A CN 2011104304835 A CN2011104304835 A CN 2011104304835A CN 201110430483 A CN201110430483 A CN 201110430483A CN 103179625 A CN103179625 A CN 10317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mized
community
adjacent area
kpi
m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04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9625B (zh
Inventor
庄宏成
罗泽宙
陈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04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96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5777 priority patent/WO20130913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9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区优化方法,包括: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MRO和MLB关键性能指标;选择MRO和MLB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从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区域内中选出待切换终端,并确定待优化邻区;获取能使待切换终端满足A3事件,且使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值的小区对切换偏移量;将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待切换终端完成切换。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小区优化装置和通信系统,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基于小区的关键联合性能指标的统计,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联合优化,在实现小区负载均衡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乒乓切换,从而有效减少了MRO和MLB性能冲突,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网络中,由于不同的网络共存,网络变得愈来愈复杂,大量无线参数和数据使得网络优化人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而运营商希望降低运营成本及人工干预,于是在这一背景下,LTE的SON(self organizing network,自组织网络)特性被作为3GPP的重要研究方向。SON是在LTE网络的标准化阶段由移动运营商主导提出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实现无线网络的一些自配置、自优化功能,减少人工参与,降低运营成本。在SON技术中,移动性鲁棒优化(MRO,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与移动性负载均衡(MLB,mobilityload balancing)是两个很重要功能。
MRO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乒乓切换次数,改善切换性能,而MLB主要目的是解决小区间负载不平衡的状态,使过载小区的用户重新切换到轻载小区。MRO与MLB中主要调整的参数为切换参数,包括切换滞后参数Hysteresis,切换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和切换偏移量Cell Individual Offset。现有技术一般通过调整切换滞后参数和切换触发时间来实现MRO,而通过调整切换偏移量来实现MLB。
无论是调整切换滞后参数及切换触发时间还是调整切换偏移量,目的都是使相邻小区重叠区域的用户选择更合适的服务小区。但由于MRO和MLB调整的这些切换参数是互相联系的,因此MRO和MLB势必会互相影响,所带来的对对方的性能的影响很难确定,有时甚至是冲突的。
现有技术中解决MRO和MLB功能冲突问题的方案为,通过引入一个协调功能单元来协调MRO和MLB功能的冲突。协调功能单元检测MLB对MRO性能的影响,如果变差则回退切换偏移量或关闭MLB一段时间;如果MLB正在运行,则协调MRO,不允许MRO阻碍MLB。另外,协调功能单元检测KPI(Key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联合性能指标)异常行为,特别是MLB引起的KPI恶化过大,这时会取消MLB对偏移量的调整或关闭MLB。现有技术方案并未从根本上解决MRO和MLB功能冲突的问题,而仅仅是当MRO和MLB冲突时一刀切的阻碍或关闭其中一个功能,从而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一种网络控制器及通信系统,通过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获取使MRO和MLB性能折中的小区对切换偏移量,减少MRO和MLB的性能冲突,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MLB的KPI;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优化装置,其中,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第二选择模块,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统计本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所述网络控制器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基于对小区的MRO和MLB的KPI的统计,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联合优化,在联合优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和配置切换偏移量,在实现小区负载均衡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乒乓切换次数,取得MRO和MLB性能的折中,从而有效减少了MRO和MLB性能冲突,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自组织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模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待切换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模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优化邻区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联合优化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多种通信系统,如可以用于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码分多址接入系统(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等通信系统。但为更方便说明本发明之技术方案,下述仅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自组织网络系统架构图。由图1可知,LTE自组织网络包含一个SON控制器和和至少一个基站,基站可覆盖至少一个小区(cell);基站的功能单元负责本小区的MRO和MLB的KPI统计和负载的统计及预测,并定期上报给SON控制器;SON控制器负责作出切换偏移量参数的调整的决策,并把切换偏移量参数的新配置发给相应的基站,基站据此对其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优化方法,此方法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LTE自组织网络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MRO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切换失败率、乒乓切换次数HPP;小区的MLB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不满意用户数USN、掉话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分别选择小区的乒乓切换次数HPP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别选择切换失败率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小区的乒乓切换次数HPPc可基于切换消息来统计:具体地,以小区c为例,统计开始时,小区c的HPPc初始化为0,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每当小区c接收到终端的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后,就从Handover request中的终端history information获取该终端最近停留的两个小区信息,如果两个小区信息中前一小区的GCI(Cell Global Identity,小区全球识别码)与本小区相同,且在后一小区的停留时间小于预设的乒乓时间门限,则认为该终端为乒乓切换终端,小区c的乒乓切换次数HPPc加1。
小区c的不满意用户数USNc的统计方法为:
USNc=max((1-1/ρc)Mc,0)                (1)
其中,Mc为小区c的active用户数;用户处于active状态时,表示基站正在为其服务,因此从基站即可获取小区的Mc,ρc为小区c的负载。
在实际应用中,以小区c为例,假设小区d为小区c的一个邻区,则小区c的负载以及预测负载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统计:
小区c中终端m的业务s所需资源为:
W c , m = D s , m R c , m - - - ( 2 )
其中,Ds,m为终端m的业务s所需的速率,对应不同的质量指示QCI(QualityClass Indicator),需要说明的是,QCI是3gpp标准中定义的,代表不同类型业务的速率要求;Rc,m为小区c的终端m可获得的单元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移动中继等。终端可以是手机、个人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以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以限定终端的保护范围。
Rc,m具体可以由公式(3)计算得到:
R c , m = W RB k c sch η BW log 2 ( 1 + SINR c , m / η SINR ) - - - ( 3 )
其中,SINRc,m为小区c的终端m的信噪比,WRB为系统的资源单元,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073
为终端m所在小区c的调度增益,ηBW和ηSINR为模型调整参数,WRBηBW和ηSINR这几个参数是由运营商根据调度、调制类型来设置的,而SINRc,m可以由公式(4)计算得到:
SINR c , m = P c g c , m P n + Σ d ≠ c ρ d P d g d , m - - - ( 4 )
其中,Pc和Pd分别是本小区c和邻区d的发射功率,gc,m和gd,m分别是小区c和邻区d到终端m的信道增益,Pn为噪声功率,ρd是邻区d的负载,根据以上方法,将小区c内所有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资源累加起来,除以小区c的准入控制门限对应的资源,即可计算出小区c的负载:
ρ c = Σ s ∈ S W c , s / W c - - - ( 5 )
其中,Wc为小区c的准入控制门限对应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准入控制门限是由运营商设定的。
步骤202,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定义为:
Ф=(ω12)/(ω1MRO_KPI+ω2MLB-KPI)        (6)
在公式(6)中,其中,ω1和ω2分别为MRO的KPI和MLB的KPI的权重,由运营商的策略确定权重值,例如可以设置ω1=0.1,ω2=0.9;MRO_KPI和MLB_KPI分别表示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越小,表示小区的性能越差。
步骤203,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越小,表示小区的性能越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所述待优化小区,即需要进行优化的小区;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联合性能指标Ф小于系统设定门限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该门限可以由运营商来设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两种条件结合起来,选择出待优化小区。具体地,根据公式(6)计算出各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Ф,通过排序比较,选出联合性能指标最小的小区,即性能最差的小区,如果该性能最差的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Ф小于系统设定门限,就确定该小区为待优化小区。
步骤204,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待切换终端是指需要切换或迁移的终端,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4包括:
步骤2041,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具体地,设小区c为待优化小区,为了获取小区c下一个统计周期内的负载进行预测,需要获得小区c内每个pixel的业务分布规律;需要说明的是,pixel是将小区划分成的子区域,每个小区的范围划分为若干小区域(pixel),通常是规则的区域(如,正方形)。具体地,可以基于Holt-Winters方法来计算小区下一个统计周期内的预测负载: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对Holt-Winters预测方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假设x1,...,xt表示一个周期为d的时间序列,根据当前记录到的序列,预测该序列h步之后的值的Holt-Winters方法为:
Lt=ζ·(xt-It-d)+(1-ζ)·Lt-1
It=δ·(xt-Lt)+(1-δ)·It-d                        (7)
x ^ t + h = L t + I t - d + h mod d
其中,Lt是均值部分,It是周期部分,0≤ζ≤1和0≤δ≤1是控制平滑程度的参数,h mod d表示h对d求余数。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预测小区的负载,以小区为单位周期统计负载,统计周期相对长于调度周期,如1小时。将每个小区的范围划分为若干小区域(pixel),通常是规则的区域(如,正方形),以pixel为单位测量和记录业务量,并用上述公式(7)进行统计和预测,得到每个pixel内的业务量分布规律。
计算出基于pixel的业务量分布之后,使用如下方法计算小区c的预测负载:
对小区引入三个参数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093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094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095
这三个参数的定义如下:
G c = Σ s ∈ S Σ p ∈ P c T s , p · D s W b c · k c sch · η BW - - - ( 8 )
H c , d = Σ s ∈ S Σ p ∈ P c T s , p · η SINR · D s · P d · g d , p W b c · k c sch · η BW · P c · g c , p - - - ( 9 )
N c = Σ s ∈ S Σ p ∈ P c T s , p · η SINR · D s · P n W b c · k c sch · η BW · P c · g c , p - - - ( 10 )
其中,Ts,p为小区c第p个pixel内属于业务s的用户的个数,Ds为业务s的带宽需求,Pc和Pd分别为小区c和小区d的发射功率,gc,p为小区c到pixel p的平均信道增益,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102
为小区c的准入控制门限对应的资源。同时,定义函数:
f ( x ) = log ( 2 ) ln ( 1 + 1 / x ) - - - ( 11 )
则小区c的负载预测为:
ρ ^ c = G c · f ( N c G c + Σ d ∈ I c H c , d · min ( ρ ^ d , 1 ) G c ) , c=1,...,C.
            (12)
步骤2042,计算出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负载计算小区的不满意用户数的方法,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公式(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3,基于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计算出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设选择USN为待优化小区c的MLB的KPI待优化小区c的待切换终端数量为:
N=USNc-Nusn,thr            (13)
其中,Nusn,thr为预设的第一阈值,具体到本实施例,Nusn,thr代表小区c的USN门限,Nusn,thr一般由运营商来设定。
步骤2044,获得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所有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和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待优化小区和其所有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的信号质量值,具体可以由不同类型的参数来衡量,比如,在LTE系统中,用RSRP来衡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在CDMA系统中,用Ec/Io来衡量信号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用RSCP、RSRQ等指标来衡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LTE系统中的RSRP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用以限定信号质量值的保护范围。
步骤2045,计算所述各个终端接收到的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和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的差值;
步骤2046,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
下面将步骤2044-2046的方法做一个详细说明,为便于分析,我们以两个小区为例来进行阐述,如图5所示,假设c为待优化小区,邻区d为小区c的一个邻区,在某一测量周期中,可以根据终端反馈的服务小区c及相邻小区d的RSRP测量值,结合服务小区、相邻小区大尺度衰落下的覆盖范围,将处于待优化小区c的切换区域(此处指小区c与相邻小区d边缘交叠区)的终端识别出来,例如图5中的终端1、终端2......终端m;然后对于识别出的位于切换区域内的每个终端,计算其邻区d的RSRP和本小区c的RSRP的差值,最后选出N个差值最大的用户作为待切换的终端(即,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其中N为步骤S2043确定的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分析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两个相邻小区为例阐述了如何选出待切换终端的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个待优化小区最多有6个待优化邻区,相应地待优化小区与6个待优化邻区也有6个边缘交叠区,即6个切换区,因此待切换终端可能来自多个切换区,即从6个交叠区中选择处N个差值最大的用户作为待切换的终端(即,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从待优化小区的一个待优化邻区选出待切换终端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地推知从待优化小区的所有待优化邻区中选出待切换的终端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就不再赘述。
具体地,设终端m在周期T内的RSRP采样点数为K,则小区c的切换区域内的终端m在其当前服务小区c的RSRP值为:
M c , m RSRP = λ M c , m RSRP K + 1 - λ K - 1 Σ k = 1 K - 1 M c , m RSRP k - - - ( 14 )
其中,为终端m在小区c第k次测量的RSRP值,λ为平滑系数,可设为0.6。
相应地,小区c的切换区域内的终端m在其邻区d的RSRP值为:
M d , m RSRP = λM d , m RSRP K + 1 - λ K - 1 Σ k = 1 K - 1 M d , m RSRP k - - - ( 15 )
其中,为终端m在其邻区d第k次测量的RSRP值,λ为平滑系数,可设为0.6。
根据计算出的终端m在服务小区c内的RSRP和在其邻区d的RSRP,计算出RSRP差值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125
ΔM d , c , m RSRP = M d , m RSRP - M c , m RSRP - - - ( 16 )
最后对小区c与相邻小区d边缘交叠区内的所有终端的RSRP差值从大到小进行降序排序,再根据之前确定的需要切换的终端数目N,选出RSRP差值排在前N个的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相应地,由于选出的N个待切换终端位于小区c和小区d的边缘交叠区,因此,如果小区d还能够接受新用户接入,则所述待切换终端可以向小区d切换。具体地,可以根据小区d的预测负载来判断其是否能够接受新用户接入,如果小区d的预测负载小于1,即可认为其允许新用户接入,则所述待切换终端选择小区d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分析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两个相邻小区为例阐述了如何选出待切换终端的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个待优化小区最多有6个待优化邻区,相应地待优化小区与6个待优化邻区也有6个边缘交叠区,即6个切换区,因此待切换终端可能来自多个切换区,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从待优化小区的一个待优化邻区选出待切换终端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地推知从待优化小区的所有待优化邻区中选出待切换的终端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就不再赘述。
步骤205,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很好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图中交叠区的各个终端为选择出来的待切换终端。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每个待切换终端其所在的交叠区为待优化小区和一个邻区形成的,即每个交叠区对应一个待优化邻区。因此,当待切换终端确定出来后,根据该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就可以获得与待优化小区形成这个交叠区的邻区,将这个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下面再结合图3,对确定待优化邻区的另一种方法方法做一个说明。
如图3所示,假设小区c为需要选择的待优化小区,小区d、e、f、g、h、i为小区c的相邻小区,图3中的阴影部分为小区c小区与相邻小区边缘交叠区,即小区c的切换区域,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可以向相邻的小区切换。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待优化小区c的一个邻区d为例进行说明,如果当前有终端位于小区c和小区d的交叠区域,且小区d还能够接受新用户接入,则小区d就为小区c的一个待优化邻区。具体地,可以根据小区d的预测负载来判断其是否能够接受新用户接入,如果小区d的预测负载低于一预先设定的阈值,比如小区的预测负载小于1,即可认为其允许新用户接入,则可以选择小区d作为待优化小区c的一个待优化邻区。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待优化小区c的所有邻区中,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多个邻区(最多为小区c的所有邻区)作为小区c的待优化邻区。
步骤206,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
Figure BDA0000122814990000131
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从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具体指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大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一定门限,即终端满足A3事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LTE标准中的定义,A3事件表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具体地,当公式(17)定义的条件满足时,终端确定进入A3事件状态:
Md,m>Mc,m+CIO′c-CIO′d+Hysc      (17)
其中,m表示选出的N个待切换终端中的一个,Mc,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Md,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CIO′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CIO′d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Hys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滞后参数或磁滞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具体是指,使所述待切换终端中的一部分终端不满足乒乓切换条件,进一步地,终端不满足乒乓切换条件,具体可以用公式(18)表示:
Md,m>Mc,m+CIO′c-CIO′d-Hysd,d∈(c1,c2,...,cn)    (18)
其中,m表示选出的N个待切换终端中的一个,Mc,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Md,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CIO′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CIO′d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Hysc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的滞后参数或磁滞参数。
步骤207,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后,将小区对切偏移量中,待优化小区相对于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发送给待优化小区的基站,将待优化邻区相对于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发送给待优化邻区的基站,待优化小区和待优化邻区的基站接收到切换偏移量之后,再将切换偏移量配置给待切换的终端,以使待切换终端完成切换。
进一步的,由于估算误差、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后的小区性能不一定能提高,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在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优化方法还包括:
步骤208,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具体地,可以根据公式(6)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的联合性能指标与优化前相比降低,就说明该小区的性能恶化,则将该小区的换偏移量恢复为调整之前的切换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基于对小区的MRO和MLB的KPI的统计,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联合优化,在联合优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和配置切换偏移量,在实现小区负载均衡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乒乓切换次数,取得MRO和MLB性能的折中,从而有效减少了MRO和MLB性能冲突,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的,通过对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后的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进行跟踪和调整,避免了因预测误差、突发事件等造成的小区性能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MRO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切换失败率、乒乓切换次数HPP;小区的MLB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不满意用户数USN、掉话率。
本发明实施例分别选择小区的乒乓切换次数HPP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别选择切换失败率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小区的HPP和USN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步骤201。
计算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具体地,计算模块620根据公式(6)来计算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第一选择模块630,用于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第二选择模块640,用于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选择模块640选择待优化邻区的方法可以参照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选择模块650,用于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选择模块640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401,用于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具体地,获取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的方法,可以参照步骤2041。
第一计算单元6402,用于计算出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6402根据公式USNc=max((1-1/ρc)Mc,0),来计算出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USNc,其中,M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活跃用户数,ρ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第二计算单元6403,基于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计算出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
具体地,第二计算单元6403按照公式N=USNc-Nusn,thr,计算出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其中Nusn,thr为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具体到本实施例,Nusn,thr代表小区c的USN门限,Nusn,thr一般由运营商来设定。
第二获取单元6404,用于获得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所有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和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待优化小区和待优化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的信号质量值具体可以由不同类型的参数来衡量,比如,在LTE系统中,用RSRP来衡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在CDMA系统中,用Ec/Io来衡量信号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用RSCP、RSRQ等指标来衡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LTE系统中的RSRP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用以限定信号质量值的保护范围。
第三计算单元6405,用于计算所述各个终端接收到的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和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的差值;
选择单元6406,用于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
第二获取单元6404、第三计算单元6405和选择单元6406的具体工作步骤可以参照步骤2406.
第二获取模块660,用于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各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各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具体指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大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一定门限,即终端满足A3事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LTE标准中的定义,A3事件表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具体地,当公式(17)定义的条件满足时,终端确定进入A3事件状态:
Md,m>Mc,m+CIO′c-CIO′d+Hysc        (17)
其中,m表示选出的N个待切换终端中的一个,Mc,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Md,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CIO′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CIO′d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Hys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滞后参数或磁滞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具体是指,使所述待切换终端中的一部分终端不满足乒乓切换条件,进一步地,终端不满足乒乓切换条件,具体可以用公式(18)表示:
Md,m>Mc,m+CIO′c-CIO′d-Hysd,d∈(c1,c2,...,cn)    (18)
其中,m表示选出的N个待切换终端中的一个,Mc,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Md,m表示所述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CIO′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CIO′d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Hysc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的滞后参数或磁滞参数。
配置模块670,用于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
第二获取模块660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后,配置模块670将小区对切偏移量中,待优化小区相对于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发送给待优化小区的基站,将待优化邻区相对于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发送给待优化邻区的基站,待优化小区和待优化邻区的基站接收到切换偏移量之后,再将切换偏移量配置给待切换的终端,以使待切换终端完成切换。
进一步的,由于估算误差、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后的小区性能不一定能提高,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网络控制器还包括:
反馈模块680,用于在所述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具体地,反馈模块680根据公式(6)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的联合性能指标与优化前相比降低,就说明该小区的性能恶化,则将该小区的换偏移量恢复为调整之前的切换偏移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基于对小区的MRO和MLB的KPI的统计,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联合优化,在联合优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和配置切换偏移量,在实现小区负载均衡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乒乓切换次数,取得MRO和MLB性能的折中,从而有效减少了MRO和MLB性能冲突,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的,通过反馈模块对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后的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进行跟踪和调整,避免了因预测误差、突发事件等造成的小区性能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实施例,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如图9中的80和81)和网络控制器90,其中:
基站,用于统计本小区的MRO和MLB的KPI;
网络控制器90,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MRO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切换失败率、乒乓切换次数HPP;小区的MLB的KPI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不满意用户数USN、掉话率。
本发明实施例分别选择小区的乒乓切换次数HPP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别选择切换失败率和不满意用户数USN作为小区MRO和MLB的KPI,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90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基于对小区的MRO和MLB的KPI的统计,对性能最差的小区及相应的邻区进行联合优化,在联合优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和配置切换偏移量,在实现小区负载均衡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乒乓切换次数,取得MRO和MLB性能的折中,从而有效减少了MRO和MLB性能冲突,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的,通过对进行MRO和MLB联合优化后的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进行跟踪和调整,避免了因预测误差、突发事件等造成的小区性能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具体包括:对所述各个小区,根据公式Ф=(ω12)/(ω1MRO_KPI+ω2MLB_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其中,ω1和ω2分别为MRO的KPI和MLB的KPI的权重,MRO_KPI和MLB_KPI分别表示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RO的KPI包括:乒乓切换次数HPP或者切换失败率;所述MLB的KPI包括:不满意用户数US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中选出待切换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根据公式USNc=max((1-1/ρc)Mc,0),计算出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USNc,其中,M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活跃用户数,ρ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按照公式N=USNc-Nusn,thr,计算出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其中Nusn,thr为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获得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所有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和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
计算所述各个终端接收到的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和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的差值;
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根据公式Md,m>Mc,m+CIO′c-CIO′d+Hysc,和公式Nd,m>Nc,m+CIO′c-CIO′d-Hysd,获取小区对偏移量;
其中,Mc,m表示所述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Md,m表示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CIO′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CIO′d表示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Hysc表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滞后参数;
其中,Nc,m表示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终端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Nd,m表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值,Hysd表示所述待优化邻区的滞后参数。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还包括:
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值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
8.一种小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的KPI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各个小区,根据公式Ф=(ω12)(ω1MRO_KPI+ω2MLB_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其中,ω1和ω2分别为乒乓切换次数和不满意用户数的权重,MRO_KPI和MLB_KPI分别表示所述各个小区的MRO的KPI和MLB的KPI。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小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RO的KPI包括:乒乓切换次数HPP或者切换失败率;所述MLB的KPI包括:不满意用户数US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择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USNc=max((1-1/ρc)Mc,0),计算出所述待优化小区在所述预测负载下的不满意用户数USNc,其中,M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活跃用户数,ρc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的预测负载;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公式N=USNc-Nusn,thr,计算出待切换终端的数量N,其中Nusn,thr为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所有邻区的交叠区内的各个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和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各个终端接收到的对应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信号质量值和接收到的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信号质量值的差值;
选择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差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个终端作为待切换终端。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小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优化装置还包括:反馈模块,用于在所述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统计本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所述网络控制器用于,获取所管理的各个小区的移动性鲁棒优化MRO和移动性负载均衡MLB的关键性能指标KPI;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MRO和MLB的KPI,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联合性能指标;选择联合性能指标最差的小区作为待优化小区;从位于切换区域的终端中选出待切换终端,所述待切换终端的存在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LB的KPI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述切换区域包括所述待优化小区和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各个邻区的交叠区;将所述切换待切换终端所在的交叠区所对应的邻区作为待优化邻区;针对所述待优化邻区中的任一个待优化邻区,获取小区对切换偏移量,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为所述待优化小区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以及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相对于所述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偏移量的集合;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用于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以使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从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好于从所述待优化小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且使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的KPI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任一个待优化邻区对应的待切换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小区对切换偏移量配置给所述待切换终端之后,重新获取所述待优化小区的MRO和MLB的KPI,并计算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如果所述待优化小区的优化后联合性能指标低于所述联合性能指标,则将所述待优化小区的相对于所述待优化邻区的切换偏移量恢复为初始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RO的KPI包括:乒乓切换次数HPP或者切换失败率;所述MLB的KPI包括:不满意用户数USN。
CN201110430483.5A 2011-12-20 2011-12-20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3179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0483.5A CN103179625B (zh) 2011-12-20 2011-12-20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2/075777 WO2013091344A1 (zh) 2011-12-20 2012-05-19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0483.5A CN103179625B (zh) 2011-12-20 2011-12-20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9625A true CN103179625A (zh) 2013-06-26
CN103179625B CN103179625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63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0483.5A Active CN103179625B (zh) 2011-12-20 2011-12-20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9625B (zh)
WO (1) WO2013091344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1960A1 (en) * 2013-10-29 2015-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optimized scheduled delivery
WO2015096059A1 (zh) * 2013-12-25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007594A (zh) * 2015-06-04 2015-10-28 重庆邮电大学 Lte-a异构网络中一种联合优化mlb与mro的方法
CN105873138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WO2016177117A1 (zh) * 2015-09-28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134235A (zh) * 2014-12-01 2016-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指示小区分裂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8481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维亚威解决方案英国有限公司 对移动网络性能建模
CN106612516A (zh) * 2015-10-26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03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94169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质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135117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网络弱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71178A (zh) * 2017-08-28 2017-11-21 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高负荷小区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396387A (zh) * 2017-09-14 2017-11-24 广州汇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mlb和mro的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396376A (zh) * 2016-05-16 2017-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预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529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参数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9982346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04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590A (zh) * 2009-08-04 2010-0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避免移动负载均衡与移动鲁棒性优化功能冲突的方法
EP2169994A2 (en) * 2008-09-25 2010-03-31 Optimi Corporation Load balancing for capacity improvement i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931977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乒乓切换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3529A (zh) * 2010-01-29 2011-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9994A2 (en) * 2008-09-25 2010-03-31 Optimi Corporation Load balancing for capacity improvement i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931977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乒乓切换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6590A (zh) * 2009-08-04 2010-0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避免移动负载均衡与移动鲁棒性优化功能冲突的方法
CN102143529A (zh) * 2010-01-29 2011-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5205B2 (en) 2013-10-29 2020-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optimized scheduled delivery
WO2015061960A1 (en) * 2013-10-29 2015-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optimized scheduled delivery
WO2015096059A1 (zh) * 2013-12-25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134235A (zh) * 2014-12-01 2016-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指示小区分裂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34235B (zh) * 2014-12-01 2019-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指示小区分裂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07594B (zh) * 2015-06-04 2018-06-15 重庆邮电大学 Lte-a异构网络中一种联合优化mlb与mro的方法
CN105007594A (zh) * 2015-06-04 2015-10-28 重庆邮电大学 Lte-a异构网络中一种联合优化mlb与mro的方法
CN106488481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维亚威解决方案英国有限公司 对移动网络性能建模
CN106488481B (zh) * 2015-08-28 2020-01-21 维亚威解决方案英国有限公司 对移动网络性能建模
WO2016177117A1 (zh) * 2015-09-28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59813A (zh) * 2015-09-28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612516A (zh) * 2015-10-26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03B (zh) * 2015-12-11 2019-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03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941690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质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135117B (zh) * 2016-02-29 2020-04-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网络弱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35117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网络弱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3138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CN105873138B (zh) * 2016-03-28 2019-10-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CN107396376A (zh) * 2016-05-16 2017-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预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529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参数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0972212B2 (en) 2016-06-03 2021-04-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Quality para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7371178A (zh) * 2017-08-28 2017-11-21 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高负荷小区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371178B (zh) * 2017-08-28 2019-10-18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高负荷小区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396387A (zh) * 2017-09-14 2017-11-24 广州汇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mlb和mro的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9982346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04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637904B (zh) * 2019-09-24 2024-04-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91344A1 (zh) 2013-06-27
CN103179625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9625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567561B1 (e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deactivating or activating a cell in such a network
EP322504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states to adjust antenna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CN103237355B (zh) 无线通信信道的自动分配方法和系统
KR101562525B1 (ko) 디지털 셀룰러 무선 전기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측정들의 수행
US9867108B2 (en)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465032B2 (ja)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987087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3843424A (zh) 无线电参数控制装置、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参数控制方法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IL224332A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to integrate the operation of cellular and wi-fi systems
CN102202350B (zh) 一种由轻载小区主动发起的负载均衡优化方法
Bălan et al. An enhanced weighted performance-based handove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TE networks
CN10208315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JP6070957B2 (ja)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54646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RU2583047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параметром,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параметром,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терминал,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параметром и программа
CN102256319B (zh) 通信装置和在通信系统中选择通信小区的方法
JP5928687B2 (ja)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103434A1 (ja)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3781110A (zh) 一种小区对偏移量的调整方法及基站、系统
WO2014136742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US1136889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handovers
KR102311061B1 (ko) 간섭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섭 제어 방법
CN1136152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