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968B - 灯座与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座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968B
CN103174968B CN201110448579.4A CN201110448579A CN103174968B CN 103174968 B CN103174968 B CN 103174968B CN 201110448579 A CN201110448579 A CN 201110448579A CN 103174968 B CN103174968 B CN 103174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fin
plate portion
seat piece
wall surface
periph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85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968A (zh
Inventor
李琮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485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968B/zh
Priority to US13/537,275 priority patent/US2013016324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174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9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3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 F21K9/232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rating an essentially omnidirectional light distribution, e.g. with a glass bulb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灯座与灯具,该灯具包含一发光模块与一灯座,灯座包括一座体单元,座体单元包括一第一座件与一第二座件,第一座件包括多个第一通道,第二座件包括对应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且第二座件的导热系数低于第一座件的导热系数,而发光模块设置于第一座件,当发光模块运作时,通过第一座件与第二座件温差所产生的压力差,可加速气流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间的流动,提高散热效能。

Description

灯座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座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散热效果的灯座与具有该灯座的灯具。 
背景技术
现今LED灯具为解决散热问题,多数在其座体外围设置辐射状散热鳍片,利用气流通过散热鳍片以带走座体的热能,或者,利用风扇强制气流流动,达到散热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灯座与灯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灯座与灯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座与具有该灯座的灯具,其利用自身结构加速气流流动,藉此提高散热效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灯具,包含:一发光模块以及一灯座;该灯座包括:一座体单元,包括一第一座件与一第二座件,该第一座件包括多个第一通道,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座件;该第二座件结合于该第一座件并包括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分别连通以供气流通过,其中该第二座件的导热系数低于该第一座件的导热系数;以及多个散热鳍片,至少形成于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座件包括一第一本体与多个第一板部,该第二座件包括一第二本体和多个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该第一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板部与该第二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环绕该发光模块而设置。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散热鳍片与多个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本体包括一环状第一外围壁,该第一外围壁具有一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一板部连接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该第二座件包括一环状第二外围壁,该第二外围壁具有一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二板部连接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形成于该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形成于该第二外壁面。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三散热鳍片,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四散热鳍片。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与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当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相结合,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相接。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发光模块包括一基板与至少一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元件,该基板具有一底面与一板缘,该第一座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外围壁相接的顶壁,该顶壁具有一第一顶面、一低于该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与一连接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与该第二顶面配合界定出一凹陷区,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二顶面并位于该凹陷区内。 
较佳地,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座体单元还包括一导热材,该导热材围绕该基板的板缘并且接触该基板的板缘及该顶壁的内侧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灯座,供设置一发光模块,该灯座包含:一座体单元以及多个散热鳍片,该座体单元,包括一第一座件,包括一第一本体与至少一第一板部,该至少一第一板部和该第一本体配合界定出至少一第一通道,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以及一第二座件,包括用以分别与该第一板部和该至少一第一本体相接的至少一第二板部和一第二本体,该至少一第二板部和该第二本体配合界定出至少一第二通道,该至少一第二通道与该至少一第一通道连通以供气流通过,其中该第二座件的导热系数低于该第一座件的导热系数;所述散热鳍片,至少形成于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灯座,其中该第一座件包括多个第一板部,该第二座件 包括多个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该第一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板部与该第二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多个第二通道,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件的第一散热鳍片与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件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较佳地,前述的灯座,其中该第一本体包括一环状第一外围壁,该第一外围壁具有一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一板部连接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该第二座件包括一环状第二外围壁,该第二外围壁具有一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二板部连接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 
较佳地,前述的灯座,其中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三散热鳍片、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四散热鳍片、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当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相结合,所述第五散热鳍片与所述第六散热鳍片相接。 
较佳地,前述的灯座,其中该第一座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外围壁相接的顶壁,该顶壁具有一第一顶面、一低于该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与一连接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与该第二顶面配合界定出一凹陷区,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二顶面并位于该凹陷区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灯座与灯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座件与第二座件采导热系数不同的材质,使得当发光模块运作产生热能时,通过温度差形成压力差,提高气流流速,加速气流通过第一座件、第二座件,提高散热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灯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灯具的一灯罩被分解;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一座件与一第二座件的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细部分解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图,且图中省略该灯罩;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座件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图6中位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发光模块的设置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灯座与灯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灯具10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灯座101、一发光模块3、一灯罩4与一电路单元5,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3为一COB封装的LED发光模块,但在其他的变化结构中,亦可为多个其他封装形式的LED发光模块。 
灯座101包括一座体单元102、多个散热鳍片与一电极接点65。座体单元102包括一第一座件1与一结合于第一座件1下方的第二座件2,发光模块3是设置于第一座件1,先行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多个形成于第一座件1的第一散热鳍片61、第三散热鳍片63、第五散热鳍片125,以及多个形成于第二座件2的第二散热鳍片62、第四散热鳍片64、第六散热鳍片224,其具体位置稍后说明。 
参阅图3至图6,第一座件1包括一第一本体12、多个设置于第一本体12的第一板部122。第一本体12包括一呈中空直立管状第一内围壁111、一连接于第一内围壁111顶缘的顶壁112、一第一外围壁121。顶壁112具有一第一顶面113、一低于第一顶面113的第二顶面114与一连接第一顶面113与第二顶面114的内侧面115,内侧面115与第二顶面114配合界定出一凹陷区116,顶壁112与第一内围壁111连接呈底部开口的中空管状并配合界定出一上容置空间117(见图6)。 
第一外围壁121呈中空直立环状并具有一第一外壁面123,所述第一板部122连接于第一外围壁121的第一外壁面123并且沿着第一外壁面123围绕第一外围壁121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两第一板部122之间夹90度角,换言之,第一外围壁121的第一外壁面123共设置四个第一板部122,当然,其设置数量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四个以下或四个以上。第一内围壁111受第一外围壁121围绕,且顶壁112位于第一外围壁121的顶缘而外露于第一外围壁121的顶部,换言之,第一外围壁121亦可与顶壁112相接。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板部122横断面呈U形。第一板部122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第一外围壁121的第一外壁面123而与第一外壁面123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第一通道126,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本体12与第一板部1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板部122具有一间隔于第一外壁面123的第一板段127以及连接第一板段127与第一外壁面123并且相间隔的二第二板段128,第一板段127具有一间隔面向第一外壁面123的第一内壁面127a与一相反于第一内壁面127a的第三外壁面127b,每一第二板段128具有一第二内壁面128a,两第二板段128的第二内壁面128a相向。
第五散热鳍片125是由第一板段127的第三外壁面127b凸出形成并且直立延伸。所述第一散热鳍片61由第一外壁面123凸出形成并且同样呈直立延伸,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61是分别分布在每两第一板部122之间。所述第三散热鳍片63凸出形成于第一外壁面123位于第一板部122的区域内并且伸入第一通道126而朝向第一板段127的第一内壁面127a。 
第二座件2包括一第二本体22、多个设置于第二本体22的第二板部222。第二本体22具有一底部211、一连接底部211并且往上延伸呈直立管状的第二内围壁212、一第二外围壁221。第二内围壁212与底部211配合界定出一下容置空间213,电极接点65是设置于第二本体22的底部211。 
第二外围壁221呈中空直立环状并具有一第二外壁面225,所述第二板部222连接于第二本体22的第二外围壁221的第二外壁面225并且沿着第二外壁面225围绕第二外围壁221设置,第二板部222的数目与位置是对应第一本体12的第一板部122设置。第二内围壁212受第二外围壁221围绕,位在底部211的电极接点65外露于第二外围壁221的下方。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围壁221与第二板部2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每一第二板部222横断面呈U形,第二板部222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第二外围壁221的第二外壁面225而与第二外壁面225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第二通道226,更具体而言,第二板部222具有一间隔于第二外壁面225的第三板段227以及连接第三板段227与第二外壁面225并且相间隔的二第四板段228,第三板段227具有一间隔面向第二外壁面225的第三内壁面227a与一相反于第三内壁面227a的第四外壁面227b,每一第四板段228具有一第四内壁面228a,两第四板段228的第四内壁面228a相向。 
第六散热鳍片224是由第四外壁面227b凸出形成并且直立延伸。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由第二外壁面225凸出形成并且同样呈直立延伸,且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是分别分布在每两第二板部222之间。所述第四散热鳍片64凸出形成于第二外壁面225位于第二板部222的区域内并且伸入第二通道226而朝向第三板段227的第三内壁面227a,换言之,所述第四散热鳍片64是形成于第二外壁面225配合界定出第二通道226的区域内。 
第二座件2用以结合于第一座件1的下方,使上容置空间117与下容置空间213相连通,供电路单元5容纳于内并且与设置在第一本体12的顶壁112的发光模块3及设置在第二本体22底部211的电极接点65电连接。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结合的方式可以是现有任何适合的结构结合方式。当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相结合时,第一外围壁121的底缘与第二外围壁221的顶缘相接,第一板部122与第二板部222相接、所述第一通道126与所述第二通道226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鳍片61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相接、所述第三散热鳍片63与所述第四散热鳍片64相接、所述第五散热鳍片125亦与所述第六散热鳍片224相接。 
且在本实施例中,是使第一散热鳍片61与第二散热鳍片62的外型与厚度相当,第三散热鳍片63与第四散热鳍片64的外型与厚度相当、第五散热鳍片125与第六散热鳍片224的外型与厚度相当,使得相接的第一散热鳍片61与第二散热鳍片62形成类似单一鳍片的结构,相接的第三散热鳍片63与第四散热鳍片64形成类似单一鳍片的结构,相接的第五散热鳍片125与第六散热鳍片224形成类似单一鳍片的结构。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成一体的第一本体12、第一板部122所使用的材质的导热系数高于连接成一体的第二本体22、第二板部222的导热系数,例如,连接成一体的第一本体12、第一板部122是采用导热系数高于200W/mK的材质(例如铝、铜),连接成一体的第二本体22、第二板部222是采用导热系数低于1W/mK的材质(金属或非金属)。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壁面127a至第一外壁面123之间的宽度a(也可视为第三内壁面227a至第二外壁面225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mm,两第二内壁面128a之间的宽度b(也可视为两第四内壁面228a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mm,座体单元102的最大外径c为70mm,因此,不论是第一内壁面127a至第一外壁面123之间的宽度a或两第二内壁面128a之间的宽度b,其与座体单元102的最大外径c的比值较佳可为1/14。 
参阅图3、图6、图7,发光模块3包括一基板31与至少一设置于基板31的发光元件32。基板31具有一底面311与一板缘312,本实施例中,基板31是采用铝基板31,发光元件32为多个个,每一发光元件32为设置于铝基板31的LED发光晶粒。发光模块3是设置于第一本体12的顶壁112,基板31的底面311与顶壁112的第二顶面114接触,顶壁112的内侧面115则是围绕于基板31的板缘312周围,且此时,第一板部122与第二板部222也可视为是围绕于发光模块3的周围。 
本实施例中,座体单元102更包括一围绕基板31的板缘312设置的导热材66,当发光模块3设置于顶壁112的凹陷区116时,导热材66位于基板31的板缘312与顶壁112的内侧面115之间而同时与基板31的板缘312以及顶壁112的内侧面115接触,藉此做为基板31的板缘312与顶壁112 的内侧面115之间的导热介质,且当发光模块3设置于顶壁112的凹陷区116内时,顶壁112的第一顶面113以不高于发光模块3的出光面为佳。灯罩4是用以结合于第一本体12的第一外围壁121顶缘并且罩覆发光模块3。 
根据前述座体单元102的尺寸条件所进行的数据模拟可知,发光元件32的接面温度(junction temperature)会随着第一板部122的数量增加而降低,然而当内当第一板部122的数量过多时,因空间不足,必须降低散热鳍片(fin)数量,使得整体散热效能下降,发光元件32的接面温度(junction temperature)反而会大幅上升。 
当发光模块3开始运作产生热能时,其热能除了部份通过第一散热鳍片61与第二散热鳍片62直接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散出以外,由于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材质导热系数差异以及第一、第二通道126、226连通的结构的关系,发光模块3的另一部分热能会较快传导至第一板部122,使第一板部122处于较高温的状态,进而使第一通道126内的气流处于压力较高及温度较高的状态,而相较于第一座件1,第二座件2则会由于导热系数较低的关系而处于较低温的状态,使得第二通道226中的气流亦处于压力较低及温度较低的状态,因此,第一通道126中的气流便会因为压力差的关系而加速往第二通道226流动,产生流速较高的气流以使发光模块3的热能迅速被带出座体单元102,此外,通过所述第一板部122与第二板部222的结构设计,使气流得以顺着第一通道126、第二通道226的导引,拉长与第三散热鳍片63、第四散热鳍片64的接触时间,提高对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的散热效能。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本体12的顶壁112凹陷区116的形成,并配合导热材66的设置,则可增加基板31与顶壁112之间横向(即由基板31的板缘312至顶壁112的内侧面115)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基板31的热能加速传导至顶壁112。当然,倘若凹陷区116的尺寸恰可与基板31的尺寸相符,即基板31的板缘312可与顶壁112的内侧面115直接接触,则亦可无须导热材66,同样也可有助于将基板31的热能经由内侧面115加速传导至顶壁112。 
前述发光模块3的具体态样并不以COB封装的LED模块为限,其也可以是SMD支架形式或其他形式的LED光源,且此时,其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相对应的,顶壁112凹陷区116的数量也可对应发光模块3的数量增加。 
另再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本体12的第一内围壁111与第二本体22的第二内围壁212的结构也可以省略,此时,顶壁11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固定在第一外围壁121的顶缘或可分离的固定在第一外围壁121的顶缘,上容置空间117便是由顶壁112与第一外围壁121配合界定出,下 容置空间213便是由底部211与第二外围壁221配合界定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除了通过第一座件1形成的第一通道126与第二座件2形成的第二通道226相接连通,提供气流通过通过第一通道126与第二通道226,与座体单元102进行较完整的热交换,将发光模块3的热能带出外界以外,更通过将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采导热系数不同的材质,使得当发光模块3运作产生热能时,利用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吸收热能的差异性,在第一通道126与第二通道226之间形成压力差,提高气流由第一通道126流向第二通道226的流速,加速气流通过第一座件1、第二座件2将热能带出座体单元102,提高散热效能,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且通过第一座件1与第二座件2采用导热系数不同的材质,例如第二座件2若采用塑胶材质,也有助于减轻整个座体单元102的重量。 
此外,本发明更通过伸入第一通道126内的第三散热鳍片63与伸入第二通道226内的第四散热鳍片64,提高与通过第一通道126、第二通道226之气流的接触面积,也有助于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灯具,包含:一发光模块以及一灯座;其特征在于:该灯座包括:
一座体单元,包括一第一座件与一第二座件,该第一座件包括一第一本体和多个设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板部,该第一本体包括一第一外围壁,该第一外围壁具有一第一外壁面,该多个第一板部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该第一外壁面而与该第一外壁面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多个第一通道,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座件;该第二座件结合于该第一座件并包括一第二本体和多个设置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板部,该第二本体包括一第二外围壁,该第二外围壁具有一第二外壁面,该多个第二板部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该第二外壁面而与该第二外壁面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分别连通以供气流通过,其中该第二座件的导热系数低于该第一座件的导热系数;以及
多个散热鳍片,至少形成于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其中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包括一呈中空直立管状的第一内围壁、一连接于该第一内围壁顶缘的顶壁和该第一外围壁,所述第一板部连接于该第一外围壁的该第一外壁面并且沿着该第一外壁面围绕该第一外壁面设置,该第二本体具有一底部、一连接该底部并且往上延伸呈直立管状的第二内围壁和该第二外围壁,所述第二板部连接于该第二外围壁的该第二外壁面并且沿着该第二外壁面围绕该第二外壁面设置,所述第一板部与该第一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板部与该第二本体分别配合界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环绕该发光模块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散热鳍片与多个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围壁呈环状,该第二外围壁呈环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形成于该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形成于该第二外壁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三散热鳍片,以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四散热鳍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与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当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相结合,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相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包括一基板与至少一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元件,该基板具有一底面与一板缘,该第一座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外围壁相接的顶壁,该顶壁具有一第一顶面、一低于该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与一连接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与该第二顶面配合界定出一凹陷区,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二顶面并位于该凹陷区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单元还包括一导热材,该导热材围绕该基板的板缘并且接触该基板的板缘及该顶壁的内侧面。
11.一种灯座,供设置一发光模块,该灯座包含:一座体单元以及多个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单元,包括
一第一座件,包括一第一本体与多个设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板部,,该第一本体包括一第一外围壁,该第一外围壁具有一第一外壁面,该多个第一板部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该第一外壁面而与该第一外壁面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多个第一通道,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以及
一第二座件,结合于该第一座件并包括一第二本体和多个设置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板部,该第二本体包括一第二外围壁,该第二外围壁具有一第二外壁面,该多个第二板部呈直立方向延伸连接于该第二外壁面而与该第二外壁面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直立延伸并且上、下两端开放的多个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二座件的导热系数低于该第一座件的导热系数;
所述散热鳍片,至少形成于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其中一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件的第一散热鳍片与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件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围壁呈环状,该第二外围壁呈环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外围壁的第一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三散热鳍片、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外围壁的第二外壁面并且伸入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四散热鳍片、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五散热鳍片、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的第六散热鳍片,当该第一座件与该第二座件相结合,所述第五散热鳍片与所述第六散热鳍片相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件还包括一与该第一外围壁相接的顶壁,该顶壁具有一第一顶面、一低于该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与一连接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与该第二顶面配合界定出一凹陷区,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二顶面并位于该凹陷区内。
CN201110448579.4A 2011-12-21 2011-12-21 灯座与灯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4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8579.4A CN103174968B (zh) 2011-12-21 2011-12-21 灯座与灯具
US13/537,275 US20130163247A1 (en) 2011-12-21 2012-06-29 Lamp base and lamp hav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8579.4A CN103174968B (zh) 2011-12-21 2011-12-21 灯座与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968A CN103174968A (zh) 2013-06-26
CN103174968B true CN10317496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635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857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4968B (zh) 2011-12-21 2011-12-21 灯座与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63247A1 (zh)
CN (1) CN1031749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1892A1 (en) * 2013-09-02 2016-07-14 Hui Chiang CHEN Lamp Base with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Lamp Thereof,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1674673B1 (ko) 2014-01-06 2016-11-09 에너진(주) 조명용 방열장치
US9890940B2 (en) * 2015-05-29 2018-02-13 Cree, Inc. LED board with peripheral thermal contact
DE102017126268A1 (de) * 2017-11-09 2019-05-0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Träger, Anordnung mit einem Substrat und einem Träge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Trägers
WO2019154139A1 (en) 2018-02-08 2019-08-15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lamp
US11143394B2 (en) 2018-02-08 2021-10-12 Jiaxing Super Light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LED lamp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131A (zh) * 2007-01-06 2007-07-18 宁波艾里根斯电器有限公司 Led照明灯
CN201273476Y (zh) * 2008-08-27 2009-07-15 诸建平 一种led节能灯
CN101701701A (zh) * 2009-11-13 2010-05-05 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led灯泡的散热结构
CN201779479U (zh) * 2010-07-01 2011-03-30 黄景温 一种led照明灯泡
CN102012012A (zh) * 2010-12-31 2011-04-13 厦门立明光电有限公司 Led灯泡内通风及强制送风散热装置
TW201116769A (en) * 2009-11-13 2011-05-16 Yi Jin Ind Co Ltd Structure of LED lamp
CN202056581U (zh) * 2011-03-30 2011-11-30 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1595A2 (en) * 2008-03-06 2010-11-17 Fawoo Technology Co., Ltd Fan-less heat ventilation for led lighting apparatus
TWI407049B (zh) * 2010-04-19 2013-09-01 Ind Tech Res Inst 燈具結構
TWI408312B (zh) * 2010-10-05 2013-09-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燈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131A (zh) * 2007-01-06 2007-07-18 宁波艾里根斯电器有限公司 Led照明灯
CN201273476Y (zh) * 2008-08-27 2009-07-15 诸建平 一种led节能灯
CN101701701A (zh) * 2009-11-13 2010-05-05 东莞市友美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led灯泡的散热结构
TW201116769A (en) * 2009-11-13 2011-05-16 Yi Jin Ind Co Ltd Structure of LED lamp
CN201779479U (zh) * 2010-07-01 2011-03-30 黄景温 一种led照明灯泡
CN102012012A (zh) * 2010-12-31 2011-04-13 厦门立明光电有限公司 Led灯泡内通风及强制送风散热装置
CN202056581U (zh) * 2011-03-30 2011-11-30 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968A (zh) 2013-06-26
US20130163247A1 (en)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968B (zh) 灯座与灯具
CN102679185A (zh) 具内部流道的灯具
CN203823502U (zh) Led灯具
CN201706279U (zh) Led照明灯泡及其散热座
CN202598259U (zh) 改进散热的led球泡灯
CN202813298U (zh) 一种插管式烟囱型led散热器
CN207268440U (zh) 一种灯体散热结构
CN203023853U (zh) 长寿命led球泡灯
CN201593709U (zh) 一种自散热安全型led灯具
CN205678641U (zh) 一种具有烟囱效应的led冷却装置
CN203286490U (zh) Led灯泡的灯座结构
CN204083870U (zh) 一种led球泡灯
CN203848040U (zh) 超大功率led灯
CN203223831U (zh) Led路灯散热结构
CN202253039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CN206539931U (zh) 一种散热型led组合灯板
CN202660320U (zh) 带有热流通道的led灯具结构
CN204693143U (zh) 一种新型g9灯结构
CN203442761U (zh) 一种led球泡灯高导热塑料散热器
CN203177125U (zh) Led工矿灯
CN103697444A (zh) Led光源散热器一体化结构
CN203177119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结构的led射灯
CN202149464U (zh) 一种led灯循环散热器
CN203336393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led天花灯
CN201909209U (zh) 灯泡型led照明装置及其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25 West spectrum

Applicant after: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25 West spectrum

Applicant before: Xuli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TO: GUANGBAO ELECTRIC UANGZHOU)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2

Address after: 213166 Wuji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Yang Lake Road, No. 88

Patentee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25 West spectrum

Patentee before: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