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3578A - 多层光学片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多层光学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3578A
CN103163578A CN2012105305914A CN201210530591A CN103163578A CN 103163578 A CN103163578 A CN 103163578A CN 2012105305914 A CN2012105305914 A CN 2012105305914A CN 201210530591 A CN201210530591 A CN 201210530591A CN 103163578 A CN103163578 A CN 103163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tical sheet
composition
cross
adhesive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05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3578B (zh
Inventor
闵池泓
金荣一
赵诚植
李宇钟
李泰濬
金熹贞
黄俊皖
赵成民
权五玄
郑镇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1309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8976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680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6807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63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3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3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3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62Interlaminar sp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Description

多层光学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光学片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增加接合面积而提高耐久性的同时还提高灰度的多层光学片组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使用于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或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需求逐渐扩大,其性能也逐年得到改善。
作为非发光器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板,其结构上需要背光单元。背光单元由各种各样的光学系统构成。另外,为了提高灰度,背光单元使用周期性地排列的光学片。
图1(a)和1(b)是简要表示以往开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a)和1(b)所示,背光单元10包括光源1、反射板2、导光板3、扩散片4、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
上述光源1是产生可视光的元件,这样的光源1可选择性地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
从上述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3,在导光板3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行进,以小于临界角的入射角入射到导光板3内部表面的光不发生全反射而透过导光板3,所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射出光。
此时,上述反射板2反射向下侧射出的光,使其再次入射到导光板3中,从而提高光传输效率。
上述扩散片4使通过上述导光板3的上表面射出的光发生扩散,从而实现灰度的均匀化、增大视场角,但通过扩散片4的光在垂直方向上的灰度降低。
上述第一光学片5包括基底部5a和构图5b,其执行一次聚光和放出,使得从扩散片4入射的光发生折射而垂直地入射。
此外,上述构图5b在基底部5a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其具有能够使经由基底部5b入射的光发生朝向垂直方向的折射并射出的形状。
一般情况下,上述构图的截面构成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顶角通常为90度左右。
而且,上述第二光学片6具有与第一光学片5相同的形状,为了提高在第一光学片5中进行了一次聚光的光的灰度而执行二次聚光并放出,这种情况下,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的周期、高度和折射率等可根据需要而不同。
在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灰度,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可以具备以下结构,即上述第一光学片5的构图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光学片6的构图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地交叉配置,上述第一光学片5通过将在上述第二光学片6的基底部下表面涂敷的粘接层6a作为媒介物而粘接成一体。
如果以涂敷在上述第二光学片6的下表面的粘接层6a作为媒介物使得第二光学片6和第一光学片5上下层叠地粘接,则上述第一光学片5的构图5b如图1(b)所示,顶点部5c的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6a进行接触,从而接合成一体。
但是,粘接强度由上述顶点部5c埋入到上述粘接层6c而实现接合的面积所确定,埋入上述粘接层6c内部的上述顶点部5c的面积有限度,因此存在接合强度由此降低的问题。
如果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第二光学片6之间的接合强度降低,会发生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上述第二光学片6相互分离的剥离现象,存在成品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往的多层光学片组件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在由一对构成的光学片的接合过程中,不仅增大接合面积而提高接合质量和耐久性,还能够利用接合区域中的光的折射,使得灰度降低实现最小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构图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不连续点。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不连续点位于上述埋入部和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的分界处。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由直线构成。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轨迹由直线构成。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包含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延伸面和连结上述一对延伸面之间的连结面。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有与上述粘接层至少具有3个以上接触面的多角形截面。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具有与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下侧面平行的水平面。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具备至少一个凹部。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面被实施产生粗糙面的表面处理。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延伸面相对于与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下表面平行的下部水平面垂直地延伸,上述下部水平面自上述光传输部的端部水平地延伸。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自上述光传输部朝上部向上倾斜地延伸的一对延伸面,上述延伸面的上侧末端部相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最上部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相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具备相同的截面形状且沿着横向延伸而形成。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上部光学片和上述下部光学片配置成使上述第一构图的延伸方向和上述第二构图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此外,也可以是,还包括反射偏振片,其配置成与上述下部光学片或上述上部光学片层叠的形态,根据从下部传输来的光的波长,选择性地使光透过。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或者与此相对置的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表面以点状形成的。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述第二构图的表面或者与上述第二构图相对置的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以线状形成的。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粘接层是在上述下部光学片的上述第二构图的表面或者与上述第二构图相对置的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以具有多个开放区域的网状形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的横截面面积越向上部越变小,在其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具备倾斜度不连续地增加的一个以上不连续点。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的折射率大于上述粘接层的折射率。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在下部不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且具有规定的倾斜度;以及埋入部,向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延伸,其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向上部延伸的2个以上延伸面。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向上部延伸的一对延伸面,通过上述延伸面,其截面形成三角形。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上述粘接层的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具有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的形状,并且,该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具有直线形态的截面;以及埋入部,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倾斜地连结并且呈直线形状。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具备自上述光传输部朝上部向上倾斜地延伸的一对延伸面,上述延伸面的上侧末端部相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的截面形成为三角形。
此外,也可以是,还包括反射偏振片,其配置成与上述下部光学片或上述上部光学片层叠的形态,根据从下部传输来的光的波长,选择性地使光透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具备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备由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多个图形构成的第二构图;以及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上述第二构图的多个图形中,一部分图形的形状是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并且在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具有倾斜度不连续地增加的一个以上不连续点。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的多个图形中,一部分图形的最上部至最下部的距离大于与其邻接的图形的最上部至最下部的距离。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是不同形状的图形重复配置而成。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的一部分图形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自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构图的折射率大于上述粘接层的折射率。
(发明效果)
根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首先,本发明使埋入到在上部光学片与下部光学片之间设置的粘接层内部的构图结构最佳化,从而增加与粘接层的接合面积,实现上述埋入部与上述粘接层的接合面积的最大化,提高接合质量,其结果,能够提高光学片组件的耐久性。
特别是,本发明中,构成设置于下部光学片中的构图的光传输部和埋入部相互间以倾斜度不连续的形态连接,因此,能够将粘接层厚度保持一定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与粘接层相接的接合面积的最大化。
其次,上述埋入部按照比上述光传输部的倾斜度更大的倾斜度向上倾斜地形成三角形,使得在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内部的上述埋入部的内部也可以将入射的光向上部折射进行聚光,可实现提高光学片的灰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简要表示以往开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多层光学片组件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光学片组件中的第二构图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2的上部光学片与下部光学片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第二构图的截面轨迹及截面轨迹的导函数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比较表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埋入到粘接层内部的埋入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图6(a)和6(b)的粘接层内部,第二构图根据与粘接层相接的周边长度而出现的差异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比较表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未埋入到粘接层内部的光传输部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光传输部的同横向长度相对应的差异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图2的实施例中通过光学片的光的折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在图2的实施例中以粘接层的厚度大于埋入部高度的状态进行接合的示意图。
图12(a)和12(b)是表示根据图2的粘接层厚度,在第二构图中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不连续之处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3(a)和13(b)是表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为直线形态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a)~14(c)是表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为非直线形态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截面轨迹导函数未具有不连续点形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6是在图2的光学片组件中第二构图形成不均匀形态的图形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埋入部包含延伸面和连结面而形成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a)~18(c)是表示图17的埋入部中的连结面和延伸面的变形形态的示意图。
图19是图示了与图17的连结面的宽度变化相对应的、灰度与粘接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0是图示了与图17的延伸面的高度变化相对应的、灰度与粘接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1是图示了与图17的粘结层的厚度变化相对应的、灰度与粘接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2是表示图2的光学片组件还包含反射偏振片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表示通过图19的反射偏振片使光透过或反射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学片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然而,这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本实施例有助于更明确理解本发明。
而且,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对于相同结构赋予了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2和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多层光学片组件的概略结构如下。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多层光学片组件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光学片组件中的第二构图的形状的示意图。
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学片组件能够使用在用于改变光路经的各种领域,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必须具备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BLU、Back Light Unit)。这种背光单元大致由光源100、导光板200、扩散片300和多层光学片组件400构成。
所述光源100一般由发出光的发光体构成,在所述导光板200的侧部发出光,并向所述导光板200方向传输光。
而且,所述导光板200反射及散射从所述光源100发出的光,并向所述扩散片300方向传输。所述扩散片300配置在所述导光板200的上部,用于扩散来自所述导光板200的光,使之均匀扩散之后向上部传输。
而且,所述多层光学片组件400配置在所述扩散片300的上部,将传输到的光进行聚光之后使之向上部移动。所述多层光学片组件400一般由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这样一对光学片构成。
通过在如此构成的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上形成的构图,光朝着与所述多层光学片组件400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聚光并折射。
进一步仔细观察所述多层光学片组件400,则所述多层光学片组件400由所述上部光学片410、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粘接层430构成。
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构图412,该第一构图412向上部方向突出,并且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
所述上部光学片410通过所述第一构图412,将从下部传输来的光进行折射和聚光之后向上部射出。一般地,所述第一构图412可以由三角形棱镜沿一方向延伸而形成,且排列有多个。
所述粘接层430位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用于使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能够接合。此时,优选所述粘接层430由光透射率高的材料形成,以便能够透射从所述扩散片300传输来的光。
在此,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可以约为0.1μm~50μm左右,可以由含有一种以上丙烯酸酯类、聚酯类、聚碳酸酯类聚合物树脂等的聚合物树脂形成。
所述下部光学片420配置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在其上表面形成有第二构图422。
所述第二构图422包括:光传输部422a,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连续地连接,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中。
所述光传输部422a未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而暴露于空气中,使得从所述扩散片300传输来的光进行折射之后向上部方向传输。
所述埋入部422b连接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上部,其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轨迹的周长,大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的倾斜度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
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形成为不同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从所述光传输部422a朝着上部向上倾斜地延伸的一对延伸面S 1,且所述延伸面S1的上侧末端部彼此相连接。
如图3所示,由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的所述第二构图422向上部方向突出形成,且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上部倾斜与下部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
在此,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的轨迹可以形成为直线,所述埋入部422b同所述粘接层430相的截面的轨迹可以由直线构成。而且,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对所述延伸面S1的三角形形状。然而,图示的所述埋入部422b的形状并不限定,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选择了三角形。
如此构成的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各自的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以相同的横截面面积沿横向延伸而形成,而所述第一构图412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延伸方向彼此相交叉地接合。
此时,所述第一构图412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延伸方向可具有各种交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以90度角接合。
其次,参照图4观察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通过所述粘接层430接合的状态如下。
图4是表示图2的上部光学片410与下部光学片420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下部光学片420通过所述粘接层430接合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所述埋入部422b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而且,所述埋入部422b的最上部部分可以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接触。
若所述埋入部422b的上部部分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相接时,从所述埋入部422b射出的光经过所述粘接层430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使由所述粘接层430导致灰度降低的现象最小化。
关于在所述埋入部422b光发生折射的情况,在下面参照图10后述。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而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的倾斜度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
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的周长大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所以,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面积变得更大,从而能够提高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接合质量。
另一方面,所述粘接层430以一定厚度形成在与所述第二构图422相对应的上部光学片410的整个下表面上,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部分形成。
即,所述粘接层430可以以点状分布在与所述第二构图422相对置的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或者与此相对置的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上表面,因此利用点状的所述粘接层430作为媒介物,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彼此部分接合。
此外,所述粘接层430可以以线型形成在与所述第二构图422相对置的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或者与其相对置的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上表面,因此利用线型粘接层430作为媒介物,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彼此部分接合。
而且,所述粘接层430可以以具有多个开放区域的网格状,形成在与所述第二构图422相对置的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或者与其相对置的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上表面,因此利用网格状粘接层430作为媒介物,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彼此部分接合。
即,如此地,所述粘接层430可以以不同形态形成,而并不限定于具体形态。
其次,参照图5观察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如下。
图5是表示图2的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和截面轨迹的导函数的示意图。
所述第二构图422可以形成为不同形态,形成为在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不连续点P1、P2。
如图所示,第二构图422向上部方向突出地形成,并且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在此,所述第二构图422向上部方向突出地形成,且具有倾斜规定角度的倾斜度,越向上部其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而上部的倾斜与下部的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
此时,所述第二构图422的上部和下部的倾斜度,在不连续点P1、P2处改变。
所述不连续点P1、P2是沿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的轨迹的导函数不连续的位置。
观察图5所示的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导函数,可知曲线并不沿x轴均匀地连续形成,而在P1点和P2点处出现不连续。
如此,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不连续地形成,因此,上部和下部的倾斜度及形状可以不同,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其次,参照图6(a)、6(b)和图7观察与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所述埋入部422b的形状相对应的接合部分的周长之差。
图6(a)和6(b)是将在图2的第二构图422中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埋入部422b进行比较表示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在图6(a)和6(b)的粘接层430内部第二构图422与粘接层430相接的周长之差的示意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构图422通过所述粘接层430接合的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第二构图422由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的倾斜相比截面轨迹的倾斜更向上倾斜的所述埋入部422b构成,而所述埋入部422b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而且,图6(b)是表示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倾斜度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具有统一倾斜度,而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比较图6(a)和图6(b)可知,虽然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具有相同厚度d的粘接层430内部,但是,图6(a)所示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的周长更大。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的周长更大,则表示与其相应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会提高接合质量。
更详细地,参照图7,通过数学式具体观察图6(a)和图6(b)的各自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具有相同厚度d的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的周长。
首先,在图6(a)的情况下,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截面轨迹长度以2x表示,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倾斜角为θ,而所述埋入部422b以比所述光传输部422a更大α角的倾斜角向上倾斜,所以所述埋入部422b的倾斜角为θ+α。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数学式求得。
数学式1:
cos ( θ + α ) = l x , x = l cos ( θ + α )
如数学式1所示,若所述埋入部422b以图6(a)的形态形成时,可知 x = l cos ( θ + α ) .
接着,在图6(b)的情况下,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截面轨迹长度以2y表示,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倾斜角为θ,在此,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是所述光传输部422a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长度,如同数学式2所示。
数学式2:
cos θ = l y , y = l cos θ
如数学式2所示,若所述埋入部422b以具有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形态形成时,可知
Figure BDA00002557404500126
根据上述结果,将实际具有截面轨迹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长度2x,和具有假想截面轨迹T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长度2y进行比较,则如同数学式3所示。
数学式3:
2 ( x - y ) = 2 l ( 1 cos ( θ + α ) - 1 cos θ ) > 0
在此,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所具有的倾斜度为90°以下,所以cosθ>cos(θ+α),因此可知x>y。
根据该结果可知,若所述埋入部422b形成为如图6(a)所示的截面轨迹的倾斜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的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时,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部分的周长更大。
如此,参照图6(a)、6(b)和图7可知,根据所述埋入部422b的形式,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面积增加,从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更有效地接合。
在此,实际上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也可以是曲线形式,而非直线形式。此外,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下部方向的末端部、上部方向的末端部及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为不连续处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圆形(Rounding)或不完整,因此不能准确地测量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
与此同时,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时,所述相接部分的形状可能变形,因此,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也可能变形。
因此,由于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难以准确测量,因此通过算出平均倾斜角来决定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中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
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平均倾斜角,在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上,利用除了所述接触处之外的区域的倾斜面,测量使光聚光的区域的平均倾斜角。利用如此测量的平均倾斜角来调节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倾斜角。
特别是,在所述第二构图422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彼此不同。所以,所述光传输部422a,通过测量在除了下部方向末端部和与所述埋入部422b连接的上部方向末端部之外的其它区域的截面轨迹的平均倾斜角,来决定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倾斜角。而且,所述埋入部422b也与此相同的,可以通过测量在除了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接合的上部方向末端部和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接合的下部方向末端部之外的截面轨迹的平均倾斜角,来决定所述埋入部422b的倾斜角。
例如,可以将光传输部422a分为三等份,之后利用中央部分计算平均倾斜角。即,可以将中央部分再以微小长度单位进行细分化,之后计算出被细分化的各微小长度区域的倾斜度,之后将其平均,从而计算平均倾斜角,并可以将计算出的中央部分的平均倾斜角作为光传输部422a的倾斜面的倾斜角。此时,可以不必将中央部分以微小单位细分成多个,而看作一个区域,并计算出该区域的倾斜度来决定平均倾斜角。
通过该方法,当所述第一构图412和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不是直线形式时,可以通过测量平均倾斜角来调节截面轨迹的倾斜角。
其次,参照图8(a)、8(b)和图9,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相同的横截面面积时,比较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如下。
图8(a)、8(b)是比较示出在图2的第二构图422中未埋入到粘接层430内部的光传输部422a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图8(a)、8(b)的光传输部422a的横向长度的之差的示意图。
如图8(a)、8(b)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二构图422通过所述粘接层430被接合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第二构图422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截面轨迹的倾斜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的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的所述埋入部422b构成,而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而且,图8(b)是示出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结构,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具有统一倾斜度的形成,而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在此,图8(a)和图8(b)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截面轨迹相同的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然而,观察图8(a)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与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可知,横向的分界部分宽度相对于图8(b)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与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宽度更窄。
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横向宽度窄时,将来自所述扩散片300的更多光进行聚光之后向上部再传输的面积变宽。如此能够将光进行聚光的面积变宽时,与其相应的光均匀性和灰度增加,从而提高多层光学片组件400的效果。
更具体地,参照图9,关于图8(a)和图8(b)的各自的埋入部422b以相同接触面积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的情况下的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通过数学式具体观察如下。
首先,在图8(a)形式中,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以2x表示,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倾斜角为θ,而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相比还向上倾斜β,所以所述埋入部422b的倾斜角为θ+β。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如同数学式4。
数学式4:
cos ( θ + β ) = x l , x=lcos(θ+β)
如数学式4所示,若所述埋入部422b以图8(a)的形态形成时,可知x=lcos(θ+β)。
接着,在图8(b)形式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与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以2y表示,而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倾斜角为θ。
在此,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具有所述光传输部422a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光传输部422a与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如同数学式5。
数学式5:
cos θ = y l , y=lcosθ
如数学式5所示,若所述埋入部422b以具有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形态形成时,可知y=lcosθ。
因此,利用数学式4和数学式5比较具有实际截面轨迹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长度2x和具有假想截面轨迹T的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长度2y,如同数学式6。
数学式6:
y-x=l(cosθ-cos(θ+β))>0,y>x
在此,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所具有的倾斜度为90°以下,因此,cosθ>cos(θ+β)由此可知y>x。
根据该结果可知,当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的面积相同时,若所述埋入部422b如图8(a)所示的截面轨迹的倾斜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的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地形成时,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的横向宽度长度更小。
其次,参照图10观察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状态下对来自所述扩散片300的光进行聚光的情况如下。
图10是示出在图2的实施例中经过下部光学片420的光被折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来自所述扩散片300的光被入射之后通过所述光传输部422a向上部传输时,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上发生折射。在此,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上被折射的光(L1)以法线为中心向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以θ1的角度入射,而以θ2的角度被折射。
此时,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上被折射的光L1向空气方向折射,而空气折射率n2小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折射率n1,因此与θ1的角度相比,θ2的角度折射更大。该原理通过数学式7可知。
数学式7:
sin θ 1 sin θ 2 = v 1 v 2 = c n 1 c n 2 = n 2 n 1 → n 1 sin θ 1 = n 2 sin θ 2
在数学式7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折射率为n1,而空气折射率为n2,因此,根据数学式7可知θ1<θ2。
另一方面,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的所述埋入部422b,也可以将从所述扩散片300入射的光进行折射之后向上部传输。
在此,所述粘接层430需要能够透射光,且形成有所述埋入部422b的材料的折射率n1,与所述粘接层430的折射率n3相比更大。
如图所示,向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入射之后被折射的光L2,以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法线为中心,以θ3的角度向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入射,之后以θ4的角度被折射。
在此,由于所述埋入部422b的折射率n1大于所述粘接层430的折射率n3,因此根据数学式7可知θ3<θ4。
如此,所述埋入部422b也能够将被入射的光向上部方向折射传输的构成,因此,能够减少由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而降低光均匀性和灰度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倾斜角相对应的所述埋入部422b的向上倾斜角,能够调节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被折射的光的行进方向为类似。
其次,参照图11观察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时不接触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时的情况如下。
图11是示出在图2的实施例中与埋入部422b的高度相比粘接层430的厚度更厚的状态接合时的示意图。
在所述埋入部422b的高度比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低的状态下,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时,所述埋入部422b的最上部处可能不接触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
如图所示,即使所述埋入部422b的最上部处不接触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只要在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最下部到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为不连续的支点位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如上所述,在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上被折射的光的行进方向,可以与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上被折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类似。
当然,由于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较厚,因此灰度可能降低,但是,由于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倾斜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的倾斜相比更向上倾斜,因此根据数学式7,即使所述埋入部422b的最上部处不接触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也能够获得类似效果。
其次,参照图12(a)、12(b)说明在第二构图422中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为不连续的支点的位置。
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图2的粘接层430的厚度在第二构图422中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为不连续的支点的位置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根据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尺寸不同。
如图12(a)所示,不仅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一部分也被埋到在所述粘接层430内部。如此,当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时,所述不连续点P1、P2也被一起埋入。
此外,如图12(b)所示,只有所述埋入部422b的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而所述光传输部422a未被埋入。如此,当只有所述埋入部422b的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时,所述不连续点P1、P2可以以位于外部的状态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接合。
这样的,所述不连续点P1、P2不仅可以位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也可以位于所述粘接层430的外部或内部。
如参照图11和图12(a)、12(b)所描述,所述第二构图422可以根据高度和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与所述粘接层430以不同形式接合。
其次,参照图13(a)、13(b)至图15观察所述第二构图422的不同形式的实施例如下。
图13(a)、13(b)是示出在图2的第二构图422中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为直线形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a)~14(c)是示出在图2的第二构图422中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为非直线形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图2的第二构图422的截面轨迹不具有导函数为不连续点P1、P2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首先,观察图13(a)和13(b)可知,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为直线形式。由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直线形式形成,因此能够将来自所述扩散片300的光进行聚光及折射之后向上部传输。
在图13(a)中可知,在所述第二构图422中,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以矩形形式形成,而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并不连续。
在图13(a)中,所述埋入部422b包括从所述光传输部422a向上部延伸的一对延伸面S1和用于连接一对延伸面S1的延伸面S2。从如此构成的所述埋入部422b可知,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周长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相比更大。
有关所述第二构图422具有如图13(a)所示形式的结构,在下面参照图18(a)~18(c)进行进一步描述。
然后,在图13(b)中可知,在所述第二构图422中,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以球形形式形成,且配置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上部。而且,与图13(a)相同的,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并不连续。由于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以球形形式形成,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相接合的面积增加。
接着,在图14(a)~14(c)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为曲线形式,而非直线形式。实际上,制作所述光传输部422a时截面轨迹多为直线形式,然而使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时由于压力可能发生弯曲现象,从而形成为曲线形式。
图14(a)~14(c)示出了其一例,图14(a)示出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为曲线形式,可知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周长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相比更大。
此外,观察图示的曲线可知,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不连续的所述不连续点P1、P2位于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
而且,在图14(b)和图14(c)中,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为曲线形式,但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为由直线形成的三角形形式。在此,也与图14(a)相同的,可知所述不连续点P1、P2位于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
如此,所述第二构图422中的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可以形成为非直线形式。
其次,观察图15,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截面轨迹均以曲线形成。
可知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周长,也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连续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相比更大。
然而,观察图示的曲线可知,在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分界部分,截面轨迹的导函数连续。
如此,在所述第二构图422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即使不具有截面轨迹的导函数为不连续的不连续点P1、P2,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周长也可以与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假想截面轨迹T的周长相比更大。
即,即使在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分界部分截面轨迹不被折弯而弯曲时,所述埋入部422b的截面轨迹周长增加,从而与所述粘接层430接合的面积增加,因此,也能获得与具有所述不连续点P1、P2的状态类似的效果,所以并未超出本发明的宗旨。
其次,参照图16观察所述第二构图以非均匀图形形成时的情况。
图16是示出在图2的光学片组件中第二构图形成为非均匀图形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构图422并非以如上所述的均匀图形形成,而连续配置以不同形状形成的多个图形构成。
所述第二构图422由以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构成的图形和仅以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的图形混合构成,因此,构成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各图形中,一部分未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即,所述第二构图422由两种形状的图形构成,其中一部分图形被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而其余部分未被埋入。在此,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图形,由包括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的结构构成,而未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的图形,仅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当然,根据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粘接厚度,两种图形的上部均可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由不同形式形成,如图16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从所述光传输部422a向上部向上倾斜延伸的一对延伸面S1,而所述延伸面S1的上侧末端部彼此相接。
此时,仅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的图形,从最上部处到最下部处的距离,与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和所述埋入部422b构成的图形相比更短。因此,所述埋入部422b被埋入到所述粘接层430内部,使得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所述第二构图422,在多个图形中,可以分别连续反复配置仅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的图形和包括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图形。
当然,不同于图示的,也可以分别将不同形状的图形不规则配置,即不均匀反复。
此外,不同于图示的,在包括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光传输部422a的图形之间形成的仅由所述光传输部422a构成的图形数量可以调节成多种,而并不一致。
而且,如图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的最上部可以接触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表面,也可以未接触的被埋入于所述粘接层430内部。
其次,参照图17和图18(a)~18(c)观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组件中所述埋入部422b的变形形式如下。
图17是示出在图2的第二构图中埋入部包括延伸面和连结面构成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8(a)~18(c)是示出在图17的埋入部中连结面和延伸面变形形式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包括:左右一对延伸面S1,从所述第二构图422的左右两侧光传输部422a大致垂直地延伸一定高度而形成;连结面S2,用于连接所述一对延伸面S1之间。
在此,所述延伸面S1可以由与所述下部光学片的下部表面大致垂直的垂直面形成,所述连结面S2可以由与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下部表面平行的水平面形成。
因此,所述粘接层430中被插入包括左右一对所述延伸面S1和所述连结面S2的埋入部422b,与所述粘接层430直接接触。
其结果,所述埋入部422b和粘接层430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宽,而彼此间的接触能量变大,从而能够获得较大的粘接强度、即粘接力。
此外,如图18(a)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在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表面平行的连结面S2上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至少一个凹槽S3,使得粘接层430渗入填充,从而增加与所述粘接层430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能量,由此提高粘接强度。
因所述埋入部422b具有所述凹槽S3,可增加与所述粘接层接触的面积。
而且,如图18(b)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将所述延伸面S1从所述光传输部422a以大致垂直于与所述下部光学片420的下部表面平行延伸的下部水平面S4的延伸一定高度,以便增加与所述粘接层430的接触面积,提高接合强度。
另外,如图18(c)所示,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在与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表面平行的连结面S2上进行刮痕(Scratch)表面处理,以具有粗糙表面,从而增加与所述粘接层430的接触面积,提高接合强度。
这种表面处理,在下部光学片420的上部形成具有埋入部422b的第二构图422之后,通过等离子体或溅射方法对所述连结面S2进行粗磨(rubbing)处理,使之具有粗糙表面。
另一方面,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具有如三角、矩形或五角那样的多角多边形,以便与所述粘接层430接触时与所述粘接层430形成至少三个以上接触面。
此外,所述埋入部422b可以具有与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相同或小的高度,可以沿所述第二构图422的长度方向连续或非连续形成。
其次,参照图19至图21观察根据具有图17所示形状的埋入部的变化,灰度变化的情况如下。
图19是示出根据图17的连结面的宽度变化,灰度和粘接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即,在所述埋入部422b的高度L和凹部深度H保持不变的状态下,使埋入部的宽度W相对于间距P变宽时,如图19和下记表1所示,可知随着所述埋入部422b和所述粘接层430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粘接力逐渐增加,而与此相反,灰度反而降低。
在此,优选所述宽度W与间距P的比率为10至30%,以便能够获得80至97%的稳定灰度的同时,获得防止光学片剥离现象的14至30g/inch2的粘接力,最优选所述宽度W与间距P的比率为20%,以便能够获得90%的最佳灰度的同时,获得25g/inch2的最佳粘接力,
表1
宽度(W)比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灰度(%) 100 97 90 81 79 72 67 63 60 57 55
粘接力(g/inch2) 0 14 25 30 33 37 47 56 79 98 104
图20是示出根据图17的延伸面的高度变化,灰度和粘接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在所述埋入部422b的宽度W和间距P保持不变的状态下,使所述埋入部的高度L相对于凹部深度H变大时,如图20和下记表2所示,可知随着所述埋入部422b插入到粘接层430的插入深度变大,接触面积增加,而粘接力逐渐增加,与此相反,灰度反而降低。
在此,优选所述高度L与凹部深度H的比率为20至40%,以便能够获得80至98%的稳定灰度的同时,获得防止薄板剥离现象的13至30g/inch2的粘接力,最优选所述高度L与凹部深度H的比率为30%,以便能够获得90%的最佳灰度的同时,获得25g/inch2的最佳粘接力。
表2
高度(L)比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灰度(%) 100 98 95 90 81 78 75 68 68 60 56
粘接力(g/inch2) 0 4 13 25 30 33 37 47 56 79 98
图21是示出根据图17的粘接层的厚度变化,灰度和粘接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在位于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之间的粘接层430的厚度改变时,如图21和下记表3所示,可知随着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变厚,粘接力逐渐增加,而与此相反,灰度反而降低。
在此,优选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为2至5μm,以便能够获得80至95%的稳定灰度的同时,获得防止薄板剥离现象的13至33g/inch2的粘接力,最优选所述粘接层430的厚度为3.0μm,以便能够获得90%的最佳灰度的同时,获得25g/inch2的最佳粘接力。
表3
粘接层厚度(μ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灰度(%) 100 98 95 90 85 81 76 73 69 61 58
粘接力(g/inch2) 0 4 13 25 30 33 37 47 56 79 98
下面,参照图22和图23观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组件中还包括单独的反射偏振片的结构如下。
图22是示出在图2的光学片组件中还包括反射偏振片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示出通过图22的反射偏振片光被透射或被反射的状态的示意图。
观察图示,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还包括单独的反射偏振片500而形成层叠状结构,因此选择透射通过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被聚光的光。
所述反射偏振片(Reflective Polarizer)500起到根据光的偏振状态将光选择透射或者向所述导光板200返回的作用。作为这种薄板的一例有双倍增亮薄膜(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未通过DBEF而被反射的光,通过BLU下端的所述导光板200再反射之后再向上部传输。DBEF起到反复进行仅使其中符合偏振状态的光通过而反射其余光的作用。
通过反复进行该过程,向上部仅放出所需偏振状态的光,因此减少被放出光的损失,提高显示器模块的灰度。
更进一步观察,如图18(a)~18(c)所示,所述反射偏振片500层叠配置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因此通过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和所述上部光学片410而被聚光的光朝向所述反射偏振片500。在此,朝向所述反射偏振片500的光是具有不同偏振状态的光相混合状态的光,包括,具有被所述反射偏振片500透射的偏振状态的P1光,和具有不被所述反射偏振片500透射的偏振状态的P2光。
如图所示,通过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光是P1光和P2光的混合状态光,然而所述反射偏振片500仅使P1光透射,而P2光再向下部方向反射。
因此,P1光向外部放出,但P2光被反射返回下部之后通过所述导光板200反射之后再次向上部移动。通过该过程,P2光的偏振状态被改变,通过如此反复,变成符合所述反射偏振片500的透射条件的状态。
如此具备所述反射偏振片500,因此能够减少光损失的同时将具有所需折射角和偏振状态的光向上部放出,从而能够增加显示器模块的灰度。
另一方面,所述反射偏振片500不仅可以层叠配置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也可以层叠配置在所述上部光学片410和所述下部光学片420之间。
如此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除了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其它形式实施。因此,本实施例并不意在用具体形式进行限定,而用于例示,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在不脱离保护范围和其同等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
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
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上述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以及埋入部,在上述光传输部的上部连续地连结,且至少一部分埋入到上述粘接层中;
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周长,大于上述光传输部以连续的倾斜度向上部延伸而形成的假想截面的轨迹的周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构图的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截面轨迹的导函数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不连续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点位于上述埋入部和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的分界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输部的截面轨迹由直线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埋入部同上述粘接层相接的截面的轨迹由直线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埋入部包含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延伸面和连结上述一对延伸面之间的连结面。
7.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
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
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上述第二构图的横截面面积越向上部越变小,在其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具备倾斜度不连续地增加的一个以上不连续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构图的折射率大于上述粘接层的折射率。
9.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光学片,具有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
下部光学片,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第二构图;以及
粘接层,形成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上述第二构图具有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的形状,并且,该第二构图包含:光传输部,具有直线形态的截面;以及埋入部,自上述光传输部向上倾斜地连结并且呈直线形状。
10.一种多层光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光学片,具备向上部突出的第一构图;
下部光学片,在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以层叠形态设置,具备由向上述上部光学片侧突出的多个图形构成的第二构图;以及
粘接层,设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与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上述第二构图的多个图形中,一部分图形的形状是越向上部其横截面面积越变小,并且在最下部与最上部之间具有倾斜度不连续地增加的一个以上不连续点。
CN201210530591.4A 2011-12-08 2012-12-10 多层光学片组件 Active CN103163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30995 2011-12-08
KR1020110130995A KR101289767B1 (ko) 2011-12-08 2011-12-08 광학 시트 구조물
KR1020120068049A KR101268074B1 (ko) 2012-06-25 2012-06-25 다층 광학시트 모듈
KR10-2012-0068049 2012-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3578A true CN103163578A (zh) 2013-06-19
CN103163578B CN103163578B (zh) 2016-02-10

Family

ID=4857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0591.4A Active CN103163578B (zh) 2011-12-08 2012-12-10 多层光学片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52498B2 (zh)
JP (1) JP2013120394A (zh)
CN (1) CN103163578B (zh)
TW (1) TWI5140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6456A (zh) * 2016-05-27 2017-12-05 上海蓝湖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散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发光装置、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CN107608120A (zh) * 2017-10-11 2018-01-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复合膜片、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636523A (zh) * 2015-05-18 2018-01-26 株式会社Lms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CN113433739A (zh) * 2021-07-23 2021-09-2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9720A (zh) * 2014-05-27 2014-08-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该增亮膜的显示装置
KR102237002B1 (ko) * 2014-12-15 2021-04-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복합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23790B1 (ko) * 2015-01-15 2017-04-07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 리사이클링 향상 시트를 가지는 반사편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US20170115433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Sangbo Corporation Multilayer optical sheet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829A (zh) * 2003-05-16 2006-06-2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堆叠表面结构化的光学薄膜的方法
KR100898102B1 (ko) * 2008-07-29 2009-05-18 이대환 광학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90213464A1 (en) * 2005-08-30 2009-08-27 Yoshiya Kurachi Light polarizing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KR20100095926A (ko) * 2009-02-23 2010-09-01 온누리전자(주) 확산수단이 일체화된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복층 프리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053300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板
WO2011130151A1 (en) * 2010-04-12 2011-10-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tack and lightgu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2661A3 (en) * 1989-10-13 1992-07-0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olarization forming optical device and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US5422756A (en) * 1992-05-18 1995-06-0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acklighting system using a retroreflecting polarizer
TW594115B (en) * 1992-10-09 2004-06-21 Asahi Glass Co Lt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 direct viewing type display element
USRE37377E1 (en) * 1992-10-09 2001-09-18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LCD device including an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a polarized light separating sheet between a light guide and the display
US6239851B1 (en) * 1995-10-12 2001-05-29 Ibm Corporatio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polarization separator formed of two sheets with mating triangular prisms and different indices of refraction
JP3585412B2 (ja) * 2000-02-15 2004-11-04 五洋紙工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を有する連続シートの製造法
US6975455B1 (en) * 2000-04-18 2005-12-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flective layer for displays
KR20030096509A (ko) * 2002-06-12 2003-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리즘 시트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기
JP2005114777A (ja) * 2003-10-02 2005-04-28 Mitsui Chemicals Inc 反射シート
JP2005181979A (ja) * 2003-11-28 2005-07-0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多層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39125B1 (en) * 2005-12-13 2006-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olarizing turning film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JP200717862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Fujifilm Corp プリズムシート
US7529048B2 (en) * 2006-03-03 2009-05-05 Ching-Bin Lin Optical film having multi-story prism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TW201115184A (en) * 2009-10-23 2011-05-01 Yaw-Huei Tsai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backlight module and flat display apparatus
TWI459044B (zh) * 2011-06-03 2014-11-01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光學膜片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光學膜片之液晶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829A (zh) * 2003-05-16 2006-06-2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堆叠表面结构化的光学薄膜的方法
US20090213464A1 (en) * 2005-08-30 2009-08-27 Yoshiya Kurachi Light polarizing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KR100898102B1 (ko) * 2008-07-29 2009-05-18 이대환 광학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095926A (ko) * 2009-02-23 2010-09-01 온누리전자(주) 확산수단이 일체화된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복층 프리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053300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板
WO2011130151A1 (en) * 2010-04-12 2011-10-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tack and lightguid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6523A (zh) * 2015-05-18 2018-01-26 株式会社Lms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CN107636523B (zh) * 2015-05-18 2021-01-12 株式会社Lms 具有颗粒的反射型偏振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CN107436456A (zh) * 2016-05-27 2017-12-05 上海蓝湖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散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发光装置、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CN107608120A (zh) * 2017-10-11 2018-01-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复合膜片、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3433739A (zh) * 2021-07-23 2021-09-2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4045B (zh) 2015-12-21
TW201331675A (zh) 2013-08-01
CN103163578B (zh) 2016-02-10
US20130148198A1 (en) 2013-06-13
JP2013120394A (ja) 2013-06-17
US9052498B2 (en) 201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3578A (zh) 多层光学片组件
US11733447B2 (en) Optical device
CN101487945B (zh) 光学片和具有该光学片的显示装置
US10598847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ism sheet thereof
JP5238237B2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21718B1 (ko) 서로 다른 두께의 광학시트를 가지는 광학시트 모듈
CN100474008C (zh) 导光板和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60034099A1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V-shaped grooves and backlight modu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5874359B (zh) 光学薄片组装体及包括其的背光单元
US10180531B2 (en) Laminated optical sheet module
CN101755166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01095077A (zh) 具有带凹入的棱锥形结构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薄膜
US9423553B2 (en) Backlight device
KR101551843B1 (ko) 적층형 광학시트모듈
CN103185287A (zh) 棱镜片和包括棱镜片的背光单元
US10088621B2 (en) Light guide panel,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20014460A (ko) 일체형 광학시트
CN105527672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1957464A (zh) 一种光学片及其应用
US20150219817A1 (en) Light guide panel, related backlight unit, related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268085B1 (ko) 접합패턴이 형성된 광학시트를 가지는 광학시트 모듈
US7871172B2 (en)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JPH09292530A (ja) 導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68074B1 (ko) 다층 광학시트 모듈
US20220317359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