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6624B -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6624B
CN103176624B CN201310077077.4A CN201310077077A CN103176624B CN 103176624 B CN103176624 B CN 103176624B CN 201310077077 A CN201310077077 A CN 201310077077A CN 103176624 B CN103176624 B CN 103176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field
finger tip
magnetic
outer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7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6624A (zh
Inventor
章锦如
刘嘉明
尹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77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6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6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6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6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66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包括(1)开启第一磁场,并转入步骤(2);(2)监测第一磁场中是否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若判断存在线圈,确定第一磁场中线圈数量,转入步骤(3);若不存在线圈,继续步骤(2)监测;(3)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并转入步骤(4);(4)关闭第一磁场,开启第二磁场,转入步骤(5);(5)结合各线圈的仰俯角θ,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以确定各线圈外法向方向,同时转入步骤(1),继续各线圈移动方向监测。本发明通过产生磁通密度方向相互正交的两维时变磁场,实现在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判断单一或多个手指指向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物体方位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Pad还是手机,都较多采用触摸屏幕的方式,通过指端的滑动或者以手指点击形成某种预先设定的点击图案等方式,实现菜单的选择、文字的输入、以及对图标的各种操作。这种通过触摸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有很多缺点,例如信息传递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会受到手指接触屏幕的面积、指压的强度以及手指的湿度等影响,造成信息传递不畅,且必须通过手指与屏幕之间接触才能实现信息的输入,从而无法实现一定距离的远程操作,又在一定场合时,当其他物体触击屏幕或者多个手指同时点击屏幕时,系统无法有效识别指令的正确性,导致信息输入模糊等等。
现在的时代对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渴求已经越来越高涨了。与传统用户界面相比,引入了视觉和听觉之后的多媒体用户界面,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界面不再是一个静态界面,而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时变媒体界面,能够通过人体的动作或声音作为信号的一种输入形式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更加贴合人的本能感官。所以,本发明计方法亦是迎合了如今的主要潮流方向,通过一种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来达到识别动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为非接触式的能够在近距和远距实现准确信息传递的方法,以提高人机交互时的舒适度与有效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第一磁场,并转入步骤(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优选的,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
(2)监测第一磁场中是否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若判断存在线圈,确定第一磁场中的线圈数量,转入步骤(3);若判断不存在线圈,继续步骤(2)监测;
(3)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并转入步骤(4);
(4)关闭第一磁场,开启第二磁场,转入步骤(5);所述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优选的,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
(5)结合各线圈的仰俯角θ,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以确定各线圈外法向方向,识别各线圈的移动轨迹,同时转入步骤(1),继续各线圈下一刻的外法向方向的监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正交设置。
所述步骤(3)中,仰俯角θ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第一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en的方向;
(b)分别计算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1(t)大小;
(c)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大小;
(d)取其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最大值i1max,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值。
所述步骤(b)中,磁通量φ1(t)大小为
φ1(t)=πR2B0cosω1t(cosθ-θsinθ)
所述步骤(c)中,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表达式为:
i 1 ( t ) = - N R e × dφ 1 ( t ) dt = πR 2 B 0 ω 1 sin ( ω 1 t + Δμ 1 ) ( cos θ - θ sin θ ) Re
式中的N=1为线圈的圈数,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所述步骤(5)中,方位角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i)确定第二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en的方向;
(ii)分别确定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2(t)大小;
(iii)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的大小;
(iv)取其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最大值i2max,确定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值。
所述步骤(ii)中,磁通量φ2(t)大小为
所述步骤(iii)中,第二电流i2的表达式为
式中N为线圈的圈数,本式中为便于计算选取N=1,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所述外法向的方向en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第一方向en的表达式
(二)将所述第一方向有球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系,获得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线圈外法向的第一法向,即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能够在近距和远距实现准确信息传递的方法,使得现有电子产品屏幕的大小无须要符合手指移动、触碰的范围,即不限制屏幕大小,或者屏幕必须和人体较为接近;另外采用本发明所示的方法进行方位识别,信息传递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会受到手指接触屏幕的面积、指压的强度以及手指的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且能避免有其他物体或者多个手指触碰屏幕而引起的信息模糊等。
附图说明
图1线圈切割时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的方向示意图;
图2(a)为第一电流i1大小随着时间(共100个时域采样点)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2(b)为实际测量时仰俯角θ与t的仿真图;
图2(c)为采用本发明所得到的仰俯角θ与t的仿真图;
图3线圈切割时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的方向示意图;
图4(a)第二电流i2随着时间(共100个时域采样点)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4(b)为θ=60°时,实际测量的方位角与t的仿真图;
图4(c)为θ=60°时,采用本发明所得到的方位角与t的仿真图;
图5为本发明仰俯角θ和方位角的角度的范围;
图6为产生第一磁场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7为磁场方向为eZ时,第一电流i1以及第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示意图;
图8为产生第二磁场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9为磁场方向为eX时,第二电流i2以及第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将手指移动的动作作为信号的一种输入形式,进行人机交互,从而实现远程或近距离的进行电子产品的操作,原理如下:在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设置产生磁通密度方向相互正交的两维时变磁场,利用时变磁场在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通过确定各个线圈的方位角和俯仰角θ信息,从而获知每个单独线圈的走向,对操作者指端方位进行自动识别,以精确判断用户手指指向。
本发明所示的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第一磁场,并转入步骤(2);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的上方空间。
首先在电子产品周边空间的水平方向上设置一个磁场发生器,磁场发生器装置连接如图6所示,输入为交流电信号大小如图7所示,第一磁场发生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t)=B0×cos(ω1t+Δμ1)
式中ω1为磁场变化的角频率,Δμ1为初相位,B0为最大的磁通密度的幅值,磁通密度的方向为z轴,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即图中eZ所示方向,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的上方空间,从而近距离操控电子产品时,手指携带的线圈切割第一磁场,线圈中产生第一电流。
(2)监测第一磁场中是否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若判断存在线圈,确定第一磁场中的线圈数量,转入步骤(3);若判断不存在线圈,继续步骤(2)监测;
本实施例中,当系统监测到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中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时,说明手指分别带上线圈在第一磁场中移动,需要确定手指的下一步动作,进行方位识别。系统首先确定磁场中线圈的数量,并进一步的通过确定各个线圈的方位角和俯仰角θ信息,从而获知每个单独线圈的走向,以识别每个携带线圈的手指下一步动作,最终确定方位移动信息。
(3)分别计算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并转入步骤(4);计算机通过统计各线圈移动切割第一磁场时,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大小的变化,从而最终各线圈的外法向的仰俯角θ,以识别线圈移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首先完成对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的估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第一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en在直角坐标系中表达式;本实施例中,计算机首先确定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en在直角坐标系中表达式: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如附图1所示,由于线圈套在手指上,手指方向与线圈垂直,因此手指的指向即为线圈的法向,因此,线圈外法向en的表达式
为不失一般性,式中r设为1,即由设为单位法向量,采用的是球坐标系。将所述第一法向由球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系,获得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线圈的外法向的方向。
并将en在球坐标中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即:
于是得线圈外法向的方向en在直角坐标系中表达式。
(b)分别确定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1(t)大小;由于第一磁场发生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以确定,故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可以通过以下式计算得到:
φ1(t)=∫∫en·B1(t)ds=πR2×(en·B1(t))
将式第一磁场发生器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代入上式中,可知步骤(b)中,磁通量φ1(t)大小为
φ1(t)=πR2B0cosω1t(cosθ-θsinθ)
此处,“·”代表的是矢量之间的点积,R为线圈的半径。
(c)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大小,即
i 1 ( t ) = - N R e × dφ 1 ( t ) dt = πR 2 B 0 ω 1 sin ( ω 1 t + Δμ 1 ) ( cos θ - θ sin θ ) Re - - - ( 2 )
式中的N=1为线圈的圈数,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d)取其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最大值i1max,即sin(ω1t+Δμ1)=1,即可计算获得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初相角Δμ1的数值无法预测,不能通过式(2)直接得到θ值,因此通过测得感应电流i1一个周期的数值,取其最大值i1max,即sin(ω1t+Δμ1)=1,代入式(2)中即可计算获得θ值。
如图2所示,附图2为将归一化处理并且ω1取100π得到的仿真结果。图2(a)为电流i随着时间(共100个时域采样点)变化的曲线,图2(b)为线圈的仰俯角θ随着时间变化的真实曲线,图2(c)为利用本发明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仰俯角θ估计值。从图2可以看出,仰俯角θ估计值和真实值是一致的。
且通过仿真研究表明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仰俯角θ位于0到130度之间都是成立的。通过,即式(2)在θ∈(0,130°)时的取值和θ角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用来唯一确定θ角,其中130度的取值为计算机仿真获得。
(4)关闭第一磁场,开启第二磁场,并转入步骤(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正交设置。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同样覆盖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当系统已经计算并存储各线圈的仰俯角θ的大小后,判断关闭步骤(1)中eZ方向的磁场,同时,开启如图8所示的磁场发生装置,以在水平面上设置第二个磁场发生器,第二磁场输入的交流电信号大小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场的磁通密度的方向为eX,输出为大小为
B2(t)=B0×cos(ω1t+Δμ2)eX
(5)分别计算各线圈方位角并结合各线圈的仰俯角θ,确定各线圈此刻的移动轨迹,同时转入步骤(1),监测各线圈下一刻的移动轨迹。
本实施例中,方位角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i)确定第二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en;本实施例中,外法向的方向en的确定如前所述,表达式为:
(ii)分别确定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2(t)大小;如图3所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φ2(t)=∫∫en·B2(t)ds=πR2×(en·B2(t))
(iii)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根据所述磁通量φ2(t)大小确定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的表达式,计算并存储第二电流i2的大小。
式中的N=1为线圈的圈数,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iv)取其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的最大值i2max,即sin(ω1t+Δμ2)=1,并通过已经获得的θ值,确定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值。
由于初相角Δμ2的数值大小无法确定,因此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测得感应电流i2一个周期后取最大值i2max即sin(ω1t+Δμ2)=1的方式,并通过已经获得的θ值,由式(3)确定角大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过仿真研究表明,当时,式(3)和角一一对应。
图4即为设定θ=60°时,对角进行估计的仿真结果。其中,图4(a)第二电流i2随着时间(共100个时域采样点)变化的曲线示意;图4(b)为θ=60゜时,实际测量的方位角与t的仿真图;图4(c)为θ=60°时,采用本发明所得到的方位角与t的仿真图;从图4(b)与图4(c)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当角为0与到130度之间时,通过本发明所示方法,能够得到方位角正确的估计值。
最后结合测得的θ和值,即可得到线圈的法向量,从而实现指端方位的识别达。附图5所示为水平和仰俯角θ的角度的范围,均在0到130度之间。这个范围已经足以覆盖手指能够转动的范围。
本发明是所示的方法能够精确判断用户手指指向的装置,不仅可广泛应用于pad、手机等带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用于在更大空间内识别多个物体的移动轨迹和形态方位,是实现虚拟现实的必要技术和工具。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第一磁场,并转入步骤(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2)监测第一磁场中是否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若判断存在线圈,确定第一磁场中的线圈数量,转入步骤(3);若判断不存在线圈,继续步骤(2)监测;
(3)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并转入步骤(4);
(4)关闭第一磁场,开启第二磁场,转入步骤(5);所述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5)结合各线圈的仰俯角θ,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以确定各线圈外法向方向,识别各线圈的移动轨迹,同时转入步骤(1),继续各线圈下一刻的外法向方向的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正交设置,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系统屏幕上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仰俯角θ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第一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
(b)分别计算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1(t)大小;
(c)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大小的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大小;
(d)取其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最大值i1max,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磁通量Φ1(t)大小为
Φ1(t)=πR2B0cosω1t(cosθ-θsinθ)
式中R为线圈的半径,ω1为磁场变化的角频率,B0为最大的磁通密度的幅值,t为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表达式为:
i 1 ( t ) = - N R e × dφ 1 ( t ) d t = πR 2 B 0 ω 1 s i n ( ω 1 t + Δμ 1 ) ( c o s θ - θ s i n θ ) R e
式中R为线圈的半径,ω1为磁场变化的角频率,B0为最大的磁通密度的幅值,t为时间,
Δμ1为初相角;φ1(t)为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
式中的N为线圈的圈数,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值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方位角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i)确定第二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
(ii)分别确定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2(t)大小;
(iii)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的大小;
(iv)取其各线圈中第二电流i2最大值i2max,确定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角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磁通量φ2(t)大小为
式中R为线圈的半径,ω1为磁场变化的角频率,B0为最大的磁通密度的幅值,t为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中,第二电流i2的表达式为
式中R为线圈的半径,ω1为磁场变化的角频率,B0为最大的磁通密度的幅值,t为时间,Δμ2为初相角;
式中的N为线圈的圈数,Re为金属线圈的电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值为1。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法向的方向en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外法向的方向en的表达式
(二)将球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系,获得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线圈外法向的方向en,即
其中,er,eθ,eφ为球坐标系下的单位矢量;
ex,ey,ez为直角坐标系下的单位向量。
CN201310077077.4A 2013-03-11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6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7077.4A CN103176624B (zh) 2013-03-11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7077.4A CN103176624B (zh) 2013-03-11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6624A CN103176624A (zh) 2013-06-26
CN103176624B true CN103176624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54A (zh) * 1998-09-21 2000-06-14 株式会社华科姆 姿态检测装置和方法、姿态检测传感器及姿态指示装置
CN1428740A (zh) * 2001-12-26 2003-07-09 株式会社华科姆 三维信息检测装置、三维信息检测传感器装置及三维信息指示装置
CN102262456A (zh) * 2010-05-31 2011-11-30 西门子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54A (zh) * 1998-09-21 2000-06-14 株式会社华科姆 姿态检测装置和方法、姿态检测传感器及姿态指示装置
CN1428740A (zh) * 2001-12-26 2003-07-09 株式会社华科姆 三维信息检测装置、三维信息检测传感器装置及三维信息指示装置
CN102262456A (zh) * 2010-05-31 2011-11-30 西门子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0059829A (ko) 공간 위치를 결정하는 신호 처리
CN206960676U (zh)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CN101957682B (zh) 载荷识别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实现方法
CN103019446B (zh) 基于波传播时间及能量函数的触击位置和能量测量方法
CN106104306A (zh) 埋地金属的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
CN103645848B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终端控制装置
CN106483583B (zh) 电子标签的定位系统、方法及电子标签探测仪
CN106875931A (zh) 音效控制装置及智能乐器
CN105043381A (zh) 一种基于磁钉的定位方法
CN106767584A (zh) 物体表面点三维坐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6093569B (zh) 导航信号测量方法、系统与导航设备在线诊断方法、系统
CN103176624B (zh) 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
CN102360263A (zh) 一种以三维移动轨迹为输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93341B (zh) 时间域瞬变水平电场全时间段视电阻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207366718U (zh) 用于变化磁场胶囊全姿态测定系统的空间磁场检测装置
CN110488221A (zh) 多设备场景中的设备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9613580A (zh) 一种管道内检测器的地上追踪装置
CN104133249B (zh) 一种微测井资料与声波测井资料联合解释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4276A (zh) 一种gis间隔出厂耐压试验击穿点定位方法
CN10510050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手机计算系统
US10838516B2 (en) Six degrees of freedom tracking of objects using sensors
CN206741926U (zh) 音效控制装置及智能乐器
CN206975199U (zh) 一种铁路系统低频交流磁场测试系统
CN112416115A (zh) 一种用于控件交互界面中进行人机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CN109767686A (zh) 地图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